怎樣製作盆景
Ⅰ 微型的樹樁盆景要怎樣製作
微型盆景具有小巧玲瓏,所佔空間小,布置方便等特點。製作時應掌握好選材、造型、上盆、置景等4個主要環節。
(1)選材:宜選葉小、枝細、上盆易活、根干奇特、花果艷麗、便於造型的樹種。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六月雪、火棘、金豆、枸杞、小石榴等。
(2)造型:微型盆景的基本形態與大、中型盆景相同。所不同的是,姿態更加飄逸、瀟灑,枝葉宜疏不宜密。微型盆景要高度概括,簡練流暢,應順著樹乾的原有特徵,適當進行畫龍點睛式的藝術加工。如六月雪、羅漢松等,萌發力強,又易於扭曲,宜做成曲乾式、懸崖式。造型常採用鉛絲纏繞法。首先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然後再順著枝幹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枝幹。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注意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幹直徑構成45角為宜。經過1~2年後樹姿基本定型,這時方可拆掉鉛絲。與此同時,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整形一般以早春進行為好。
(3)上盆:選用的樹木都要先移種在泥盆內進行初步加工和培養,在整型時再從泥盤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陶瓷盆中定植。定植位置以在盆中1/3處為宜。盆的形狀、大小、顏色要與樹體配合協調。懸崖式宜用長形筒盆,直立式或斜乾式宜用腰圓或淺長方形盆,曲乾式宜用方形盆。此外,幾架的大小與形狀,也應與盆景形態、色彩相協調,才能顯示秀逸、優雅的藝術效果。常用的有博古架、組合架、什景架等。
(4)置景:微型盆景的作業面一般為幾厘米至十幾厘米,因而配件不宜過多,應把主要功夫用在樹樁培植與造型上。過多地靜物配置,會使微型盆景變成純粹的工藝品,喪失自然曠野之感。但是適當的置景會增加盆景的藝術美,如取石筍石的碎片,或豆石、拳石等作少量點綴,即可達到以少勝多,以小勝大的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
Ⅱ 如何學好盆景製作
盆景的創作是一個主觀行為,我們通過主觀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作用於客觀存在的盆景樁材,通過去其糟粕取留精華,去蕪存菁、留形傳神的方式創作,這才誕生出一件好的盆景作品。
4.動靜結合
動靜結合,也是盆景創作中的一個大原則,動指得是造型動感自然,靜則指得是盆景的布局構圖,如果不理解這個原則,很容易出現動感很強的曲干,卻被枝條托得很呆板,或者直干樹被強行扭曲的創作行為!其實要做到動靜結合並不難,就拿直干樹型來說,我們可以把握好側邊的飄枝來破直乾的"靜",這就是"破"法,就是製造沖突感,小樹破大樹、一斜破兩直、跌枝破平枝等等。
Ⅲ 怎樣製作石榴盆景
(1)製作原則
①胸中有樹。對獲得的苗木或樁材觀察後,對其能製成哪種形式的盆景要心中有數,按形剪裁。
②主次分明。造型整枝時要先從主幹開始,使側干(枝)、枝組、細枝圍繞主幹合理布局。
③因樹施技,因勢造型。從野外獲取的樁坯形態多樣,造型前需仔細觀察,運用「借假」手法,因材施技,隨樹造型,因勢利導大膽「借假」,使各部位之間協調統一,主題鮮明,產生自成情趣的藝術效果。
造型的要領是:既符合石榴生長發育規律,又富有詩情畫意,而且還要自下而上漸次彎曲變細,形似竹筍,切忌頭小干大、樹干扁平、蜂腰、突肚、樹干彎扭打結和頂部向左右偏離太遠等不良形狀。干宜曲之有度,根干相符,藏中有露。
(2)主幹造型 石榴盆栽後,要進一步培養成風格各異的盆景時需變主幹的光滑、平直、細嫩為粗拙、彎曲、蒼老。採用的手法如下。
①剖。將樹乾的觀賞面(向人面)剖傷,使其結疤,以顯示蒼老古樸之態。
②剝。剝去主幹部分樹皮使木質部裸露,當樹皮傷口癒合部位由綠色變褐色後,再對木質部作雕刻處理。
③雕。將主幹局部雕挖成小孔洞或削傷樹皮,使木質部裸露,孔洞處嵌入石塊,使其癒合後形成「馬眼」,木質裸露後按紋理結構雕挖成如自然風化狀的凸凹紋理。雕挖工藝應在春季萌芽前後生長最旺盛期進行,傷口要用5度石硫合劑或其他殺菌劑作防腐處理。
④折。用手摺斷枝乾的多餘部分,使主幹呈枯乾殘枝形態。
⑤撕。人工撕傷主幹側枝,使其殘而不枯、殘而不斷。
⑥截。新獲樹樁主幹定型後,主幹頂端長到一定長度且與下部各節比例相稱時,按造型設計截去主幹、側枝多餘部分,如此反復多次處理。經截干整枝處理後的石榴樁材,枝葉繁茂後以不露人工處理的痕跡為宜。
⑦彎。石榴蟠扎曲干造型工作多在樹液流動後至萌芽前進行。選用不同粗細金屬線或繩線蟠扎,使主幹彎曲到需要的形狀。石榴樹皮較薄,蟠扎前先用牛皮紙或舊布條等將樹干包裹墊襯,然後根據乾的粗細和強度,選用不同規格的鐵絲與乾的生長方向成45°角緊貼主幹纏扎。鐵絲下端插入盆底或主幹(背面)基部根基與粗根的交叉處。纏繞時,欲使主幹左旋扭轉,鐵絲要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欲要主幹右旋扭曲,鐵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纏繞時自下而上,自粗而細,一直到頂,間隔一致,松緊相宜,不傷樹皮。鐵絲纏好後開始拿彎,方法是雙手用拇指和食指、中指配合,慢慢扭動多次,使韌皮部和木質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松動,達到「轉骨、練干」的目的。彎枝時彎曲度應超過要求的彎度,緩一段時間後,其彎曲度正好符合設計要求。一次不能達到理想彎度時可漸次拿彎。主幹過粗時,先在彎曲方向與主幹垂直的彎曲部位鑿一深及木質部2/3的條狀槽,再用塑料包紮帶包紮,然後用鐵絲或木棍等將樹干彎到要求彎曲度,並吊住固定。彎枝後2~4天要澆足水,避免陽光曝曬,保護傷口半月內不受雨淋,以利癒合。粗干蟠扎後4~5年基本定型,細枝幹需2~3年。定型期間視生長情況每隔1~2年及時松綁,防止鐵絲等金屬絲嵌入皮層,造成死枝。
(3)側枝配置 盆栽、盆景石榴的側枝配置直接影響結果和觀賞。側枝的分布和培養應因型而定,原則是枝不宜多,下稀上密,下寬上窄,下大上小,側枝之間錯落著生,上、下枝組互不重疊,枝組距離疏密相宜。側枝著生位置應按乾的左右為主、前後為輔的方位發展,前面著生時以斜向兩側露干為宜。各側枝、枝組應均衡發展,位置好的弱枝要刻意保護。側枝數量和位置因主幹高矮而定,干高者多留側枝,干矮者則應少留。側枝經人工剪截攀拉調整成互生狀態,使得盆樹整體自然。缺枝位可用刻傷刺激隱芽抽枝補空,或採用切腹接、靠接等辦法增枝補空。可通過緩放留枝,多摘心促使中、下部細的側枝加粗生長,對中、上部過粗側枝,疏除大枝組,減少枝葉量,削弱長勢,以此法使上下枝組間粗細均衡。盆栽石榴無論整體樹冠還是各側枝冠形,均以整理培養成圓頭形或圓弧形,才符合石榴生長習性,有利生長發育,開花結果。對主幹上的側枝、枝組的著生位置,生長方向的培養,除運用上述各種修剪技法、嫁接措施外,主要靠應用金屬絲纏繞蟠扎,曲枝變向到設計要求的角度和方位。
(4)葉片處理 葉片是盆栽石榴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營養的重要器官,葉的處理是盆栽石榴重要的修飾手法,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①摘心。新芽抽生新枝後留2~3對葉或稍多,摘去新梢嫩葉,留下的葉腋間的腋芽萌發生長出二次枝後,再一次留2~3對葉摘去嫩梢,如此反復進行多次摘心,既增加枝幹上的小枝及葉片數量,又使各側枝、枝組上的芽獲得充足有機營養,形成花芽,開花結果,達到觀花賞果的藝術效果。
②抹芽。盆栽石榴主幹、大枝及根頸部極易萌發不定芽,對沒有任何造型用途的新芽應及時抹除,防止消耗盆樹有限的營養,影響通風透光,誘發病害而造成樹勢衰弱。
(5)露根技巧 盆栽石榴作露根處理後韻味無窮,既增了它的藝術美,又利於成花結果,從而提高了它的形態美。露根方法如下。
①鬆土法。將假植樹坯或盆栽樹根基部土,用竹簽、小刀等撬松,利用澆水時水的沖力沖走表土使根漸漸露出;也可每次取掉根基一薄層表土,觀察養護一段時間,樹的長勢基本穩定後再去掉少量表土,如此反復進行,直至達到預定露根要求。
②提根法。春季換盆時,在盆底加鋪一層石榴新根生長所需厚度的培養土,然後將原盆樹土團撬松,下部根系稍加整理,放入盆中,使原樹根基適當高出盆面,再修剪高出盆面的視根,使根基裸露。採用此法逐年提高原樹根基,達到預期的露根效果。也可將原樹盆邊用瓦片、木板、鐵皮、硬塑料板等圍起,盆底部也鋪一定厚度的粗培養土,然後將整個石榴樹提到設計高度栽好。以後隨石榴生長情況,自上而下逐漸去掉盆上加高的泥土,亦可達到露根效果。
③套根法。將原樹盆底鑿穿(或預先栽入無底盆中),套入另一盛滿培養土的盆上,使新根由上盆長到下盆土中。以後根據生長情況,自上而下逐漸去掉上盆泥土,使根部日漸露出,直至上盆泥土去完,根系完全移入下盆後去掉上盆,完成露根處理。
④壓根法。石榴採用附石式盆栽時常用此法。將用作盆栽的樹,挖時根盡量留長,然後按照石材特點和設計要求,用一細金屬絲將根纏扎在石縫內,再在石縫中填入泥漿,最後將樹和石一塊植入盆中。以後根據生長情況,由上而下逐步扒開石上泥土,松開綁線,露出根部,並剪去無用細根,即可獲取樹與石渾然一體的附石式露根盆樹。
Ⅳ 怎麼製作盆景
春季盆景生長的綠意盎然的,有的還會開花漂亮的花朵來,枝幹挺拔姿態優美,生動有趣,看起來也會讓家讓陽台,變得更美更加溫馨,喜歡養盆栽花卉植物,尤其是喜歡盆景的朋友,小雅覺得自己也可以動動手,自己在家就能製作出漂亮的盆景來,春季如何自己製作小盆景?方法如下:
第四,盆景就種好了,然後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自己通過修剪加上蟠扎,打造出自己喜歡的造型來,不管是什麼造型,只要自然美觀就好。夏季注意不要暴曬,給它一定的遮陰降溫,冬季則要放入室內陽台保暖防寒,春秋季每個月澆灌一次有機肥水,提供充足的養分,這樣它一年長勢比一年旺盛,越看越美。
Ⅳ 怎樣製作果樹盆景
果樹盆景製作過程很復雜,一般需要3——5年才能成型,成為較好的樁景。舉內個例子吧:製作西府海棠樁容景。首先選擇大樹根部生長的根苗,(如果沒有,可以故意在離樹20——40厘米處,將半露出地面的根砍傷,當年就可以長成小樹,從小造型培養),比較矮,不怕傷痕累累,稀奇古怪,在春天將小苗連大樹根塊一起刨出,先栽到大而深的盆內養樁,別施肥,成活後第二年仔細整形,如果生長旺盛,第三年可以放到盆景盆內定植,加強管理,就可以開花結果了。造型主要靠修剪,綁扎,破傷,扭曲,可以參考大師作品,圖片等等,結合實踐,就可以製作處你喜歡的盆景。一定要等小苗根系長好才可以上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Ⅵ 植物盆景如何製作
植物盆景製作方復法如下:制
第一步:從花草市場買回新鮮的半成品植物,一般選擇適宜在室內種植的植物如吊蘭、棕竹、仙人球等能有效凈化空氣的植物。
第二步:把植物移入花盆中,首先用小鐵鍬在花盆的底部鋪上一層泥土,然後放入植物,再次鋪上泥土,直至把花盆填滿。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保證植物的根部埋在土裡,但是也不能埋的太深,影響了植物盆景植物的美觀。
第三步:做好前面的兩步,基本上一個植物盆景已經做成了,但是為了更加的美觀,這時我們可以對盆栽做些小小的修剪以及裝飾,在泥土表面鋪上一層在市場買來的彩色細沙,使植物盆景更加的精緻可愛。
注意事項:
適當地配置一些石配件,來表現花草景觀的盆景。製作植物盆景,最重要的是巧立名目與拙互用。這樣,才易表現出雅緻和韻味。如植物是大花大葉的種類,拙味濃一些,則石一定要選用精巧、奇特、造型通透玲瓏的假山型為好。
Ⅶ 盆景怎樣製作
加工製作盆景的一般步驟:
一、選料:復制盆景力求做到就景取材;版自行設計的盆景則要力權求做到就材取景,也就是說要充分利用天然圖景,有利於雕琢成形。
二、雕琢: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按照設計要求精工雕琢。還需注意對不同質地石料選用不同的雕琢工具。
三、粘合:對雕琢後仍不理想的石塊,可用如意的小石塊粘合補缺。粘合原料,一般用黑、白水泥,可按需要加入不同色澤的顏料。為了防止粘合後吸水性不強,影響植物生長,粘合時可事先用細鐵絲通孔預留空隙。
四、配盆:景盆選擇也十分考究。景盆購制要視樹景,石景大小不同造型選用合適景盆。如長方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狀的景盆。
五、綴景襯托:盆景中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都是在配盆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