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掏洞
1. 樹根盆景多長時間會發新根
一盆藝術性較高的樹樁盆景,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時間才能創作出來,在較短時間內創作出形神皆佳的樁景傷口無疑是盆景愛好者和製作者的願望。實踐證明,通過人工促老催古的技術處理,可以達到短時間內使樁成形的目的。
其技術措施是:
1、選材 每年冬季或早春,可到荒山瘠地、崖頭風口、懸崖峭壁等處選取適宜作盆景的植物材料。這些地方由於生長條件差,樹木多低矮畸形,容易形成干低枝曲、姿態優美的奇特老樁,並易移植成活。
2、截枝養冠 它是樁景造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操作方法是:待樹枝乾的第一培養到一定粗度時加以短剪,讓其生出斜枝或橫枝。修剪輕重根據樹木的生長特性決定。之後,依次培養出第二節、第三節等。通過不斷地修剪,使樹冠達到樹樁造型的需要。
3、蟠扎 用鐵絲等材料綁扎樹扎的枝幹,使之按要求的彎曲姿態生長,待其生方向固定後,再解除蟠扎物。蟠扎宜在適宜的季節進行,否則,易扎斷枝幹。
4、撬樹皮 在植物生長旺盛的季節,在樹乾的一定部位用尖刀插進皮層中,順韌皮部輕輕撬動,使樹皮與木質部慢慢分開,這樣在樹幹上可形成瘤疤而具古干之態。
5、挖干 在主要觀賞面上用刀鑿、木鑽鑽出一些小洞,然後再填滿濕土,使小洞漸漸爛成大洞。這樣可形成千瘡百孔的自然景觀。
6、撕開 把樹樁上需要疏掉的干或枝,不用剪刀剪截,而用手從其基部強行撕裂取下,或經攀折拿掉,從而使保留的樹幹上產生自然的劈疤,有被風雷襲擊之狀。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後,在疤處塗上少許鹽酸,則樹樁更顯蒼白自然。
另外,為使樹干蒼古奇特,還可用刻刀在樹幹上刻上條狀小溝,經一段時期的生長,樹幹上也能出現枯朽斑剝、自然暴皮的景觀。或採取劈干、扭干、剝乾等方法,使樹干產生傷疤,形態古拙,具有歷經滄桑之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樹樁盆景放置在什麼地方才好?
樹樁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風透氣外,必須考慮到光線的問題。每一樹種對光線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但是大體上可以把它們分為兩大類:喜光類和耐蔭類。因此要根據對光的要求來決定盆景是擺放在陽光下還是在有遮蔭的地方。
例如對於喜光類,如果把盆景放在陽光充足和空氣流通的庭園或天井中,則樹木生長健壯,葉色翠綠,花繁果茂,盡顯盆景的觀賞性;反過來如果把它們放在樹叢濃蔭下或庭隅廊下,因為陽光空氣都不充分,也沒有雨露的滋潤,樹木往往生長不良,葉片發黃容易脫落,長時間可能會導致樹木死亡。而對於耐蔭類,例如羅漢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陽光下直射,就會使葉片尖端和邊緣枯焦,甚至整片葉枯焦脫落。
盆景樹木對光的要求可以根據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第一,針葉的松類樹種,大多為喜光類;而葉片呈扁片或鱗形的一些柏類樹種以及竹柏、羅漢松等,都是耐蔭類。
第二,常綠闊葉樹種如黃楊、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蔭類;而落葉闊葉樹種如梅、紫薇、石榴等,多為喜光類。
第三,葉質較厚或革質的闊葉樹,多為耐蔭類;葉質薄而較大的闊葉樹,多為喜光類。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為耐蔭類;原生長在曠野或陽坡地的樹種如 ji木、雀梅等,多為喜光類。
樹樁盆景根部處理技術
自然界深山老林溪邊澗畔的一些老樹,由於泥土被水沖擊而流失,樹根常裸露於地面,蟠曲如龍爪,非常奇特。為了使樹樁盆景也能產生這種形態,提高觀賞效果,可用提根法來達到此目的。
(1)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先將樹樁栽於深盆中,使其主根和側根高出盆面,然後在根部周圍壅土成饅頭形,不使根外露。一年後,用小耙自上而下一層層掏去表土,每掏一層後間隔半年至一年再掏一層,使樹根逐漸露出土面,不致因突然露出土壤而損傷根的柔嫩組織。經2-3年後,再結合翻盆,逐年將根向上提,使樹根裸露即成。
(2)圓筒沙培提根法選深40-50厘米的圓筒,在筒的下部填培養土10-20厘米,然後把易發側根和不定根的樹種樁胚栽人圓筒,再用河沙填滿圓筒,並加強肥水管理,待樁根在筒中生長伸入培養土層後,分3-5次逐漸掏出上面的河沙。每次掏沙間隔半年或一年。待根長好後,即可把樹樁從圓筒中脫出,栽於淺盆,栽時予以適當整修造型,使根裸露於盆面。
(3)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樹樁深度栽植以根不露出盆面為好,栽後植株根系不斷向深處伸長。養護一段時間後,在每次澆水時,提高水壺,使水沖於根部,逐漸將根部泥土沖掉而使根部露出。再結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漸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美,以供觀賞。
樹樁盆景環剝換根法
環剝換根法即應用花木無性繁殖時常用的環剝高壓技術,促進需要改造的樹樁在主幹的適當位置發出二重根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再將植株原來的根系連同有缺陷的部分一起截除,從而達到更新的目的。它是近年來樹樁盆景整根技法中提倡的一項新技術,也是一種常用的整根技法。現將其措施介紹如下。
一、環剝時期及條件
環剝換根法要求必須植株在生長健康的狀態下,於春季新芽萌動前(一般為2月中旬)進行。
二、所需工具與器材
手鋸、切接刀、狹鑿、手錘、鋼絲鉗、鐵絲網一塊、直徑4MM的銅(或鋁)線一段,山泥與砂適量。
三、環剝換根手術步驟
1)觀察整株植株,選擇適當的換根位置,並做上記號;
2)用手鋸、切接刀和狹鑿在換根位置上刻出寬4㎜、深3㎜的一圈槽(也不一定要完全環剝),切面盡可能地保持光滑為宜;
3)將銅線或鋁線嵌入環剝槽中,並用手錘敲擊,使其貼合樹干,這樣容易促發新根;
4)將鐵絲網剪成適當大小,圍成直徑3-5倍於樹乾的圓筒,下端埋入盆中(必要時通過盆底漏水孔加以固定),注意使上端平面超出環剝平面3㎝以上。在圓筒底部先放入一層粗砂,再填入山泥和砂混合土,稍加振動後澆水,最後將土填至環剝平面上3㎝左右處;
5)將盆景放在陽光充足又稍有遮陰的場地養護。盡可能把樹樁處於溫度為15-25℃和濕度為70-90%的條件下,從6月份開始,每隔半個月將盆旋轉180℃,使植株發根均勻(注意不能把盆景放於完全背陽的地方,否則影響發根);
6)8月份可以扒開表土,觀察發根情況,並經常調整盆景朝向,進一步促發新根。9月中下旬開始,分幾次將表土取出,使新根露出土面,促其成熟板結。此時新根旺發,可以從鐵絲網中看到白色的根尖,由於鐵絲網限制了強根的進一步發展,又促使弱根、側根與更多的新根發育、產生。注意冬季照常養護,並可適當採取一些保溫防凍措施;
7)翌年2月,解天鐵絲網除去土與銅絲,將已生發的均勻根系分類修剪;大部分根剪成5㎝長;長勢太強的根剪留3㎝左右;細弱根可以不剪。同時將原來環剝槽向下加寬2㎝,加深1㎝左右,在槽內上部重新紮上銅絲,進一步減少老根對植株的營養供應,以促發根系,再重新圍上鐵絲網並培上山泥;
8)到第三年2月,當初剪短的新根上發出的須根已長到鐵絲網處時,可以起盆,從銅絲下端無根處截取主幹,去掉銅絲植入泥盆,精心養護;
9)上盆一個月之後,可開始施淡肥。再經過數年的精心培育,待新根長粗能初步露出土石後,換根手術已經基本完成。
上述步驟與要求,可以按樹種及主幹的粗細加以靈活變化與調整。換根截下的帶根殘樁,經過適當處理後,也可繼續栽培(如作劈樁盆景等)。
四、剝換根法優點
1)植株的干與根是樹樁盆景藝術美的主要所在,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可以避免主幹與露根因各種原因而受到損傷;
2)植株幼小時的一些小缺陷可以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明顯起來,直至影響盆景的觀賞效果。採用此法後,可以減少盆景植物的主要生理缺陷,如片根(俗稱雞爪,指盆景的露根在偏向一側發育)、腰高(指主幹部分因過長而失趣)、基細(俗稱小腳,指植株根頸明細細於上部主幹,是嫁接最常有也最常見的毛病)以及扁平乾等。
樹樁盆景葉的控制
樹樁盆景樹種中,小葉觀賞價值較高,而植物的先遺傳因素決定了葉的大小。如果從原種上得到小葉,除了嫁接法脫換品種外,就要靠控葉來實現小葉化。
控葉的方法有水控法在春季發芽前後,讓盆土保持偏干狀態一至二個月時間,直到出芽長葉定型,葉色轉深後,才給以較充足的水肥。夏末秋初溫度開始下降,秋芽將出,也要進行控水。特別在出芽時讓盆土保持短時間乾燥,新芽會明顯偏小。出芽後在三片葉處摘心,既能控葉,又能保持樹樁構圖比例,效果更好。控水需在發芽長新葉期間重復多次進行,稍有不慎,水多就會前功盡棄,水過少使樹體失水脫去老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控水期間必須十分注意觀察,每天判定盆土的含水量。當出現老枝葉無力下垂,葉色發暗,中度發黃時,就必須澆水,以防進一步掉葉枯枝。幾天內的澆水量要嚴格掌握,做到心中有數,這也是脫衣換景觀骨的操作手法之一。局部的老葉掉落,是植物適應乾旱,自我保護的生理功能作用的結果。只有出現全株嚴重的焦葉干枝且不掉葉或掉葉少,才是真正危及生命的失水狀態。
控水期間遇上下雨未及時遮蓋或轉移,控葉失敗,某些樹種葉控可採用剪葉法得到小美的葉。迎接重要的客人、節日和展出,也可用剪葉法。控葉樹剪葉時間應在春天,秋天發新芽前,或春葉發出後過大時;迎展剪葉時間多在展出前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將整株葉悉數剪除並剪去較長的枝梢,剪葉前適度澆水施肥,一月內會重新出葉,新葉會明顯小於上一輪葉。筆者有一盆友,每年春夏都採用摘葉法培育小葉,摘葉同時進行縮剪,初春發芽後摘心,滿樹小葉十分可愛。如因品種問題或其它因素,初春摘葉後所發新葉仍然偏大,可在加強水肥的同時,再次摘除新葉,必須再發較小的新葉。本人的岩石盆景用此法,培育出滿樹蠶豆大的小葉,更小者僅黃豆般大小。小葉榕葉也小到黃豆、蠶豆般大小。
如將控水法與剪葉法相結合效果會更佳。
剪葉法適合在該樹種生長旺盛期、新陳代謝功能強的春夏秋初時節進行,且必須在成熟的樹上進行,三年以下的幼齡樁不宜應用。摘葉後短期內會影響樹的光合作用,影響為根榆送養分,必須在葉的生長期進行,只有特殊情況才在晚春和初夏時進行。
2. 冬天種植的盆栽草莓,如何讓它在來年春天開花
如果你想讓自己在冬天栽種的草莓,來年春天順利開花結果,可以借鑒以下方法。
3)魚果共生法
養金魚的缸里,加山崎草莓營養液,EC值1000,魚能忍受。水裡要開氣泵打氣。草莓根系不斷向水裡生長。魚缸三面遮光,防止大量滋生綠藻。基質盆栽法: 收到淘寶苗後,洗凈泥土,散開根,蓋土,澆透水。放在散射光處一周,然後可以放在陽光直射處。
總之,在我們的精心照顧之下,草莓苗來年春天一定可以開花結果。
3. 養羅漢松盆景注意什麼
大家好,我是植物草蟲,愛綠化愛養花,說到羅漢松,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吧,我自己也養有羅漢松盆栽,今天有網友問到,羅漢松盆景的松針葉子發黃了怎麼回事?
敲重點:羅漢松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很廣,重要的街道位置,辦公樓環境布置都會看到身影,而羅漢松作為家庭養護的話,主要有小苗盆栽或者作為盆景養護,羅漢松是重要的盆景素材,非常受歡迎,當然羅漢松露養還是要比室內養護好養一些。
對於網友說的羅漢松葉片發黃,其實作為家庭養護羅漢松盆景,葉片發黃的原因就是根系出了問題,根系發展不好是主因,葉片發黃是結果,所以我們一直強調養護羅漢松主要是養根,根系養好了,松針挺拔有力冒新針,枝繁針茂好造型。
做到針美枝幹有造型,不能枝幹挺拔有力無針葉,那就沒味了,所謂的人靠衣裝松靠針,及時舍利也要綠針配才有感覺,喜歡羅漢松盆景的都會保留大量的素材,好的盆景造型,養護到位的羅漢松盆景看起來就是種享受,局外人看就是木材,而盆景者看著就是藝術。
所以,找到根系出問題的原因就能解決,羅漢松盆景松針發黃,原因有6點,養護羅漢松盆景注意這6點,枝幹挺拔松針濃綠有力造型美:
1,澆水太多
羅漢松的根系是怕澇的,如果澆水太勤,現在是春季,溫度低,易發生倒春寒,所以需水量不多,澆水多了水分散發慢易積水爛根,還有露養澆水太勤,盆土太潮,倒春寒易凍傷根系。
2,施肥燒根
羅漢松進入春季以後,為了冒出更多的新針和枝條,我們澆完解凍水大約一周以後會施肥,但是施肥很有講究,特別是盆栽羅漢松,濃度過高易燒根,還有施肥要往花盆邊緣不要往根系周圍,也會燒根,施肥以後澆水也易燒根。
3,還在服盆
如果是上盆不久的羅漢松不要急,在服盆期間會有下部的一些松針會發黃,不要緊的,在服盆期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根系活力差,傳輸的養分和水分不足以供應需要,所以出現葉片松針發黃的原因,只需慢慢等待就行,不要操之過急。
4,上盆宜素養
如果是上盆養護出現發黃,那麼要注意,羅漢松上盆以後要素養,切忌施肥,施肥易改變盆土的滲透壓,施肥會讓盆土滲透壓偏高,從而導致根系脫水,就會出現羅漢鬆鬆針發黃得現象,如我們吃鹽多口乾一個道理。
5,根瘤
當然如果是養護幾年的羅漢上午,那就要考慮病害了,現在春季沒到驚蟄,蟲還在休眠,病害則不一樣,環境適宜就會爆發,特別是根瘤,現在最容易得到的病害,根瘤要及時切除防治,可以掏洞檢查根系。
6,養護環境
當然養護環境也很重要,如果室內養護,通風差,濕度不宜,溫濕度調節差,盆土酸鹼度不合理,盆土板結透氣性差,這些都會影響根系的活力,所以希望網友自行檢查,找到原因才好對症下葯 。
4. 盆景樹樁怎麼摳洞
在老樁的粗幹上或粗枝上人為的打出洞,等植物癒合後,會給人留下一種歷盡歲月滄桑美感。一專可以使用手屬電鑽給樹樁打孔,根據造型需要自行打孔,網上有相關視頻,可以參考。二是可以用斧鑿等工具敲鑿,鑿子可用平口鑿或半圓鑿。三是使用鉗子剝。
5. 吸水石山水盆景
製作
作吸水石假山盆景重要要找塊合適石頭挖去松軟部分並根據造型需要合適位子挖坑種回些植物放水盆里答大功告成了因石頭吸水只要盆里有水植物長勢良好管理容易上生長多植物而且有些植物各地有同叫法好拍照片知道了吸水石山盆景吸水石盆景製作視頻濠濱酒店對面有水族館好像有賣去看下吧都差多載得掏洞放點土要脫離了前生存環境好活直接種好也放點土
般栽植苔蘚迷矮珍珠摩南景天凹葉景天些迷豆植物還有也虎耳草非洲堇風蘭等耐陰花卉摩南景天&cl=2&lm=-1&tn=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C4%A6%C4%CF%BE%B0%CC%EC&s=0#pn=15製作吸水石假山盆景重要要找塊合適石頭,挖去松軟部分並根據造型需要,假山塑石工程,歡迎您北京集雅齋北京集雅齋山水盆景社專業假山塑石工程,盡我好養花網站:養花DIY用於山水盆景植物有多其常用草本植物有:(1)天胡荽又稱破銅錢草、地光錢草傘形科多年生常綠小草本莖細弱匍匐地面節上生葉和根葉腎圓形邊緣有淺裂和圓齒上面光亮種山石上垂掛下來富有畫意(2)虎耳草別名金絲荷葉屬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綠草本單
6. 吸水石盆景栽培羅漢松怎麼栽
在上水石需要布景的位置,用銳器掏出植株所需洞穴栽下植株,栽下後澆足水,要適當遮陽
7. 盆景的養護管理要點有哪些
(1)澆水
①原則。由於盆的容積有限,盆土量少,澆水少時盆土易乾燥,至盆樹因缺水而生長不良或枯死;澆水過勤過多易引起枝條徒長,破壞盆樹的優美形體,盆土長期潮濕,土內空氣稀少,盆樹根會窒息腐爛,甚至死亡。只有本著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新葉「歇晌」趕快澆水、追肥之後必須澆水的原則,適時適量澆好水,才能使盆中石榴健壯生長。
②時間與水量。澆水量與次數因季節有差異,且因盆體大小、質地、盆土結構等而不同。春、秋季節每周澆水1次,早、晚都可以;夏季高溫蒸發量大,每隔2~3天澆水1次,早晚澆,禁忌用熱水;冬季落葉休眠期每月澆水1~2次,中午澆水,忌用冷水。盆小、土少、樹大時要勤澆,盆大、土多、樹小時可少澆;瓦盆、木桶、沙土要多澆,瓷盆、釉缸、黏土要少澆;萌芽、膨果水要勤,蕾期、花期水要少;高溫乾旱要勤澆,陰雨之天不需澆。總之,要區別對待,靈活澆水。
③水源與方法。各種天然水、自來水經貯放接近室溫後均可用來澆石榴樹。可用灑水壺、軟管引水、裝置噴灌設備、盆內根部預埋滲水管等方法適時澆水。
④盆面覆蓋。在盆面土上加鋪一塊扎有細孔的塑料薄膜,減少盆土水的蒸發,可解決澆水少時乾枯死樹、澆水多時養分淋失的矛盾。
(2)施肥
①種類。盆栽石榴採用的肥料種類與大田石榴栽培相同,分為有機肥和無機肥兩大類。有機肥為各種農家肥、餅肥,是遲效肥、全效肥,必須充分腐熟,多作底肥,在上盆、倒盆時摻入盆土中使用。無機肥是速效肥,指各種化肥,多作追肥土施或葉面噴施。
②方法。基肥。將腐熟後的有機肥摻配到盆土中,達到提高盆土肥力的目的,摻肥量根據有機肥種類,以不超過盆土總量的10%~20%為宜。盆底墊蹄角片時需在蹄角上蓋一層土將根隔開。超量施肥或蹄角片不隔土,極易產生肥害傷根,影響成活和生長。
追肥。盆栽石榴生長期間需不斷補施速效肥料,以滿足生枝長葉、開花結果對營養物質的需要。盆土追施各種液態肥的濃度,各種化肥為1%~2%,各種餅肥不超過10%;追施顆粒狀固態化肥,肥土比為1∶10,應遠離根頸撒到盆土中。土施追肥以晴天無雨、盆土稍干時進行最好,施後澆水。
根外追肥。盆栽石榴採用葉面噴肥形式追肥能快速供給樹體營養,促使枝葉生長和開花結果。葉面追肥時濃度要低,尿素為0.5%~1%,硼酸(砂)、硫酸鋅、磷酸二氫鉀等為0.2%~0.3%,過磷酸鈣、磷酸氫二銨、草木灰等為1%~5%的沉澱浸出液。葉面肥宜在上午10時前、下午4時後或陰天、無風天進行。噴後葉面保持1小時濕潤,有利於營養迅速吸收。噴肥時要求霧化要細,葉面、葉背均勻噴到。肥料和殺蟲劑、殺菌劑可以混合,肥料充分溶化過濾後施用。
另外,石榴盆栽後更要注意氮、磷、鉀肥料的配合施用,一般比例是氮2份、磷4份、鉀3份。春季多施氮肥,秋季多施磷肥和鉀肥。幼樹多施氮、磷肥,開花結果樹多施磷、鉀肥。盆栽石榴施肥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則,每次施肥要淡要少,施肥次數要勤要多,一般情況下每隔半月需施(追)肥1次。
③肥害預防及挽救。肥害症狀。正常生長的盆樹施肥後不久,出現局部枝幹上的葉片變黃,新梢萎枯現象且逐漸危及全株。肥害首先出現在弱枝弱樹上,一般規律是弱樹弱枝重,壯樹健枝輕。
產生原因。肥害形成原因常因施肥方法不當引起,施用生肥(餅肥、雞糞等)後,肥料腐爛發酵產生高溫燒傷根系。或因施肥濃度過高,根毛、細根細胞內水分倒滲脫水後死亡,導致根死樹亡。
預防辦法。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後才能使用。追肥時肥量要小,濃度要低,本著薄肥勤施、不熟不施、遠離根頸靠邊施肥的原則,適時適量追肥。
搶救措施。肥害一旦出現,應立即掏出施入的乾肥塊或顆粒肥及部分表土,將盆放到通風地方澆透水,淋出肥液,葉面經常噴水。肥害嚴重時要脫盆沖洗,剪去受害根尖,更換盆土,剪去部分枝葉並遮陰養護,待恢復生長後轉入正常管理。
(3)修剪 石榴盆栽定型後,不能任其自由生長,生長期間經常運用摘心葉、除萌櫱、剪旺梢、抹荒芽和露根管護等措施,保持盆樹的優美造型和神韻。
(4)促花保果 結實品種的石榴經盆栽後,由於盆土有限,營養不足,往往成花較困難,不易結果。為提高盆栽石榴的觀花賞果效果,栽培時一定要科學合理施肥、澆水,日常管理中運用拉枝、曲枝、輕度環切、環剝、摘心控梢,葉噴或土施B9、多效唑等生長抑制劑來促使形成優質花芽,現蕾開花期注意疏蕾疏花,人工點花授粉,花期噴硼肥及適當控水等措施提高結實率,結果後適當疏果、追施肥水等辦法促果肥大,提高品質。
(5)病蟲害防治 盆栽石榴病蟲害種類與露地栽植的石榴完全相同。防治方法同露地栽培。
(6)越冬防寒 石榴樹喜暖怕寒,矮生種(月季石榴、墨石榴等)更不耐寒,盆栽時更要注意安全越冬,防止因低溫產生小枝抽條乾枯,大枝、主幹凍裂凍死等現象發生。常採用的防寒措施是:越冬時期將盆栽石榴整盆埋入土中,主幹束草,樹冠噴布高脂膜,四周設風障;將盆樹移入塑料大、中棚等保溫型設施內;移入窯洞、地窖等處越冬;少量盆樹可直接搬至居室內管護。第二年3月上中旬逐漸移出越冬場所進行管護。
8. 盆景羅漢松總是落葉怎麼回事
羅漢松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很廣,重要的街道位置,辦公樓環境布置都會看到身影,而羅漢松作為家庭養護的話,主要有小苗盆栽或者作為盆景養護,羅漢松是重要的盆景素材,非常受歡迎,當然羅漢松露養還是要比室內養護好養一些。
6,養護環境
當然養護環境也很重要,如果室內養護,通風差,濕度不宜,溫濕度調節差,盆土酸鹼度不合理,盆土板結透氣性差,這些都會影響根系的活力,所以希望網友自行檢查,找到原因才好對症下葯 。
9. 迎春花盆景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1、養殖土壤
迎春花種植在盆景中,它具有抗旱抗寒的特點,任何土壤都可以讓迎春花生長,但最好選擇能透氣的土壤;在泥土中混入適當的沙子,並在花盆底部掏幾個小孔,能有效的排除土壤中多餘的積水。
2、水肥處理
迎春花喜歡在溫暖的氣候中發育,所以生長的氣溫要把控在22℃左右,在夏季中環境溫度不能高過30℃,冬季溫度不能在5℃以下,迎春花是喜光的植物,除夏天外可以接受太陽的直射,夏季時需要做遮蔭處理。
4、換盆處理
每三年需要對迎春花進行換盆處理,把植株生長的土壤全部換掉,花盆可以選擇暗一些的顏色,能與迎春花更加的搭配,在秋季時梳理過密的枝條,除了保持株型外,還能有效的節約養分,更健康的度過冬天。
(9)盆景掏洞擴展閱讀:
養護方法
1、修剪:盆景養護最重要的就是修剪。發現有生長彎曲的枝條要及時解除,當然,有病枝時也要剪掉,避免感染,悉心維護才會更加美觀。
2、水肥:生長期間澆水要澆透,每20到30天要施肥一次。此外,冬季花蕾形成時要注意控水,適當施加磷鉀肥。
3、越冬:南方的冬季可以在室外過冬,放在光照比較好的地方。北方過於寒冷,最好是移到室內度過,避免凍傷。
10. 冬天草莓盆栽種植方法
你好,冬天種植草莓盆栽的方法如下:
1、將草莓栽種之後,澆足了水分,准備一塊塑料膜,改專在草莓盆栽上。屬
2、在對應的草莓苗位置上,用手掏個洞把葉子弄出來,然後將葉子的四周邊緣部分壓到土裡去。
3、覆膜時候,注意草莓保溫保濕,澆水的時候,順著掏的草莓苗洞澆就行,這樣能夠促進開花、結果,草莓成熟的更快,也能減少澆水的次數。
4、雖然盆栽草莓耐寒性差一點,但是一般的小寒冷是沒事的,我們可以把草莓放在陽台,然後控制澆水即可。可以在盆土中加入海餐沃水溶肥,提高肥力,保證草莓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