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青磚盆景

青磚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8-31 07:48:02

1. 廣德哪些地方好玩

1、太極洞

2、桃姑迷宮

3、橫山國家森林公園

4、靈山大峽谷

2. 山東濰坊的旅遊景點。

山東濰坊的旅遊景點:

1、青州古城AAAAA:青州古城旅遊區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東省青州市境內,總攬青州古城、雲門山、博物館三大板塊,是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城景合一的文化旅遊區。青州古城是國內外罕見,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體的明清古城。

2、青州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AAAA:青州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青州市王墳鎮,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景區風光秀美,地域廣闊,總面積達2400多公頃,森林景觀、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渾然一體,森林繁茂,百草蔥籠,綠波盪漾,森林覆蓋率達到97%以上,是華北地區難得一見的天然植物園。

3、諸城恐龍文化旅遊區AAAA:諸城恐龍文化旅遊區距諸城市中心城區7公里,園區控制面積13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28平方公里,主要建設「一館、一園、一鎮、一區、一基地」。

4、諸城恐龍博物館AAAA:諸城市恐龍博物館總投資3000萬元,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它建築風格獨特,俯視似八條巨龍相抱互擁,給人以騰飛的動感;平視似古埃及金字塔。館內設五廳一室。現在序幕廳、標本廳、環幕電影廳和白堊紀展廳已開放。

5、濰坊金寶樂園AAAA:濰坊金寶樂園1996年建成開業,總面積48萬平方米,有娛樂項目200多個,集娛樂、休閑、知識、趣味性和參與性於一體,以獨具匠心的設計和巧妙合理的布局,構成了韻味獨特、民俗風情濃郁、田園風光綺麗的觀光旅遊最佳景地。

6、壽光生態農業觀光園AAAA:生態農業觀光園位於壽光市新城區,南起張建橋大橋,北至寒橋大橋,東西兩向各至彌河防護堤,總佔地面積370公頃,其中河流面積121公頃,河灘地面積249公頃。是一處集休閑、娛樂、旅遊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式游園。

7、濰河公園AAAA:濰河公園於2006年3月正式運行,總面積2030畝,其中陸域面積800畝(綠化面積360畝),水域面積1230畝。公園內分入口廣場、觀光平台、休閑演藝廣場、音樂噴泉廣場、鳳凰廣場、金谷平原等六大景區。

8、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AAAA:壽光-生態博覽園位於著名蔬菜之鄉――壽光市西北部,總面積超過10000畝,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壽光市國有機械林場-生態博覽園位於中國著名蔬菜之鄉壽光市西北部,瀕臨渤海萊州灣,總面積10000畝。景區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9、中國寶石城AAAA:昌樂藍寶石有礦面積達450多平方公里,是目前為止國內最大、世界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區之一,素有「藍寶石之鄉」的美譽。而且昌樂藍寶石以其顆粒大、晶體完好、顏色純正、二色性顯著、特異寶石多等特點,受到了國內外珠寶商和消費者的青睞。

10、大源生態游樂園AAAA:大源生態游樂園坐落於諸城市龍都街道大源社區,位於市區西南方10公里處。園區規劃面積10000多畝,現建成4000畝,其中水域面積600畝,河流河道20公里。分為生態園林區、設施農業區、五穀園區、休閑觀光區、採摘園區和養殖區六個園區。


(2)青磚盆景擴展閱讀:

山東濰坊的民俗風情:

撲灰年畫:起源於明初。它的製作式打好腹稿以後,藝人用柳木炭條起線稿,再用畫紙在線稿上撲抹復印,一稿可撲數張,因有這一招,便又「撲灰」之名。

撲灰起稿之後,再加手繪,經「大涮狂塗」、「細心巧畫」,「描子勾拉」、「粉臉」、「涮手」、「賦彩」、「開眉眼」、「勾線」、「涮花」、「磕鹽菜花」、「描金」、「塗明油」一整套工序,才能畫出一張漂亮的畫來。

高密剪紙:明代洪武年間大批移民,帶來外地剪紙,主客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高密剪紙的風格。一是塊與線形成黑白灰色調,相互襯托,對比強烈,並富有韻律感。二是紙條挺拔,渾厚粗獷,富有濃重的金石意味。三是以精巧的構思見長。

3. 盆栽蘭花紅磚好還是青磚好

都差不多,個人感覺紅的粘土磚要略好一些,它的透氣性感覺要比青磚強一些。

4. 照壁的九龍壁

照壁中最精美的是中國著名的三大彩色琉璃九龍壁。
其中最大的一座,保存在山西大同市內,原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一座照壁,長達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上雕有九條七彩雲龍,有的撥風弄雨,有的騰雲欲飛,栩栩如生,各具姿態。
其中最華麗的一座是北京北海的九龍壁,原屬明代離宮的一座照壁。它由彩色琉璃磚砌成,兩面各有蟠龍九條。如果仔細查看,照壁的正脊、垂脊、筒瓦等處還雕有許多小龍,大小龍共計635條,可謂洋洋大觀。
第三座九龍壁位於北京紫禁城裡皇極門前。故宮九龍壁建於乾隆38年,是一座長20.40米,高3.50米的高大的琉璃照壁。九龍壁的正面共由270塊燒制的琉璃塑塊拼接而成,照壁飾有九條巨龍,各戲一顆寶珠;背景是山石、雲氣和海水。
以上這三座九龍壁都是中國明清時代的珍貴建築,都建在院落的前面,既是整個建築物的一個組成部分,又顯示了皇家建築的富麗堂皇。除九龍壁外,中國各地還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等。 照壁是建築中的「序言」。社旗山陝會館的琉璃照壁為海漫式與盒子式和諧結合的獨特藝術樣式。其壁面之豪華,構圖之巧妙,工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琉璃照壁位於會館整體建築中軸線之最南端,南迎賒旗古鎮最繁華之磁器街,北與會館山門相對而立。壁高10.15米,寬10.60米,厚1.46米,青磚砌框。照壁之南面戰亂中受到破壞,下部補以三個磚雕照壁盒子,中為「五龍捧聖」,左右分為「鴛鴦戲荷」與「鳳戲牡丹」,畫面清雅別致,不失為磚雕藝術之傑作。
照壁北面為正面,以476塊琉璃構件鑲嵌而成。基部為青石須彌座,座高1.60米,寬大的束腰部位,浮雕變形「壽」字及各種造型的蝙蝠圖案,取諧音「福」,寓「福壽雙全」之意。
上部整個壁面以雙層竹節為框,最下部為金黃色仰覆蓮,其上一字排開三組圖案,亦稱三個照壁盒子。正中圖案為八邊形,內雕「二龍戲珠」及「鯉魚跳龍門」。
龍門呈閣樓狀,樓右為魚尾,樓左現龍身,過龍門之魚化為龍體,升騰而上,共戲一巨大之金黃色蜘蛛,諧音為珍珠之「珠」。此圖暗喻人們應逆流向前,奮發向上,終會有飛黃騰達之日。「龍門」也是古代科舉之門的代名詞,表達了當時商人亦希望科舉入仁光耀門庭的吉祥祝願。圖案之兩下角飾以兩個巨大的蝙蝠造型,寓「遍地是福」之意。
社旗山陝會館,把各種燒制的吉祥植物、動物、神獸、變形「福」「壽」與匾額、楹聯巧妙組合在一起,造型主次分明,畫面寓意深刻,既富麗堂皇,又和諧流暢,既給人以直觀的美感享受,又富有厚重的文化內涵,在全國你找不到第二個。 來過雲南大理的人會發現,在白族民居中有一個獨特的建築形式———照壁。照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裝飾作用,因此白族民居正房院落對面的圍牆,一般都要做成照壁。
照壁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式樣有獨腳照壁和「三滴水」照壁兩種。獨腳照壁又稱「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不分段;「三滴水」照壁壁面分成三段,左右兩邊稍矮,大小對稱,中間段較高,形似牌坊。照壁除注重造型精美———大多建有飛檐,還非常重視裝飾,一般在照壁的周邊繪有各種彩色圖案;在照壁的中間區域繪制各種式樣的山水圖畫,或題寫寓意美好的詩詞歌賦,或鑲嵌精美的大理石圖案,使照壁顯得高雅秀麗,充滿文化內涵。
照壁題字內容,一般為四字題辭。有描寫大理山水的「蒼洱毓秀」、「風花雪月」等;書寫家規的「清白傳家」、「吉祥之家」等;也有的人家根據照壁方位題寫吉祥的字句,如院落之東的照壁題書「紫氣東來」,南邊的照壁題書「彩雲南現」等,也有題寫一個大「福」字的。照壁前面院落中,一般還有花台陪襯,花台多用大理石砌成,內栽松、竹、梅、蘭等花木,花台上一般還要放置各種盆景。

5. 求一篇與園林景觀有關的文章 2000字左右即可 例如園林在城市中的應用之類的!謝謝!可以發我QQ郵箱 真心謝

一共三篇文章,自己斟酌使用

第一篇:淺談「尺度概念」在園林中的應用
在園林設計中,尺度是非常重要的掌控手段,也是設計的重要方面之一。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尺度概念在園林中的應用。
一、空間的組織中的尺度概念
空間是設計的主要表現方面,也是遊人的主要感受場所。能否營造一個合理舒適的空間尺度,決定設計的成敗。
1、空間的平面布局
園林空間的平面規劃在功能目的及以人為本設計思想的前提下,體現出一定的視覺形式審美特點,諸如比例、對稱、均衡、節奏韻律、對比統一等原則的運用,使道路、廣場、建築、設施等與綠地交錯分割,充分發揮點、線、面等構成要素的造型作用,勾勒出明確的平面形態輪廓,表現出極具視覺美感的布局形式。
平面中的尺度控制是設計的基本,在設計時要充分了解各種場地、設施、小品等的尺寸控制標准及舒適度。不僅要求平面形式優美可觀,更要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例如3~4m的主要行車道路,兩側配置葉木的枝葉在靠近道路0.6~1.5m的范圍內應按時修建,用於形成較為適當的行車空間。
2、空間的立體造型
園林空間中的立體造型是空間的主體內容,也是空間中的視覺焦點。其造型多樣化從視覺審美及藝術性角度而言,首先要與周圍環境的風格相吻合統一,其次要具備自身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其在視覺流程上與周圍景觀產生先後次序,在比例、形式等構成方面要具有獨特的藝術性。空間的不同尺度傳達不同的空間體驗感。小尺度適和舒適宜人的親密空間,大尺度空間則氣勢壯闊、感染力強,令人肅然起敬。

二、植物配置中的尺度概念
1、園林中利用植物而構成的基本空間類型
(1)開敞空間--用小尺度植物形成大尺度空間。僅以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為空間的限制因素。
(2)半開敞空間--少量較大尺度植物形成適當空間。它的空間一面或多面受到較高植物的封閉,限制了視線的穿透。其方向性指向封閉較差的開敞面。
(3)覆蓋空間--高密度植物形成限定空間。利用具有濃密樹冠的遮蔭樹。構成頂部覆蓋而四周開敞的空間。利用覆蓋空間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強烈感覺。
(4)完全封閉空間--高密度植物形成封閉空間。此類空間的四周均被植物所封閉,具有極強的隱密性和隔離感,比如配電室、採光井等周圍被植物遮蔽,增加隱蔽性和安全性等。
2、植物配置中的尺度,應從配置方式上體現園林中的植物組合方式,體現出植物造景的視覺藝術性。 根據植物自身的觀賞特徵,採用多樣化的組合方式,體現出整體的節奏與韻律感。 孤植、叢植、群植、花壇等植物造景方式都體現出構成藝術性。孤植樹一般設在空曠的草地上,與周圍植物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適合的視線距離為樹高的3~4倍;叢植運用的是自由式構成,一般由5~20株喬木組成,通過植物高低,疏密層次關系體現出自然的層次美;群植是指大量的喬木或灌木混合栽植,主要表現植物的群體之美。種植佔地的長寬比例一般不大於3:1,樹種不宜多選。此外,還有樹木高度上的尺寸控制問題,或者縱橫有致,或者高低有致,前後錯落,形成優美的天際線。

三、鋪裝設計中的尺度概念
鋪裝的尺度包括鋪裝圖案尺寸和鋪裝材料尺寸兩方面,兩者都能對外部空間產生一定的影響,產生不同的尺度感。
圖案尺寸是通過材料尺寸反映的,鋪裝材料尺寸是重點。室外空間常用的材料有:鵝卵石、混凝土、石材、木材等。混凝土、石材等大空間的材料易於創造寬廣、壯觀的景象,而鵝卵石、青磚等易於體現小空間的材料則易形成肌理效果或拼縫圖案的形式趣味。
鵝卵石的尺度較小,適合於小范圍的地面鋪設或者寬度較小的游步道,施工方法多樣,可組成圖形也較多,觀賞性較強。混凝土的一個重要用處就是水泥印花地面,是一種造價較低,但形式活潑的地面處理形式。適合於大范圍的廣場,可塑造多元化的地形。石材主要是指花崗岩。花崗岩的主要尺寸有300mm×300ram、600mm×600ram等,沒有500mm×500ram、900mm×900mm等尺寸。處理方式多種多樣,應用相當廣泛,各種主要出入口或者重要景觀節點都採用花崗岩。木材的尺寸隨需要自行處理的,在廊架、座椅、平台中使用最多,風格休閑,易加工成形,與其他景觀可以很好的結合。
鋪裝材料粗糙的質感產生前進感,使空間顯得比實際小,鋪裝材料細膩的質感則產生後退感,使空間顯得比實際大。人對空間透視的基本感受是近大遠小,因此在設計中把質感粗糙的鋪裝材料作為前景,把質感細膩的鋪裝材料作為背景,相當於誇張了透視效果,產生視覺錯覺,從而擴大空間尺度感。總的來說,綜合運用各種材料,選擇合適尺度,足以營造個性、親切、愉悅的環境特徵,使之成為城市的象徵並具人性化,提高人們日常生活的空間質量。
小結:園林設計的任務是表達人平視時視力所及范圍和所包含的空間場景,這就要始終模擬人的視點去觀查和設計眼前的場景,並用接近人視高度的效果圖和局部立面或剖面圖體現成果,尺度概念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
在園林設計中,我們應全面考慮到空間、植物配置、鋪裝等多方面因素,把握好尺度,從而創造宜人的園林環境。

第二篇:淺談城市景觀元素
景觀,猶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裝點著人類的環境。它們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細琢的人為創造,煥發出不同的奇光異彩,成為人類共享的藝術珍品。
1. 前言
所謂景觀,簡言之,就是具有觀賞審美價值的景物。它是人類的世界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的反映,是人類的愛和恨,慾望與夢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觀設計是人們實現夢想的途徑,是城市設計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形成一個城市面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景觀設計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了城市空間的處理,原有場地特點的利用,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聯系,廣場、步行街的布置,街道小品以及市政設施的設置等,既涉及功能,又涉及視覺及心理問題。傳統的景觀設計概念以綠化為主,隨著城市的現代化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對景觀的功能要求日益突出,同時在美學上也要求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所以城市硬質景觀大量使用,以效解決這個問題。
2. 城市景觀的組成要素
2.1 地面鋪裝
區別於自然環境中的地面,在城市地面往往都需要做硬質鋪裝處理。這除了需要滿足高頻率、高強度的使用功能之外,還因為鋪裝是塑造城市景觀的基本元素之一。通過不同鋪裝材料的運用,可以劃分地面的不同用途,界定不同的空間特徵,可以標明前進的方向,暗示游覽的速度和節奏,同時通過鋪裝圖案的變化,還可以創造視覺趣味,構成空間個性。
在做地面鋪裝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以下幾因素:首先應當遵循整體統一的原則。無論是鋪裝材料的選擇,還是鋪裝圖案的設計,都應與其他景觀要素同時考慮,以便確保鋪裝地面無論從視覺上還是功能上都有被統一在整體之中。隨意變化鋪裝材料和圖案,只會增加空間的零亂感,所以在沒有特殊目的的情況下,不能任意變換相鄰近的鋪裝材料及形式顏色。第二是安全性。應當保證鋪裝功能所必需的強度要求,做到鋪面無論在乾燥或潮濕的條件下都同樣防滑,避免行人發生危險。第三是外觀,包括色彩、尺度和質感。色彩要做到既不黯淡也不令人煩悶,又不鮮明到俗不可耐。色彩或質感的變化,只要在反映功能的區別時在可使用。尺度的考慮會影響色彩和質感的選擇以及拼縫的設計。路面砌塊的大小、色彩和質感等,都應與場地的尺度有正確的關系,這點相當重要。
地面鋪裝材料很多,主要有瀝青、混凝土、花磚、天然石、卵石等,可根據不同的要求做出選擇。瀝青地面成本低,施工簡單,常用於車道、人行道、停車場的路面鋪裝。彩色的瀝青路面的使用,還可以改變景觀的單調性。混凝土路面因造價低,適用性強而被廣泛使用。現澆混凝土鋪地要注意伸縮縫的設置,而混凝土砌塊鋪裝則更加靈活。花磚路面 的色彩豐富,式樣與造型的自由度大,容易營造出歡快、華麗的氣氛。常用於公共設施入口、廣場、人行道、大型購物中心等場所的路面鋪裝。天然料石,特別是花崗岩鋪地,往往可以營造出一種庄嚴、沉穩的氣氛,大多用於城市中的重要地段。為了避免大面積硬質鋪裝帶來的環境問題,在可能的條件下,還可以結合綠化,形成嵌草鋪裝。
2.2 台階、坡道和路緣石
在城市空間環境中,由於各種自然原因或功能需要,常常要改變地坪高度的變化,而地坪高度的變化也往往產生出豐富而美麗的城市景觀。其中改變地坪高度的景觀設計有台階、坡道和地緣石。
台階和坡道的主要功能是使行人從一個地坪高度轉移到另一地坪高度,但同時也具有突出該場地環境特徵的巨大潛力。當台階設計成狹窄而有親切感,寬闊時而有雄偉的感覺,可以封閉而神秘,也可以開敞而連綿。他們將是逐漸引人入勝,以戲劇性的手法誘使行人到達觀感高潮的極好手段。
地緣石是一種確保行人安全,進行交通引導,保持水土,保護栽植,以及區分路面鋪裝而設置在車行道與人行道分界處、路面與綠地分界處,不同的鋪裝路面的分界處等位置的構築物。路緣石的種類很多,有預制混凝土、磚、天然石材等,造型也很豐富。
2.3 雕塑小品
雕塑是構成城市景觀的重要元素,它能以其豐富的造型語言,向人們傳達著特有的思想感情。雕塑與城市環境的地理景觀、園林景觀和建築景觀相互滲透,往往就構成了城市或社區的特徵標志。城市雕塑類型很多,其中一類屬於小品式雕塑,其題材大多以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動、植物為主,注重反映民俗風情和場所特徵。雕塑為了求得與環境相協調,應在規劃、構思、製作等方面認真考慮。第一就是布局:雕塑所處位置與周圍建築及自然環境是否相協調,在景觀構圖中所在的地位,雕塑所在位置與道路交通的關系等。第二是造型:雕塑造型如何佔有適宜的空間,並以什麼造型"語言"吸引過往行人的視覺並影響他們的觀賞心理。第三是體量尺度:特別小品類雕塑,應同觀賞者保持親切的關系。
雕塑形式通常分為具象與抽象兩類。具象的雕塑(如圖)由於能直接為人們接受,所以往往多於抽象雕塑,但許多優秀的抽象雕塑形象比具象雕塑更形象、更概括、更簡練、更典型,因而也就更耐人尋味、發人遐想。傳統的雕塑以石、銅材料為主,但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雕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造型手段,具有動態藝術、視幻藝術、電子藝術、光影藝術以及音響藝術表現力的新奇雕塑,更能滿足人們不同層面的藝術享受。
3. 結語
目前,我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城市環境建設面臨嚴峻的挑戰。景觀是城市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生態系統功能提高和健康發展有重要作用。在進行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地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城市環境的現狀。生態設計是直接關繫到景觀設計成敗以及環境質量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創造更好的環境、更高質量和更安全的景觀的有效途徑。要科學全面地理解城市景觀設計要素的自然屬性和其他特徵及城市生態平衡的機制,運用現代的藝術理論和創作手法,創造一種源於而高於自然的城市景觀來滿足人們審美需求。

第三篇:也談城市景觀的植物造景
現代社會是建築密集、人口稠密的時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條件的大大改善,人們嚮往城市森林,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目前各地園林化城市建設深入發展,使人們對植物造景的認識不僅停留在對美的欣賞和享受,而且意識到植物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認識到綠色植物是整個自然界生態平衡中最為關鍵的因素,是任何建築物都無法代替的。用生趣盎然,隨季節變換的植物來柔和生硬密集的建築線條,調劑人們精神上的呆滯與疲勞,這就是植物造景的魅力。實踐證明,大量經過藝術配置的各種植物為人們創造出了具有一定內涵和品味的城市景觀,也將為城市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文化品味極佳的城市景觀風格迥異、獨具特色,而有品位、有內涵的植物造景點綴、美化著人們的視野與生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時也是形成城市獨特魅力的重要因素。

一、城市植物景觀的品味

為創造良好的城市植物景觀,人們通過對屋頂綠化、牆面綠化、室內綠化、地面綠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綠色鏈,但這些只是園林綠地景觀生態系統的內容之一。城市植物景觀應根據該區域居民的容量、居民的文化層次來合理區分生態景觀以及視覺景觀;應遵循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做到以人為本、生態為先,堅持空間形態規劃;應從建築風格、環境品質、文化特色和立地環境植物配置多樣性,合理應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做到植物與建築、植物與環境的和諧、功能的完善,使植物景觀與建築環境、人文景觀、戶外空間系統地交融在一起,創造品味極佳的城市植物景觀。

植物景觀不是簡單地栽一排樹,隨便造個花壇,草叢中放幾塊石頭即可。例如:在江西廬山風景區的玉屏峰和天王峰之間,有三棵相傳為晉僧所植的古樹,一棵銀杏,兩棵柳杉。銀杏是古活化石,是自然的遺跡,這幾棵古樹名木是歷史象徵,又有文化的積淀,於是在它們的周圍設計成一個景點——「三寶樹」。這個景點讓人感受到了文化氣息和品味,有著深遠的意境。

城市植物景觀應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生態保護是一個地方高度文明的象徵,使人想到了遠古時代的自然景象,草坪中刻意點綴的幾塊石頭讓人感受到一種朴實的鄉村氣息和耐人回味的野趣。把資源環境生態諸要素結合起來,把建築的尺度、景觀小品的尺度和樹木的高度合理地量化,從空間、時間、自然、人文諸要素來規劃綠色生態系統。適度的戶外空間對每個人來講是必需的,人與自然對話,與人對話交流需要戶外空間,那就有公眾性、開放性和參與性,沒有人參與、感知的綠地是蒼白的、缺少品位的,最重要的是要改變現在植物景觀中千佛一面的狀況。

二、城市植物景觀造景的原則

植物造景設計同樣遵循著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的基本原則。即統一、調和、均衡和韻律四大原則。

(一)統一的原則:也稱變化與統一或多樣與統一的原則。植物景觀設計時,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統一感,這佯既生動活潑,又和諧統一。變化太多,整體就會顯得雜亂無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離破碎,失去美感。過於繁雜的色彩會引起心煩意亂,無所適從,但平鋪直敘,沒有變化,又會單調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的原則。

運用重復的方法最能體現植物景觀的統一感。如街道綠帶中的行道樹綠帶,用等距離配植同種。同齡喬木樹種,或在喬木下配植同種,同齡花灌木,這種精確的重復最具統一感。一座城市中樹種規劃時,分基調樹種、骨幹樹種和一般樹種。基調樹種種類少,但數量大,形成該城市的基調及特色,起到統一作用;而一般樹種,則種類多,每種量少,五彩繽紛,起到變化的作用。如在竹園的景觀設計中,眾多的竹種均統一在相似的竹葉及竹竿的形狀及線條中,但是叢生竹與散生竹有聚有散;高大的毛竹、釣魚慈竹或麻竹等與低矮的箐竹配植則高低錯落;龜甲竹、人面竹、方竹、佛肚竹則節間形狀各異;粉單竹、白桿竹、紫竹、黃金間碧玉竹、碧玉間黃金竹、金竹、黃槽竹、菲白竹等則色彩多變。這些竹種經巧妙配植,很能說明統一中求變化的原則。

(二)調和的原則:即協調和對比的原則。植物造景設計時要注意相互聯系與配合,體現調和的原則,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產生協調感。相反地,用差異和變化可產生對比的效果,具有強烈的刺激感,形成興奮、熱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常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主題或引人注目。

當植物與建築物配植時要注意體量、重量等比例的協調。一些粗糙質地的建築牆面可用粗壯的紫藤等植物來美化,但對於質地細膩的磁磚、馬賽克及較精細的耐火磚牆,則應選擇纖細的攀緩植物來美化。一些與建築廊柱相鄰的南方小庭院中,宜栽植竹類,竹竿與廊柱在線條上極為協調。一些小比例的岩石園及空間中的植物配植則要選用矮小植物或低矮的園藝變種。反之,龐大的立交橋附近的植物景觀宜採用大片色彩鮮艷的花灌木或花卉組成大色塊,方能與之在氣魄上相協調。

色彩構圖中紅、黃、藍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同其它兩原色混合成的間色組成互補色,從而產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熱的對比色。它們並列時相互排斥,對比強烈,呈現跳躍新鮮的效果。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題,烘托氣氛。如紅色與綠色為互補色,黃色與紫色為互補色,藍色和橙色為互補色。我國造園藝術中常用萬綠叢中一點紅來進行強凋就是一例。在很多自然風景林中常以闊葉常綠樹為骨架,其中很多屬葉片質地硬且具光澤的照葉樹種,與紅、紫、黃三色均有的楓香、烏桕配植在一起具有強烈的對比感,致使秋色極為突出。公園的人口及主要景點常採用色彩對比進行強調,恰到好處地運用色彩的感染作用,可使景色為之增色不少。黃色最為明亮,象徵太陽的光源。幽深濃密的風景林,使人產生神秘和膽怯感,不敢深入。如配植一株或一叢秋色或春色為黃色的喬木或灌木,諸如樺木、無患子、銀杏、黃刺玫或金絲桃等,將其植於林中空地或林緣,即可使林中頓時明亮起來,而且在空間感中能起到小中見大的作用。紅色是熱烈、喜慶、奔放,為火和血的顏色。刺激性強,為好動的年輕人所偏愛。園林植物中如火的石榴、映紅天的杜鵑,開花似一片紅雲的鳳凰木都可應用。藍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顏色,有深遠、清涼、寧靜的感覺。紫色具有庄嚴和高貴的感受,如園林中常用紫藤、紫丁香、藍紫丁香、紫花泡桐、勿忘我等進行配植。白色悠閑淡雅,為純潔的象徵,有柔和感,使鮮艷的色彩柔和。園林中常以白牆為紙,牆前配植姿色俱佳的植物為畫,效果奇佳。綠地中如有白色的教師雕像,則在周圍配以紫葉桃、紅葉李,在色彩上紅白相映,而桃李滿天下的主題也極為突組成,最受中老年人及性格內向的年輕人歡迎。園林中植物種類繁多,色彩繽紛,常用灰葉植物很能達到統一各種不同色彩的效果。

(三)均衡的原則:這是植物造景的一種布局方法。將體量、質地各異的植物種類按均衡的原則配植,景觀就顯得穩定、順眼。如色彩濃重、體量龐大、數量繁多、質地粗厚、枝葉茂密的植物種類,給人以重的感覺;相反,色彩素淡、體量小巧、數量簡少、質地細柔、枝葉疏朗的植物種類,則給人以輕盈的感覺;根據周圍環境,在配植時有規則式均衡(對稱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對稱式)。規則式均衡常用於規則式建築及庄嚴的陵園或雄偉的皇家園林中。如門前兩旁配植對稱的兩株桂花;樓前配植等距離、左右對稱的南洋杉、龍爪槐等;陵墓前、主路兩側配植對稱的松或柏等。自然式均衡常用於花園、公園、植物園、風景區等較自然的環境中。一條婉蜒曲折的園路兩旁,若在一側種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則鄰近的另一側須植以數量較多,單株體量較小,成叢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四)韻律和節奏的原則:植物造景時配植有規律的變化,就會產生韻律感。最能體現的是在園路或小徑兩旁的植物配植。如兩種樹種相間配植,象杭州白堤上的桃柳相間;或幾棵同種樹間植另一種樹。這樣,沿路(徑)游賞時就會感到不單調,而有韻律感的變化。

三、城市景觀的植物造景手法

良好的植物造景是提升城市景觀品味的重要一環。植物造景要做到突出生態,盡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和生態群落,做到喬、灌、草、花卉合理搭配,切實發揮綠化的生態功能,而且要充分利用建築小品、城市雕塑等造園的手段,表現出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城市景觀。植物造景者應深入自然山林采風,用心去體會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細心研究自然植物群落組合,把有價值的東西帶回城市,引入城區。眾所周知,盆景是我國傳統的優秀園林藝術珍品,是無聲的詩和立體的畫。盆景園藝師運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達到「聚景於盆」的藝術效果,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美感。我們也完全可以借鑒盆景的手法來進行植物造景,讓植物景觀也從盆景造型藝術中獲取更為豐富的內容,體現植物造景的作用,展現愉悅的生活空間。

1、緊縮式造景:自然生長的樹木大多枝葉零散,花果稀疏,欣賞價值欠佳。因此,植物造景時可採取株型緊縮的辦法,除選用枝繁葉茂、樹冠緊湊的樹種外,還必須加以精心地整形修剪,尤其是綠籬和綠球的造型、修剪更應精細,使其枝密葉擠,見葉不見枝。

2、摸擬式造景:供綠化栽培的花木除行道樹、獨立樹、林帶、樹叢、竹叢等外,可進行矮化處理。如綠籬、花籬、香籬、果籬及盆花、盆景等,均應採取控土、控肥和斷根修剪等辦法,常年保持規定的高度和大小。其中盆景的矮化培管更為重要,如迎賓松、勁松、梅樁等樹樁盆景都是模擬老樹的自然姿態造型,常年進行定型修剪,才使老態常存。

3、襯托式造景:「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古詩人用藍天陪襯秋水的詩句,我們在植物造景中也可運用這種手法。如在白色圍牆旁邊種上先花後葉的紫花一行,培育出低干型的修長枝條,編成大孔花籬,在開花時紅白相襯,更顯花籬美態。又如用高矮不同的常綠松柏樹種,雙行分段間植於白色圍牆前,按照山戀起伏姿態,進行定型修剪,使山頭高矮懸殊,有的與圍牆等高,有的僅及牆高的一半,更有的高矗牆頭之上,以白牆和藍天為背景,更可顯示形象的逼真感。

4、比喻式造景:在花壇或綠籬的綠化基礎上,模擬動物形態或自然景象,使花壇和綠籬美上加美,好似錦上添花。如在大型的花壇當中用竹木鐵絲紮成各式模具,用藤本花卉攀緣其上,構成「雄獅怒吼」、「生龍活虎」、「快馬加鞭」、「萬馬齊鳴」等場面。或在平靜的綠籬上修剪成「浮光躍金」、「後浪推前浪」、「波濤洶涌」、「伏地長龍」、「蟠龍出洞」等氣勢蓬勃的景象。

5、形象式造景:林蔭車道的隧道造型是形象式造景的一個範例。先在行人道的外緣栽上一行矗立的松柏、白樺、水杉等直立性樹種,成林後再在行人道與車道之間再各栽一行枝丫伸展的法國梧桐、香樟等,逐年加以整枝修剪,使兩旁的樹枝伸向車道當中,構成拱橋式的綠色隧道,使行車、行人如入隧道當中,別具一番風趣。

6、聯想式造景:寓動於靜、靜中有動,這是植物造景中啟人深思的藝術手法。如臨風飄拂的垂柳,往往是畫家的描寫對象和詩人筆下的柳簾。若將垂柳種植於湖池水畔,向水傾斜,並加以適量整形,使修長的柳條在枝頭三五簇生,呈簾狀地高懸水面,迎風飄拂,則形影映微波而忸怩。若在水面的枝頭上,用塑料細絲繫上兩三個水秀花盤,隨風飄盪,更富詩情畫意。還如「含羞起舞」也是靜中求動的典型造型。即將含羞草與菊共栽一盆,將菊的枝條增減得弱不禁風,不設伸長支柱,這樣,當菊迎風起舞時,則含羞草便會在旁代為含羞。

7、遮掩式造景:春蘭的小朵香花在葉絲中半遮半掩地隱現,比之劍蘭花葶的全形裸露,別有一番雅趣。因此在增減花籬、果籬時採用隱現法設計、使可更顯嬌姿美態。如用常綠灌木的梔子花作花籬的邊行樹種,兩邊行的中間栽一行矮化的花桃、花石混植,則可在綠色叢中時常隱現各類鮮花。在女貞的雙行綠籬中間植一行矮化的八月桂或月月桂,開花時不但可從綠色叢中隱現小朵黃花,而且還可噴出撲鼻的清香。在常綠的銀邊七里香或金心七里香的雙行綠籬中栽一行枸骨冬青,到深秋果熟時,則可在黃綠斑斑的七里香葉絲組錦中隱現朱紅色的果帶圖案,為秋冬增添了新的景色。

8、點綴式造景:高矗雲天的龍柏、匍匐橫生的地柏、枝枒扭曲的龍爪柳和龍爪槐、樹葉縐折如綢的銀杏、樹干白如霜雪的白樺、一樹成林的榕樹,以及奇形怪色的方竹、羅漢竹、紫竹、淚竹等都是園林綠化的獨特材料,各具獨特風彩,若使各安其所,便可各顯身手地增添景色。若能仿照深山老林的自然景象,在林木中進行人工美化造型,增減些「和合樹」、「連理枝」、「藤纏樹」,以及「天橋」、「自搭橋」等在一般園林看不到的景物,則可更為獨特地引起人們的雅趣。把平凡的自然景物點綴得富有詩情畫意,使人們獲得自然美的藝術享受。

城市植物景觀設計和建設,代表著一個地域或地區的文化底蘊,也代表著一種時尚和發展潮流,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代植物景觀設計與建設更應該關注的是以「人」作為設計主題的內容,不斷探索生活氣息更為濃重的城市景觀內容,更為親情化的多方位的創作題材。通過植物造景手段,以突出城市生態環境效益為宗旨,以提升城市景觀品味和內涵為目標,充分展示現代城市生態風景藝術美,努力營造植被森茂,林冠霸日,奼紫嫣紅,群芳斗艷,不是自然卻勝似自然的城市環境。睹若森林華冠,郁蔥蕭然,處處鳥歌蟲吟,蜂飛蝶舞,使自然山林佳景,溶入城市社區,這樣才能營造一種高科技含量的「合成自然」——一個生態優美健全、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城市。

6. 居家能放扁柏做盆景嗎

扁柏被列為北京市的市樹。
扁柏
扁柏是中國應用最廣泛的園林綠化專樹種之一,自古以來屬就常栽植於寺廟、陵墓和庭園中。如在北京天壇,大片的扁柏和檜柏與皇穹宇、祈年殿的漢白玉欄桿以及青磚石路形成強烈的烘托,充分地突出了主體建築,明確地表達了主題思想。大片的扁柏營造出了肅靜清幽的氣氛,而祈年殿、皇穹宇及天橋等在建築形式上、色彩上與柏牆相互呼應,巧妙地表達了「大地與天通靈」的主題。
扁柏壽命長、樹姿美,如陝西黃陵縣軒轅廟的「軒轅柏」為該地八景之一,樹高達19米多,胸徑約2米,推算樹齡在2700年以上。新近流行的扁柏品種,如「撒金千頭柏」、「金葉千頭柏」等,在城市綠化帶配置色塊中更是異軍突起,與「金葉女貞」、「紅葉小檗」、「紅花木」等爭黃斗紫、相映生輝。
扁柏耐旱,常為陽坡造林樹種,也是常見的庭園綠化樹種,木材可供建築和傢具等用材,葉和枝入葯,可收斂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種子有安神、滋補強壯之效

7. 成都農家樂設計方案

農家樂的設計與裝修
金標裝飾解答: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正在悄然「變臉回」:從「幾把竹答椅、幾個土碗,一道圍牆圍個圈」的家庭式款待發展到園林、花園式的小公園及休閑場合。顧名思義,農家樂需要體現出村莊田園特性,使人心裡布滿安靜和舒暢,觸發對自然與樸素的嚮往。這一點,首要要在裝飾上體現出來。
1.外環境
(1)裝修:裝修特性有必要與本地民宅特性相共同,與周圍環境諧和諧和,比方青磚黑瓦的木結構房屋。門前院子搭起藤架,種上農家瓜果植物,也可以用枯藤景石營造出盆景,顯得樸素典雅。院子里還可擺放一些反映本地濃郁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勞動工具。最能體現你家特徵的碾盤磨、爬犁、轆轤還在嗎?初始的農家用具既可點綴院子,又可用來開發文娛項目。教遊客用轆轤提水,用爬犁犁地,用棉花紡線,用粗線織布,這便是農家樂給城裡人最好的文娛項目。

8. 請教:中國園林的類型及其特點

園林綠地的幾種形式
園林綠地的形式,可以分為三大類:規則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規則式園林
又稱整形式、建築式、圖案式或幾何式園林。西方園林,從埃及、希臘、羅馬起到18世紀英國風景式園林產生以前,基本上以規則式園林為主,其中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台地建築式園林和17世紀法國勒諾特平面圖案式園林為代表。這一類園林,以建築和建築式空間布局做為園林風景表現的主要題材。
北京天安門廣場園林、大連斯大林廣場、南京中山陵園林以及北京天壇公園都屬於規則式園林。
規則式園林的特點: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區,由不同標高的水平面及緩傾斜的平面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階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傾斜平面及石級組成。
2、水體設計:外形輪廊均為幾何形;多採用整齊式駁岸,園林水景的類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運河等為主,其中常以噴泉作為水景的主題。
3、建築布局:園林不僅個體建築採用中軸對稱均衡的設計,以至建築群和大規模建築組群的布局,也採取中軸對稱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築群和次要建築群形式的主軸和副軸控制全園。
4、道路廣場:園林中的空曠地和廣場外形輪廓均為幾何形。封閉性的草坪、廣場空間,以對稱建築群或規則式林帶、樹牆包圍。道路均為直線、圻線或幾何曲線組成,構成方格形或環狀放射形,中軸對稱或不對稱的幾何布局。
5、種植設計:園內花卉布置用以圖案為主題的模紋花壇和花境為主,有時布置成大規模的花壇群,樹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對稱式為主,並運用大量的綠籬、綠牆以區劃和組織空間。樹木整形修剪以模擬建築體形和動物形態為主,如綠柱、綠塔、綠門、綠亭和用常綠樹修剪而成的鳥獸等。
6、園林其它景物:除建築、花壇群、規則式水景和大量噴泉為主景以外,其餘常採用盆樹、盆花、瓶飾、雕像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為規則式,雕像位置多配置於軸線的起點、終點或交點上。
規則式園林給人的感覺是雄偉、整齊、庄嚴。

二、自然式園林
又稱為風景式、不規則式、山水派園林等。我國園林,從有歷史記載的周秦時代開始,無論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園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園林為主,古典園林中以北京頤和園、「三海」園林、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留園為代表。我國自然式山水園林,從唐代開始影響日本的園林,從18世紀後半期傳入英國,從而引起了歐洲園林對古典形式主義的革新運動。廣州越秀公園、流花湖公園、蘭圃、西苑等屬自然式園林。
自然式園林的特點: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帶,地形為自然起伏的和緩地形與人工錐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結合,其斷面為和緩的曲線。在山地和丘陵地,則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築和廣場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階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2、水體:其輪廓為自然的曲線,岸為各種自然曲線的傾斜坡度,如有駁岸也是自然山石駁岸,園林水景的類型以溪澗、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為主。常以瀑布為水景主題。
3、建築:園林內個體建築為對稱或不對稱均衡的布局,其建築群和大規模建築組群,多採取不對稱均衡的布局。全園不以軸線控制,而以主要導游線構成的連續構圖控制全園。
4、道路廣場:園林中的空曠地和廣場的輪廓為自然形的封閉性的空曠草地和廣場,以不對稱的建築群、土山、自然式的樹叢和林帶包圍。道路平面和剖面為自然起伏曲折的平面線和豎曲線組成。
5、種植設計:園林內種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叢、花群為主,不用模紋花壇。樹木配植以孤立樹、樹叢、樹林為主,不用規則修剪的綠籬,以自然的樹叢、樹群、樹帶來區劃和組織園林空間。樹木整形不作建築鳥獸等體形模擬,而以模擬自然界蒼老的大樹為主。
6、園林其它景物:除建築、自然山水、植物群落為主景以外其餘尚採用山石、假石、樁景、盆景、雕刻為主要景物,其中雕像的基座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於透視線集中的焦點。
自然式園林在中國的歷史悠長,絕大多數古典園林都是自然式園林。體現在遊人如置身於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戶而游遍名山名水。如承德避暑山莊集中國大江南北園林於一園之中,游覽其中可欣賞到各種風格的園林景觀。自然式園林圖片很多,我只選出幾張供大家欣賞。
三、混合式園林
園林中,如果規則式與自然式比例差不多的園林,可稱為混合式園林。如廣州烈士陵園。在園林規則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規劃成規則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多的可規劃自然式,樹木少的可搞規則式,大面積園林,以自然式為宜,小面積以規則式較經濟。四周環境為規則式宜規劃規則式,四周環境為自然式則宜規劃成自然式。林蔭道、建築廣場的街心花園等以規則式為宜。居民區、機關、工廠、體育館、大型建築物前的綠地以混合式為宜。
廣州天河航天奇觀就是屬混合式園林。
本人認為學校不同於一般園林

熱點內容
浪花一朵朵番外懷孕 發布:2025-07-02 08:59:31 瀏覽:133
趙海棠你 發布:2025-07-02 08:53:05 瀏覽:318
英德櫻花 發布:2025-07-02 08:48:28 瀏覽:277
種植荷花種苗 發布:2025-07-02 08:24:59 瀏覽:199
福建茶花公司 發布:2025-07-02 08:24:17 瀏覽:264
強哥花卉 發布:2025-07-02 08:19:14 瀏覽:608
花種盆栽 發布:2025-07-02 08:15:31 瀏覽:418
茶花台架子 發布:2025-07-02 08:15:29 瀏覽:807
桔子籽盆景 發布:2025-07-02 08:09:01 瀏覽:805
浪花一朵朵小說吻戲 發布:2025-07-02 08:07:24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