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棕絲扎盆景

棕絲扎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8-27 01:52:13

1. 如何製作樹樁盆景

樹坯的選擇

無論選擇何類樹種作為樹樁盆景的素材,首先應進行坯料的篩選。樹坯的選擇來源於兩個方面,即山野樹坯的採掘和樹苗的培植,因為我們對樹樁的要求要以蒼古樸拙為主,因此一般都要選用樹齡長,形態優美,在自然生長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樹坯,若單以人工從小栽植到選為素材,再進行加工,則造型時間長,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採掘野生坯料來進行加工。

在採掘野生樹坯時,要以樹齡長久,生長旺盛,形態本身一般具有蒼古奇特,遒勁曲折,懸根露爪的坯料為好,同時必須注意根據具體坯料的生長特性,確定其採掘過程與採掘時間。我們認為,應以樹木進入休眠期後採掘較為妥當,如初冬至初春,冬季採掘須注意保護樹坯不受凍,以免來年難以成活,春季在樹木萌動時,採掘較好,既可避免傷凍而增加維護管理的難度,又可視其萌發姿態確定其技乾的去留。當然,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別較大,應視各地氣候特點而定。

因山野採掘的樹坯,一般樹齡較長,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時視樹種確定主根或側根、須根的截留以及多餘枝條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幹,並剪短使其萌芽,根據樹坯的具體情況考慮其將來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發力較弱的樹種時,要適當多留一些技條,採掘能在根部帶土則盡量帶土,若實在不能帶土,則用泥蘸糊根部用穀草或筐、簍包裝捆紮,鋪之以苔蘚,保護樹坯在運輸途中不致失水過度。樹坯一般在地下深埋養護為好,待其成活後,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時注意旱天、澇天時及時澆水、噴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導致根、幹部腐爛,故深埋時,最好提壠築埂,當然對病蟲害也應當及時檢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樹坯,則可在其主幹。分枝長到一定程度時再行鋸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製作後即可栽植於盆中,但盆中土壤營養要跟上,為了使其萌發快速也可築埂植於地上。但要根據造型勤修剪、勤補皤。

樹坯的造型

樹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構思、因材造型,特別是自然類樹樁造型,切不可用規律類樹樁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樹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為蟠扎法和修剪法兩種。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後再進行的,有平剪、選剪等。但也有純粹用修剪方法進行造型的,如嶺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純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進行的。這是受中國畫法中「雞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響,「蓄枝」是指選定技位後蓄養技條,包括將來要成為樹乾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樹干、枝條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運用於嶺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過程,樹坯經挖掘後按造型要求長短、高矮進行截干截根,當定植萌發新技後經選定技位,矯正帶引技形朝向,蓄養到粗細合度時,按照造型要求的長、短、粗、細及時進行剪截,接著萌發新技,又再次進行剪截,如此反復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雞爪」技成型。而我國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輕剪」,或「輕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絲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絲或金屬絲對樹樁進行造型。棕絲蟠扎屬傳統盆景樹樁的造型方法,一般將樹干或樹枝作成半圓型的彎子,重復或變化造型,這彎子稱為「漢文拐」。在川派樹樁盆景造型中,棕絲的操作有搭絲、翻絲、偷絲、留結等。搭絲分為背、繞、箍等;翻絲分為單股上翻、單股下翻、雙股對翻、雙股下翻、雙股上翻;偷絲分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彎偷、纏偷等;留結分為活結、定結、上結、下結、平結等;彎子有半彎、新月彎、一寸三彎、米彎等。


(金屬絲的兩種纏法)

樹干矯正法

金屬絲的蟠扎是用銅絲或鉛絲對樹坯進行造型,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時有麻煩,一般用鉛絲,銅絲價格較高。金屬絲的粗細是根據樹乾和樹枝的粗細來確定的,14號至20號絲較為常用。皤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在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纏繞。邊扭曲樹枝(干)邊纏繞,或左或右,絲與樹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勻,以防扭傷樹干(枝)的形成層和樹皮,若是易脫皮的樹種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幹再行纏繞。

不論棕絲或金屬絲蟠扎,有時蟠扎較粗不易彎曲的主幹時,還可對樹干進行縱向或橫向開口使之易於彎曲。縱向開口有龍力法、滾刀法;橫向則有單切口法或連續切口法;川派樹樁造型中對大樹蟠扎則一般使用「撬扛彎曲法」。



(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為了增加樹樁盆景的藝術價值和欣賞情趣,對一般樹根都要進行提根處理,使其基部顯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穩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給人以蒼古雄奇的審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沖法;桶、筐狀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樹樁栽植於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樹樁基部高於盆沿但不外露,待樹樁定植成活。後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廣露根部最後定型後再翻入淺盆中。深盆平栽水沖法,把樹樁深植於盆中,當其成活後,在每次沖水時,有意識讓水流稍強沖擊樹蔸部,使泥土脫落樹根逐漸顯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狀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則是用無底的木桶或無底筐將樹樁圍住,裝入河砂或砂夾小卵石並時常在桶、筐內注入水肥,待樹樁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時,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漸扒去砂石,每次間隔半年或一年,最後去掉桶筐後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內。另外也可直接將樹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漸露根部。

雕鑿法

為了使樹樁顯現其在大自然中經風雨雷劈而呈現的蒼柏之態,可對樹干進行人工雕鑿,甚至可以劈開樹干。目前樹樁盆景創作中,由於大自然樹樁的採掘日漸不易,蒼老的樹樁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們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樹木去選擇粗壯的素材進行加工,這些樹木因為樹齡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經風歷雨,就必須對其進行老態處理,這種處理多用於松柏類等生長較為緩慢的盆景。如對神枝和舍利乾的處理就是一例。比如,將一株松柏類的樹樁用雕刻工具按構思將其干較上部分樹皮,依吸水線扭曲、迂廻剝去,顯出樹干木質紋路,然後塗上石硫合劑或防腐劑以避免病害,經過養護而成為一株蒼勁的樹根。

盆缽的配備

樹樁盆景的配盆要根據樹樁的造型特點進行配備。在大小、深淺、款式、色調、質地上都要協調一致。(斜乾式樁景用盆)

從選擇盆缽的大小看,若用盆過大,則使盆內顯得空曠,樹木顯得矮小,同時含土太多也就會蓄水過多,造成根部缺氧爛掉或徒長。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造成水分、養分不足,影響植物生長。

一般來說,矮壯型的樹木,單株栽植時盆口面積應小於樹冠面積;盆長要大於樹乾的高度;而高聳型的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積則必須大於樹冠范圍;盆的長度可小於樹乾的高度;樹樁組合類盆景,盆長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組合空間。而盆的深淺對樹樁的生長和景觀的美觀也有影響。用盆過深,可使樹樁景觀顯得矮小;用盆過淺,又會使主幹粗壯、技盤豐茂的樹樁顯得頭重足輕,給人一種不穩定感,而且相對來說養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較少,難以栽種。(直乾式樁景用盆)

樹樁的形狀也是選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選較深一點的盆缽,特別是規律類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乾式可選深淺適中的盆,懸崖式樹樁則只能根據懸飛程度選擇深千筒或中深千簡盆。樹石組合類盆景則應選用淺盆以利於水面,石材的處理。同時在盆的形狀上也應有所變化,樹木扭曲蜿蜒、虯勁變化,則可選圓盆或橢圓盆。樹木剛勁有力則可選稜角分明的盆缽;盆缽上的裝飾線條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會影響樹樁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調上也應視具體樹樁而定,如金彈子,樹干黑褐,樹葉深綠,宜選用色彩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樹干淺黃,樹葉翠綠,則應以深色盆為好。樹樁盆景的配石與配件。

樹樁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與樹木配合布置,這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一種獨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會使盈尺之樹,顯出參天之勢。在懸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於根際,就彷彿樹木生長在懸崖絕壁之上。樹樁盆景有山石點綴,就增添了詩情畫意和自然趣味。松樹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種襯托和對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園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樹木與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園式配石即模仿庭園中人工布置樹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樓、閣、動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質或石質模型。樹木盆景增加配件後,可增添生活氣息。應用配件時,要注意符合自然環境和景趣,注意遠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調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陳設觀賞或展覽的臨時性裝飾處理,在平時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響樹木的澆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2. 盆景造型需要什麼樣的鐵絲啊 會生銹嗎

1、盆景造型最好用棕絲,這也是蘇派盆景所用的攀扎手法,比用鐵絲之類的更溶和於枝幹之間,你通過定型,攀扎,打條,修枝就可以做出有型的盆栽了。

2、用鋁絲,銅絲之類是不會生銹的。

3、用金屬絲做盆景造型至少要越過一個生長季節。比如冬季造的型,要到過夏後,夏季造的型,要到明春,經過一個生長季節通過發育才能把形狀相對固定下來,然後才可以把金屬絲拆下來。


(2)棕絲扎盆景擴展閱讀:

盆景造型的注意事項:

1、忌「逆與傾」違背植物生長規律。

(1)脫離實際者為逆;

(2)不均衡、重心不穩欲倒者為傾。

(3)盆景的造型不能違背自然的生長形態,而且必須注意重心的位置。

2、忌「板與拙」 過分平均,毫無變化。

3、忌「貧與散」

(1)無中心、內容貧乏,無藝術價值為貧;

(2)乍視之彷彿一株樹,細看之則各個局部互不聯系為散。

4、忌「亂與雜」

(1)構圖該疏之處不疏,該密之處不密,該靜之處亂動,該直之處亂曲為亂;

(2)分枝太多又無條理,放任自流,無秩序如荊棘者為雜。

5、忌「軟與媚」

(1)樹枝無氣、無力、無勢,直而無骨,曲而無筋者為軟;

(2)矯揉造作,投機取巧,塑造奇形怪狀以欺世盜名者為媚。

6、忌「野氣、俗氣」

(1)枝幹粗野蠻干,或野生氣味很濃,如野馬未馴者為野氣;

(2)不問是非、盲目追求時尚者為俗氣。

3. 垂枝海棠盆景製作及養護

垂枝海棠盆景製作

准備盆土

在製作垂枝海棠的盆景的時候,需要選擇合適的花盆。

一般,垂枝海棠的盆景在造型的時候,是用棕絲進行攀扎,並需要結合修剪進行。在垂枝海棠的休眠期或者是開花後進行盆景製作。

垂枝海棠盆景養護

需要注意,垂枝海棠的盆景需要及時的拆除造型用的棕絲,避免出現陷絲,影響垂枝海棠的生長。

還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經常的進行疏枝疏葉,可以使其花繁葉茂,提高觀賞性。

4. 嶺南盆景中的蟠扎法是什麼

播扎法是用棕絲或金屬絲對樹樁進行造型。棕絲蟠扎屬傳統盆景版樹樁的造型方法,一般將樹干權或樹枝作成半圓型的彎子,重復或變化造型,這彎子稱為「漢文拐」。棕絲的操作有搭絲、翻絲、偷絲、留結等。搭絲分為背、繞、箍等;翻絲分為單股上翻、單股下翻、雙股對翻、雙股下翻、雙股上翻;偷絲分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彎偷、纏偷等;留結分為活結、定結、上結、下結、平結等;彎子有半彎、新月彎、一寸三彎、米彎等。
金屬絲的蟠扎是用銅絲或鉛絲對樹坯進行造型,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時有麻煩,一般用鉛絲,銅絲價格較高。金屬絲的粗細是根據樹乾和樹枝的粗細來確定的,14號至20號絲較為常用。皤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在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纏繞。邊扭曲樹枝(干)邊纏繞,或左或右,絲與樹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勻,以防扭傷樹干(枝)的形成層和樹皮,若是易脫皮的樹種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幹再行纏繞。
不論棕絲或金屬絲蟠扎,有時蟠扎較粗不易彎曲的主幹時,還可對樹干進行縱向或橫向開口使之易於彎曲。縱向開口有龍力法、滾刀法;橫向則有單切口法或連續切口法

5. 農村山上的棕樹剝下來的棕有什麼用途呢

棕樹的棕用途有可以把它榨成油。

棕樹的葉片用處特別實用,小的時候我們會摘掉棕樹的葉片用於編遮陽帽和摺扇,還有編一些可愛小動物,在大人手中,棕樹的葉片用處就比較多了,他們會把葉片用來編織掃帚、鍋碗刷,或是把棕樹的葉片放進熱水裡燙一下,作為繩索用於掛鹹肉之類的腌制肉製品,或是用於包粽子時的捆肉粽的繩。

但實際上,棕樹身體上最有價值的是棕樹的花,棕樹花不但可以用於服用,並且還能用來當葯,用來服用的時候,大人們通常會在花還是新穎柔嫩的時候採摘下來,這時候的口味最合適,在很多地區這也全部都是一道特色美食,如果當葯來用,棕樹花通常特性平和,可以入肝經和胃經,也有止痛、止瀉、活血化瘀、消結等一些作用。

當遇到棕樹的時候,可以把它的棕摘下來,拿回去用。

6. 盆景粗枝彎曲方法

中國傳統的方法是用棕絲將樹枝攀扎彎曲,目前蘇州、揚州、成都、南通等地仍用此法內。棕絲扎容法難度較大,但棕絲與枝幹顏色相近,加工後即可供欣賞,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亦方便。

一般每一級枝上留兩個分枝,一長一短,經多年細致的修剪,便會形成優美的樹冠,其枝幹比例恰當,上下勻稱,枝幹成蒼勁有力的折線,瘦硬如曲鐵。

(6)棕絲扎盆景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為了不讓盆景長高,可以通過人工修剪的辦法,把向上的生長的枝條去除,只讓樹長粗。

2、春秋兩個季節是盆景生長的旺季,在這兩個生長季節里要勤施肥料,磷氮鉀肥都要。並且要給予合理的光照,一天不低於四個小時的光光照,紫外線具有抑制植物生長的功能。

3、給可以通過給植株澆灌矮化劑,來達到矮化增粗的目的。

4、還可以在植株需要增粗的枝幹部位噴施肥料和水,讓植物通過樹皮吸收,達到增粗的目的。

5、至於盆景要提根,需要把盆景取出來,然後慢慢的把上面的跟進行暴露,讓下面的根進行生長,這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只有等下面的根系長出來,才能把上面的根暴露在空氣中。

7. 盆景有哪些造型

樹樁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乾式分為單干、雙干、多乾等形式。單乾式主幹只有一個,樹干挺拔直立而不彎曲,枝葉層次分明;雙乾式主幹有兩個,一樹雙干或把同種兩樹植於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應,長短不等,配合自然;多乾式主幹有三個以上,一木多乾式或同一種樹多株植於一盆,姿態高低參差不齊,前後錯開,顯示出古老莊重或形似林海。

(2)懸崖式俗稱「倒掛式」,主幹下垂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倒掛樹木。

(3)合栽式數株同種或異種樹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謂之合栽式。其數量以單數為宜。如將「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現「歲寒三友」。

(4)斜乾式主幹向一側斜彎曲,力求自然,枝條分布均勻,具有詩情畫意。

(5)卧乾式樹干橫卧並布滿盆面,但枝葉向上生長。

(6)曲乾式主幹左右盤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層次分明,形似蟠龍;或是主幹雖然上升,而將主枝蟠曲層疊如雲。此種造型應用較廣。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樹木常生於石隙岩旁,天長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將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狀。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頭,經過加工後,把松柏類的根引入石頭的洞孔中,盤根錯節,年久融合為一體,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樹。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樹木屹立於山石之上。

8. 盆景准備要進行蟠扎了,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在給盆景製作品造型時,用到的技法有很多,蟠扎是非常常用的,可以說是,每盆必蟠扎。蟠扎基本上有棕絲蟠扎和金屬絲蟠扎,之前我詳細介紹過,這里就不詳細贅述了。這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盆景蟠扎時,需要注意的四個技巧,能夠很大地提高盆景造型的效果。所以說,這四個蟠扎時的技巧還是很重要的,不加註意,要麼達不到預設效果,要麼蟠扎失敗,甚至還會傷到枝幹,讓你一年的努力多白費了。

蟠扎時,容易忽略掉的這4個方面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大家在上手時,需要注意這4個方面,減少蟠扎時,犯一些簡單錯誤的幾率。我是@花房姑娘娟子,能讀到這里的,還不甩手一個一鍵三連呀!

9. 如何製作蘇州盆景的攀扎

蘇州樹樁盆景以剪為主,以扎為輔,粗扎細剪,剪扎並用。其中攀扎和修剪是樹樁造型的關鍵。現著重介紹其攀扎枝發。蘇州樹樁盆景傳統棕絲攀扎。棕絲與樹皮顏色協調,攀扎後的樹樁即可觀賞。其關鍵是要掌握攀棕著力點,棕絲粗細要選擇適當。 1.全扎發 所有材料是苗木,從樹干(主幹)到樹枝(枝片)要全部進行攀扎,其枝片分台、托、頂三種。台指主幹兩邊的枝片,托為主幹後邊的枝片,頂是主幹頂端的枝片。先扎主幹,後扎枝片。主幹從下部向上扎,扎前先確定樹樁的觀賞面(正面),然後根據樹樁的自然姿態確定造型式樣。攀扎式樣有蟠龍式、卧乾式或懸崖式等。以蟠龍式為例,起特點是主幹呈‘S’形,盤旋而上。攀扎時樹樁正面朝前,根據主幹粗細選擇適當的棕絲,固定在主幹最下部的適當部位上,最好是扎在節疤處,棕絲不易滑動。然後把棕絲左右移幾下,選擇主幹上部適當部位打結固定,便完成主幹第一曲。第二、三曲是攀扎的關鍵,第二曲下部位置一般在第一曲中間向上約五分之一處,把棕絲固定後,左右絞幾下,選擇主幹上部適當位置打結。第三曲只要順S型向上攀扎即可。 從野外挖掘回來的,一般主幹已經定型,不能彎曲攀扎,對此樹樁重要根據樁乾的自然形態確定造型式樣,僅對主枝進行攀扎。

熱點內容
女生頭像旁邊一朵花黑色頭像 發布:2025-07-05 06:33:52 瀏覽:730
一朵玫瑰花吳勝根 發布:2025-07-05 06:29:30 瀏覽:219
七夕為愛放價 發布:2025-07-05 06:29:00 瀏覽:16
三八節蘭花 發布:2025-07-05 06:28:55 瀏覽:883
山東省梅花鹿 發布:2025-07-05 06:21:57 瀏覽:113
青州花卉電商 發布:2025-07-05 06:16:31 瀏覽:929
百合膏的做法大全 發布:2025-07-05 06:13:41 瀏覽:103
懷集縣盆景 發布:2025-07-05 06:08:06 瀏覽:153
浪花一朵朵23集簡介 發布:2025-07-05 06:08:03 瀏覽:442
玫瑰愛情詩句 發布:2025-07-05 05:37:53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