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三七植物圖片
㈠ 三七長什麼樣子植物圖片
三七長得不很高也不很矮。有半米高。開的花很小。是黃色的小花。
㈡ 如何在陽台上盆栽三七
盆栽三七的管理與方法
1、澆水:三七播種後要到~4月才出苗,其間需進行人工澆水(土壤有夜潮性的也可不澆),其方法需用噴頭淋澆至畦面流水為止,一般一個月澆2~3次透水,直至雨季來臨。
2、光照:一、二年生三七透光率要求偏低,一般10%左右為宜,而三年生三七則要求較強的透光率,以15%左右為宜,通過調節蔭棚透光率,可以達到增加單株根重的目的。
3、追肥:三七現蕾期(6月)及開花期(9月)為吸肥高峰,此時應對三七進行追肥。追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少量復合肥即可。
拓展資料
盆栽三七養殖注意事項
1、三七採用種子繁殖,選三年生植株所結種子,當11~12月大批果實成熟變紅時采種。去掉果皮,將成熟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立即進行冬播。
2、如果來不及播種,應將果實攤放在篩內,厚約3厘米,置通風陰涼處可保存7~10天。外運種子,應去掉果皮,清洗干凈,拌入2倍濕砂,貯放於木箱中。
3、播種地和移栽地宜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向陽的緩坡地(坡度5~15度)或生土二荒地。於秋季進行多次翻耕,再經3犁3耙,將土耙細,隨即做成高25~35厘米、寬100~120厘米的畦,畦面做成梳背形,兩畦間排水溝45~60厘米。播種和定植前每畝施3000~5000千克腐熟有機肥,並加入25~35千克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將肥料撒勻於畦面,再翻入4~6厘米深的土層之中。
4、南方多採用冬播,點播,行距6厘米,株距5~6厘米,播後覆細肥土,以蓋沒種子即可。上蓋雜草,避免畦土板結。南方冬播約3個月山苗,4個月出齊。北方若行春播,種子須放濕砂貯藏,用萌發的種子播種,播後1個月出苗。
㈢ 三七有幾種,分別開什麼顏色的花
三七分為野生和家種,都是開紅色的花。栽培土地宜選擇向陽山坡,土壤一般以沙專質黑壤土屬為佳,灰土次之,紅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選地是引種三七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選海拔700-1500米、東陽山坡。
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有花80-100朵或更多;總花梗長7-25厘米,有條紋,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苞片多數簇生於花梗基部,卵狀披針形;花梗纖細,長1-2厘米,微被短柔毛;
小苞片多數,狹披針形或線形;花小,花萼杯形,邊緣有小齒5,齒三角形;花瓣5,長圓形,無毛;雄蕊5,花絲與花瓣等長;果扁球狀腎形,成熟後為鮮紅色,內有種子2粒。
(3)盆栽三七植物圖片擴展閱讀:
喜溫暖而陰蔭濕的環境,怕嚴寒和酷暑,也畏多水。土壤為疏鬆紅壤或棕紅壤,微酸性;年平均氣溫16.0-19.3℃為宜。
生長期間若氣溫持續3-5天,在30℃以上,植株易發病。栽培地宜選東坡,坡度5°-15°為宜。
三七多系家種,栽培土地宜選擇向陽山坡,土壤以沙質黑壤土為佳,灰土次之,紅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選地是引種三七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選海拔700-1500米、東陽、坡度10-20度的山坡。
㈣ 三七葉子什麼形狀
三七葉子長有3個葉柄、每個葉柄生7個葉片。
三七的表面是光亮的黑棕色,頂端莖痕不明顯,周圍有瘤狀突起,全體有斷續的縱皺。三七質地堅實,不易折斷,這是它的一個顯著特徵。
「如果把它擊碎,就會看到它的皮部與木部很容易分離開。它的木部質硬如鐵,稱『鐵骨』。橫切麵皮部灰綠色、黃綠色,稱『銅皮』。它的味道,是先苦而後有回甜,跟人參有點像。」
(4)盆栽三七植物圖片擴展閱讀:
「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三七是人們非常熟悉的葯材,又稱田七、金不換、人參三七。三七花、三七頭(三七粉)、三七根,都是三七中葯用價值極高的部分。
三七花主要用於降血壓、降血脂;三七的頭磨成三七粉,主要用於心腦血管疾病;三七根可以治痢疾、腹瀉、喉炎、勞傷、跌打損傷、紅腫疼痛、痛癢等。
三七根採收後,去凈泥土,剪掉它的細根及莖基,曬到半乾的程度,反復搓揉,然後再暴曬,重復數次,再把它放進容器內,加入蠟塊,反復振盪,因此它的表面顯得光亮。
㈤ 誰知道:有一種植物,長得像元蔥,都叫它 旱三七 ,有何功效
長得像元蔥的植物叫虎眼萬年青,旱三七的學名叫景天三七,二者不是同一種植物。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主要區別:
一、科目分類不同
1、虎眼萬年青
別稱海蔥、鳥乳花、玻璃球花、葫蘆蘭、蘭奇。屬百合目、百合科、虎眼萬年青屬植物。該種每生長一枚葉片,鱗莖包皮上就會長出幾個小子球,形似虎眼,故而得名虎眼萬年青。又因其球狀鱗莖似葫蘆樣,所以又俗稱為葫蘆蘭。
二、形態特徵不同
1、虎眼萬年青
多年生草本植物。長30-60厘米,寬2.5-5厘米,葉基生,帶狀或長條狀披針形,有時稍帶肉質,端部尾狀長尖,先端尾狀並常扭轉,常綠,近革質。花葶高45-100厘米,較粗壯,常稍彎曲,總狀花序排成頂生的總狀花序或傘房花序,具多數、密集的花。苞片條狀狹披針形,綠色,迅速枯萎,但不脫落,花絲扁平,基部擴大,花葯背著,內向開裂,花柱短圓柱狀或絲狀,柱頭不裂或淺3裂。蒴果倒卵狀球形,具3棱或3淺裂。種子幾顆至多數,種皮黑色。
2、景天三七
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高可達80厘米。葉互生,或近乎對生,廣卵形至倒披針形,端鈍或稍尖,邊緣具細齒,或近全緣,基部漸狹,光滑或略帶乳頭狀粗糙。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無柄或近乎無柄。種子平滑,邊緣具窄翼,頂端較寬。
三、價值功效不同
1、虎眼萬年青
①、葯用
虎眼萬年青具有清熱解毒消堅散結的功能。
②、觀賞
虎眼萬年青常年嫩綠,幽雅樸素,質如瑪瑙,具透明感,形似雲中飛雀,4月中旬至5月上旬開花,花有白色、橙色和重瓣種,既可在園林綠化中作基礎種植或地被植物適應,是布置庭院和岩石園的優良材料,又適盆栽作室內和北面陽台的觀葉植物,清心悅目。
2、景天三七
①、葯用
全草葯用,有止血、止痛、散瘀消腫功效。
②、觀賞
用於花壇、花境、地被,但需隔,岩石園中多採用其他作為鑲邊植物,也可盆栽或吊栽,調節空氣濕度、點綴平台庭院等。
③、食用
景天三七是一種保健蔬菜,鮮食部位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鈣、磷、鐵、齊墩果酸、谷甾醇、生物鹼、景天庚糖、黃酮類、有機酸等多種成份。它無苦味,口感好,可炒、可燉、可燒湯、可涼拌等。
㈥ 三七樹是什麼樣子
三七樹形態如下圖所示:
三七,是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肉質,1條至多條,呈紡錘形。莖暗綠色,至莖 先端變紫色,光滑無毛,具縱向粗條紋。
三七的根莖和肉質根為名貴之中葯,有止血、破血散瘀、消炎定痛和滋補之功效,為治療跌打損傷之主要葯物。花、葉亦有清熱之效。
(6)盆栽三七植物圖片擴展閱讀:
三七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喜潮濕但怕積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為宜。夏季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於零下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溫度18-25℃。
三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范圍廣,但以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上為好。凡過黏、過砂以及低窪易積水的地段不宜種植。忌連作,土壤酸鹼度4.5-8。
三七花是根據花的顏色、大小、帶柄、不帶柄、帶短柄、帶長柄來分,分為不帶柄三年三七花特級、不帶柄三年三七花一級、不帶柄三年三七花中級、帶柄三年三七花。
市場上的三七花主要分兩年三七花和三年三七花。三年三七花比兩年三七花更好。至於四年或四年以上三七花,那就很稀有了,市場上幾乎沒有。
㈦ 三七葉子長什麼樣
葉為掌狀復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厘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厘米,寬3.5-4厘米,側生的較小。
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毛,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
三七的種類按照種植方法:
三七可分為普通一、二級三七,優質三七,綠色三七,有機三七。
①普通三七在種植過程中不規范使用肥料和農葯,成熟收挖,分剪加工後銷售。普通三七一級個頭均勻飽滿,帶少量乳苞,不超規格;普通三七二級有乳苞,實際規格不足。
②優質三七的農殘和重金屬含量達到有關三七的地方和國家標准。三七規格要達標,不帶蘆頭(即剪口)。目前,優質三七畝產低,產量也小,而市場需求較大,所以價格比較高。
③綠色三七從種子的培育和篩選、種植、加工及包裝、銷售都嚴格規范操作。尤其在種植過程中,由生態農業代替傳統化學農業,保證了三七的內在品質。
④有機三七,即從種植生長就使用有機肥堆肥、綠肥、沼氣肥、油枯、天然礦肥等。根據生物特性和田間環境綜合開發三七產品。
㈧ 三七的葉子長什麼樣
葉為掌狀復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厘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厘米,寬3.5-4厘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毛,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
拓展資料:
三七葉,中葯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 H. Chne exC. Chow的葉。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2、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3、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2、《本草求真》:專入肝胃。兼入心大腸。又名山漆。時珍曰。或雲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
3、《本草從新》: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癰腫。
4、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之最珍貴者。
㈨ 請問:這盆花是三七草嗎
是藤三七,學名是景天三七。屬景天科。
藤三七又叫土三七.救心菜.養心草、回生草.見血散、活血丹等,是珍貴的景天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
種在陽台上可作觀賞,還可以葯用,對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中風、癆病、吐血、咳血等有輔助治療功能.
藤三七較性喜濕潤,耐旱,耐濕,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最宜種植在排水良好.透氣性強的砂質土壤中.根系分布較淺,多分布在10厘米以內的土層。生長適溫是17-25度.花序見圖:
㈩ 盆栽旱三七圖片
景天三七
【學名】費菜
【別名】土三七、旱三七、血專山草、六月淋、蠍子草、菊屬三七、草三七、三七草。
【葯材性狀】乾燥全草,莖呈青綠色,易折斷,中間空心,葉皺縮,上、下面均灰綠色,但大多已脫落。氣無,味微澀。亦有帶根者。以色綠、身干、無雜質者為佳。地下塊根肉質肥大。根數條,粗細不等,表麵灰棕色,質硬,斷面暗棕色或類灰白色。支根圓柱形或略帶圓錐形。不易乾燥,干後質較疏鬆,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剝裂狀。莖圓柱形,長30~50c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皺縮,常脫落,互生或近對生,展平後呈倒披針形,灰綠色或棕褐色。聚傘花序頂生,花黃色。氣微,味微澀。
【化學成分】全草含生物鹼(1.4毫克/公斤鮮草)、齊墩果酸、谷甾醇、景天庚糖、蔗糖、果糖、蛋白質。另含黃酮類和有機酸。根含生物鹼、鞣質、澱粉、熊果酚甙。
【性味歸經】甘、平,入肝、腎二經。《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性平,味甘、微酸。
【功能主治】 葉或全草入葯,消腫,定痛。止血,化瘀。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乳癰,跌打損傷。取汁液塗敷蜂、蠍等刺傷,可消腫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