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竹盆景
⑴ 竹文化的文化體現
青青翠竹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面對竹子有感而發,托物言志,創作了數以千計的竹子神話、詩歌、書畫,形成了中國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詩,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現7次;間接提及的有幾十首之多。如《詩·衛風淇奧》曰: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歷史上對《詩經》中上述有關竹的記載有不同看法,但事實上指竹子是確鑿無疑的。《詩經》編成於春秋時期,此後各朝代各種典籍中都有竹詩畫記載。
在敘竹詩畫時,我們不可不提到幾個動人的愛竹故事。據《太平御覽》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徽之(子猷)(王羲之子)曾暫寄人空宅住,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他平生愛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宋代蘇東坡對竹子的評價也很高,他在一首《於潛僧綠筠軒》中說: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清代傑出藝術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特別喜愛和擅長畫竹,他題於竹畫的詩也數以百計,豐富多彩,獨領風騷。他在《竹石》圖的畫眉上題詩曰: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難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高度贊揚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在中國革命史中,先輩們以竹題詩作畫也頗多,其中以方誌敏烈士最為典型,他自撰對聯掛於卧室以自勉: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甚至自己的兒女也以松、竹、梅、蘭命名,足見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在革命的艱難關頭寫下了氣貫長虹的史詩: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日升,依舊與天齊。 竹文化是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形態特徵總結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其內涵已形成漢民族品格、稟賦和精神象徵.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
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自古就重視畫竹,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風貌和特殊的審美價值,不但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而且也成為藝術家推崇的楷模。
畫竹藝術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具有相當的地位,中唐時期,竹已形成專門的繪畫題材;北宋文同開創了湖州竹派,被後世人尊為墨竹繪畫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瓚,明代的王紱、夏昶、徐謂,清代的石濤、鄭板橋、蒲華、吳昌碩,都是樹一代畫竹新風的畫竹大量,促進了畫竹藝術的發展,對畫竹技法和理論的發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時至今日,中國的畫竹藝術仍保持長盛不衰的勢頭,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
唐代畫竹已經盛行,國畫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創始的。宋代以後畫竹更具成就。畫竹名家層出不窮。大詩人蘇東坡是畫竹的藝術大師,他的次子蘇過是畫竹名手,他的至友文與可也是畫竹的大家,在畫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藝。蘇東坡關於胸有成竹的繪畫理論,為千古墨竹畫家所趨尚,傳統繪畫創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稱為奇作的《墨竹圖》,能得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疑風可動,不筍而成的綽約風姿。他的著名文章《文與可畫賞笛谷偃竹記》是一篇傳頌千古的佳作,文章說: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各朝代畫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繪畫實踐中形成了各種流派。他們畫竹都十分傳神而逼真, 因此白居易曾在《畫筆歌》中稱贊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清朝畫竹也相當興盛,「揚州八怪」又為畫竹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中國繪畫的傳統要求是真實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觀形態,鄭板橋畫竹則不但表現了客觀對象的天然特徵,而且表現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對社會的態度。 他不僅留有許多絕妙的翠竹圖,還留下了《題畫竹六十九則》,他贊美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 竹子是中國古典風格園林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中國的造園史從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築靈台、靈沼、靈囿開始,可以說是最早的皇家園林。據《尚書·禹貢》東南之美會稽之竹箭,說明古人懂得欣賞秀麗的竹林風光更早。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興土木,為建上林苑從山西雲岡引種竹子到咸陽(見《拾遺記》始皇起虛明台,窮四方之珍,得雲岡素竹),這是竹子用於造園的最早記載。當時的種竹、建竹園大多隻限於營建狩獵場和戰略物資基地,竹子造園還處於萌芽狀態。
到了魏晉、南北朝,中國園林從萌芽期進入了發展期。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動亂和宗教處世思想影響,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訪名山大川成了一時之風尚,謳歌自然景物和田園風光的詩文及剛萌芽的山水畫,刺激了園林,產生了有別於皇家宮苑的自然山水園,竹子隨即融入了造園之中。當時的皇家林和官宦私家園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應得到發展。《水經注》介紹北魏著名御苑華林園稱:竹柏蔭於層石,綉薄叢於泉側。《洛陽伽藍記》記錄了洛陽顯宦貴族私園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
由唐代文人王維規劃的輞川別業中有斤竹嶺、竹里館等竹景;壽山艮獄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親自參與規劃的,從宋徽宗本人所寫《艮獄記》中可知是北宋山水宮苑以竹造景的典型。南宋定杭州為行都,改稱臨安,貴族、官僚、富商聚居江南,皇家宮苑、私家園林之盛不言而喻,為後來發展的江南園林起了推動作用。竹子在唐宋兩代運用較為廣泛。北宋李格非所寫《洛陽名園記》共評述了19座私園,對其中的歸仁園、董氏西園、富鄭公園、苗帥園等10座宅園作了專門的竹子景觀描述。從南宋周密《吳興園林記》也可了解到吳興的宅園園園有竹。竹子造園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
明清園林繼承了唐宋傳統,且逐漸形成地方風格,其中以宅園為代表的江南園林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園林發展的一個高峰。竹子與水體、山石、園牆建築結合及竹林景觀,是江南園林、嶺南園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滄浪亭、獅子林等蘇州六大名園及揚州個園、惠州逍遙堂等在竹子造園上運用相當成功,許多造園手法仍為今人造園所採用。明清時期刊行多冊造園技術理論書籍,有王象晉《群芳譜》、屠隆《山齋清閑供箋》、李漁《閑情偶寄·居室部》等,最有影響的要數計成的《園冶》、文震亨的《長物志》,都對竹子造園作了詳盡、精闢的論述,為後人推崇、仿效。明清園林,特別是竹子園林發展進入成熟階段。
隨著詩、書、畫及造園藝術、技術的發展,人們已不滿足於庭院造景,於是,就產生了能在屋宇內隨時欣賞、掌玩的自然風景縮影--盆景。中國盆景的出現,據考證是在唐代,以竹子為材料製作的盆景從宋代的諸多名人畫卷上可以見到,到明清年間,歲寒三友類盆景廣為流傳。《考盤余錄》、《群芳譜》等都對竹子盆景的製作、欣賞進行了介紹。北京故宮博物館還珍藏著一座用翡翠製作的竹子盆景,這是乾隆皇帝弘歷的八旬壽節上群臣貢獻的一件珍寶。竹子盆景發展到今天出現了許多精品,如周瘦鵑先生的《竹林七賢》、《竹趣圖》等,還有揚州的《瀟湘流水》、《翠野圖》、《竹林逸隱》、《東坡遺風》等一大批竹子盆景代表作。 竹子生長快,適應性強,同時又具有廣泛的用途。竹子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竹子的利用涉及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竹子用於建築的歷史久遠,在遠古時代,人類從巢居和穴居向地面房居演進的過程,竹子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江蘇吳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草鞋山遺址發現有用竹作建築的材料,漢代的甘泉宮竹宮、宋代的黃岡竹樓,皆是取竹建造並負有盛名。
從服飾方面看,竹對中國人的衣飾起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秦漢時期就出現用竹製布,取竹製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斗笠、竹傘,一直沿用至今。竹布在唐代曾是嶺南地區一些州縣的重要貢品之一,竹還是古代人裝飾的材料,說明竹對人類服飾文化的貢獻。
從食用方面看,竹筍和竹蓀是極受人們喜愛的美味山珍,竹實是歷代救荒的重要作物原料。先秦文獻中記載,3000多年前的竹筍就是席上珍饌。竹筍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烹飪數千種美味佳食。竹還具有特別的醫用價值,在中國最早的醫書典籍中,就有用竹治病的歷史記載。竹的全身都是寶,葉、實、根及莖稈加工製成的竹茹、竹瀝,都是療疾效果顯著的葯用材料,竹黃、竹蓀也是治病的良葯。
交通工具和設施的產生與發展,是中國文明的標志之一,竹在交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古代交通運行工具和設施的起源與發展,均與竹子有極密切的關系,古代人取竹製造竹車、竹筏和船以及橋梁工程,創造了世界交通史上許多第一例,對世界交通工具和設施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考古資料證明,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代先民們就已開始用竹製造竹器。屬於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遺址發掘的陶器底部有竹編織物的印痕,南方良渚文化遺址發掘了大量的竹器紋飾的印紋陶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發掘有200餘件的竹器實物。隨著社會和文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竹器的種類也日益增多。到春秋戰國時代,竹器製作已成為當時社會的一個重要生產部門--竹器手工業,竹器製品已在當時廣大民眾生活中,成為養生送死不可缺少的物品。漢代有竹器生活物品60餘種,晉代有100多種,唐宋時近200種,到明清時期達250餘種。例如炊具的簞、籩、簋、碗、箸、勺、盤、厄、蒸籠等,盛放物品的筐、籃、笥、箱,傢具有床、榻、席、椅、枕、幾、屏風、桌、櫥、櫃,算具有算籌、算盤,量具有竹尺、竹筒,照明用具有燈籠、燭炬,衛生用具有帚、熏籠,裝飾用具有簾、花瓶,把玩用具有扇子、手杖,賭博用具有籌、葬用具有竹棺材,均是用竹為材料製成的。
從人類的生活環境看,竹子也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古代先民很早就發現了竹子的特殊防護作用,注重發揮竹子的防護城池和居宅安全的屏障作用,歷代取竹子做圍籬牆垣,防禦盜寇,保護城池和居宅安全。竹林因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弱噪音、凈化空氣、防止風害的作用,備受人們的青睞,古今人們都不得取之以保護和美化人類的生活環境。
由上可見,竹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領域中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展示了竹文明的風采。因此,竹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正如蘇東坡所述: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而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竹子均並列其中,可見竹子在中國人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其稈挺拔秀麗、葉瀟灑多姿、形千奇百態;它四季常青,姿態優美,獨具韻味,情趣盎然。當人們有閑情逸致漫步於青青翠竹之下時,一種無限舒適和遐意便會油然而生,蘇東坡也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
竹子無牡丹之富麗,無松柏之偉岸,無桃李之嬌艷,但它虛心文雅的特徵,高風亮節的品格為人們所稱頌。它坦誠無私,朴實無華,不苛求環境,不炫耀自己,默默無聞地把綠蔭奉獻給大地,返財富奉獻給人民。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和獨特,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以及倫理道德,對中國文學、繪畫藝術、工藝美術、園林藝術、音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竹是中國文學的重要題材,從《詩經》時代開始,歷代皆有詠竹賦竹的詩文佳作,創作了難以計數的文學作品,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竹文學,在中國文學中獨樹一幟,異彩繽紛。
工藝美術是美學和生活的結合,是科學和藝術的產品,竹是工藝美術品的重要材料,數千年來,中國先人們用竹子編織和雕刻各種賞心悅目的工藝美術作品,豐富了竹文化的內涵。考古資料證實,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開始用竹編織器物,春秋戰國時期竹編藝術已達到了很高的境地,尤以楚國最為發達,品種極為豐富,以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而著稱於世。商周時期就已形成了雕刻工藝,漢代有竹雕刻藝術品存世,六朝時期文獻中有竹雕刻藝術品的記載。唐代以後,竹刻名家輩出。宋代出現詹成,明代出現了嘉定朱松鄰祖孫三代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金陵(今南京)則出現李文甫等竹刻家。清代中期形成了湖南邵陽、四川江安和浙江黃岩等地的翻簧竹雕,並成為竹雕刻藝術的主流,民國初期出現北京張志漁開創的北派竹刻。竹還是工藝美術中表現題材,寄寓著福、祿、壽、喜、財、發順、吉等吉祥內容的圖案,數千年來一直在漢族民間裝飾美術中流行,被廣泛應用於雕刻、織綉、印染、陶瓷、編織、剪紙等各種工藝品的創作中。
竹與中國的音樂文化有著重要的聯系,竹是製作樂器的重要材料,中國傳統的吹奏樂器和彈撥樂器基本上是用竹製造的。竹子,對中國音律的起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證實,自周朝以後,歷代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晉代就有以絲竹為音樂的名稱,有絲不如竹之說,唐代把演奏樂器的藝人稱為竹人。可見竹是中國音樂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質載體。
竹對中國的宗教文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先民奉竹圖騰,視其為圖騰崇拜物,把竹作為祭祀的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出於教義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構築的環境。
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聯系著口承文藝和游樂活動以及信仰習俗;進入了人類的儀禮制度之中,在祭祀、婚喪、交際、節日、朝規等社群文化中構成了漢族民間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⑵ 竹子有哪些種類各個品種都有什麼特點及用途,益處
全世界的竹子抄種類1200餘種,中國大概有500多種。
特點:不同的竹子一般區別在它繁殖類型、竹稈外形和竹的形狀特徵。按繁殖類型,竹分為三大類:叢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竹竿一般都是很長的,粗細因品種而定,不同品種竹子的形狀也不同。
用途:竹子的用途有很多種,如竹筒蒸飯,竹筒酒,竹條等等。
益處:竹子是大熊貓的主要食物,而且有些品種的竹筍可以食用,含有很多營養物質,對人身體有很大好處。
⑶ 竹子有什麼用途可以做什麼
在庭院中,竹子是不可缺少的點綴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灕江旁廣植鳳尾竹。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與贛南竹海是中國有名的竹海景觀。
由於竹子生長快,最近為環保考量,有大量傢具與紙改用竹子製造。竹子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等。將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製成的竹纖維,被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
將竹材通過烘培,製成竹炭,被用在許多場合,包括去除環境氣味,以及特殊風味食品。竹炭經過粉碎和活化製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凈化作用,被用在汽車和家居,以及污水處理等。竹也常用於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竹
也可以編制籮筐、背簍、菜籃、席子等一般農村多見。竹子現在已廣泛應用到家紡、襪子、內衣等貼身紡織領域。
在日本、韓國,有人會用之配以海鹽、黃土等,以類似煉鋼的方法,加工成青竹鹽(或稱竹鹽),作為調味料、甚至加進個人衛生用品之中,竹鹽牙膏就是當中較知名的產物。據稱有消炎抗菌、防敏抗蛀、保持牙齦膠原、以預防牙齦退化及牙周病的效果。
(3)笠竹盆景擴展閱讀
竹原產中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像四川,重慶,湖南,浙江等,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中國有37屬約500種,以四川地區為主。在中國有熊貓之家和竹林深處的典故。在重慶的梁平,浙江的安吉、臨安、德清等地,都有漫山的竹海。著名的電影《卧虎藏龍》中竹林打鬥的劇情,在安吉的竹海中拍攝的。中國的竹種分布全國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秦嶺以北雨量少、氣溫低,僅有少數矮小竹類生長。
全世界約有100至1000多種竹子,義大利、德國、法國、荷蘭、英國已從亞、 非、拉引進了大到毛竹,小至赤竹的十幾個屬100多種竹子,大量用於庭園綠化。尤以從中國和日本引進的較耐寒的剛竹屬、苦竹 屬、赤竹屬竹種為主。
⑷ 竹子的用途有哪些
1)竹子可以是木材的替代品,是可再生的資源,是世界上最有用途的植物,生長周期非常短,在大自然環境中對氧氣及二氧化碳的平衡是非常重要元素,可應用在醫學用途上,用來做建築材料及降低水質污染等等,使用竹子做成的生活用品的特性為快速陰干、不易發霉及滋生細菌,所以它的好處不勝枚舉。
2)在農業方面,竹子的利用更為普遍。竹子可編制各種農具,如籮篩、簸箕、掃帚、曬墊等。將竹子的竹節打通當作水管,供農田灌溉和引水之用。四川自貢鹽區用竹管輸送鹽鹵,費用低廉,經久耐用。大竹稈削去竹青,紮成竹筏,吃水淺,浮力大,至今仍是我國南方內河上游傳統的交通工具。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編成石籠,內裝石塊,圍在岸邊用來防止河岸沖刷,鞏固堤壩,修建水庫,在都江堰等全國著名水利工程上被廣泛使用。在漁業生產中,竹子也廣為利用,從簡單漁具到復雜的器具,水產養殖的固定支架和漂浮物均要用竹子製成,漁船的網架、桅桿、船篷、船籬也都離不開竹子。
3)在園林綠化觀賞上,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廣州富韻竹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首創園林綠化觀賞竹子的設計、施工、養護和返收購一條龍服務。竹,雖無梅的俏姿,菊的艷麗,蘭的芳香,松的雄偉。然而,竹的高節心虛,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愛,受人贊誦。所謂「松、竹、梅」歲寒三友,「梅、蘭、菊、竹」四君子,構成中國園林的特色。縱觀古今,愛竹、書竹、畫竹、詩竹之士,不僅喜竹之外形,更愛竹之內涵,無不把竹子當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們喜歡在房屋周圍、庭園、公園里種植竹子。園藝愛好者用竹子製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種很多,如盆景中被列為十八學士之一的鳳尾竹、娟秀文雅的觀音竹、瀟灑飄逸的佛肚竹,情韻幽深的湘妃竹、骨節勁奇的羅漢竹、稈紫古樸的柴竹等。
4)竹筍是我國人民傳統的素食品種之一,用現代工業化方法將各種鮮筍加工成罐頭食品,不僅可滿足無竹地區人民食筍的需要,而且竹筍加工業已成為我國重要出口創匯行業。竹筍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營養學家認為竹筍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它纖維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能促進腸胃消化和排泄,常食竹筍可減少有害物質在體內的滯留和吸收,具有防癌和減肥的功效。紅竹、黃稈烏哺雞竹等優質筍用竹,竹筍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產量高,紅竹等竹種在農村中已開始推廣種植。
5)竹子光滑堅硬,紋理通直,是製造樂器、工藝美術品、文化體育用品的重要材料。竹竿和竹製工藝品已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例如著名的茶稈已有100多年的出口歷史,主要用於釣魚竿和滑雪杖;竹簧雕刻、竹席、竹屏、竹瓶都是馳名海內外的工藝美術品。
6)竹子生長快,成材早,一次栽植成功就永續利用,而且竹子枝葉茂盛,根系發達,竹鞭縱橫交結,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固土防沖,防風減災等良好功能,對維持生態平衡,保護人類生存環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⑸ 中國古代人民把竹子做成哪些工具
1、竹筒
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也指寫了字的竹片。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製稱竹牘,木製稱木牘。
均用毛筆墨書。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因此人們又稱信為「尺牘」。
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2、竹根雕
竹根雕是以竹根為材料雕刻而成的傳統工藝品,主要產地是江蘇南京以及上海嘉定,曾有「嘉定派」與「金陵派」之分。
中國用竹子做的藝術品有竹刻、竹根雕、竹子盆景、竹臂擱等。在南方地區,生長著茂密的竹林。
竹子作為一種植物,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話雖是宋代文豪蘇東坡用來表達自我的精神世界,但同時也映襯出這位大詩人對竹的喜愛。
歷代喜愛竹的文人墨客並非只有蘇東坡一位,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等七人「相與友善,游於竹林、號為七賢」七人共以竹自喻,世稱「竹林七賢」。
3、竹椅
在農業時代,因竹材取得容易,可塑性大,原料充足、低廉,且生長周期短,於是先人便利用竹來編製成竹椅,竹椅較現代的沙發更涼快且通風,為崇尚環保的人們視為時尚家居的新選擇。
竹椅就是竹材製成的椅子,一般挑選較為成熟的原竹為材,主要架構為不同粗細的竹管,應用竹傢具製作的烘彎、鑽孔、榫接、打竹釘等製作方法組合而成,其形式有方形、六角形、扶手靠背形等竹椅。常見的竹椅有餐椅、學士椅、太師椅及乳母椅等。
4、爆竹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沒有火葯和紙張時,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節日或喜慶日燃放,這種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在現代的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爆竹,特別是在春節期間,爆竹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5、竹簾
竹做的簾子,尤指掛在門口或窗戶的簾子,是漢族竹編工藝的一種。古代太後或皇後臨朝聽政,殿上用竹簾遮隔,則稱為垂簾聽政。
竹簾採用慈竹為原料,以手工技術為主,藉助簡單而巧妙的木結構機械,抽成細如毫發的竹絲,經過20多道工序手工製作,織成薄如蟬翼、形似錦帛的獨特竹簾工藝品,給人古樸典雅的感覺,讓空間充滿書香氣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根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爆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簾
⑹ 竹子盆栽有哪些品種
竹子盆栽品種:
羅漢竹(佛肚竹)、金鑲玉竹、紫竹、鳳尾竹、黃金竹,這幾種專都是非常漂亮屬的真正竹子品種。
不是竹子,但叫竹的有:水竹、棕竹(觀音竹)、富貴竹、百合竹等。
羅漢竹
(6)笠竹盆景擴展閱讀
竹子盆栽種植方法
1.水分管理:盆栽竹子管理中水分管理很重要。竹子喜濕潤,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干透澆透」,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捲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天至2天要澆水一次,冬天澆水少,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
2.肥料管理:盆栽竹子肥料主要以裝盆時拌入盆土中的有機肥為主,竹子成活後適當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可水施復合肥。
3.病蟲防治:盆栽竹子蟲害主要有竹蚜蟲、竹介殼蟲等,可用殺蟲劑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應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盛夏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子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大棚要覆蓋遮陰網,還需經常向葉片噴水,保持竹子葉色翠綠。到嚴寒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大棚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
⑺ 竹子有什麼好處
竹子的好處多多,竹子是生產和生活伴侶 ,竹子全身都是寶,它在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有「成千上萬」種用途。竹子在美容方面也大有作用,從竹子身上提取天然有效的新一代抗氧化劑添加到護膚品中,能起到滋潤皮膚、去老化角質、抗衰老等美容功效。
第一,竹筍可以食用:許多種類的竹筍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愛的蔬菜。
總而言之,竹子的好處很多,用途廣泛,由於不同的竹種有不同的特徵,利用側重點也不一樣,日常中我們可以用竹子的這些特質創作出很多價值,你學會了嗎?
⑻ 盆栽竹子種類及圖片
1、富貴竹
棕竹,(學名: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叢生灌木,高2-3m,莖干直立圓柱形,有節,直徑1.5-3cm,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上部被葉鞘,但分解成稍鬆散的馬尾狀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網狀纖維。
⑼ 不喜歡光的植物有哪些明天上課用,快
你說的應該是喜陰植物: 發財樹 又名瓜栗,原產墨西哥。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不耐寒,怕強光直射,較耐陰,有一定耐旱能力,土壤以肥沃,疏鬆的土壤為好,耐修剪,冬季注意保暖。 喜歡充分的日照和高溫,也耐陰。適溫為 15-30℃.夏天澆水 3 天一次 巴西鐵 又名金心香龍血樹,原產非洲西部的加那利群島。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怕積水,但耐陰,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冬季注意保暖。 綠蘿 原產印尼。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對光照反應敏感,怕強光直射,土壤以肥沃的泥土為好,冬季注意保暖。喜高溫、高濕、半陰環境,適溫18-22℃,越冬溫不低於15℃.保持盆土濕潤,並向葉面噴水;盆土以透氣性好的松針混合土為好 散尾葵 又名黃椰子。棕櫚科叢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在原產地可高達3~8米。莖干光滑、無毛刺,羽狀小葉,葉柄稍彎曲,葉片亮綠色,細長的葉柄和莖干金黃色。由於株型美,較耐陰,盆栽後是布置客廳、書房、卧室、會議室、室內花園的高檔觀葉植物。在明亮的室內可以較長期觀賞,在陰暗的房間可連續擺放4~6周。由於分櫱能力很強,主要用分株法繁殖,約 3年進行一次分盆,華北地區可於4月中下旬結合換盆分株,分株後放在20℃以上的環境里,可較快地恢復生長。散尾葵喜高溫潮濕和半陰的環境,冬季白天溫度25℃左右,放於散光處 , 保持盆土濕潤,夜間應在1 5℃以上,若長時間低於1 5℃,必受害。冬季注意保暖。 鐵樹 又名蘇鐵,鳳尾蕉。鐵樹形態端莊,古樸典雅,葉色濃綠,又富有熱帶植物風味,栽培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的優良觀賞植物。忌潮濕,耐旱,耐寒。生長緩慢,為常綠灌木 . 喜光但不耐暴曬、喜溫暖,越冬 7 ℃以上,土壤以砂質壤土為好.注意澆水,放置於陽光直射處 南洋杉 原產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地區。該品種主幹挺拔,惻枝平展,層次清晰,形態優美而端莊是世界著名觀賞植物之一。喜溫熱濕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 橡皮樹 又名橡膠榕,原產印度,馬來西亞。株體健壯,葉大而厚,具光澤,極富熱帶特色,是世界著名觀賞植物之一。喜高溫高濕,陽光充足環境,但也較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夏季不可烈日暴曬,要置在室內或陽台通風、遮蔭處,冬天宜在室內越冬。旺季要多澆水,冬季盆土可稍偏干 變葉木 又名灑金榕,原產馬來半島和南洋群島。其葉形,葉色變化萬千,絢麗多彩,是最惹人喜愛的觀賞植物之一。喜高溫高濕,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 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對乾旱敏感.放於散光處 , 控制水量 魚尾葵 形態高大挺拔,葉形奇特,富有熱帶風情,是室內綠化裝飾的優良品種。喜陽光充足,溫暖通風環境。 袖珍椰子 又名矮棕,袖珍棕,原產墨西哥。小巧玲瓏,形態優美,葉色翠綠而有光澤,耐陰,是近年來頗受歡迎的觀賞植物。喜高溫,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乾旱。 棕竹 又名觀音竹。是我國傳統的優良觀賞植物。株叢挺拔,葉形清秀,葉色濃綠而有光澤,富有熱帶風韻,又有竹的瀟灑,栽培甚廣。喜暖潮濕半陰通風環境,又耐旱。 龍血樹 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群島,形態挺秀,葉片細長飄逸,邊緣有桃紅,黃,綠三色縱條紋,十分美麗。喜高溫,濕潤,陽光充足環境,耐陰力較強。 金邊富貴竹 又名萬壽竹,喜溫暖潮濕環境,忌烈日直射,畏寒。 元寶樹 抗旱、耐寒、耐瘠、抗逆性強.放於散光處,盆土干透澆透 虎頭影 喜陽光,耐旱,根系不發達.夏天放在室外通風向陽處,高溫陰暗易徒長變形 錢樹 喜溫暖環境,需半陰條件.放於散光處,盆土干透澆透,澆水不能太勤 國王椰子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適溫 20-30℃.放於散光處,盆土干透澆透 紅掌 喜陽,怕暴曬 . 喜高溫多濕環境,不耐寒, 13 ℃以下出現凍害.葉片生長期經常噴霧,保持濕度 . 忌強光照射,夏季置於北窗檯,其他季節放南窗檯 鳳梨 喜陽喜熱,生長適溫 20-25℃.注意盆內不可積水,澆水時大部 美麗針葵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置於散光處 非洲茉莉 不喜直射陽光,喜半陰,要求通氣良好,喜濕潤.夏季要庇蔭栽培,冬季嚴格控制水量,以偏干為好 巴西木 喜溫暖環境,生長適溫 16-26 ℃,較耐旱,需半陰條件.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榕樹盆景 喜疏鬆、肥沃的砂質酸性土壤,不耐旱,較耐水濕.可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長期陳設 富貴竹塔 喜溫暖環境 , 適溫20-25℃,越冬5℃以上.保持盆中經常有水 綠寶石 喜溫暖潮濕,喜光但怕陽光直射,耐陰。越冬溫度應在 15 ℃以上.盆土要肥沃,且排水良好 龍骨 喜陽光,耐旱.夏天放在室外通風向陽處,忌積水 滴水觀音:喜濕潤,不耐乾旱,喜陰.保持盆土濕潤,盆土以透氣性好的松針混合土為好 金枝玉葉:喜溫暖、濕潤及半 一葉蘭 又叫蜘蛛抱蛋,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片基在粗壯的根狀莖上,呈長橢圓披針形,濃綠光亮,整體觀賞效果好。十分耐陰,又對北方乾燥的氣候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是極好的室內盆栽喜陰觀葉植物。適合家庭及辦公室擺放。通常在春季氣溫開始回升、新芽尚未萌發之前結合換盆進行分株繁殖。一葉蘭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內栽培,或春末搬 至室外半陰處或其他高大植物下栽培,秋末搬回室內。無論在室內或室外,都不能放在直射光下。短時間的陽光暴曬,也可造成灼傷,降低其觀賞價值。一葉蘭雖喜溫暖,但有較強的耐寒力。在溫度5℃左右的室內不會受害;短時間0℃以下的低溫,地上部分葉片可能受害,地下部分不會凍死。一般家庭室內可順利越冬。 玉簪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基生,卵狀心形,淺綠色.有光澤,較薄,總狀花序頂生,高出葉面;花潔白,形似發簪,濃香。性喜陰且耐寒,常做露地栽培,也可盆栽放入室內。多用分株繁殖,於春季發芽前或秋季葉片枯黃前,將其挖出,去掉根際的土壤,用利刀將其分為具2~3芽的芽叢;夏季可放在大樹或建築物的遮蔭處,不能放在強直射光下;秋季,天氣轉涼後,葉片逐漸枯黃;可在0℃~5℃的冷屋內越冬。 紫背竹竿 又叫紅背卧花竹竽,竹芋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片寬披針形,正面深綠色,背面紫紅色,是優良喜陰觀葉植物,竹芋科中栽培最普及的種類之一。在溫帶地區,主要用作室內盆栽,用來布置書房、客廳和卧室。在明亮的室內不需要直射光就能正曹生長,在光線較暗的房間內只要能補充適量的人工照明也能長期擺放。常採用分株法繁殖。紫背竹 芋喜溫暖、濕潤和陰暗的環境。正常生長溫度20℃~35℃之間。在華北地區冬季應放在晚上1 5℃以上、白天25℃以下的室內,低於1 5℃停止生長,時間太久會受害。 鵝掌柴 五加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分枝性強,掌狀復葉,葉色。濃綠、有光澤,適應性強,是優良的盆栽觀葉植物。播種或扦插繁殖。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的環境。冬季最低溫度應保持5℃左右,0℃以下葉片脫落;在室溫下正常生長。在空氣濕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良好,然而對北方乾燥的空氣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但是盆土不能缺水,否則會引起葉片大量脫落。在明亮的室內可較長時間觀賞。 八角金盤 五加科常綠灌木。高可達2米以上。掌狀葉、大型;葉片濃綠、有光澤。由於生長緩慢,節間短,比較耐陰,是十分理想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可布置卧室、書房、客廳。常用扦插和分株繁殖。十分耐陰,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內觀賞。在陰暗的房間內布置2~4周後,應轉至明亮的房內恢復一段時間。生長適溫25℃左右,能耐0℃~5℃的低溫。八角金盤喜濕潤的環境,在北方冬春乾旱季節經常向葉面及植株周圍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龜背竹 又叫蓬萊蕉、電線蘭,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攀援植物。藤粗壯,可長達1 0餘米。莖幹上生出多數褐色而肥厚的氣生根,形如電線。幼苗時葉片無孔,呈心形;苗長大後,葉片口達60~80厘米,其葉脈問呈龜甲形,散布許多長圓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狀似龜甲圖案,故稱龜背竹。耐陰、耐乾旱,是十分普及的室內喜陰觀葉植物。小型盆栽可布置客廳、卧室和書房;大型盆栽常用於賓館、飯店及室內花園的人工瀑布或水池邊。龜背竹喜陰但不耐寒,需放在1 2℃~1 5 00以上的室內,5℃以下會發生凍害。主要用扦插繁殖,在華北地區,5月中下旬剪取較大的母本植株莖干,每2節為1插穗,帶葉片插入土中。經常保持濕潤,溫度 25℃~30℃,約4~6周可生根,1 0周可長出新芽成為新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