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昌盆景
❶ 廣西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桂 林 漓 江 位於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是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絕聞名中外,是舉世公認的世界第一流風景勝地。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灕江的主要景點有象鼻山、斗雞山、凈瓶山、、冠岩、、仙人推磨、畫山、、、、等。 西街是陽朔縣城一條古老的石板街,位於縣城中心,全長517米,寬8米,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這條街道是陽朔縣城最繁華的地段,每年約有10萬名外國遊客來此休閑度假、修學。街中有眾多的工藝品店、書畫店、旅館、咖啡廳、酒吧、中國功夫館,這里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國人在此開店就有20多家,被稱為洋人街。 印象?劉三姐 是錦綉灕江劉三姐歌圩景區之核心工程,由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出任總導演,歷時三年半努力製作完成。印象劉三姐集灕江山水、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表演舞台為兩公里的灕江水域及十二座背峰,構成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劇場。印象劉三姐啟用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創造出如詩如夢的視覺效果。 兩江四湖 灕江、桃花江、木、桂湖、榕湖、杉湖謂之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景區遍植名樹、名花、名草,造榕樹、銀杏、雪松、水杉、木蘭、棕櫚諸園,以改善桂林中心城之生態;架設名橋19座,以增加江湖之靈氣;恢復、修建古之名樓、名塔、名亭萬余平方米,以增桂林城市之亮點;發掘、修繕文物古跡50餘處,以昭桂林之歷史文化;建高科技之升船機、船閘各一處,以方便舟船之通行。 興安樂滿地集觀光、休閑、旅遊、度假於一體的桂林樂滿地休閑世界,位於桂林興安縣,佔地面積6000多畝,是迄今國中最大的旅遊休閑世界。整個休閑世界包含主題樂園、高爾夫俱樂部、度假酒店/森林度假村三大部分,是一個高檔次、大規模、風格多樣、內容豐富的大型綜合性旅遊休閑場所。樂滿地堪稱現代旅遊休閑頂峰之作,宏大、親切、美妙、天人合一;現代科技與神工山水的絕紗融合;規模之宏偉規劃之完整、設施之完整、意境之曼妙,堪稱中國之最。 龍勝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位於龍勝縣東南部鄉境內,梯田群規模宏大,龍脊梯田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間,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雖然南國山區處處有梯田,可是像龍脊梯田這樣規模的實屬罕見。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 北 海 銀灘 離市中心10公里,以「灘長、沙白、水凈、浪軟」而被稱為「中國第一灘」。銀灘東西綿延24公里,是我國極為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之一,被國家評為中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潿洲島既有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的天然優勢,又有火山噴岩成海蝕岸積的地貌勝跡。四周煙波浩淼,全島綠樹茂密,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堪稱人間天堂――蓬萊寶島。它地勢南高北低,其南面的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圓椅形,東、北、西三面環山,東拱手與西拱手環抱成娥眉月狀,像巨大無比的螃蟹橫卧海中。碼頭背靠高10-30米的懸崖峭壁,崖頂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浪涌波興,寬闊無邊;水天一色;氣象恢弘。流上,賞心悅目。 「海上」―― 世上植物,一般是籽生,然而紅樹林卻是「胎生」。「海上森林」 紅森林位於北海合浦縣山口鎮英羅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60公頃,是中國大陸海岸發育較好、保存較完整的天然紅樹林分布區,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不久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紅樹林樹冠茂密,木古莖蒼,根系發達,盤根交錯,嶙峋如蛟。 百 色 樂業大石圍天坑位於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北邊,距縣城23公里,屬紅水端的乾熱河谷地帶,是整個「天坑」溶洞群中的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名的景點之一,有「天然絕壁地?m」之美稱。大石圍天坑地下原始森林面積9.6萬平方米,垂直深度613米,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20米,容積約0.8億立方米,其地下森林面積位居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積位居世界第三。原始森林底部地下溶洞高50~200米,寬70~150米,洞中有兩條寬7~13米的地下暗河,是廣西目前河流量最大、流程最遠的地下暗河之一。大石圍天坑底部暗河下游6公里處,有一處寬30―50米,高約100多米的瀑布,被稱為地下第一大型瀑布。 南 寧 大新大瀑布 大新德天瀑布,主體瀑布寬100米,縱深60米,落差70米,是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位於大碩龍鄉德天村,距離縣城78公里。那裡層巒疊嶂,山青林密。流水從80米高的與接壤的浦湯島上飛瀉而下,一波三折,形成了三級瀑布。因為落差大,發出轟隆隆的鳴響,1公里以外也能聽得真切。在飛流的瀑布下面是一個30多米深、200多米寬的深潭。瀑布周圍的群山有層層梯田和中越邊界的石山。 交通:(1)在客運中心搭乘旅遊專線; (2)在北大客運中心搭乘―大新客運大巴; 寧明壁畫 花山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寧明縣城北面15公里處明江岸畔的一座石山,海拔345米,臨江的一面是一片巨大而陡峭的崖壁,崖壁上畫有許多原始性的人像畫,據統計,尚存的有1800多個畫像,以人物為主,最大的高達3米,最小的約0.3米。畫像或疏或密地分布在寬220多米、高44米、面積約8000多平方米的絕壁上。是附近此類崖壁畫中規模最大、畫像最集中、內涵最豐富、最具代表性的一處。 花山壁畫與花山左右的明江沿岸和龍州、、扶綏約200公里的左江沿岸的石山崖壁上以及憑祥市部分地區的山崖,形成了一段古老的「崖畫長廊」。 交通:到江南客運站乘坐南寧―寧明車,到寧明縣城再轉車花山。 國家自然保護區 大明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距離南寧市98公里,位於武鳴縣北部,已被我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納入保護網,其海拔1760米,該景區谷幽峰奇,山花爛漫,木豐林茂。其特有的橄欖古林、龍尾飛瀑、朝霞雲海,無不如仙如幻,令人流連往返。受南亞熱帶氣候及獨特的地形影響,山上氣溫比山下低8℃-10℃,山中四季分明,形成了春之風、夏之瀑、秋之雲、冬之雪的美麗景觀,故被贊譽為「廣西」。 交通:(1)15:00在民族商場前乘旅遊專線車,每天一班; (2)安吉客運中心乘馬山、大化、都安方向大巴在武鳴下車; 風景區 位於南寧市郊東南,由青山、、帽子嶺、雷劈嶺等奇峰秀巒疊翠而成,素有「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的美譽。唐代、萬壽祥寺,宋代寺,明代龍象塔都曾錯落其間。但因戰火交替,多處建築被毀。1985年開始籌建開發,先後建設龍象塔、鳳凰塔、白蒼影天地、三寶堂、瑤池、碑林、獅林松濤、桃花園、杜鵑花、棕櫚園、香花園等30多處景點,已形成融地方民族特色、亞熱帶風光於一園的優美景地。 交通:可搭乘10路、34路、環城一線、環城二線公交車,或在廣場搭乘前往青秀山的旅遊專線車。 武鳴 伊嶺岩距離南寧17公里,位於武鳴縣境內,屬國家AAA級旅遊區,是一座形成於一百萬年前的喀斯特岩溶洞,岩洞形似海螺。洞中的鍾乳石、石筍、、石花、石幔千姿百態,步步生景,景景各異。整個岩洞景觀更是鬼斧神工、變幻無窮。建於景區內的壯文化長廊可讓遊人充分了解廣西壯族的文化歷史、民俗風情。 交通:安吉客運站乘南寧―武鳴車,到伊嶺岩下車。 揚美古鎮 揚美古鎮距離南寧市區38公里,位於左江下游。小鎮山青水秀、綠樹蔥蘢;鎮上青石板鋪砌的街巷碼頭,朴實厚重。鎮里鎮外風光秀麗、民風古樸,鎮民尚德。古鎮著名的景點眾多,有千年古樓――、清代一條街、明清古建築群、梁列亞故居、等,還有那風味獨特的「揚美三寶」――梅菜、豆豉和酸菜。 交通:(1)乘南寧―8565次火車(8:30)前往,在揚美站下車。返程乘8566次火車(13:26) (2)在邕江碼頭乘星島號遊船(出發時間8:30,返程時間: 15:30) (3)旅遊專線車,華強路198號,原市交通局大院內,每天8:00―17:00發車,客滿即發 。 隆安 隆安距離南寧市83公里,位於隆安縣境內,總面積2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8.7%,屬於省級自然保護區與旅遊名勝風景區,是典型的亞熱帶岩溶雨林地貌。區內古木森森,巨藤纏繞,秀樹參天,空氣清新,有不少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 隆安龍虎山是中國四大猴山之一,山中有8大猴群共3000隻猴丁,每群猴都有自己的猴王。主要景點有深山逗猴、溶洞奇觀、盆景等。遊客在景區中不僅可以游覽山中奇特的自然風光,還可以喂猴逗趣。 交通:(1)在北大客運中心搭乘旅遊專線; (2)在北大客運中心搭乘天等―大新客運大巴; 賓陽景區 賓陽昆侖關景區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發生過9次戰役,最大最慘烈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昆侖關之戰。現建有紀念塔、烈士墓園、紀念碑亭、南北牌坊等紀念建築群。蔣介石、白崇禧、杜聿明、等16位國民黨要員均有題詞,題聯或書刻碑文。遺址至今保存較完好。 交通:到金橋客運站乘坐南寧―賓陽客運車,到昆侖關地段下車。 貴 港 風景名勝區 西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廣西東南部境內,以城郊1公里處的西山名勝為主體,包括遺址,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紫荊山壯村瑤寨風情,天南福地洞天羅叢岩及白石洞天、麻洞荔枝之鄉和潯州古城風光,標志等景觀景點組成的集錦式大型風景名勝區。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西山景區歷史悠久,原是佛教勝地,現仍保留有較為完整的佛教建 築、廟宇,如、李公祠、洗石庵、乳泉亭和飛閣等。歷代文人學士留下贊賞西山的詩詞對聯達4000多
❷ 描寫家鄉景物的作文 順昌
寶山風景區
[編輯本段]概 況
寶山風景區位於順昌縣西北部,地處大幹鎮與元坑鎮境內,由寶山、演山、七台山三個景區組成,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她北靠世界雙遺產武夷山,東鄰省級風景名勝區茫盪山,西與將樂玉華洞、泰寧金湖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鄰。依據我國風景名勝區分類辦法,屬山嶽風景名勝區。本景區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天象景觀其主要特色可歸納為「三寶」、 「三絕」和三十六景。「三寶」 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山禪寺――元代全木砂岩石結構殿堂建築,屬國內僅見;二是古銀杏群落組成的上湖村寨文化――銀杏村,三是全國竹子之鄉、萬畝毛竹林豐產示範片――農林業觀光文化。「三絕」是寶山豐富多彩、景象奇異的雲海、日出和佛光。三十六景是指寶山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景觀,她突出體現了自然山水、人文景物整體美、奇、險的觀賞效果,具有較重要的觀賞價值,是我縣主要的旅遊勝地。
寶山風景名勝區屬武夷山系杉嶺東伸支脈,主峰海拔1305米――登峰頂俯視群山,雲霧翻騰,富屯溪、金溪似銀帶纏腰、蜿蜒盤亘,景色蔚為壯觀,真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覺。景區內峰巒疊嶂,有險峻的寶山、巍峨的七台山、逶迤的演山,大部分峰岩覆蓋原始森林,種類豐富,鬱郁蔥蔥,植被覆蓋率約99%,植物多樣性分布明顯。山間溪、澗、潭、瀑星羅棋布其瀑布落差不等,從幾米至上百米,寬度也大小不一,從天而降的激流撞擊在岩石上與潭水中激起陣陣的水霧,在陽光照射下,幻化成道道虹霞,艷美無比,其間以寶山的百米飛瀑與演山的十八節峽谷最為壯觀、秀麗。現景區內主要溪流有婁杉溪與羅坊溪,沿溪兩岸群峰蒼翠,險峻。從壑底仰望群岩似蘑菇懸空掛,搖搖欲墜、驚險萬狀;澗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娃娃魚閃現期間;谷中怪石滿目,有萬年神龜、河馬、海豚、鞏龍蛋等,彷彿置身於天然的怪石展館;「蝶中仙子」——金斑啄鳳蝶在谷中上下翻飛,奇花異草琳琅滿目,似一幅美妙的山間風景畫。
寶山風景名勝區文化歷史久遠,遺產豐富,據《 寰宇記》等史料記載有唐朝古廟(現有遺址),元代砂岩仿木石構古寺等。其中元代砂岩仿木石結構的寶山禪寺為全國僅存的元代砂岩仿木石構古寺,200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附屬文物南天門和大聖墓,以及山狸洞摩崖石刻文字等,是研究當地神猴文化及前西遊文獻不可多得的文化遺跡和實物佐證。這些文化遺存的發掘、發現和開發利用,都具有較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
景 區 分 布
主要有寶山、演山、七台山三個分景區
一、寶山景區位於風景區的中部北端俗稱石寶山,是景區的主景之一,海拔1305米,山體巍峨險峻,植物多樣性分布明顯。其山形受燕山運動一至三期影響斷裂發育,多奇峰、怪石、洞穴;因其海拔高地勢險峻故雲海環繞主峰,在春夏多雨和冬季多霧時節,每日清晨或雨過天晴之時,腳下山戀綿綿霧海潮湧,洶涌澎湃,如大海波濤湧向天際,景象蔚為壯觀;晴朗之日,天空剛露魚肚白之時萬道霞光似萬把利劍撕裂霧海,托起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冉冉升向天空。界時,霞光絢麗奪目,把石壁映得金光燦爛,五彩繽紛,景緻格外瑰麗壯觀。由此遠眺亦有心胸豁達,心曠神怡,達天人合一之感覺。且雨後次日之晨或雨過天晴之時,屢現環狀彩虹其間人的影像若隱若現宛如神話中的神佛駕臨形成奇異的「佛光」景象,此三大天象奇觀堪稱「寶山三絕」。此外每逢冬季霜降或下雪,寶山峰頂便形成霧雪、霧凇和白茫茫雪景,這在我國南方實屬罕見。奇峰、怪石等仿生惟妙惟肖,洞穴曲徑幽深,溪、澗、潭、瀑或氣勢磅礴或寧靜小巧是寶山又一奇特景觀,其中著名景觀有:觀日岩、棋盤石、試心石、卧牛石、滴水洞、八仙洞、龍脊、仙人磊壁、觀景台等200餘處。
寶山景區文化歷史久遠、文化底蘊純厚。寶山寺坐落在寶山主峰南側,整座建築分上下殿,上殿始建於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為全國僅存的元代砂岩仿木石構古寺。據明正德順昌邑志載:「寶山在婁杉都,峭拔秀麗,群峰次第而列,正峰絕頂一庵,樑柱掾瓦之類,皆段石為之」。古寺的殿柱、梁、檐、瓦等構件,均採用砂岩經精雕細鑿構築而成,此殿設計合理,建築雄偉。殿內中堂兩邊各有兩根大石柱,柱高3.5米,直徑約60厘米,呈橢圓形;石柱中間夾著兩根小石柱頂住上樑,柱面刻著捐資建寺者姓名。大殿堂頂上順方正面刻著「當今皇帝萬歲」六個大楷書字,中梁刻有建寺年號款識,大殿地面鋪設長條石板,殿內深11.5米,寬14.5米,整座大殿及其構件均用砂岩模仿木構造進行雕鑿修築,並具有典型的唐宋時期「肥梁胖柱」的審美遺風,近年來,寶山寺建築結構特色,引起我國考古專家、學者德重視和高度評價,且國內專家到此調研考察後,為其仿木程度之高、雕刻之精美、風格之獨特所折服,驚感為「舉世罕見、國內唯一」,有極高的文化、藝術、科學價值。該古寺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演山景區位於風景區西部,海拔954米。它與寶山同屬一個山系,因地殼運動演變成高低不等的山巒。演山景區以其小巧玲瓏、爭奇斗艷而聞名,奇峰飛瀑、峽谷幽洞為該景區主要之特色。從空中俯瞰,似一件巧奪天工的盆景,讓人留連忘返。演山景區已發現的景點有大小老鷹岩、大小仙乳峰、偉人峰、情人峰、七彩水晶壁、水晶洞、珍珠瀑、萬年神龜、十八節峽谷等大小景點180餘處,其中最具特色的景點有4處,分別是老鷹岩、七彩水晶壁、十八節峽谷和偉人峰。
①老鷹岩:位於演山景區中心,三塊巨石撥地千尺,似展翅雄鷹,豪情沖天,因鷹眼鷹嘴分明,種形兼俱,而成為景區鎮山之作,更因「官穴」的美妙的傳說,讓人心神嚮往。
②七彩水晶壁:位於老鷹岩右側翅膀上。因岩壁中遍布水晶礦石,在其它礦物質的作用下,整個岩壁呈現出七彩斑瓓的色彩,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水晶壁下水晶洞內,一朵朵水晶「花菜」鮮嫩無比,天然水晶坐佛形態逼真,令人嘆為觀止。
③偉人峰:與老鷹岩遙相呼應,登老鷹岩頂,極目遠眺寶山主峰之時,眼中閃現的是一位似曾相識的偉人,他身著中山裝、頭頂青松仰卧於群峰之上,令人不得不暇想出一個永恆的思想家形象。
④十八節峽谷:位於演山景區西北地帶,是整個婁杉溪最精華之處,也是本風景名勝區主要水景區之一,它斜穿整個風景區,將寶山與演分隔,右側峭壁千仞、宛若刀削,左側面臨深淵,踏石上登,如履薄水,因彎彎折折延綿九彎十八節,故名。峽谷長約十華里、寬處十幾米、窄處1—2米。從壑底仰望群岩似蘑菇懸空掛,搖搖欲墜、驚險萬狀;澗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娃娃魚閃現期間;谷中怪石滿目,有萬年神龜、河馬、海豚、鞏龍蛋等,彷彿置身於天然的怪石展館;「蝶中仙子」——金斑啄鳳蝶在谷中上下翻飛,奇花異草琳琅滿目,似一幅美妙的山間風景畫。
演山風景區也有豐富的文化遺存她是文化古鎮的總要組成部分,其中位於演山腳下演山村內的吳氏宗祠――始建於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該祠為土木結構,內建築分戲樓、迴廊、後堂三部分,戲台現已拆。迴廊寬1.74米,天井進深7.15米,後堂建築面積為10.4×9.6米,高約6.4米,建築底部均鋪砌青磚;梁、柱等物件均為杉木,部分構件雕刻有精美典雅的動植物、文房四寶、書籍和人物圖案。中廳四大柱每根直徑40厘米。後堂現今仍供奉吳姓先賢延陵王季扎、三讓王泰伯、唐司馬佩公三幅祖先畫像。其獨特的風格具有較高的文化與藝術價值。
三、七台山景區位於縣城西北部(北緯26º53ˊ東經117º40ˊ),海拔1282.8米,是寶山風景區名勝區的次景區。屬新華夏系經向構造閩北隆起區,以前震亘系變質岩、西株羅系沉積砂岩居多。《寰宇記》雲:「其中磊落相連,莫知其幾何,有高峰峭壁、動逾千丈,山有微雲當雨。」民國版《邵武縣志》雲:「峰巒嵃嵃有七,故名;或雲山有仙台、文殊、普賢、會仙、獅子、雲台、月台諸勝,故名。有萬花洞,俗傳為劉仙羽化之所。」有唐代古廟,建築雄偉,現存遺址;續建廟門前石刻「七台名山」四字,剛勁有力,摩崖石刻較多,刻功精湛。山中還有七台庵、台星、會仙、獅子、望月台等七處勝跡和三處名人石刻。
❸ 福建省順昌花果山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省順昌花果山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是2016-05-1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順昌縣雙溪街道城南中路42號富金國際2幢2層207室。
福建省順昌花果山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721MA34895E0P,企業法人陳有貴,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省順昌花果山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園林景觀工程與綠化工程設計施工,綠化苗木種植養護,盆景、花卉種植銷售,園林植保器械批發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福建省順昌花果山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❹ 順昌縣綠信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怎麼樣
順昌縣綠信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是2018-01-1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華陽路1號西崗小區33號車庫。
順昌縣綠信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721MA31FD334Q,企業法人陳美德,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順昌縣綠信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園林綠化工程及勞務服務、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園林綠化苗木、花卉、盆景、草坪及其它園藝作物種植、銷售、移植、培育,古樹移植、養護,林業種苗培育,造林工程,營林、木材生產,園林綠化技術咨詢、培訓和信息服務,景觀設計,市政工程,林產品初級加工,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服務,竹木製品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順昌縣綠信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❺ 桂林特產有什麼值得帶
桂林特產值得帶的有米香型小曲白酒、桂林辣椒醬、陽朔柿餅。
1、米香型小曲白酒
米香型小曲白酒,釀造歷史可追溯到南宋。原由"師司公廚"釀成,後傳入民間。因蒸熬三次,搖動可泛起無數泡花,質佳者,酒花細,起數層,俗稱"三熬堆花酒",簡稱"三花酒"。無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爽洌,回甜,飲後留香。適量飲用,可提神,活血,有益健康。
柿果采後經3—6天脫澀處理,加工成柿餅,肉質乾爽,味清甜且存放久不變質。陽朔縣柿餅暢銷區內,遠銷福建、廣東。陽朔縣的柿子對土壤,氣候的適應力廣,耐粗放管理,忌積水,喜光,成花容易,結果率高。
❻ 福建省順昌恆澤園林景觀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省順昌恆澤園林景觀有限公司是2009-12-1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順昌縣雙溪鎮城中路44號求實樓2層。
福建省順昌恆澤園林景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721699003116B,企業法人危建標,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省順昌恆澤園林景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園林設計、綠化苗木,盆景、花卉。(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福建省順昌恆澤園林景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❼ 建甌哪裡最好玩
建甌市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北緯26°38』─27°21』,東經117°58』─118°57』。面積4214.0平萬千米,為福建省面積最大的縣(市)。轄4街道辦事處、10鎮、4鄉。人口51.45萬。通行閩北方言建甌話。
建甌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重點茶區、柑橘生產區、杉木中心產區,省重點林區、淡水魚基地縣之一。農副產品有稻米,花生、芝麻、甘蔗,油茶籽、油桐籽、山蒼子、白木耳、黑木耳、蓮子、榧子、板栗、榛子。獼猴桃、香菇、筍干、松脂、厘竹、薴麻、薏米、生漆、茶葉,柑橘、西瓜、楊梅、淡水魚,特產葯材建瀉(建臣為中國「澤瀉之鄉」)、建甌板鴨。
建甌板鴨是建甌傳統特色產品。由於其形、色、香、味俱全,制工精細、風味獨特,食用方便在清朝已久負盛名,深受南北消費者的親睞,八十年代即被中國食品總公司收入《家禽與傳統禽製品》壹書,列入全國傳統腌臘禽製品四大名品板鴨:南京板鴨、白市驛板鴨、建昌板鴨和建甌板鴨。目前建甌板鴨年銷售量達150萬只以上,並實現了機械化真空包裝生產、產品已進入港澳和台灣市場。
工業有煤炭、機械、林化、建材、造紙、針織、葯品、食品加工等門類。詹金圃茶莊精製烏龍茶、福茅酒、建甌紙傘享有盛譽,「閩北水仙茶」、漆木碗馳名中外。橫南鐵路貫穿境內,長59.6千米,設6站。公路以國道205、316線,省道101、303線為主幹,通車1650千米。內河航線270千米,建溪航運通福州。
主要城鎮——芝城:市人民政府駐地,福建歷史名城,歷為郡、州、軍、府、路駐地,三國吳孫策在此設都尉府,五代閩王延政踞此稱帝(殷)建宮。東游:東北部大鎮,東峰:鳳凰山(鳳山)為宋代北苑御茶產地。吉陽:特產白蓮、澤瀉。南雅:南部大鎮。房道:著名的林區集鎮。小松:「小松米」著名。
建甌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雄峙城區中心的鼓樓(五民樓、鎮安樓)為五代閩王延政稱帝建州時始建,歷經興廢。城西北隅有烈士陵園。南郊鐵獅峰麓光孝寺為閩北一大禪林。徐墩中村歸宗岩素稱「小武夷」,有千年古剎崇仁寺。房道萬木林自然景觀獨特。名勝古跡還有芝城建寧府孔廟、通濟門、東岳行宮,漁村宋窯址,天湖庵,小松中村南宋趙氏壽安公主墓,大廟聚奎書院舊址。
一、地貌
建甌市屬東南沿海低山丘陵區,地勢東南高、西南低。四周為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環繞,中西部是以建溪、松溪為主軸的河谷平原、丘陵與串珠狀的山間盆谷,形成以水侵蝕為主的地貌。全市平均海拔453.55米,以東部辰山最高(海拔1822.2米),以南部南雅鎮房村為最低(海拔68米)。山地佔全市土地面積的57.34%,丘陵佔29.86%,河谷平原與盆谷佔12.8%。
市內有千米以上山峰91座,其中東南、北部有86座。
辰山(又名仁山)位於縣城東部的水源鄉,與東游鎮相鄰,形如「金」字,為市自然保護區,主峰海拔1822.2米。山中多為中生代火山岩和花崗岩,有黃鐵礦多處。
石塔山位於縣城東南的玉山鎮,與古田縣交界,主峰海拔1611米,頂部較平,已修通公路。東部為花崗岩,西為青崗岩。
擎天岩位於縣城北部的龍村鄉,與建陽市接壤,主峰海拔1222.8米。山中多花崗岩,中部有變質岩和石英礦岩。
郭岩山即郭雲山,位於縣城西部的吉陽鎮,與順昌縣連接,主峰海拔1383.7米,右臨建溪,左依富屯溪。山中多火山岩、花崗岩,山勢雄偉,重巒疊嶂,為建甌西部第一山。
百丈岩位於縣城南部的小橋鎮,其山脊延伸至迪口、玉山、南雅鎮一帶,系鷲峰山脈分支,為東西走向,東部山勢雄偉,西面山峰連綿,坡度多在35度以上,山中多花崗岩,平均海拔800米,最高1335.4米,為市南部制高點,系小橋溪與迪口溪分水嶺,可阻擋夏季台風北進和冬季西北風南下。
二、氣候
建甌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春夏多雨,秋冬乾燥,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
春季2月中旬至5月上旬,氣溫10一22℃,氣候多變,時寒時暖,乍晴乍雨,多低溫陰雨,少日照,清明前後,常出現倒春寒、冰雹天氣。
夏季5月中旬至10月初,氣溫22℃以上,初夏潮濕,多梅雨、暴雨,中、後期酷熱,多台風、雷陣雨,易旱。
秋季10月初至11月底,氣溫10一22℃,天氣涼爽少雨,常有秋寒天氣。
冬季12月初至次年2月中旬,氣溫7—9℃,天氣寒冷乾燥,多霧,多西北風,常出現霜凍、冰、雪天氣。
三、水文
建甌市河流主要屬閩江建溪流域,呈格子狀水系,發育全面,流向多為東北~西南,多年平均水位90.9l米,大河利用落差3.5~18米,小溪102~420米。境內有5公里以上河流131條,總長1569.2公里;10公里以上51條,總長1079公里。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26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5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建溪、崇陽溪、南浦溪、松溪。境內河流長161.6公里。全市水能理論蘊藏量為57萬千瓦。
建溪
為建甌市最大河流,是閩江主要支流,源於浦城和崇安北端,分南浦溪和崇陽溪,兩河相匯於徐墩鎮山邊長源村邊,始稱建溪。自北向南流經徐墩鎮葉坊、徐墩、北津至芝城鎮匯入松溪,再經芝城鎮七里街、三門和南雅鎮白水源、魯口、太平、白沙、新建、南雅、新村、小雅、房村進入南平市大橫,至南平匯入閩江。徑流量占閩江水量的1/3。其中境內有5公里以上支流111條;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崇陽溪、南浦溪、松溪、東邊溪、小松溪、小橋溪、玉山溪、高陽溪;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萬石溪、秦溪、延安溪、梅村溪、集瑞溪。
四、動植物
建甌市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全市植被有6個型組,即闊葉林、針葉林、常綠闊葉林、竹林、灌叢和灌草叢;9個型,即暖性針葉林、暖性針闊葉混交林、溫性針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竹林、落葉闊葉灌叢、灌草叢,常綠闊葉灌;16個群系組,73個群系和205個群叢。
建甌市維管束植物有177科442屬1416種,其中蕨類植物32科37屬121種;裸子植物8科15屬22種;被子植物137科390屬1292種。常見的有杉科、松科、殼斗科、禾本科、豆科等2l科。主要樹種有杉木、馬尾松、甜櫧、毛竹、五節芒等70多種。古珍稀樹種有銀杏、鵝掌楸、水松、香榧、三尖杉、沉水樟、刨花楠、花櫚木、紅豆杉、櫸樹、楠木、紅花油茶、觀光木、莫氏玉蘭等14種。大宗經濟樹有油茶、油桐、漆樹、棕櫚、錐栗等14種。
全市野生動物有28目87科330種,屬國家保護的有17種,其中屬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雲豹、金錢豹、黑鹿、金貓、黃腹角雉;屬二級保護的有毛冠鹿、髭羚、大靈貓、麝、小靈貓、穿山甲、水獺、獼猴、白鷳、鴛鴦、褐林鶚、蟒蛇、黑熊。動物的分布隨種類、地點不同而異,繁殖力強的動物主要分布於原始森林少、人們活動頻繁的地帶;繁殖力差的珍稀動物多分布於人煙稀少的深山原始闊葉混交林中。因原始森林減少和對動物的保護管理不嚴,野生動物已大為減少。
❽ 古代廖氏有何功績,,,,,,,,,,
廖氏人所到之處,披荊斬棘,勇於獻身,富於進取,為中華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更不乏叱吒風雲和才華橫溢的歷史人物。據江西省寧都廖氏族譜所載:歷史上有尚書七人(昌岐、昌復、昌盛、昌信、琳宣、昌興、昌隆);進士二十三人(蘭芝、光祿、光堯、光廷、光照、廖鑾、廖強、安節、季高、季淵、廖光、廖經、壽翁、祖謙、應剛、友文、應和、志同、廖澄、正古、有衡、天覺、德明);還有舉人三十九名,任太守的二十二人,其它官宦一百八十一人。據史料記載:
叔安6世孫廖淵,封西北侯。廖姓人在商王朝前期已置身於貴族的行列了。
叔安7世孫廖光曾參與討伐蘭夷的戰爭,並在戰爭中立了功,被仲丁任命為司牧,由此可知,廖氏祖先在三千年前就在當時的「中央政府」中任要職了。
叔安30世孫廖宣,曾多次參與討伐東夷和淮夷的戰爭,並被任命為司馬(管軍政的官職)。從文獻記載可知,廖氏祖先之一的廖宣,在二千八百年前就已經當上周王朝的高級軍政長官了。
叔安49世孫廖范(漢代)官江夏太守(相當地區專員)。
叔安56世孫廖節、57世孫廖嘉父子倆均任漢王朝的太僕(中央政府的官員,皇帝的親信)。
叔安60世孫廖扶,是一個精通經史、地理、天文、算學的高級知識分子,是當時聞名全國的教育家。
廖化,三國時為蜀國車騎將軍,封中鄉侯。
叔安68世孫廖子璋,司馬炎咸寧二年(276)因功封左衛鎮國大將軍。
從憲之子廖五桂任征吳大總管。五桂之子廖欽襲封大總管。
叔安72世孫(廖欽之子):廖守信任青州刺史、廖守義任太平州判、廖守崇任汀州刺史、廖守誠任清溪縣令、廖誠達任處州通判、廖誠壁任宣州司馬、廖誠忠任杭州知府、廖誠希任揚州太守。這是廖氏家族的一個顯赫時代。
叔安73世孫(誠希之子):廖世昌登進士。廖世清任揚州太守。
叔安74世孫(世昌之子):廖彥光任汀州節度使,鎮守福建。
叔安75世孫(彥光之子):廖玉玲,二十二歲任興州府尹,後升任湖廣郡太守。
叔安78世孫(奇可之子):廖廷邦任武威郡太守,封武威郡公。廖延齡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廖延春任太原郡太守,封太原郡公。
叔安79世孫(延齡之子):廖崇德,唐貞觀中以明經登第,任江西虔化縣令。
叔安80世孫(崇德長子)廖蘭芝,唐朝總章戊辰進士。
叔安81世孫(蘭芝三子)廖光景,官宣州刺史。
廖爽,唐朝進士,知虔化,後梁仕楚,衡州太守,拜承相,封南陽郡開國侯。
廖匡晏,五代時期登進士,官福建順昌令。
廖融,五代時期官郴州馬平令。未幾,掛冠隱居衡山,愛好詩詞,人稱詩中勁敵,晚年歸順昌。
廖濟,官決勝指揮使。
廖理安,宋代官江西吉安太守,廉明仁恕,吏民感戴,立廟以祀。
廖剛,宋代崇寧進士,歷官監察御史、吏部員外郎、御史中承、徽猷閣直學士。
廖榮,宋代官柳城令,公明果斷,伸弱抑強,粵西頌之。
廖舜欽,宋代武舉,任陝西參將。
廖中修,八歲能文,習舉子業,治春秋,聲蜚藝苑。
廖光源,宋代國學生,博覽群書,氣宇超卓。
廖鑒科,性敏好學,通觀史冊,倜儻豁達,有古人風。
廖庸,字淇惠,南宋末年,隨大將孟拱轉戰湘鄂川,為抗金及元重要力量,庸以戰功駐節潭州(今長沙)封護國功臣。
廖林龍,襲指揮職。
廖然點,中神童科,襲指揮職。
廖城景,襲指揮職。
廖元鎮,元代中武舉孝廉,任邵陵副將致仕郎。
金堂縣龍威鄉廖氏祖先從湖南邵陽遷入四川,經歷二百七十餘年。這二百七十餘年是一個艱苦的創業時期,是一個求生存、謀發展,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的時期。這段時期除了繼承和發揚廖氏祖先的優秀傳統文化、艱苦創業精神外,客居他鄉,困難重重,我們祖先創造了驚人的業績,出現了不少歷史名人。
廖維一,字貫之,大英世系兆相公之子。後人評價:「生而多艱,鮮食寡食。然而勤儉,成性樸厚,居心勤勤勉勉,以赤手而起家,使家境逐步饒裕。常戒其子曰:『凡屋可避雨,衣可避寒矣!無以麗為,致傷福也,一粟一粒,尤當惜之』」 。
廖維稔,字稻城,大縉世系兆瓚的次子。他三個兒子,學純、學詩、學修。其中:學修,官八品;學詩,官九品。後人評價:「生性樸厚慈儉尤勤,接鄰以和,教子裕如長幼。數千人皆曰:「公之勤以積之,而不知實,公之厚以招之也。」
廖學詩,字言齋,維稔次子,官正九品。後人給予他很高的評價。稱:「生而多慧,長更不群,剛正不阿,直斷鄉曲,勤勞自守,儉啟家風,教子六經,接物常懷四慎,惠及於朝,邀得龍章。為人謙恭,尤兼忠厚,其行善有實心而不沽名釣譽,其交遊多讓德,不好訟而紛爭拒。『積善之家,自求多福,明德之後,必有達人』」
廖學修,字慎齋,維稔三子,官八品。後人評價:「豪傑能忍,英雄肯吃虧,斯言也。誠能忍者福始大也,吃虧者德也,豈易易哉。公之饒裕,謂其勤儉得之。」
廖光泰,字午山,號炳南。學詩次子。後人評價他:「國之良也,民之秀也。生無他嗜,酷愛詩書經史。毫落雲蘭之紙,逸情飈發,藻思泉流,風嘯月樂趣-生。以詩社騷壇,咸稱伯將蒼亭樂府也。」炳南的盟弟佛生一一張世傑,贈詩雲:「百家諸子胸中橫,詩社騷壇稱勁兵,麗句新詞艷且清,靈心慧舌類春鷥。嘯月歌風自適情,天然機趣妙難賡,怪想奇思總不群,筆尖到處驚鬼神。」
廖光朝,字漢卿,學修長子。後人評價:「其人體雖小,而才則大,身雖卑,而智則高,目雖不識丁,而胸藏有甲兵,營謀乃翁創八百餘畝之業,此則漢卿之才也,智也。其難得者,肯施荒土以埋枯骨,不吝余貲,以賑孤貧,是所謂真善也,實恩也。願族中凡子若弟效之。」
廖顯昆,字子輝,光泰五子。入國學黌案,管纂文炳。
廖耀淵,字汶川,顯洲長子,入國學(情況不詳)。
廖扶,漢經學家。字文起,汝南平輿(今屬河南)人。習《韓詩》、《歐陽尚書》,弟子常數百人。無意仕進,專攻經典,尤明天文、讖緯、風角、推步之術。曾預知荒年,儲谷數千斛,用以賑恤宗族。年八十卒於家。
廖立,三國蜀漢臣。字公淵,武陵臨沆(今湖南常德西)人。劉備為荊州牧,辟為從事,擢長沙(今屬湖南)太守,漢建安二十年(215),吳呂蒙襲長沙,立脫身入蜀,為巴蜀(今四川重慶)太守。劉備為漢中王,征為侍中。後主劉禪即位,徙長水校尉。諸葛亮曾贊立為「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立本意也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副,而官位在李嚴等下,心懷不滿。對丞相掾李邵、蔣琬等議論劉備、關羽之失,品評朝臣。亮以「坐自貴大,臧否群士,公言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又言萬人率者皆小子也;誹謗先帝,疵毀眾臣」之罪,於蜀建興初廢廖立為民,徙汶山郡(今四川汶川西南(今四川汶川西南)。廖立與妻子以種地為生,後聞諸葛亮卒,垂淚漢道:「我終為左衽矣!」卒於徙所。
廖化(?-264),三國蜀漢將領。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今湖北襄樊)人。為關羽主簿。關羽敗亡,他在吳國詐死,乘間奉母奔蜀。劉備命他為宜都(今屬湖北)太守,後升右車騎將軍,封中鄉侯。在蜀以果敢勇烈著稱。蜀亡後,被徙洛陽,途中病死。
廖剛(1071-1143),北宋臣。南劍州順昌(今屬福建)人,字用中,號高峰。崇寧進士。少從陳瓘、楊時學。宣和間累官監察御史,論奏不避權幸。紹興初為吏部員外郎,請高宗移蹕建康(今南京),以抗金兵,並請守祖宗兵制,強干弱枝。七年(1137)遷御史中丞,論財匱、兵驕、官冗等時弊。旋因忤秦檜致仕。著有《高峰文集》。
廖德明,宋學者。字子晦,南劍州(今南平)人。少學釋氏。及讀楊時書,大悟,就受業於朱熹。乾道中舉進士第。以宣教郎知莆田縣,務重風教,抑制強豪。歷知潯州,有政聲,人多愛敬之。遷廣東提舉刑獄,彈劾不避權要。累遷吏部左選郎官,奉祠卒。著有《槎溪集》、《文公語錄》、《春秋會要》等,時稱「槎溪先生」。
廖永安(1320-1366),明將領。字彥敬,黃岡人,元末時,舉家遷居安徽巢湖。因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他聚集人馬踞衛巢湖。朱元璋初起時,他率水軍歸順;被授以管軍總管之職,後升為建康翼統軍元帥。善水戰,曾率軍奪鎮江、常州、池州,以戰功升為同知樞密院事。不久,與張士誠戰於太湖,兵敗被俘,拒降,被囚八年,死於姑蘇(今江蘇蘇州)。追封為楚國公,後改封鄖國公。張士誠被擊敗後,朱元璋親迎其靈柩於城郊,葬於鍾山。
廖永忠(1323-1375),明將領。字乃明,巢縣(今屬安徽)人。元末,隨兄廖永安率水軍歸朱元璋,克集慶。兄死,襲職為樞密僉院,總領水軍。洪武元年(1368),拜征南將軍,以功封德慶侯。四年,平蜀主明升。八年,坐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
廖升,明臣。襄陽人。博學有史才。與當時名士方孝孺、王紳等交往甚密。洪武中為左府斷事。洪武二十九年(1396)六月,升任太常少卿。建文元年(1399)正月,敕修《太祖實錄》,他與高遜志充副總裁官。後燕王朱棣南下奪位,他聞知慟哭,自縊死。永樂初,都御史陳瑛劾他不順天命,效死建文帝,請行追戳。明成祖未允。
廖紀,明臣。字時陳,東光(今屬河北)人。弘治三年(1490)進士。授考功主事,屢遷文選郎中。正德中,官工部左侍郎。提督易州山廠。剩餘之金無所私。世宗立,任南京吏、兵部尚書,參贊機務,被彈劾解職。嘉靖三年(1524)任吏部尚書。在南京,持議與張璁合。璁輩欲引為己援,遂用為六卿之首。後與璁輩相牴牾,乃告老歸。卒,贈少傅,謚僖靖。
廖燕(1644-1705),清文學家。字人也,號柴舟,廣東曲江人。諸生。家貧苦學。屢應科舉不第,遂棄仕,教授為生,讀書著述。詩文恣肆犀利,不事雕琢。論詩反對模擬堆砌。詩作抒發懷抱,譏諷現實。工草書,善戲曲。詩文有《二十七松堂集》、《柴舟別集》。
廖壽豐(1836-1901),清臣。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字榖似,又字闇齋,晚年自號止齋。同治進士。光緒七年(1881)任浙江糧道。十年中法戰爭爆發後,奏請浙漕海運,折漕收銀。十三年任貴州按察使,次年調浙江。十六年任福建布政使,旋改河南。到任後興築孟縣小金堤石壩,疏浚濟河,導黃入海。十九年授浙江巡撫。次年推行「新政」,開辦蠶絲廠,設蠶學館,頒發制茶新法,試行內河小輪船,奏設求是書院等。
廖壽恆(1839-1903),清臣。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字仲山,晚號抑齋。壽豐弟。穆宗同治間進士。歷任湖南學政,國史館纂修,侍讀學士。1884年(光緒十年)署刑部左侍郎,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中、法戰爭中,曾力主籌餉制械,抗擊法國侵略軍,鞏固西南邊防。1897年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次年(光緒二十四年)1月24日與總理衙門王大臣約康有為問話,曾詢及變法的方法步驟。「戊戌變法」期間,視諸臣為後進,故能有所指陳,助康有為向光緒帝送書遞折,傳達光緒帝的「上諭」。且助孫家鼐延請康有為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促進變法。1900年,因病開缺回籍。
其他廖姓名人有漢大臣廖顗,綠林起義軍將領廖湛;五代楚大臣廖爽、廖匡齊,詩人廖匡圖,南唐大臣廖澄,將領廖偃,詩人廖凝;宋學者廖行之,詩人廖融;元名醫廖文彬;明大臣廖庄、廖希元,農民起義首領廖惠;清大臣廖仲、廖騰、廖金城、廖谷似,學者廖機、廖元度,詩人廖雲錦,畫家廖基傑等。近當代廖姓名人有民主革命家廖仲愷,政治家廖承志、廖暉,紅軍將領廖榮坤、廖景坤、廖業琪,解放軍將領廖漢生、廖容標、廖明、廖仲符、廖成美、廖運周、廖步雲、廖述雲、廖昌金、廖政國、廖冠賢、廖海光、廖鼎祥、廖鼎琳、廖錫龍,國民黨將領廖磊、廖耀湘、廖以義,農學家廖思樟,數學家廖山濤,天文學家廖新浩,金屬材料專家廖波,化學家廖代偉、廖兵、廖森,生物學家廖侃,醫學家廖仲頤、廖永廉、廖鎮江、廖萬清、廖遇平、廖康煌,學者廖平,翻譯家廖瑛,經濟學家廖至柔、廖群、廖建祥、廖康玉、廖士義,財經作家廖岷,法學家廖長城,作家廖琪、廖振、廖毓文、廖華釗、廖和敏、廖小勉,藝術家廖軍,書法家廖平,畫家廖鉞、廖野,漫畫家廖冰兄,盆景專家廖堅,音樂教育家廖昌永、廖輔叔、廖一明、廖寶生,電影編導廖燁、廖峰,影視演員廖學秋,戲曲史家廖奔,編劇廖一梅,話劇演員廖凡,粵劇演員廖俠懷,川劇演員廖靜秋等。
❾ 介紹一下武夷山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夷山崖墓群)、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9)順昌盆景擴展閱讀:
武夷山的風俗:
1、喝茶俗
這里的婦女喝茶俗與其他地區的飲茶風格大不一樣,它不是品茶,也不是飲茶,而是喝茶,它即不用茶杯,又不用熱水瓶,也不用當今最流行的紫砂茶具,而是用飯碗。用的茶葉也不很講究,當地山茶即可。茶水用三角茶壺放在灶門爐前文火煨開。
2、喊山與開山
喊山與開山原是武夷山御茶園內舉行的一種儀式,每年於驚蟄日由知縣主持祭祀活動,在規定的程序中,茶農齊聲高喊「茶發芽,茶發芽」,以祈求神靈保佑武夷岩茶豐收、甘醇,是為「喊山」。「開山」一般定於立夏前三日之內,茶農們趕早在制茶祖師楊太白塑像前靜默行祭。
❿ 老同學開公司,有什麼比較實用的禮物
彭練矛的「十年寒窗」,是在一次次搬家中度過的。
他的父親是鐵道兵。「修鐵路要到處跑,哪裡沒有鐵路,就到哪裡修路。」全家跟著父親輾轉各地。1962年,彭練矛出生在江西鷹潭,很小就隨父親到了福建廈門,隨後又去往福建南平順昌縣。
「我有很長一段記憶留在了順昌的鐵道兵部隊大院里。一棟樓里上上下下的鄰居,誰父親從前線回來,總會帶很多東西,比如小糖果之類,給每家的小孩都分一點。」在那裡,彭練矛度過了一段童年時光。
彭練矛回憶說,當年就讀的東方紅小學建在一個山坡上,順著一個大台階爬上去就是順昌一中,「我們大院距離學校大概五六里路,那時候覺得不算太遠,一幫小孩成群結隊地上學、放學,想著各種各樣的法子玩。」
11歲時,他們全家來到了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一個叫虎什哈的鎮子。每次搬家,彭練矛都會換一所新學校。「這么一倒騰,中間跑丟了幾個學期。」
對他的同學來說,上學是件很奢侈的事。那時的農村,十幾歲的孩子都要幹活,有些孩子根本沒有機會讀書。
「連吃飽飯都是問題。」彭練矛有兩個哥哥,三個男孩糧票都有定量,一個月只有十幾斤糧食,沒有油水,根本不夠吃。為了填飽肚子,他們就拿糧食換紅薯,一斤糧食差不多可以換7斤紅薯。由於在福建時吃了太多紅薯,吃「傷」了,彭練矛到現在都不怎麼吃紅薯。
在那個沒有鐵路、吃不飽飯的小鎮,彭練矛考上了北京大學。那是1978年,高考恢復的第二年,年僅16歲的彭練矛走進燕園,成為「文革」後北大無線電電子學系招收的首屆學生。
上大學後,每月的糧票定量漲到了54斤,彭練矛終於能吃飽了。除了喂飽身體的糧食,更讓他興奮的是那些取之不盡的「精神食糧」,他總是早早地去圖書館排隊借書,再「打游擊」一樣地找地方看書。
1982年,彭練矛考取了北大電子物理碩士研究生,此後又赴國外深造,開啟了電子顯微學和碳基納米電子學研究的新篇章。
步入21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試圖尋找能夠替代硅的晶元材料,而碳納米晶體管是最具前景的方向之一。從2000年至今,彭練矛堅守在國產碳基晶元研究一線,並首次制備出性能接近理論極限,柵長僅5納米的碳納米晶體管,成為國產碳晶元發展的領軍人。
彭練矛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談高考:「要讀書就去最好的地方讀」
新京報:你當年接受的小學、中學教育是什麼樣的?
彭練矛:那時正處於「文革」時期,科班出身的好老師很少,很多沒經過正規教育,更不用說師范教育。學校教的不是數理化,而是「工農業生產知識」,包括拖拉機的構造、怎麼製造沼氣之類,更強調將知識應用於生產中,而不是死讀書。
秋冬時節,河裡水都幹了,我們從生產隊藉手扶拖拉機,在河道里學著開。河道里風特別大,每次開完之後,回家就會生病。
新京報:在高考恢復前想過上大學嗎?
彭練矛:那時沒有高考制度,但大學還有其他選拔途徑,比如名額分配到各單位,然後選拔推薦。我肯定想不到能上大學,因為我們家成分不太好,根本就沒有機會上大學。
新京報:聽到恢復高考的消息是什麼心情?
彭練矛:當時我的兩個哥哥都在河北農村一個叫六道河的地方插隊,恢復高考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他們離開那裡的唯一途徑,否則他們就要在那待一輩子。如果能考上,家裡最發愁的事一下就可以解決了。而我當時還在上高中,高考對我來說沒有對哥哥們那麼特別。
新京報:當時高考競爭激烈嗎?
彭練矛:高考剛恢復,積壓了十來年的學生一起進考場,其中包括「老三屆」,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高校能夠容納的學生也有限。我記得1978年、1979年的高考錄取率大概只有6%。
新京報:當時高考考哪些科目?
彭練矛:得考七八門。數理化、語文、生物、地理、英文。英文分數是作為參考分,不納入總成績。英文我學了一點,但是沒有信心能考好,所以沒參加英文考試,我的英語參考分是0分。
新京報:你認為自己屬於「天賦型」還是「努力型」?
彭練矛:1978年,我參加高考的時候,我的兩個哥哥都考走了,就剩我自己在河北待著。我很努力地學習,也想跟哥哥們一樣考上大學。
高考很難,但最難的不是學習,而是獲取資料,因為只學「工農業生產知識」是不夠的,必須去找數理化教材,但可能整個學校也沒有一套完整教材。
那時,只要誰有以前的中學教材,我就想各種辦法去借,或是用自己手裡的資源和別人交換,然後用蠟紙手抄一份,習題也會抄寫。我一直都是班裡的好學生,老師拿到書或習題也會想著我。當時我自學了所有能夠借到的教材,做完了所有習題。那時只有一個單純的念頭,就是把書讀好。
新京報:當時在哪參加的高考?
彭練矛:要到灤平縣城裡高考。考試持續好幾天,要提前去。那幾天正好下大雨,路上都沒法走車,比較危險。高考前夕的摸底考試,我的成績在整個承德都特別好,鐵道兵系統對我寄予了很大希望,後來部隊專門派了一輛軌道車,把我和其他參加高考的同學直接送到了縣城。軌道車有點像一節火車頭,但不是用來拉列車,而是平時用於巡查和檢查路況,只能裝幾個人。
部隊管送不管接,考完試之後,我自己大概走了60多公里回家。還記得,路上要過河,河水都快漫到胸脯,那時膽子很大,直接就蹚過去了。
新京報:什麼時候知道高考成績?當時什麼心情?
彭練矛:我的成績在整個承德地區排第一。但當時沒地方查成績,縣里先知道了消息,慢慢傳到村裡,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有一天,我的一個好朋友去郵局取信,看到一個寫著我名字的信封,就順便給我捎了回來。我老遠就看見他蹦著跑過來,一看,是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特別高興。
消息傳出去後,學校的老師們也知道了,有的老師說:這娃可惜了,要是上「北大」多好,怎麼最後上了「北京大學」?
拿到錄取通知書之後,我去縣里體檢時碰到教育局的人,才真正確認了自己的分數。
新京報:能講講當初填報志願的故事嗎?
彭練矛:我們當時是高考前填報志願。我所在的那個地方,有史以來沒有人考上北大,你敢不敢報?如果報高了,風險很大。當時父母也不太明白怎麼報志願,很多老師都覺得我報高了。
我自己也談不上特別有把握,那時想法特別簡單,北大是當時全國最高學府,是我內心的憧憬,我就認定,要讀書就去最好的學校讀,所以就報了北大。
一開始,我特別想讀數學專業。我很喜歡數學,但高考數學只考了80多分,物理考了95分左右,所以後來還是選了物理。當時看到有個專業叫「電子物理」,覺得又有電子、又有物理,看起來很厲害,就選了。後來才知道,電子物理不屬於物理系,而是屬於無線電系,無線電系是從物理系分出來的。
圖為彭練矛給當代青年人的手寫寄語。受訪者供圖
談求學:「沒什麼別的想法,就拚命讀書」
新京報:來北京求學是什麼場景?
彭練矛:那時去上大學標配就是一床被子,疊成豆腐塊,打個包,後面掛著洗臉盆和飯盆,還有一些書,背在身上就去了北京。
去上學之前,父親送給我一塊上海牌手錶,當時算比較奢侈的禮物。我們家三個孩子,父親給每人都送了一塊表。那塊表我一直戴著,畢業後去美國讀書還一直戴著。有一回在學生食堂吃飯,天氣比較熱,就把表摘下來放在托盤里,吃完飯把托盤端去送洗,結果忘了拿手錶。一出門就發現表沒了,趕快跑回去找,但沒能找回來。
新京報:在燕園的日子是怎麼度過的?
彭練矛: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就拚命讀書。老師們非常好,大一大二的時候有幾個老師我們特別喜歡。
看到北大有這么好的圖書館,我們都去排隊借書,有時一本書要等很長時間才能借到。但當時要想找地方看會兒書可不容易。那時候圖書館學生多、位置少,拿著閱讀卡才能有一個座位。閱讀卡不是人手一張,我們1個宿舍7個人,只有1張閱讀卡。當時圖書館規定,晚上7:00以後就可以隨便坐,那時可以安心坐在那看書。教室也一樣,什麼時候教室空了,就跑過去待著看會兒書,什麼時候有人來上課,再換個地方。
新京報:去圖書館喜歡借什麼類型的書?
彭練矛:一類就是專業里頭最「猛」的書,像《吉米多維奇數學分析習題集》、J.D.傑克遜的《經典電動力學》等,這些書得早早排隊才有可能借到,而且看一個上午必須得還回去,然後再繼續排隊借;另一類是文學經典,雖然是理科生搞科研,文學名著也要讀,像《約翰·克利斯朵夫》《三個火槍手》,一周要讀好幾本。
新京報:有人懷念80年代,你對那個年代有什麼特殊的印象嗎?
彭練矛:那時大家都意識到,我們和外面的世界有巨大差距,覺得國門打開了、有機會了,都想要提升自己,大家都生機勃勃,追求理想。我覺得,任何時候都應該這樣。
談當下:認真把事做好,才能把控自己的命運
新京報:幾十年過去後,再回憶高考,有什麼感觸?
彭練矛:對我來說,高考談不上改變命運,我一直覺得,這就是我該做的事。不管做什麼,都要認真把事做好,這樣才能夠把控自己的命運。
新京報:如何看待當下的高考?
彭練矛: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道坎,人生中還有很多道坎。即使沒有上大學,也不說明人生就不能出彩,認真做事,在什麼地方都行。即便上了北大,有積極上進的,也有懈怠放鬆的。
新京報: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學生有什麼不一樣?
彭練矛:不太一樣。當時我們的選擇少,還是畢業分配的年代,所以顯得單純一些。同學們很純粹,讀書就是要提高自己。很少有人想著找工作的事情,想的都是讀完之後怎麼為國家服務。那時候也分成績好的和稍微差一點的,但放鬆和放棄自己的人非常少。
現在的孩子視野比較廣闊,想法也比較多。但很多學生沒把精力都放在讀書上,總想著如果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大部分孩子考研、讀博是在逃避就業,真正熱愛科研、想做學術的少了。
很多學生能考到北大,可以說是天之驕子,但有些同學經過一兩年,覺得很難再處處保持最優秀,一旦接受了「我不是最好的」設定,對自己就降低了要求,開始琢磨「我能找個什麼工作」「誰誰誰能掙多少錢」「哪個公司今年招幾個人」這些事。
但我始終覺得,我們國家這么大,留給大家去創造、去做貢獻的天地非常廣闊,很多孩子生來是做大事的,而不是僅僅為了養家糊口。
新京報:又是一年高考時,你最想對今年的考生說些什麼?
彭練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覺得這句話就特別好。
圖為彭練矛。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人物簡介
彭練矛,材料物理學家,主要從事碳基電子學領域研究。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北京大學電子學院院長、北京大學碳基電子學研究中心主任。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影 新京報記者 浦峰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