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桿盆景吧
1. 高桿石榴盆景怎樣造型
一般應該向文人的造型方向發展。
2. 剛栽的黑松可以曬太陽嗎
剛栽的黑松不可以曬太陽。
種植後的黑松要放置在室內向陽通風處以防室外太陽曝曬下出現脫水死亡,因剛種植時的根系受傷對水分的吸收減少而在太陽下曝曬時葉片水分蒸發過量會導致黑松脫水乾枯死亡。
之後一個月內僅在早晨9點鍾以前見光照,其餘用遮衣布等嚴格遮蔭,如果過早加強光照量,代謝加強了,由於氣溫不適合生根,樹液流動量太大,能量耗盡不利於成活。
生長習性:,喜光,耐乾旱瘠薄,不耐水澇,不耐寒。適生於溫暖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區域,最宜在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且含有腐殖質的砂質土壤處生長。
因其耐海霧,抗海風,也可在海灘鹽土地方生長。抗病蟲能力強,生長慢,壽命長。
原產日本及朝鮮南部海岸地區。中國旅順、大連、山東沿海地帶和蒙山山區以及武漢、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引種栽培。山東蒙山東部的塔山用之造林已有60多年的歷史,生長旺盛。浙江北部沿海用之造林,生長良好。
3. 迎春花盆景吧圖片
淘寶網:盛世鑫毅植物園,經營日本小葉迎春,對節白臘,水臘,黃楊等盆景,價格合理,多專精心栽培。土屬植肥料,假山配件(動物人物房屋橋梁等),多肉擺件,園藝器皿等配套齊全。全場滿26元包郵,滿50元贈送小禮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經過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長期存活,且具有藝術價值。盛世鑫毅植物園的盆景師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種植修剪經驗,精心養護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備一定藝術功底。
各種造型,獨具一格(直桿式,斜桿式,懸崖式,石夾樹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應有盡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餅肥,復合肥,矮壯素等品種齊全)
4. 有一種高大喬木,兩廣人稱為滿堂紅,它的學名是什麼
名稱: 紫薇
拉丁文學名: Lagerstroemia indica
別名: 百日紅、滿堂紅、癢癢樹
科屬名: 千屈菜科、紫薇屬
生態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澇。萌菜性強,生長較慢,壽命長。
形態特徵:
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紫薇為小喬木,有時呈灌木狀,高3~7米;樹皮易脫落,樹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狀。葉互生或對生,近無柄;橢圓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3~7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光滑無毛或沿主脈上有毛。圓錐花序頂生,長4~20厘米;花徑2.5~3厘米;花萼6淺裂,裂片卵形,外面平滑;花瓣6,紅色或粉紅色,邊緣有不規則缺刻,基部有長爪;雄蕊36~42,外側6枚花絲較長;子房6室。蒴果橢圓狀球形,長9~13毫米,寬8~11毫米,6瓣裂。種子有翅。花期5~8月,果期7~9月。
紫薇屬共有4個種:
(1)紫薇:花紫紅色。
(2)翠薇:花藍柴色,葉色暗綠。
(3)赤薇:花火紅色。
(4)銀薇:花白色或微帶淡繭色,葉色淡綠。
以花瓣藍色的翠薇最佳,為圓錐花序,著生新枝頂端,長達20厘米,每朵花6瓣,瓣多皺襞,似一輪盤。花開滿樹,艷麗如霞,故又稱滿堂紅。結果為蒴果,狀如大豆,內有種子多粒,11月成熟。
繁殖培育:
紫薇的繁殖可採用播種、分株、扦插。播種法 於11月采種,葫果曬干脫粒後干藏,於翌年3月播種 ,播種後覆蓋一層細泥土, 以不見種子為度,再覆蓋稻草。
園林用途:
紫薇樹姿優美,樹干光滑潔凈,花色艷麗;開 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花期極長,由6月可開至9 月,故有「百日紅」之稱,又有「盛夏綠遮眼,此 花紅滿堂」的贊語,是觀花、觀干、觀根的盆景良 材。尤其是紫薇枯峰式盆景,雖樁頭朽枯,而枝繁 葉茂,色艷而穗繁,如火如荼,令人精神振奮。
產地分布:
產於亞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國華東、華中 、華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
宋代詩人楊萬里詩贊頌:「似痴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
目前紫薇品種最全的在江蘇紫薇基地:分別有高桿紫薇分枝點1.5米.叢生紫薇蓬徑10-100數量100萬左右.
明代薛蕙也寫過:「紫薇花最久,爛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續放枝。」
北方人叫紫薇樹為「猴刺脫」,是說樹身太滑,猴子都爬不上去。它的可貴之處是無樹皮。物以稀為貴,世界上千樹萬木之中有幾種是無皮的?年輕的紫薇樹干,年年生表皮,年年自行脫落,表皮脫落以後,樹干顯得新鮮而光滑。老年的紫薇樹,樹身不復生表皮,筋脈挺露.瑩滑光潔。
紫薇樹長大以後,樹干外皮落下,光滑無皮。如果人們輕輕撫摸一下,立即會枝搖葉動,渾身顫抖,甚至會發出微弱的「咯咯」響動聲。這就是它「伯癢」的一種全身反應,實是令人稱奇。
紫薇耐旱、怕澇,喜溫暖潮潤,喜光,喜肥,對二氧化硫、氟化氫及氮氣的抗性強,能吸入有害氣體。據測定,每千克葉能吸硫10克而生長良好。紫薇又能吸滯粉塵,在水泥廠內距污染源200~250米處,每平方米葉片可吸滯粉塵4042克。因此,它是城市、工礦綠化最理想的樹種,也可作盆景。
紫薇還具有葯物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論述,其皮、木、花有活血通經、止痛、消腫、解毒作用。種子可制農葯,有驅殺害蟲的功效。葉治白痢、花治產後血崩不止、小兒爛頭胎毒,根治癰腫瘡毒,可謂渾身是寶。
中國古時有紫薇斗數,是依照紫薇星推算命理的方法
葯理:
【別名】搔癢樹、紫荊皮[四川]、紫金標[江西]
【來源】千屈菜科紫薇屬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以根、樹皮入葯。夏秋采剝落的樹皮,曬干;根隨時可采。
【性味歸經】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腫。用於各種出血,骨折,乳腺炎,濕疹,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 0.5~2兩。
5. 高桿文人盆景一般多高
1.5米左右。
它的特徵是:在樹樁盆景中往往表現為聳高、清瘦、瀟灑、簡潔,在樹干五分之三以上部分布三至四個枝條,其中較長一枝彎曲並呈垂直而下狀,在未翹梢起的基本樹型。
文人盆景往往以個性生動、鮮明、清新,且技藝精湛的藝術形象,為自古中國知識分子清高、自傲的志向、孤高清逸和獨往獨行不羈的人文精神追求,作了最好的注釋。文人盆景所表現出的精神內涵,仍然追隨崇尚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藝術思想和精神境界。
文人樹盆景製作:
1、文人樹盆景的加工應自幼開始,此時可塑性大,能做出細微的彎曲變化,加工主要是修剪和蟠扎,松柏類還需適當雕刻。
2、對於選好的樹木材料,經過細心觀察和思考,確定觀賞面後,即可進行一次基本結構的修剪。
3、一般先將主幹主部的枝條剪去,僅留主幹上部1/3的枝條,有時也可在下部留少量小枝條,用作點綴。
4、根據造型的需要,需對主幹上部枝條進行疏剪,必須認真考慮取捨,對於不需要的枝條應毫不留情地剪除。對於保留的枝條,不要急於剪短,以留待蟠扎,如枝條粗度不夠還需繼續培養。
6. 什麼盆景最值錢
大部分的花友都會在室內養護花卉盆栽,而想在室內養護花卉,對於花卉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我們應該選擇一些適合在室內生長的花卉,比如綠蘿、虎皮蘭、龜背竹、文竹、吊蘭等植物就比較適合在室內養護了,它們喜歡陰涼的環境,而且很好養。但還有2種盆景也是值得養的,它們很值錢,放在家裡養護4年,一盆賣出「1萬」是有可能的,想想太值了,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兩種盆景吧。
7. 養羅漢松盆景注意什麼
大家好,我是植物草蟲,愛綠化愛養花,說到羅漢松,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吧,我自己也養有羅漢松盆栽,今天有網友問到,羅漢松盆景的松針葉子發黃了怎麼回事?
敲重點:羅漢松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很廣,重要的街道位置,辦公樓環境布置都會看到身影,而羅漢松作為家庭養護的話,主要有小苗盆栽或者作為盆景養護,羅漢松是重要的盆景素材,非常受歡迎,當然羅漢松露養還是要比室內養護好養一些。
對於網友說的羅漢松葉片發黃,其實作為家庭養護羅漢松盆景,葉片發黃的原因就是根系出了問題,根系發展不好是主因,葉片發黃是結果,所以我們一直強調養護羅漢松主要是養根,根系養好了,松針挺拔有力冒新針,枝繁針茂好造型。
做到針美枝幹有造型,不能枝幹挺拔有力無針葉,那就沒味了,所謂的人靠衣裝松靠針,及時舍利也要綠針配才有感覺,喜歡羅漢松盆景的都會保留大量的素材,好的盆景造型,養護到位的羅漢松盆景看起來就是種享受,局外人看就是木材,而盆景者看著就是藝術。
所以,找到根系出問題的原因就能解決,羅漢松盆景松針發黃,原因有6點,養護羅漢松盆景注意這6點,枝幹挺拔松針濃綠有力造型美:
1,澆水太多
羅漢松的根系是怕澇的,如果澆水太勤,現在是春季,溫度低,易發生倒春寒,所以需水量不多,澆水多了水分散發慢易積水爛根,還有露養澆水太勤,盆土太潮,倒春寒易凍傷根系。
2,施肥燒根
羅漢松進入春季以後,為了冒出更多的新針和枝條,我們澆完解凍水大約一周以後會施肥,但是施肥很有講究,特別是盆栽羅漢松,濃度過高易燒根,還有施肥要往花盆邊緣不要往根系周圍,也會燒根,施肥以後澆水也易燒根。
3,還在服盆
如果是上盆不久的羅漢松不要急,在服盆期間會有下部的一些松針會發黃,不要緊的,在服盆期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根系活力差,傳輸的養分和水分不足以供應需要,所以出現葉片松針發黃的原因,只需慢慢等待就行,不要操之過急。
4,上盆宜素養
如果是上盆養護出現發黃,那麼要注意,羅漢松上盆以後要素養,切忌施肥,施肥易改變盆土的滲透壓,施肥會讓盆土滲透壓偏高,從而導致根系脫水,就會出現羅漢鬆鬆針發黃得現象,如我們吃鹽多口乾一個道理。
5,根瘤
當然如果是養護幾年的羅漢上午,那就要考慮病害了,現在春季沒到驚蟄,蟲還在休眠,病害則不一樣,環境適宜就會爆發,特別是根瘤,現在最容易得到的病害,根瘤要及時切除防治,可以掏洞檢查根系。
6,養護環境
當然養護環境也很重要,如果室內養護,通風差,濕度不宜,溫濕度調節差,盆土酸鹼度不合理,盆土板結透氣性差,這些都會影響根系的活力,所以希望網友自行檢查,找到原因才好對症下葯 。
8. 怎樣才可以加入盆景吧盆景交流吧
怎樣才能養好盆景呢? 一、忌施肥。盛夏高溫,葉面失水較快,此時施肥可使樁體細胞濃度小於外界環境濃度,導致植物細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動,樁體因肥害失水而死。 二、忌乾旱。想起來澆水,想不起來就不澆水,有時一連幾天不管,一旦發現葉片萎蔫,才迅速補水,葉面便恢復正常,這是樁體適應環境的一種反應,但長期如此,過強的蒸騰作用終究會使樁體大「病」難愈,脫水而死。 三、忌水漬。當環境溫度超過28度時,應對盆景進行蔽蔭保護,否則,樁體從土壤中獲取的水量遠遠低於因蒸騰作用而失去水量,輕則葉緣灼傷、焦枯,重則樁體被日灼重創而死。 四、忌驟蔭。通常情況下,為避免高溫傷害,在環境溫度超過樁體忍受最高溫度時,應將盆景移向光照較弱的相對低溫區(約低2度)以利樁體生長,但如驟然將其移入室內或沒有光照的低溫區,過不了幾天,葉片就會自然脫落,樁體也會迅速萎縮而死。 五、忌午浴。炎夏中午不可向光照下的樁體噴水或向盆中澆水,這種「寵愛」方式會使盆景溫度突然低於環境溫度而傷及樁體。
9. 高桿老枸杞怎樣做盆景
搞盆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置頂帖里有不少關於盆景基礎造型的帖子,先學習一下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