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盆景的主題
㈠ 遺物在盆景里是什麼意思
《盆景》是艾青創作於新時期的一首詩作。
建國後,艾青這位「從彩色的歐羅巴帶回了一支蘆笛」的詩人為新生活而歡呼,為世界和平和友誼而歌唱。
從1950年到1957年,他出版了《歡呼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春天》和《海呷上》等詩集。
從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開始,詩人的歌喉沉寂了21年之久。
1978年得到平反,同年4月在《文匯報》發表《紅旗》一詩,復出詩壇。
在新時期,他共寫了200多首詩,出版有《歸來的歌》、《彩色的詩》、《雪蓮》、《域外集》等詩集和論文集《艾青談詩》。
作為「歸來詩人」,艾青的「歸來的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以宏闊的視野,思考重大的社會現實問題,並由此擴展、深化開去,試圖對人類歷史作出哲理性的概括,如《在浪尖上》、《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等。
這是艾青在新時期影響最大,得到評價最高的詩作。
二是詠物和哲理小詩,如《魚化石》、《山核桃》、《酒》、《蛇》、《盆景》、《仙人掌》等,這類詩抒寫一時的情緒感受,或記錄對社會、人生的感悟。
第三類是域外題材的詩作,如《歐羅巴圓舞曲》、《牆》、《重訪維也納》、《巴黎》、《紐約》、《芝加哥》等,多為記游式的隨感和思考。
艾青復出以後的詩作,一方面承續了他50年代詩歌的單純、樸素、明朗的特點,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他30年代詩歌運用較多的現代派手法中的有活力的成分。
他善於捕捉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現代生活,表現抽象的觀念、哲理;常常把象徵性的形象同哲理性的思考結合起來,抒發對時代、社會、人生的認識。
1979年2月,剛獲得平反不久的詩人隨作家訪問團到南方訪問,在廣州參觀了盆景展覽,此時卻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由眼前的盆景,聯想到自己長達20年的坎坷和苦難,聯想到十年動亂中自由被踐踏、個性被壓制、人性被扭曲的社會現象,於是,把復雜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觀對象中去,寫下了《盆景》一詩。
全詩共4節。
第一節寫盆景養尊處優,貌似珍貴,卻被禁錮了生命的處境。
「好像都是古代的遺物/這兒的植物成了礦物/主幹是青銅,枝椏是鐵絲/連葉子也是銅綠的顏色」,這里哪有一點生命的感覺?第二節指出盆景被拘禁在花盆裡,「生長的每個過程/都有鐵絲的纏繞和刀剪的折磨」,以至於「一部分發育,一部分萎縮」,顯露出各種各樣的「怪相畸形」,「像一群飽經戰火的傷兵/支撐著一個個殘廢的生命」。
它們都是以「不平衡」和「殘缺不全」為標準的病態審美觀念的犧牲品。
這一節的描寫就是要指出「它們都是不幸的產物」。
第三節是一個轉折,指出了花木應該具有的自然的生命狀態,可以看作是對植物「自由伸展發育正常」的呼籲。
最後一節是這樣的:「如今卻一切都顛倒/少的變老、老的變小/為了滿足人的好奇/標榜養花人的技巧/柔可繞指而加以歪曲/草木無言而橫加斧刀/或許這也是一種藝術/卻寫盡了對自由的譏嘲」。
「怪相畸形」被作為藝術來展覽,這是一種美醜不分的顛倒,詩人在這一節里把批判的鋒芒直指「橫加斧刀」的盆景的製造者,表明了本詩的主旨。
當然,我們不應認為詩人對盆景藝術有什麼偏見,他不過是藉此來鞭笞極「左」思潮下踐踏自由、壓制個性、扭曲人性的社會現象。
詩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把對客觀事物的描述上升到更高的象徵的層次,把對現實的思考熔鑄在具體可感的意象之中。
艾青年輕時曾受過繪畫的專業訓練,善於准確地把握事物的形態。
在詩的第一節中,詩人用工筆畫的筆法寫出了盆景的外觀,並交代了環境,其中的線條、色彩是負載著否定式的思想情感的。
第三節又這樣寫盆景的畸形:「像一個個佝僂的老人/誇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塊根/留下幾條彎曲的細枝/芝麻大的葉子表示還有青春/像一群飽經戰火的傷兵/支撐著一個個殘廢的生命
㈡ 詩人艾青,綠這首小詩以什麼為線索,描寫了什麼,表達了詩人什麼
艾青的詩歌《綠》運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學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處都是綠色,樹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風的春拂下來回擺動,風是綠的,水是綠的,世界充滿了綠。綠是生命的顏色,是生命的象徵。
背景:一九七九年二月,艾青率領的全國詩人訪問團,同他一起在廣州、海口、三亞、湛江、上海等地參觀訪問,他同人談詩,共同參觀,在天涯海角拾貝,在長途汽車里講笑話,他的《盆景》、《綠》、《天涯海角》、《海水和淚水》、《仙人掌》、《鹿回頭》、《候鳥》、《回聲》、《揀貝》、《神秘果》、《沉思》、《盼望》、《船與海員》、《希望》等等就是這時期寫的。
綠是自然的顏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樂!。艾青先生的名詩《綠》,更是寫出了綠的搖曳、綠的美幻,綠的聞風而動,乃至綠的生命。綠色」真是具有永恆的魅力!
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你的忙
已經有人問過了,轉自他人。
㈢ 艾青詩選中盆景這首詩的寫作手法是什麼
艾青詩選中盆景這首詩的寫作手法是記敘加描寫。《盆景》是 艾青 1979年2月23日所寫的 現代詩。
1979年2月,剛獲得平反不久的詩人隨作家訪問團到南方訪問,在廣州參觀了盆景展覽,此時卻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由眼前的盆景,聯想到自己長達20年的坎坷和苦難,聯想到十年動亂中自由被踐踏、個性被壓制、人性被扭曲的社會現象,於是,把復雜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觀對象中去,寫下了《盆景》一詩。
(3)艾青盆景的主題擴展閱讀:
《盆景》賞析
讀著這些詩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那個動亂的年代。
十年動亂,凡是經歷過的人,回想起來都會不寒而慄。那是怎樣的年代呵!國家的經濟、文化不僅遭到嚴重殘民害物,幾乎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遭到了摧殘,人性被踐踏著,靈魂被扭曲著,這真是一場空前的民族的災難。
詩人經歷過這場災難,他的痛苦不亞於任何人。對於四人幫的倒行逆施,他早就想揭露,他早就想控訴,可是,那時他被剝奪了說話的權利,被剝奪了寫詩的權利。詩人這種欲發而不能的痛苦,恐怕要比別人深重多了。這種種痛苦在詩人心中積淤著,等待著噴發。
重見天日之後,1979年,詩人參加作家訪問團到南方訪問。在廣州參觀花圃的時候,詩人看到了盆景,這盆景一下子觸動了詩人的心靈,詩人在當時就迅速記下了自己的感受,後來經過修改,寫成了《盆景》一詩。
無可非議,盆景是一種藝術,而且是我國的一種傳統藝術。在小小的花盆裡,經過精心培育和加工,會呈現賞心悅目的千姿百態,它能給人以美感,能給人以愉悅。
然而,此時此刻,這盆景在詩人眼裡是病態的,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它們的痛苦,這痛苦正是詩人所經歷過的。由盆景,詩人聯想到那個動亂的年代對人性的踐踏、對靈魂的扭曲。
詩人從這嶄新的角度,噴發出了積淤很久的控訴和憤怒。詩人利用了盆景的生存狀態,貼切而深刻地抒發出了自己的思緒。
這首詩,從頭至尾是寫盆景,然而,無處不是在寫人,是在控訴那個動亂的年代,以使人們警醒:那樣的痛苦年代再也不能重演了!
這首詩,詩人在著力刻畫盆景的生存狀態,詩人發揮了自己具像描繪的特長,准確而生動地勾畫出盆景的形象,形成了這首詩的感人力量,也構成了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盆景,它們與其它景色不同,它們「在各式各樣的花盆裡,受盡了壓制和委屈,生長的每個過程,都有鐵絲的纏繞和刀剪的折磨,任人擺布,不能自由伸展不錯,詩人寫得很准確,盆景正是在這種狀態下存活的。
同時,詩人又是在寫那個動亂的年代,那時,有多少人「受盡了壓制和委屈,在「鐵絲的纏繞和刀剪的折磨下生活呵!
㈣ 艾青詩選內容概括和主題思想是什麼
對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烈的追求。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的謳歌和嚮往。對物質貧困然而精神富有的依戀。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
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後,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贊揚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
詩人簡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偉大的中國現代詩人。原名蔣正涵,號海澄,筆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華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 ——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
以後陸續出版詩集《大堰河——我的保姆》(1939)《火把》(1941)《向太陽》(1947)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後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後發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贊歌》等詩作。
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1985年,獲法國藝術最高勛章。其詩作《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
㈤ 艾青詩選內容概括和主題思想
《艾青詩選》內容概括和主題思想:對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烈的追求。對黑暗的憎惡,對光明的謳歌和嚮往。對物質貧困然而精神富有的依戀。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
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後,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贊揚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
㈥ 《艾青詩選》中《盆景》反映和嘲諷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
1979年2月,剛獲得平反不久的詩人隨作家到廣州參觀了盆景展覽,此時卻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他由眼前的盆景,聯想到自己長達20年的坎坷和苦難,聯想到十年動亂中自由被踐踏、個性被壓制、人性被扭曲的社會現象,於是,把復雜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觀對象中去,寫下了《盆景》一詩。
㈦ 艾青詩選哪首詩反映和嘲諷了尊嚴遭到踐踏自由遭到壓制個性遭到扭曲的社會現象
摘要 盆景在詩人眼裡是病態的,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它們的痛苦,這痛苦正是詩人所經歷過的。由盆景,詩人聯想到那個動亂的年代對人性*的踐踏、對靈魂的扭曲。詩人從這嶄新的角度,噴發出了積淤很久的控訴和憤怒。詩人利用了盆景的生存狀態,貼切而深刻地抒發出了自己的思緒。
㈧ 魚化石和盆景主題上的異同點(《艾青詩選》)
回答:精美的悖論:《魚化石》細讀 □曹萬生 魚化石 (一條魚或一個女子說) 我要有你的懷抱的形狀, 我往往溶化於水的線條 你真像鏡子一樣愛我呢, 你我都遠了,乃有了魚化石 六月四日一...,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㈨ 艾青 盆景 涵義
試論艾青「歸來」後的詩歌創作。
答案:艾青「歸來」後的詩歌創作成就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其一是長篇抒情詩。如《光的贊歌》和《古羅馬的大鬥技場》。《光的贊歌》繼承了艾青的前期創作謳歌光明的詩歌主題,把這一主題由具體的歷史事件升華到普遍的哲理高度。全詩以深邃的思考、恢弘的氣度謳歌光明,同時也鞭撻了諸如野蠻、愚昧、迷信、專制等企圖禁錮和消滅光明的黑暗勢力,表達了自己獻身光明、同黑暗勢力斗爭的決心和信念。《古羅馬的大鬥技場》則以憑吊歷史的方式,鞭撻了奴隸制度的罪惡。這些詩作雖然是以抽象的事物和歷史為題材,但卻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其中既有對「文革」的反思,也表達了詩人對光明的未來的深切呼喚。其二是短篇抒情詩。艾青在復出後,把他對於社會人生的坎坷經歷和復雜體驗,凝聚成一些抒情短章。代表作有《魚化石》、《盆景》、《鏡子》等。這些詩作的題材雖然是一些日常的生活景物,卻都聯系著諸如歷史浩劫、人性扭曲和反思自省等重大社會人生主題,是作者在長詩中對社會人生的歷史反思的一個重要側面和藝術的補充。在詩藝上,艾青復出後詩歌創作的哲理性普遍加強,因此哲理化就成了艾青復出後詩作的一個基本特色。這種哲理化傾向一方面深化了作者對於社會人生的思考,使詩作具有較大的思想深度,詩歌境界也隨之更顯深邃和廓大。但另一方面,也因為詩的理念成分太重。而缺少前期詩作所有的豐富鮮活的意象,同時也削弱了詩的形象感和感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