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雨峰

盆景雨峰

發布時間: 2022-08-09 17:30:07

① 不怕太陽曬的盆栽綠植有哪些

1、太陽花

太陽花,花如其名,太陽越大開的越旺。它俗稱「死不了」,小名「隨你曬」,花名「曬死了算我輸」。不需要怎麼養護就能花開爆盆。一旦光照不足,便容易徒長。

養護要點:需要充足的光照的同時,也要注意通風,以免根莖出現腐爛。

② 如何種植盆景

花是嬌貴的,盆景是花中之花,那就可想而知盆景就更加的嬌貴,對盆景的養護那條件就版更加的高權了。

一、忌施肥。盛夏高溫,葉面失水較快,此時施肥可使樁體細胞濃度小於外界環境濃度,導致植物細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動,樁體因肥害失水而死。但可以噴灑新高脂膜保護液防水分蒸發。
二、忌乾旱。想起來澆水,想不起來就不澆水,有時一連幾天不管,一旦發現葉片萎蔫,才迅速補水,葉面便恢復正常,這是樁體適應環境的一種反應,但長期如此,過強的蒸騰作用終究會使樁體大「病」難愈,脫水而死。
三、忌水漬。當環境溫度超過二十八度時,應對盆景進行蔽蔭保護,否則,樁體從土壤中獲取的水量遠遠低於因蒸騰作用而失去水量,輕則葉緣灼傷、焦枯,重則樁體被日灼重創而死。
四、忌驟蔭。通常情況下,為避免高溫傷害,在環境溫度超過樁體忍受最高溫度時,應將盆景移向光照較弱的相對低溫區以利樁體生長,但如驟然將其移入室內或沒有光照的低溫區,過不了幾天,葉片就會自然脫落,樁體也會迅速萎縮而死。
五、忌午浴。炎夏中午不可向光照下的樁體噴水或向盆中澆水,這種「寵愛」方式會使盆景溫度突然低於環境溫度而傷及樁體。

③ 十大好養盆景樹種

好養,顧名思義就是容易成活,打理容易。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容易照顧和成活的樹種吧。排名不分先後喲。
一、黃荊
黃荊素有【養不死的黃荊】之稱,其生命力頑強,抗病能力強,蟲害少,生長速度也頗為快速,成型時間短,分布廣泛,獲得素材容易。
二、紫薇
紫薇也是非常棒的盆景植物,它的主要特點是分支非常多,美麗的粉色花兒也是非常艷麗的,也有白色和紫色的品種呢! 注意春季花開現蕾之後要搬到室內溫涼通風的地方,延長花期,養護得當,花期長達3-4個月。
三、平枝栒子
它往往是生長在岩石懸崖的縫中,它也是一種半落葉的灌木,非常適合作為盆景,屬於新手盆景植物,它可以保持長久的綠色,喜歡陽光,也比較耐陰。
四、石榴
石榴是我非常喜歡的品種之一,我也是喜歡看的,它有著迷人的樹干,還有艷麗的花朵和果子,都是非常美麗的。
五、福建茶
很多花友都喜歡,適合製作大小的盆景,它有著亮澤的葉子,如果溫度適宜,它那白色的小花能夠全年開花呢!當然也有小小的紅色小漿果可以欣賞!它喜歡陽光,溫度不高不低最好,不耐寒。
六、三角梅
三角梅也是最好的盆景植物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豐富多彩,漂亮,美麗的花兒彷彿飄飛在樹上的彩蝶。它的生長比較快,能夠製作成各種風格,喜歡呆在每天有6個小時的環境,不耐寒。
七、火棘
非常棒的觀花觀果樹種,非常適合做小盆景。幾乎沒有什麼病蟲害。養護難度小。
八、榔榆
榔榆樹是我國比較常見的盆景植物了,是理想的盆景植物,因為它耐修剪,很容易做造型。比較好養,能夠適應大部分的溫度,耐寒性一般。
九、三角楓
最容易成活,養護的樹種之一,生長速度快,容易造型,成型快。
十、對節白蠟
有【盆景之王】的美譽,生長速度快,耐修剪,抗病能力強,傷口癒合能力強。適應性非常好。

④ 盆景迎客松怎麼製作

選擇地栽赤松原始樹相,由下而上,層層片扎,最後收頂。此過程的要點在於回將不必要的答亂枝剪除,使該枝所形成
的葉片與上部的枝條分離,達到層次分明的效果。

從上部的枝條中分解出3個枝條並扎片,一枝向左,一枝向左後,一枝向前。向前的一枝又分解為兩枝,一枝向左前,一枝向右前。

將向左前的分枝進行收頂,將向右前的分枝進行收頂。該樹樁經蟠扎造型後,層次分明,收放有致,藏露結合,樹形飄逸,體現出初作人較為深厚的藝術功底。

(4)盆景雨峰擴展閱讀:

養殖方法

1、花土:養迎客松的盆景,需要使用相對排水能力比較好、養分含量比較高的沙質花土。比較推薦使用河沙和腐葉土混合製成。

2、溫度:它喜歡溫暖,最好將它養於20℃左右的環境之中。它不喜歡環境溫度有太大的變化,所以養護時,應注意盡量保持氣溫恆定,不要將它放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之中。

3、澆水:需要水分來幫助生長,當它的花土稍干之後,就要為它澆水。不過冬天時,可以每5-10天澆一次,以免澆多了讓它受澇。

⑤ 為什麼要給盆景命名,如何給盆景命名

就像寫詩一樣,需要畫龍點睛之句,盆景也是這樣,有個好的題名,盆景的主題就突現出來了。為盆景命名,筆者在製作實踐中,得出以下三點體會。

利用名句和人物形象命名

這種命名法,比較簡便,關鍵就在恰如其分。如用李白的詩句「輕舟已過萬重山」,那麼製作的山水盆景,就必須有連綿的大山和奔流不息的大江,江上有船,突出山水悠遠、小舟飛渡的形象,有這樣的盆景,命名才恰到好處。用王之渙的名句「黃河遠上白雲間」,盆景的圖案就有遠山白雲和黃河的形象。若用宋詞辛棄疾《代人賦》中的「春在溪頭薺菜花」,製作的盆景就得有山下小溪,溪頭生長著幾棵綠葉簇擁的已綻白色的薺菜花,甚至溪畔還有已泛鵝黃的柳條兒。以人物形象命名的盆景也不少,例如《獨釣寒江雪》的盆景,上面的人物能看出姜太公的形象,那麼改為《姜太公釣魚》,就更為確切生動了。《杜甫行吟》、《昭君出塞》、《米芾拜石》等,都是根據人物形象命名的,意境深遠,格調清新而高雅,常常比自己創作的名字更有檔次。

以自然景物形象命名

盆景本來就是自然景觀的縮影,故命名就必須根據景觀之特點,冠以最能體現景觀之神的名字,如《神女峰》、《長江萬里行》、《逶迤長城》。屬遠村近野,田園風光一類,雖沒有大山江河的氣魄,卻有玲瓏小景,鄉情風趣,這樣的盆景,命名應更新穎,「小橋流水人家」、「蛙聲一片」、「萬綠叢中一點紅」、「古桑新姿」、「農家紅樓煙雨中」等,都是以自然景觀取名的,大都情景交融,寓意深遠,耐人尋味。自然景觀和動植物相結合的形象,也是盆景命名的亮點,如《泰山迎客松》、《嵩山古柏》、《古廟唐槐》等,此種盆景題名,比較流行,在盆景園中數量極多,缺點是讓人感覺不夠新穎、別致。自然景觀同動物相結合命名者也不少,《竹林三熊》(熊貓)、《空山鳥鳴》、《金魚戲龍泉》、《奇山飛狐》等等。以自然景觀命名的盆景,出現有創意的佳名,也不是多麼容易,必須細心觀賞、研究,誕生妙趣橫生的靈感,才能獲藝術性強的盆景佳名。

根據盆景造型和意象命名

盆景的造型,是為其取名的重要依據。盆景製作者,在製作盆景時心中就有「造型」了,故脫手後隨即便起出名字。不過也有的忽視了這件事,過後就要請人給命名。有文化有知識的,會寫詩作畫的人,經過細致觀賞,一般會琢磨出高雅的名字來。造型盆景美名,如《嫦娥奔月》、《孔雀東南飛》、《喜鵲登枝》、《大江東去》、《鯉魚跳龍門》、《犬貓鬧春》、《虎蹲峭岩》、《竹影:雨露風晴》(四盆)、《雲翠果紅》等,這些盆景名字屬通俗類,假若要求更含蓄、更深沉,那就得以盆景的意象取名,就不是一目瞭然地把名與景聯系起來,而是觀後思考出一種嚮往的東西來。例如盆景的圖案是一棵古樹,在樹椏中的樹瘤上卧著一隻蟬,命名為《秋聲》,觀賞人並沒有聽到秋聲,人們看到此景,想到了「噤若寒蟬」,便聯想到了秋天。再如《月照竹林》盆景,只有一叢翠竹縫隙間,有絲絲銀光閃爍,根本看不到月亮,可能使人琢磨出來,月亮就在叢林的那邊,有斜照過來的光芒,這比月亮就在叢林頂上,要好得多。這就是盆景的名字,離真實的造型之景很遠,可意和景密切相連,費一番思索,就能驚喜的破解,這樣的盆景名字才是真正高檔次的。

⑥ 佛子山為什麼被稱為山水盆景

佛子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政和縣城東部的外屯鄉境內。景區位於武夷山東南麓,處在環太平洋大陸邊緣構造岩漿帶中的我國東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帶,是火山猛烈爆發的產物,景區地質遺跡類型多,地質環境奇特,它以高聳的峰叢、巨大的崩塌堰塞、完整的火山復活剖面、完好的遺存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佛子山景區面積137平方千米,由地下、地面及立體空間組成,東至旺樓,西至蛙岩,北至銅盆山,南至鎮前鯉魚溪,分為獅峰核心景區、旺樓二級景區、七星溪二級景區、銅盆山景區。獅峰核心景區又劃分為獅子岩景區、筆架山景區、佛子岩景區、天生岩景區、磐石景區等。

佛子山風景區突兀而奇特的地質景觀堪稱華東一絕。178米高罕見的獅峰巍峨險峻,翹首雲天、形神兼備,獅峰周圍有成片原始次生林,自然環境優美,峰頂是絕佳的觀景台。景區的標志性地質景觀佛子岩,巧奪天工、惟妙惟肖。因其與夫妻岩的組合中極像佛家弟子而得名,周圍奇峰林立,植被豐茂。險峭峻拔的筆架山臨坡面崖高230餘米,因峰巒酷似筆架而得名。這里山峰聳立,峭壁懸崖,地貌奇特。筆架山林木茂盛,古樹蔥郁,從不同角度解讀此峰,景色更為美妙。除了上述3座主體山峰外,其他山峰、岩石、石洞等景點還有43處。

佛子山風景區的峽谷與溪、瀑、潭、湖景觀讓人心曠神怡。梅子坑百米瀑布垂高百餘米,水從絕壁斷崖頂沖出,猶如白練長垂、銀河掛落,有崩雲裂石之氣,銳不可當;隆隆之聲,盡顯大自然磅礴之勢。下有深潭,潭水翠綠,碧波盪漾。

位於獅峰景區中的佛子岩景區中的三級瀑布,由崖頂呈三級往山底潺潺而下,周圍植被茂密,彷彿大自然在鳴迎賓之曲。蛙岩瀑布宏偉壯觀,在巨石間飛瀉而下,層層疊疊,變幻多姿。七星溪貫穿佛子山整個風景區,集雨面積達150平方千米,河道水量極大,水流平緩,河道水深,水質清澈。沿河兩岸河堤柳浪聞鶯,鳥語花香,竹林片片。

佛子山風景區內雲海、霧濤氣勢磅礴、變幻莫測,四季皆宜。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常見萬頃雲海湧起,澎湃翻騰;而由於地勢東高西低,佛子山晚霞景觀更為壯麗多彩,雲彩時而水晶般晶瑩,時而如烈火般燃燒,奇峰變幻不定,天地融為一體。嚴冬時節,獅峰景區偶有降霜和下雪,此時,海拔1千米以上的高山雪白晶瑩一片,樹枝倒掛冰凌,樹林常形成白蒙蒙的「霧凇」奇景。佛子山風景區的生物景觀珍稀多樣,還保留著大面積優美的原生天然林。古樹資源豐富,或孤植,或成林成片。樹種豐富,主要有南方紅豆杉、銀杏、竹柏、油杉、柳杉、穗花杉、三尖杉、杉木、香樟、楠木、鉤栗、南酸棗等許多珍稀樹種。景區內有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鵑林、零星分布的梅花、山櫻花和四照花等。獨特的樹石相依,獅峰、母獅峰等石筍狀石峰頂部可見成片奇松生長於其中。

佛子山還有許多古洞奇穴,山洞多、山洞怪異是佛子山的一大特點,山洞成因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裂隙型,這類山洞是水流沿裂隙流動,把裂隙漸趨擴大而形成,這類山洞狹長深不可測,如山羊洞、鷹嘴洞等,深不見底,神秘莫測。二是火山熔岩洞穴,這類洞穴生在岩壁和岩槽中,是火山岩鈣鹼性包裹體和圍岩風化的差異性及水流作用下形成的洞穴。如肚臍洞、水簾洞、蝙蝠洞、天洞等,這類山洞高懸崖壁,形態精巧,疑是仙人雕琢,巧奪天工。三是河湖沉積砂礫岩類洞穴,這類洞呈洞和岩槽成群分布崖壁上,這些洞穴岩槽形態各異,有的像嘴巴,訴說著佛子山天翻地覆的滄桑地質歷史,岩洞有的口小肚子大像葫蘆,這葫蘆還真不知裝的什麼葯,洞內有蛇窩,有鳥窩,有松鼠窩,有蟲子窩,給人以神秘感。有些洞是岩石錯落崩坍形成的,如將軍洞;有些洞成因是砂礫岩石含可溶性鈣質礦物;有的是蟲子性分泌物腐蝕形成。四是堆石洞,這類洞是疊石間空隙多,堆石體下空隙相互連通,形成洞中有洞、洞套洞,有數千米長,如進入迷宮;有的山洞洞室大,洞中冬暖夏涼,是消暑的好去處。

佛子山山美、水美,石更美,象形石數量極多,有恩愛伉儷夫妻岩、面參禪佛子岩、笑容滿面彌勒岩、惟妙惟肖盼夫岩、神態自若的觀岩音和巧奪天工朝覲岩、頂天立地的天柱岩、聲震萬壑雄獅岩、愧羞難當羞女岩、雄風叱起龜頭岩、嘆為觀止的天牆岩、靈氣橫生古猿岩、忠貞不渝的玉女岩、蓄勢越躍蛙岩、紫氣環繞蓮花岩、宦官青垂禮帽岩和猛獸下山的鴨嘴獸等。

佛子山不光是象形石多,神奇還在於景物步移景換、形態逼真,如筆架山南看成崖、東看成嶺、北看成列、西看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獅峰的景幻更是變化多端,形象逼真,從不同角度欣賞,豬頭、駝峰、鯊魚頭、孔雀、海獅、石筍、猴子等象形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佛子山風景

⑦ 製作山石盆景的石材有哪些

製作盆景的石料很多,一般可分為硬質石與松質石兩大類。硬質石質地堅硬,不適宜雕琢,經過敲擊後的新剖面光滑不具紋理。松質石又稱軟質石,質地較疏鬆,可以雕琢,新剖面具有一定的紋理。在同一類石料中,又包括許多質地、形態、紋理、色澤各不相同的石種。在同一種石種中,不同的石材也有形態、紋理等方面的差異。不同的石材,其用途也不一定相同,有的可用來作山水盆景的主峰,有的則宜用來作坡腳,有的則更適宜用來作樹木盆景的點石。有的石材宜用來作高峻挺拔的山峰,有的則宜作平緩的崗巒,有的石材宜作嶠岩奇石、巨峰絕壁,有的石材可作翠巒碧澗,表現景色秀麗的山河,有的則表現為雄偉、高聳、渾厚、險要、奇特
斧劈石,實屬頁岩的一種,色彩有灰色、淺灰、深灰、灰黑及土黃等。斧劈石一般石質堅硬,但也有部分松軟,吸水性能較差,紋理多為直的線狀。斧劈石雖然堅硬但可以雕琢,屬硬質石中的一個特殊的例子。斧劈石敲擊時,多呈縱向劈開,成為修長的較薄的條片狀。絕大多數情況下新剖面具有自然、逼真的紋理,如同山水畫中的斧劈皴,斧劈石因此而得名。有時因斧劈石的紋理稍有欠佳,可用刀刻方法加以修飾,以改善紋理,但此法很難掌握,稍有不當,人工痕跡就會過於明顯,因而失去自然。斧劈石多用於水盆式山水盆景,也可用於旱盆式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一般不能採用,因為斧劈石主要表現的是雄偉挺拔的山峰,險峻的峭壁,確有刺破青天之勢。斧劈石的造型手法有敲擊、鋸截、拼接和少量的雕琢方法。斧劈石也是主要的石料之一
英石,是石灰岩經過自然風化和長期的風雨、日光等的侵蝕而成的,多呈灰色、深灰色或淺灰色,有時還間以白色或淺綠色。質地堅硬,不吸水。一般都有自然的峰體形狀,表面凹凸的紋理自然逼真,表現的皴紋豐富而有變化,有巢狀、大皺、小皺等。英石也有觀賞面、正面與後面之分,觀賞面與正面皴紋應明顯自然,平坦無皴紋或不明顯或皴紋不自然者選作後面。紋理好的一面作觀賞面,觀賞面對著欣賞者。英石堅固耐久,不易損壞,因此也不可雕琢,因新剖面無或極少有自然的紋理。造型手法主要是採用鋸截或拼接方法。石材的好壞還是要看天然形狀,作者要先學會選材的本領。英石可用來製作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也可用作樹木盆景的點石

⑧ 新手怎樣選擇盆景樹樁

運用概括、集中、誇張等藝術手法,把大自然的風景搬到盆景之中,就成為縮龍成寸、以小見大的盆景。它追求「奇致」,講究新奇美,以達到耐人尋味、賞心悅目的目的。天然樹樁,千姿百態,令人眼花燎亂。而樁頭卻是樹樁盆景的基礎,與創作的成敗得失相關.如何選擇,非同小可。見仁見智,似乎都胸有成竹。殊不知,要獲得公認的佳品,遠不是舉手之勞。對一般愛好者來說,失之交臂者有之,選擇失當者有之.好樁修劣者有之。那麼.其中三味能否理出些頭緒來呢?筆者通過佳作觀摩、書畫借鑒、市場調查和創作實踐,初步歸納為「扭、曲、朽、包、疤、怪、老、根、壯、型」十字,以祈拋磚引玉。扭:扭轉、旋扭。即干或根的某生理面相對鄰段同一生理面的轉向。其特點是:紋理顯著,勢如蟠龍。如在全國首屆根藝展覽會獲一等獎的《龍的傳說》,其扭轉動勢.堪稱典範,倘作為盆景樁頭,亦不失為佳作。曲:彎曲。有屈折與柔彎之分。屈折,是干或根轉向而形成一定的角度〔即所謂硬角):虎刺和南天竹常出現此種形狀,頗有挫折等閑、屈鐵剛毅的氣質和不屈的生機;天然的一波三折更難能可貴。柔彎,彎而不成角,形成一定的弧線,勢如游龍,顯得靈活生動。梅花游龍樁用的就是此種柔彎誇張的手法。一寸三彎,更能產生極強的節奏感。盡管在花市上,—般化、無特色的直干樁無人問津,並不說明直干就毫無可取.如在叢林式盆景中,恰當地配置一兩株直干,能使景中線條富有變化從而產生剛柔相濟的效果。

朽:枯朽。下枯上榮,新陳代謝,枯木逢春,反差強烈。有道是:「黃昏過後有清晨,朽木樁頭枝葉嫩。」包:鼓鼓囊囊,有古拙的韻味和幽默感。常見??木、榆樹樁有鼓包。疤:疤痕。疤痕累累,意味著萬劫再復,體現頑強的生命力。怪:形狀奇特、迥異.異乎尋常。映山紅(春杜鵑)蔸就結構復雜,奇形怪狀者不少。老:即老齡樁頭。老而彌堅,令人產生閱歷滄桑的聯想。蒼勁古樸,有慈祥之感.根:這里此注意三點。①根的觀賞價值:懸根露爪,體現經受過風雨的洗禮;盤根錯節,意味著根基牢靠.不可動搖。正如《芥子園畫譜》所雲:「樹生於山腆土厚者多藏根,若嵌石漱泉於懸崖千仞鐵壁萬層之地,則岈古樹,每多露根,直若遺世仙人,清癯蒼老.筋骨畢露,更足見奇耳!」②根多、根壯,容易成活。③若上山採掘,在作業中應盡量避免損傷根系,尤其是須根。樁頭離土,立即用浸濕的吸水柔質材料(舊棉布條等)適當纏繞根系,再套上塑料袋並扎封袋口;或用濕青苔、腐葉等填充根須空隙,同樣用塑料袋包封.也可起保濕作用。要是在花木市場選購,則應注意根系是否因脫水而壞死。其判斷方法是:剝開一點根皮察看,變質發黑者,表明已壞死:壞死過多,栽活無望,尤其是赤楠、映山紅等難移栽的樹種。壯:壯實的樁頭,因其內在養分較多,易成活。壯實厚重,也給人以巍然不動之感。型:型式、樣式、款式,是景面構圖的粗略模式。它經過歷代名師巧匠的發掘、創新,見諸文字者有:直乾式、曲乾式、蟠乾式、斜乾式、卧乾式、雙乾式、一本多乾式、叢林式、懸崖式、臨水式、橫枝式、俯枝式、垂枝式、風吹式、劈乾式、枯乾式、枯梢式、枯峰式、禿頂式、疙瘩式、連根式、提根式、寄植式、象形式、附石式等.各有千秋.盡可參照,毋需拘泥。正如《介子園畫譜》指出的:「惟先矩度森嚴,而後超神盡變,有法之極.歸於無法。」又說:「當神而明之,不可死守成法。」何況,樹各有形.實際是隨遇而得.因材施藝者居多。至於諸如主、次,大、小,粗、細.高、低,長、短,遠、近,剛、柔,虛、實.疏、密,輕、重,強、弱,動、靜,起、伏,聚、散,藏、露,明、暗,曲、直,斜、正,平、奇,巧、拙,枯、榮等對比手法,以及對如何協調呼應、和諧統一.如何體現意境、風格以「發其神秀.窮其奧妙,奪其造化」等諸多深層次的美學問題的探討,遠非一篇短文能說清楚的,本文不宜細述。自然力造成的樁頭,很難十全十美,選樁者還得面對具體素材來權衡優劣,靈活取捨.切勿求全,多考慮彌補措施為宜。盆景為立體藝術,樹樁的觀賞面多多益善,四面有景更佳。野外挖掘的樹樁、因根系損傷減少,其吸收養分能力大為減弱,樹冠枝葉難以保全,栽活後,還得重新蓄枝造型。因此,我們選樁時應著重於樁頭基部的形態。樁頭基部選准了,主旋律就定了。一般來說,樁頭基部的形態較穩定持久,難作大的改變。

⑨ 如何製作樹樁盆景

樹坯的選擇

無論選擇何類樹種作為樹樁盆景的素材,首先應進行坯料的篩選。樹坯的選擇來源於兩個方面,即山野樹坯的採掘和樹苗的培植,因為我們對樹樁的要求要以蒼古樸拙為主,因此一般都要選用樹齡長,形態優美,在自然生長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樹坯,若單以人工從小栽植到選為素材,再進行加工,則造型時間長,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採掘野生坯料來進行加工。

在採掘野生樹坯時,要以樹齡長久,生長旺盛,形態本身一般具有蒼古奇特,遒勁曲折,懸根露爪的坯料為好,同時必須注意根據具體坯料的生長特性,確定其採掘過程與採掘時間。我們認為,應以樹木進入休眠期後採掘較為妥當,如初冬至初春,冬季採掘須注意保護樹坯不受凍,以免來年難以成活,春季在樹木萌動時,採掘較好,既可避免傷凍而增加維護管理的難度,又可視其萌發姿態確定其技乾的去留。當然,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別較大,應視各地氣候特點而定。

因山野採掘的樹坯,一般樹齡較長,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時視樹種確定主根或側根、須根的截留以及多餘枝條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幹,並剪短使其萌芽,根據樹坯的具體情況考慮其將來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發力較弱的樹種時,要適當多留一些技條,採掘能在根部帶土則盡量帶土,若實在不能帶土,則用泥蘸糊根部用穀草或筐、簍包裝捆紮,鋪之以苔蘚,保護樹坯在運輸途中不致失水過度。樹坯一般在地下深埋養護為好,待其成活後,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時注意旱天、澇天時及時澆水、噴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導致根、幹部腐爛,故深埋時,最好提壠築埂,當然對病蟲害也應當及時檢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樹坯,則可在其主幹。分枝長到一定程度時再行鋸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製作後即可栽植於盆中,但盆中土壤營養要跟上,為了使其萌發快速也可築埂植於地上。但要根據造型勤修剪、勤補皤。

樹坯的造型

樹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構思、因材造型,特別是自然類樹樁造型,切不可用規律類樹樁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樹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為蟠扎法和修剪法兩種。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後再進行的,有平剪、選剪等。但也有純粹用修剪方法進行造型的,如嶺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純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進行的。這是受中國畫法中「雞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響,「蓄枝」是指選定技位後蓄養技條,包括將來要成為樹乾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樹干、枝條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運用於嶺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過程,樹坯經挖掘後按造型要求長短、高矮進行截干截根,當定植萌發新技後經選定技位,矯正帶引技形朝向,蓄養到粗細合度時,按照造型要求的長、短、粗、細及時進行剪截,接著萌發新技,又再次進行剪截,如此反復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雞爪」技成型。而我國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輕剪」,或「輕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絲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絲或金屬絲對樹樁進行造型。棕絲蟠扎屬傳統盆景樹樁的造型方法,一般將樹干或樹枝作成半圓型的彎子,重復或變化造型,這彎子稱為「漢文拐」。在川派樹樁盆景造型中,棕絲的操作有搭絲、翻絲、偷絲、留結等。搭絲分為背、繞、箍等;翻絲分為單股上翻、單股下翻、雙股對翻、雙股下翻、雙股上翻;偷絲分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彎偷、纏偷等;留結分為活結、定結、上結、下結、平結等;彎子有半彎、新月彎、一寸三彎、米彎等。


(金屬絲的兩種纏法)

樹干矯正法

金屬絲的蟠扎是用銅絲或鉛絲對樹坯進行造型,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時有麻煩,一般用鉛絲,銅絲價格較高。金屬絲的粗細是根據樹乾和樹枝的粗細來確定的,14號至20號絲較為常用。皤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在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纏繞。邊扭曲樹枝(干)邊纏繞,或左或右,絲與樹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勻,以防扭傷樹干(枝)的形成層和樹皮,若是易脫皮的樹種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幹再行纏繞。

不論棕絲或金屬絲蟠扎,有時蟠扎較粗不易彎曲的主幹時,還可對樹干進行縱向或橫向開口使之易於彎曲。縱向開口有龍力法、滾刀法;橫向則有單切口法或連續切口法;川派樹樁造型中對大樹蟠扎則一般使用「撬扛彎曲法」。



(壅土提根法)

提根法

為了增加樹樁盆景的藝術價值和欣賞情趣,對一般樹根都要進行提根處理,使其基部顯露一部分造型有力、穩健的根部在盆的表面,給人以蒼古雄奇的審美意境。
提根法通常用深盆高栽壅土法;深盆平栽水沖法;桶、筐狀砂上或砂石培根法。深盆高栽提根法,是樹樁栽植於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樹樁基部高於盆沿但不外露,待樹樁定植成活。後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廣露根部最後定型後再翻入淺盆中。深盆平栽水沖法,把樹樁深植於盆中,當其成活後,在每次沖水時,有意識讓水流稍強沖擊樹蔸部,使泥土脫落樹根逐漸顯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桶、筐狀砂土或砂石培根法,則是用無底的木桶或無底筐將樹樁圍住,裝入河砂或砂夾小卵石並時常在桶、筐內注入水肥,待樹樁的根部成活深入砂上下部泥土中時,再分若干次自上而下逐漸扒去砂石,每次間隔半年或一年,最後去掉桶筐後展露根部,再植入相宜的盆內。另外也可直接將樹根埋入地下提埂壅土,逐年去埂扒上,漸露根部。

雕鑿法

為了使樹樁顯現其在大自然中經風雨雷劈而呈現的蒼柏之態,可對樹干進行人工雕鑿,甚至可以劈開樹干。目前樹樁盆景創作中,由於大自然樹樁的採掘日漸不易,蒼老的樹樁更是寥若晨星,因此人們多是在自己栽培的樹木去選擇粗壯的素材進行加工,這些樹木因為樹齡短,又未在大自然中經風歷雨,就必須對其進行老態處理,這種處理多用於松柏類等生長較為緩慢的盆景。如對神枝和舍利乾的處理就是一例。比如,將一株松柏類的樹樁用雕刻工具按構思將其干較上部分樹皮,依吸水線扭曲、迂廻剝去,顯出樹干木質紋路,然後塗上石硫合劑或防腐劑以避免病害,經過養護而成為一株蒼勁的樹根。

盆缽的配備

樹樁盆景的配盆要根據樹樁的造型特點進行配備。在大小、深淺、款式、色調、質地上都要協調一致。(斜乾式樁景用盆)

從選擇盆缽的大小看,若用盆過大,則使盆內顯得空曠,樹木顯得矮小,同時含土太多也就會蓄水過多,造成根部缺氧爛掉或徒長。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造成水分、養分不足,影響植物生長。

一般來說,矮壯型的樹木,單株栽植時盆口面積應小於樹冠面積;盆長要大於樹乾的高度;而高聳型的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積則必須大於樹冠范圍;盆的長度可小於樹乾的高度;樹樁組合類盆景,盆長要大些,要留有布景組合空間。而盆的深淺對樹樁的生長和景觀的美觀也有影響。用盆過深,可使樹樁景觀顯得矮小;用盆過淺,又會使主幹粗壯、技盤豐茂的樹樁顯得頭重足輕,給人一種不穩定感,而且相對來說養分含量和水分含量都較少,難以栽種。(直乾式樁景用盆)

樹樁的形狀也是選盆的重要因素,如直立式宜選較深一點的盆缽,特別是規律類盆景更是如此。斜干、卧乾式可選深淺適中的盆,懸崖式樹樁則只能根據懸飛程度選擇深千筒或中深千簡盆。樹石組合類盆景則應選用淺盆以利於水面,石材的處理。同時在盆的形狀上也應有所變化,樹木扭曲蜿蜒、虯勁變化,則可選圓盆或橢圓盆。樹木剛勁有力則可選稜角分明的盆缽;盆缽上的裝飾線條也不宜太多,若太花俏會影響樹樁本身美的展示。

在色調上也應視具體樹樁而定,如金彈子,樹干黑褐,樹葉深綠,宜選用色彩較淡的紫砂盆或土陶盆;而六月雪樹干淺黃,樹葉翠綠,則應以深色盆為好。樹樁盆景的配石與配件。

樹樁盆景中常用山石或配件與樹木配合布置,這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一種獨特造景手法。在一盆松柏盆景中,配置一些山石,會使盈尺之樹,顯出參天之勢。在懸崖式的盆景中,放置尖削的峰石於根際,就彷彿樹木生長在懸崖絕壁之上。樹樁盆景有山石點綴,就增添了詩情畫意和自然趣味。松樹配石的盆景和竹配石的盆景,都是一種襯托和對比的手法。

配石可分自然式和庭園式,自然式配石即模仿山野樹木與奇峰怪石的自然配合;庭園式配石即模仿庭園中人工布置樹石的配景。配件是指亭、台、樓、閣、動物和人物等小型陶瓷質或石質模型。樹木盆景增加配件後,可增添生活氣息。應用配件時,要注意符合自然環境和景趣,注意遠近、大小比例,以及色彩的調和。配件通常放置在盆景的土面上或配石上。供陳設觀賞或展覽的臨時性裝飾處理,在平時一般不放置配件,以免影響樹木的澆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熱點內容
盆栽批把 發布:2025-07-16 22:50:55 瀏覽:39
兒童插花心得 發布:2025-07-16 22:38:05 瀏覽:317
多色葉盆栽 發布:2025-07-16 22:37:15 瀏覽:878
亮樹匯盆景 發布:2025-07-16 22:31:00 瀏覽:681
盆栽洋水仙 發布:2025-07-16 22:21:16 瀏覽:240
花卉顆粒機 發布:2025-07-16 22:20:49 瀏覽:878
七夕收到這樣的禮物 發布:2025-07-16 22:11:54 瀏覽:498
盆景休眠 發布:2025-07-16 22:11:06 瀏覽:824
西蘭花菜圖片 發布:2025-07-16 22:11:01 瀏覽:257
認識山茶花 發布:2025-07-16 22:09:57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