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盆景
1. 供佛可以用盆花嗎
可以呀!順復便我給你普及制一下供品的知識吧!
——供品千萬不要放肉!凡神佛供品,都不要放葷腥之物,否則不僅損壞神佛修為,還增加自己罪孽。我把十供養解釋給你聽:
一般來說,佛教里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凈,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寶象徵財富,珠象徵希有,衣象徵庇護,等等。所以佛不需要什麼佛對什麼供品,而是你以十供養以及恭敬地心去供養任何一尊佛,他們都會歡喜收受的。但凡供養,即有福報。阿彌陀佛!
——由上可知,佛菩薩尚且歡喜這個,何況關公、財神、祖神(家裡供奉的祖先,成神的稱為「祖神」,未成神的稱為「祖靈」)及其他神仙(保家仙、出馬仙、黃仙、長仙、狐仙、黑仙等)呢?因為神仙是六道輪回里的天道里的人物,而佛菩薩是已經超越六道輪回的聖人,所以供奉佛菩薩的東西,對這些神仙都是適合的。
2. 哪個寺廟盆景好
寂照庵。
寂照庵隱藏在雲南大理蒼山深處,是一座頗具名氣的寺廟:中國最美的尼姑庵,中國最文藝的寺廟。不同於一般寺院的肅穆,這里沒有香火縈繞,處處透著清新淡雅的氣息,像是一個喜歡侍花弄草之人修建的自家庭院。寺院里有的多肉生長在老朽的木頭上,有的多肉吊掛在屋下,還有的藏在角落裡,或是擺放成富有禪意的造型。除了多肉,還種滿了其他小花小草,整個寺院顯得格外的清新文藝而有生氣。
3. 盆景製作
盆景和詩、畫、園林藝術一樣,都是源於自然、源於生活,只是它們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它們之間相互滲透,又相互借鑒。詩、畫常取材於園林、盆景,而園林、盆景的創作又強調富有詩情畫意。因此,盆景的立意和布局造型無不受到詩、畫的影響和啟迪,許多優秀的盆景作品就是吸取了繪畫的表現技法創作而成的。
但盆景又不同於詩、畫、園林,它受到客觀條件的諸多限制。詩是用文字的形式來表達人們的情感,描寫事物,歌頌祖國的錦綉山河,它不受空間的限制,畫可以利用畫幅的邊角勾勒出半個峰巒,以表示山嶺綿延,而盆景卻沒有邊角可以依助,只能做成完整的山峰,故又受到空間的限制,園林雖然也受到實際空間的限制,但其可利用的空間卻比盆景大得多。盆景藝術是以盆為紙,以植物山石繪成立體的畫,利用盆景藝術的表現手法,把大幹世界濃縮於小盆之中。
盆景藝術流派眾多,風格紛繁,造型布局也存在著一些差異。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們雖然形式和風格不同,卻都遵循一些共同的規律和基本原則。只要掌握了這些規律和原則,再結合自己的藝術才能加以正確發揮,在進行盆景藝術創作時就會得心應手、「法一而形萬」。
盆景造型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故只有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創作實踐中靈活地運用,才能獲得理想的造型,使盆景創作取得成功。
第一節意在筆先
立意即構思,寫文章在動筆之前,先確定寫什麼、怎麼寫?盆景創作的立意,即盆景的主題思想,就是想表現什麼、如何去表現?盆景作品成功與否,與其立意的優劣,有直接的關系。立意庸俗,當然創作不出造型新穎、具有詩情畫意的盆景來。清代乾隆時期詩人兼畫家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說:「作畫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左則左,意庸則庸,意俗則俗。」這是很有道理的。
有人把盆景的立意和意境相混淆,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概括地說,立意是盆景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而盆景的意境則是指盆景藝術作品的情景交融,並與欣賞者的情感、知識相互溝通時所產生的一種藝術境界。它不是盆景的具體外形。盆景的意境,好似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性,但又不象文學作品的思想性那樣明顯,它是內在的、含蓄的,需要欣賞者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思考和聯想,才能體味其中之美妙。如當人們看到給一株樹干粗短、枝葉茂盛的五針松盆景命名為《有志不在年高》時,就會使人想到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多少英姿勃發的青少年,為國家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業績,從而激發人們獻身祖國、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這種情景交融的聯想和想像就是意境。
盆景的立意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發,或受到某種事物的啟迪,而產生創作的動機。比如當你游覽黃山時,看到千姿百態、馳名中外的松樹,如迎客松、倒掛松等,其頑強的生命力使人倍受感動,於是想用盆景的形式把美妙的自然景觀再現出來,這就產生了創作的慾望,並根據這一慾望進行立意,然後選材進行創作。另一種情況是「見樹生情」,或叫「見物生意」。比如當你挖到一棵好的樹樁,或親友贈送一株樹木素材時,盆景創作的經驗使你不會草率下剪,而是左觀右望,上下打量,反復推敲,當眼前的樹木和頭腦中儲存的圖
象即樹木的造型結合在一起時,構思就完成了,立意也就產生了。前者可謂「因意選材」,後者則是「因材立意」。規則式造型大多是「因意選材」,而自然式造型則大多是「因材立意」。
山水盆景的立意也有兩種情況。
一是當你在國內游覽了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之後,深為祖國錦綉山河的壯麗景色所感染,產生了創作的慾望,想把看到的自然風光再現出來,或因看到某種印象深刻的事情而受到啟發想進行創作,進而選擇適當的材料製成盆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下面以盆景《中流砥柱》的情況為例,說明盆景創作立意的過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的改革開放,像和煦春風吹遍祖國大地,使百花爭艷,萬木蔥蘢。改革開放大大加快了四化的步伐,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做出了巨大貢獻。看了他們的事跡很受感動,於是我想創作一件盆景來贊頌這些改革能手。那麼究竟創作什麼樣的盆景才能表現這些英雄人物堅韌不拔、在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發揮支柱作用呢?經過反復思考,最後決定以《中流砥柱》命題進行創作。
接下來,面臨如何選材的問題,就是選用什麼樣的石料才能表現這些改革能手們的堅強、剛直,在改革的驚濤駭浪中巍然屹立的精神風貌呢?最後選中了斧劈石。但是我又考慮如果製作一件孤峰獨秀式的山水盆景,峰巒雖然高大,卻不合乎命題的要求,因為改革能手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批,所以採用眾多峰巒的平遠式較為理想。然而,不太高的峰巒能夠表現這些英雄人物形象嗎?我想到中國有幾句名言:「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多少翩翩少年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業績,當今的改革能手中青年佔多數,這些不太高的峰巒不是恰好能表現上述思想內容嗎?最後我選定了多峰巒的平遠式造型。
在選石構思中,我突然想起桂林市解放橋附近的灕江中,有一小山屹立江上,在小山下游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洲渚,於是我以這些自然景物為藍本進行創作。
中流砥柱是指江河中的小山。為表現其抗擊驚濤駭浪、堅如磐石的氣勢,我將盆景上的峰巒略向江河上游傾斜,使其造型更為生動有力。
山水盆景立意的另一種情況是,先有了石料,創作者根據石料的多少、形態、特點等,反復琢磨後再立意,然後動手進行創作。例如,有一塊型號較大、體態嶙峋的瘦形松質石料,對其反復觀察後感到,如將它鋸開反而不美,可揚長避短,設計一件孤峰獨秀式山水盆景,寓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詩情畫意。製作時,根據石料的形態特點,因材制宜,因勢利導,先把石料外形輪廓加工成孤峰獨秀式石料素材;再在峰巒正面雕琢出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山路要下寬上窄、時隱時現,通往山巔;在山路下部配置人物,好似在奮力向上攀登的樣子。
4. 為什麼寺廟前都有樹
「五樹六花」是佛經中南傳佛教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五樹是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涌金蓮。這些植物因獨特的形態被賦予了深厚的佛教內涵。
「五樹」之菩提樹
提樹為桑科榕屬植物,樹干筆直,樹皮為灰色。菩提樹有許多別名:沙羅雙樹、阿里多羅、印度菩提樹、黃桷樹、思維樹、畢缽羅樹、覺樹,與佛教淵源頗深。佛經說,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佛,所以菩提樹是崇信佛教人們的「聖樹」,不論它長在什麼地方,都會受到精心保護。
「五樹」之高榕
高榕的果子雖然較小,但結得特別多,果熟時枝頭無數小果如同紅色的珊瑚,引來了多種鳥獸爭食,熱鬧非凡,是「動物的天堂」。西雙版納傣族的歷史長詩《厘俸》中說它是「附有神靈」,花季時往往多種花在同一株樹上開放,從而形成繁花似錦,五彩繽紛,趣味橫生的「空中花園」奇特景觀。「五樹」之貝葉棕
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貝葉經"也就是用貝葉棕之葉片製作而成的。有人認為貝葉棕是一種地理和民族文化的標記樹。只要是熱帶地區,哪裡有佛教,哪裡就有貝葉棕。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民視貝葉為自己文化發展的象徵,並常常以此引為自豪,甚至對貝葉棕加以神化,認為只有心誠的佛爺才能種活它。「五樹」之檳榔
檳榔樹的外貌與椰子樹相似,高幹挺拔,枝葉迎風,清秀可愛。檳榔的果實可食,南方一些地方人民,有咀嚼擯榔的習慣,愈嚼愈香,醇味醉入。檳榔也是一種葯材,有止瀉治痢、殺蟲去積等功能,別名「洗瘴丹」。「五樹」之糖棕
糖棕也稱為砂糖椰子。人們喜歡用小刀刻劃花序,然後花序汁就會順著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一個花序可以產出4小桶甜汁液。糖棕的羽狀葉片常年油綠,巨大而稠密,猶如天然的華蓋,遮擋住熱帶熾熱的陽光;又好似一支支綠色的大綠傘,給人們一片涼爽的綠蔭,可作庭院成片栽種。「六花」之荷花
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國花,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自北宋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寫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後,荷花便成為「君子之花」。「六花」之文殊蘭
文殊蘭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所以廣泛種植。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六花」之黃姜花
黃姜花原產於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印度,生於山谷密林中。花色深黃、鮮艷、芳香。黃姜花的花期為8月份到9月份,花開有淡淡的香味,十分迷人。成熟的黃姜花高度在1米8左右。「六花」之雞蛋花
在我國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而被廣泛栽植,故又名「廟樹」或「塔樹」。其樹形美觀,奇形怪狀,全株莖干含有乳汁。蛋花在溫室栽培時冬季會落葉,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現,但落葉後光禿的樹干彎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強的觀賞性。「六花」之緬桂花
緬桂花就是白蘭花,是木蘭科的落葉灌木,夏天為其花期,花香濃郁,在離樹30,40米也可以聞到其香氣。有些人甚至會買一些鮮摘下來的白蘭花放於家中,使其家中布滿香氣。如冬季溫度適宜,會有花持續不斷開放,只是香氣不如夏花濃郁。「六花」之地涌金蓮
地涌金蓮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學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懲惡的象徵。在南方如養護得法,幾乎常年有花可賞。適合栽植花壇中心,也是盆栽觀賞佳品。
5. 廟里搬遷不要的盆栽花我們能拿回家嗎
廟里不要的盆載花,
是可以請回家供養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
你拿回去供養,
也是積德!
6. 寺廟的園林的布局
寺廟總體組群一般包括宗教活動部分、生活供應部分、前導部分和園林游覽部分。宗教活動部分由供奉偶像、舉行宗教儀禮的殿堂、塔、閣組成。通常多佔據寺廟的顯要部位,採用四合院或廊院格局,以對稱規整、封閉靜態的空間,表現宗教的神聖氣氛。布局上大多與寺廟的園林部分隔離,有時也採用空廊、漏花牆,讓園林景色滲透進來。在地段緊迫、地形陡變處,往往突破庭院式格局,隨山勢散點布置,融入自然環境。這樣,宗教建築自身也成了景觀建築,與園林游覽部分融成一體。生活供應部分,除方丈、僧房、齋堂、廚房等外,還設有供香客、遊人住宿的客房。大型寺觀的生活用房有的達到千間以上。這些方丈、客房,大多隱於僻靜的部位,帶有尺度宜人的小院,院內開鑿小池,放置山石、盆景,構成與寺外園林異趣的庭園小天地。前導香道既是寺廟的主要交通路線,也是寺廟園林游覽的序幕景觀。長長的香道,在宗教意義上成了從「塵世」通向「凈土」「仙界」的情緒醞釀階梯,常常結合叢林、溪流、山道的自然特色,精心選定路線,點綴山門、山亭、牌坊、小橋、放生池、摩崖造象、摩崖題刻等,起著鋪墊、渲染宗教氣氛,激發、增強遊人興致,逐步引入宗教天地和景觀佳境的過渡作用,四川樂山大佛寺的香道就是一個典型。園林游覽部分隨寺廟所處地段呈現不同的布局。位處城鎮的寺觀祠廟,如蘇州的寒山寺、戒幢寺(西園),成都的武侯祠等,多是圈圍在院牆內部、模仿自然的山水園,布局的方式和手法類同私家園林。位處山林環境的寺觀,如杭州的靈隱寺,樂山的凌雲寺,福州鼓山的湧泉寺,灌縣青城山的天師洞,峨眉山的清音閣
等,則突破模仿自然的山水園的格局,而著力於寺院內外天然景觀的開發,通過少量景觀建築、宗教景物的穿插、點綴和游覽路線的剪輯、連接,構成環繞寺院周圍、貫連寺院內外的風景園式的格局。由於寺廟多位處山林,因此這類格局是寺廟園林布局的主流。
7. 中國園林開始盆景化、生活化、文人化是哪個時期
中國古典園林史的的五個發展時期及其特點
1.園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漢;這一時期像什麼囿、台、園為中國古典園林的雛形,山水的審美觀念在這一時期確立使中國向風景式園林發展,最開始的台主要作用為登高、神交、夜觀天象,囿就是動物園,園是植物園(囧)。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功能性逐漸向觀賞性、政治性這一方向發展,主要代表作品楚國的章華台——「高台榭」的典型、吳國的姑蘇台——山地園林、秦朝上林苑——當時最大的一座皇家園林、西漢上林苑、建章宮——歷史上第一座具備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園林。
2.園林的轉折期——三國、兩晉、南北朝;特點 以自然為主的園林手法產生,自然山水園的由來;木結構建築完全代替了漢代的夯土台榭建築,伴隨佛教發展出現寺廟園林,並開始出現這樣蘭亭的風景游覽地,即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觀三大類型並行發展的局面和略具雛形的園林體系。
3. 園林的全盛期——隋、唐;這一時期皇家園林繼續發展(皇帝老兒家的算是最大的私家園林),主要包括大內御苑,行宮御苑、離宮御苑,其中唐代西苑——沿襲漢以來的「一池三山」的宮苑模式,在設計規劃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義,他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古典園林全盛期到來。私家園林則出現城市私園(宅園)、風景別業、文人園林,公共園林興起,千年梳理的西湖、西安曲江形成大型的公共園林,也兼御苑的功能。
4.園林的成熟期(一)——宋代;總的特點是園林文人化。宋代皇家園林規模較小,接近私家園林,文人園林的興盛,占著士流園林的主導地位。宋代文人園林的風格特點:簡約、疏朗、雅緻、天然,也是中國古典園林體系的四個基本特點的延伸,禪宗、詩、畫藝術影響園林。公共園林和寺觀園林緩慢發展。這一時期代表作品:艮岳、環溪、滄浪亭、西湖、靈隱寺等。
5.園林的成熟期(二)——元、明、清;這一時期總特點是在中國自然風景園的范圍內多樣化;元朝這個奴隸制封建國家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建設北京(囧),明清皇家園林園林主要特點:獨具壯觀的總體規劃、突出建築形象的私家園林造景作用、全面引進江南園林的技藝、復雜多樣的象徵意義。私家園林多體現園主人意志,空間變化復雜,山水關系多樣,在文人園林的基礎上漸行漸遠。其中私家園林分為南方私家園林、北方私家園林、嶺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具有群眾性、開放性的特點,功能比較單一,具有公共園林的職能。公共園林依託城市水系的公共園林。
8. 寺廟里看到的盆栽,葉子像橘子葉子開的白色喇叭狀花,這是什麼花
朱槿(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Linn. ):又名扶桑、佛槿、中國薔薇。漢語拼音:zhujin。由於花色大多為紅色,所以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常綠灌木,高約1-3米;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