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自製微觀盆景
『壹』 如何製作微型山茶盆景
製作家庭微型山茶盆景,以幾案、手掌可放者為佳。一盆小小山茶,一株彎曲的小枝,一朵迷人的花朵,都會給我們帶來詩情畫意。有很多山茶品種可以不通過老樁嫁接,直接整形、修剪及蟠扎,令其相互間協調和諧,或者在某一部位表達為彎曲誇張之狀,即可成為一盆好的微型山茶盆景。有的甚至在整個栽培過程中,自小苗培養至成株,只要通過樹干、枝條、葉片、花及根部的處理,就可以製作出各種姿態的微型山茶盆景。山茶樹形有直立性、枝垂性、擴張性、叢生性及匍匐性等變化。製作微型山茶盆景就要選擇典雅莊重的株形、光潔青翠的綠葉和美而不妖的花朵之自然組合效果,使微型山茶盆景熠熠生輝、生氣盎然。
微型山茶盆景的製作,可以用山茶小苗、野生山茶小樁和山茶根作砧木,有三種方法製作。
(1)用山茶小苗製作微型盆景 2~3年生山茶小苗,主幹細,枝條軟,可隨時用鉛絲蟠紮成多種式樣的微型盆景。比如主幹不加蟠扎,蓄養側枝進行剪截,可成為直乾式;把主幹或左或右傾斜一下也就成斜乾式;主幹向下彎成下垂一點就是懸崖式;主幹多彎幾下也就成曲乾式了。總之,用山茶小苗製作微型盆景,操作簡單,線條簡練,可塑性強。在小苗培育過程中,應注意枝條不宜過繁,以簡潔流暢為主,及時除去那些雜亂的枝條。蟠扎枝條應順其樹型特徵,順其自然,不要過分追求彎彎曲曲的形式,過多顯露人工的痕跡。山茶小苗畢竟是干細枝纖,只能作簡單的造型,不能過分或太多的蟠扎。
(2)用野生山茶小樁頭製作微型盆景 山茶野生小樁頭資源很多,有野生紅山茶小樁頭,有野生茶梅小樁頭,也有許多野生油茶小樁頭。這類小樹樁頭生長力強,根系發達,主根、側根粗壯,有的老乾多姿多態。可於深秋或初冬,及至翌年春季發芽前,去山地、林間挖取屢經自然侵蝕和人工砍伐成矮乾的山茶小樹樁頭,最好是微型的樁頭。挖取後,剪除一部分根系,栽種在微型盆里。如果老乾老枝姿態優美,可將山茶品種嫁接上去,利用其老乾枝的姿態造型。如果分枝幹多,沒有主幹,則可利用其根部的主根、側根,作提根處理,挑選幾根分枝嫁接山茶品種,部分側根裸露在盆面,逐步形成根盤屈曲、樹形古樸的姿態。
(3)用山茶的根製作微型盆景 日本山茶愛好者介紹用山茶彎曲的根作砧木,嫁接上山茶品種,製作微型盆景的方法。他們首先採集野生的山茶種子,在裝有培養土的微型塑料袋中播種。當苗出土後,將塑料袋反過來倒置4~5天,這樣苗的根系便開始歪曲。以後每隔一段時間要從不同方向將塑料袋倒置數天,山茶苗的根系就彎成不同形狀。培育1~2年後,其根系便可用於嫁接。
『貳』 微型盆景有哪些造型方法
造型要高度概括,按照樹乾的特徵和構思進行必要的修剪整枝,使之簡約明快,疏回密有致,層次分明,樹答形美觀。痛常採用以下兩種方法:(1)大改小:把要製作微型盆景的植株大刀闊斧地縮剪,有時僅截取植株其中的很小部分,去粗存精。造型採用蟠扎、修剪、提根等方法,操作時要求認真仔細、精巧細膩,力求功力、運力的得法,表現在枝條、主幹上,使原本為小樹、嫩枝呈現虯曲蒼勁、氣質沉著的「古老大樹」之貌,使外表形式與內在氣質結合好。
(2)繁改簡:對根盤裸露,主幹蒼勁,但株形太高或上部枝節、枝形不理想的植株進行短截、矮化處理。造型宜簡不宜繁,要用大寫意的手法,注重其神態的表現,要求超脫俗套,會捕捉形態,達到神形交匯,但不失藝術的完整性。
經過上述修剪後,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銅(鋁)絲緊貼樹皮,與枝幹成45°角纏繞。在枝幹易折斷部位可先裹上膠布,然後彎曲樹枝,調整樹枝位置、空間和形態,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蟠扎纏繞的嫩枝經3~6個月,老枝1年後基本定型,要及時把金屬絲拆掉,以免給枝幹留下壓痕,影響美觀。
『叄』 家庭如何自製微觀盆景
第1步
首先看看來周圍有多少可以源利用的地衣、小草草和多肉,這一張是長在假山上的鐵線蕨。
第2步
假山上的青苔,,,(上面的那塊兒禿掉的部分就是我挖的,,,)
第3步
綠色的多肉(最好選剛剛長出來的)
第4步
多肉君胖胖 and 條條(PS:條條開橘紅色的花花哦!)
第5步
主要材料都來自於此
第6步
小瓷碗+鬆鬆的土
注意不要把土堆得太滿,不然一會兒草草們會溢出來。
第7步
然後,把邊緣的窩窩填平,就像醬紫,
第8步
現在就可以用鑷子一撮一撮的攝取小草草,種在裡面了,還要注意的是,種之前先在盆里噴多多的水,最好用噴霧,這樣比較均勻不會把土弄翻,加水是為了增加粘度,草草的根都比較短,只能依靠土的粘性。
把草草放到土上,用鑷子稍稍用力壓幾下,而且盡量把空隙填滿。
第9步
填草草
第10步
繼續填
第11步
再填
第12步
再加一個巨無霸(加完就後悔了,沒有留白不好看,,,算了,就讓它在那裡吧~)
第13步
噴水~~~!完成了!!!(PS:不要嫌我啰嗦,千萬別把它放在烈日下曬,一定要陰涼陰涼,室內就好,多噴噴水,其實如果你能搞到蕨類植物的孢子的話,像胃蕨、鐵線蕨,撒進去很快就會長出來滴哦!)
『肆』 如何製作微型盆景
取材。製作微型盆景,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而且根干奇特、花果艷麗、易造型的材料。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真柏、黑松、瓜子黃楊、鳳尾竹、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南天竹等。以上樹種可用扦插、播種和分株等法得到植物。為了快速成型,也可到山野挖取枸杞、錦雞兒、金豆、紫藤、鋪地蜈蚣、火棘等樹樁,挖出經藝術造型後即可栽入盆中。
造型。微型盆景的製作要在細微中見功夫。要「意在筆先」,胸中備古木之形。製作前要對各種樹木的姿態、習性等了如指掌。造型要高度概括,按照樹乾的特徵,適當地作些畫龍點睛的加工,使之疏密有致,層次分明。造型常用的方法有棕絲結扎法、鉛絲纏繞法、折枝法、攀扎法及倒懸法等等。採用鉛絲纏繞法整形較為簡便。一般樹木整形以在早春進行為宜。具體操作要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纏繞枝幹,再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幹直徑成45角為宜,經過1-2年後樹干基本定型,才可去掉鉛絲。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
上盆。整形時要將樹木從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盆的形狀、大小、色澤須和樹體相配。一般情況下,高深筒盆,適合於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干或斜乾式;圓形盆可配置低矮盤曲植物;多角形淺盆,宜栽高乾式。此外,盆架也應與花盆形態色彩協調,融合成完整的藝術結構。古人鑒賞盆栽藝術有「一樹二盆三花架」的名言。
養護。微型盆景的養護尤其需要周到細致。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要見干見濕,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置於蔭處,用細孔噴壺往植株上噴水,保持濕潤環境。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10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水、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復合化肥,施肥方法最好也用盆浸法。
六月雪盆景的製作與養護
一、生長習性
六月雪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光,耐陰,耐旱,耐修剪,稍耐寒,喜肥,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中性、微酸性土均能適應。
二、樁材來源及加工造型
六月雪常在春季3月份進行分株繁殖,2--10月間可隨時進行枝插或根插繁殖,若採用保護地(苗床)繁殖,可在11月至翌年1月進行扦插,插後注意遮蔭、保溫、保濕,成活率很高。2--3年生幼苗即可開始加工造型,常在冬季半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主幹和主枝用金屬絲蟠扎,小枝經精細修剪成型。六月雪的枝條柔軟易彎曲,但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定型,約經2--3年後才能拆除蟠扎物(即金屬絲),最好採用數次復扎定型,以防陷絲而影響植株生長和樹型美觀。在我國東南部和中部各省區,還可到山野挖掘野生老樁或幼樹,經地栽「養坯」成活後加工上盆。
三、上盆技術要點
六月雪宜在2--3月進行移栽上盆,也可在梅雨季節期間及深秋時期進行。選用較淺的圓形、方形或橢圓形的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盆的色彩宜略深一些,與花色形成對比。盆土要求為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沙壤土,可用田園土、腐殖土、松針土摻進40%的沙或稻殼灰混合配製。上盆時適當修剪根部,對於需要提根加工成露根式盆景或附以雅石加工成附石式盆景的樁材,可在上盆時進行。上盆後對上部枝葉進行一次精細修剪(即剪除與造型無關及影響造型美觀的枝葉),並注意適當遮陽和經常噴水保濕,確保其成活及正常生長。
四、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1.水肥管理:六月雪盆景在生長季節應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每天噴1--2次葉面水,雨季應注意檢查,忌盆內積水;冬季應適當減少澆水次數,一般3--6天(盆土面稍干微轉白色時)澆一次透水。每年盛花前(即4--5月)澆施2--3次濃度為0.3%--0.5%的磷鉀肥液;在臘冬之際追施1--2次稀薄的有機肥液,其它季節不宜施肥。忌施濃肥。
2.光溫要求:六月雪是亞熱帶樹種,忌強烈陽光暴曬,夏季應遮陽50%--70%。冬季在南方可室外越冬;北方應移入室內,保持室溫5--12為好。
3.翻盆與修剪:通常隔1--2年翻盆換土1次,於春季2--3月或深秋期間進行,換去全部舊土,適當修剪根部,可結合換盆進行提根,使其形成懸根,提高觀賞價值。每年冬季半落葉後至翌春萌芽前,進行1次整形修剪,剪短長枝、徒長枝,疏去過密的細弱枝,剪去病蟲枝以及其它影響觀賞的雜亂枝;生長期適時進行摘芯、抹芽、除分枝等,使其保持優美的造型。剪下的健康枝條可用於扦插繁殖。
4.病蟲害防治:六月雪盆景的病蟲害較少,偶有蚜蟲和蝸牛發生,一旦發生,應及時對症下葯防治。蚜蟲可用風油精稀釋500--600倍液,或用中性洗衣粉對水150倍噴殺;蝸牛可用80%滅蝸靈顆粒劑適量撤施於盆土面毒殺,或用58%風雷激乳油1500倍液噴殺。在盆土板結及過濕或盆內積水時間過長時,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防治。在盆土板結時應及時翻盆換土,並注意不能使盆土長時間過濕,切忌盆內積水,初發病時可用12%綠乳銅乳油600--1000倍液,或50%根腐靈800倍液灌根和葉面噴霧,每隔3--5天噴(灌)一次,連續噴(灌)3--4次;對於發病嚴重的植株,應將其從盆內取出,換用新培養土,將根部沖洗干凈後剪去病根,並用上述葯劑浸泡根部30分鍾後,重新上盆栽植,一般即可救活植株。
『伍』 怎樣製作微型樹樁盆景
(1)選材。宜選葉小、枝細、上盆易活、根干奇特、花果艷麗、便於造型的樹種。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六月雪、火棘、金豆、枸杞、小石榴等。
(2)造型。微型盆景的枝葉宜疏不宜密。應順著樹乾的原有特徵,適當進行畫龍點睛式的藝術加工。如六月雪、羅漢松等,萌發力強,又易於扭曲,宜做成曲乾式、懸崖式。造型常採用鉛絲纏繞法。首先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然後再順著枝幹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枝幹。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注意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幹直徑構成45°角為宜。經過1~2年後樹姿基本定型,這時方可拆掉鉛絲。與此同時,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整形一般以早春進行為好。
(3)上盆。選用的樹木都要先移種在泥盆內進行初步加工和培養,在整型時再從泥盤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陶瓷盆中定植。定植位置以在盆中1/3處為宜。盆的形狀、大小、顏色要與樹體配合協調。懸崖式宜用長形筒盆,直立式或斜乾式宜用腰圓或淺長方形盆,曲乾式宜用方形盆。
(4)幾架的大小與形狀。應與盆景形態、色彩相協調。常用的有博古架、組合架、什景架等。
(5)置景。微型盆景的作業面一般為幾厘米至十幾厘米,因而配件不宜過多,應把主要功夫用在樹樁培植與造型上。
『陸』 怎樣做盆景
自製小盆景不僅能隨心所欲的搭配自己喜歡的植物進行種植,還能隨便的搭配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小盆景比一般的盆景植物更加的精緻可愛,下面給大家介紹小盆景的製作方法,
准備工具:小鐵鍬 泥土 小花盆 植物
自製小盆景第一步:從花草市場買回新鮮的半成品植物,一般選擇適宜在室內種植的植物如吊蘭、棕竹、仙人球等能有效凈化空氣的植物。
自製小盆景第二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把植物移入小花盆中,首先用小鐵鍬在花盆的底部鋪上一層泥土,然後放入植物,再次鋪上泥土,直至把花盆填滿。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保證植物的根部埋在土裡,但是也不能埋的太深,影響了小盆景植物的美觀。
自製小盆景第三步:做好前面的兩步,基本上一個小盆栽已經做成了,但是為了更加的美觀,這時我們可以對盆栽做些小小的修剪以及裝飾,在泥土表面鋪上一層在市場買來的彩色細沙
適合製作小盆景的植物
適於南窗時養的花卉
如果居室南窗每天能接受5小時以上的光照,那麼下列花卉能生長良好:君子蘭、百子蓮、金蓮花、梔子花、茶花、牽牛、天竺葵、杜鵑類、鶴望蘭、茉莉、米蘭、月季、鬱金香、水仙、小蒼蘭、冬珊瑚等。
適於東窗、西窗時養的花
海芋、仙客來、文竹、天門冬、秋海棠、吊蘭、花葉芋、金邊六雪、蟹蘭、仙人掌類等
適於北窗時養的花卉
吊蘭、棕竹、常春藤、龜背竹、豆瓣綠、廣東萬年青、蕨類等。在室內還可以利用空間用吊籃種植懸垂式的盆花,如常春藤、吊蘭等。
『柒』 盆景如何製作
自己製作盆景其實還是比較方便的,下面分享自製山水盆景的方法:
一、工具:鋼鋸條、平頭鏍絲刀、美工刀、鉛筆刀、攝子、縫紉針、顏色、502膠水
二、材料:爐碴(即:火電廠、鍋爐房排出廢棄的大塊爐碴)大小幾塊、山水盆一隻(園藝市場有售,長方、橢圓形的都可以,自己用一塊大理石板材作也可) 、水泥少許、細砂少許、粘土(這些隨便一個建築工地都可以搞到)、木質好的圓形鉛筆一支、火柴一盒、舊木筷子一雙
三、製作方法:沒做山水盆景之前,要先根據自己想像的一種山水景緻來選揀石材,應大致有山形的形態,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適合製作的材料,甚至也可以用人造石(水泥),朽木,木炭,煤渣代替。
山的製作是先把大小石材的底部小心鋸平(鋸不平可於以後用水泥座平),然後,用平頭鏍絲刀按自己想像小心地雕刻出大小山形(山水講究奇,如果所選爐碴自然成趣,就不要再做大的加工)。把成形的大小爐碴沾水泥漿,拌水泥時最好根據石材的顏色加些顏料,這樣就可以在粘合處做得天衣無縫。粘合好後放一邊待凝固
現在作景緻點綴品:
山水盆景中的擺件安放應做到「因景制宜」何處宜置亭,塔,舟,橋,都要根椐景物的環境主題需要,如山腳處宜居人家,可置屋舍,水灣平灘處可作渡口,宜擺舟船,至於這個人是撐船還是垂釣由你自已決定。溪溝上跨設小橋,山腰處置涼亭等。另外在安放擺件時,還要注意大小比例關系,以少勝多。擺件可以到園藝花鳥市場買。
現在開始擺盆。山水盆景的擺盆,關鍵是要使盆中山石間擺出遠近、疏密、主僕等透視關系,你可以多擺幾次不同的方案,滿意為止。
大致景緻形成後,就可以進行點綴了,除了涼亭小船外,也可以用鑰匙鏈兒和火柴作懸索橋,用空地潮濕處的青苔貼在山石上作草皮顯示山的蔥翠,還可以在山腳某一處用粘土填充後植入文竹作為山林樹木,如果用吸水好的石材作的山石具有良好吸水性,上面敷貼的青苔是可以成活的。至於還要怎麼點綴山水盆景就由自已設定
『捌』 怎樣製作各種微型盆景
微型盆景可到野外挖或自己培育樁材,首先是有相關的技術水平。
『玖』 微型的樹樁盆景要怎樣製作
微型盆景具有小巧玲瓏,所佔空間小,布置方便等特點。製作時應掌握好選材、造型、上盆、置景等4個主要環節。
(1)選材:宜選葉小、枝細、上盆易活、根干奇特、花果艷麗、便於造型的樹種。常選用的有五針松、小葉羅漢松、六月雪、火棘、金豆、枸杞、小石榴等。
(2)造型:微型盆景的基本形態與大、中型盆景相同。所不同的是,姿態更加飄逸、瀟灑,枝葉宜疏不宜密。微型盆景要高度概括,簡練流暢,應順著樹乾的原有特徵,適當進行畫龍點睛式的藝術加工。如六月雪、羅漢松等,萌發力強,又易於扭曲,宜做成曲乾式、懸崖式。造型常採用鉛絲纏繞法。首先根據枝乾的粗細,分別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然後再順著枝幹把枝幹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枝幹。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注意疏密適度,繞的方向以和枝幹直徑構成45角為宜。經過1~2年後樹姿基本定型,這時方可拆掉鉛絲。與此同時,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應截短或除去。整形一般以早春進行為好。
(3)上盆:選用的樹木都要先移種在泥盆內進行初步加工和培養,在整型時再從泥盤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陶瓷盆中定植。定植位置以在盆中1/3處為宜。盆的形狀、大小、顏色要與樹體配合協調。懸崖式宜用長形筒盆,直立式或斜乾式宜用腰圓或淺長方形盆,曲乾式宜用方形盆。此外,幾架的大小與形狀,也應與盆景形態、色彩相協調,才能顯示秀逸、優雅的藝術效果。常用的有博古架、組合架、什景架等。
(4)置景:微型盆景的作業面一般為幾厘米至十幾厘米,因而配件不宜過多,應把主要功夫用在樹樁培植與造型上。過多地靜物配置,會使微型盆景變成純粹的工藝品,喪失自然曠野之感。但是適當的置景會增加盆景的藝術美,如取石筍石的碎片,或豆石、拳石等作少量點綴,即可達到以少勝多,以小勝大的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
『拾』 怎麼自己製作小盆景
自己製作小盆景的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
廢棄了的小塑料瓶
泡好的水晶泥,也就是小朋友常說的海綿寶寶。
可以用水養的植物,如富貴竹、吊蘭等等
方法/步驟
1、找到一個廢棄了的小塑料瓶。
2、將他的蓋子拿下來並剪出一個洞,最好漂亮一點,圓一點。
3、這個時候可以去泡一點水晶泥了。
4、剪好孔之後,可以將挑選好的植物的根部穿過瓶蓋進入瓶內。
5、將泡好的水晶泥倒入小瓶內,這樣一盆自製的美麗的小盆景就製作成功了。
6、或者你嫌麻煩的話,還可以這樣。直接用一個小杯子,填滿水晶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