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盆栽培育
① 如何能讓棗樹變成盆景棗樹,長的小,並且還結不少棗
如何能讓棗樹變成盆景棗樹,長的小,並且還結不少棗?
1、 選擇植物。盆景強調的是植物古老,植物基礎牢固。最好有懸掛的根和外露的根。因此,應選擇生長了五年以上的植物的根。不適合使用一些較年輕的植物。用棗樹幼苗培育棗樹盆景是不現實的。如果棗樹的幼苗被用作盆景,需要多少年才能生長?雖然野生棗樹的根系有點特殊,但棗樹的植株生長相對緩慢,形成層特別薄。在製作花盆的過程中不容易操作,這需要一定程度的嫁接技術。
4、造型。根據樹樁本身的特點,採用修剪與滾壓相結合的方法,將樹樁轉化為彎曲乾式、傾斜乾式、一次多乾式、懸崖式、垂直分枝式等盆景形式。主幹和枝條可以捲曲和彎曲,以提高觀賞質量。在剪枝時,棗樹對修剪反應緩慢,分枝力低。有必要保持頂篷通風和透明。
② 盆栽棗樹應該如何定植
盆栽棗樹定植任務分為:種植槽培養定植和盆內定植兩種形式。版
種植槽培養定植,是指在地權面上修築種植槽,在槽內定植培養有形並適合盆栽苗木的一種形式。盆內定植是把適合盆栽苗木直接入盆培養的一種快捷形式。以下就種植槽培養定植方法簡釋如下:
(1)地面種植培養槽的設計
從實際出發,考慮到光照、水源、風害、安全、美觀、出圃簡便等一系列問題,將種植槽修成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六角形、梅花形,槽壁用磚砌成,周圍用土培壟,槽底硬化,墊碎瓦片、石子或粗砂、煤渣等,槽體容積以培養盆景的大小而定。
(2)在種植槽中定植苗木
定植時間以早春為好,種植前先修苗根,剪除過長的垂直根、傷損根,保留水平根和毛細根,而後用培養土將定干後的苗木栽入槽中,定干高度30~60厘米。兩排種植槽壟之間是一個可以流入水源的澆水和排水的地帶。澆水後,槽面槽壁全面進行地膜覆蓋。
(3)苗木管理
待苗木成活後,注意認真管理,包括病蟲防治,乾旱時澆水,當小苗新棗頭長至30厘米長時進行整形。盆栽棗苗樹形可選直干形,扇形,散頭形,盤龍形,懸掛形,為以後移盆出售做好准備。
③ 盆栽棗樹怎麼種 棗樹的上盆種植方法
春季棗樹發芽前半個月左右(3月中下旬),移栽棗樹成活率最高。一般情況下,樹干剪留高度不超過50厘米左右為宜。
④ 陽台種棵棗,不僅寓意好,還收好多棗,怎麼種呢
大家好,我是河北石家莊晉州農村的容姐,在我們這里,很多人家都會在小院,或者是門前種植一棵棗樹。因為在我們這里有句俗語,叫「一天吃三棗,常年不顯老」,這是因為大棗有健脾養胃的作用,而且還有補血的作用。
棗子不僅營養好,而且還有美好的寓意,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養殖,我們也可以作為盆栽來養。我們作為盆栽來養的時候,只要做好以上幾點,然後加上開花期噴防落素,養在通風好光線足的地方,而且棗樹上長蟲子後,還要進行適當的噴葯,就可以讓棗子長得又多又甜。
⑤ 盆栽金棗樹怎麼養
養殖盆栽金棗可以直接使用微酸性的沙質土壤,也可以使用沙土、腐葉土以及餅肥按照5:4:1的比例進行配製,當溫度低於10℃時需要移入室內的環境中養護,夏季溫度不能高於30℃,在春季的時候需要將過長過密以及殘枝病枝修剪掉,當新梢長到10厘米的長度需要進行摘心處理。
盆栽金棗養殖方法
1、土壤配製
盆栽金棗養殖方法中土壤是基礎條件,盆栽金棗最好使用微酸性質的沙質土壤栽種,可以使金棗很好的生長,也可以使用沙土、腐葉土以及餅肥按照5:4:1的比例進行配製,這樣養分充足促進植株的生長。
2、溫度管理
金棗喜歡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所以若是氣溫環境低於10℃需要將其移入到室內養護,並且將其溫度控制在12℃左右,夏季養殖溫度不能高於30℃,否則會影響育蕾開花,甚至會導致金棗植株進入休眠狀態。
3、施肥適宜
花期時需要每隔一周的時間施一次腐熟醬渣水,進入夏季可以每隔半個月的時間施加磷肥一次,能夠促進植株的結果,果實生長的時候可以每隔7天的時間加沃葉水溶肥,促使果實成長碩大。
4、合理修剪
在春季新芽還未長出的時候,需要進行一次修剪,將過密、枯枝病葉修剪掉,增加枝條之間空氣的流動性,每個側枝上保留4條左右的枝條,將多餘的枝條全部修剪掉,等到新梢長到20厘米左右的長度需要進行摘心處理。
5、蟲害防治
在金棗養殖的過程中會患有黃鳳蝶蟲害,若是不及時除掉,嫩葉無法長出,出現葉片掉落的現象,所以一旦發現可用80%敵敵畏1000倍液噴灑在枝幹上,期間一定要保證良好的通風環境,害蟲會得到有效的抑制。
⑥ 紅棗如何栽培,就可以長出又大又紅的紅棗
棗樹其實也能做成盆景,並且還能美不勝收,別具神韻和風情,不過要想製作成盆景的話,是需要技巧的,下面簡單說說棗樹盆景的製作吧!樁體選擇好以後,可以地栽方式,放養枝條。地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讓傷口癒合,讓枝條長粗。由於棗樹的枝條偏於細小,放養的時候,應該大肥大水的管理。
棗樹為我國所特有的果樹,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它適應性強,結果早,壽命長,豐產性好,嫁接苗栽植後1-2年便可結果,而且品種多,觀賞性高,營養豐富,通常,可以作為盆景的棗樹品種有龍須棗、冬棗、胎里紅、磨盤等。這些品類,造型能滿足需求是一個方面,能夠鮮食也很重要。其次,想要型美果妙,還有下面的重點也不能忽略。
⑦ 盆栽看棗怎麼養
看棗栽培方法:
珊瑚豆生長旺盛,適應性強,繁殖栽培都較容易,專常用播種繁殖,一般在春季屬3-4月間盆播,出苗迅速整齊,當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應在塌盆中分栽一次;長到5-6片真葉時,再分別上盆,也可移植至畦上作為地栽。盆栽的栽後要澆透水,放置在半陰處,緩苗一周後再移至陽光處。地栽的栽後一段時間要注意遮蔭。
⑧ 盆栽棗樹怎麼養 盆栽棗樹的日常養護方法
土肥水管理
盆栽棗樹由於盆土有限,比大田露地栽培的棗樹需要較精細的水肥管理。早春發芽應結合施基肥澆水1次。棗樹萌芽、枝條生長、花芽分化和開花坐果幾乎同時進行,對營養需求特別大。因此,在開花前後結合施有機肥應再適當增施速效性氮肥。觀賞棗樹盆栽澆水應遵循「干透澆透,見干見濕」的原則,不澆「半截水」。在果實二次速長期(膨大期)要追施以磷、鉀為主的速效肥,秋季施基肥則有強壯樹勢的作用。另外,盆栽第1年,土中常帶有雜草種子或根段,當萌發時,應立即拔除,盆土由於澆水次數較多易板結,每年春天應中耕1次;也可在盆中養少量蚯蚓,既可疏鬆土壤,又可培肥土壤。另外,開花期乾旱,應間隔1~2d噴1次清水,以提高坐果率。
整形修剪
棗樹為喜光樹種,修剪反映遲鈍,應保持樹冠的通風透光才能使其生長結果良好。盆栽棗樹除保證一定掛果外,還應有良好的樹型,樹型可選用主幹彎曲形、圓頭形、游龍形等。盆栽觀賞棗要適當矮化,每個主枝選留2~3個副主枝和適量輔養枝,觀賞棗的修剪以初冬和早夏為主,主要疏剪徒長枝、細弱枝、乾枯枝、病蟲枝和擾亂樹形的冠外枝;在生長旺季,要注意抹芽疏梢、摘心和拉枝,培養美觀獨特的樹冠。冬剪主要是培育樹形,對需要延長的骨幹枝棗頭短截後,將剪口下的第1個二次枝剪除,以促使主芽萌發,形成新的延長枝。同時對樹體上的並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等進行疏除。對於利用結果的枝條一般縮剪到二年生部位,剪口下的二次枝剪除。夏剪主要是抹芽疏枝和摘心,以控制徒長枝,要經常注意抹除多餘的棗頭。盆栽棗樹成型快,一般當年就可完成整形修剪任務。因此,對萌發出的新棗頭,除更新外,其他均從基部抹除,以節省營養消耗,保持樹冠內的通風透光,集中營養促進二次枝、棗吊及花、果的發育。
越冬管理
盆栽棗樹可在室內越冬,也可在室外越冬。室內越冬,應選擇無取暖設備的閑屋,一般於12月中下旬將盆搬入室內,入室前澆足水。為了保持濕度,可將花盆裝入塑料袋內,袋口扎在樹幹上,或用塑料薄膜將盆口包嚴。室外越冬,即將花盆澆水後埋入地下,盆口與地面齊平或略低於地面。也可將澆足水的盆樹集中放於院內的牆角處,外圍用磚或木板擋一比花盆高10cm左右的牆,牆與盆、盆與盆之間的空隙用雜草、樹葉、木屑等物填充、覆蓋。
⑨ 如何盆栽棗樹
1、盆與營養土:盆栽棗樹可選用瓦盆、陶盆、塑料盆等。營養土用1/2豆科作物秸桿堆肥土加專1/2園土,加入少量沙屬子復合肥拌勻。
2、定植:選擇根系發達的品種,於棗樹休眠期進行定植。在盆的滲水孔上放幾塊碎瓦片,盆底放少量沙子再加入一部分營養土。將棗樹的根系在盆中展開,一邊加營養土一邊拍盆邊,最後輕輕壓實,澆一次透水。
3、肥水管理:盆栽棗樹一般從6月份開始開花,此時植株對濕度要求較高,晴天每天都要澆水,保持盆土濕潤,春秋季節的晴好天氣每隔1至2天澆1次水,冬季盆土乾旱時要澆防凍水。
(9)棗盆栽培育擴展閱讀:
棗樹的生長習性
棗樹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屬於喜溫果樹,產區年均溫15℃左右,芽萌動期溫度需要在13~15℃,抽枝展葉期溫度在17℃,開花坐果期溫度在22~25℃,果實成熟期溫度要在18~22℃。
棗樹耐旱、耐澇性較強,但開花期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否則不利授粉坐果。另外,棗喜光性強,對光反應較敏感,對土壤適應性強,耐貧瘠、耐鹽鹼。但怕風,所以在建園過程中應注意避開風口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棗樹
⑩ 紅棗樹苗可以盆種植嗎
用於盆栽棗樹的品種應具備結果早、果實大而奇特、枝形美、樹形緊湊等特點。適於盆栽的棗樹觀賞優良品種主要有:①龍須棗。樹勢較弱,發育枝、結果基枝及脫落性果枝均彎曲扭轉生長,枝形奇特,如龍爪狀,故又名龍棗、龍爪棗。果面常高低不平呈扭曲狀,觀賞效果較好。②茶壺棗。果形酷似宜興茶壺,因而得名。③葫蘆棗。果實的中上部有一道縊痕,呈葫蘆形或磨盤形,果形優美,故又叫縊痕棗、磨盤棗。④柿蒂棗。其主要特點是果實基部萼片宿存,初為綠色,較肥厚,隨果實發育成熟而呈肉質狀,最後呈暗紅色,形同柿蒂。⑤胎里紅。樹勢中庸,豐產。果實錐形,桃紅色。受精後,花盤、子房呈紫色,故名胎里紅,且小枝、葉脈均為紫色,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⑥冬棗。又叫蘋果棗,樹形較弱,一年生枝紫紅色,葉刺退化,葉長圓形,果實圓形,成熟前陽面有紅暈,外觀美麗。果實品質佳。另外,還可選擇其他各具特色的品種如:羊角棗、梨棗、沂蒙無核黑棗等。
2上盆
2.1上盆時期
棗樹多為春栽,以春季萌芽前栽植成活率高,華北地區在4月中下旬為宜。如冬季有較好的越冬條件,也可在秋季落葉後上盆。這樣春季萌芽較早,可縮短緩苗期,促進前期的生長發育。
2.2盆栽容器
初上盆時為了便於養護,一般選用適合樹體大小的素燒盆(瓦盆)使其快成型,易結果。待成型後,為增加其觀賞性可更換釉盆、紫砂盆、瓷盆或木盆(桶)中。
2.3盆土配製
棗樹盆栽對盆土要求不甚嚴格,但由於其是在有限的土壤中生長發育,所以要求盆土疏鬆肥沃,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可用園土4份,腐殖土2份,廄肥2份,砂土2份,按體積比例充分混合後作盆土。
2.4上盆方法
檢查盆底水孔是否通暢,用碎盆片凸面向上蓋到孔上,然後鋪約2cm後的爐渣,再放入少量培養土。栽前對苗木進行修剪,剪平傷口,剪除傷根,多留須根;栽時使根部舒展並與土壤密接,對較大或主根較粗的根系,可用竹簽或木棒將根部四周的土輕輕插實,並用手輕拍盆腰,以避免根際存有較大的空隙。栽植深度以棗苗原土痕(根頸)處相平為宜,若為嫁接苗,介面要露出土面,盆土裝八成滿,留20%左右的水口以利澆灌。上盆後及時澆透水,然後放於背風向陽處,保持盆土濕潤。
3整形修剪
棗樹為喜光樹種,修剪反映遲鈍,應保持樹冠的通風透光才能使其生長結果良好。可選用主幹彎曲形、三主枝自然形、游龍形等。修剪採用冬剪與夏剪相結合。冬剪主要是培育樹形,對需要延長的骨幹枝棗頭短截後,將剪口下的第一個二次枝剪除,以促使主芽萌發,形成新的延長枝。同時對樹體上的並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等進行疏除。對於利用結果的枝條一般縮剪到二年生部位,剪口下的二次枝剪除。夏剪主要是抹芽疏枝和摘心,以控制徒長枝,要經常注意抹除多餘的棗頭。盆栽棗樹成形快,一般當年就可完成整形修剪任務。因此,對萌發出的新棗頭,除更新外,其他均從基部抹除,以節省營養消耗,保持樹冠內的通風透光,集中營養促進二次枝、棗吊及花、果的發育。
4土肥水管理
盆栽棗樹由於盆土有限,比大田露地栽培的棗樹需要較精細的水肥管理。早春發芽應結合施基肥澆水1次。棗樹萌芽、枝條生長、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幾乎同時進行,對營養需求特別大。因此在開花前後結合施有機肥應再適當增施速效性氮肥,此期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在果實二次速長期(膨大期)要追施以磷、鉀為主的速效肥,秋季施基肥則有強壯樹勢的作用。另外,盆栽第1年,土中常帶有雜草種子或根段,當萌發時,應立即拔除,盆土由於澆水次數較多,易板結,每年春天應中耕1次,適當松動盆面土壤;也可在盆中養少量蚯蚓,既起到疏鬆土壤作用,又可培肥土壤。
5越冬管理
盆栽棗樹可在室內越冬,也可在室外越冬。室內越冬,應選擇無取暖設備的閑屋,一般於12月中下旬將盆搬入室內,入室前澆足水。為了保持濕度,可將花盆裝入塑料袋內,袋口扎在樹幹上,或用塑料薄膜將盆口包嚴。室外越冬,即將花盆澆水後埋入地下,盆口與地面齊平或略低於地面。也可將澆足水的盆樹集中放於院內的牆角處,外圍用磚或木板擋一比花盆高10cm左右的牆,牆與盆、盆與盆之間的空隙用雜草、樹葉、木屑等物填充、覆蓋。
6病蟲害防治
6.1棗瘋病
該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感病枝條纖細,成鳥巢狀密生,葉片變小呈簇狀,花退化。此病可通過嫁接病株、根櫱分株等帶病。因此,發現病株應及時刨除,防止蔓延。
6.2棗銹病
此病是由高溫高濕引起,一般發生於7~8月份。該病主要表現在葉子和果實上,感病初期出現無規律的淡綠色斑點,進而呈黑褐色,並向上凸起,最後病斑褐色、葉子脫落,造成落果。主要防治方法:①冬季注意清除落葉並集中燒毀,減少病源;②在易發期,適當疏枝保證樹冠內通風透光;③在7月中旬及8月上旬各噴1次1∶2∶200倍量式波爾多液或綠得保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