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盆景展赤坭

盆景展赤坭

發布時間: 2022-07-27 14:28:13

Ⅰ 廣州有哪些區

廣州市有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番禺、花都、增城、從化共十一個區。下面介紹其中幾個區:

越秀

越秀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中部,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到白雲山山腳,與白雲區相鄰。

越秀區下轄18個街道,總戶籍人口115.84萬(六普),人口密度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區成為廣州市區域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區。

荔灣

荔灣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部,東與越秀區相連,北部、西北部與白雲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

荔灣,俗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素以「西關」、「荔枝灣」和「水秀花香」著稱,有著「體味嶺南文化到廣州,不到荔灣就不算到過廣州」的美譽,是廣州老三區之一。明朝時,這里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時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著名的外貿商埠——十三行所在地。

海珠

海珠區位於廣州市中部,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珠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荔灣區(含芳村)、番禺區相望,全區總面積90.40平方公里。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

天河

天河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老城區)東部,東到玉樹尖峰嶺,吉山獅山,前進深涌一帶,與黃埔區相連;南到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從廣州大道、楊箕、先烈東路、永福路、沿廣深鐵路方向達登峰,與越秀區相接;北到筲箕窩,與白雲區和黃埔區相接,總面積96.3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9萬(六普)。

(1)盆景展赤坭擴展閱讀: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廣州從東漢時期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廣州市總面積7434平方公里,轄11個市轄區,人口達到2015萬,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廣州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每年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廣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700多家,總量居全國前三。廣州集結了全省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員,在校大學生總量居全國第一。

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住戶存款總額(居民儲蓄存款)、人均住戶存款均居全國前三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位。廣州的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第一位。福布斯201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居第二位;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居第三位。

Ⅱ 花都有什麼嶺南文化

花都區歷史文化花都區(原花縣)境域,漢朝屬番禺管轄,隋朝屬南海縣轄,宋以後分屬番禺、南海縣轄。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兩縣部份區域置縣,因縣城近花山,定名「花縣」,屬廣州府,太平天國革命領袖洪秀全就誕生在這里。民國時期,花縣主要由省直轄。建國後先後隸屬江北專區、珠江專區、粵北行政區、佛山專區。1960年4月劃為廣州市屬縣。1993年6月18日,經國家批准,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託廣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經國家批准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花都區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的故鄉。

花都作為天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的故鄉,在風卷雲舒的歷史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擁有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紀念館、馮雲山故居遺址等文物點,有資政大夫祠古建築群、盤古王廟、炭步鎮朗頭村民居古建築群、花東鎮高溪村歐陽庄民居古建築群等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還有省內首屈一指的道教聖地圓玄道觀。其中洪秀全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但自身有著非常大的旅遊開發價值和潛力,而且能帶動全區旅遊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現在,洪秀全故居 — 圓玄道觀 — 資政大夫祠連成一線,以其豐富的文物和史料價值,已成為花都乃至廣州旅遊的特色景點。

花都旅遊資源可說是十分豐富。如雞枕山,王子山、芙蓉嶂、盤古嶺、丫髻嶺及北部山脈,有「省垣背後屏障」之稱。從東部的九龍潭,仙湖,福源.芙蓉嶂、洪秀全、紅崩崗水庫到西部的集益、三坑等眾多水庫,其大自然的風光秀麗。頗有觀賞價值的花山菊花石、赤坭盆景及炭步香芋,北興荔枝、李溪龍眼、錦山紅柿、京塘蓮藕等名特產品,可開發成為旅遊商品。

Ⅲ 唔該幫幫手lar~~~~~

是番禺蓮花山碼頭。
花都過來坐機場大巴60分鍾到。
自駕車路線

1 正北方向出發 赤坭鎮
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人民政府
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財政所
中共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委員會
0 米

2 右轉 赤坭鎮
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人民政府
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財政所
中共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委員會
164 米

3 左轉 無標志物 5.851 公里

4 前方進入幹道 信發商標廠
東風日產發動機分公司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東風日產
9.869 公里

5 前方進入幹道 雲都超硬材料公司
廣州建龍電器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
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
東風專營店
10.788 公里

6 靠右 日月同輝明豐機械
東風日產培訓中心
中國石化加油站
陸華搭棚隊
花都順達汽車修理廠
12.436 公里

7 靠右經過匝道 新華收費站(西口)
12.500 公里

8 前方高速公路入口 新華收費站(西口)
服務區
中國石化加油站
13.021 公里

9 靠右高速公路出口 恆鋒不銹鋼廚具廠
廣空機電產品總匯(增槎路店)
金雪飲食之家
冠環專業制帽設備
新德寶超市(正門)
37.635 公里

10 靠左經過匝道 豪進摩托車原裝配件廣州白雲華容銷售服務部
潤隆貿易有限公司
停車場
兵仔平價超市
萬佳商場(螺涌北路店)
40.300 公里

11 靠右 駿豐商業電器城
停車場
西場電器城(增槎路店)
廣州市公安局荔灣分局南源街派出所西場社區警務室
廣州市荔灣區南源街道西場社區居民委員會
40.843 公里

12 靠右 71路62路公交車終點站
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市環市西路辦事處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
和平新村(北門)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荔灣供水管理所
40.945 公里

13 靠右經過匝道 美之選美發連鎖機構
廣州市皮革機械廠
黃振龍涼茶(環西店)
健民醫葯(西灣路店)
一派(西灣路店)
43.970 公里

14 靠右 越秀公園(北門)
廣州市城市綠洲游樂園有限公司
雍雅山房
歌哥量販式KBOX加盟店
GOLF CLUB
44.414 公里

15 靠右 廣東省長訊實業公司廣州分公司
廣東省廣州長途電信線路局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法律分校南區北門)
中國銀行童心路支行
經典沙龍(下塘西路店)
49.835 公里

16 靠右 金聖地體育沙龍
天河體育中心(南門)
廣州市體育委員會
羽毛球中心羽毛球館
廣州天河健美樂苑
53.042 公里

17 前方經過匝道 華師大廈
暨南大學(東北門)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
公廁
ATM(工商銀行)
53.095 公里

18 靠右 停車場
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車隊
54.006 公里

19 靠右 黃埔大道收費站
黃埔立交橋
收費站
海格通信有限公司
56.988 公里

20 靠左高速公路入口 東丫圍
番愚大橋收費站
66.213 公里

21 右轉 廣州市能安建築工程機械租賃有限公司
吉盛偉邦(後門)
博香樓
歐米絲布藝生活館
財燈興旺燈飾布藝坊
71.284 公里

22 前方高速公路出口 大新玻璃鋼公司
71.666 公里

23 前方高速公路入口 無標志物 71.767 公里

24 靠右高速公路出口 廣州市番禺市橋鎮東升工業開發區辦公室
廣州潘高壽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番禺東升冷凍食品有限公司
廣州中醫葯大學教學基地(大北路)
廣州潘高壽天然保健品公司
77.161 公里

25 到達環島 創世紀汽車維修服務部
富華家私商場(番禺店)
亞洲鋁材
奔馬汽車修理廠
羅家經濟發展公司
77.453 公里

26 無 加油站
附城汽車配件維修服務部
湘土大碗菜(番禺店)
松輝交電批發
77.569 公里

27 到達環島 石崗東幼兒園
ATM(信用社)
宏濤電梯工程有限公司
廣州市禺城農村信用合作社石基傍江分永
豪時皮具(番禺)有限公司
90.432 公里

28 無 中國石油蓮興加油站
90.470 公里

29 左轉 中國石油蓮興加油站
金龍旅業(聯圍路店)
美華專業美發店
佳富汽修
星輝電影院
90.724 公里

30 前方為目的地 民益葯店
徐其修涼茶(聯圍路店)
石樓鎮出租屋流動人員管理服務中心蓮花山保稅區辦事處
永安葯業(聯圍路店)
鴻程數碼手機城
90.807

Ⅳ 花都赤坭鎮有幾個住宿酒店

花都原先是個一般的縣城,由於廣東開發較早,至現在也有幾十年頭,到後來並與廣州市,下攝個區了,至於光都赤坭鎮也跟著上升,發展也快,那麼人員物產也跟上來了,住宿的酒店也就有二百來個了。

Ⅳ 花都區赤坭清軒園是干什麼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6

Ⅵ 廣州花都區有哪些鎮哪些村

截至2019年,花都區下轄4個街道:新華街道、花城街道、秀全街道、新雅街道;6個鎮:獅嶺鎮、花東鎮、花山鎮、炭步鎮、赤坭鎮、梯面鎮。

1、獅嶺鎮

獅嶺鎮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地處花都區西北部,毗鄰清遠市,距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花都港均15千米,總面積136.31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3°09′,北緯23°08′。

2、花東鎮

花東鎮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東部,距花都區政府所在地15公里,西連花山鎮,東、北與從化區接壤,南臨白雲區,地理位置優越,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北出口在鎮境內。2019年10月,花東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3、花山鎮

花山鎮位於廣州市北部,西南面接花都中心城區,南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106國道、機場高速公路、廣樂高速、珠三角環線穿境而過,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周邊六大重點發展組團之一。花縣老縣城就位於花山鎮的花城村。2004年,該鎮被確定為廣州市第三批重點建設的五個中心鎮之一。

4、炭步鎮

炭步鎮,廣州市花都區轄鎮,位於花都區的西南部,廣佛交界處。西與佛山三水區相連,南與佛山南海區相鄰,東與白雲區江高鎮接壤,西北面是花都區赤坭鎮。炭步鎮是全國重點鎮,廣東省省級中心鎮和廣州市第二批重點建設的五個中心鎮之一。2019年10月,炭步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5、赤坭鎮

赤坭鎮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地處花都區西部,其東北部、東部、東南部及南部分別與花都區內的獅嶺鎮、秀全街、炭步鎮為鄰,北接清遠市清新區,西部毗鄰佛山市三水區。


Ⅶ 哪位仙人知道廣東 花都 赤坭鎮 集益村有多少人口

概述
花都位於廣州北大門,是南北交通要道,素稱「省城之屏障,南北粵之咽喉」。花都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是太平天國革命領袖洪秀全的故鄉。在改革春風吹拂下,花都煥發蓬勃生機,從一個欠發達地區一躍成為風景秀麗、投資環境優良、經濟繁榮、初具現代規模的城市,被外界譽為「花之都」。

花都是一個生機勃勃,適宜創業發展和居住生活,融山、水、田園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市,擁有與國際接軌的娛樂休閑及生活配套設施。花都生態環境優美,風光宜人,有山青水秀的王子山森林公園和省級旅遊度假勝地——芙蓉度假區,又有文化內涵豐富的園玄道觀,還有頗具歷史價值的洪秀全故居和資政大夫祠等眾多旅遊景點。區內還有南航碧花園、金碧御水山莊、雅居樂、雅寶新城等許多高尚的園林建築樓盤,依山傍水,環境幽靜,空氣清新。

近幾年來,花都的社會經濟迅猛發展。2004年,花都區生產總值實現251.67億元,同比增長12.1%,完成年度計劃的100%;工業總產值583.73億元,同比增長10.68%,完成年度計劃的100.13%;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9.3億元(新口徑),同比增長12.3%,完成年度計劃的102.95%。

地理位置
花都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東連從化,南靠廣州,西鄰三水,西南連南海,北接清遠,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稱「省城之屏障,南北粵之咽喉」。既是珠江三角洲交通交匯之地,也是溝通珠三角與內地的橋梁和樞紐,擁有發達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是105、106、107三條國道和機場高速、廣清高速、京珠高速、廣州北二環、北三環高速五條高速公路交匯之處。京廣鐵路線穿境而過,廣州火車北站就位於花都。未來廣州還將興建2條城市地鐵線和1條市郊列車線連接市區與花都。中國最現代化的航空樞紐港——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也座落在花都,花都港可直航澳港。總之,花都區高等級公路之密集,水、陸、空交通之齊備,在全國是屈指可數的。

地形氣候
花都區總面積968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部丘陵綿亘,中部淺丘台地,南部為廣花平原,形成東北向西南斜置的長方形。東有流溪河流經,西有巴江河過境。花都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1.7攝氏度。陽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開。

行政區域
花都區下轄新華、花山、花東、赤坭、炭步、獅嶺、梯面、雅瑤八鎮(街)。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新華,是廣州衛星城,距廣州中心城區僅22公里。

人口狀況
總人口72萬。花都是僑鄉,有華僑、海外華人和港澳同胞近30萬人。

城區規劃
花都區是廣州市的工業發展區和重要交通樞紐。到2010年,花都城區規劃范圍為128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達40萬人,並形成交通走廊區、城市中心區、城東開發區三個功能區片。城區規劃將著重做好火車北站和新國際機場兩個最大交通源的疏解和聯系,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按照相對獨立、各具功能的組團式結構形式,強化各分區的功能作用。

自然資源
花都區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18種,其中儲量大、品位高的有石灰石、高嶺土、粘土、花崗岩等,開采前景好。水量充沛,地表水多年平均流量為11.5億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庫17座,區內有流溪河、巴江河淌過。

歷史淵源
花都區(原花縣)境域,漢朝屬番禺管轄,隋朝屬南海縣轄,宋以後分屬番禺、南海縣轄。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兩縣部份區域置縣,因縣城近花山,定名「花縣」,屬廣州府,太平天國革命領袖洪秀全就誕生在這里。民國時期,花縣主要由省直轄。建國後先後隸屬江北專區、珠江專區、粵北行政區、佛山專區。1960年4月劃為廣州市屬縣。1993年6月18日,經國家批准,撤縣設市,定名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託廣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經國家批准撤市設區,成為廣州市花都區。

旅遊資源
花都區山青水碧,風景秀麗,旅遊開發價值大。 目前,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有梯面綜合旅遊區、芙蓉度假村、九龍潭水上世界等,已建成洪秀全紀念館、洪秀全故居、盤古聖廟、資政大夫祠、廣州寶巾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圓玄道觀等多個旅遊景點。

工業

2004年工業增加值實現151億元,同比增長10.63%。工業經濟實現了三個協調發展:一是輕重工業協調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重工業實現產值239.02億元,同比增長6.67%;輕工業實現產值190.11億元,同比增長11.12%。二是各種經濟類型協調發展。規模以上企業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經濟分別完成工業產值267.91億元、40.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2%、28.81%。三是速度與效益的協調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02.09%,同比提高9.9個百分點。

三大支柱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傳統產業穩步增長。東風乘用車公司15萬輛產能新工廠建成投產。2004年全區汽車產業實現產值130.2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2.31%,汽車核心地位進一步增強。規模以上企業中,皮革皮具業實現產值30.8億元,同比增長15.2%;金銀珠寶業實現產值3.85億元,同比增長37.5%。紡織制衣等傳統產業呈現出新的活力,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實現產值27.91億元,同比增長17%。

農業

2004年,全區農業總產值32.11億元,同比增長0.21%,農村經濟總收入469.89億元,同比增長7.94%,農民人均純收入6778元,同比增長3.32%。

獅嶺中心鎮建設投入資金3550萬元,完成了鎮域、鎮區總體規劃,鎮區消防專項規劃、鎮域水利系統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建設、改造路網及公共基礎設施,成立安監中隊和城管中隊,加強城鎮的社會管理,城鎮面貌發生很大轉變。同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大力發展皮革皮具及相關產業,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社會向城市化、工業化轉型。另外,炭步中心鎮的規劃工作也已全面展開,中心鎮的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穩步推進。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全區共資助培訓農民4000多名,其中成功轉移就業2570多人;150名農村特困生得到扶助優惠入讀技工學校。在獅嶺鎮設立了中國輕工業特有工種職業培訓基地、中國皮革工業職業技能培訓獅嶺基地和北京皮革工業學校獅嶺分校,有效引導農民就地就近培訓和就業。

都市型農業穩步發展,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2004年,全區立項上馬都市型農業項目共12項,投資總額6000多萬元。目前,全區有年產值超1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公司達203家,農民自願自發形成的農產品經營組織23個。

全區共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1.22億元,完成大小水利工程224宗,全區造林面積近10000畝。農村「五通」工程已延伸到目然村,城鄉防災減災工程、青山綠地工程全面推進,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農業

2004年,全區農業總產值32.11億元,同比增長0.21%,農村經濟總收入469.89億元,同比增長7.94%,農民人均純收入6778元,同比增長3.32%。

獅嶺中心鎮建設投入資金3550萬元,完成了鎮域、鎮區總體規劃,鎮區消防專項規劃、鎮域水利系統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建設、改造路網及公共基礎設施,成立安監中隊和城管中隊,加強城鎮的社會管理,城鎮面貌發生很大轉變。同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大力發展皮革皮具及相關產業,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社會向城市化、工業化轉型。另外,炭步中心鎮的規劃工作也已全面展開,中心鎮的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穩步推進。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全區共資助培訓農民4000多名,其中成功轉移就業2570多人;150名農村特困生得到扶助優惠入讀技工學校。在獅嶺鎮設立了中國輕工業特有工種職業培訓基地、中國皮革工業職業技能培訓獅嶺基地和北京皮革工業學校獅嶺分校,有效引導農民就地就近培訓和就業。

都市型農業穩步發展,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2004年,全區立項上馬都市型農業項目共12項,投資總額6000多萬元。目前,全區有年產值超1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公司達203家,農民自願自發形成的農產品經營組織23個。

全區共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1.22億元,完成大小水利工程224宗,全區造林面積近10000畝。農村「五通」工程已延伸到目然村,城鄉防災減災工程、青山綠地工程全面推進,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商業

商業網點興旺,商品流通秩序良好。

外經

區委區政府提出堅持「發展第一,經濟第一,工業第一,汽車第一」的發展思路,突出抓了招商引資工作,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區經濟工作首要任務,打好汽車、新機場、「中國皮具之都」和創業環境四張牌,圍繞汽車、皮革皮具、金銀首飾三大支柱產業招商,取得了明顯成效。

外貿出口方面:全區完成出口總值為51605萬美元,增長31.72%。

利用外資方面:我區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20個,增長12.15%,合同利用外資金額為28143萬美元,增長42.23%。實際利用外資23627萬美元,增長171.95%。

金融

花都金融系統認真貫徹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提高資產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內控建設,改進金融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風險防範意識進一步加強,各單位從加強內部管理入手,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內控機制。在貸款管理方面,進行貸款全面清分工作,健全審貸分離制度,嚴格進行貸款"三查",實行責任制管理,在支持企業合理貸款需要的前提下減少和轉化不良貸款,優化信貸結構,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大力支持經濟發展。

各單位普遍開展"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加快電子化建設,加強存款組織工作,抓好服務創新和優質服務,提高綜合競爭力,穩健經營,提高效益。

金融存款穩步增長,2004年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4.78億元,同比增長14.9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55.08億元,同比增長18.31%;各項貸款余額104.09億元,同比下降0.16%,其中住房貸款26.91億元,同比增長25.78%,有力支持了我區房地產業的發展。

科技

在2003年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2004年我區又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被廣東省授予「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區」。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拉動全區工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全年累計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達130.8億元,同比增長了2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值超10億元。

高新技術產業特色進一步凸現,主導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連續多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高新技術產業隊伍逐步壯大,涌現了萊合、科達、日山電子、志聖科技、宏昌、華金、楓葉新材料、星冠納米等一批龍頭企業,新增新辦高新技術企業項目近100個,我區經省級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5家,2004年各高新技術企業技工貿均超過億元,其中4家超5億元;世界500強企業入駐花都達9家。

民營科技企業規模和檔次上新台階,全區認定的區級民科企業136家,廣州市級68家,年產值超10億元的1家,年產值超5億的4家,民營科技企業已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力軍。

科技計劃對科技發展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明顯。圍繞納米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葯、裝備工業、光機電及相關產業、製造業信息化等,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和專項,有效地推動了科技發展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2004年獲得國家、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31項,其中國家級成果推廣計劃6項,星火計劃3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4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8項;國家、省級重點新產品9項。

2004年全區成功培育了15家製造業信息化推進工程示範企業,如通用公司、比爾萊斯公司、精益公司、豐凌公司、國光公司等一批示範企業。全區製造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升,工業整體裝備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區已培育出廣東寶桑園、花都江豐、廣州陸仕、廣州恆泰、廣州華寶、廣州鷺業等15家較大規模的農業科技型企業,加快農業科技園區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有效帶動「公司+農戶」、「基地+農戶」農業產業化組織的發展,推動了農業現代化。

2004年,我區在建立了宏昌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金大基因工程、生物晶元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宏昌膠粘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國光電器聲學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等省級工程中心和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建立了東風日產汽車公司乘用車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擎天化工、星冠化工等新材料工程技術中心。目前,全區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機構3家,省級工程中心5家,市級工程中心8家,以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為重點,支持民營企業增強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星冠、永大、大陽、科苑、國光、天王等一批民營科技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示範龍頭企業。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保護區域科技創新主體的利益。全區目前省市級專利試點企業7家,2004年全區共申請專利548件;授權專利388件,比去年分別增長44.2%和22.9%。我區被省知識產權局授予「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區」。

文化

今日花都,百業興旺,成果豐碩,文化事業蒸蒸日上。花都廣場、新世紀廣場晚晚流光溢彩,歌舞昇平;花都圖書館的多媒體閱覽室熒屏閃亮,潤物無聲;文物景點遊客如雲,藝術展覽連接不斷。在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直接領導下,堅持面向未來、面向群眾的文化發展戰略,把文化事業與旅遊、城建等領域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逐步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並且朝著多元化、全方位的方向發展,在花都的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文化設施建設】 區政府加大對文化設施建設投入,連同上級部門撥款累計達到6百萬元,主要用於城區文化設施的改造、升級。有區影劇院的改造工程,區圖書館、文化館為參加國家級評估定級的設備更新,洪秀全故居防雷設備的安裝,洪秀全紀念館的電源線路系統重裝,以及資政大夫祠清代主人生活場景再現專題布展等。

鎮級文化站建設方面,本區現有文化站特級的1個,一級1個,二級4個,三級5個,壯大了鎮村文化陣地建設。新華鎮的培英社區、梯面鎮的紅山村分別獲廣州市文化局頒發的「廣州市文化社區(村)」稱號;赤坭鎮的瑞嶺村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盆景之鄉)」。

【群眾文化活動】 2004年,區鎮兩級舉辦各項文化娛樂活動593次,觀眾41.5萬人次。由區組織的較大型文藝演出活動10多次,有第7屆少年新年音樂會、迎春大型游園會、外來工歡樂在花都文藝演出、家庭演藝大賽、「動感五•一」花都青年文藝演出、「五•一放歌」廣場卡拉OK賽、「都市熱浪」系列之《建設者風采》企業文化廣場展演、「七•一光輝歷程」歌詠比賽、以及文化站文藝匯演、慶祝建國55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全國市長論壇文藝晚會、第四屆皮具皮革節文藝表演、中山大學附屬學校「老少同樂」聯歡會等。還成功舉辦了《左麟右李》和《同一首歌》兩台很有影響力的超大型文藝演出。

【文化交流活動】 2004年,前來本區訪問的中外文化人士增多,有國家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長沈澈,海外僑胞懇親團,澳門攝影采風團,第五屆海外傑青匯中華訪問團等。並有《愛在有情天》、《才女三斗惡少》、《無敵英雄》等多部電視劇、電影在資政大夫祠拍攝部分劇情。

【圖書館服務】 區圖書館舉辦了主題為「提高全民素質,打造文化名城,服務讀者,共享文化信息」的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全年為讀者辦理借閱證6000個,接待讀者55.7萬人次;圖書流通28.2萬冊次。年訂報刊600多種,增加新圖書1.5萬冊,藏書總量達到21萬冊。

教育

我區現有幼兒園92所,小學附設學前班共115班。公辦小學112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初級中學27所,高中階段學校13所(含非局屬的3所職業技術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社會力量辦學校15所。全區在園幼兒18800人,在校小學生80537人,初中學生36853人,高中階段學生22966人(普通高中學生14166人,職業類高中學生8800人)。2004學年適齡幼兒入園(班)率93%,比2003年提高8個百分點。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 ;初中毛入學率98.1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2.4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9%。;特殊教育方面,「三殘」兒童入學率分別達到96%。

2004年,我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成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分別更名為廣州市花都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廣州市花都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廣州市花都區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校。通過對中等職業教育資源進行調整、合並、充實和提高,我區五所職業教育學校在校生超過2500人以上的有三所,在校生總人數有8800多人,比2003年增加約1000人。國家級重點有1所,省級重點有2所。此外,我局還十分注意加強對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舉辦各類師資培訓班,如普通話培訓、校長上崗證培訓、與華頓外語培訓中心聯辦的外語教師培訓等。

農村成人教育三級網路也穩步發展,充分發揮了各鎮的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辦學優勢。目前,我區農村建立成人教育培訓中心11個,建立農村文化技術學校173所,成人教育示範點4個。成人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就業培訓及轉崗培訓等都穩步發展 ,一年來,共有50044人參加培訓學習。

我區在加快發展教育規模的同時,教育質量也顯著提高。2004年,小學、初中畢業會考成績進一步提高。繼去年高考取得輝煌成績,今年我區高考成績又穩步提高,具體表現為:我區參加今年高考總人數為4068人,各批上線人數為:上重點線人數321人,上線率7.89%;上本科A線以上人數1206人,上線率29.65%;上本科B線以上人數1325人,上線率32.57%;上大專A線以上人數2128人,上線率52.31%;上大專B線以上人數3447人,上線率84.73%。 此外,各批上線人數與去年相比均有增加,其中上重點線人數增加10人,上本科線以上人數增加42人,上大專線以上人數增加93人。全區高考單科800分以上考生有12人,秀全中學羅明珊同學以811分的總成績名列全區第一。

體衛藝工作成績突出。我區認真開展學校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科研工作,體衛藝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工作取得突出成績。成功地組織了全區中小學自編操比賽,並在參加廣州市舉行的易地教學比賽和傳統學校乒乓球等比賽中獲得好名次。在衛生工作中,我區結合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採取多種形式對農村中小學生廣泛進行健康教育,尤其在加強個人衛生、環境衛生、控煙、食品衛生、血吸蟲的防治和預防艾滋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青少年科技活動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我區青少年學生參加第十九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榮獲發明創造市一等獎一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10名,科幻畫市一等獎一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7名,科技論文市三等獎13篇,科技實踐活動市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通過開展系列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了中小學學生的科普意識,調動了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我區教師參加第四屆「全國教育工作者發明與科教製作展評活動」,獲廣州市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1名。

Ⅷ 花都區有什麼特色農業

全區形成品牌的「一村一品」23個。大力引進,試驗、推廣名特優新農產品,確立了蔬菜、花卉、水果、水稻、畜牧和水產的品種優化攻關項目,建立了花都特色農產品品牌。目前,全區涌現了花都無公害蔬菜、石硤龍眼、瑞玲盆景、陸仕蝴蝶蘭、穗香雞、炭步筍殼魚等名優品種。

花都重點農業項目主要有:1、廣州正園生態園,該企業在我區赤坭纏崗村投入6000多萬元,租地8000多畝,建設一個集花卉生產、農業旅遊觀光、配合科普教育與展示的綜合型農業園區。2、花都香草世界。該企業在花山鎮鐵山村租地600畝,到目前為止,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主要是以種植香草為主題、集香草育苗、種植、食用開發、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基地,目前,該基地已成為我區一個新的農業觀光亮點,年參觀人數達40萬人次以上。3、花都區衛康生豬飼養基地建設。

熱點內容
單位綠植擺放 發布:2025-07-25 11:48:40 瀏覽:738
金剛七夕 發布:2025-07-25 11:42:57 瀏覽:133
最悲哀的花語 發布:2025-07-25 11:34:11 瀏覽:465
秦淮區梅花村 發布:2025-07-25 11:34:06 瀏覽:340
百菌清花卉 發布:2025-07-25 11:29:23 瀏覽:824
咸寧花藝 發布:2025-07-25 11:27:42 瀏覽:660
大魚海棠春秋 發布:2025-07-25 11:13:54 瀏覽:174
堅果盆栽 發布:2025-07-25 11:02:40 瀏覽:741
地下車庫入口處綠植規范 發布:2025-07-25 10:58:59 瀏覽:471
七夕安慰 發布:2025-07-25 10:48:50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