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菜盆栽
❶ 如何種植石香菜
石香菜,草本植物,即「留蘭香」。有地方叫麝香菜,也有直接叫香菜的。其正名就叫麝香菜,十香菜或石香菜是音譯。真正的學名應叫留蘭香,是薄荷的一種。又稱:綠薄荷、香花菜、香薄荷、青薄荷、血香菜、狗肉香、土薄荷等。
【種植技術】
一、栽培要點
1.品種選擇:留蘭香分大葉和小葉兩個品種,一般選擇大葉留蘭香,其適應性強,生長快,莖稈含油量高,品質好。
2.播種方式:由於種子繁殖變異較大,生產上一般採用根莖繁殖和分枝繁殖兩種方式。本地採用根莖繁殖法,在4月初將留蘭香地下根莖挖出,選健壯無病蟲的新鮮根,切成5~8厘米的根段,按(60厘米+40厘米)×10厘米的寬窄行,擺在已開好的播種溝內,然後覆土。大田需種根量為667平方米(1畝)80~100公斤。
3.中耕除草:苗期氣溫較低,必須在封行前(苗高15~20厘米)鬆土除草1~2次。鬆土時靠近植株處淺松,行間可深些,雨後土壤板結及時鬆土。在收割前還應人工除雜草1次,以免收割時混入,影響精油的質量。
4.施肥:在整個生育期追肥1~2次,當株高10厘米時,可施提苗肥,667平方米施尿素5~8公斤;第2次施肥可根據長勢,在6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施磷肥3公斤、尿素5公斤,以促進留蘭香健稈增油,提高產量。
二、收獲時間
留蘭香每年收割兩茬,5~8月採收。第1次在7月下旬,正值初花時節,大田60%的植株開2、3輪花序時,植株莖葉含油最高,為最佳收割期。收割時應選擇連續晴天的上午,在陰雨大風、陽光不強的天氣收割對產量影響很大。收割後在地上攤曬七成千時即可蒸餾加工。
三、家庭栽培技術
留蘭香與薄荷一樣,是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之一。我國栽培的留蘭香主要有「大葉」和「小葉」兩種,前者適應性廣,生長勢強,原油產量較高,年畝產油7公斤左右,但原油香氣較差;後者適應性差,易倒伏,且病害重,原油產量較低,年畝產油5公斤左右,但原油香氣好,品質較好。
留蘭香喜溫暖、濕潤,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較薄荷強,我國大部分地區均能種植,一般在立冬至大雪期間播種。當早春氣溫在5℃左右時,播於土壤中的種根能發芽出苗。在生產上,一般以地下莖作為繁殖的材料,也有將葡匐莖、地上部的植株切成帶2—3個節的小段作為繁殖材料。具體栽培要求是:
1、合理密植。留蘭香的分枝能力很強,頭刀基本苗宜掌握在1—2.5萬左右,二刀宜掌握在12—15萬。頭刀基本苗如過密或過稀。應及時進行移密補稀。移密稀在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才能進行,否則成活率降低。頭刀收割後不宜刨根,最好是齊泥面收割後把排水溝里的泥撈出覆蓋於田面上,否則二刀難以全苗。
2、嚴格去雜。留蘭香很易發生退化與混雜,去雜在能識別真野留蘭香時就要進行。
3、合理施肥。施肥原則上應根據密度與種植方式而定,在施有一定數量的基肥或土質較肥沃的田塊,應普施苗肥,重施分枝肥,巧施煞車肥;密度在1.5萬以上的田塊,應輕施苗肥和分枝肥,重施煞車肥;夾種田塊應採取兩頭輕,中間重的施肥方式,即在夾種作物收獲後來一次大水重肥,促使多長分枝與葉片。二刀留蘭香生長期較短,在整個生育期中,氣溫由高到低,因此,應利用苗期有利於其生長的氣候條件,促進壯苗早發。在早苗齊苗的基礎上,務必使二刀留蘭香生育前期「一轟頭」。施肥的原則是「前促後控」、「一轟一補」,即在苗期、中前期要多施,後期少施或不施肥。
4、適時收割。根據提高原油產量的有關因素,確定採收適期。頭刀和二刀留蘭香均在初花到盛花期產量最高;在一天中一般以晴天的10時到14時收割產量最高;陰雨天及大風和露水未乾時不收割。做到生育期不適不割,陽光不足、溫度不高不割,大風下雨不割,露水未乾不割,地面潮濕不割。
❷ 留蘭香是否是薄荷的一種
留蘭香是薄荷的一種。
1.留蘭香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被稱為綠薄荷,植株直立生長,高度在0.4~1.3米之間。葉片顏色青綠,花朵在7~9月之間開放,氣味芳香,顏色為白色或紫色,觀賞性較強。植株可盆栽種於室內,能夠提神,還有驅蚊的作用。
❸ 留蘭香具有驅蚊的功能效嗎
1.留蘭香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被稱為綠薄荷,植株直立生長,高度在0.4~1.3米之間。葉片顏色青綠,花朵在7~9月之間開放,氣味芳香,顏色為白色或紫色,觀賞性較強。植株可盆栽種於室內,能夠提神,還有驅蚊的作用。
4.留蘭香薄荷體內含有大量的芳香油,植株的莖枝和花葉可入葯,屬於微溫性植物。將留蘭香薄荷採收洗凈並曬干,可製成葯物,有止咳、消炎和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咳嗽、感冒、外傷發腫和頭痛胃痛等各種症狀,不過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❹ 我的花的葉子都黃了怎麼辦
葉片發黃應該是失綠現象,小黑點是黑斑病,你放的位置通風較差。
可用多菌靈等廣譜性殺菌葯物噴施葉面葉背,隔一周左右再施一次,
❺ 皺葉留蘭香做盆栽有缺點嗎
除了不開花,其它方面很省心:生長迅速,打理少,還可以葉片做料理或泡茶。
留蘭香
拉丁學名
Mentha spicata Linn.
別稱
綠薄荷、香花菜、香薄荷、青薄荷、血香菜、狗肉香、土薄荷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目
管狀花目
科
唇形科
亞科
野芝麻亞科
族
塔花族
屬
薄荷屬
❻ 關於香花有哪些介紹
「香花」(scentedflowers)一語,並非植物學或園藝學上對花朵的正式分類或嚴謹的學術用語,而是通俗化的歸類稱呼。蓋「有花皆香」,哪怕是原生於東南亞印尼,體型為全世界最大,但其味道實則令人難以忍受的「萊弗士花」,它的腥膻臭味也可被認為是一種獨特的「異香」,依然有蜂蝶昆蟲被它的獨特氣味所吸聚而回繞周旁。唯甚多種類的花朵皆蘊藏有「油細胞」,會不斷的分泌出芳香油,或是在新陳代謝之過程中產生具濃郁芬芳氣味的成分,散發出沁人的香味,深受人們喜愛。此等香味濃烈的花卉,分布極為廣泛,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兩季常是它們盛產的季節,單是台灣即有數十種之多,而究竟有多少種則因每個人對香氣的感受程度不同,致難有明確的界定。同樣的一種花,或許有人認為僅屬清淡,有人卻會覺得香氣過於濃重以致無法忍受,還曾有人因鄰居栽植的「夜來香」味道重得致其失眠而引發紛爭。雖然,就大部分人而言對於花卉當是「寧可愛其香」了,由於各人對嗅覺的敏銳度和可承受度俱不相同,因而難免會影響其對不同種類香花的差別喜好程度!
為使國人進一步了解此類的花卉,郵政總局爰特別印製一組三枚的「花卉郵票——香花」。本組郵票系委請國立台灣博物館植物學組組長鄭元春先生規劃,現將郵票主題所選用的紫羅蘭、山黃梔和含笑花三種花卉逐一說明如下:1紫羅蘭(Stock,學名為Matthiolaincana)?
紫羅蘭與花椰菜、青花菜、高麗菜……等同屬十字花科(Cruciferae),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綠中帶白的葉片呈狹長狀。花朵綻開於枝梢,有單瓣與重瓣之分,花色則有紫、紫紅、紫藍、粉紅、白…等多種,都能散發出清香怡人的芬芳香味,適合作為盆栽或於花壇中栽育。原生於地中海沿岸的紫羅蘭,於歐美地區及日本俱甚常見,在台灣地區的栽培尚不普遍,唯從另一角度觀之,它則深具有可待開發的空間;另則有一種和三色堇、香堇菜同屬堇菜科(Violaceae)的植物—Violet,中名亦譯作紫羅蘭,常被茶商用作為紫羅蘭花茶的材料,然則兩者有別,不宜混淆。
通常,紫羅蘭的植株在葉片生長逾10片以上時,株體便已足夠茁壯,倘又能適逢15~20℃的長穩低溫期,則能發育成花序既長、且花朵排列緊密的優良產品,而在氣溫常年暖和的地區紫羅蘭反而不易長成。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曾突破氣候上的限制,採用品質良好之紫羅蘭19個切花種品種和6個盆花種品種,於初秋時分擇128格穴盤試種20天,再將祇有6~8片葉片的苗株移入設定溫度為10℃的生長箱2至4周,之後又移植到溫室內或花盆中,兼以生長素噴施,從而育成了可在台灣秋、冬季節自然開花的早生種紫羅蘭,較其正常的花期提早約摸10~15天,莖部與花序也皆可栽育得比原生種為長。
若在10月時,甫以盆花品種配合紫羅蘭的苗期,藉由低溫處理生產高品質盆花,則恰好可於春節前上市於盆花市場,獲得最佳的經濟利益。應用類似的技術也可延長紫羅蘭產期,使其延至晚春的較高溫季節生長。富含香氣,以紫色為主又頗艷麗的紫羅蘭,正如同熏衣草一般的廣受大眾喜愛,倘能更普遍的推廣種植,必能一躍而為新興的花卉。
2山黃梔(Gardenia,學名為Gardeniajasminoides)?
黃梔花是屬於茜草科(Rubiaceae)、黃梔子屬(Gardenia)的常綠性灌木或小喬木,別名有梔子花、黃梔子、雀舌花以及林蘭、木單、鮮支、越桃……等,種類繁多,近約百種,在我國計有7種,山黃梔則為其中的一種。山黃梔的株干高約2至4公尺,分布華南、中南半島、日本和台灣,於全台灣低海拔山區的向陽山坡或闊葉樹林中均常見到野生之山黃梔,另於公園、庭園及校園亦常見到以人工栽植者,並適合作為盆栽、盆景及綠籬、庭園之露天栽培。黃梔樹在我國古時即被視作是高經濟性植株,其花果根葉俱有用途,司馬遷著之《史記》貨殖列傳中曾載有「…千畝梔茜,其人與千戶侯等…」之語句,不難想知黃梔樹確屬價值匪淺之作物。現今台灣地區的黃梔花盛產地系以桃園縣之山坡地和彰化縣田尾鄉為主,主要是作為造園、造景與推動公共工程時美化環境之用。
山黃梔的葉片呈對生狀,為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銳尖,兩面光滑,近於無柄,托葉基部合生成鞘筒狀;於仲春至初夏的3~6月時段開花,花為傘形花序,花形系呈單瓣之貌,乃自細小的枝丫開出白色花朵,為3~4朵腋生或頂生,花瓣則有6枚,清香撲鼻,曬干後尚可當作花茶香料,故頗受園藝界之喜愛,花謝時漸轉為乳黃色,為中國典型香花植物之一;秋、冬時可結成長橢圓形的漿果,果有五棱,果皮成熟後呈橘黃色,常吸引白耳畫眉、綠綉眼、綉眼畫眉和白頭翁等鳥類前來啄食,果實含黃色素(crocin),因得作為黃色染料遂被取名「黃梔」,且可加工製成食用色素,也可供作葯材。山黃梔的花香味,實乃因其蘊涵的benzyl-acetate、linalool-acetate與anthranylic-methylester……等精油成分散發出來的。邇來,以香花植物的花卉製作成花茶、花水備供酌飲浸泡之自然療法甚告風行,而黃梔花正是業者極愛選用的香花植物之一。
耐旱性頗佳的黃梔花,生長適溫范圍為22~28℃,適合於高溫濕潤和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環境,植地的土壤以稍帶粘性的壤土為佳。本性強韌的黃梔花發根力強,一般的繁殖系以扦插法為主,亦可用播種法及壓條法繁殖。扦插法得在3~4月的春季或9月的初秋季節行之,擇選長約20公分、直徑約1公分,生長良好枝丫,斜插於花床並經妥善遮護,約經一個月便可發根,俟扦插成活後翌年即可移植本圃;播種法往往於9、10月為之,雖可獲得較多量的子代,但因需等2、3年方會開花,以致除了育種、采種之外不常使用;壓條法則適合於春季俾有較高的成活率,1至2年後植株就可長出茂盛娉婷的花朵,花期完後宜修剪過於叢密雜亂或枯萎零弱的枝條,並於秋、冬季節施行追肥和進行換土,以便促進翌年的蓬發興茂。
3含笑花(Bananashrub,學名為Micheliafigo)
含笑花為木蘭科(Magnoliaceae)、含笑花屬(Michelia)之常綠性灌木或小喬木,別名含笑美、笑梅、含笑梅或香蕉花,最後一個別名乃肇源於其濃郁厚重的香味略似熟透的香蕉,英文之Bananashrub又直譯為香蕉灌木,但其實含笑花株和香蕉樹兩者在植物分類上相去甚遠。它比較適合於pH值為50~55的微酸性土壤,株體高約1~2公尺,莖干因有微小的疣狀突粒故略顯粗糙、樹皮呈灰褐色,花芽、幼小枝丫上和葉背中脈長有黃褐色的細絨毛;革質光滑、全緣互生狀的葉片為橢圓形或卵形;直立狀的花朵系單生於葉腋,於3~5月盛開,花徑約2~3公分,乳白色或淡黃色的花瓣通常為六片,花瓣常微張半開,又常稍往下垂,呈現猶如「美人含笑」似的欲開還閉之狀,在大陸四川和鄰近省份則因其花苞似梅而稱作「含笑梅」。
在我國,含笑花古來即為眾人熟稔喜愛的香花植物,宋賦「含笑賦」序中曾撰曰「…南方花木之美,莫若含笑;綠葉素榮,其香郁然…」。蓋其氣味香醇濃久卻不濁膩,並且也是極佳的天然香料,得用以軋煉出芬芳的香油,尚可採摘其花卉供作為制茶時佐用的香料。含笑花屬內之植物近約有50種,其性較不耐寒,故大都散布於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理區,而我國原產者即多達三十餘種,主產於南方各省諸如江西南部、廣東、福建以及台灣一帶之山坡地,野生型態者多半混生於南方的闊葉樹林中。現台灣全省各地均有栽種,但多半集中於桃園、彰化、埔里與台南,以盆栽銷售為主,庭園造景次之。在園藝用途上主要是栽植2~3公尺之小型含笑花灌木,作為庭園中備供觀賞暨散發香氣之植物,當花苞膨大而外苞行將裂解脫落時,所採摘下的含笑花氣味最為香濃。
含笑花可用扦插、高壓法和嫁接法等方式繁殖。扦插法宜於7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之,可取猶未發出新芽、但留有3~8片葉子之木質化枝條或頂芽約15公分,於插穗基部沾附發根素插置於沙質土壤上,另予適當遮蔭及保持環境濕潤,約2~3個月即可生根,再於翌春移植;高壓法系最適合於開花之後、即於4~5月間行之為最佳,若是選擇株齡為2~3年之壯碩枝條進行土壓,則經3~4個月即可生根;較不被業界常用的嫁接法,宜在5~6月間實施,常是以木蘭作為砧木,成活之後可快速生長。根部肥厚多肉的含笑花,不耐移植,若實在必須進行移植時宜多帶土球,而植株的修剪、整型則是以越冬之前為宜。
❼ 薄荷的種類有幾種是否每種都具備葯用價值
薄荷種類很多常見的種類:
綠薄荷:又稱留蘭香、青薄荷、魚香菜、香花菜、荷蘭薄荷。有大葉留蘭香與小葉留蘭香兩個品種。
皺葉薄荷:葉面呈皺紋狀態。
銀薄荷:又稱歐薄荷。有銀色絨毛。
還有鳳梨薄荷、黑胡椒薄荷、薰衣草薄荷,只要不是假薄荷,都是可以食用的,只是香氣,味道不同罷了,而且有些比較適合當盆栽,清新空氣,有些用來做香精,有些葯用價值高,有些適合食用。都是可以吃的,味道些許不同而已。
(7)香花菜盆栽擴展閱讀:
薄荷具有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為調味劑,又可作香料,還可配酒、沖茶等。每100克干薄荷中,含水分9.6克、蛋白質6.8克和纖維31.1克,能提供870.7千焦的熱量。
薄荷是中國常用中葯,幼嫩莖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葯,治感冒發熱喉痛,頭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膚風疹搔癢,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對癰、疽、疥、癬、漆瘡亦有效。
薄荷含有薄荷醇,該物質可清新口氣並具有多種葯性,可緩解腹痛、膽囊問題如痙攣,還具有防腐殺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大量食用薄荷可導致失眠,但小劑量食用卻有助於睡眠。
❽ 這是什麼植物
就是最普通的綠薄荷,也叫留蘭香,種植簡單,地載比盆栽更好。
留蘭香(學名:Mentha spicataLinn.),又名綠薄荷、香薄荷、荷蘭薄荷、青薄荷、香花菜、魚香菜。是一種唇形科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 紫色或白色花,花期7-9月。溫度適應范圍大,喜濕潤、喜光,適宜弱酸性土壤。莖、葉經蒸餾可提取留蘭香油,可入葯也可食用。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40-130厘米,無毛或近於無毛,綠色,鈍四稜形,具槽及條紋,不育枝僅貼地生。葉無柄或近於無柄,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厘米,寬1-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尖銳而不規則的鋸齒,草質,上面綠色,下麵灰綠色,側脈6-7對,與中脈在上面多少凹陷下面明顯隆起且帶白色。
留蘭香
輪傘花序生於莖及分枝頂端,呈長4-10厘米、間斷但向上密集的圓柱形穗狀花序;小苞片線形,長過於花萼,長5-8毫米,無毛;花梗長2毫米,無毛。花萼鍾形,花時連齒長2毫米,外面無毛,具腺點,內面無毛,5脈,不顯著,萼齒5,三角狀披針形,長1毫米。花冠淡紫色,長4毫米,兩面無毛,冠筒長2毫米,冠檐具4裂片,裂片近等大,上裂片微凹。雄蕊4,伸出,近等長,花絲絲狀,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花柱伸出花冠很多,先端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子房褐色,無毛。花期7-9月。
❾ 這是什麼盆栽植物
留蘭香品類薄荷。南薄荷、升陽菜、香花菜、綠薄荷、魚香菜、血香菜、狗肉香、假薄荷、皺葉薄荷、香薄荷。都是他的名字!為唇形科植物留蘭香的全草。主治:疏風,理氣,止痛。用於感冒、咳嗽、頭痛、脘腹脹痛、痛經。資源分布:現中國河北、江蘇浙江、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都有栽培,或逸出為野生。新疆有野生。
❿ 河南十香菜與薄荷區別
河南十香菜與薄荷區別:
一、株型不同
十香菜也就是留蘭香,跟薄荷看起來比較的相似,它的別稱比較的多,還叫做香薄荷、青薄荷、綠薄荷、香花菜等。它的株型偏小一些,株高大約40-130厘米左右。
薄荷生活中比較的常見,雖然大多是盆栽,看起來株型偏矮一些,但是野生的薄荷株型比較高,要比前者高大一些,株高大約為40-150厘米左右。
二、葉子不同
十香菜的葉子形狀為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顏色要比後者深一些,葉子上面的紋理也較深。不過它的葉子偏小一些,沒有那麼的大。
薄荷的葉子形狀為卵狀至三角狀心臟形,長度大約為2.5-7厘米左右,寬度大約為2-4.7厘米左右。它的葉片顏色相對於前者來說,要淺一些,不過葉子偏大一些。
三、氣味不同
十香菜具有清香,聞起來的味道要比後者淡一些,沒有那麼的刺鼻。
薄荷的氣味比較的濃烈,聞起來味道要更濃一些,聞起來也比較的刺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