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植綠護林的畫
㈠ 多一點植樹節手抄報資料.圖片
【植樹節的由來】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其實這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著一棵已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只有18歲的孫中山,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於成材。
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並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我國曾於1915年7月30日首次規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以紀念他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各國植樹節】
中國: 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日本: 每年春季開展植樹節和綠化周等活動。綠化周包括街道綠化日、宅旁綠化日、工廠綠化日、荒山綠化日、學校綠化日、綠化樹木保護日等。
朝鮮: 從1971年開始,每年4月6日為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
印度: 每年7月第一周開展全國植樹節活動。
斯里蘭卡: 從1977年開始,每年的9月17日為植樹節。
泰國:每年12月4日為植樹節。
菲律賓: 每年9月第2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約旦:1月15日是植樹節。
巴勒斯坦:1月6日是植樹節。
埃及: 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美國: 各洲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
墨西哥: 每年6至9月的雨季里開展植樹節活動。
哥倫比亞: 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
薩爾瓦多: 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在每年的6月21日舉行。
法國: 每年3月為法定的綠化月,3月31日為植樹日。
英國: 每年11月6日至12日為全國植樹周。
瑞典: 每年3月舉行森林周活動。
【關於植樹節的故事】
眾所周知,每年公歷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起初,植樹節是個農歷節。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重視植樹,把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紀念這位革命先行者,就將孫中山逝世的公歷日期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植樹造林的光榮傳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做過許多地方官,每到一處他都要栽花種樹,這在他的詩中也有反映:「手栽兩松樹,聊以當嘉賓」;「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蘇軾任杭州刺史時,修浚西湖,並在湖堤上種樹,因而留下了「蘇堤春曉」這一著名景觀。柳宗元貶官柳州,但仍不忘種樹:「柳州刺史,種柳柳江邊」;「手植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種柳樹,被稱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楊昌俊以詩歌頌:「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在我國,幾乎所有的名勝古跡,都有先人們為我們留下的綠蔭。在黃帝陵,傳說是黃帝親手栽種的柏樹(稱「黃帝手植柏」),鬱郁蔥蔥,令人頓生思古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師手植柏」。泰山岱廟也有「漢武帝手植柏」。這些千年古樹現如今都成了重點保護文物。「中庭樹老閱人多」,炎黃子孫樹下瞻仰時,自然會生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崇敬之情。
古人不僅重視植樹,也十分重視保護林木。早在夏禹時代,我國就有了有關保護林木的行政法規。《逸周書》記載:「禹之禁,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治理齊國時曾說:「為人君而不能保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宋太祖趙匡胤規定:「民伐桑棗為薪者罪之。」清朝雍正繼位時,就要求嚴格保護山林:「嚴禁非時之斧斤,牛羊之踐踏,歹徒之竊盜。」
近代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也十分熱愛樹木,他在帶兵打仗時規定:駐防官兵要在駐地植樹造林,即使行軍打仗時,也不許踐踏林木。他屯兵徐州時,為了嚴明紀律,特意寫了一首護林詩:「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有關保護林木的故事。傳說西湖凈慈寺有一古松,某新任太守為修造衙門,下令征伐。方丈無計可施,幸虧有一個濟顛和尚寫了一首詩,派人送給了太守。詩雲:「庭松百尺接天高,久與山僧作故交。本謂枝柯千載茂,誰知刀斧一齊拋。庭前不見龍蛇影,宅畔無聞風雨號。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太守見詩,權衡利害,終於收回成命。
【植樹節倡議書】
1、不破壞綠化,這包括:不採摘花朵,不踐踏綠化、不穿越開放式草坪,不到花壇等綠地玩耍,做游戲時遠離花木。(特別提醒:各位學生不得損壞學校的花草樹木,德育處將進行檢查,一經發現將嚴重批評並對班級扣一分)
2、參加社區、學校的護綠活動,到社區、學校附近的綠化地做保潔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為及時勸阻。
3、使自己的家變成一個綠色家園。選擇一些適合在家種植的植物,種在陽台上、房間里。(這些植物包括:太陽花、月季花、口紅花、仙人球、蟹爪蘭等,這些都是成活率較高的植物)
4、在學校或家附近種一棵樹苗,讓樹苗陪伴著你成長。
我們倡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播種綠色,播撒文明,我們相信有了道德的陽光,綠樹才會常青,讓我們齊努力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植樹的好處】
1.樹木能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使空氣清潔,新鮮。一畝樹林放出的氧氣夠65人呼吸一輩子。
2.樹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還能吸收各種粉塵,一畝樹林一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
3.樹林能減少噪音污染。40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10—15分貝。噪音的污染對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說是人們的「敵人」。因此我們更要重視植樹造林。噪音還可以使人類在長期的生活中聽力減弱、耳聾、變傻,心臟、血壓、神經等出現異常。甚至,還能讓人在長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這樣樹林就能使噪音減小四、五倍。
4.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氣中有3,4萬個細菌,森林裡只有300-400個。植樹造林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國家還專門規定了在三月十二日這天為植樹節。植樹造林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處。
5.樹可以減低溫度,和提高濕度。30度氣溫可以降到二十幾度左右。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會破壞森林和草場,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塵暴頻繁出現。不合理的開發、佔用土地,使耕地面積日益減少。
【節日起源】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
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盪盪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孫中山先生與植樹節】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植樹節(10張)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8年北伐結束之後,4月7日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 「嗣後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總計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節日主題】
2009年的植樹節主題是: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2010年的植樹節主題是:與大樹在一起。
2011年的植樹節主題是: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2012年的植樹節主題是:義務植樹共建綠色和諧家園,植綠護綠共創省示範文明城市。
【植樹趣聞】
幾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項法律,規定每對新婚夫婦,必須先種植油橄欖樹70株。
日本鹿兒島等一些地區也有新婚夫婦要植樹的規定,樹旁立碑寫明姓名和婚期,植後50年方能砍伐,屆時植樹夫婦可舉行結婚50周年慶祝活動。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法令條文規定,第一次結婚要種樹2棵,離婚的要種5棵;第二次結婚必須種樹3棵,否則不予登記。
添車種樹,在日本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輛汽車,必須植一棵樹。這是因為,每輛汽車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氫化合物,還要發出噪音,而樹木則是天然的「消毒員」和「除音器」,所以必須種樹。
添丁種樹,在非洲坦尚尼亞的許多地方,有一種「添丁植樹」的風俗,即誰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盤埋在門外的土地里,並在那裡種上一棵樹,表示希望孩子像樹一樣茁壯成長。
家庭樹,波蘭的一些地方規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樹3株,稱之為「家庭樹」。 樹木銀行,為了防止建築工程毀壞樹木,日本開辦了「樹木銀行」。凡施工單位,必須把清理場地挖出來的帶根樹木及時存入「樹木銀行」,在工程結束後,該單位必須及時把樹木取出來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綠化面積。
求愛樹,在德國的波恩市,每年的植樹季節,小夥子要送給姑娘一棵精心挑選的白樺樹苗,親手把它栽好,以表達愛慕之情,人們稱之為「求愛樹」。
【節徽標志】
中國植樹節標識,植樹節節徽是寓意概括的標志:
1. 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 「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 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㈡ 護林防火手抄報圖片 字少畫多
木好
㈢ 有沒有小學生畫得關於環保的圖畫
有。
㈣ 怎樣保護森林的手抄報內容
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平常的事,可是你們知道嗎?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是他們卻不砍伐自己國土上的樹木來做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日本奢侈地消費中國森林。
你們可曾知道,一次性筷子99%來自中國。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我國北方的一次性筷子產業每年要向日本和韓國出口150萬立方米,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看來我們要和一次性筷子說再見的時候到了。中國同胞們覺醒吧!
中國同胞們,你們知道嗎?日本的教材印刷用紙採用的是再生紙,體現了環保意識。由於日本的森林資源並不豐富,所以在紙張使用上是相當節約的。據朋友介紹,日本的許多學校的教科書用完後要鼓勵學生上交的,以便給下一屆學生在用。你們可還知道嗎?日本人發明了一次性筷子,可日本人就餐並不是都使用一次性筷子。日本人的節約意識滲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得曾經讀過一篇報道,中國某一商家接待日本客人,在吃飯的時候發現,幾個日本朋友都隨身攜帶一個長方形的小盒子,從裡面拿出自備的筷子用餐,真可謂節約到了極點。我們以後也應該節約,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人們覺醒吧!
你們還知道嗎?一棵長了十年的大樹,只能做幾千雙一次性筷子,就說你一日三餐都使用一次性筷子,那麼一天就用了三雙,一年就是3×365雙,起碼有一千雙,就是翌年吃掉一顆長了十年的大樹,全國十三億人,一年就吃掉十三億棵十年的大樹,是多麼的驚人呀!中國現在每年生產大約450億雙一次性的筷子,出口到日本、中國台灣、美國等3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總量186.0939萬箱,則需要砍伐2500萬棵樹。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國可能在20年內就要砍掉所有的森林。你們可還知道嗎?我國北方的一次性筷子產業每年要向日本和韓國出口150萬立方米,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人們覺醒吧!
你還知道嗎?環境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珍惜他們。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臭氧層是大地的保護傘;淡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泉。你們還知道嗎?一棵樹每天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有害氣體,放出同樣多的氧氣,可供一個工廠的人一天的呼吸。而花草可吸取噪音,如果栽一片花草的話,那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噪音的污染了。由此可見,植物對人類是多麼重要。可是有些人卻還不止這些,每當我看見草坪被那些人踐踏,愛護花草的標語牌被踏倒。我的心就像刀割似的,難受極了。我十分痛恨他們,如果世界失去了花草樹木,我真不敢想像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了!人們覺醒吧!
你們知道嗎?我以前讀過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一個小村莊》、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人們過度砍伐樹木,使得大地裸露,大水沖沒了村莊。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覺醒吧。中國同胞們!
不能在砍伐樹木了,那麼中國可能在20年內就要砍掉所有森林,那麼我們的土地就會沙漠化,災難就會降臨到我們身上。
啊,我們不能讓大水沖沒了村莊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的城市中。「勿以善小而不為」,保護環境正是從點滴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再也不能掛在嘴邊上了,要中在實際行動。大家要用我們的雙手保護我們這個美麗而又脆弱的地球。
請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了,讓我們對一次性筷子永久的說:「再見了」.
㈤ 小學生低碳環保畫
天變黃,水變黑,白色垃圾滿天飛。真臟!塑料袋,滿天飛,市容面貌在抹黑。可惡!天變灰,河變臟,生態環境在受傷。咋辦? 扔張紙,吐口痰,人的生命要玩完。可怕!塑料袋,竹木筷,城市污染真厲害。害怕!電池多,電池好,環境污染最重要。回收!水源斷,河流臟,百姓生活遭了殃。真慘!污水多,垃圾多,海洋也要變黑了。恐怖!排尾氣,冒黑煙,黑色空氣飛滿天。真嗆!空氣中,顆粒物,大的可以賽蚊蠅。惡心!囪冒煙,天氣染,空氣需要洗洗臉。難看!廢氣多,污染多,天空就要變黑鍋。變黑鍋!臭氧層,在破洞,人們得了皮膚病。要命!環境差,空氣臟,指數升高沒商量。咋辦? 污染指,在上升,人的壽命不會增。可怕!沙塵暴,刮來了,莊稼減產不得了。不得了!大風刮,沙塵起,老人小孩黃臉皮。真臟!樹被砍,林被沒,西伯利亞冷風多。真冷!送賀卡,祝新春,大樹小樹恨死人。可惡!賀卡美,賀卡好,樹木破壞真不好。不要!鳥被打,林被伐,自然環境破環啦。不妙!殺動物,砍植物,地球穿著破衣服。不好看!樹枯了,葉黃了,森林媽媽受傷了。不妙!草變干,樹變枯,大地媽媽像在哭。傷心!洪水到,樹也倒,江河不斷在咆哮。快跑!發大水,鬧乾旱,農民伯伯在流汗。真慘! 砍棵樹,拔棵草,地球就要不行了。找醫生!不妙!不妙!那咋辦?治理!天變藍,水變清,白色垃圾人人清。真好!沙塵落,天晴朗,沙漠從此不荒涼。真棒!多種樹,多種草,自然災害就會少。真妙! 鳥兒多,天氣晴,人們生活得安寧。睡覺!源疏通,河流凈,鶯歌燕舞似仙境。真美!花兒艷,草兒綠,藍天白雲真美麗。照相!樹長芽,鳥回家,自然環境恢復啦。好!花草多,樹木多,幸福生活你來過。唱歌!森林多,資源多,環保效果真不錯。不錯!小學生,收電池,小小年紀真懂事。好!小學生,撿廢品,個子不高高人品。可贊!要種樹,要種草,人人參與不能少。不能少!重環保,護家國,男女老少齊忙活。齊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