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鎖梅盆景

鎖梅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7-24 19:30:18

❶ 贊美盆景的詩句

一、唐 李商隱《憶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內年花。

白話釋義:

滯留容在遠離家鄉的地方,依依不捨地嚮往著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能惹起人們怨恨,因為老是被當作去年開的花。

二、南朝 蕭詧《詠蘭》

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開花不競節,含秀委微霜.

白話釋義:

連同莖葉折來的蘭花聊可佩帶,置入室中自然飄香。

開花卻不與其他花比賽拔髙枝節,含蘊著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殘。

(1)鎖梅盆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憶梅是李商隱任職於梓州柳仲郢幕府後期之作。此詩寫在百花爭艷的春天,在作詩之時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憶梅》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絕,為詩人在梓州幕府生活時所寫。此詩通過描寫春日遊玩,不見梅花這件事情,來表達了詩人因懷才不遇,流離輾轉而感到的憤懣頹唐的思想感情。全詩渾然天成,一意貫串,並無刻意雕鏤,枝蔓曲折,顯得潛氣內轉,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有神無跡的境界。

❷ 雲南八十一怪是什麼

1、斗笠反著戴(滇中元江、新平一帶)

誰戴斗笠都是凹面朝地扣住頭,而花腰傣的斗笠偏要凹面朝天,擋了太陽,接了雨水,而且使得本來水靈的姑娘愈發靈動欲飛。

2、姑娘四季把花戴(全省)

因為鮮花四季開不敗,姑娘也才四季有花戴;把花戴在身上、穿在身上,姑娘便四季如花,成了花姑娘。

3、四季同穿戴(全省)

一方面是在同一時間內,人們分別穿著四季的衣服,即「一天穿四季」;另一方面是在一年當中,可以穿著同樣的衣服度過司機,即「穿戴無四季」。

4、大姑娘不用褲腰帶(傣族地區)

一塊花布首尾相連,形成筒狀,罩住下身,三折兩裹,往腰間掖緊,不僅顯腰身,而且穿脫便當。

5、少時花,老來紅褂穿在外(昆明地區)

年少時花枝招展,老來難忘當年俏,於是紅褂當外套,鮮艷奪目,喜氣洋洋。

6、裙子套在外(全省)

裙子展示女人的美麗,褲子展示女人的勤勞;裙子套在褲子外,美麗便建立在勤勞的基礎上。

7、衣服後面尾巴擺(紅河等地)

衣尾裝飾。學者說,這是由猿變人、尾巴消失的記憶;姑娘們說,走動起來搖搖擺擺,頭也漂亮,尾也漂亮。

8、鞋子後面多一塊(全省)

鞋子後面多一塊綉花布,首先是實用,是永遠跟定鞋子的鞋拔子;然後便是裝飾作用,圖個好看。

9、腳趾頭常年露在外(全省)

老式布鞋的剪口開得大,穿上後可見到中間兩三個腳趾頭的跟部,既通風散熱,又節省布料。

食物類

10、粑粑叫餌塊(全省)

幾乎所有用糧食做成的盤形食品都可以叫粑粑,而雲南偏就把用大米飯舂揉而成的食物叫了餌塊,其中的燒餌塊也是盤形,與粑粑形似。

11、豆腐燒著賣(全省)

實則是燒豆腐,外加干濕作料,香脆糯軟一應俱全,十人見了九人饞,還有一人睡著了,夢里夢見豆腐攤。

12、鮮花當蔬菜(全省)

看花、戴花都還不夠,索性吃花。吃什麼補什麼,花好吃,人好看。既當菜,又美容,還當葯用,一舉多得。據說雲南可食用花卉達160多種。

13、青菜叫苦菜(全省)

雲南人所叫的苦菜是外省人眼中的青菜,不過味略苦而已。苦菜則是苦苣,為菊科植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野生苦菜生長。從前常在青黃不接時救荒,被譽為「救命菜」。

14、螞蚱當作下酒菜(滇西等地)

同類說法還有「牛屎拱拱(屎克螂)當做下酒菜」;「螞蝗也當下酒菜」。

15、地瓜當菜賣(全省)

地瓜、雲南人叫「土瓜」,從泥土中刨出,撕了皮當水果吃,而切成片炒肉吃則是一道獨特的風味菜。相反,蘿卜本是菜,雲南人則拿了當水果生吃。街頭常有老太賣泡腌蘿卜片,抹點辣醬,便是小孩、姑娘的零食。是故,又說「蘿卜也當水果賣」。

16、石頭煮青苔(西雙版納)

版納江河中生長著一種青苔(滑苔),秋冬水淺時,婦女和孩子多喜潛水撈之。洗凈曬干可收存,如干紫菜,集市上常見有售。青苔可油炸食,煮湯更佳;加入姜、蔥、蒜、辣子和清水、油鹽,將洗凈的鵝卵石燒燙放如青苔湯盆,水沸即成。

17、家果野果難分開(全省)

植物王國,果實繁多,但許多並未經過人工馴化栽培,未成大宗商品。要想品嘗,只有到當地、即時一飽口福。曾有一首打油詩寫了雲南人常吃、街頭常見的水果。全文共有69句,就說到58種果子,其中很多是「野果」,如稀稀果、火把果、雞嗉子果、多依果、酸木瓜、葛根、拐棗、糠枇棗、鎖梅、酸角、桑椹、火麻子等。

18、游春炊鍋當主菜(全省)

鍋與爐合二為一,用銅打制而成。栗炭火置於中空的柱筒中,食物環繞周圍,邊煮邊吃。郊遊野炊,攜帶使用方便,而且保溫。

19、過橋米線人人愛(全省)

不用炒,不用煮,生肉、生菜和米線在滾燙的雞湯中燙熟了就吃。故又有「過橋米線燙生菜」之說。

20、香蕉油炸賣(全省)

90年代初,昆明市場出現一種叫「雲南十九怪」的食物,其實是將香蕉曬干後,用油炸著吃。

21、牛奶做成片片賣(滇西)

將液體的奶做成固體的扇形奶片,雲南人叫「乳扇」。熟吃,生吃都行;咸、甜、淡均可。

22、洋芋、包穀街前賣(全省)

漫步昆明大排擋、小吃攤,只見洋芋(馬鈴薯)剝皮後,一個個囫圇渾圓或一塊塊成串地在油鍋里煎炸,黃燦燦香噴噴,時髦男女圍坐一團吃得津津有味。包穀(玉米)上市時,街頭巷尾常見人支一隻火鍋、一口大鍋現煮現賣,熱氣騰騰,無論老幼皆喜買一隻當點心邊走邊吃。

23、哈尼吃飯街心擺(元陽省)

元陽哈尼族春節「昂瑪突」節,是他們一年之中祭護寨神,拜龍求雨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要做40多種民族風味的菜餚,每家湊一二桌,抬到村子中心的小街上一字擺開。足足有700多米長,蔚為壯觀。當地人稱「長龍宴」或「街心酒」,堪可號稱中國第一長宴。開席時,全村數千人「傾巢出動」,圍桌而坐。主持人「龍頭」被推出來坐首席,各家菜餚他先嘗過後扒出一部分堆在一起,由他又分發到各戶各桌,表示齊心協力,不分彼此。接著全體舉杯共同祈願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吃菜喝酒,聊天逗樂,唱歌跳舞,入夜則青年男女談情說愛。這樣的大宴要吃三天三夜方才罷休。

24、豪筵佳餚數野菜(全省)

山國雲南,可食花草無計其數。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雞鴨魚肉吃膩了,想吃個稀奇,吃個清淡,吃個美麗,便將眼光投向山茅野菜。這是真正的「綠色食品」,沒有化肥,沒有殺蟲劑,沒有廢氣廢水污染。常見的有如水芹菜、水蕨菜、折耳根、杉松尖、樹花、樹蝴蝶(又叫青蛙皮),灰挑菜、鵝腸菜等。昆明的一些國際飯店、食府,將這些山茅野菜請上了豪華筵席,或炒或燴或涼拌(所以又有「花花草草拌冷盤」之說)。

25、竹筒當煙袋(全省)

雲南當竹,用竹筒燒飯、烤肉、釀酒、裝水,可偏偏將竹筒吸煙視為怪。含有尼古丁的煙氣經水過濾後再進入肺部,這是竹煙筒的主要功效。除了口鼻噴雲吐霧,且手操之、眼觀之、耳聞之,多官能享用。

26、煙筒裝酒賣(全省)

近年來雲南不少酒廠開發了一種「煙筒裝酒賣」的專利產品。說明標簽稱「為體現民族特色,用雲南十八怪之一的水煙筒裝酒。一物多用,喝完酒,換上底部空心蓋,其包裝即可用於抽煙」及「作工藝品擺設」。

27、宵夜點心是鹹菜(全省)

夜市上,往往有鹹菜大席。主食不過一碗稀飯,鹹菜則有二三十碟,什麼韭菜花、茄子酢、大頭菜、鹵腐、太和豆豉、泡蘿卜、酸腌菜、糖漬蒜、骨頭糝、豬肝酢、腌乾巴菌苤藍丁、油炸雞樅……可謂傾滇池之所有,展鹹菜之大觀。如此豐盛的鹹菜宴僅不過區區1元人民幣,實在劃算。

住宅類

28、泥巴當瓦蓋(怒江、金沙江等峽谷地帶)

夯土築牆,抹為頂,就地取材,冬暖夏涼。土平屋頂成為山區特有的曬糧場子和活動院子。這叫「土掌房」。*山吃山,從「千層餅」似的板岩上一層層、一片片剝下平整的石片,當瓦做屋頂,任風吹雨打,穩穩當當,卻也頭重腳輕,故又說「石板當瓦蓋」。

29、蓋房木頭壘起來(滇西等地)

一根根整木頭壘成一面牆,四面木牆呈「井」字形圍成一間房,加個頂便成了家。俗稱「木楞房」,學名「井干」建築。

30、房子空中蓋(熱帶濕潤地區)

立柱懸空蓋房,想是由巢居演變而來。說是通風透氣、防水防獸。下面養家畜、堆雜物,上面住人,各得其所。

31、泥巴土基當磚塊(全省)

在稀泥中加入稻草、頭發之類,用木框基模一塊塊脫出,曬干後便成了「泥巴磚塊」,俗稱:「土基」。

32、石頭砌牆實實在在(大理地區)

大理有三寶,其中之一是「鵝卵石砌牆不會倒」。從地基到牆身、屋檐全以石頭砌成,從院落到村巷、水井的高矮隔牆也是石頭砌成。

行游類

33、火車沒有汽車快(全省)

善於在平直之路馳騁的火車,到了山高坡陡的雲南也只能幹著急。橋隧多,彎道多,如何快得起來?機動靈活的汽車搶先在前也在情理之中。

34、袖珍小馬有能耐(全省)

一方水土養一方馬,雲南馬馬小重心低,善於爬坡下坎,山地運輸遠在高頭大馬之上。

35、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滇南)

20世紀初由法國人修築的滇越鐵路,是雲南乃至大西南唯一的鐵路,而且是條「國際鐵路」。修路的目的是掠奪資源,自然只能通國外。

36、溜索比船快(怒江峽谷)

兩山之間拉一條繩索,人懸吊於瑣上溜來溜去,這恐怕是最原始的「橋」。兩點一線直來直去,船速如何能比?

37、山間鈴響馬幫來(全省)

馬幫是一種原始的運輸方式。對於山高谷深的雲南,馬幫曾經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說是馬,實際多是沒有生殖能力卻有耐力的騾子。山道崎嶇狹窄,有時面臨深淵,如有對頭馬幫來,根本無法相讓,所以老遠聽見馬鈴響,便要早做讓避的打算。

38、出國旅遊新馬泰(全省)

雲南人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旅遊,是改革開放後90年代以來的事。東南亞地區與雲南在人文、地理等方面殊多異同,有親緣關系;二則地理位置挨近;三則費用相對低廉,故有「北京人在紐約」,「上海人在東京」,「雲南人在曼谷」之戲言。

——用物類—— 39、樹上松毛扭著賣(全省)
雲南山區多松樹,松針散落滿地遍山,集攏起來,扭結成麻花串,便於攜帶,便於買賣。用松毛串發火易燃火旺,燒烤食物清香撲鼻。
40、蠶豆數著賣(全省)
一來蠶豆個大,二來沒有用秤的習慣,三則買賣雙方有的是時間,於是,一五、一十慢慢數來。
41、雞蛋拴著賣(全省)
同類還有「柿餅串著賣』:將新鮮柿子壓制風干成餅狀,用線穿聯成串,掛起來存放,上街買賣攜帶方便,以串論價交易明白。與「雞蛋拴著賣」大同小異。
42、背簍用頭帶(全省)
背簍背在背脊上,背帶勒在腦門上,使力使在脖子上。多山的雲南坡坎多;背簍重,取上放下傷腰;又要騰出手搓線等,故然。
43。草薦當鋪蓋(全省)
草薦就是用草編織成的墊褥,防潮,保溫,透氣。在沒有棉花的地區,草薦就是「棉絮」。
44、吃飯不用碗和筷(西雙版納、德宏等地)
傣族的「手抓飯」又糯又黏,用碗用筷都不方便,索性出手取而代之,省了碗筷,多了情趣,少了對資源的消耗,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
45、草帽當鍋蓋(全省)
草編的鍋蓋形似草帽狀,不僅具有鍋蓋的所有品質,而且草鍋蓋下的菜格外香。
46、牛屎粑粑牆上曬(藏族地區)
餅狀的牛屎糊在牆上晾曬,曬干後的牛屎是很好的燃料。這是就地取材,廢物利用,而且清潔環境

——習俗類—— 47,背著娃娃談戀愛(某些少數民族地區)
一說先結婚後戀愛,二說結了婚還能再戀愛,三說背著弟妹去談戀愛。總之是對某些民族婚戀性愛習俗的極致說法。
48、有話不說歌來代(全省)
從來說的就沒有唱的好聽,而且往往說不出口的卻唱得出口。以歌代話,更中聽、更動聽、更耐聽。
49,水火當作神來拜(全省)
敬重水與火,便就有了生命和希望,有了光明和溫暖;如果喪失對水與火的敬畏,災難也就臨頭了。
50、男背娃娃去趕街(全省)
又說「娃娃出門男人帶」。賢內助未必是女人,男主內未嘗不可。在漢族眼裡,這是角色顛倒,其實是不懂男女平等。雲南山高坡陡,男人背娃娃不僅安全可靠,而且方顯出男人本色。
51、男人趕出家門外(某些少數民族地區)
以女承家,從侶居,男人只好暮合朝離地走婚,婚後新娘便回娘家,所謂不落夫家,男人雖婚卻無家,這是一些古老的習俗。
52、姑娘叫老太(滇中地區)
「老太』』實為「姑太」、「姨太」;冠以「老」字,是昵稱,即「老小」之意。近似於北方的「小姑於」、「小姨子」,「小姑奶奶」的意思。
53、兩斤當作一斤買(昆明等地)
多數地方的市面論價是以市斤計,而雲南有地方偏就要以公斤計。初來乍到者誤以為價高,實則是兩市斤的價。
54、敢上刀山下火海(怒江地區)
「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常用作表示對某人某事的忠心或決心,殊不知在僳僳族中真有其事。每年二月初八要舉行「刀桿節」,在兩根20多米高的筆直樹干間,綁上36或72把鋒利的鋼刀做成刀梯,好漢們全憑一雙徒手一雙赤足拾級攀登。上「刀山」之前或之後,還興「下火海」。在一堆炎炎通紅的炭火面前,下「海」者赤足在火堆中疾跑、跳躍和翻滾,甚至還要手捧炭火「洗瞼」。「上刀山下火海」以手腳沒有傷為成功,這樣表明自己勇敢、清白的習俗活動已有500餘年歷史。

—環境類— 55,山有多高水長在(全省)
水往低處流,說明水原本在高處。這高處之水就在雲南,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因此日本人說雲南是「亞洲的水塔」。
56、石頭長到雲天外(石林縣)
雲南石頭如同樹木般栽在地上,高聳入雲,成片成林。實則乃大自然的風雨如雕刻刀般塑造出石頭的森林。
57,—年四季花不敗(全省)
占盡天時地利,適合多種花卉生長。於是,你方開罷我吐艷,你剛凋謝我盛開,花與花之間形成默契的「花期接力」。
58、常年都出好瓜菜(全省)
鮮花不敗,自然也有好瓜菜。不同時節自有不同的瓜果蔬菜,常年不斷。雲南人從來口福不淺。
59、奇花異卉居家栽(全省)
「春城無處不飛花」不僅在山野、公園,也在居家百姓小院、陽台。雲南人愛花,各地都有居家養花的傳統。無論你是去機關、單位辦事,還是步入幽深的民居,都能見到各種花或盆景。如昆明人說:「有城無花,民心窄狹,有城無樹,民心燥怒」;保山別號「蘭城」;大理素以「風花雪月」聞名於世麗江家家養花,推門即見。要說私家花園最有名者,當數建水朱家花園。該園系滇軍陸軍中將朱朝瑛清末所建。整個花園佔地2萬多平方米,共有42個天井。有水上戲台、花廳綉樓,假山荷池,花台、庭蔭花木遍布其間,曉它是「滇南大觀園」一點也不過分。
60,煮蛋「蒸人」用熱海(騰沖縣)
中國熱泉數雲南,雲南熱泉數騰沖。騰沖火山多,熱泉也多。距縣城西南24公里左右的黃瓜箐地熱區,一片約9平方公裡面積的山谷間,有80多處熱泉沸沸盈盈。其中最大的一眼直徑6米多,深1.5米,水溫高達97℃。池水晝夜噴涌翻滾,活活一口「大滾鍋」(當地人語)。傳說曾有黃牛失足落水,片刻只剩一副骨架。雞蛋放進一旁開挖的小溝中,幾分鍾便「煮」熟可享。當地人很早就利用這熱海治病,每年春節前後這一帶便搭滿草棚,成群結隊由四方趕來的人,在冒氣的地面鋪細沙石、松毛、草席製成「蒸床」,卧於上蒸個半把小時,起「床」又洗。如此堅持十天半月,便可「來時騎馬抬轎拐棍帶,走時穩步挺胸兩腿邁」了。
61、百縣難與一縣賽(羅平縣)
羅平是雲南的一個縣,然一縣之內,卻有「長江三峽」、「桂林山水」、「黃果樹瀑布」、「九寨溝風光」、「黃山雲海」、「路南石林」、「版納森林」、「騰沖熱泉」、「九鄉溶洞」、「天府油田」等87種景觀(尚不包括人文景點)。可謂一縣囊括百縣景,雲南旅遊大世界。
62、風吹石頭打腦袋(大理)
「下關風,上關花」,大理下關城因風勢了得而有「風城」之稱。由洱海出水口形成的風勢能竄上跌下,石仗風勢,腦袋便有苦吃。
63、小小湖泊叫做海(全省)
雲南山高離海遠,卻將大大小小的湖泊叫做「海」、「海子」。此種現象不獨雲南,北京也有,如「北海」、「什剎海」之類。據方家考證,這與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有關。蒙古族世居內陸,因缺水而缺水之詞彙,故將水域通稱為「海子」及「河」。元朝定都北京後,自然打上了其文化烙印,湖成「海子」,進而簡化為「海」。雲南是個移民社會,隨之將湖稱作海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怪的倒是,此於京城為「合法」之子,卻在雲南成了「怪孽」。
64.東邊下雨西邊曬(全省)
高山的立體氣候形成了「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的獨特景觀,熱帶、溫帶、寒帶一應俱全,因此,「這邊下雨那邊曬」、「山頭落雪[1J腳曬」之類便不 足為奇。
65,塔樹互包相親愛(滇南)
雲南南部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雨量豐沛,植物易於生長,傣寨佛塔競長出大樹。樹種不知是風吹來還是鳥銜來,在塔身縫隙中慢慢生長,終紮根於大地,成樹包塔,或塔包樹,相依相擁,相親相愛,蔚為奇觀。
66,圓通賞花人如海(昆明)
昆明圓通山二三月間日本櫻花、垂絲海棠萬樹綻放,是謂「圓通花潮」。到圓通山賞花,清代即為昆明民俗盛事。
67、紅嘴鷗,進城來(昆明)
自1985年始,昆明的冬天增添廠一景:大批從西伯利亞飛來越冬的紅嘴鷗棲息於滇池、大觀樓、翠湖等水面上,深得市民喜愛。
68,三個蚊子一盤菜(熱帶地區)
雲南一年無四季,卻干濕季分明,尤其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酷暑、濕熱,又密不透風,便成「瘴癘之氣」,蚊蠅如何不多不大?當然而今早巳不然,此實屬對過去年代的誇張之說
69、街容市貌變得快(全省)
雲南各地尤其是昆明,改革開放以來,加快舊城改造,改善交通,綠化美化。抓住機遇,辦了幾個大節、盛會,市容市貌日新月異,「土著」居民也時也有「迷路」趣聞發生。
70,四個竹鼠一麻袋(某些地區)
竹鼠,生存於竹林間,食竹筍而肥大,一個就有1——1.5公斤。捉來烹食,是佳餚,也是護竹之道.

——其他—— 71、「饅頭腔」吃酸辣菜(全省)
雲南方言屬北方語系,因在滇漢族基本是省外(尤其是江淮、華北一帶)移民,又因地處西南一隅,與中原漢語演變不能完全同步,故音韻及詞彙等仍有較多「古跡」留存。如昆明南郊叫「哥哥」作「高高」(音),此為上古旨讀法「街」、「鞋」讀作「該」、「孩」,是為中古音。再如詞彙——「刻薄」作「鵲薄」,出自明清小說中的土語俚語,如《西遊記》例句:「這個美猴王,性情能鵲薄」;「一向」、「從前」作「一了」,出自元明清戲曲,如《凍蘇秦》例句:「一了說『若要富,土裡做」』;「吃」的罵人話為「疃」,《集韻》解:「疃,食無廉也」;膀胱叫「脬」,《倉頡篇》解:「脬,盛尿者也」。如此等等,看似土,實則古。傳說保山回民領袖杜文秀曾—土京告狀,被京官誤為京中訟棍喝下堂去,原因就在他操一口「小京腔」。所以至今保山人愛自嘲:「吃酸辣菜,說饅頭腔」,此種現象,全省皆然。
72、「姐勒姐告」姐不在(瑞麗地區)
姐勒是瑞麗縣一個區,轄內有著名姐勒金塔;姐告是雲南的「天涯海角」,楔入緬甸境內的一個傣寨。「姐」在傣語中是「城鎮」的意思,並非姐妹。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許多地名據民族語言用漢字注音而來,如按漢字本義去理解,極易望文生義,相去甚遠,鬧出誤會、笑話。
3、東寺塔不在東寺街(昆明)
昆明市區有四座塔,兩南兩北遙相對峙。北二塔相距僅27米,皆在華山東路上段東側;南二塔則「東寺塔」坐落在書林街,而「西寺塔」在東寺街,二者相隔兩條街。當地人熟視無睹,外地人不免納悶。原來,建於南詔時期的這兩座塔,一名「覺照寺塔」(或「常樂寺塔」),一名「慧光寺塔」,因分立東西,被老百姓以東西冠之。清道光年間東寺塔因地震傾圮,後在原塔址以東重建,此便是東寺塔不在東寺街,亦無寺之故。』
74、大理有條「洋人」街(大理方城)
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新風景,大理古城二招附近是老外最喜落腳之處。這里西餐館、吧間遍布,牆上滿是外文水牌、廣告。老外三三兩兩或坐或躺或讀書或聊天,悠然自得。有的甚至在此安家落戶,有的因這里山好水好,不憚遙遙萬里,常來常往,可見大理魅力之大。
75、金馬碧雞排大街(昆明)
昆明金碧路與正義路相交處兩側建有「金馬」、「碧雞」兩座牌坊。始於明代,後屢毀屢建,今之所見系1999年所建。傳說每逢一甲子(即秋分與中秋重迭之日),由於地球、月亮、太陽三者運轉角度的關系,下午五六點鍾時日月(兩坊倒影)會在此「交輝」。故民謠唱道:「奇怪奇怪真奇怪,兩座牌坊排大街。金碧交輝霞光燦,日月斗光六十年」。
76、阿詩瑪會說「古得拜」(石林縣)
石林景區外,辟有商業區,各種民族工藝品、土特產琳琅滿目。做生意的多是當地撒尼婦女,在長期的「對外貿易」熏陶下,也懂得用外語討價還價了,有的「阿詩瑪」還把生意做到昆明賓館門口,甚至做到了國外。
77、湖通游魚不往來(華寧、澄江、江川縣境內)
澄江撫仙湖與江川星雲湖兩湖相連通,相連處名為海門。二湖之魚從古至今「老死不相往來」,究其原因,撫仙湖水深百米,清澈寒冽,而星雲湖水深數米,水渾肥溫潤,故兩湖魚種不同,習性亦不同,各守其域,「井水不犯河水」。
78、老母豬扎武裝帶(全省)
如同放羊放馬一樣,豬也在山上放養,奔跑起來未必在犬羊之下。在其身上紮上帶子,無非是為了拴得住、管得住。
79,霓虹燈下對歌來(昆明)
都說廣西有個劉三姐,其實雲南民歌浩如海,據有關部門統計,共有11萬多首。「要唱調子我最多,三天三夜還沒唱完一隻牛耳朵。前面裝了十八馱,後面還在九凸坡」。號稱「歌舞之鄉」的雲南,少數民族就不用說了,幾乎都能歌善舞,就是省城漢族也「人人都會哼山歌,個個都是風流人」。不但舊時有「趕馬調」、「求雨歌」、「討飯歌」、「猜謎調」,改革開放後的八九十年代更呈興旺景象,·打歌對調、「歪花燈」從田間地頭「長驅直入」至市中心,與高樓大廈、燈紅酒綠相映成趣。活脫脫一個「都市裡的村莊」,一『個歌舞的墟集,圩場。
80,東巴文化名在外(麗江)
納西族創造的東巴文化包括東巴教、東巴經、形文字、東巴舞及古樂等。東巴經共有1000多卷,內容涵括天文、地理、數學、文學、藝術、醫葯學、動植物學等人類智慧的諸多方面。其記錄經書、舞譜的東巴文是世界上現今還「活著」(使用著)的象形文字。早在本世紀初便引起了國外學者的注意,至今學術交流不斷。納西古樂中有一部分保存了中原唐宋宮廷及道教洞經音樂的菁華,堪稱音樂「活化石」。其幽遠古老、典雅曼妙的韻味,受到中外賓客青睞,古樂隊多次受邀飛往國外訪演講學。
81、「八國聯軍」打進來(全省)
雲南人民風純朴,恥於言商,許多高寒山區生存環境惡劣,只一味苦吃苦做;滇中則富庶,氣候溫和,謀生較易,怪的是或窮或富皆「安分守己」,大多性情安祥恬退;同時也形成了保守、疏懶、缺乏冒險進取精神,不事拼搏,不願告訐爭訟的性格。所以在提倡競爭的今天,在許多宗生意場上常常「丟城失地」,節節敗退,讓江浙、四川等外地人所佔領,如菜攤子、美發店、成衣鋪、修鞋點、建築工地等等。無奈之下雲南人只好以此戲謔,不過既認識到這點,能吃苦的雲南人會發奮的。

❸ 精品掛碧盆景圖片有嗎

給您個口訣 您自己玩一盆盆景吧 畢竟自己的東西有一點成就感吧
枝無寸直,一寸三彎。
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
一枝見波折,二枝分長短,三枝講聚散,多枝有露有藏。
直長位宜藏不宜露,直曲位宜露不宜藏。
梅花盆景的寧折勿彎、寧斜勿直。
盆景是無言的詩、立體的畫、活的雕塑。
景成之日,功在十年!
不怕剪錯枝,就怕立錯位。
蓄技截干。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山無樹,近大遠小。
造物成形妙畫工,地形咫尺遠連空。
蛟龍出沒三萬頃,雲雨縱橫十二峰。
清座使人無俗氣,閑來當署起清風。
諸山落水蕭蕭夜,醉夢江湖一葉中
去強留弱;去粗留細。
審要准,裁要狠.
如皋盆景,左顧右盼兩彎半,雲頭雨腳美人腰。
不幹不澆,澆則必透。
見干見濕;薄肥勤施;
景樹無根似插木亭子觀尖,盆景觀腳。
春抹異位芽,
夏剪強弱枝;
秋天應追肥,
冬剪所以枝。

雜木盆景管理歌
病蟲宜早防。
冬天正是時。
及時清落葉。
消滅越冬卵。
噴射"石硫劑;
春來樹無恙。

剪枝五去五留法
去遠留近、去大留小。去直留曲,去中留邊,去高留低。

雜木盆景日常管理歌
春日澆水宜早上,
加強光照防徒長。
增施"磷鉀"有機肥;
枝壯葉厚節徑短。
夏日最好避西曬。
防止葉片早枯焦。
氣溫下降及時肥。
酷暑盆景分外妖。
秋季西風落葉黃,
扣水減肥理應當,
植物體內轉機制;
勤查調整樹可安。
冬季防寒是主要。
高處放置是首要。
室內越冬見光照;
充分休眠盆景好。

盆景花卉施肥有一套要領
「四多」黃瘦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期多施,花後多施。
「四少」肥壯少施,發芽少施,開花少施,雨季少施;
「四不」徒長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

嶺南盆景:
脫衣換錦,一展三變,春芽秋葉,夏茂冬藏
下長上短,里長外短。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

盆樹四條件:根露、干粗、枝密、葉細
盆樹四大家:黃楊、金雀、迎春、絨針柏。
盆樹七賢:黃山松、纓絡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盆樹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冬珊瑚)、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臘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嶺南盆景「蓄枝截干法」
蘇派盆景「六台三托一頂」的整形法
揚州盆景「一寸三彎雲片式」造型法
海派盆景「剪扎並施法」
浙江的「」高乾式"浙派
安徽的「扭旋式」徽派
山東的「屏風式」
四川的「蚓曲式」川派
福建的「氣根式」
嶺南盆景枝托上翹如鹿角,下垂如雞爪;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
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
揚派盆景樁必古老,片必平整,技法採用「寸結寸彎雞爪翅」,主枝像雞翅,分枝像雞爪。
製作要點:一提根、二頓節、三拿彎、四做片、五收頂。
蘇派盆景技法:粗扎細剪,以剪為主,以扎為輔。
海派盆景技法扎剪並重,細扎細剪。
野樁採挖:落葉樹落葉後發芽前,此時樹正處休眠;常綠樹可常年,最好是在春、雨季,關鍵在於須根全。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意在筆先。
千山皆入畫,只取一峰青。
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峰則太華千尋,-勺則江湖萬里。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黃金分割法。
合攏則通體聯絡,拆開則逐物有姿。
不等邊三角形構圖原理。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只畫魚兒不畫水,此中亦自有波濤。
-炬之光,通體皆明。
客隨主行。陪襯烘托。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形斷意連,跡斷勢連。
神龍見首不見尾。
山欲高,盡出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
遠眺視其勢,近觀視其質。
近觀有露,露則其質;遠眺有藏,藏則意現。
景越藏,境界趆大。
巧拙互用,粗細兼施。

中國繪畫傳統技法在盆景技藝中的運用
山之體,石為骨,樹木為衣,草為毛發,水為血脈,寺觀林落橋梁為裝飾。
石本頑,樹活則靈。
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
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盆景根、干、枝修剪十六忌
根忌:回根、片根、逆根。
干忌:S干、逆干、奪主幹。
枝忌:片枝、平行枝、內側枝、切干枝、交叉枝、超長枝、車輪枝、對生枝、蛙腿枝、逆枝。
近宜細膩,遠宜概括;
下宜清晰,上宜模糊;
近樹宜大,遠樹宜小
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
鳥鳴山更幽,蟬嗓林愈靜。
以鬧求靜,動靜相襯,均衡相宜。
賓主分明,參差有致,顧盼有情。
繁中求簡。
千里之山豈能盡奇,萬里之水不能盡秀
虛實相生。
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密中有疏、疏中有密疏密有致。
露者為實,藏者為虛,
有藏有露,則虛實相生。
平淡奇特,剛柔互濟。
漏、透、瘦、皺。
一彎二拐三出四回五鎮頂。
寧空勿實,超過5/10,多顯臃腫迫塞,少干3/10,則又鬆散單調。這個比例適用盆景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
盆景的布局最忌四平尺穩。
輕重不分、暄賓奪主

三遠法
古人雲:「山有三遠:
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
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
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迭,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渺渺」。

盆景造型十二大原則
意在筆先。
師法造化。
因勢造型。
動靜結合。
繁簡並用。
以小觀大。
陰陽向背。
主次分明。
比例協調。
顧盼呼應。
變化統一。
形神兼備。
妙用題名,畫龍點睛。
「語直無味,意淺無趣」。

盆景構景十種風格
——古:多為樹樁盆景。取材松、柏、榆等,以松為主,有「無松不古」之說,塑造古老蒼勁的形象。
——雅:取材以蘭為主,「無蘭不雅」形成幽雅,素樸的氣氛。
——清:取材竹子的常青植物,以竹為主,「無竹不清」,形成清秀明快的景觀。
——俏:多為觀花盆景,以梅為主,「無梅不俏」,形成奇麗多彩的美姿。
——幽:多為山林盆景,用茂密的植物和山石等,構成如「青城天下幽」的叢林峽谷。
——雄:多為山石盆景,取材以石為主,配以樹木和建築,用相對高大的石料構成泰山雄姿般的景觀
——險:也是山石盆景,但要造成懸崖陡壁之勢。
——奇:以奇形石為主的山石盆景,構成如「黃山天下奇」般的景觀。
——曠:多為水石盆景,構成海濱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秀:也是山水盆景,用材有山、水、花木等構成如:峨眉天下秀」的美麗風景。

樹樁盆景澆水五看法
一看栽植用盆;
二看培養土;
三看植株葉片;
四看生長季節;
五看氣候。

一景二盆三托架
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圓筒沙培提根法;深盆平栽沖水提根法。
一年保活,兩年養根,三年養樹。
盆景製作的藝術表現手法
主次分明、虛實相生、疏密得當、動靜互襯、露中有藏、剛柔相濟、枯榮對比、形神兼備、巧拙互用、對比變化、平中之奇、不似之似、對立統一等。

盆景造型的形式
一。直干型(單干高聳式、單干矮壯式、單干健壯式、雙干高聳式、雙干健壯式、高聳叢林式、健壯叢林式);
二。斜干型(折斜式、橫斜式、直斜式、斜干叢林式);
三。直斜干型(矮壯雙干直斜式、高飄雙干直斜式、健壯雙干直斜式);
四。曲干型(直曲式、斜曲式、迴旋式、雙曲式、曲干叢林式);
五。卧干型(橫卧式、曲卧式);
六。懸崖型(全懸式、半懸式、半懸飛旋式);
七。臨水型(單干臨水式、雙干臨水式);
八。倒掛型(單干倒掛式、雙干倒掛式);
九。水旱型(半水旱式、全水旱式);
十。假山叢林型(峰嶺叢林式、丘陵叢林式、峭壁叢林式);
十-風動型(單干風動式、雙干風動式、叢林風動式);
十二。過橋型(單樹過橋式、雙樹過橋式、叢林過橋式);
十三。腐乾型(洞穴式、斧劈式);
十四。枯朽型《枯梢式、枯枝式、枯乾式(舍利干)》;
十五。怪異型(疙瘩洞孔式、靈芝式)。

意境美是盆景藝術的最高境界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貴在求其神韻。
松有高矮曲直,貴求其勁;
柏有怪奇枯榮,貴求其拙;
垂樹貴求其柔情,懸樹貴求其險奇,
花樹貴求其艷麗,果樹貴求其殷實,
春樹貴求其生機,夏樹貴求其繁茂,
秋樹貴求其紅葉,冬樹貴求其寒姿。
凡樹知其精神實質,才有神韻可求。
中正之勢:四平八穩、不倚不斜;
平和之勢:細雨和風、波瀾不驚;
興旺之勢:生機勃勃、青春煥發;
迎客之勢:躬身長揖、彬彬有禮;
清逸之勢:翩翩君子、秀色可餐;
突兀之勢:如佛頂山之頂佛、雲扶石之扶雲;
垂瀉之勢: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
雄勁之勢:飛鵬撲虎、虯龍翻江;
雄奇之勢:呑天化地、震撼蒼穹;
奇險之勢:危樓百尺、高峰墜石;
奇逸之勢:清高飄逸、超塵脫俗;
奇崛之勢:老乾虯枝、盤根錯節;
順勢:浮萍順水、隨波逐流;
逆勢:雲山倒卷、倒掛金鉤;
奔越之勢:揚鞭催馬、險渡關山。
中正之勢:四平八穩、不倚不斜;
平和之勢:細雨和風、波瀾不驚;
興旺之勢:生機勃勃、青春煥發;
迎客之勢:躬身長揖、彬彬有禮;
清逸之勢:翩翩君子、秀色可餐;

樹冠的布局要求
一、樹冠垂直、水平與均衡;
二、樹冠要回轉"挑頭";
三、樹冠要前傾。
達到樹形正面要露,後面要藏,藏露兼存,含蓄有餘的效果。

山水盆景的常見形式
1、近景式:
(1)懸崖式:該造型注意中心把握,雖要誇張,但要合乎情理。
(2)象形式:要在似象非象之間,咀嚼一番。不要過於逼真,也不能過於抽象難懂。
(3)怪石式:要做到形態舒展大方,奇而不失真,不能矯揉造作。
2、遠景式:
(1)峰:形態氣勢挺拔,要達到氣勢磅礴,巍峨聳立。
(2)巒:層層相連、形式圓轉、造型要穩健莊重、氣勢浩盪。
(3)磯:為突出江邊的岩石。
(4)峽:兩山夾著的水道。
(5)礁(島):江湖海中突出水面的部位。
(6)谷:兩山深處,天流水可通路者。
(7)壑:山中的旱溝。
3、水旱式:
(1)全旱式:此題材易用淺盆。
(2)半旱式:描寫水際一角。
4、掛壁式:
設計掛壁畫面要簡練秀麗,層次要豐實。寓意要深刻。
5、附石式:
狀如樹木自然長在岩石中,古樸而有野趣,可置於山水盆中。
6、供石:
所選之石要具備瘦、透、漏、皺、或做到形、神、色、紋、韻。

樹木盆景分類及造型方式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經藝術處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孤或叢林神貌的藝術品。

樹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為規則型、象形型、自然型3種,從發展趨勢看,以自然型為主。
1、規則型:多為傳統形式,有一定規范程式,造型工整嚴謹,適合廳堂或門庭對稱布置;氣氛莊重華貴。除揚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傳統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繼承法基礎上加以創新。如揚派盆景的「台式」、「巧雲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滾龍抱珠」、「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彎半的「文樹」、「武樹」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龍彎」盆景等。
2、象形型:以松柏類或觀花類植物剪紮成龍、鳳、獅、虎、象、鷹等飛禽走獸以及人物、圖案,並題以吉祥用語,如「龍鳳呈祥」、「二龍戲珠」、「萬象更新」、「大展宏圖」等,以供祝賀、喜慶、節日用。
3、自然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

其造型可概括為12種形式
直乾式:樹木直立,有古木參天、巍然屹立氣勢,廣州又稱大樹型。
斜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平展於盆外,猶如臨水古木,故也稱臨水式。
懸涯式:樹干向外懸掛下垂,有似蒼崖古松。樹干懸掛不低於盆底稱半懸崖,低於盆底的稱全懸崖。揚州又稱「掛口」。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崛起伸展,似雷擊風倒之勢。
曲乾式:樹幹革命蟠曲虯龍,多見於傳統的形式。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枯乾式:運載干斑駁,洞穿蝕空,極饒蒼古之氣。
垂枝式:枝葉下垂紛披,猶如柳垂綠波。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連根式:粗根裸露相連,莖干高你參差,錯落有致。揚州俗稱「過橋」,廣東、廣西稱「連理樹」。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根據「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評比委員會研究決定,中國盆景分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種規格。

樹木盆景(按樹木高度分)
(一)大型81厘米~150厘米。
(二)中型41厘米~80厘米。
(三)小型15厘米~40厘米。
(四)微型15厘米以下。

山水盆景(按盆徑分)
(一)大型101厘米~150厘米。
(二)中型41厘米~100厘米。
(三)小型15厘米~40厘米。
(四)微型15厘米以下。
樹石盆景以盆的長度衡量。
竹草盆景似同樹木盆景。

文人樹的特徵
清,簡,秀,柔,雅,禪皆為文人,看意境非看形式。
松看皮、柏看骨

養盆景五忌
一、忌施肥。
二、忌乾旱。
三、忌水漬。
四、忌驟蔭。
五、忌午浴。

叢林式盆景四忌
一忌-刀切叢林;
二忌密不通風叢林;
三忌深盆大皿叢林;
四忌不修剪叢林;

樹樁盆景創作八宜八忌一宜主題鮮明,立意明確,忌創作不知想表達什麼,如何去表現。
二宜對作品成型後的高度、左、右展幅有一個甚本的認識;忌心中無數,聽之任之。
三宜對成型時間有一個基本的估計,忌心中無敷,操之過急。
四宜截樁到位,忌日後反復。
五宜立向明確,忌反復。
六宜定托准確,集中生長優勢;忌非造型枝培育過粗,人為地製造傷口。
七宜造型得勢,要枝誇張;忌平淡無奇,中庸媚滑。
八宜階段性培育目的明確,忌無目的一刀切。

山采樹樁求活五忌
一、忌淺埋;
二、忌頻查;
三、忌疏澆;
四、忌誤察;
五、忌心浮;
盆景造型需蟠扎,具體操作須得法;
舊時習慣纏元絲,費時費力常失敗。
一是接觸面積小,陷入韌皮損傷大;
再是松緊難把握,力度對抗易反彈。
改用尼龍包裝帶,緊纏密繞最實在;
彎曲自如隨所欲,以柔克剛不犯難。
若遇枝幹分叉處,纏繞到位加數匝。
又如彎急枝又粗,再加元絲來固扎;
若知粗度及長短,依據枝條有多大。
逢中彎作一小圈,叉向枝條再作彎;
圈中穿根鋼筋棒,尾端交叉緊固扎。
這里還須提一點,元絲下面襯墊塊。
膠帶元絲纏縛後,撬桿、拉環、定直彎。
待到枝幹定型日,再將各件來分解。
折卸物件妥保存,以便日後再蟠扎。

優秀的造型重點枝(俗稱要枝)
①飄枝:枝的主脈在平行中稍向下飄。為求得最佳的曲線美,節與節之間可互換出枝角度,加強節奏感,但不偏離主脈中軸線。
②探枝:高位出枝,主脈曲節起伏,與飄枝有相似的地方。其最大特點是在眾多比較統一的造型枝押異軍突起打破構圖的邊線。正如詩中的「一枝紅杏出牆來」。
③拖枝:主脈圓轉流動,與干身走向相同,有如關羽臨陣時所用的拖刀。多用在曲斜乾的造型中,有斷後押腳之意。
④跌枝:主脈在前進中突然向下曲折跌宕,變化強烈分明,下跌後流暢自然,多用在高聳的樹形中,起到彌補高腳部位少枝的空虛感。
⑤瀉枝:主脈一出枝即彎曲流動成下瀉狀,其間少曲節變化,有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氣勢雄渾。

樹樁盆景枝盤的促抑技法
一、強剪抑勢法;
二、半折抑勢法;
三、摘葉抑勢法;
四、置換抑勢法;
五、背光抑勢法;
六、葯物抑勢法。

神枝---------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樹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白骨化,稱為自然「神枝」。

舍利---------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其樹皮剝落,干身部分木質部白骨化稱為自然「舍利」。

借枝補位法
一、配株補空;
二、俯枝補空;
三、回枝補空;
四、折頭補空。
幾架:有樹根幾、枕頭幾、書卷幾,方幾、圓幾、異形幾,單幾、雙幾、博古幾等。要求工藝要古樸、線條要流暢、比例要協調、景物要呼應。

盆景修剪技巧
一、植物特性修剪:1.不平衡修剪;2、平衡修剪;3、帶葉修剪;4、預留修剪。
二、審美特性修剪:1.留枝定托、刪除贅枝;2.比例協調、修剪考究;3.角度取向,精確細剪;4、外廓制控,整合修剪。

擬人法裁樁:(摘自中國花卉盆景雜志,我感到不錯,特此錄入)
樁材到手後,首先反復推敲,確定最佳正面。然後將主幹依其形態。走向按照擬人手法將其分為頭部、腹部、胯部(雙胯以下是根)。這三部確定後,其它具體部位就不會亂了方寸。

下面就樹樁盆景造形中的畄、舍、蓄、控"三大忌"、"五小忌"、"三大難得枝"、"五佳枝"分敘如下:

三大忌:
一忌鼻枝;鼻枝為無目枝,十分俗氣傷感,是損壞樁景形象的大敵。
二忌胸枝,胸枝為悶枝,是損壞樁景元氣的大敵。
三忌腹枝,腹枝為痞枝,是扼殺樁景前途的一大病枝。
五小忌:
1忌後勺枝;
2忌脖頸枝;
3忌腋下枝;
4忌頭頂枝;
5忌額頭枝
三大難得枝:
1。難得在耳部生枝,耳部有了枝,整個樁景有了苐一形象。
2。難得在肩部有枝,雙肩的仼何-側有枝,樁景前途有望。
3。難得在胯部出枝,主幹的胯部有大枝,意味著樁景的基礎良好,樁景前途遠大以至無量。
五大佳枝:
1。主幹的頰部(含腮部)或穴部有枝。2。主幹的胸上部左右兩側有枝。3。主幹的兩肋大致部位有枝。
4。主幹的後背大致部位有枝,也是上等的佳枝。5。老、大、粗、古主幹的腰兩側或後腰部位發了枝,也是上等的佳枝。

樹木盆景造型的基礎——主幹
主幹分直干、斜干、曲干、懸崖、劈干、跳枝、腐乾、連根、附石、卧干、組合等。

樹木盆景造型的骨架——枝杈
枝分飄逸枝、迴旋枝、斜跌枝、平展枝、上揚枝、自然枝、鹿角枝、雞爪枝、彎曲枝、曲折枝、風吹枝、垂簾枝、蔓曲枝等。

樹木盆景造型的生命——根基
根分放射形、側向形、蟠扭形、繞干形、垂絲形、盤龍形等。

樹木盆景的首要形象——樹冠
樹冠分扇形冠、半圓冠、傘形冠、三角冠、枯梢冠、禿頂冠、轉折冠、平頂冠、偏側冠等。

樹木盆景的生命象徵——葉片
葉片分心形葉、橢形葉、針形葉、掌形葉等。

樹木盆景的懷古追求——老態
表現形式有節疤、孔洞、殘缺、裂紋、斑點、脫皮、腐蝕、斷裂等。

❹ 關於盆景的詩詞

1、宋 陸游《懷舊》
翠崖紅棧郁參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誰向豪端收拾得,李將軍畫少陵詩?

2、元 劉敏中《鵲橋仙 盆梅》
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薰爐茶灶,春閑書永。不似霜清月冷。從今更愛短檠燈,夜夜看。

3、宋 趙希逢《和買盆池蓮》
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
不須更買盆池景,寂寞無言涴眼前。

4、唐 李商隱《憶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5、宋 戴復古《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4)鎖梅盆景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的詩詞王國,歷代的詩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鍾,以凝煉的語言,傳神的文字,十分生動地概括了山水花木的精神品格和風情韻致,還有不少是吟詠盆景藝術。

元代強調盆景的「小中見大」,也要求畫理入盆的意趣。謝宗可《蟠梅》詩:「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蛟蟄凍雲冰骨瘦。龍眠夜月玉鱗開。風霜氣勢從千折,鐵石心腸亦九回;只為東君甘自屈,不教枉點百花魁。」

清時,觀花盆景不僅在民間深受喜愛,在宮廷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康熙在《詠御制盆景榴花》中寫道:「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 青葉里珊瑚朵,疑是移銀金碧中。」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襯托,榴花的嬌艷欲滴寫的十分傳神。

❺ 寫盆景的古詩詞

意境深遠來,也是自然源美與藝術美的結合、豪宕雄勁,樹老景物新、玲瓏瀟灑、生機勃勃、千姿百態、小中見大、咫尺千里. 盆小天地大,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賞心悅目、縱橫奔放、無聲的詩、精妙和諧贊美盆景句子:不出戶牖而知天下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詩情畫意、清秀古雅:老子雲、清新明快、縮龍成寸、蒼健俊逸、宛若天成、鬱郁蔥蔥、美不勝收、蒼古雄奇立體的畫

❻ 雲南八十一怪

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綉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綉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❼ 描寫盆景的詩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洞天曲水,盆心倚立.朱閣低回,浣香臨梅.
島外淙淙,玉蝶其中.降龍鎖虎,斧劈鍾乳.倩倩倚虹,煙雨微朦.

熱點內容
女生紋身荷花 發布:2025-07-27 23:25:56 瀏覽:697
新百合族2 發布:2025-07-27 23:20:08 瀏覽:281
魚腸養蘭花 發布:2025-07-27 23:19:29 瀏覽:954
金邊玫瑰有苦味 發布:2025-07-27 23:18:30 瀏覽:549
櫻花之靈1 發布:2025-07-27 23:07:30 瀏覽:448
科大七夕 發布:2025-07-27 23:05:29 瀏覽:195
七夕灕江 發布:2025-07-27 22:57:13 瀏覽:299
櫻花回血局限 發布:2025-07-27 22:50:04 瀏覽:198
明情人節 發布:2025-07-27 22:31:03 瀏覽:246
花卉出室溫度 發布:2025-07-27 22:24:33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