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岩漿盆景

岩漿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7-24 12:51:03

A. 五大連池裡的八卦湖

五大連池
所在地區:黑龍江
面積:18.47平方公里
人口:約30萬
深度:最大深度12~13(二、三池)米
容積:1.57億立方厘米
成因類型:火山堰塞湖
五大連池名稱來源:滿語「烏德林池」的譯音, 所謂的由五個池子連起來的說法不足信。
中國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湖泊,也稱五大蓮池。由當地14座火山於1719和1720∼1721年兩次噴發噴出的玄武岩流堰塞納謨爾河支流白河河谷所形成。河水瀦成5個串珠狀排列的湖泊。自南而北依次為頭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湖泊面積18.47平方公里。湖區風景秀麗,附近的火山噴火口保存完好,熔岩表面流動痕跡仍清晰可見。
編輯本段特徵
五大連池的湖泊沼澤化是最大問題,屬富營養化湖;水溫5月中旬上升至10℃以上,9月下旬降至10℃以下、最高水溫在7月(20~26℃)。五大連他共計有魚類10科、39種,常見的種類有卿魚、鯉魚、「餐」魚、鰱魚、鱅、草魚等。各池種類分布無差異、但群體數量有明顯不同。三池因投放鰱、鱅魚,目前以鰱魚數量最多、其次是鯽魚、青梢紅鮊、鯉魚等,五池以鯉魚數量最多,一池、二池、四池均以鯽魚數量最多。魚類共10科39種,常見的種類有鯽魚、鯉魚、鱉條、鰱魚、鱅魚、草魚等。90年代五大連池共鑒定出浮游藻類74屬,177種。
形態描述 五大連池由五個相連的火山堰塞湖而成,五湖自南向北依此數,五池總面積18.47平方公里,蓄水量1.57億立米,五池池池相連,長5250米;四池、五池為泥沙底,三池部分為泥沙底,部分為熔岩底,二池大部分為熔岩底,少部分為泥石底,一池全部為熔岩底;本地區河流發育不良,無大河流,水流量較小,主要河流有:石龍問(白河)、葯泉河、葯泉河。
中國目前已建立12個火山地貌景觀類型的國家公園,但只有五大連池被選進世界地質公園之列。
五大連池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黑河市南部,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東鄰遜克縣,西與克山縣、訥河縣毗連,南接北安市、克東縣,北與孫吳縣接壤,西北與嫩江縣隔河相望。地理坐標是東起東經127度37分,西至125度42分;南起北偉48度16分,北至49度12分。東西長142公里,南北寬104公里。市域總面積8844平方公里。漢、滿、回、蒙等22個民族34萬人口生活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境內的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榮獲「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項世界級桂冠和九項國家級稱號,14座新老時期火山噴發年代跨越200多萬年,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課書」;國家AAA級旅遊區山口湖,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景色怡人;沾河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最大的森林濕地,大沾河漂流享有「神州第一漂」的美譽。五大連池礦泉與法國維希礦泉、俄羅斯北高加索礦泉並稱為「世界三大冷泉」,重碳酸、偏硅酸、弱鹼性礦泉水各有千秋,宜飲健身,宜浴療疾;人均擁有淡水資源超過4000立方米,是中國宜居城市標準的4倍。偏硅酸礦泉水已引入市區作為居民生活飲用水,使五大連池成為繼法國維希之後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個礦泉城。由於火山地質形成的強大全磁環境和特殊的植被生態作用,空氣清新純凈,負氧離子含量高於一般城市十多倍,是天然大氧吧。城市道路寬闊、市容整潔,建築風格迥異,綠化、亮化工程讓人賞心悅目;商場、酒店鱗次櫛比,公共服務便捷熱情,吃、住、行、購、娛等城市配套功能日臻完善。是國家商品糧基地之一,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中國唯一的礦泉水之鄉,中國十大休閑城市,中國縣域旅遊百強縣,中國最佳保健養生城市。

五大連池市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境內14座火山拔地而起,3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300多泉眼星羅棋布,水資源總量達28億立方米,具有發展水產養殖得天獨厚的條件。盛產鯽魚、魯魚、鰲花、哲羅等20餘種天然魚類。嫩江左岸的最大支流訥謨爾河東西橫貫全境,在其上游建有山口水利樞紐工程。
全市草原面積達260萬畝,林地面積524萬畝,木材蓄積量64萬立方米,主要有落葉松、柞樺,楊樹等10餘樹種。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有熊、犴、鹿、飛龍等珍貴野生動物。盛產蕨菜、都柿、黑木耳、猴頭、金葉菜、蘑菇等天然綠色產品和人參、刺五加、貝母、五味子、黃芪等上百種名貴中葯材。品位在99.7%的脈石英礦,儲量在20萬噸。花崗岩、珍珠岩、玄武岩、火山礫、河流石、黃沙等儲量在4億立方米以上。

由於火山噴發,五大連池地區還形成了儲量豐富的天然冷礦泉水。一般來講,世界各地的礦泉溫泉多冷泉少,有毒泉多無毒泉少,能浴泉多能飲泉少。而五大連池礦泉水能飲能浴,低溫無毒,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對多種常見疾病具有顯著療效,民間應用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享有「神泉聖水」的美譽,和法國的維希礦泉、俄羅斯外高加索礦泉並稱「世界三大冷泉」。
老黑山
山勢高聳,植被蔥郁,相對高差達166米,是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山的東、北兩側有盤山道可達山頂,山頂有漏斗狀火山口,直徑350米,深達140米。火山口周圍有人行步道,俯視火山口底令人望而生畏。山上東北角有火山熔洞,洞內熔岩倒掛,景緻千姿百態。
火燒山
規模較老黑山小,植被很少。焦的的火山口把整個大山劈為兩半,裂縫猙獰,狀態怪異,山坡中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火山彈。
石海老黑山和火燒山的四周為熔岩台地,總面積達65平方千米。當年噴出的熔岩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了婉蜒10千米長的「石龍」。石龍景象舉世罕見,遠看像大海洶涌的波濤,近視則怪石磷峋,干態萬姿、形態生動奇特,如熊如虎如蛇如繩如巨蟒。奇特的熔岩暗道、熔宕空洞中,吏有奇特的熔岩鍾乳,如角錐如棘刺如刀刃或如薄板,如貼附在洞穴的四壁,蔚為奇觀。
五大連池火山群是我國第一個火山群自然保護區。這里將建成一座面積廣闊、山水相映、風光奇異的火山公園和療養勝地。葯泉山、焦得布山、火燒山和尾山附近都有礦泉。目前在葯泉山下已興建了50多所療養院,每年可接待數十萬名患者在此療養。
山口湖旅遊
山口湖旅遊區位於五大連池市境內,訥謨爾河上游,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65公里,南連省會城市哈爾濱,北臨黑龍江最大的口岸黑河,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生態良好。山口湖景區於2000年對外開放,2002年被闢建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區。
山口湖旅遊區以自然景觀為主體,有水上娛樂區、水上迷宮、水鳥世界等八大景區組成,是野浴、漂流的理想境地。山口湖兩岸有石猿山、忘憂石、含羞石、金龜島、炮台島等自然景觀。景區內有鴛鴦、丹頂鶴、灰鶴、大雁、中華沙秋鴨等百餘種鳥類,有野豬、馬鹿等大群野生動物。山口湖旅遊區是綠色生態旅遊的最佳境地。

五大連池主要有兩大特色。一是景色奇特。由火山噴發的熔岩形成的熔岩,有的像一條長龍,有的如象鼻在吸水,有的像一條瀑布,形象逼真。還有一種外觀十分好看的「石塔」,高約二三米,這也是火山熔岩層層盤疊而成的。熔岩在地下流動形成的熔岩空洞,也是旅遊者感興趣的地方。
在這里,遊客們可以拾一兩塊形狀奇特的熔岩留作紀念。二是這里有豐富的礦泉資源,很多地方都有礦泉水湧出。這些礦泉多為冷礦泉,水溫低,含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統稱為重碳酸礦水。這種礦泉水可飲可浴,能治療胃病、神經衰弱、皮膚病、高血壓等病症。現在這里已經建了幾十座礦泉療養院,年接待大理要求用礦泉水治療的病人。
五大連池的主要游覽點有:五大連池、葯泉山公園、火山博物館。五大連池的五座池之間相互連通,縱長20公里,池水面積40平方公里,最深處百餘米。葯泉山海拔350米,是14個火山錐中規模最小的一個,因為泉水有葯物作用,被稱為聖水。園內有各種風景建築。火山博物館,是由於老黑山、火燒山噴發於1719-1721年,為我國最新期火山,有保存完整的火山地質地貌。這一帶便被稱為火山博物館。
《五大連池》特種郵票
國家郵政局定於2007年6月19日發行《五大連池》特種郵票1套3枚。詳情如下:
志號:2007-16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3-1)T 黑龍山 1.20元
(3-2)T 三池 1.20元
(3-3)T 石海 1.20元
郵票規格:50×30毫米
齒孔度數:13×12.5度
整張枚數:18枚(3枚連印)
整張規格:180×220毫米
版 別: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
設 計 者:李德福
責任編輯:秦 巍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火山公園——五大連池火山
在中國黑龍江德都縣北部,訥漠爾河支流——白河的上游,分布了五個波波相映、池池相連的湖泊,人稱五大連池。環繞著五大連池,幾十座火山拔地而起,層巒毗鄰,雄偉壯觀。這就是中國著名的火山群之一——五大連池火山。
五大連池火山群的形成,距今已有近70 萬年的歷史。大約在地質年代的更新世晚期、第四紀早期,這一地區的火山猛烈的爆發,岩漿大量流溢。以後經過長期的、不斷的地質作用,一座座形態別致的火山漸漸形成。1719~1721 年,這一地區發生了最後一次火山運動。據《黑龍江外記》記載,「墨爾根(今嫩江)東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塊飛騰,聲震四野越數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1719)事。」《寧古塔記略》中又載,離城(德都)五十里有水盪,周圍三十里。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六、七月間,忽煙火沖天,其聲如雷,晝夜不絕,聲聞五、六十里,其飛出者皆黑石、硫磺之類,經年不斷,竟成一山,直至城郭。
在這兩年的火山噴溢過程中先後形成了「老黑山」、「火燒山」。由「老黑山」和「火燒山」噴溢的熔岩流,如同天然堤壩,把白河截為五段,成為五個熔岩偃塞的小池,而後蓄水成湖,從而形成了中國著名的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五大連池火山之名便由此而得。
五大連池火山群由13 座「盾形火山」,數十「復式火山」和大面積熔岩流組成。「盾形火山」外形像古代作戰用的盾牌。這種火山寬緩、規模小,盾頂有火山口。「復式火山」是先形成了「盾形火山」,在其上面又疊加了一個或幾個由於噴發形成的火山錐。這種火山在五大連池火山群中居多數,其規模大,分布廣。
由於斷裂的影響,這些火山多呈東北西南向直線分布。葯泉山位於此線之東;南北格拉球山並列於直線之西,它們好似一擺好陣勢的棋局,展布在東西35 公里,南北長約25 公里的熔岩台地上。火山的相對高度在60~160米之間,其它每座火山相對高度不超過300 米。這些「復式火山」地貌大都保存得極完整,火山口內徑一般介於230~450 米之間,火口深度不一,從幾十米到100 多米,老黑山最深為136 米。卧虎山有4 個火山口,最淺的僅10米。火山形狀各異,有的橢圓,有的方形,有的近似三角形或狀若新月形等。卧虎山遙望似猛虎伏地,筆架山遠看似巨形筆架。
在白河西岸向南延伸,有一條長17 公里,最寬處12 公里,面積70 多平方公里的熔岩流。當地居民稱之為「石龍」。這種大面積的熔岩流地貌,是由於岩漿在流動過程中,表層先凝固,成為平坦光滑沒有破碎的熔岩表殼,表殼下面熔岩流仍在繼續流動,熔岩表殼被流動熔岩流牽引作用,發生塑性變形,從而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熔岩地貌。有的如驚濤巨瀾,濤浪相連;有的似涓涓流水,微波盪漾;有的像股股繩束,捲曲扭動;有的若株株樹干,整齊排列;⋯⋯更有翻花熔岩形成的熔岩瀑布;層層熔岩盤疊而成的噴氣錐式的人工石塔;還有的像鋒利的兵器⋯⋯可謂一幅雄奇的多姿多採的動人畫卷。
五大連池火山群因保存了這樣完整、典型、壯觀的火山地貌,而被譽為「火山博物館」,而今它已成為中國第一個火山自然保護區,它既是旅遊者欣賞各種美妙火山風光的景區,也是火山地質科學研究和教學實習的天然基地。
在這里,遊人隨手可以拾到各式各樣的玄武岩塊作為「巧奪天工」的盆景或造型藝術品,像牧童小酣,羚羊戲斗,天龍下凡在這里,還有些十分引人入勝的別有洞天的岩洞,其中「仙女洞」、「水簾洞」是旅遊者或考察工作者必到之處。尤其是「仙女洞」,洞內寬敞明亮,洞頂由於塌陷形成了「天井」。走進洞內,可以體驗一下「坐井觀天」.
除形態別致的火山景觀,優美的湖泊風光外,五大連池火山旅遊區內還有豐富的資源。火山岩是良好的建築材料。玄武岩不僅可以采來直接當建材,而且可以加工成多種產品,如將其粉碎後可作為無熟料水泥的充填料。這種方法生產的水泥,工序簡單,不需焙燒,可為國家節省大量煤炭。玄武岩熔煉後,經過噴射工藝,可以生產出一種短纖維——岩棉,它是良好的保溫材料,可以用來作各種管道的保溫殼。玄武岩也是新興的鑄石工業原料,鑄石可作為鋼鐵的代用品。火山錐的主要物質——浮石,具有質堅、體輕、保溫、隔音等優良特性,也是良好的建築材料。
葯泉山的礦泉久負盛名,這里的礦泉水治療疾病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在葯泉山下有南泉、北泉和翻花泉等,後在火燒山下又發現了「抗大泉」。其中南、北二泉用於飲療,泉水清涼甘辛,具有助消化、止痛、鎮靜、安眠、利尿等功能,尤其對消化系統的潰瘍、胃炎等疾病療效良好。翻花泉用於洗療,對於各種皮膚病最有療效。目前,這里已成為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每年都接待眾多的海內外遊人。他們不僅可以飽覽這里的湖光山色,還可以暢飲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元素的礦泉水,享受到洗浴泉,帶給人們的那種舒適與溫馨。
五大連池火山群,正以其奇異壯美的火山景觀、波光粼粼的湖水,噴水吐玉的礦泉、新穎美觀的療養別墅,蜚聲海內外,享有「火山公園」之美譽。
http://ke..com/view/25001.htm

B. 蘇州盆花的發展歷史

蘇州盆景復: 從吳越春秋以來,蘇州一制直是我國東南地區著名的歷史古城,士大夫覺得盆景雅俗共賞,色形並美,咫尺盆內能瞻萬里天地,方寸之中可辨千尋美景,不出門而獲山林之怡。於是擺弄盆景就成了蘇州一帶的封建士大夫的自鳴高雅的一種風氣。蘇州盆景藝術的發展得天獨厚,太湖石玲瓏剔透,山崖溪邊嘉樹隨手可得。蘇州山水秀麗,風光宜人,在歷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園名手,把山林野趣攝於城市的園林藝術之中,因而「咫尺千里,縮龍成寸」的盆景藝術更有了借鑒的範本。加之蘇州向為文人薈萃之地,盆景藝術長期受其文化藝術的熏陶,逐步形成蘇州盆景藝術的區域特性和獨特的傳統風格。蘇州盆景的布局構思精細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絕少斧鑿之痕,富有藝術情趣。在處理虛實、曲直、疏密、開合、明暗等關繫上,脈理清晰,卓具匠心。

C. 盆景的製作方法

盆景是一幅有生命的立體畫,是一首蘊含深意的無聲的詩,是自然界的名山大川、奇樹怪木的藝術縮影。因此,製作盆景,除了具有一定的園藝知識和製作技術外,還要緦觀察自然界中的老樹、古木、奇山、怪石的姿態,大量吸收古今山水畫中的藝術養料,並多體會別人成功的盆景作品的創作意境,才能不斷開拓新的藝術境界,製作出構圖精巧、寓意深刻、餘味無窮的藝術盆景。嶺南盆景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樹樁盆景製作,二是山水盆景製作。

(一) 樹樁盆景製作

樹樁盆景的主要材料是樹木,而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製作意圖的樹形。首先要懂得鑒別哪些是優良的樹形,哪些是不良的樹形。因為生長在荒山野嶺的各種樹木,由於受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其形狀各異,姿態不一,因而對樹樁的頭、根、干、枝要全面鑒別,而重點則是頭、根、乾的選擇。如果樹形不好,即使花費很大的功夫,也難培養成為藝術精品。因此,在製作嶺南盆景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鑒別樹形、醞釀構圖、挑選良干、疏整根系、精心培植,其目的是將樹樁特有的妙處表達出來,使製作的盆景,氣韻生動,古雅如畫,不流於俗。

⒈鑒別樹形優劣

(1)優良的樹形

① 對樹乾的要求。樹木的各種形態都出於天然形狀,樹干應從基部一直往上節節收小,形似竹筍狀。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樹的比例,樹的基部、樹根與樹乾的造型等要配合得當。如樹干挺拔雄偉,是木棉形狀,樹頭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樹干是懸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長的偏根。除單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種樹形的干,要選擇圓渾而又迴旋曲彎,近頭部多坑槽的古樸老樹干。

②對樹根的要求。樁景的樹木的基部應三邊或四邊長根,裸露土面生長,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徑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長,樹根的走向為向心輻射,成風車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這樣的樹根配合樹頭、樹干,便是上品的樹坯。

③對樹頭的要求。最好是相連頭,各自根,即每株樹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樹與樹之間又是同一母體相聯結的,這種樹頭叫叢林式樹頭,是十分難得的樹形。

(2)不良的樹形

① 樹乾隆起、蛇行、死曲。對樹樁造型,不管選擇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懸崖乾等樹形,都以樹干為主。樹干有三忌:一忌樹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腫瘤一樣,使樹形變得臃腫不自然,破壞了整株樹乾的造型。二忌蛇形樹干。樹乾的姿態,貴在按照樹乾的不同形態勻稱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樹干,則是連續左右彎曲,而且彎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卻幼小。三忌死曲。樹乾的彎曲,要順勢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無長枝,俗稱死曲,這種樹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採用。

② 樹頭偏長、過大或無樹頭。樹頭是指樹乾的基部。樹木產生偏頭現象,是因為樹頭在生長過程中,受岩石等擠壓,造成發育不全,偏斜在一邊,搖搖欲墜,很不穩重,這種樹頭,不能選用。一般的樹頭是比樹干稍大一些,但頭部如果過大,樹干幼小,比例失調,形成俗話說的「香雞篤芋頭」的形態,很不雅觀,也不能用。絕大多數樹木的頭部都長得快,較肥大。但有的卻長成樹幹上部粗大,頭部瘦小,形成頭重腳輕,豎立不穩,即使樹干姿態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 樹根偏長、回根。樹根偏長是指樹根集中長在一邊,如果長在右邊,則右邊基部肥大,而左邊基部發育不平衡,這種形態的樹頭,只適宜懸崖形的樹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樹形不應選用。樹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長,是有規律、有秩序伸長的,故樹根有的長成「人」字形,有的長成「眾」字形,有的四邊露蔃.但有的樹根,在生長過程中,由於客觀原因的影響,造成根系回轉、亂翹、臃腫,完全不符合樹木自然形態,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在催促生根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掌握供水量。不能讓根受水過多,如果灌水過多,新根還沒有生出來,而芽長多了,一旦水分不足或空氣乾燥,植株就易估死。其次,是選擇氣溫合適時培植。當土壤溫度高於空氣溫度時,植物就先生根後發芽,或根生長快而生長慢,原因是吸收大於蒸發,樹木容易成活。因此必須極力避免在氣溫高時培植新樹樁,一般在氣溫二十至二十五攝氏度和相對濕度在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時最為適宜。最後,不要隨意將幼芽摘去。對新出的幼芽切勿隨便摘去,即使沒有用的也應暫時保留,一旦摘去幼芽,發根力亦隨之而削弱,或全不生根,甚至已生的根也可能萎縮,因為葉和根是相互制約的。植物的葉有蒸發水的功能,葉的蒸發催促根迅速恢復吸收作用,如果失去有蒸發功能的葉,就會堵死根的輸水通路,降低了樹樁頭的成活率。

(2)縮短樹樁離土時間

一般樹樁頭都是從山野間挖掘回來的,離時間少則三、四天,多則十天八天,如果擱置過久,樹木只有蒸發,而沒有水分補充,就很容易脫水枯萎,因此,一定要掌握時機盡快種植,縮短樹樁離土時間。

泥土是植物養料的主要來源,種新樹樁頭覆土時,要注意透氣、疏水,要把泥土輕輕壓實,使根部的每一條根都與泥土密接,做到根必附泥,泥必貼根。首先,根據樹樁頭的需要,把泥土打碎成合用的小粒,再把泥土分成粗、中、小三種,粗大的放在盆底和掌握的周圍,另放一些中、小的墊於樹頭,樹根不可貼盆邊或盆底,再把顆粒小的泥大量覆上,但裝入的泥土不可太滿,然後用小竹簽插入泥里,左右搖擺插實,使泥與根密貼為止。再將盆置入水內,使水自盆底孔滲入,上升盆面;也可以從盆面灑水,便要灑足,然後放在陰棚下培養。

(3)封口

新樹樁頭經過剪裁修整之後,有不少刀鋸斧鑿的傷口,這些傷口容易為細菌所侵入,小則傷害局部,大則牽連全株,因此封閉傷口是必要的。最簡單的方法是用蜜蠟、洋蠟、乳白膠塗抹傷口,或用布條包纏傷口。要注意的是,凡有舊傷口的,要一律重新削過或剪過,削剪之後,立即封閉。封閉傷口除可以避免細菌侵入之外,對於防止水分蒸發,也有一定的作用。

(4)輸水

剛種的樹樁頭,新根未生,原有的根受了傷,未能吸收水分,因而枝幹容易乾枯。一方面可在早晚用灑壺噴霧,灑濕枝幹,使樹皮濕潤。另一方面可用脫脂棉花(葯棉)濕水纏敷在每個傷口上,不使乾燥,這樣處理就可以不用蠟封。新種的樹頭,不宜多淋水,否則樹樁發芽過多,而根的生長慢,無法供應芽的蒸發需要,會造成樹樁枯萎。因此,必須盡可能節制水量,等到新根新芽發生之後,按照芽的多少,淋適量的水就行了。

植物的黑暗的地方容易生根,因此,新樹頭種好這後,應放置陰暗的地方,等萌芽後逐漸給予適度的陽光。待枝葉茂盛時,就可多給水分、多曬陽光,以利於植物的生長。

(5)施肥

新種的樹樁頭,一般都主為不能施肥,尤其是過早施肥會使樹樁頭「消化不良」。但實踐證明並不是這樣,只要能掌握樹樁頭的發育情況,特別是在新根長出後,爭取及時施以適當的淡薄液肥,更能促進須根的生長和枝葉的茁壯成長。

(二)山水盆景製作

山水盆景是以觀賞岩石為主的一類盆景。製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須進行藝術構思,確定主題,然後按照山石的天然氣質,取其全部或局部適宜造型的石料,並以植物及必要配件進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將奇峰異巒、高峽飛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濃縮到淺盆中,盛在幾案上,儼如一幅立體山水畫,使人如臨碧波綠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間,意趣盎然。

④樹枝偏長。樹枝聚長在樹乾的一邊,長枝一邊的樹干必然肥大、膨脹,而空白一面的樹干多變成狹窄、偏身,缺乏美感,這種樹枝不能採用。

⒉ 構圖構圖是盆栽藝術處理開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關鍵,要因材料的實形構圖。因為樹樁各有不同的本質和形態,它們絕大部分是自然成長的,加工時也要順其自然,力求簡單,不能牽強改造。如果製作木棉型盆景,常以木棉樹為仿照藍本。而嶺南地區常見的木棉樹,其形狀高大剛健、雄偉、挺拔,顯示一種軒昂俊逸的氣慨。如果在製作時,不根據樹形的特點,硬要將適合製作木棉型盆景的樹坯改造成大樹形、飄斜形、蟠曲形盆景,這不但違反了自然規律,而且也製作不出精品來。所以,對於製作樹樁盆景,首先要區別樹種、判別樹形、反復觀察、再三琢磨研究,並在畫紙上畫出藍圖,或在腦海中描繪出大體輪廓,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構思,然後按構思進行裁剪。這樣既保持了樹的風格,又將特有的妙處表現出來。

⒊選干

樹乾的大小、斜直、彎曲都各有其妙處,主要是具有自然的美和根部發育健全,凡身有棱節、嶙峋、皺紋和蒼老奇特的都可入選。乾的高低粗細,應符合盆景的整體比例,力求自然和諧。若樹干平滑,在長生旺盛期中也可以用刀刻鑿樹皮,人為地使樹干生疤痕,以增古雅之情趣。樹干應由基部起至頂端漸次細小,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如系曲干,曲節要自下而上,由疏至密。在選干時,不要忽視枝條在乾的位置,如干中帶枝爪,並在干中部的上下、前後斜角對生的枝條,都不能全部剪去,而要留下一寸左右為好,以縮短栽培枝爪時間。以後各枝層疊五至七層,裁剪則由長至短,由疏至密,枝在干中以三角形位置安排為好。如果幹中所有的枝條過於粗大,與乾的比例失調,那就同其他繁雜枝一齊剪去,讓乾重新發芽後,再行定位。這是選干中不可忽視的。

⒋整根

根是支撐樹體、吸取土壤養料的器官。修剪樹根時首先要注意保留原有的須根,但對粗根必須裁短,因為樹樁成活後,很多須根都是從鋸截口處新長出來,如果根過長,就會影響成形的盆樹上盆。所以,粗根鋸截長短,必須根據樹樁的形狀來決定。如樹樁擬裝圓盆的,則四邊的粗根相應截短;如擬裝長方形盆的,向左或向右伸延的粗根要稍留長。根要露出泥面生長,顯示出盤根突出,蒼勁老辣。

⒌整枝

整枝,這里介紹的是素材樹木造型的方法,與盆樹正常管理中的剪枝有所不同。枝條是構成盆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表現盆樹主要的姿態。特別是從盆面算起位於樹干三分之一的地方長出的枝條,起到左右整株樹的形態的作用,對這種枝條必須小心剪裁,不要破壞素材的自然美。總之,培養成形的盆樹,枝條的疏密、粗細、長短,枝條間的遠近距離必須勻稱。如果素材的枝條不符合這種要求,寧可把原有的枝條完全剪去,只剩下一樣樹干,使它重新發芽,長枝後才按需要剪裁。

6、培植

經過修剪定形的新樹樁頭,必須抓緊在其發芽前進行培植,因為此時樹木還在休眠期,吸收和蒸發作用不大。如榆樹、松柏類等可在大寒前後移值,九里香、雀梅等可在立春前後移植。因此,盆景愛好者一定要掌握每種植物發芽生長情況,提高培植的成活率。培植時必須做好如下工作。

(1)促根

要提高新頭樹樁的成活率,關鍵在於使它早生根並迅速生長。

根據植物的生理作用,每當機體受到創傷後,其細胞就受到刺激而加速分裂,以補其損失來達到生理平衡,這是再生的作用。要使新樹樁的根迅速形成,必須注意將主根末端切齊,讓新根從新的切面周圍生長出來。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較粗的樹根周圍,用利刀在不同的方向輕劈幾刀,一般從創口周圍會生出幼根,即使生不出根來,也不會影響樹樁的生長和美觀。根在微弱光線中比在強光中生長快,在無光線的環境下生長更快。根據這個道理,可將樹樁頭放在暗處或遮黑泥面,促其生根。還可以使用植物生長調節齊催促樹樁頭生根。

1、石料的選擇

製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國地大物博,山石的種類繁多,常用的山石約有三十多種,基本上可分為松質和硬質兩大類。松質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質的則質地堅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質或硬質山石,製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須具有天然紋理、色彩以及形態自然等特點。

(1)砂積石

砂積石呈灰褐色或土黃色,因產地不同,不但色澤有深淺之分,而且質地的松硬程度也有差別。一般來講,砂質石質輕而松,可根據需要,隨心所欲地雕出各種形態的峰、洞、岩以及紋理等,還因其吸水性好,栽種植物易於生長,因此,這種松質石是製作山水盆景最常用的石料之一。但這種石料也有缺點,日子久了容易風化。這種石多產於浙江、安徽、四川、河北、山東等地。

(2)蘆管石(也稱麥稈石)

蘆管石同砂積石的質地、顏色及產地基本相同。蘆管石有粗有細,有天然形成的管狀小孔和奇峰異洞。選取該石時,應取其自然、完整的部分,稍為加工便可成型。但加工時要特別小心,否則蘆管斷裂便影響自然美。

(3)浮石

浮石是玄武岩的一種,由火山噴發的岩漿冷凝而成,顏色有灰、灰黃、灰白等色,質地疏鬆,內部有較均勻的小孔,能浮於水面,吸水性好,用小刀可隨意雕刻出各種形態。此石產於東北的吉林長白山以及黑龍江等地。

(4)海母石(珊瑚石)

海母石是一種貝殼類的沖積化石,因多產於海水中,含有較多的鹽份,需要用清水浸洗一段較長的時間,去其鹽份,才可附植小草木。該石質地疏鬆,便於改造,吸水性也好。這種石多產於海濱。

(5)鍾乳石

鍾乳石多產於廣東、廣西等各地岩洞,多為白色或微黃色,經過長期自然岩溶而形成柱狀、錐狀等各種形狀,質地較疏鬆,鋸截較方便。

(6)英石(石灰岩石)

英石盛產於廣東英德一帶。據《韶州府志》描述:「英石如芙蓉亂削,乳竇交通,P54岩勾漏,無不奇巧玲瓏」。其顏色以灰黑色為多,間有白色、淺綠色和帶白紋理的雜色。有天然形成的正背石,背石較平坦,正面紋理自然,富於變化。質地堅硬,不吸水,不易破碎,但加工較困難。在選擇英石時,以崢嶸、多孔、嶙峋,天然形成的為最佳。

(7)靈壁石

靈壁石質地堅硬,叩之有金屬聲,有黑色、白色,其中也夾雜有黑、白、赭、綠等色,俗稱五彩,多產於安徽省的靈壁縣。

(8)蠟石

蠟石無整體的岩層,多以獨石存於山中。在我國南方各式各地高溫多濕的山坑裡,經常被水沖擊,形成各種形態,質地堅硬,不能加工造型,只能以獨石擺設。色有深黃、淺黃、白等。全石以無損壞、無雜質、表面滑凈而有光澤及以竇穴奇形怪狀的為珍品。

(9)斧劈石

斧劈石質硬而脆,顏色有多種,有深灰、淺灰、灰黑色和土黃色等。這種石具有絲狀或片狀的紋理。順其紋理,略施斧鑿或鋸截,加工整形,可表現懸崖峭壁或高聳入雲、雄偉挺拔的山峰。此石產於江蘇一帶。

(10)木化石

木化石即古代樹木的化石,質地堅硬,加工較困難。顏色有黃褐色和深灰色。它是製作石山盆景的良好石料。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還有其他岩石,如產於廣東花縣的菊花石、芙蓉石,肇慶的端石和白星岩石,浙江的松皮石、石筍,四川的龜紋石、雞骨石等等,也可作山水盆景的材料。

2、石料的加工

(1)工具

①錘子。平口錘(如斧頭狀),適合加工松質石料;尖頭錘(即一端尖,一端平口),用以鑿洞和雕琢石紋;平頭錘,於於打鑿子。這三種錘子應根據自己的需要分別特製大、中、小規格,以備用。

②鑿子。用以加工洞、穴、石紋。鑿子必須是鋼質的,長短、大小應根據需要而定,可多備幾套不同規格的鑿子。

③鋼鋸。用鉗工使用的弓鋸即可,但鋸齒要粗些。鋼鋸用於鋸截疏鬆的石料和在石料上鋸出縱、橫石紋。

④刻刀。有平口、圓口、斜口等形狀,要備有各種規格的刻刀。刻刀用於松石的精雕細刻。

⑤篩子。以金屬制的最耐用,用以篩泥、砂、肥料等。

⑥小鏟。主要用來拌和水泥以及配石時鏟水泥拼接山石。

⑦刷子。水泥膠接山石前,必須用刷子將交介面刷凈,膠接後,把在外圍的水泥輕輕刷去。

(2)材料

①水泥。標號越高越好。松質和硬質石料都可以用水泥拼接,但拼接白石料要用白水泥。

②黃沙。用來拌和水泥,如用白水泥時,則要用白石米打碎代替黃沙。

③顏料。為了使拼介面的色澤與拼接的石料相似,使拼石後,不留痕跡,多用墨法或色粉與水泥調拌。

(3)方法

選取了合適的石料後,必須進行加工。加工要求做到自然而無人工的痕跡,雕琢不能過於呆板,而要生動流暢,要簡潔有韻而不能繁雜失度。具體加工的方法有鋸截、雕琢、膠接和襯石四種。

① 鋸截法。動手前,對每一塊石,首先要反復認真研究,按照一定的構思,進行去粗取精,截取適合造型部分作主體。剩下的部分因出自同一塊石料,色澤、紋理、質地等方面都相近,可進行必要雕琢造型後作襯石用。不管是松質、硬質石,底部必須要鋸平,使其放置平穩。對硬質石料則需要用金鋼鑽和專門設備才能截取,但在鋸截石料時,對質地疏鬆的要特別小心,要用海綿或厚布墊著,也不要用力過猛,以免造成破碎或損壞石身及邊角。

② 雕琢法。「玉不琢,不成器」。一般的石料自然形成完美的形態甚少,必須經過藝術加工。在加工雕鑿時,對整塊石頭要全面審視,再三斟酌,以確定觀賞面。確定觀賞面後,把底部截平,然後根據石頭的自然紋理,觀察哪些部位適宜鑿洞穴、峰巒、峽谷、崗嶺、斜坡、懸崖、峭壁等,做到心中有數。在雕鑿時還要掌握松石和硬石的質地,再運用不同的工具,因勢利導地施行雕鑿。近峰紋理線條要細致,遠峰線條要粗獷。

這里介紹幾種表現山石、峰巒的各種脈絡、紋理的P57法:狀如葉脈的荷葉皺宜表現花崗岩的山嶽輪廊;亂麻一樣的披麻皺宜表現土山的風貌;修直挺拔的斧劈宜表現峭壁懸崖高聳入雲的氣勢;橫紋曲折的折帶皺宜表現石山的獨特氣質(圖二十三)。

石料經過雕琢、剔刻,各種不同的紋理形成了重岩復嶺、嶔崟相連、深溪洞壑、崢嶸澗道等自然形態,使山水盆景更符合山巒的自然面貌。

③ 膠接法。石料經過加工,局部仍有某些缺陷,可選用類似或相同的石料來膠接,以彌補不足。但膠接的所有石料,首先必須在石的質地、紋理、顏色、氣勢上大體一致,並用水洗凈,這是拼接山石時應特別注意的問題。其次,硬石不吸水可隨意膠合;松石需要吸水,在膠合時必須留出吸水線路,防止中間隔絕水分,造成石的上半部分斷水,植物不易生長。

通常用的膠合材料是用水泥摻少量與石色相仿的顏料調配而成的。這樣膠合後,就不會露出痕跡。也有的在水泥膠接縫上,塗上原來石粉的粉末,效果更理想。

3、石山的布局

山水盆景是運用移天縮地、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根據「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原則來造型和布局的。山水盆景以山為主,成功的石山必須是既具形態美和雄偉的山勢,又有皺、瘦、透、漏之妙。「皺」就是要求石上表面有紋理,皺褶得有規律,不宜平滑:「瘦」就是要求石塊稍長,頂端較寬有稜角,不宜臃腫; 「透」就是指石塊裡面有大小孔道,互相溝通:「漏」是指石料要有孔隙,能夠通氣排水。我們在選擇石料製作盆景時,主要是要根據石的特點來確定主題。如修直挺拔、呈懸崖峭壁的,可用來製作險峰;呈扁長形狀的,可用來表現連綿不斷的山巒;皺、瘦、透、漏皆備的,不但可作雲峰、洲島、土山,還可作獨石欣賞。如何充分利用石的自然形態進行布局、組拼安排,有下面三種方法可供參考。

①獨石。獨石俗稱孤峰,在盆內的左邊或右邊安置一塊較大的石峰,另一側放置一兩塊小石作島嶼,這樣大山、小島大小懸殊,各在其位,形成一峰異起於遼闊水面上的景緻,此景蘊含深遠,主題集中。這種石料以不用人工加工而自然形成的獨石為佳。

②子母石。在盆內設置兩塊一大一小的石峰,左右對峙,母石(主峰)突出,略偏於盆的任意一方,但不能立於盆的中央,這樣母石在主位,子石作陪襯,子、母石高矮不一,大小各異,賓主分明。兩石隔水相望,遙相呼應,既對立又統一,既簡練又符合天然山水的真實性。

③ 群石。這種石山狀如「眾如拱伏,主山始尊」。盆內山幾座較大的石山組成,群石中的主山必須擺設在重要的位置上,其體積、高度要佔絕對的優勢,在拼接山石時,主景要突出,賓主有別。如製作「品字」形的石山群,首先選其中一塊最高大的石塊為主峰,布置在靠近盆中央稍後的位置,其餘各石,圍繞主峰,依次排列在左右較前的地方。這樣山石層疊,穿插聯絡,丘壑森嚴,深厚自然,一幅層巒競秀、清水漣漪的立體山水畫猶置眼前。

盆中諸景既要富於變化,又不宜過於人工斧鑿,要符合自然山水的氣勢。山有高低、遠近,坡有陡緩、長短,峰有高峻、奇險,巒有圓渾、宏偉,崖有峭險,洞有大小,岸有曲折,樹有疏密參差,草苔有秀麗疏落,山水盆景的一峰一巒,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舉足輕重的,要全盤考慮,馬虎不得。如果能「搜盡奇峰打草稿」,製作起山水盆景來,胸中有千山萬壑,自然能夠達到完美的境地。

4、配種植物與配置小景

山石盆景的石山製作完畢以後,還要著手種植一些草木,嵌上一些苔蘚和配置一些人物,小鳥、亭台、房屋、小橋、小船等,用以點綴,使石山變幻無窮,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

配種植物和配置小景,不但要符合山石和草木的比例,還要注意色彩的和諧,不能任意安放,而要有選擇、有計劃地分布。在山石的縫隙、陰暗面和山腳的地方栽植一些常綠的小草木、青苔、以及配置必要的人生、舟楫、橋梁、亭、榭等,以豐富山水盆景的內容,增添生活氣息,使內容和形式達到調和統一。

5、山水盆景的保養

山水盆景因泥薄、水淺,植物幼嫩,在保養上要倍加小心。為了便於植物生長,平時應放在半陰陽、向南通風而又方便觀賞的地方。夏季氣溫高,不宜久曬,必須遮擋烈日,以免附石的幼小植物旱死。

山水盆景不但要確保盆中不能斷水,而且要經常換水,保持水的清潔;硬石盆景還要在山石上經常淋水,使山上的植物不缺水,以保持青苔和草木的青翠。如植物生長旺盛,同樣要進行修剪、整容。

D. 玄武岩在水泥中的作用

玄武岩(英語:Basalt)是一種地下岩漿從火山中噴出或從地表裂隙中溢出凝結形成的火成岩。玄武岩根據其成分不同可以分為拉斑玄武岩、鹼性玄武岩、高鋁玄武岩;按其結構不同可分為氣孔狀玄武岩、杏仁狀玄武岩、玄武玻璃;按其充填礦物不同可分為橄欖玄武岩、紫蘇輝石玄武岩等。沒有被風化的玄武岩是黑色或暗綠色的緻密岩石,由於其凝結後產生六方晶體節理,被風化後形成六方柱狀,風化厲害可以形成黃褐色的玄武土,如果進一步被雨水淋濾,除去二氧化硅形成鋁土礦。有的玄武岩氣孔中還充填有銅、鈷、硫磺等礦物。

玄武岩是一種基性噴出岩[1],其化學成分與輝長岩相似,SiO2含量變化於45%~52%之間,K2O+Na2O含量較侵入岩略高,CaO、Fe2O3+FeO、MgO含量較侵入岩略低。礦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長石和輝石組成,次要礦物有橄欖石,角閃石及黑雲母等,岩石均為暗色,一般為黑色,有時呈灰綠以及暗紫色等。呈斑狀結構。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普遍。玄武岩是地球洋殼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組成物質,也是地球陸殼和月球月陸的重要組成物質。1546年,G.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質文獻中,用basalt這個詞描述德國薩克森的黑色岩石。漢語玄武岩一詞,引自日文。日本在兵庫縣玄武洞發現黑色橄欖玄武岩,故得名。

玄武岩體積密度為2.8~3.3g/cm3,緻密者壓縮強度很大,可高達300MPa,有時更高,存在玻璃質及氣孔時則強度有所降低。玄武岩耐久性甚高,節理多,且節理面多成六邊形。且具脆性,因而不易採得大塊石料,由於氣孔和杏仁構造常見,雖玄武岩地表上分布廣泛,但可作飾面石材不多。

玄武岩,是生產"鑄石"的好原料。"鑄石"是將玄武岩經過熔化鑄造、結晶處理,退火而成的材料。它比合金鋼堅硬而耐磨,比鉛和橡膠抗腐蝕。玄武岩還在一種鑄鋼先進工藝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可以延長鑄膜壽命。同時,玄武岩還可以抽成玻璃絲,比一般玻璃絲布抗鹼性強,耐高溫性能好。

其中多氣孔狀的玄武岩,也稱為浮石,其氣孔多,質地堅硬,可以將將它攙在混凝土裡,可以使混凝土重量減輕,不僅堅固耐用,同時有隔音、隔熱等特點,是高層建築輕質混凝土的良好骨料。浮石還是很好的研磨材料,可用來磨金屬、磨石料;在工業上還可做過濾器、乾燥器、催化劑等。同時也被廣泛用於園林景觀之中,主要用作假山,盆景等等,同時也用於家庭裝飾之中。

玄武岩出色的抗壓抗折條件性能,而且耐磨性好,吸水率低的原因,其也是非常好的建築裝飾材料,能廣泛用於室內外裝飾,而且主要用作戶外石材,其花色自然,能很好的和周遍景觀協調,非常適合用於戶外景觀建設,特別是地鋪石材的最佳選擇。不過就像前面介紹的,玄武岩易形成六方柱狀節理,而且易脆,所以石材荒料普遍不大,缺乏大料,不容易生產大規格板材。

玄武岩的用途十分廣泛,其應用並不僅局限在建築行業中,比如玄武岩是生產"鑄石"的好原料,其經過熔化鑄造、結晶處理,退火等工序,可以形成合金鋼堅硬而耐磨,比鉛和橡膠抗腐蝕的一種新型材料;玄武岩還可以在一種鑄鋼先進工藝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可以處長鑄膜壽命;以及玄武岩還可以抽成玻璃絲,製作成的玄武岩玻璃絲布比一般玻璃絲布抗鹼性強,耐高溫性能好。[2]

玄武岩是修理公路、鐵路、機場跑道所用石料中最好的材料,具有抗壓性強、壓碎值低、抗腐蝕性強、瀝青粘附性玄武石,玄武石具有耐磨、吃水量少、導電性能差、抗壓性強、壓碎值低、抗腐蝕性強、瀝青粘附性等優點,並被國際認可,是發展鐵路運輸及公路運輸最好的基石。

一些藝術家,根據浮石多孔和皺、漏的特點。用來建造園林中的假山,或雕成小巧玲瓏的盆景。

E. 河南最值的爬的山是那些,都有啥亮點

1. 王屋山:位於濟源市西35公里處,一天壇峰為中心,面積達265平方公里。因其在《禹貢》記載「以其山形如王者之屋」,所以得名為王屋山。王屋山又是一出以道教文化為特色的道教聖地,著名的有:陽台宮,迎恩宮,紫薇宮被稱之為道教三宮!自然景觀有天壇雲海,天壇倒影,天壇日出,王母仙燈等自然景觀。 2. 雲台山:位於焦作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它屬於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所以稱為雲台山。主要景區有:老潭溝(雲台天瀑,寬約5——7米,落差314,為亞洲之最),小寨溝(丫字瀑,有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之說),溫盤峪(自然山水精品畫廊),血紅溝,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等! 3. 雲夢山:位於鶴壁市淇縣境內主峰由劍秀峰,桃園峰,龍王峰和玉帝峰等組成,最高峰海拔589米,因山中有一水簾洞,夏秋之際洞水溢出,匯流成溪,在陽光的照耀下谷中湧起山嵐霧藹,朦朧飄渺,雲蒸霞蔚,氣象萬千,故稱「雲夢山」素有「雲夢仙境」之稱。在戰國時縱橫家鼻祖鬼穀子曾在此隱居講學,培養出的學生著名的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尉繚等人,在戰國七雄是都是呼風喚雨的重要人物,由此,雲夢山有被稱之為「中華第一古軍校。」 4. 嵩山:位於河南省中部,地跨伊川、洛陽、偃師、鞏義、登封、新密等縣市東西長約60公里,主體包括少室山和太室山。在堯舜時期稱為方山,夏商時稱崇山、春秋稱嵩高、岳山;770年武則天登嵩山時稱中嶽,漢武帝登山時封太室山為「萬歲峰」並並根據《詩經》改嵩高山為嵩山,這是名字的由來。自北宋以後一直沿用至今。看過《少林寺》這部電影的人們會知道,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睡美人」,這是嵩山形象化、人格化的結果。嵩山突出個「奧」字,奧。就是深奧之意。奧在它的地形、奧在它的文化。嵩山為什麼又被稱為中嶽呢?原因是什麼?首先: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劃分九州,豫州居中,嵩山有位於豫州之中。第二,在公元前770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後,「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第三,它不僅在左岱右華之中,又在南恆北衡之中。理所當然也是在五嶽之中了;第四:在歷史上東周曾把這里看成是「天之心,地之膽,天下之中」第五,按照道家的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嵩山有屬於「土」土為黃色,黃為尊貴。故五行之中! 嵩山的特點:「卧、奧、中!」 5. 石人山:位於平頂山魯山縣境內。主峰玉皇頂,海拔2153.1米,因山石酷似人形,故名石人山!面積為640.4平方公里。石人山在上古時代,因堯孫劉累在此里堯祠祭祖,而得名堯山。相傳為百家姓里劉腥的發源地。戰國時的墨子也是出生與此!景區有石人景區、白牛城景區白龍潭景區等等! 石人山歸納起來可以概括為:「雄渾」和 「秀麗」兩大特點; 雄渾是指:山體由黑色花崗岩體所構成。這種岩體是由於地址歷史上經過多次地殼運動,使底下岩漿反復上升,經冷卻凝結而形成的。 秀麗是指:石人山的秀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這里有眾多清澈的泉、瀑、潭、溪,且盤繞於山峰之間,造成了「山清水秀」、「山環水繞」、「山重水復」、「山光水色」的嫵媚景色;二是這里有較茂密的樹木花卉,植被覆蓋率高。三是山無雲不秀,石人山在一定的條件下,常出現雲霧,增添了它的秀麗景色! 6. 白雲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嵩縣境內,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7.8公里,面積約4100多公頃1992年時被比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整個景區山、水、石、洞、林、花、鳥、獸、草融為一體,因此又有「人間仙境」之稱。主要景區有玉黃頂、白雲山(海拔2050米)、小黃山(1845米)、九龍瀑布(落差103米)、萬畝原始森林五大旅遊觀光區。 7. 老君山: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城東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後因李耳(即太上老君)在此隱居修道講經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1997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景區有:捨身崖、南天門、馬鬃嶺、石林、朝陽洞、仙人橋、君山瀑布、老龍窩、悟道石、玉黃頂等景觀! 8. 雞公山:位於信陽市南38公里的豫鄂兩省交界處的大別山中,主峰報曉峰,海拔784米,整個山體形如一隻雄雞引頸報曉,附近的人們稱公雞為雞公,因此得名雞公山。雞公山又名雞翅山,面積約27平方公里,屬國家級風景區,素有「清分楚豫」之稱,又有「氣壓嵩衡」之勢。在雞公山裡植被覆蓋率及高,達到83%,這在河南省是少有的自然生態現象,所以有了「天然植物園」的稱號。「豫南雲中公園」是雞公山的另一美稱。在山上雲霧點綴了另一番風景(比如雞頭東側山溝里,有一巨石,裝如海龜,在雲霧條件下,似海龜浮動於海面)。雲霧還與天象、地形等自然因素配合,共同塑造「峨眉寶光」的自然奇觀!這里又是「世界建築博物館」,登高遠觀,「萬綠叢中點點紅」的別墅景觀,令人難忘!雞公山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特點:雄奇,秀麗 9. 嵖岈山:位於駐馬店遂平縣城西25公里處。嵖岈山又名嵯峨山,亦名玲瓏山。所謂「嵖岈」,實行容山體輪廊或山體表面特徵呈犬牙交錯狀;整個嵖岈山是有三個小山組成的,自南而北,依次為蜜臘山、南山和北山高程分別為304米、402米、420米。由安向北依次升高,最高海拔為512米屬於典型的花崗岩丘陵低山地貌!所以又稱之為「天然盆景」

F. 火山石為何能飄在水面上

也不是所有的火山石都能浮在水面,只有少數可以。 能夠浮在水上的石頭叫浮石,是幾百年前長白山天池火山爆發後、噴出的岩漿形成的。它全身是孔,孔中灌滿了空氣,因而身體很輕,無論多大塊,都能漂浮於水,因此得名「浮石」,民間又叫它「蜂窩石」、「江沫石」等。 說起來,長白山的名稱得來與浮石有很大關系呢。由於長白山這座活火山近世至少有三次爆發,使大量浮石堆滿山頂。由於浮石外表呈白色或灰色、淺黃色,遠遠望去,山頂總是白白的,「長白山」或「白頭山」因而得名。 浮石有很大用處。它可以磨刀除銹,還可供人們洗澡時磨除腳垢。近年來,它主要用於做建築材料、做假山盆景和磨製牛仔褲。浮石體輕,保溫性能好,做成空心磚、裝飾板等有很好的保溫及防火作用。另外,國內外一些服裝廠大量購進這種石頭,用以磨製牛仔褲、水洗褲。

G. 哪位大神知道這是什麼石頭做盆景合適嗎

這屬於火山岩,形狀各異,適合做盆景,對人體也有好處。

火山岩形成於千到一萬版年的火山噴發,不權但屬於稀有礦產資源,而且開采難度極大,它不但抗高溫、耐干燒,還具有較大的能量和磁場,含有大量的硅、鉀、鈉、鎂等26種礦物元素,以及銅、鋅、鉻、鎳、錳等人體健康的必須元素,加熱後的火山岩會釋放出大量的霧狀能量離子,同時產生磁效應、溫熱效應、冷熱效應(可吸附人體內的負面能量)等,具有補充能量、強化血液循環、平衡神經系統、荷爾蒙系統、強化內分泌、促進體內血液氧氣供應量,增強細胞再生、有助於細胞新陳代謝,從而帶出體內的有害鹵化物,清理細胞中的臟東西,排除體內細胞膜上的病原

H. 請問這個是什麼盆栽土無印良品的盆栽

我也不知道,不是天然的吧,我買的muji的盆栽裡面有完整的一塊,明顯是人工烤制出來然後打碎的,我看紅火山岩沒有這個樣子的呀。

I. 火山岩是什麼在種花的時候可以使用火山岩嗎

火山岩自重輕、不易粉化,顆粒較為均勻,而且富含礦物微量元素,是品質優良的鋪面石。將其鋪在花盆表面既美觀,又能防止澆水的時候泥土四濺,因火山石多從火山岩噴灑出來,當拿到火山石之後,先使用80攝氏度以上的開水把它淋燙幾次,把裡面細菌及硫化物等等清洗掉,這些硫化物容易形成低濃度的硫酸化合物。


J. 佛子山為什麼被稱為山水盆景

佛子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政和縣城東部的外屯鄉境內。景區位於武夷山東南麓,處在環太平洋大陸邊緣構造岩漿帶中的我國東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帶,是火山猛烈爆發的產物,景區地質遺跡類型多,地質環境奇特,它以高聳的峰叢、巨大的崩塌堰塞、完整的火山復活剖面、完好的遺存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佛子山景區面積137平方千米,由地下、地面及立體空間組成,東至旺樓,西至蛙岩,北至銅盆山,南至鎮前鯉魚溪,分為獅峰核心景區、旺樓二級景區、七星溪二級景區、銅盆山景區。獅峰核心景區又劃分為獅子岩景區、筆架山景區、佛子岩景區、天生岩景區、磐石景區等。

佛子山風景區突兀而奇特的地質景觀堪稱華東一絕。178米高罕見的獅峰巍峨險峻,翹首雲天、形神兼備,獅峰周圍有成片原始次生林,自然環境優美,峰頂是絕佳的觀景台。景區的標志性地質景觀佛子岩,巧奪天工、惟妙惟肖。因其與夫妻岩的組合中極像佛家弟子而得名,周圍奇峰林立,植被豐茂。險峭峻拔的筆架山臨坡面崖高230餘米,因峰巒酷似筆架而得名。這里山峰聳立,峭壁懸崖,地貌奇特。筆架山林木茂盛,古樹蔥郁,從不同角度解讀此峰,景色更為美妙。除了上述3座主體山峰外,其他山峰、岩石、石洞等景點還有43處。

佛子山風景區的峽谷與溪、瀑、潭、湖景觀讓人心曠神怡。梅子坑百米瀑布垂高百餘米,水從絕壁斷崖頂沖出,猶如白練長垂、銀河掛落,有崩雲裂石之氣,銳不可當;隆隆之聲,盡顯大自然磅礴之勢。下有深潭,潭水翠綠,碧波盪漾。

位於獅峰景區中的佛子岩景區中的三級瀑布,由崖頂呈三級往山底潺潺而下,周圍植被茂密,彷彿大自然在鳴迎賓之曲。蛙岩瀑布宏偉壯觀,在巨石間飛瀉而下,層層疊疊,變幻多姿。七星溪貫穿佛子山整個風景區,集雨面積達150平方千米,河道水量極大,水流平緩,河道水深,水質清澈。沿河兩岸河堤柳浪聞鶯,鳥語花香,竹林片片。

佛子山風景區內雲海、霧濤氣勢磅礴、變幻莫測,四季皆宜。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常見萬頃雲海湧起,澎湃翻騰;而由於地勢東高西低,佛子山晚霞景觀更為壯麗多彩,雲彩時而水晶般晶瑩,時而如烈火般燃燒,奇峰變幻不定,天地融為一體。嚴冬時節,獅峰景區偶有降霜和下雪,此時,海拔1千米以上的高山雪白晶瑩一片,樹枝倒掛冰凌,樹林常形成白蒙蒙的「霧凇」奇景。佛子山風景區的生物景觀珍稀多樣,還保留著大面積優美的原生天然林。古樹資源豐富,或孤植,或成林成片。樹種豐富,主要有南方紅豆杉、銀杏、竹柏、油杉、柳杉、穗花杉、三尖杉、杉木、香樟、楠木、鉤栗、南酸棗等許多珍稀樹種。景區內有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鵑林、零星分布的梅花、山櫻花和四照花等。獨特的樹石相依,獅峰、母獅峰等石筍狀石峰頂部可見成片奇松生長於其中。

佛子山還有許多古洞奇穴,山洞多、山洞怪異是佛子山的一大特點,山洞成因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裂隙型,這類山洞是水流沿裂隙流動,把裂隙漸趨擴大而形成,這類山洞狹長深不可測,如山羊洞、鷹嘴洞等,深不見底,神秘莫測。二是火山熔岩洞穴,這類洞穴生在岩壁和岩槽中,是火山岩鈣鹼性包裹體和圍岩風化的差異性及水流作用下形成的洞穴。如肚臍洞、水簾洞、蝙蝠洞、天洞等,這類山洞高懸崖壁,形態精巧,疑是仙人雕琢,巧奪天工。三是河湖沉積砂礫岩類洞穴,這類洞呈洞和岩槽成群分布崖壁上,這些洞穴岩槽形態各異,有的像嘴巴,訴說著佛子山天翻地覆的滄桑地質歷史,岩洞有的口小肚子大像葫蘆,這葫蘆還真不知裝的什麼葯,洞內有蛇窩,有鳥窩,有松鼠窩,有蟲子窩,給人以神秘感。有些洞是岩石錯落崩坍形成的,如將軍洞;有些洞成因是砂礫岩石含可溶性鈣質礦物;有的是蟲子性分泌物腐蝕形成。四是堆石洞,這類洞是疊石間空隙多,堆石體下空隙相互連通,形成洞中有洞、洞套洞,有數千米長,如進入迷宮;有的山洞洞室大,洞中冬暖夏涼,是消暑的好去處。

佛子山山美、水美,石更美,象形石數量極多,有恩愛伉儷夫妻岩、面參禪佛子岩、笑容滿面彌勒岩、惟妙惟肖盼夫岩、神態自若的觀岩音和巧奪天工朝覲岩、頂天立地的天柱岩、聲震萬壑雄獅岩、愧羞難當羞女岩、雄風叱起龜頭岩、嘆為觀止的天牆岩、靈氣橫生古猿岩、忠貞不渝的玉女岩、蓄勢越躍蛙岩、紫氣環繞蓮花岩、宦官青垂禮帽岩和猛獸下山的鴨嘴獸等。

佛子山不光是象形石多,神奇還在於景物步移景換、形態逼真,如筆架山南看成崖、東看成嶺、北看成列、西看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獅峰的景幻更是變化多端,形象逼真,從不同角度欣賞,豬頭、駝峰、鯊魚頭、孔雀、海獅、石筍、猴子等象形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佛子山風景

熱點內容
五律詠海棠花 發布:2025-07-28 01:20:10 瀏覽:351
石榴盆景掉葉 發布:2025-07-28 01:07:58 瀏覽:767
根榕盆景 發布:2025-07-28 01:07:57 瀏覽:743
紅白合插花 發布:2025-07-28 01:02:04 瀏覽:783
福建綠植基地 發布:2025-07-28 01:00:51 瀏覽:627
抗旱矮小花卉 發布:2025-07-28 00:52:58 瀏覽:944
減字木蘭花朱淑真 發布:2025-07-28 00:41:57 瀏覽:766
牡丹花樣 發布:2025-07-28 00:41:45 瀏覽:547
白醋和玫瑰 發布:2025-07-28 00:34:47 瀏覽:755
花語有 發布:2025-07-28 00:33:42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