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樁梅花盆景
㈠ 南京梅花山上有哪幾種梅花
南京梅花山來位於南京東郊明孝陵附自近,自1996年以來已經舉行了十屆梅花節,2005年第十屆梅花節於3月4日開幕,由於今年天氣寒冷,梅花遲遲不開,本人3月6日前往梅花山也只看到3-4成梅花開放,3月10日左右將是賞梅的最佳日。 近年來,梅花山的植梅規模不斷擴大,新的品種不斷出現,植梅面積達400餘畝,梅花品種達230多個品種,梅樹總數約15000株,品種與規模居全國賞梅勝地之首。 其中精品薈萃,如紅妝淡抹的「宮粉型梅」、狀如游龍的「龍游梅」、萼似翡翠的「綠萼梅」、花如堆雪的「玉蝶型梅」、胭脂點珠的「硃砂型梅」以及珍奇品種「別腳晚水」「南京紅」等。 位於梅花山東側的紅樓藝文苑花房內還有蠟梅、春梅等各類盆景和瓜葉菊、大花蕙蘭、仙客來、春蘭、櫻草、報春等花卉共1000盆。 梅研中心內則用春天燦爛的盆花來映襯蠟梅盆景、古樁梅花盆景,為遊客營造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
㈡ 龍游梅花如何進行修剪和盆景造型
我國古人欣賞盆梅.多以「老乾僵蓋,苔鮮封枝,盤根錯節,橫斜疏瘦,蒼勁淡稚,疏花點點」為佳品。「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敬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瘦疏與老枝怪奇者為貴」。製作梅花盆景,以汲取古代詩畫中的藝術特點,結合梅花的生物學特徵,經過適度加工,整形修剪,經數年培育,即可養成蒼勁多姿的梅花盆景了。
龍游梅源產自江西三農花木園林有限公司,枝幹自然扭曲,樹冠散曲自然,宛若游龍。花期1月中旬2月上旬,花徑23-29毫米,花蕾倒卵狀扁圓,中心常有孔,極淺肉紅;花色正、反面均乳白色。花瓣16-25枚,萼片5-6枚,多為5枚,花態蝶形,較平展,花瓣4層,層層疏疊。
梅乾的造型,要求蒼勁古雅,變化多姿,主幹的造型是製作梅樁的重要工作,可根據「以敝為美,正則無景」的意境,採用斜、卧、懸等方式製作。
曲乾式:「直則無姿.正則無景」,主幹宜曲不宜直。將主幹彎成不規則的彎,要求彎曲自然,以1-3彎為宜。幼樹主於細小,蟠扎容易,用細繩套在地基處,慢慢彎曲主幹,到需要的彎度時,將繩綁在合適的部位,打成死結,固定即可。彎度從下到上要逐步變小,或用粗細合適的鉛絲,在根部固定,纏繞在主
上,然後按需要的彎度拿彎也可。對於較粗的主幹,不易彎可用利刃在主幹內側橫切兩三處,達木質部的1/31/2,用塑料布包好傷口,再彎曲主幹。並要經常檢查。以免嵌人樹內.影響生長。
斜下式小盆景.瀟灑豪放.風韻獨特,很受人們喜愛,且栽培製作容易,上盆時將主幹向一側傾斜,即可養成。卧乾式和懸崖式小盆景,淡雅清麗、姿態優美、飄逸豪放,製作時將四射根剪去細小的一邊,將另一邊較粗的根直栽盆中,主幹橫卧,近於盆面就成卧乾式;主幹前部蟠扎低於盆面,即成懸崖式。露根能表現「石雅幽芳,盤根錯節」而千姿百態.將上盆後的梅樁,選
株型低矮,且側根多而粗壯者,在當年秋季或翌年春,連土球拔出,盆中上培養土後,將其放在盆內,經過多次的沖澆,就形成狀如鷹爪的梅根。
附木式梅花盆景,成形快,造型容易。選蒼古遒勁的死樹樁或死梅樁,在其背後順枝幹開槽,用當年或二年生的樹枝縛槽中固定,經數年栽培,由於幼樹生長迅速而膨大,在槽的周圍出現瘤狀.似與古樁一體。
梅樁的造型,我國各地有不同的風格,如揚州將梅主幹劈去一半.露出蒼勁的老乾,稱為劈梅;山東,河南將主枝二、主枝三向左右彎曲,紮成屏風式;安徽、四川將主幹左右彎曲.狀如游龍,稱龍游梅。
㈢ 梅花養殖技術
梅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梅花以通透性較好的瓦盆、土陶盆為佳,紫砂盆亦可,在盆底墊層碎木炭塊或碎硬塑料泡沫塊。基質以肥沃的輕粘性土為佳,可用老山泥、塘泥與菜園表土混合作培養土,種植時在土中摻點骨粉、氮磷鉀復合肥作基肥,種植宜淺而不露根,深栽不易開花,栽後置半蔭處,澆1次透水,10天後轉入正常管理。2~3年於花後翻盆換土1次。
二、梅花喜潤怕澇,澆水要適時適量。冬季和春初花期保持盆土常稍潤為好,花全謝後澆1次透水,不幹不澆,常在傍晚向枝葉及附近地面噴水。梅雨季節要嚴格控水,待老葉邊微卷,嫩枝稍萎蔫時才澆水,如此反復幾次,迫使新梢停長,有利於花芽分化;進入伏天,雨天要排水防澇,晴天早晨澆1次水,傍晚如土干再澆1次,防過干脫水掉葉;9月以後逐漸減少澆水量,1~2天於下午澆1次水;10月花芽開始萌發為花蕾,葉已落,需水量不大,見土干再澆水,盆土稍干微潤便可。
三、梅花喜肥亦耐貧瘠,花期不施肥,花謝後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促其復壯,當新梢長3~5厘米時,長勢好不施肥,長勢差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新梢長到18厘米左右不再施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噴1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促其花芽分化。秋末落葉現蕾後,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或0、2%磷酸二氫鉀液,促花蕾發育開放。
四、梅花系陽性植物,宜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忌置於風口。喜暖而耐寒,冬季需經低溫刺激,才能花繁葉茂,冬季最低氣溫在-12℃以上的地方,不必入室越冬,置於避風向陽處即可。如欲其春節開放,節前20天將其移至5~10℃的低溫室,並置南向西向窗檯內多見陽光,開花後移至0~5℃的地方,可開放1個月,溫度過高易早謝。
五、梅花萌芽發枝力強,耐修剪,老樹易復壯,花後將開過花的枝條短截,只留基部2~3個芽,弱枝、病枯枝全剪,交叉枝、重疊枝剪掉一枝,過密處疏剪。當新梢長到20厘米時摘心,控制其生長,使營養集中於花芽分化,新梢過長反而花稀少。通過修剪不僅株形美,而且通風透光好,不易遭受病蟲害。
六、梅花在6月中下旬高溫乾旱時,可能發生炭疽病,7月氣溫高、濕度大通風不好,可能發生白粉病,注意通風透光兩病皆可預防,如發現病枝葉將其剪下燒掉,並用托布津或多菌靈噴治。梅花的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80%的敵敵畏乳油1500倍溶液噴殺或用呋喃丹埋於土中,使植株帶毒殺滅之。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對含磷農葯過敏,忌用此類農葯。它對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抗性差,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生長不良,甚至可能死亡。
㈣ 這種梅花屬於什麼品種
蠟梅(拉丁學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Flora of China》)),英文名:Winter Sweet,中文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
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著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無毛,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內彎,無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化,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葉開花,
栽培變種有磬口蠟梅;柴油心蠟梅;狗繩蠟梅。蠟梅原產我國中部,性喜陽光,但亦略耐蔭,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輕壤土為宜。
蠟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蕾,斗寒傲霜,表現了中華民族在強權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美的享受。它利於庭院栽植,又適作古樁盆景和插花與造型藝術,是冬季賞花的理想名貴花木。花芳香美麗,是園林綠化植物。根、葉可葯用,理氣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風濕麻木、風寒感冒,刀傷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渴、氣郁胸悶;花蕾油治燙傷。花可提取蠟梅浸膏0.5-0.6%;化學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歡花醇、松油醇、吲哚等。種子含蠟梅鹼(calycanthine)。
㈤ 梅花山有哪些梅花
南京梅花山位於南京東郊明孝陵附近,自1996年以來已經舉行了十屆梅花節,2005年第十屆梅花節於3月4日開幕,由於今年天氣寒冷,梅花遲遲不開,本人3月6日前往梅花山也只看到3-4成梅花開放,3月10日左右將是賞梅的最佳日。
近年來,梅花山的植梅規模不斷擴大,新的品種不斷出現,植梅面積達400餘畝,梅花品種達230多個品種,梅樹總數約15000株,品種與規模居全國賞梅勝地之首。
其中精品薈萃,如紅妝淡抹的「宮粉型梅」、狀如游龍的「龍游梅」、萼似翡翠的「綠萼梅」、花如堆雪的「玉蝶型梅」、胭脂點珠的「硃砂型梅」以及珍奇品種「別腳晚水」「南京紅」等。
位於梅花山東側的紅樓藝文苑花房內還有蠟梅、春梅等各類盆景和瓜葉菊、大花蕙蘭、仙客來、春蘭、櫻草、報春等花卉共1000盆。
梅研中心內則用春天燦爛的盆花來映襯蠟梅盆景、古樁梅花盆景,為遊客營造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
http://club.lanyue.com/model/luntan/view.asp?article_id=205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