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垂柳盆景怎麼製作

垂柳盆景怎麼製作

發布時間: 2022-07-22 18:33:12

Ⅰ 如何栽柳樹

扦插:

1.扦插於早春進行,選擇生長快、病蟲少的優良植株作為采條母樹,在萌芽前剪取2-3年生枝條,截成15-17厘米長作插穗。

2.扦插株行距20×30厘米,直插,插後充分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及時抹芽和除草,發根後施追肥3-4次,

3.在種植後的最初幾年,應通過鋤草或覆蓋從植物的基部去除草和雜草,同時要注意防治象鼻蟲、蚜蟲、柳葉甲的侵害。3.栽植完畢立即澆一次透水,等滲下去之後,緊接著澆第二次水。此後兩個月內,每隔半月澆水一次,保證土壤的濕潤。另外,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柳樹的適應性雖然好,但是多代營養繁殖後,生長勢衰退,易發生枯梢,早衰的情況。所以,在栽種時一定要選取優良、健壯、無病害的柳樹作為母樹。

Ⅱ 桎柳盆景怎麼做

檉柳,別名觀音柳,三春柳。它適應性強,耐鹽,耐澇,耐寒,耐旱,耐修剪,成型快,一般管理易成活。
檉柳枝細葉小,枝條下垂,婀娜多姿,狀如垂柳;它軀干如鐵,蒼老奇特,具松柏之質;每年三次開花,花期較長,粉色的花朵掛滿枝條,更顯嬌嬈;它的根若游龍,形態奇妙,無論是觀根、觀干、觀葉還是賞花,都具有其它樹種不可比擬的優點,是製作盆景的好樹種。唐代白居易詩句:「有木名水怪,遠望青童童。根株非勁梃,柯葉多蒙蘢。彩翠色如柏,鱗皴皮似松。為同松柏類。得到嘉樹中。枝弱不勝雪,勢高常懼風。雪壓低還舉,風吹西復東。柔芳甚楊柳,早落先梧桐,惟有一堪賞,中心無蠹蟲。」唐代李欣詩句:「愛君雙檉一樹奇,千葉齊生萬葉垂......攢青蓄翠陰滿屋,紫穗紅英曾斷目......」兩位詩人對樹柳的枝、干、葉、花都作了形象的描繪。
一、樹樁採挖:在野外鹽鹼地、水溝邊,選取樹形奇特採挖,不帶土球春秋皆可,帶土球夏季也可,所采樹樁按下山樁常規程序養護,一般都能成活。
二、上盆時間:檉柳雖易成活,四季可植,但時間過晚上盆,影響根系發育,枝條自身營養不良,容易形成個別枝條死亡現象,所以上盆時間以1至3月和10至12月份為宜。如梅雨季節上盆或換盆,要盡量少傷根,多帶宿土。
三、修剪造型:檉柳在造型修剪上一般以垂枝式造型較為常見,在作自然垂枝式造型時,難度在於垂枝的製作。因為,檉柳在自然界生長的條件下新生枝條最易向上生長。而小枝和側枝最易下垂,製作垂枝式盆景造型時,就不能任其枝條自由生長,要根據布局的要求決定下垂枝的位置、多少、疏密、長短、粗細、層次變化和整體輪廓。如能正確地應用「早期定枝」、「遮光處理」、「牽拉枝條」、「疏理側枝」的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1、早期定枝,是指檉柳在早春發出的新生枝,生至10—15厘米時,就要進行定枝,首先要將長勢稍弱的側枝和下部的小枝條定為垂枝的枝條。這些枝條最容易下垂,而且纖細柔和。對於強壯枝應抹去,因其強壯的枝不易下垂,且無柔姿。如果某一局部枝幹上發的新枝較少,可將新生枝條進行打頂,促分側枝的生長。
2、遮光處理,指的是檉柳生長期,在強光下枝條易向上生長,要適當遮光,以半陰為好。遮光一段時間,大部分枝條即可自然下垂而柔和。
3、牽拉枝條,是指某一枝條不易下垂或下垂角度不佳時,可用金屬絲進行纏扎,使其符合製作要求。
4、「疏理側枝」是指側枝生長過盛或垂枝過多而出現壅塞時,應疏理剪枝。對於縱橫交錯的亂枝條也應調理順暢。
5、檉柳在作其它盆景造型時,一般以枝條木質化或半木質化時進行,以讓其有較多的自然生長階段。時間盡量避免在雨後或早晨,這時的枝條較脆易折斷。做松柏式造型時,除展覽前必須修剪,一般不易修剪次數過多。

Ⅲ 想用檉柳做盆景,檉柳能不能扦插成活,該怎樣去扦插

想用檉柳做盆景,檉柳可以扦插成活,要選擇合適的方法。怪柳在扦插繁殖的時候,要選擇含鹽量比較少的土地。怪柳是一種用樹樁培養成的植物,要學習傳統的扦插方法。扦插的時候要力度小一點,不然成活率就會非常的低。怪柳被當作是盆景的時候繁殖是比較快速的,而且利用的也會比較好。有的人覺得自己沒有技術,扦插的不好也可以選擇去學習。

總的來說要根據不同的造型以及不同的沙土來進行適當的調整,有的人也會給土木進行消毒。怪柳的適應性是非常強,到在一些風沙地區也能夠快速地活下來。把怪柳扦插在沙漠當中也是不會起到傷害的,並且也能夠進行阻擋。這樣的盆柳放在家裡面不需要做任何的葯劑處理,只需要進行及時的呵護。

Ⅳ 想製作一盆盆景,不知道該怎麼製作,製作盆景第一步要做什麼

做出好盆景,造型是關鍵,做出好造型,第一步就是要先做好立意構圖。一盆盆景在創作之前,有合適的立意構圖,在後續的造型製作上才能少走彎路,加速創作的作品成型。做出好的構思,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創作盆景的最大特徵就是要因材施教,根據素材來創作造型。

Ⅳ 平柳樹能不能做盆景

平柳樹可以做盆景,只要喜歡,只要用心,想要做成什麼樣就能成什麼樣,就連馬齒菜都能做盆景,也是很漂亮的。

Ⅵ 樹樁盆景怎麼製作

製作盆景的操作步驟如下:

1、准備材料一個花盆,加入石子,土壤。

(6)垂柳盆景怎麼製作擴展閱讀

注意不要讓根系受傷,以免服盆速度慢,導致掉葉子,所以在栽種的時候,盡量不要修根,帶點舊土種最好了。種下之後,為了增加美感,可以在盆面鋪上一些綠油油的青苔,青苔也有保濕透氣的作用,上面也可以放一些小動物之類的擺件,這樣可以造景,更加養眼。

栽種後,澆一次透水,也就是定根水,然後就在盆土變干之前不用再澆水了。接下來放在散光通風的地方緩苗一段時間,一般20天左右的時間,這個時候不能暴曬,等到服盆成功,枝葉都挺立起來,變得比較精神的時候,再正常養護,正常澆水施肥曬太陽。

Ⅶ 誰知道樹木盆景怎麼製作!

樹木盆景是選用觀賞樹木的幼樹或老樹樁,經過培養、藝術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緻的盆缽中製成的。它的製作藝術,最要緊的是掌握各種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充分發揮它們的自然姿態美、風韻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蔥郁蒼勁,梅樁的古雅幽芳,榆楓的質朴蒼古,綠竹的瀟灑秀麗,雀梅、黃楊的枝朗葉等。樹木盆景的栽培、製作與管理,是一項既富有藝術性,又富有科學性的細致工作。一盆造型優美、耐人欣賞的好盆景,是經過藝師巧匠美學的構思和精湛的藝術手法而構成的,還要通過精心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證它生長茂盛和姿態優美。樹木盆景的製作管理技術,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樹種選擇、樹胚培養、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養護管理等。養護管理又包括:放置場所、澆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換土、病蟲害防治等。

1.樹種的選擇

適宜製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盤根錯節、枝密葉細、姿態優美、花果艷麗者為佳。同時,要求具有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等生物學特性。

我國樹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年)五溪蘇靈著《盆景偶錄》中記載樹木盆景甚多,把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八學士和花草四雅。

四大家: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

七賢:黃山松、瓔珞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蠟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花草四雅:蘭、菊、水仙、菖蒲。

上述古代樹木盆景選用的樹種,有許多還是我們現在製作盆景的常用材料。但目前不斷引種發掘,適宜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已有一二百種之多,通常可分為以下幾類:

松柏類:日本五針松、黃山松、黑松、錦松、柳杉、水杉、水松、檜柏、偃柏、金葉檜、翠柏、鋪地柏、絨柏、線柏、瓔珞柏、刺柏、羅漢松、紫杉等。

雜木類:榔榆、黃楊、雀梅、赤楠、檵木、九里香、朴樹、福建茶、檉柳、小葉女貞等。葉木類:三角楓、紅楓、銀杏、構骨冬青、鳳尾竹、羅漢竹、佛肚竹、棕竹、蘇鐵等。

花木類:山茶、茶梅、金雀、貼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絲海棠、西府海棠、迎春、桂花、杜鵑、六月雪、探春等。

果木類:果石榴、火棘、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彈子、胡頹子、紫金牛、老鴉柿、柿、枸杞、珊瑚櫻等。藤本類:凌霄、常春藤、絡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

2.樹樁的採掘與培育

樹木盆景的素材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繁殖育苗和採掘樹樁。前者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取得樹苗,進行自幼培養,造型比較自由,樹木枝乾的粗細比較勻稱,但費時較長;後者從山野挖取多年的樹樁,因材處理,進行培育加工,可以大為縮短時間,常常還可選到形態自然優美、古雅樸拙的老樁,製作成盆景佳品。缺點是受到樹樁固有形態的限制,主幹與側枝之間的粗細比例不易勻稱。此外,有些珍貴樹種如五針松、枷欏木、紅楓等,在山野採挖不到,只好靠人工繁殖取得樹苗。

關於繁殖育苗技術,在許多園藝書籍中均有介紹,本書不再贅述。這里將樹樁採挖與培育方法作一介紹。

採挖樹樁必須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否則難於成活,更難於成品,既浪費時間、人力,又浪費了自然資源。

選擇採掘的樹樁,要從樹種、樹齡、形態以及發展前途等方面綜合考慮。關於樹種的選擇,前面已有介紹。至於樹齡,以年久樁老者為貴,但也須長勢旺盛。樹樁的形態,不要一味追求怪異、象形(象形並不是盆景藝術的選擇標准),而以具有蒼古奇特、遒勁曲折的特點為佳,特別應注意根部和主幹的形態。樹樁一般不宜太高太大,以利於成活和便於加工,又適於上盆和陳設。有些樹樁雖存在某些缺陷,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只要可以加工彌補,仍然可以取用。

採掘樹樁的時間,一般宜在樹木進入休眠期後,以初春化凍,樹木尚未萌發之前為宜。深秋、初冬採掘也可,但冬季養護較麻煩,尤其在北方,須進溫室養護。至於寒冬臘月,由於土層凍結,採掘困難,且易傷根,故不太適宜。採掘樹樁的時間還要因地制宜,根據樹種的習性來決定,對於不耐寒的樹種,宜在3~4月份間採掘,以免遭受凍害。

在採掘時,一般可將主根截斷,但要多留側根和須根。對於松柏類和某些直根樹種,則宜適當多留些主根,否則不易成活。樹樁挖起後即可進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據樹樁的形態,並初步考慮到日後的造型。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幹並短截,其餘全部剪去。萌發力弱的常綠樹種,如松柏類等,不可將枝葉剪光。採掘的樹樁,根部不必帶土,最好放進泥漿里蘸一下,裝入筐簍,並填塞苔蘚,以保護須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帶回後須盡快栽種。

山野採掘的樹樁,無論其自然形態如何優美,要製成盆景,還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培育,稱做"養胚"。有些盆景愛好者,急於求成,將剛採掘的樹樁栽進較淺的釉盆或紫砂盆中,甚至懸根露爪,試圖一氣呵成盆景,結果多難於成活,更不易成型,所謂欲速則不達。

養胚最好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分的地方進行地植,或採取泥盆栽植,以便於結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適當深埋,最好僅留芽眼於土外,主幹較高的樹樁,可用苔蘚包在主幹上。栽後要澆一次透水,並用少許稻草蓋在樹樁上,以保持濕度。夏季高溫時,要搭棚遮蔭,並經常噴水。冬季要圍以草簾,防止寒凍。平時要注意水分補充,樹木生長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澆水不可過多,以防止造成爛根現象。在天氣乾燥時,最好常往葉面上噴水。要使樹胚盡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樹樁,根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餅肥或糞肥,稀釋後再用。養胚期間還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後造型時不需要的枝幹,以免消耗養分。還要剪去枯枝、病枝等,否則會影響新芽的抽生或導致病蟲害的蔓延。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餘的芽。一般保留日後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備用芽),其餘的芽全部摘掉,以免長出無用的枝幹。待保留的芽長成枝幹時,可作進一步選擇,剪去不用的枝幹,並摘去留下枝乾的頂芽,促使腋芽萌發側枝,增加枝葉的層次與密度。

3.樹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一年後即可進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胚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如選用松樹為材料,就宜於表現其主根的蒼勁與挺拔,枝葉平整展開呈雲片狀;柏樹就宜於表現其主幹古拙奇特,枝葉呈團簇狀;梅花造型則宜疏枝橫斜;迎春則宜垂枝拱曲;……這是從樹種的自然特性來考慮的。此外,還要從樹樁的固有形狀來考慮,如有些樹樁的主幹挺直,可順其自然,作成直乾式;有些樹樁主幹自然彎曲,適於作成曲乾式或懸崖式;有些樹樁主幹枯禿,則宜於作成枯峰式的……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一般對於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對於榔榆、雀梅、福建茶、三角楓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用攀扎法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在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樹木生長快,適於攀扎造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樹木生長較慢,適於攀扎造型。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造型方法迥然有別,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蘇派則用"粗扎細剪"造型法;徽派則採用"之形彎曲"造型法;川派則採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們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常常可以產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鐵絲粗度選用表

鐵 絲 12號 12號 16號 18號 20號 22號 24號

枝幹直徑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 A5毫米

攀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於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徐徐纏繞,使金屬絲與枝幹約成45°角。如要將枝幹向右扭旋下彎,金屬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反之,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注意邊扭旋邊彎曲,才能使金屬絲緊貼樹皮,同時枝幹也不易斷裂。用力不可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對石榴、紅楓等一些皮薄易受損傷的樹種,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幹,然後再攀扎金屬絲。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復的金屬絲纏繞時,須注意纏繞方向的一致,盡量避免交叉。

棕絲攀扎法:是我國盆景傳統造型方法。它的優點是:棕絲與枝幹顏色調和,加工後即可供欣賞,並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難度較大。一般先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將棕繩的中段縛住需彎曲的樹干下端(或打個套結),將兩頭相互絞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幹上端,打一活結,再將枝幹徐徐彎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緊棕繩打成死結,即完成一個彎曲。一般彎曲不宜過分,否則易失卻自然形態。棕絲攀扎的關鍵在於掌握好力點,要根據造型的需要,選擇下棕與打結的位置。

棕絲攀扎的順序:開始時,先扎主幹,後扎枝葉;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每扎一個部分時,先扎大枝,後扎小枝;在扎主幹時,應從基部到頂部。

各地盆景老藝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種棕絲攀扎方法,稱作棕法。這種棕法因地區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區別,但基本原則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用棕絲將樹木枝幹紮成所需要的形態。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則後,可根據造型需要靈活處理。

彎曲較粗的枝幹,可先用麻皮包紮,並在需彎曲處的外側襯一條麻筋,以增強樹乾的韌性。如枝幹過粗,彎曲困難,還可用"開刀法",即用鋒利小刀在樹干彎曲處切開一條3~5厘米長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紮,這樣既便於彎曲,又不易折斷。為利於切口癒合,最好使切面與彎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Ⅷ 垂柳可以製作成盆景嗎

當然可以,只要有耐心,關鍵是培植

Ⅸ 垂枝式檉柳盆景造型要怎麼做

檉柳造型主幹貴曲,枝條貴疏,花葉貴密,根系貴露。檉柳樹干宜蒼干,屈曲,皺裂。
檉柳萌發力極強,通過修剪要及時除去主幹上的萌芽,使其傷痕積聚,斑駁有致。怪柳枝條柔軟,下垂,可以通過修剪和綁扎,形成垂枝式或半垂枝式盆景。
檉柳老枝條比較脆,易折斷,要以修剪為主。當年生枝條比較柔軟,可以在修剪的基礎上結合綁扎。細枝可以剪成片子,片子在空間分布要合理,相互錯落,片頂自然。在早春芽萌動後半月左右開始平頭修剪,20天後可再平頭修剪一次。頂部枝條宜半橢圓形平展,中部和下部枝片宜向下壓,與頂部枝片及自然樹勢相呼應,相輔相承,較長或位置不當的枝條可以用鉛絲等進行梆扎,牽拉,待彎度固定以後再去鉛絲。
檉柳在造型修剪上一般以垂枝式造型多見,在做自然垂枝式造型時,難度在於垂枝的製作。因為檉柳在自然界生長的條件下新生枝條最易向上生長。而小枝和側枝最易下垂,製作垂枝式盆景造型時,就不能任其枝條自由生長,要根據布局的要求決定下垂枝的位置、多少、疏密、長短、粗細、層次變化和整體輪廓。如能正確地應用早期定枝、遮光處理、牽拉枝條、疏理側枝的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檉柳萌發力強,萌芽多呈叢狀,應當根據設計意圖及時進行抹芽和定芽。花後應及時修剪,更新老枝和增加開花次數。
檉柳根為深根系,根部發達奇曲,可採用淺栽法或提根法,使根隆起露出土面,有高有低,有粗有細,交錯盤曲,突出其自然美。
檉柳生長快,在春、夏生長旺盛期,每周進行1次修剪,才能保持樹形。對樹幹上萌發的新芽,凡造型不需要者,都應及時去除,以免消耗營養。為提高檉柳觀賞性,可利用其萌發力強的特點,在生長旺盛期將葉片全部去除,爾後放到日照充足處,加強肥水管理,早、晚向枝幹上各噴1次水,5至6天可萌發新芽,20天樹葉豐滿如初,嫩綠可愛。

Ⅹ 垂柳式檉柳盆景的製作

垂柳式檉柳盆景的枝幹培養

要製作出垂柳式檉柳盆景,首先就是要培養樹干。選擇一棵檉柳,將其原來的造型都剪掉,然後在主幹上面留下一個壯芽。等到起長到半木質化的時候,用鐵絲來造成,注意不要進行摘心。大約20天可以取下,其餘的枝芽要全部去掉。這樣,在秋季之後,基本上可以成型,冬季的時候進行短截即可。

熱點內容
我是一朵雪花天上來 發布:2025-07-28 14:09:29 瀏覽:757
綠植盆栽利潤空間 發布:2025-07-28 14:04:40 瀏覽:786
采一朵白雲mv 發布:2025-07-28 14:01:19 瀏覽:52
航嶺社區植綠 發布:2025-07-28 13:57:03 瀏覽:661
七夕專用名 發布:2025-07-28 13:53:18 瀏覽:570
七夕免費送圖 發布:2025-07-28 13:52:42 瀏覽:457
雙福花卉 發布:2025-07-28 13:48:44 瀏覽:438
盆栽番茄距離 發布:2025-07-28 13:48:44 瀏覽:451
荷花塘西安 發布:2025-07-28 13:43:39 瀏覽:527
線上看櫻花 發布:2025-07-28 13:42:45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