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盆會在線盆景
⑴ 盆景是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家裡適合養什麼盆景呢
六月雪,鳳尾竹,黃荊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既好打理,又很美觀。盆景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室內裝飾,不過我們在種植盆景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最好選擇外表美觀好打理的植物,這樣可以為後續省去很多麻煩,尤其是新手更要注意這一點。
最後則是黃荊,這種盆景很適合新手,養護難度很低,生命力超級頑強,耐熱、耐寒,耐旱、耐濕,幾乎全國各個地方都能夠符合它的生長條件。很多喜歡盆景的人都會種植黃荊。黃荊外觀也是分漂亮,只要有足夠的陽光照射,它的枝幹就會越來越粗,葉片也會很茂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黃荊要避免陽光直射,以免葉片被曬傷,經常澆水,保持土壤中濕潤。
⑵ 想養幾盆樹木盆景,有什麼好推薦嗎最好是容易打理的,顏值在線的,有嗎
⑶ 盆景樹樁應該怎麼選擇正確的盆,有什麼技巧嗎
盆景樹樁配盆,好比人們穿衣打扮一樣,選好了盆,家中又多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選錯了,盆景長的再好,總會出現美中不足,成為賓客好友們的飯後談資。作為主人的你,心裡肯定特別不是滋味。有盆友可能會想:市場上那麼多花盆,每種盆大小不一,方圓長寬各異,選來選去,加上店家的推薦,恨不得每種盆都買回去。可是這不現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市場上令人眼花繚亂花盆,如何給您盆景樹樁搭配最好最合適的花盆呢?那麼,我們今天就講下針對不同的盆景選怎樣的盆,相信您看完後會有一個好想法或決定。
好盆配好景,好景顯好盆,兩者缺一不可。即使您家中盆景長得不起眼,選個好盆,未必不能煥然一新。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那麼盆景呢?自然靠好盆來裝了!雖然這是句玩笑話,但也顯示出配好盆對盆景整體美觀的重要性。更多的園林盆景花卉養護管理技巧,可以關注我,不定期更新最新的養護管理信息,讓您也能輕松成為養護能手!謝謝支持!覺得有用可以點個贊唄!您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⑷ 盆景該怎麼用盆
一、色彩要協調。盆與景物的色彩既要有一定的對比,以要相互調和。一般情況下,盆的色彩以素雅為好,可體現襯托作用,防止喧賓奪主。山水盆景通常用白色盆,但要注意不能與山石的顏色相同。樹木盆景要根據主幹的色彩選舅,花果類宜配用釉彩陶盆,松柏類宜配用紫砂陶盆。
二、款式要吻合。盆的款式與景物內容在格調上應該吻合。樹木的姿態虯曲蜿蜒,盆的輪廓應以曲線條為主,如圓形、橢圓形等;樹木的姿態蒼勁挺拔,則盆的線條宜剛直,如菱形、四方形等。形態挺直的樹木宜用矮腳盆,橫斜飄逸的樹木宜用高腳盆。山水盆景一般用長方形或橢圓形水底盆,以斧劈石作山景的,可用狹長一點的盆;以砂積石作山景的,宜用較寬的盆;高遠式山景,宜用較狹的盆;平遠式山景,宜用較寬的盆。
三、大小要適寬。盆的大小應與所配的景相適應,過大過小都不行。用盆過大,蓄水過多,不僅使盆內顯得空曠,而且易導致植物徒長,影響造型,甚至引起爛根死亡;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水分養分供應不足,影響盆內植物生長。一般矮壯型的樹木,所用盆的口面必須不小於樹冠范圍;合栽式的用盆,宜稍大些,以表現出一定的空間。用淺盆時,盆口面宜晝大些;用深盆,盆口面則宜小些。山水盆景盆口面不宜大,否則會使山峰顯得矮小,不雄偉;但也不宜過小,過小會使景物臃腫。
四、深淺要恰當。樹木盆景用盆過深,會使盆中樹木顯得低矮,但主幹粗壯的樹木用盆過淺,會給人經不穩定感,而且難以栽植。山水盆景用的水底盆均應很淺,以表現出山峰的高大、山澗坡腳的曲折起伏,以及水中的船、橋等景物,如用盆過深就會將景物遮住。
五、質地要相宜。松柏類盆景宜用紫砂陶盆;雜木類一般用釉陶盆。微型盆景宜採用釉盆或陶盆;特大型的可用水泥盆;山水盆景宜用鑿石盆,其次是釉陶盆;水旱盆景宜用紫砂陶盆或鑿石盆。
⑸ 盆景盆栽的管理辦法
一、工具和材料
樹樁盆景在栽培製作和養護時,需要有一些必備的工具和材料,如:修枝剪、木鋸、木銼、切割刀、錘子、圓鑿、竹壓板、金屬絲、棕絲等。
二、樹樁盆景苗木的培育
1、樹樁盆景所需的材料主要是樹木,而樹木主要來自人工繁育。
人工繁育一般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播種:採用播種的方法可適應苗木的大批量生產。以鼠李為例,將鼠李果實的外種皮去掉,沖洗干凈,准備播種。在准備好的苗盆底孔墊上瓦片,取適量原土和腐殖土,按照1:1的比例拌勻,填入盆內。將種子均勻播入苗盆,再蓋上一層浮土,浮土的厚度是種子直徑的3倍,澆水,蓋上玻璃,這樣可以保溫保濕。為使其較快發芽,可放置於溫濕的地方養護。第二年,可以將小苗分栽在瓦盆中或苗床里,再培育一年後就可以用其製作小型的盆景了。
高空壓條:高空壓條是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使之繁殖成多個獨立成活的個體。採用這種方法植物生根速度快,成活率高達99%。以九里香為例,先將所需植物部分,採取環狀剝皮方法剝皮一到兩厘米,然後用透明塑料布把下面扎緊,敷上有一定濕度的營養土,包緊。因為植物的根部不喜光,最好再用黑色塑料布包一層。待長出新根後,再移栽到盆中養護。
扦插:扦插可以應地制宜,利用現有植物的枝條進行苗木繁殖。以羅漢松為例,選取當年生的健康枝條,去掉三分之二的葉子,插到准備好的苗盆里,苗盆內填上適量的純凈沙土,然後套上塑料袋,保持扦插盆內小環境的濕度和溫度,四五天觀察一次,待生根之後進行分株栽植。
2、養坯:無論用哪一種繁殖方法育出的樹木,都必須先進行地植,培養一定的時期,叫做養坯。
在養坯的同時還要進行樹木的造型加工,直到樹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養坯時間有2—3年的,也有10年以上的,如果要將一棵樹苗培養成大型的樹樁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類時間更長,而製作小盆景的樹木,一般養坯3—5年即可成型。
3、改坯:樹木經過養坯,主幹達到一定粗度時,一般約在所需粗度的70%,便可挖起來進行粗加工,稱為改坯。
改坯包括剪去樹根,截去主幹的上部,選定主要的枝乾等工作,改坯的時間一般宜在春季發芽前進行,有些南方植物和常綠植物可到天氣暖和時進行。
三、樹樁盆景的製作
由於製作者的創意和審美不一樣,製作方法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樹樁盆景就形成了幾大流派,如蘇派、海派、北方派、嶺南派等。下面我們把一些常規的製作方法介紹給大家。
根的整形
根裸露在外面,會使樁景顯得蒼老奇特,自然古樸,盤根錯節,更具觀賞效果,我們可以通過人為的方法來處理。一是在每年換盆時,可將根逐步裸露。也可在換盆時,把一塊岩石夾在根部中間,這樣把裸露出來的根繞在岩石之後,景緻別具一格。如果採用附石式盆景,可將岩石鑿成小溝,將根縛在岩石上,並在根外貼上苔蘚或包上麻袋片用金屬絲固定,這樣金屬絲不會對根造成直接傷害,待成活後,去掉包裹物。
莖的整形
莖粗、莖老才能顯示出自然枯朽的形態,可以利用雕刻的方法,剝去部分樹皮,使樹皮表面凹凸不平,以顯蒼老。剝皮前,要對所剝樹皮部分用筆標示出來,剝後裸露出木質部,並用淺色墨汁塗抹木質部,使整體顏色達到和諧一致。彎曲莖既能表現出經常受到勁風吹拂的神韻,又能顯示出長在山巔的千年古樹之態,要想達到這種觀賞效果,可以用金屬絲或棕絲蟠扎,使其彎曲。劈開莖劈開的兩半樹生機盎然,自然古樸,方法是把主莖用鑿子或斧子劈開,中間夾入小石塊,固定其形態,再填上泥土,地植在背陰處,澆水,長出新葉後再移栽到盆里。
枝的整形、修剪
樹樁盆景整形除冬季外都可以進行。根據樹的不同種類和製作者的觀賞角度,可以把樹枝用金屬絲在枝上纏繞,金屬絲要貼緊樹條,以金屬絲和枝條成45°角為最佳。可把當年新長出的交叉枝、對稱枝剪掉,並要及時除掉頭年捆綁的金屬絲,以免勒傷枝幹。平時注意留取長出的多餘枝條,可用手摘葉、摘心的辦法控制樹形,或用鋸截修剪的方法整形、定型,截取處要用淺墨汁塗抹處理。每一根枝條剪多長以及保留多少小枝,都必須根據造型的需要而定,要靈活處理,才能富有詩情畫意。
四、樹樁盆景的養護和管理
學會了樹樁盆景的製作,我們也要加強對它的日常養護和管理。
放置的場所(不上字幕)
對場地和光照、溫度、濕度進行調試。遇到嚴寒天氣,應及時收進室內,室外存放一定加強管理,喜陰植物要適當遮陽。夏天最好放置在室外露天地方,冬天要放在棚內和室內通風朝陽處,注意不要擺放在地勢低的地方,要防止地面積水,凍傷苗木。
澆水
根據盆缽大小、深淺,和植物生長的不同季節控制澆水,一定要澆凈水、清水、酸鹼度比例比較適中的存放水。不潔凈的水不能澆花。常用的澆水辦法:不幹不澆,澆要澆透,夏秋季高溫多澆,一般一天一次,冬季少澆,可兩三天一次或時間更長一些。炎熱夏季還要適當多噴葉面水,注意盆中不能積水。
施肥
常用的肥料種類有馬掌片和麻醬渣,它們既可以做底肥,又可浸泡做液肥用。每次翻盆換土時,要施一次底肥,平常以施液肥為主,液肥主要在生長季節施,在北方,到八月底停止施肥,防止植物徒(t u)長,以免影響其木質化生長程度,不利於過冬。炎熱夏季,中小型觀葉類盆景,最好少施肥,以免燒傷根部。
翻盆
以每年3—4月份為好,小型樹樁盆景兩年一次,中大型盆景3—4年一次。翻盆必須保留三分之二的原土,剪去老根及枯枝、爛根及無用的枝條。翻盆時重新調換大一點的盆,進行重新定型布局。
病蟲害防治
盆景植物主要的病害是斑點病、白粉病等,可選用800—1000倍BT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
主要蟲害有蚜蟲病、紅蜘蛛病等,可用1000倍吡蟲啉溶液、1000倍阿克泰溶液防治。
盆景是雅俗共賞的藝術品。欣賞盆景,能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有益於身心健康。
掌握了盆景的製作造型技藝和養護管理知識後,再加上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創新,就一定能夠培養出一盆精美的樹樁盆景。 這個夠詳細了!!
⑹ 想製作一盆盆景,不知道該怎麼製作,製作盆景第一步要做什麼
做出好盆景,造型是關鍵,做出好造型,第一步就是要先做好立意構圖。一盆盆景在創作之前,有合適的立意構圖,在後續的造型製作上才能少走彎路,加速創作的作品成型。做出好的構思,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創作盆景的最大特徵就是要因材施教,根據素材來創作造型。
⑺ 什麼是盆景,為什麼說盆栽是盆景之源
盆景,漢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起源發展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 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 。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西安花卉盆景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面積1280畝,注冊資金2000萬元,員工39人,其中高級園藝師5人,中級技術人員15人。集園林種植、綠化設計、園林施工為一體的綜合花卉種植企業。公司位於藍田縣城北環路中段路北,南臨霸河、北臨縣委縣政府。這里氣候適宜、雨量充沛、鳥語花香,具有得天獨厚的花卉盆景苗木栽培資源。
公司按照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式建立了一個1千畝的名優花木生產種植基地,主要品種有:大規格朴樹、國槐、皂角樹、柿樹、桂花、白皮鬆、北美海棠、法桐、青竹、紫薇、木瓜、紅葉桃、榆葉梅、七葉樹、大葉女貞、辛夷、紅黃玉蘭、垂柳、金絲柳 速生柳、等多個品種, 形成了規模化、市場化的布局。公司本著以誠信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的經營理念,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准化種植、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格局,計劃用3至5年時間,把公司打造成為鄢陵縣花卉苗木、旅遊、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名優產業基地,成為鄢陵縣的一個靚點。
鄢陵花卉種植歷史悠久,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明確提出了保護生態平衡、恢復植被、綠化環保、美化環境等一系列措施, 使我們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公司期盼與社會各界人士攜手共同打造一個生態環保、休閑旅遊、花卉苗木一體化的生態園區。
盆景本來就是盆栽變得,養得好樹形好就叫做盆景了。
⑻ 盆景幾月份換盆最好
(1)盆景換盆時間
換盆時間依樹種不同而不同。通常是在春秋兩季樹木生長緩慢時進行。一般耐寒的樹種如榆樹可早一些換盆,而喜溫暖的樹種如福建茶、紫薇和黃楊則要晚一此換盆,在接近初夏時進行。
(2)盆景換盆年限
換盆年限應視樁景大小、樁景種類及樹木長勢而定。一般大盆3—5年換一次,中盆2—3年換一次,小盆1—2年換一次。樹樁生長速度快的可1—2年換一次,生長速度慢的可3——5年換一次。生長旺盛的樁景可延長換盆年限。生長速度下降,盆土干硬,透氣排水性差的,可縮短換盆時間。
(3) 換除舊土
每次換盆,都要根據具體情況,除去1/3—1/2的舊土,換上新土。
(4)根系處理
經過一二年栽培的盆樹,往往老根布滿盆底,影響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因此要結合換盆,剪除老根和腐爛根,促其萌發新根。根部最好用醫用的眼葯膏或磺胺軟膏作消毒處理,用葯消毒處理被人修剪過的根部目的就是以防細菌感染。
(5)盆底處理
盆底部的排水孔應覆蓋瓦片或者其它能擋住泥土薄片,防澆水時泥土流失。同時盆底可鋪一煤渣或粗砂,以利排水。
(6)對盆景進行清洗消毒
用過的盆景盆一定要清洗凈再用,否剛易傳染病菌。
(7)盆土的濕度
盆土過濕或過干都不利於換盆。過濕,容易粘泥,不利於修根和去舊土;過干,換盆時易損傷根系。更多盆景知識與你分享。最好視情況在換盆之前先澆一次透水,待盆土干濕適度時再換盆。
(8)換盆後的管理
換盆以後,要先放在半蔭和通風良好的地方,並用細噴壺澆一次透水,待萌發出新根後,才能把它慢慢移到陽光下養護
⑼ 樹樁盆景該怎樣配盆,這三個小技巧你要知道
造型優美的樹木,只有配上大小適中,深淺恰當,款式相配,色彩協調,質地相宜的盆缽,才能成為完美的盆景藝術品。下面主要從大小及深淺這兩個方面來作介紹。在選擇盆缽時,首先要注意大小適中。用盆過大,則使盆內顯得空曠,樹木顯得矮小,同時盆大盛土多,就會蓄水過多,輕則引起樹木徒長,影響造型,重則造成爛根;用盆過小,又會使盆景顯得頭重腳輕,缺乏穩定感,且易造成水分、養分不足,影響樹木生長。一般來說,矮壯型樹木,孤植時所用的盆口面必須小於樹冠范圍,盆長必須大於樹乾的高度;合栽的宜稍大一些,以表現一定的空間環境。此外,用淺盆時,盆口面寧大勿小;用深盆時,則寧小勿大。用盆的深淺對於盆景造型影響很大,對於植物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用盆過深,會使盆中樹木顯得低矮,同時不利於喜干植物的生長;用盆過淺,又會使主幹較粗高的樹木有不穩定感,並且難以栽種,不利於喜濕及花果類樹木的生長。一般來說,合栽式宜用最淺的盆;直乾式宜用較淺的盆;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宜用深度適中的盆;懸崖式宜用最深的千筒盆,但大懸崖式有時反而用中深盆,以對比顯示下垂枝的長度。此外,對於規則型的樹木盆景,習慣上用深一些的盆,而自然型的樹木盆景,特別是盆中放置配件的,用盆則不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