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菌盆栽
1. 請問大家 靈芝 怎麼繁殖講細點,謝謝.
靈芝一般生長在濕度高且光線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長在腐樹或是其樹木的根部,而不是像一些文藝作品中介紹的長在松柏的枝上。靈芝不是植物,自身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從其他有機物或是腐樹中攝取養料。靈芝是一種堅硬、多孢子和微帶苦澀的菌類植物。當達到成熟期的靈芝就會噴出粉狀的孢子,從而進行繁殖。現在野生的靈芝已經很少見,大多數都是人工種植的,中國比較出名的人工種植靈芝的產地是浙江省龍泉市。 動植物資源分布:1.靈芝GanodermaeLucidi產於華東、西南及吉林、河北、山西、江西、廣東、廣西等地,有人工栽培。銷全國各地。2.紫芝GanodermaeSinensis產於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廣西、廣東等地,也有人工栽培。銷全國各地。葯用動植物的栽培。《本草綱目》和宋朝唐慎薇撰寫的《重修政合經書證類備用本草》均對六種靈芝所處地理環境有詳細記載。有「赤芝生霍山,青芝生泰山,黃芝生嵩山,白芝生華山,黑芝生常山,紫芝生高山夏峪」的說法。而「霍山」在古代就是現今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區,因此大別山是赤芝的發源地。大別山地處華東和中原的中間,淮河上游,中國氣候南北分界線上。 隨著野生靈芝資源的過度開采,目前真正的野生靈芝已經越來越稀少,許多菌種還面臨滅絕的危機。目前,雖然國內興起了一波靈芝人工栽的熱潮,但由於其先天的缺陷,人工栽培靈芝只是「得其形而失其實」,葯用效果遠遠不能和野生靈芝相媲美。因為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規律,靈芝作為天然的產物,天然的環境不是人工可以復制的,具體來說: 1、品種: 人工栽培的靈芝品種從規模來說,赤芝與紫芝是目前較多的人工品種,其它的品種由於少有研究,如結構復雜、葯理作用強烈的平蓋靈芝、松針層孔菌等多年生菌種,尚少有人工大規模種植開發,不過隨著科技的發達,其它品種的人工種植開發也並非難事! 2、菌種退化,葯效一代不如一代 一般的農作物都在連耕連作(在農業生產上是忌"連作"的)後,品種就會退化,病毒病易發,再也難以種植發展相同的品種!我國靈芝的故鄉,但目前我國靈芝產業中所用的菌種存在著嚴重的品種退化及質量下降等問題。現在品質較高的靈芝種大多依靠從日本、韓國引進,且數年後同樣會退化,這與我國靈芝大國的地位極不匹配。 野生靈芝通過擔孢子來繁殖,靈芝孢子有四種性別:a1、a2、b1、b2,只有a、b兩類不同性別的孢子(a1和b2、a2、和b2)交配才能長出子實體,這是大自然憂勝劣汰規律的體現,也保證了憂質靈芝菌種的繁衍。而人工栽培靈芝大多採用無性繁殖,即通過菌絲體的分裂一培植菌種,再將菌絲體分割,再次培育更多的菌捉,其間不需要交配過程。一代代的無性繁殖下去,就像人類近親結婚一樣,必然導致菌種的退化。 而有的人工靈芝都是以工業的方法來發酵培養菌種的,搞不好易誘發各類疾病! 3、生長周期短,自然累積程度不夠 靈芝的質量與品質依靠生長期、環境、溫度、濕度、品種等多種因素來完成。生度期限越長,有效期成分越高,故有千年靈芝一說。靈芝的有效成分同生長期是按幾何數增長的,現在市場上以人工栽培靈芝為主。 野生赤靈芝實體的生長周期約9—10個月左右,平蓋靈芝的生長期更長,原始森林中常有幾十年、上百年的靈芝出現。而袋料栽培的人工赤芝採用化肥培養基,到成熟只需要30天,段木栽培也僅僅三個月左右,導致人工靈芝的葯物有效成分累及量低,無法達到理想的療效。 人工栽培靈芝的生長期很短,加上菌種的病毒感染,同一菌種多次接種,農葯的大量使用,基料的變化等,使目前的人工栽培靈芝往往是具有其形而無其質,比如,靈芝抗腫瘤延衰老,得高免疫最重要的成分為有機鍺,在栽培靈芝中就不含有,多糖含量也只有野生的1/3左右。葯理活性很強的靈芝酸含量很低,各種微量元素差異很大,各種有效成分的活性極低。如我國用板藍根治療感冒、肝炎等多種疾病已是家喻戶曉,然而近年來不少病人和醫護人員反映,服了板藍根沖劑沒什麼葯效。這一問題已由第二醫大學葯學院喬傳卓教授等揭開迷底,他們經過多處的研究發現,由於多年的栽培,不同產地種子的互換,板藍根也有近2/3無葯理活性,徒有板藍根之名,而無板藍根之實;我國靈芝栽培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這將嚴重影響我國人工靈芝產業的發展。 4、葯理成分 靈芝的葯理成分非常豐富,目前已分離的有數十種之多,主要有靈芝多糖、靈芝酸(三萜類)、腺苷、氨基酸、蛋白質、有機鍺和微量元素等。人工培植靈芝由於其生長環境可科學控制,有效成分較野生靈芝穩定而且能在短時間內獲得,但有機鍺和微量元素往往不易產生甚至欠缺,這是其自有的缺點。為什麼有千年靈芝可使人返老還童,起死回生之說呢,關鍵還是在於其葯理成分的積累時效! 5、污染 人工栽培最致命的一個缺點,那就是污染,特別是化學污染往往是人類各種疾病的源泉,為什麼在工業區中往往致癌或白血病者多呢?無非就是環境的污染,人 工栽培不可避免的要用到農葯與化學方法來培育菌種,比如栽培過程中要用到農葯來控制病菌蟲害的控制,說到農葯這東西應該大家知道他的作用與害處了吧,蔬菜農葯打多了,看上去菜很好,但有些人寧願買有長蟲的菜!在農業上有"自然農耕"之法,絕對的不用化學成分來種植,完全是靠大自然的生物鏈來解決整個過程,即為天然食品,或是綠色食品!目前也有"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之說,請注意這些概念與純天然,純綠色一說是有區別的,後者是允許與限制使用激素或化學物品的,而野生靈芝才是真正天然的,綠色的你喜歡哪一種,你自己選擇了! 到底野生靈芝好還是人工栽培好? 其實到底是野生靈芝好,還是人工栽培的好,孰是孰非其實無須我們多作解釋的,您個人自己完全可以判斷,當然也有不泛專家學者會站出來說,靈芝還是人工的好,只能說這是站長商業的角度上他會有各種理由來充分說明人工的靈芝好的,所謂的什麼野生有蟲呀,有毒呀什麼的理由,試問真要是他自己要在山上採到了這樣的寶物,他會捨得把野生靈芝丟棄而弄人工的靈芝嗎?如果是你也能採到野生的,你會捨得丟棄嗎?物競天擇,大自然的恩賜,乃「可遇而不可求也」!
2. 靈芝在塑料大棚種植,如何通風
引言:大棚種植靈芝是最為普遍方法,那麼靈芝如何進行大棚栽培?在種植靈芝有什麼栽培技巧嗎?如何給大棚進行通風呢?下面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三、通風方法
安裝足夠數量的負壓風機,根據溫室大棚面積,大鵬,能夠安裝負壓風機位置,尺寸等等情況,選擇適合安裝負壓風機規格尺寸,抽風量計算出足夠排空氣,需要安裝負壓風機台數,大棚內安裝負壓風機台數和抽風量是決定大棚通風效果決定性因素,要充分考慮負壓風機使用頻率,盡量選擇質量好,負壓風機和抽風量大,質量差的負壓風機故障率比較高,排空氣效果比較差,這樣會導致抽排空氣速度慢。
3. 靈芝的用途```還有就是林芝有什麼副作用嗎
靈芝,根據我國第一部葯物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靈芝有紫、赤、青、黃、白、黑六種,但現代文獻及所見標本,多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紫芝主要含麥角甾醇、有機酸、氨基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麥角甾醇、樹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類,又含生物鹼、內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質和多種酶類。
【英文名】 GANODERMA
【別名】靈芝草、菌靈芝、木靈芝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肝、腎經。主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惡性腫瘤等。動物葯理表明實驗:靈芝對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循環系統有降壓和加強心臟收縮力的作用,對呼吸系統有祛痰作用,此外,還有護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來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 Ganoderma lucim(Leyss.ex Fr.) Karst.或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乾燥子實體。全年採收,除去雜質,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養基質的下端菌柄,陰干或在40~50℃烘乾。是寄生於櫟及其他闊葉樹根部的蕈類。傘狀,堅硬,木質,菌蓋腎形或半圓形,紫褐色有漆狀光澤。各地均有分布,近來有人工培養,培養品形態有變異,但其療效相同。
【成分】:
紫芝含麥角甾醇,有機酸為順蓖麻酸,反丁烯二酸。此外,並含氨基酸、葡萄糖、多糖類、樹脂及甘露醇。一般靈芝有生物鹼、甾醇、內酯、香豆精、酸性樹脂、氨基酸、油脂、還原性物質等反應。
【葯理:】
據動物試驗,對小白鼠有鎮靜、鎮痛作用。可提高小白鼠耐寒、耐缺氧能力,並推遲其死亡時間。以靈芝為主配以白術、田七、川芎等中葯,則能顯著提高動物的存活率,並能幫助動物渡過放射病極期,而使白細胞較早恢復。受照射動物服用靈芝後可增進食慾,改善精神狀態。正常人口服靈芝20克,能降低心率。
【類型和主治】
青芝:一名龍芝,酸、平、無毒。明目,補肝,安神,增強記憶力。
赤芝:一名丹芝,苦、平、無毒。解胸胃郁結,補中益氣,使人神志清明。
黃芝:一名金芝,甘、平、無毒。益脾胃,安神。
白芝:一名玉芝、素芝,辛、平、無毒。止咳益肺,安神,亦增強體力。
黑芝:一名玄芝,咸、平、無毒。利水道,益腎氣。
紫芝:一名木芝甘、溫、無毒。益精氣,堅筋骨,利關節,療虛勞。
【治療】
《神農本草經》把靈芝列為上品,謂紫芝「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謂赤芝「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成仙。」近年來,對靈芝草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臨床報道頗多,歸納起來有下述幾方面:
(1)治慢性支氣管炎:服用靈芝片,日3次,每次1片(含量相當於生葯0.5克),或用靈芝酊(20%濃度),日3次,每次10毫升(每日量相當於生葯6克),一般15~30天開始見效。
(2)治支氣管哮喘:小兒患者每日肌肉注射1~2毫升(每毫升含0.5~1克生葯),連續注射1個月左右。
(3)治白細胞減少症。曾治療因化學、物理、葯物及慢性病等各種因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52例,近期有效率為84.6%,白細胞總數平均提高至1028/立方毫米。10~20天為一個療程。
(4)治療冠心病:對心絞痛、心前區脹悶,或緊壓感的緩解率約為72%,對心悸、氣促等症狀的好轉率約為65%,半數以上患者服葯期間反映:食慾、睡眠、精神好轉,降低血甘油三酯有較好療效。 臨床試驗均表明,靈芝可有效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環,增強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給,因此,對心肌缺血具有保護作用,可廣泛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等的治療和預防。 對高血脂病患者,靈芝可明顯降低血膽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並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對於粥樣硬化斑塊已經形成者,則有降低動脈壁膽固醇含量、軟化血管、防止進一步損傷的作用。並可改善局部微循環,阻止血小板聚集。這些功效對於多種類型的中風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5)治療心律失常:在用靈芝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發現在冠心病改善的同時,伴隨的心律失常也隨著好轉和消失,於是採用靈芝注射液治療各種心律失常,取得一定的效果。
(6)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傳統的「護肝」葯物療效好。此外,還用於治療萎縮性胃炎,惡性腫瘤等。
(7)抗神經衰弱。祖國醫學所載靈芝能 " 安神 " 、 " 增智慧 " 、 " 不忘 " 。據報道,靈芝制劑對神經衰弱失眠有顯著療效,總有效率高達 87.14% ~ 100% 。一般用葯後 10 ~ 15 天即出現明顯療效,表明為睡眠改善,食慾、體重增加,心悸、頭痛、頭暈減輕或消失,精神振奮,記憶力增強。屬氣血兩虛者療效更好。所以,靈芝對於中樞神經系統有較強的調節作用,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對於神經衰弱和失眠患者是必備佳品,國家葯典中,靈芝就是有效的安眠寧神之葯。
(8) 治療糖尿病:靈芝降血糖之原理是由於促進組織對糖的利用。服用靈芝後可取代胰島素抑制脂肪酸的釋出,可改善血糖、尿糖等症狀。血糖由 173 降至 116 ,膽固醇由 233 降至 179 , β- 蛋白由 580 降至 465 。靈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減輕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病程度。日本 Numata Kenji 生產的靈芝保健食品,已廣泛使用治療糖尿病患者。
(9)抗過敏作用:當機體受某種抗原侵襲導致免疫功能亢進,產生各種變態反應或免疫性病理損害時,靈芝能抑制亢進的免疫水平,保持機體自身的穩定。實驗證明:靈芝可阻斷過敏反應介質的釋放,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因此,對於目前治療較困難的變態反應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紅斑狼瘡、甲亢、過敏性鼻炎、多種頑固性皮膚病等都可起到較好的效果,並可部分對抗某些疾病患者因長期使用激素而出現的毒副作用。
由此可見,靈芝草治療的病,大部分為老年性、頑固性、退化性的疾患。
【服用】
用法用量 6~12g。
[神經衰弱]靈芝糖漿(約30%)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或靈芝6~9克,水煎服)。
[高血壓]靈芝6~9克,水煎服。
[遷延性肝炎]靈芝6克,甘草4.5克,水煎服。
[慢性氣管炎]靈芝9克,南沙參、北沙參各6克,百合9克,水煎服。
[過敏性哮喘]靈芝16克,半夏3克半,蘇葉6克,厚朴3克,茯芩9克,水煎冰糖,一日2—3次分服。
[過敏性鼻炎]靈芝煎濃湯,過濾後,頻頻滴鼻。
服用時應注意兩點:
(1)內服研末或浸酒,每次2~3克。現代多改為片劑,每次3~4粒,每日3次,或用針劑,肌肉注射,每日1~2次。忌超量,因實驗表明:大量則發生副作用,能使動物致死。
(2)久服。若治病一般須1個月以上;若預防衰老,延年益壽,則應連服3個月以上,停葯3個月,再服的間歇服葯法,效果才佳。
【怎樣識別靈芝】
(1)靈芝粉末淺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絲散在或粘結成團,無色或淡棕色,細長,稍彎曲,有分枝,直徑2.5~6.5μm。孢子褐色,卵形,頂端平截,外壁無色,內壁有疣狀突起,長8~12μm,寬5~8μm。人工栽培的靈芝在色澤、形狀、大小都比較統一、有規則,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蓋面黃褐色至紅褐色,蓋緣為淡黃褐色,有同心環帶和環溝,並有縱皺紋,表面有光澤。而野生靈芝在色澤上不統一,形狀大小不一,表面沒有明顯光澤。
(2)取靈芝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熱迴流30分鍾,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靈芝對照葯材2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 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靈芝分108種,有青芝、赤芝、白芝、紫芝等。不是每種靈芝都是有效的。一般葯廠選擇赤芝,而赤芝又分32種。購買靈芝者須小心辯認,深褐色、無異味。赤芝:外形呈傘狀,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直徑10~18cm,厚 1~2cm。皮殼堅硬,黃褐色至紅褐色,有光澤,具環狀棱紋和輻射狀皺紋,邊緣薄而平截,常稍內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圓柱形,側生,少偏生,長7~15cm,直徑 1~3.5cm,紅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細小,黃褐色。氣微香,味苦澀紫芝:皮殼紫黑色,有漆樣光澤。菌肉銹褐色。菌柄長17~23cm。
【貯藏】新鮮的靈芝可以直接食用,但保存期很短。靈芝採收後,去掉表面的泥沙及灰塵,自然涼干或烘乾,水分控制在13%以下,然後用密封的袋子包裝,放在陰涼乾燥處保存。市場上散裝的靈芝,使用前最好清洗後食用。 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養殖靈芝】
市場上出售的靈芝,盆栽養護非常簡單,既不需要澆水、施肥,也不需要見陽光、承雨露,只需要每隔幾天用濕布擦抹靈芝子實體的表面,抹去其上沾附的纖塵,還其本來的鮮艷色彩即可。有時為了增加靈芝子實體表面的新鮮光亮程度,也可用植物油,如核桃油、菜籽油等擦抹,則可使其顯得更為光潔鮮亮。你如果感興趣,可到花市去購置一盆回來作室內陳列,不必考慮養護問題,但必須注意,時間過長後,靈芝子實體上會有蛀蟲發生,可每隔1年至2年給予一次殺蟲消毒。
4. 靈芝的栽培技術以及菌苗的製作和相關資料
靈芝是一種腐生性真菌,適宜在死亡的木材上生長,人工培植時一般採用段木栽培、鋸木栽培或其它代料栽培,栽培方法有瓶栽、盆栽、塑料袋栽、菌磚栽、段木栽等各種方式,室內室外都能栽培。栽培時間根據自然溫度決定,一般4~9月適宜,段木栽培適宜性很廣,因為它能生長幾年,隨時都可栽培。瓶栽、盆栽、袋栽都比較快,從栽培到子實體長出只需20天左右,40天左右就能完成一個生長周期。
靈芝的栽培方法
(一)瓶栽:
靈芝瓶栽的原料配製:
1、鋸木78%,麥麩20%,白糖1%,石膏1%,PH自然,含水量65%。
2、棉籽殼65%,過磷酸鈣3%,石膏2%,PH自然,含水量65%。
3、稻草70%,麥麩25%,白糖1%,石膏2%,過磷酸鈣2%,PH自然,含水量65%。
將上述原料混合後,裝入瓶中,以白色廣口瓶為好,裝入瓶頸處為宜,用鐵鉤壓平表面,洗去瓶壁內外沾染的培養基,塞上棉塞,進行滅菌。
滅菌方法:高壓滅菌,待壓力1.5磅時保持1小時即可。土法滅菌,從水沸算起保持6~8小時,冷卻後接種
在接種箱接種室內進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鉀醛10毫升,高錳酸鉀6克混合氣化消毒,30分鍾後可接種,接種時將原料去掉表層,然後再把培養料種子接入滅菌的瓶內,菌種大約手指頭大小,一般每瓶原種可接生產種100~130瓶左右,接種後放在25~28℃條件下培養,待菌絲生長到二分之一後,培養基表面就會出現菌蕾,菌蕾逐漸澎脹擴大,此時應加強光照,菌蕾長到棉塞時,應及時去掉棉塞,加強通風、光照和保溫、保濕的管理,一個月左右就能生長成熟。
(二)盆栽和袋栽:
靈芝盆栽和袋栽的方法及原料配製基本和上述瓶栽相同,盆栽方法是將上述的原料拌勻後,裝入盆內,厚度3~4寸為宜,壓平培養基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封口,進行高溫滅菌,滅菌方法同瓶栽相同,接種:每盆表面可接4~5穴或者復播菌種,然後再封好瓶口,進行培養,若出現子實體,就立即去掉塑料薄膜加強管理。
袋栽靈芝一般採用塑料袋長30直徑15cm的袋子,裝好料後,扎緊袋口,進行滅菌,方法同上。接種:袋栽靈芝接種不採用打洞接,最好採用兩頭接,一般一瓶原種可接60~70袋,接種後放在25~28℃條件下培養,待菌絲長入培養料深度2寸左右時,就將袋口兩頭放開,促使子實體早日形成,靈芝子實體在生長階段中除適宜的溫度而外,對光照和空氣敏感性很強,靈芝子實體一般朝著光照方面生長,光照暗子實體不宜形成,甚至成畸形,若空氣條件差也會出現畸形,不長菌蓋,只長菌柄,所以特別是在室內培養靈芝,應注意光照和空氣的滿足需要。
(三)段木栽培
1、樹種的選擇與砍伐。除松、杉、柏、樟等含殺菌物質的樹種外,多數闊葉樹均可栽培靈芝。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接種,在接種前15天砍樹較好,樹木直徑6-15厘米為宜。
2、切斷、裝袋。樹木砍伐後用鋸斷為長15厘米的短段木,段面要平,粗段木可每袋1根,細段木用鐵絲捆紮成捆,每捆直徑依塑料袋大小而定,捆紮時段面平齊,並用小斷木或劈開的段木打緊。每袋裝入捆紮好的段木,斷木過干時,可裝入少量清水,然後把袋口扎緊進行滅菌,滅菌方法與「代料香菇」滅菌方法相同。
3、接種。待菌袋冷卻後,於接種箱或接種室內接種,消毒方法同「代料香菇」,接種時打開袋口,接入菌種塊,再重新紮緊袋口即可。小袋可只接一塊菌種,大袋要讓每根段木都接上菌種。
4、培養。接種後的短段木菌袋,搬入通風乾燥的培養室培養,保持室溫22-25℃培養,待菌絲長滿菌袋後稍解開袋口或在袋身打眼以增加氧氣,促進菌絲吃入木料。一般培養2-2.5個月,氣溫低時可稍長些。
5、選地埋土。選排水方便、地勢開闊、通風良好、土質疏鬆、水源方便、靠近菌木培養場所的地方做埋土場地,使用時間一般為2-3年。場地翻土深30厘米,去除雜草石塊,曝曬後做畦。畦寬通常1-1.5米,長不限,場地四周開好排水溝,畦上方要搭拱棚,蓋塑料膜和遮陰物。選擇氣溫穩定在20℃以上的晴天埋土,在整好的畦上先開溝,溝深20厘米,先在溝底撒些滅白蟻葯物,覆蓋一薄層鬆土,然後將段木接種的一端朝下立於溝內,兩段木間距5-8厘米,上覆土1-2厘米,然後再覆蓋1厘米穀殼或沙子等。埋土完畢後再噴一次水。
6、出菇管理。埋土後管理重點是溫度、水分、通氣和光照。
(1)溫度,保持在25-28℃,低於20℃高於30℃,子實體生長不良,過大的溫差可使菌蓋畸形,影響質量。
(2)噴水,保持棚內相對濕度在80-90%,使土壤呈疏鬆濕潤狀態。噴水水質要干凈,選用霧點較細的噴頭朝空間噴霧,讓霧點自由落下,不能直接淋在菌蓋上。
(3)通氣,氣溫正常時要全天通風,氣溫高時注意降濕和加大通風量,氣溫低時可中午通風。
(4)光照,靈芝生長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但要避免陽光直射。
靈芝菌種製作:
靈芝菌種的質量對子實體形成的遲早、產量的高低都有很大的關系。優良的菌種,接種後20多天可以形成子實體,而且子實體朵大,外形好,每朵重量可達15克,差劣的菌種,接種後30多天才能形成子實體,而且朵小,外形不完整的佔多數,每朵重量只有7-8克。
一、母種分離:(1)培養基為PDA。
(2)分離培養方法:可用孢子分離法或組織分離法。靈芝孢子壁厚,萌發緩慢,而且新長成的菌絲纖細,生活力弱,故較少用孢子分離法。組織分離法得到的菌絲粗壯,易培養,種性變異較少,故較多採用。做法:靈芝子實體成熟後木質化,回復到營養生長的能力低。因此,組織分離時應選擇尚未木質化的幼嫩子實體,即尚未形成菌蓋,只有菌柄、淺黃褐色的幼蕾為分離材料較好。把幼蕾用無菌水清洗干凈,送入無菌室、按無菌操作進行表面消毒,用解剖刀切去菌柄皮殼,最前端部分的組織,切成約0.2立方厘米的小塊,接到斜面培養基內,25-28攝氏度黑暗中培養。在有光的環境中菌絲很快革質化。3-4天後組織塊周圍可見新生白色菌絲,至7-10天,菌絲長滿斜面,菌絲緊貼培養基表面,後期菌絲夾雜些淡黃色,即可作母種。
二、原種及栽培種制備:
(1)培養基:可用條目A050108186中配方(2)、(3)。
(2)裝瓶、滅菌:按配方把培養料拌勻、裝入750毫升菌種瓶、常規方法包紮、滅菌。
(3)接種:滅菌後培養料冷卻至30攝氏度送入接種室,按無菌操作,若制備原種,則接入母種。若制備栽培種,則接入原種。
(4)培養:接種後送入菌種培養室、經25-28攝氏度黑暗培養15-20天,菌絲長滿瓶子、即可使用。
5. 靈芝盆景 是活的還是死的 會成長么 如何養護
靈芝盆景的製作
1.材料的選取 要按靈芝的種類、顏色、形態、大小等選擇不同類型的盆,一般以暗色陶瓷盆較好。如果是赤色靈芝、松杉靈芝,則以棕色、紫色盆較理想,可使色調協調、古樸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靈芝,宜選用白色的瓷盆,以強烈的對比突出靈芝形態的特徵。不宜選用與靈芝色調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調單一。靈芝素材,可採集野生的或人工栽培。人工栽培時,人為控制溫度、光線及空氣,可培育出形態多樣、姿態多變的靈芝素材。如在高溫或缺氧的情況下,可培育出菌柄細長或分枝呈珊瑚狀的靈芝。減少光照時菌蓋出現畸形。 2.盆景的製作 ①用石英石砂粒或其他砂粒擁塞,使靈芝形似生於砂石中,但要注意砂粒不要高出盆面。⑨用細鐵絲織成網狀放入盆中,將靈芝柄插入適當的網孔,然後用砂礫填充。②用乳膠、玻璃膠等將靈芝與其他配件粘結固定在適當位置。④用石膏將靈芝及配件固定於盆中。盆中除用砂粒外,還可陪襯曬乾的苔蘚、枝狀地衣、卷柏等不易碎爛的植物,使盆景顯得自然。另有一類菌柄很短或無柄的靈芝,具有大型菌蓋,製作盆景更方便,製作時將靈芝基部整平後粘結於盆中即可。這些靈芝因菌蓋面大且較平展,可以在其上面書寫詩文或繪畫山水風景人物,還可雕刻各種圖案。在盆中擺放時,可以單個或幾個鑲嵌而放或重疊在一起。其表面塗以透明漆,可長期保存和觀賞。 3.盆景的命名 給做好的盆景起個恰當而又含意深刻的名稱,是製作盆景中的藝術手法之一。名稱起得好,可以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反之,則給人以「畫蛇添足」之感。命名可根據預定的主題標寫,也可根據所用材料具備的形態來確定。如果是單株靈芝,生長健壯,形似如意,便可起名「吉祥如意」;如是兩個完整無缺的靈芝並連在一起的盆景,即可起名「同心相映」或「永結同心」…… 4.靈芝盆景的保存 ①要注意防潮和防蟲。做好的靈芝盆景要存放在乾燥通風處,防止回潮霉變;在盆中放入適量的樟腦丸等殺蟲劑,以防蟲害。若發現有蟲時,則應進行熏蒸、冷凍或乾燥處理,也可在陽光下曝曬。如靈芝有破傷或有蟲眼,要用石蠟或膠布封住,以防害蟲侵入繁殖。靈芝菌絲體最容易生蛆或生蟲卵,可用酒精注入或用酒精棉球塗擦。但要注意不要在靈芝表面噴塗酒精,否則會損傷表面而失去光澤。②要注意塗漆和防塵。因靈芝盆景可長久放置,表面容易污染贓物和灰塵而失去光澤。為防止污染和保持光亮度,可用清漆塗刷靈芝體表面,這既可防蟲防潮,又可保持原有光澤,還可避免污染(即使粘染了灰塵一抹即掉)。但塗漆不宜太厚,否則會出現龜裂,影響外觀美。為了防止灰塵和害蟲入侵,也可用玻璃罩將盆景罩上。
6. 靈芝盆景怎麼養
靈芝出芝後是靈芝藝術造型成形的關鍵時期,創造適宜靈芝生長發育的條件,培專育出適宜的造型。段木栽屬培、瓶栽或袋栽等都可以選用製作靈芝盆景。控制靈芝子實體造型方法有:
(1)生長條件調節
通過對溫度、濕度、空氣、光線等環境因素來改變靈芝生長是最主要形成造型方法。
(2)物理方法
通過施壓、切割,進行抑制與切除,從而改變不同方向生長態勢。也可通過嫁接方式將生長點引入芝柄處、芝蓋底部等部位,進行人為調整生長點方向、生長角度,造成靈芝子實體具有多方向、多層次立體造型。結合人工截枝、嫁靠接、化學葯物處理培育出形態各異的靈芝。同時,要進行仔細修整,精心裝飾,以提高其觀賞及商品價值。將靈芝造型結合傳統的盆景工藝配以枯木、樹樁、奇石等,變成為古樸典雅、造型奇特的工藝品。盆盤可選用多種形狀的陶盆、瓷盆、木盤、塑料盤等。配盆時,尚應根據盆景的種類、形狀、大小與色澤進行選擇。
7. 種植盆栽靈芝什麼時候採摘最好葯用價值最高
【靈芝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靈芝種植可以選室內空房,最好選向陽暖和院子挖半地下室作溫室。地下深50~100cm,上面用塑料棚或玻璃房。根據靈芝對溫度與濕度的要求,作段木繁殖或瓶栽生產的場地。
2.靈芝繁殖方法
靈芝的人工栽培有瓶栽、段木栽培、液體培養、露地栽培以及深層培養等方法。以瓶栽為最多,其次是段木栽培。
(1)瓶栽靈芝
1)制備培養基:根據靈芝生長發育對養分的要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表11)。
2)基質類型:木屑以闊葉樹種植物,如柞樹、栗樹、桃、杏、國槐等木料的木屑為最好,樺木、榆、鍛、楊、柳、棗、柿等樹的木屑次之,不能用松柏類木材鋸末,木屑新鮮的或陳舊的均可,已霉爛的不可用。
3)拌料:先按培養基組分配好料,把木屑和主要成分拌勻,然後將其他成分溶於水,一並/JI.,k,最後再加適量的清水,保持一定的濕度(用手抓一把配料,以指縫間有水滲出而不滴水為宜),拌水料後調整pH在5~6間為宜。
4)裝瓶:用干凈廣口瓶(以容量500~750ml為好),將調好的培養基,分裝在瓶中,邊裝邊搗緊、裝至容器的3/4處,使成平面。然後用木棒或用筷子在中心由上向下扎一洞,至培養基高度的2/a處,旋轉退出搗棒。在旁邊再扎1~2個深3cm左右的副孔為接種點。清潔瓶外壁,用棉花塞塞好(或用4層干凈報紙一層紗布包紮亦可),有條件可再在瓶口上包一層油紙或牛皮紙www.cyone.com.cn/,用繩扎緊,以防滅菌時棉花塞受潮。在1.47×105P,一小時高壓鍋內滅菌或用籠蒸,每天1次,每次1~2小時(從水開後有蒸氣冒出算起),連蒸3天備用。
5)菌種分離和培養:可用採集野生的活靈芝或培養的活靈芝和保存的菌種。活靈芝經表面消毒後,用鋒快小刀,取菌蓋或芝柄組織,在無菌下接種。要儲備一定數量的菌種。菌種培養基的成分組成,常用的有兩種:
地瓜培養基:地瓜2509、葡萄糖209、瓊脂17~209、水1000ml、酸鹼度(pH)6。
馬鈴薯培養基:馬鈴薯2509、葡萄糖209、瓊脂17~209、加水1000ml、酸鹼度(pH)6。
以上兩種培養基均可作為菌種培養基。方法是將馬鈴薯或地瓜等去皮、挖去芽眼切成片或絲狀,加水500~600ml,放入搪瓷鍋內,煮開後經15~20分鍾,用紗布、脫脂棉濾過,濾後放入瓊脂熬溶,再加各種原料。待溶解後另行濾過分裝(水分一定要保持1000m1),1.96×105P、30分鍾高壓滅菌或蒸籠90分鍾(以水沸蒸算起)。滅菌後分裝各試管中,塞上棉花塞,趁熱斜放,使培養基形成適當的斜度備用。按常規無菌操作法接種在試管中,放在25-28℃的恆溫箱或培養室內,培養7~10天即可使用。最好購買一點菌種。
6)接種時間:一般在5~10月。有恆溫條件者,全年均可培養。將試管中培養的菌種,在無菌條件下,以接種針挑取一塊菌絲(約一分硬幣直徑大小),打開裝有培養基廣口瓶的棉花塞,將菌絲體置於副孔接種點上,塞好棉花塞。放在培養室里培養。
(2)段木栽培靈芝
1)段木栽培用料:主要以木質較硬的樺樹、櫟樹、蘋果樹、按樹、洋槐、懸鈴木等。段木直徑一般在5~15cm。選定樹種後立即砍伐,但不必剝皮,鋸成長為lm的段木。如果樹種含水率較高,則要堆積乾燥,直至用木楔打進段木內,不見流出樹液時,便可接種。
2)菌種制備:用lOOml水,加蔗糖29、麥麩59製成營養液,煮沸半小時後撈出並按4:1比例,將木屑、麥麩培養料混合裝瓶,高壓滅菌,接種培養。待菌絲長至瓶底,再繼續培養10天左右即成菌種。
3)接種:南方在春天2~4月接種。選擇培養20天、子實體原基剛形成的新鮮菌種。這種菌種生活力強,接人段木後發育迅速,且不怕雜菌感染。接種工具可用直徑1~2cm的打孔器或電鑽頭。打人段木的深度為lcm。行株距20cm×20cm,呈品字形錯開排列。打孑L後,立即接種。否則,孔穴乾燥,影響成活率。接種應在陰涼的地方進行。接種前,先將供接種的菌種(栽培種)取出,截成1cm2的小塊,輕輕塞入孔穴內,稍壓緊後,蓋上木楔或樹皮。然後,用小木錘輕輕錘平。
4)接種的時期:應選擇氣溫在20~26℃、空氣相對濕度在60%以下時進行,有利於乾燥培養,避免雜菌感染。接種後,30天左右,菌絲便侵入段木,並可見孔穴四周形成棕色菌圈,顯示接種已成活。然後,將段木埋入栽培場,進行生長期管理。
5)生長期管理:
接種後,將段木架成「井」字形,進行乾燥培養10~15天。然後,揭開木楔或樹皮蓋觀察:見有白色菌絲、菌穴四周變成白色或淡黃色,後逐漸變為淺棕色、木楔或樹皮蓋已被菌絲布滿而固定時,即為接活。立即將段木埋入pH值5~6的酸性土壤內。若天氣乾旱,可淋水濕潤土壤。遇雨季或雨天,要注意排水,避免場地積水。此外,還要在栽培場周圍撒一圈拌有滅蟻靈的毒土,誘殺白蟻,防止危害。翌年「清明」後,當氣溫升至25℃左右,可取出數根段木檢查:揭開樹皮蓋或木楔,見孔穴周圍已長成茶褐色,或已長出芝蕾;段木兩端有白色菌絲或淺褐色菌膜,並可嗅到靈芝菌絲的特殊氣味,顯示菌絲已成熟。立即將段木挖出,截成長17~22cm的小段木。然後,將其斜埋人酸性含砂礫的土壤中,上端露出地面約3cm,且覆蓋雜草遮蔭,隔數日灑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經7~10天開始長出芝蕾。在生長芝蕾時期,栽培場的濕度應保持在90%左右。太干太濕均會導致芝蕾死亡www.cyone.com.cn/,使前功盡棄。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培養,芝蕾生長迅速,先長出菌柄,接著又長出菌蓋。約經兩個月左右即可採收。
3.靈芝種植田間管理
(1)瓶栽室內管理
第一期管理:自接種至形成靈芝的芝蕾為第一期管理階段,需25~30天,溫度保持24~26℃,相對濕度60%~65%。防止雜菌生長,自接種至棉花塞拔掉前,可經常用5%的苯酚噴灑滅菌。注意室內經常通風,避免濕度過大棉花塞上長出雜菌。當靈芝菌體長到(核桃大小)接近棉花塞時,可適當上提或拔掉,以利於實體的形成和分化。棉花塞拔掉後,如發現瓶內有雜菌生長,可配用0.1%~o.4%的石灰水,將生雜菌的瓶子口插入盛石灰水盆中盪滌、沖洗。如發現靈芝體霉爛,經處理後,可繼續培養,能重新長出新靈芝。
第二期管理:從出現芝蕾到形成芝柄稱為第二期管理,50~60天。適宜溫度26~27℃,相對濕度80%~85%。此階段生長較快,一定給予適宜溫度和濕度,否則會拖延生長時間。
第三期管理:從芝柄到芝蓋形成稱為第三期管理階段,約30天左右。適宜溫度27~28℃,相對濕度85%~90%。
(2)段木栽培管理:菌棒埋好後,每天向畦面澆水1~2次,保持土壤濕度。越冬時要加厚覆土層或加蓋草簾保暖,不需噴水。
翌年「清明」前後,去掉覆蓋物。當氣溫上升至25℃左右時,破土進行檢查。見孔穴周圍變成茶褐色,截面已被白色菌絲及褐色的菌膜覆蓋,表明已完成菌絲體的生成階段。如果埋在土中的是長段木,此時應取出,並截成15~20cm長的小段,斜埋入砂質酸性土壤中,段木頂端露出土表面34cm,加強噴水管理。保持土壤濕潤,5~10天就會陸續發生原基。
在管理過程中,還要注意防止雜菌感染,發現青黴菌、毛黴菌、根黴菌等雜菌感染,可用燒過的刀片颳去周圍的樹皮和木質部,再塗抹濃石灰乳防治。或用沾有75%乙醇棉球填人孔內防治。
4.選育良種靈芝栽種最根本選種是根據當地條件,選擇適宜菌種:是紫芝、赤芝或是黃芝等。
【收獲加工】
瓶栽靈芝,當靈芝生長到第三階段末期(芝蓋邊沿不再生長,放出孢子),即可採收。將子實體從瓶中拔出,充分攤開曬干,或用40~50℃溫度烘乾。在採收時,最好用刀齊瓶口割下,在割口處產生新的菌柄和菌蓋,第二次分化靈芝。一般以鋸木屑為主的栽培瓶中菌絲體,在北京、山東等北方地區於冬季堆放室外避風處,雖有一lo℃短期低溫,但翌年夏秋仍可繼續長出子實體。段木栽靈芝50~60天成熟,靈芝的菌蓋呈環狀,新生長的外緣漸漸變黃至褐紅色表示已停止生長,即可採收。
採收的段木,經過清除污物、衰老的菌絲及小子實體,然後噴足水分,5~7天仍能重新長出新的原基,這樣反復產生子實體,直至天氣轉冷為止。當最後一茬靈芝採收後,則應把段木、木殼再覆蓋土壤,繼續發菌,待翌年再出靈芝。在正常情況下,可連續生產2~3年。
靈芝一般2~3kg能幹lkg商品。以身干、菌蓋肥厚、菌柄粗壯、質堅硬、色紅褐、具漆樣光澤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