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開羅盆景城市鐵道破解

開羅盆景城市鐵道破解

發布時間: 2022-07-14 21:49:57

A. 青藏鐵路修建的知識(困難及怎樣克服的)

一、為什麼多年凍土是工程最大難關? 青藏高原是我國最大的一片凍土區。凍土對溫度極為敏感,對鐵路的修建有非常大的影響。在凍結的狀態下,凍土就像冰一樣,隨著溫度的降低體積發生膨脹,建在上面的路 基和鋼軌會被它頂起來。到了夏季,凍土發生融化,體積縮小,鋼軌也就隨之降下去。凍土的反復凍結、融化交替出現,就會造成路基嚴重變形,整個鋼軌出現高低不平,甚至扭絞成麻花狀,影響正常通車。 在多年凍土區修建鐵路,是世界性工程難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全世界在多年凍土區修建鐵路已有百年以上歷史,但已建成的多年凍土區鐵路病害率很高,列車時速只有六七十公里。已有百年歷史的俄羅斯第一條西伯利亞鐵路,已經出現了大范圍的融化下沉和凍脹隆起等病害,1996年調查的線路病害率達45%。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1994年調查的線路病害率也達27.5%。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凍土鐵路速度也同樣不高。 就高寒凍土來說,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凍土鐵路比我們長,有三四千公里,但是其海拔不高,只有兩三千米。凍土雖然在加拿大、美國等國家也存在,但它們屬高緯度凍土,比較穩定。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中、低緯度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多年凍土分布區,加上青藏高原年輕,構造運動頻繁,這里的多年凍土具有地溫高、厚度薄、極不穩定等特點,其復雜性和獨特性舉世無雙。青藏鐵路穿越的正是多年凍土最發育的地區。 二、如何破解多年凍土難題? 青藏鐵路建設首次採取「主動降溫、冷卻地基、保護凍土」的設計原則,這對「被動保溫」是一場革命。設計中,盡量繞避不良凍土現象發育的地段,遇到高溫極不穩定的厚層地下冰凍土地段,採取「以橋梁通過」的辦法。施工中,採用片石通風路基、片石通風護道、通風管路基、熱棒、鋪設保溫板等多項措施,提高凍土路基的穩定性,其中不少凍土工程措施都是國內外首創。在青藏鐵路上有一種特殊的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築一定厚度片石,上面再鋪築土層的路基。這種長達111公里的「片石層通風路基」為國內首創,它好似散熱排風扇,冬季從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熱量,夏季較少吸收熱量,起到冷卻作用,可有效保護凍土路基穩定。 青藏鐵路建設專家組組長、凍土專家張魯新教授認為,青藏鐵路出現大規模凍土工程病害的可能性比較小,列車時速可達100公里以上,保持全年暢通沒有問題。 三、如何確保建設者人身安全? 青藏鐵路沿線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大部分地區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一半左右。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紫外線強,自然疫源多,被稱為人類生存極限的「禁區」。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下確保建設者生命安全,也是一項世界性難題。 鐵道部和衛生部制定了完善的衛生保障措施,使醫務人員與施工人員的比例達到1.5%-2%,全線配備常規醫療設備3900多台(件),職工生病在半小時內即送到工地醫院得到有效治療。遵循高原生理規律,所有參建人員在海拔較低的地區「習服」一周後,才准許到工地勞動。限定人員作業時間,採用機械施工,降低勞動強度。為了防止高原缺氧,建設單位在海拔4500米至5100米處創造性地運用高壓氧艙,填補了國內外醫學空白。在世界上首次進行高海拔地區人工制氧科學研究。在海拔4905米的風火山隧道,研製出每小時生產24立方米高純度氧氣的高原醫用制氧設備,並將這一技術總結推廣,全線共建大型制氧站17個,有效地改善了作業環境。四、如何保護野生動物? 為保護青藏高原獨特而又極為珍貴的野生動物資源,鐵路選線盡量避開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重點區域,西藏段工程繞避了林周彭波黑頸鶴保護區。對必須經過野生動物活動區域的路段,組織專家研究野生動物保護問題,掌握沿線野生動物分布習性和遷徙規律,盡量減少對它們的干擾。青藏鐵路沿線共設置33處野生動物通道,沿線路方向累計寬度近60公里。根據不同動物的遷徙習性,通道被設計為橋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緩坡平交三種形式。 五、如何保護高原植被? 建設者採用分段施工、植被移植的方法,先將施工區的草皮切成塊,然後用鏟車將草皮連同土壤一起搬到草皮移植區,專人負責養護。路基成型後,再把草皮移植恢復到路基邊坡上。對昆侖山以南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段,精選適合高原生長的草種,輔以適合的噴播、覆膜等技術,盡力恢復地表植被。在沱沱河、安多、當雄等高海拔地段,進行種植和移植草皮試驗,獲得成功後在全線推廣,開創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區人工植草試驗成功的先例。 為保護高原濕地,青藏鐵路盡量繞避濕地,必須經過濕地時,一般採取「以橋代路」、多設涵洞、路基基底拋填片石等措施,避免路基地下徑流被切割,防止濕地萎縮。

B. 開羅游戲最近出了什麼游戲

游戲中心俱樂部和、盆景城市鐵道,都挺好玩的,其中盆景城市鐵道的畫質和音效相比過往游戲好了不少

C. 有人玩過開羅游戲盆景城市地鐵么求問連接兩個樓層的樓梯到底該怎麼造啊,我花了好多錢一直在闊站,但就

我完了,調整位置,樓下留空位,樓上也的留空位,不怎麼好玩

D. 何謂區域鐵路何謂地鐵、輕軌、快軌、區域鐵路、市郊鐵路鐵路、城際鐵路

所有火車行駛的標准軌距的鐵道線路都叫鐵路。
為了緩解城市地面交通壓力而建的地下鐵路就叫地鐵,如果用高架橋架空的就叫輕軌。
某一地區的鐵路就叫做區域鐵路。
城市郊區的專用鐵路就叫市郊鐵路。
為了交通方便在兩個距離比較短的大城市之間修的快速客運專線鐵路就叫城際鐵路。

E. 青藏鐵路沿途一共有哪些站點

青藏鐵路沿途一共有85個站點。

青海段:

西寧站、西寧西站、雙寨站、扎麻隆站、石崖庄站、湟源站、申中站、岳家村站、海晏站、黃草庄站、克土站、青海湖站、托勒站、哈爾蓋站、剛察站、鳥島站、江河站、天棚站、鹿芒站、天峻站、關角站、南山站、二郎站、洛北站、察汗諾站、尕巴站、烏蘭站、柯柯站、陶力站、德令哈站、連湖站、泉水梁站、平爽站、歐龍山站、

飲馬峽站、錫鐵山站、達布遜站、察爾汗站、格爾木東站、格爾木站、南山口站、甘隆站、納赤台站、小南川站、玉珠峰站、望昆站、不凍泉站、楚瑪爾河站、可可西里站、五道梁站、秀水河站、江克棟站、風火山站、日阿尺曲站、烏麗站、沱沱河站、開心嶺站、通天河站、塘崗站、雁石坪站、布瑪德站、布強格站、唐古拉北站、唐古拉站、唐古拉南站;

西藏段:

扎加藏布站、托居站、安多站、錯那湖站、聯通河站、底吾瑪站、崗秀站、那曲站、妥如站、桑雄站、古露站、烏瑪塘站、當雄站、達瓊果站、羊八林站、羊八井站、昂嘎站、馬鄉站、古榮站、拉薩西站、拉薩站。

(5)開羅盆景城市鐵道破解擴展閱讀:

青藏鐵路分兩期建成。

一期工程東起西寧市,西至格爾木市,1958年開工建設,1984年5月建成通車;

二期工程,東起格爾木市,西至拉薩市,2001年6月29日開工,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3]青藏鐵路由西寧站至拉薩站。

線路全長1956千米,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千米,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42千米;共設85個車站,設計的最高速度為160千米/小時(西寧至格爾木段)、100千米/小時(格爾木至拉薩段)。

截至2015年3月,青藏鐵路的運營速度為140千米/小時(西寧至格爾木段)、100千米/小時(格爾木至拉薩段)。2018年8月30日,青藏鐵路格拉段擴能改造主體工程順利完工。

F.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和鐵道運營管理哪個好就業前景怎麼樣

1, 城市軌道交通是每個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軌道交通將持續建設。比如地鐵、城軌、輕軌、磁懸浮、火車及其他交通機電類相關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2,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地鐵、輕軌、火車等交通類企業及單位從事售票員、安檢員、列車員、站內指揮管理員、司機、乘務長、乘務員、行車調度員、車輛檢修、車輛製造等工作。所以學習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非常的廣泛。
城市軌道交通專業主要針對大城市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培養以設備安裝、調試、操作、維護、運營、組織和管理為主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具備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第一線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所需的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希望能夠幫到你,祝你成功!

G. 建設青藏鐵路時所遇到的困難

■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鐵路
青藏鐵路起自青海省西寧市,終抵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
正在建設的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18公里,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一個標志性工程。格拉段北起青海省西部柴達木盆地內的新興工業城市格爾木,途經納赤台、昆侖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經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一路向南到達拉薩。它將穿越550多公里的多年凍土地段,全線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路軌將橫跨海拔高程達5072米的唐古拉山埡口。這條鋼鐵大動脈總投資262.1億元,計劃2006年鋪通,2007年7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
巍巍群峰,綿綿雪域,茫茫戈壁……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千百年來沉寂落寞。這里雖然地大物博、美麗富饒,但過去由於受經濟、社會、自然等條件限制,交通閉塞,物流不暢,高原人只能長期固守自給自足的庄園經濟。直至1949年,整個西藏僅有1公里多便道可以行駛汽車,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橋、牛皮船和獨木舟。
為促進高原地區經濟發展,早在20世紀50年代,黨和國家就著力研究解決進藏鐵路建設問題。在經過1958年動工修建、1960年停工緩建、1974年揮師復建之後,1984年,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里建成通車。
世界上再也沒有哪一條鐵路能如此給人以震撼和激動,在「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青藏高原上,一條舉世矚目的鋼鐵巨龍正蜿蜒前行,它將突破生命禁區,穿越戈壁昆侖,飛架裂谷天塹……它以無可爭議的事實告訴世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風火山隧道
風火山隧道位於海拔5010米的風火山上,全長1338米,軌面海拔標高4905米,全部位於永久性高原凍土層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橫跨凍土區最長的高原永久凍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稱。
來到風火山隧道,首先被隧道口前那巨幅對聯所吸引:「乘白雲撫藍天搏擊雪域縛蒼龍,踏清風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風火山地區氣候環境極為惡劣,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左右,嚴寒、缺氧。
來自陝西咸陽的中鐵二十局300多名建設者,參加了打通風火山隧道的攻堅戰。為解決高原缺氧問題,他們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對洞內進行彌漫式供氧,使洞內氧含量提高,從根本上解決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難題。同時,中鐵二十局還給每個職工宿舍都配備了吸氧裝備,並提供抗缺氧葯物,保證每個職工都能吸上足夠的氧氣。由於採取了科學的措施,在青藏鐵路建設全線,雖然這里施工條件最惡劣,職工高原病發病率卻是全線最低。
2001年10月18日,風火山隧道打響第一炮,產生的棄碴令人觸目驚心。這些棄碴含土量約為15%至20%,隧道地質結構主要為含土冰層,飽冰凍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層。風火山隧道被列為青藏鐵路全線重點工程之首,譽為「天字第一號工程」。
為了確保了施工質量,中鐵二十局投資5200多萬元,購置了國內一流的隧道施工設備,在洞內實現了有軌運輸,建起了高壓蒸汽鍋爐、暖風機站和洞內保溫、降溫系統,解決了洞內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等一系列難題,2002年10月19日,風火山隧道—這條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經過建設者們整整一年的奮戰,終於順利貫通。
■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
海拔4648米的昆侖山隧道洞口六月飛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氣含量只有內地平原地區的一半,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
奮戰在這里的青藏鐵路建設者們,冒著青藏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修築這條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在凍土區進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區施工難度大得多。每到夏季,隧道內部溫度上升,有時達7攝氏度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凍土容易融化,洞內時有冰渣掉下來,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為了防止和減小凍土病害對隧道穩固性能的影響,在昆侖山隧道施工中採取了比平原地區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區隧道施工只需在錨噴支護後,外加一層混凝土即可,但在凍土地區隧道施工,還需要設兩道防水層和一道保溫板,起到防水保溫作用,最後再襯砌一道混凝土。這就相當於給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決了凍土隧道施工難題。
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中鐵五局四公司規定四小時輪班作業制度,每天向隧道內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氣,並定期檢查隧道內的空氣質量。在昆侖山隧道口,一條黃色的通風管道猶如一條緞帶橫貫隧道,這條緞帶將隧道外的新鮮空氣源源不斷輸入隧道內,確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氣含量。他們還將急救中心設在隧道口,並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壓氧倉,員工宿舍也配備了氧氣瓶。同時,每季度對職工體檢一次,如發現身體不適者,立即送到格爾木治療。
昆侖山隧道於2002年9月25日貫通。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車站
今年6月29日,青藏鐵路格拉段沿線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車站破土動工,這個車站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車站。
唐古拉車站位於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埡口多年凍土區,佔地面積約7.7萬平方米,設計為三股道。唐古拉車站建成後將主要適應列車會讓的需要。車站由十八局下屬的第六項目部承建。根據這個車站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地質特點,工程設計中採用了片石通風路基。這種設計可以使凍土溫度保持相對穩定,以減少對凍土的擾動,達到有效保護凍土的目的。
唐古拉車站於2004年8月建成,屆時,它將成為千里青藏線上的一大景點。
■我國最大的高原鐵路鋪架基地——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
從青藏鐵路格拉段的起點格爾木市向南行進約30餘公里,就來到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高原鋪架基地—地處海拔3050米的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
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規模之大、技術含量之高,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都居首位。在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之初,這里還是黃沙漫舞、人跡罕至、一片凄涼。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鐵路開工建設的號角吹響以來,中鐵一局500多名職工在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頂風沙、風餐露宿,打響了人與自然的搏擊戰和鐵路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攻堅戰,克服重重難關,揚起了青藏鐵路起步的「龍頭」大旗。
鋪架基地從去年3月開始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釘聯生產線從4月開始試生產。郭秀春說,南山口鋪架基地承擔著青藏鐵路南山口至安多段的路軌鋪架任務。青藏鐵路所經線路橫亘「世界屋脊」,由於高寒、缺氧、低壓,加之坡度大、溫差大、風沙多、雷電多等不利因素,給施工和運輸帶來巨大困難。當前,國內生產的鋪軌機、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適應能力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廢氣,造成環境污染。而青藏鐵路設計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二十,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成為鐵路鋪架的一隻「攔路虎」。為此,中鐵一局調集了具有豐富鋪架經驗的專家,對國產鋪軌架橋機械和內燃機車進行改造,提出了研製補氧增壓設備,改造機械、機車車輛設備,預防嚴寒、風沙、雷電等一系列具體解決方案和措施。經改造後的鋪軌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業,動力性能良好,設備運轉正常,環境污染極小。這項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高原鋪架技術上的空白,從而為青藏鐵路鋪架提供了設備保障。
從去年6月29日青藏鐵路開始鋪軌至今,中鐵一局以日鋪軌3000米、日架橋3.5孔的速度,不間斷地將鋼鐵大道向拉薩方向推進。他們創造了最高日鋪軌6575米、日架橋6.5孔的記錄,這一速度與平原地區鋪架速度基本相當,並確保了安全與質量。
■青藏鐵路線上最長的「以橋代路」工程——清水河特大橋
清水河特大橋位於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全長11.7公里,是青藏鐵路線上最長的「以橋代路」特大橋,也是整個青藏鐵路格拉段建設的重點控制工程。
清水河特大鐵路橋如同一條美麗的「彩虹」,飛架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這里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態脆弱。同時這里處於高原多年凍土地段,凍土厚度達20多米,且含冰量高,這給修建青藏鐵路增加了不少難度。為了解決高原凍土區施工難題和保護好自然保護區,青藏鐵路勘察設計的專家們採取了「以橋代路」的措施。
清水河地區季節性溫差明顯,夏季最高溫度達38攝氏度,冬季最低溫度達零下40攝氏度,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凍土區就會出現熱融湖塘、暗河、凍漲球等現象。除了在地表能看到的熱融湖塘外,到了夏季,氣溫升高,凍土融化,還會在地下20米至30米之間形成暗河;而到了冬季,熱融湖塘和暗河由於氣溫的急劇下降,會形成突出地表的凍漲球。如果處理不好凍土問題,修築的鐵路將會變成高低不平的搓板路,留下運營隱患。由於惡劣的氣候條件,個別橋墩因天寒出現了龜紋,為了保證橋墩的質量,中鐵十二局指揮部已經炸毀了三座這樣的橋墩。
去年10月29日,清水河特大橋主體工程完工。在巨龍般逶迤而去的大橋下,各橋墩間的1300多個橋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自由遷徙。現在,鐵路路軌已從這座大橋上順利鋪架通過。在神秘而美麗的可可西里無人區,清水河鐵路橋已經成了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青藏鐵路第一高橋——三岔河大橋
從昆侖山北緣的納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偉的大橋拔地而起,像巨人的雙臂托起飛馳而來的列車。這座大橋就是青藏鐵路沿線最高的大橋—三岔河大橋。三岔河大橋全長690.19米,橋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鐵路全線最高的鐵路橋。它共有20個橋墩,其中17個是圓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頂部壁最薄處僅有30厘米。
三岔河大橋地處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峽谷中。這里沖積地層形成的峽谷,猶如利斧將一座高山從中劈開,三岔河大橋的兩端就懸架在地勢陡峻的山崖之上。
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承擔了三岔河大橋的施工任務。類似規模大橋的施工,在內地正常工期需要兩年。但這座橋是青藏鐵路格拉段的重點控制工程,承擔著為前方鋪軌架梁運輸物資的任務,因此大橋建設的控制工期只給了一年時間。為了保證按進完工,他們只好抓緊時間,就是寒冷的冬季也必須施工。一二月份,當地氣溫最低到零下30多攝氏度,橋墩混凝土澆築首先要解決保溫難題。他們經過反復實驗,採用了模板內通蒸汽保溫,模板外生火爐,外罩棉被、篷布的方法,硬是在冰天地中創造了一個相對溫暖的小環境。
經過建設者的頑強拼搏,三岔河大橋從2001年8月22日開始施工,去年8月30日如期竣工。
■長江源頭第一鐵路橋——長江源特大橋
站在「長江源」環保紀念碑前遙望沱沱河,只見一根根橋墩靜靜地佇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繞過橋墩向下游流去。這里便是是長江源頭的第一座大橋—長江源特大橋所在地。
長江源特大橋全長1389.6米,共有42孔,跨過約1300米的寬闊河床。橋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地區腹部的大河融區,兼有凍土及融區的雙重特性,給施工帶來了一定困難。從2001年11月24日開工以來,長江源特大橋的施工進展十分順利,主體工程已於去年9月25日完工,比工程要求的日期提早了300多天。目前全橋鑽孔樁都經過了無損檢測,合格率達到了100%。
在長江源頭施工,最令人關注的是環保問題。中鐵三局採取了各種措施,保護這里的環境不被污染。鑽孔樁施工中產生的泥漿,都要進行二次沉澱處理,嚴禁將未沉澱的泥漿直接排入河中,沉澱池析出的水,用於路基施工和便道灑水。而其它廢料、廢渣之類也都要集中棄置到施工廢棄的取土坑裡,加以平整。至於愛護當地植被、不驚擾野生動物等,更是職工們人人遵循的准則。
■環保投入最多的鐵路建設項目
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脆弱的生態、高寒缺氧的環境和多年凍土的地質構造等三大世界鐵路建設難題。為了保護高原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動物,青藏鐵路僅環保投入就達20多億元,占工程總投資的8%,是目前我國政府環保投入最多的鐵路建設項目,並在全國工程建設中首次引進環保監理,首次與地方環保部門簽訂環境保護責任書;首次為野生動物開辟遷徙通道,位於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清水河特大橋,就是青藏鐵路專門為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遷徙而建設的。
■民工待遇最高的鐵路項目之一
為了戰勝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保障鐵路建設者的生命健康。鐵道部、衛生部在我國工程建設史上第一次聯合下文,對醫療衛生保障專門作出詳細規定,並投入近2億元,在全線建立醫療衛生保障點。如今,青藏鐵路沿線的所有重點施工段,基本配有高壓氧倉等先進設備,有效地解決了建設者缺氧困難。青藏鐵路也是民工待遇最高的鐵路工程項目之一,鐵路部門投巨資對民工管理實行三統一:「統一生活、統一居住、統一飲食」;第一次規定民工日最低工資,對民工實行免費醫療保障。中國乃至世界最大凍土研究基地為了攻克凍土難題,自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鐵道部高度重視青藏鐵路凍土攻關難題,先後安排了上億元科研經費用於凍土研究,並組織多家科研院校的專家,對青藏鐵路五大凍土工程實驗段展開科研攻關,獲得了大量的科研數據和科研成果。青藏鐵路凍土攻關借鑒了青藏公路、青藏輸油管道、蘭西拉光纜等大型工程的凍土施工經驗,並探討和借鑒了俄羅斯、加拿大和北歐等國的凍土研究成果。目前,我國科學家採取了以橋代路、片石通風路基、通風管路基、碎石和片石護坡、熱棒、保溫板、綜合防排水體系等措施,凍土攻關取得重大進展,青藏鐵路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凍土研究基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由於面臨脆弱的生態、高寒缺氧和多年凍土等三大世界性難題,在建設過程中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國內外「第一」。
在工程建設方面,正在建設中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42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最高點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埡口,平均海拔4500米,穿越多年凍土地帶550多公里。無論是海拔高度、高海拔地區總里程,還是凍土段里程,都位居世界第一。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車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車站,海拔4905米的風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凍土隧道。位於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長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橋,是世界上建在高原凍土地段上的最長鐵路橋,也是青藏鐵路專門為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遷徙而建設的全線最長的「以橋帶路」特大橋。
海拔4700米的安多鋪架基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海拔3050米的南山口鋪架基地是亞洲最大的高原鋪架基地。
在生態環保方面,青藏鐵路建設全程監控:在全國工程建設中首次引進環保監理;首次與地方環保部門簽訂環境保護責任書;在鐵路建設史上首次提出「創質量環保雙優」的目標;首次大面積移植草皮;第一次為野生動物開辟遷徙通道……
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使青藏鐵路建設用於工程環保方面的投資預計達20多億元,占工程總投資的8%。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總指揮長盧春房說,環保投資和所佔比例如此之大,在國內建設史上尚屬首次。
青藏鐵路在關注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方面也創造出了許多新紀錄。鐵道部、衛生部在中國工程建設史上第一次聯合下文,對醫療衛生保障專門做出詳細而具體的規定。青藏鐵路在國內工程建設中首次投入近2億元巨資,在全線建立三級醫療衛生保障點。
此外,青藏鐵路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凍土研究基地;青藏鐵路的科研投入超過1億元。(稿件來源:新華網西藏頻道)
當青藏鐵路修到家門口時,那曲縣古露鎮黨委書記阿旺有些擔心:這里是藏北羌塘草原上水草最豐美的地區,修建鐵路會不會破壞草原?可鐵路建設者在古露濕地建火車站時,投資110多萬元,成功移植並建設了8萬多平方米人造濕地。阿旺放心了:「雖然修鐵路佔用了一些草場,但是這里的綠色卻沒有減少。」目前,古露濕地草皮移植成活率達98%以上,已與高原自然濕地渾然一體。
青藏鐵路全長1142公里,其中960公里建在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開工4年來,10多萬鐵路建設者以「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精神,破解「生態脆弱、高寒缺氧、多年凍土」三大世界性工程技術難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高原生態未受明顯影響
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發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種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態環境原始、獨特而脆弱。國家環保總局、國土資源部、鐵道部在鐵路開工前,組成聯合專家組對沿線生態環保工作深入調研,制定了具體的環保措施,並專項預算10多億元用於生態環保工程。
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黨委副書記才凡說,為解決「生態脆弱」這一難題,鐵路在設計時就注意盡量減少對生態的影響。在自然保護區內,鐵路線路遵循「能繞避就繞避」的原則進行規劃。施工場地、便道、砂石料場都經過反復踏勘,盡量避免破壞植被。對植被難以生長的地段,施工時採用逐段移植;對自然條件稍好的地段,則進行人工培植草皮。參建單位與青藏兩省區環保部門都簽訂了環保責任書,主動接受監督檢查,全線還實行了環保監理制度。
青藏鐵路經過可可西里和羌塘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保護野生動物,鐵路沿線修建了25處野生動物遷徙通道。今年6月,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的電子監測證實,大批藏羚羊通過鐵路沿線的野生動物通道自由遷徙。環保總局等部門的調查表明,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沿線凍土、植被、濕地環境、自然景觀、江河水質等,得到了有效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未受明顯影響。
創造無一例高原病死亡的奇跡
青藏鐵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佔全線85%左右,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大部分地區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50%-60%。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紫外線強,自然疫源多,被稱為人類生存極限的「禁區」。如何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下確保建設者生命安全,也是一項世界性難題。
總指揮部黨委副書記才凡說,為解決這一難題,參建單位堅持「以人為本,衛生保障先行」,建立健全了三級醫療保障機構。鐵路沿線共設立醫療機構115個,配備醫務人員600多名,職工生病在半小時內即可得到有效治療。同時,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安排職工到低海拔地區輪休。
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侖山隧道施工時,施工人員背著5公斤重的氧氣瓶,邊吸氧邊工作,在近一年的施工中,共消耗5公斤瓶裝氧氣12萬瓶。中鐵十七局在工地宿舍內安裝供氧管道,只要打開閥門,隨時可以吸氧。在海拔4905米的風火山隧道施工中,中鐵二十局建成大型制氧站,將氧氣輸向施工隧道,使洞內氧氣含量達到80%左右,相當於使工地海拔下降了1000多米。據了解,青藏鐵路沿線共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個高壓氧艙,數萬名職工每人每天平均吸氧不低於2小時。
在強有力的醫療保障體系下,青藏鐵路開工以來,累計接診病人45.3萬多人次,治療腦水腫427例,肺水腫841例,無一例死亡,創造了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跡。

H. 開羅漢化組有哪些游戲

頂級跑馬牧場 創意糕點部 暖暖溫泉鄉 游戲發展國 開幕!方程式大獎賽 冠軍足球物語 名門口袋學院2 百貨商店 財閥都市 大江戶之城 豪華游輪大紀行 開羅之星 時尚洋品店 冒險迷宮村 吃貨大食堂 卡牌交換牧場 宇宙探險隊 海鮮壽司街 開拓神秘島 住宅夢物語 開拓金字塔王國 合戰忍者村 冠軍足球物語2 大空庄園 開羅游戲中心俱樂部 大海賊冒險島 動畫工作室物語 藍天飛行隊 盆景城市鐵道 夢想商店街 漫畫一本道 出發!英雄基地

熱點內容
花語聊天 發布:2025-08-06 20:37:23 瀏覽:121
玫瑰花種子圖片 發布:2025-08-06 20:30:24 瀏覽:398
適合做門迎的綠植 發布:2025-08-06 20:25:15 瀏覽:61
初雪盆景 發布:2025-08-06 20:24:32 瀏覽:124
送你一朵食人花 發布:2025-08-06 20:16:28 瀏覽:354
墨竹植物盆栽 發布:2025-08-06 20:15:46 瀏覽:763
小風肅蘭花 發布:2025-08-06 20:04:13 瀏覽:458
野生小玫瑰 發布:2025-08-06 19:58:28 瀏覽:450
花卉怕吵鬧 發布:2025-08-06 19:53:24 瀏覽:105
荷花香之戀 發布:2025-08-06 19:32:39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