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盆栽病
⑴ 盆栽多肉感染病蟲害,這些情況怎麼預防
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辦公室或者是工作的地方,都會買一些多肉盆栽來進行種養,也有人會把多肉帶回自己的卧室,放在桌面上進心養殖的同時裝飾自己的房間。但是夏天時多肉容易受到病蟲的侵害和感染,人們就疑惑盆栽多肉感染病蟲害,這種情況怎麼預防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保持盆栽處在干凈的環境和充足的水分就不會感染病蟲害。
除此之外,多肉是喜歡陽光照射的,而且它比較耐乾旱,可以把它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養殖。但也不能照射太強烈的陽光,適當的給多肉進行一些遮陽,比如可以在陽光比較強烈的時候,將多肉移到涼處,如果是比較強烈的陽光,就會把多肉的葉片曬得腐爛受傷,長期處於腐爛就會引來很多的害蟲。所以要了解多肉的習性,進行種植和殺菌消毒。
⑵ 家中花卉盆栽總是生病,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我們知道不管園林花卉盆景植物,還是室內盆栽的養護,總逃不過病害和葯害的侵襲,但是想要徹底的防治這些病害,從而做到對症下葯,還得分得清什麼是植物的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以及葯害這幾種常見病害。
要想辨別這些病害,首先得從病症以及病症的表現下手,另外再分析這些病症能否通過環境因素、氣候條件、人為因素進行傳播蔓延,如果不能,就可以定義為生理性(因自身缺乏某種元素導致枝葉失綠發黃、生長遲緩)病害。
缺素症表現
(3)、日常養護農葯化肥切忌少量多次,控制用量。
(4)、及時改善植株的生長環境條件,及時應對各種惡劣天氣影響,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5)、及時修剪,增強整株的通透性。
以上就是我對花卉盆栽幾種病害如何區別以及防治的一點建議和觀點,希望對各位花友們日常的養護管理有所幫助。如果有更好觀點或者其他養護管理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探討。
⑶ 黃櫨盆景感染立枯病和枯萎病了怎麼辦
一、黃櫨盆景立枯病和枯萎病症狀表現:
1、黃櫨真菌性立枯病:主要感染黃櫨盆景樁體的莖基部和地下根系部位。一般在低溫高濕的條件下容易發生,也就是3-5月潮濕的梅雨季節(春季移栽換盆時緩苗前後,5月份為高發期)。主要造成黃櫨根部或根頸部皮層腐爛,嚴重時造成病苗萎蔫死亡。感染時,黃櫨樁體根部周圍會形成不規則或橢圓形的暗褐色的病斑,然後病斑會隨著時間變長發生溢縮凹陷,然後變成黑褐色,根皮表面會出現腐爛症狀;濕度過大的話,會加重腐爛程度。
對根系腐爛部位準備消毒處理
小結:黃櫨盆景真菌性立枯病和枯萎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從發病原因來看,病菌都是從根系和傷口侵入,然後逐漸感染到根莖部位,只不過枯萎病的發病部位多於立枯病。從發病症狀來看,枯萎病的傳染力度和嚴重程度要比立枯病更猛一些。這就需要我們在防治時,要注意科學合理的進行水肥管理,保持通風透光,提前進行消毒預防。發病嚴重時,進行斷根處理,並對根系和盆土進行滅菌清理,再重新上盆。只有做到這幾點,重現紅葉才會可能。
⑷ 報春花盆栽得了斑點病和黃葉病,應該如何處理
一、報春花盆栽斑點病和黃葉病發生過程中的症狀表現:1、報春花斑點病:主要危害感染報春花盆栽的葉片,當然也會危害嫩枝和果實。在發病初期,下部葉片上會出現很多近似圓形褐色水浸狀小斑,然後隨著病情不斷的加重,這圓形小斑會發展成橢圓或不規則形狀並往植株上部枝葉蔓延進一步侵襲,並呈現出灰褐(白)色。然後這些病斑慢慢匯聚,導致葉片出現乾枯。到了後期,葉片病斑中心呈現出淡黃色或灰白色薄紙狀,在密閉潮濕的環境下,會出現很多小黑點,然後在高溫多雨的季節,迅速焦枯脫落。
使用磷酸亞鐵對報春花葉面進行噴施
小結:不管是報春花的斑點病,還是缺素性黃葉病,從發病原因上來看,都與土壤過濕過黏、還有就是肥水管理這塊的有很大的關系。從防治這塊來看,斑點病主要就是保證通風透氣、及時修剪和加強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然後就是施用甲基硫菌靈防治;而黃葉病主要是從改良土壤鹽鹼化、使用硫酸亞鐵、硫酸鋅遮掩工地溶液去調節酸鹼性,然後就是結合日常鬆土加強水肥管理。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避免斑點病和黃葉病的發生。
⑸ 鼠尾草盆栽感染立枯病和猝倒病了怎麼辦,有什麼好辦法嗎
一、鼠尾草盆栽立枯病和猝倒病發生的症狀表現:
1、鼠尾草立枯病:主要感染鼠尾草盆栽的莖基部或地下根部等部位。最直觀的症狀是,將立枯病苗從盆內拔起,潮濕時可看到淺褐色蛛絲網狀的霉。在發病之初,在根莖部位形成不規則或者橢圓形暗褐色病斑,然後白天發現幼苗發生萎焉,夜晚則和正常狀況沒什麼不同。隨著發病時間的延長,病部逐漸凹陷、溢縮,並漸變成黑褐色,當病斑擴大繞根莖一周時,整株就會乾枯死亡,但不倒伏。發病程度較輕時,病株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如果盆土過濕,則會在病部可見不甚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
公園內種植的鼠尾草
小結:不管是鼠尾草的立枯病還是猝倒病,從發病原因來看,它們有著共同的誘發因素,盆土過濕,不通氣,只是在溫度上或者感染的部位以及感染的時期不一樣。從防治辦法來看,保證盆土不要過濕,平時養護加強光照與通風透氣,還有就是不要使用未腐熟的肥料,對盆土定期鬆土殺菌消毒都是一系列很好的預防措施措施,如果發現比較晚,可以選用相應的葯劑進行治療。
⑹ 室內養的盆栽植物長黴菌,葉子長病斑,怎麼回事
室內的植物養得健壯一些,比那些長得弱的抵抗病蟲害能力就強很多,為了讓植物長壯些,那就要滿足它們的生長需求,比如給適宜的土壤,保持栽種間距,注意保持溫度、濕度和適當光照,注意定期澆水。
⑺ 盆栽花卉的生長過程會出現哪些病害
灰霉病:低溫高濕條件下容易發生。
霜霉病:低溫連雨天氣情況下,相對濕回度大或者葉面結答露時間長容易發生該病。
莖腐病:持續陰雨天氣或雨後轉晴但濕度高,室內通風不良,或者植株有傷口的情況下易發生。
細菌性葉斑病:高溫高濕條件下發生。缺肥造成植株衰弱,管理不細致都容易導致細菌性葉斑病的發生。
白粉病:高濕、通風不良易發病。由於缺肥、氮肥過多或盆土排水不良也是造成白粉病發生的原因之一。
炭疽病:植株有傷口,通過水濺傳播,溫暖高濕條件下都會成為炭疽病發生的溫床。4~11月,在25~29攝氏度、濕度大於80%時發病會比較嚴重。
缺鐵性黃化病:土壤偏鹼性,澆灌用水的pH大於7容易出現此病。
褐斑病:多雨高溫時節發病較重,施肥量多、植株長勢弱容易發病。4、5月份,當氣溫在20~25攝氏度時往往會進入發病高峰期。
根腐病:盆土積水或施肥過量時會發生根腐病。通風不良環境下,高濕而且植株有傷口也容易造成病菌的侵入。
立枯病:在莖的基部發病,植株不倒伏。在高濕環境下發病嚴重,而且病程長,主要是接觸傳播。
軟腐病:可通過水、昆蟲、接觸傳播,病菌由傷口浸入,6~9月份高溫多雨時節發病嚴重。
⑻ 養家裡的盆栽花卉特容易感染白粉病,有什麼解決辦法
百日草感染白粉病之後
白粉病真的是養花的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真菌病害,即便是被稱為特別好養的薄荷,如果沒有通風的環境,就比如將盆栽薄荷擺放在室內通風不好的地方養護,到了夏季炎熱和通風不佳的環境下,加上適當的高溫悶熱,這些薄荷就特別容易感染白粉病了。
白粉病是通過真菌孢子傳播的,還會感染其他健康的植物,一般是通過雨水和風帶來的,會寄生在植物上,也會殘留在土面上。
印楝素是用印楝樹的種子和葉子榨取出來的物質,它是屬於一種非常天然的有機精油,比較類似的有機殺菌殺蟲產品還包括“苦參鹼”,它們都是天然的殺菌劑,可以對付各種病害和蟲害,包括常見的蚜蟲、紅蜘蛛、黑斑病和白粉病等病蟲害,它們對有益昆蟲和人類都是沒有害處的。
⑼ 盆栽植物容易感染病蟲害是因為沒有定期清理葉片嗎
無論是養小巧的盆栽或大型的盆栽,都要注意定期清潔葉片或枝條。
一、為啥室內植物容易變臟?
1.殺菌葯殘留
⑽ 花卉感染細菌病害,怎麼辦
花卉細菌病害有多種,感染了細菌病害後決不能盲目地亂處理、亂投葯。我們可以根據花卉所表現的症狀,先診斷花卉感染的是何種細菌病害,了解引起該病的原因,然後採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下面以常見的細菌軟腐病為例介紹一下。
一、症狀
軟腐病菌主要危害根和地下莖,如塊根、球莖、鱗莖等營養繁殖器官。在貯藏這些營養繁殖器官時,患病的器官在乾燥條件下呈干縮粉狀,在濕度大的情況下,則成為一團由松軟外殼包裹的腐臭漿狀物,其中充滿了細菌。在花卉生長過程中,植株受到侵染,則表現為葉尖變黃,逐漸枯萎,隨後沿地平線處枯落,導致花卉死亡。
二、病因
該細菌生長的適宜溫度是27℃~30℃。它能在水中自由游動,從塊根、球莖等的傷口侵入,在寄主組織內繁殖,分泌毒素使寄主細胞壞死,從中吸取養分並不斷向四周擴展,同時該細菌還分泌溶解酶,使組織整體腐爛。在貯藏球莖、塊根時,如通風不良、高溫高濕,該病菌就大量繁殖,造成危害。在種植此類花卉時,天氣潮濕、土壤水分多、氣溫又高,都有利於該病菌繁殖、傳播和侵入,根莖出現腐爛,造成花卉枯死。
三、防治方法
生長期發現病葉要及時去除,根莖感染較輕的部位,可用刀片削去,刀片每次都要用70%酒精(或5%石炭酸或0.1%高錳酸鉀)消毒,以防傳染。感病嚴重的根莖即淘汰燒毀。盆栽的盆和土,要進行消毒或更換新盆及土。為了防止該病發生,播種前要嚴格挑選鱗莖、塊根等種植材料,經切除病塊的材料,可用農用鏈黴素350~700單位/毫升浸30~60分鍾進行消毒,盆栽時要用消毒土或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