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截干養枝
❶ 處理樁頭最好的是截干蓄枝嗎需要注意些什麼細節具體如何操作
下山樁一般很難能夠達到符合你構思的完美要求,就需要我們使用截乾的手法去進行重新栽培,通常也叫做育干。育乾的解釋是說,樁才被截去主幹後,利用培育出新的側枝來作為主幹的一種技法,也叫以側帶干法。經過我們精心培育出來的新干,完全按照我們製作盆景的構思來生長,枝乾的比例、長短、伸展等等都接近完美,達到製作出效果更好的盆景的地步。而為了達到育乾的目的,就要做好以下幾點。
截干蓄枝是嶺南盆景的主要創作手法,其技法也是博大精深,需要不停地學習和領悟,才能融會貫通。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樁才如何截干蓄枝,歡迎大家一起交流,關注、點贊,謝謝!
❷ 什麼叫自然型盆景和蓄干截枝
自然型盆景: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沒有蓄干截枝,是蓄枝截干吧。簡單說蓄枝截干就是為了讓盆景長更多的枝條而作的修剪。
一、自然型盆景可概括為以下12種形式:
直乾式:樹木直立,有古木參天、巍然屹立氣勢,廣州又稱大樹型。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平展於盆外,猶如臨水古木,故也稱臨水式。
懸涯式:樹干向外懸掛下垂,有似蒼崖古松。樹干懸掛不低於盆底稱半懸崖,低於盆底的稱全懸崖。揚州又稱「掛口」。
卧乾式:樹干橫卧土面,而枝條、樹冠崛起伸展,似雷擊風倒之勢。
曲乾式:樹幹革命蟠曲虯龍,多見於傳統的形式。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枯乾式:運載干斑駁,洞穿蝕空,極饒蒼古之氣。
垂枝式:枝葉下垂紛披,猶如柳垂綠波。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連根式:粗根裸露相連,莖干高你參差,錯落有致。揚州俗稱「過橋」,廣東、廣西稱「連理樹」。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二、蓄枝截干
蓄枝截干是盆景樹木的枝(干)長到一定的粗度後進行強度的剪截,然後在枝(干)上選留角度位置合適的新枝,待這些新枝(干)蓄養到適當的粗度後再進行剪截,這樣年復一年的再蓄枝再截枝使其逐步形成樹冠。
採用這種整形的方法,枝乾和葉比例恰當,上下均稱,枝乾瘦硬如曲鐵,樹形順其自然,不拘格律,雖由人作宛若天開。
❸ 家裡養的一盆盆景,老是長出徒長枝,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
❹ 果樹和盆景切割干枝和腐枝應該切割到什麼位置
切割到有新生的地方
修剪方法如下:
短截即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程度不同,翌年其生長、發育的差別很大。
輕短截是指只剪去枝條先端的一兩個芽,此法對枝條刺激作用少,有利於促生短枝,提早結果。但是,由於所留枝條太長,易造成樹形過散,且先端成花後,後部易呈過長的禿裸帶,從而破壞盆樹造型,因此在果樹盆景中極少採用。
中短截是指在一年生枝中部飽滿芽處短截,此法壯芽當頭,長勢旺壯,適用於生長勢較弱或受病蟲危害較重的弱樹。對以中、短枝結果的樹種,此法延遲結果,並且形成過旺枝條,往往擾亂樹形,應慎重使用。新上盆的幼樹為增加枝量和整形,可用此法,其截留長度常根據造型需要而定,此後需配合促花措施或整形進行。
重短截是指在一年生枝下部不甚飽滿芽處短截。剪口芽發枝較弱,停長較早,有利縮小樹體和形成花芽。由於此法能有效控制樹冠,促生中、短壯枝,蘋果盆景、梨樹盆景等中、短枝結果為主的樹種多用此法修剪。
極重短截是指在一年生枝基部留一兩個癟芽處短截,甚至僅保留基部休眠芽(潛伏芽)剪截。翌年可發出弱枝。此法可降低發枝部位,明顯縮小樹體,促生結果枝和樹體內膛結果,但過多使用易造成樹勢衰弱,適用於以中、短枝結果樹種的成形樹或個別過旺枝的處理。
❺ 把樹樁截干蓄枝後,該怎麼去養護
廣東嶺南派象徵性的截干蓄枝方法技巧,便是在樁坯歷經截干後,讓其長更新的枝條,再把枝條培育成主桿的加工工藝,也叫以側代干。關鍵是由於,大家當然採收的樁坯是達不上寫作規定的,務必應以截乾的手法來開展更新改造,新培育出去的枝條,可以徹底依照自身的構思和設計構思來開展,就算是它某一小標題的尺寸,長度和屈伸方位,都可以保證。而這全部育乾的全過程,又能分離出來很多層面來開展,每一個層面都很重要。
01、蓄枝
05、順角
順角的關鍵目地是為了更好地讓全部的枝條看起來,當然順暢。而要當然順暢,枝條每一個曲節最好是的交角視角在40°上下,而當然生長發育的枝條,漸生枝條都是在90°上下,要應用鐵絲盤扎或是吊拉等方法,把枝條帶順,這類方式,既能夠培育枝幹,還可以培育新轉化成的枝條,這也是以側代干里邊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法。
06、密封
這一大家都懂,剪截較大的缺陷便是創口過大,不好好解決,會感柒病原菌,導致爛掉等嚴重危害。剪截之後,要立即的用痊癒劑,牆面漆,錫箔紙,平衡膠泥等開展密封。密封還有一個益處便是降低樹汁的外流,協助存款營養物質,可以讓樹墩迅速的成長發育。
樹墩的截干蓄枝期內,留意這6個層面,不用說就可以培育較好的樁景,但製作過程中,應當不容易發生很大的出錯和不正確了。自然,毫無疑問不全方位,有熟練的,幫助填補呀。
❻ 我把盆栽桂花樹戳短了,只留光禿禿的枝,想它多生枝條,這樣對嗎
盆栽桂花樹種植技術盆栽桂花的養殖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二是適量澆水和及時排水;三是合理施肥。合適的光照和土壤桂花性喜溫,適合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壤土中生長。桂花在貧瘠的土壤上,生長速度慢,經常不開花或少花。桂花喜光,可短期在蔭蔽處。同時要注意煙塵危害,在空氣質量太差的環境下生長的桂花往往不能開花。適度澆水並防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但盆內不可積水。雨天後需及時傾倒盆內積水,以防爛根。合理施肥桂花喜肥,4~5月,每半月左右施一次;6~7月,每隔7~10天施肥一次;8月初施最後一次。這樣桂花不但生長茂盛,開花多而且香。盆栽桂花修剪盆栽桂花不可任意其自由生長,因此桂花修剪是重中之重。如果不經常修剪,一是樹形走樣,不好看;二是原來的花盆可能就容不下越長越大的桂花樹了。桂花盆栽多修剪成獨乾式:從幼苗開始,選留一個主幹。當樹干達到預定高度時剪去頂端,使其萌發3-5個側枝,形成樹冠。此後每年發芽前進行一次修剪。主要修剪工作就是剪除病枯枝、過密枝、細弱枝,樹形不佳可適當截短枝條,使其萌發新芽,形成新枝。切記修剪不能過度,否則容易徒長枝。對於管理不當,已經形成畸形株的桂花,可採用下列修剪法: 1、長得很高而下部缺少樹葉的植株。將主幹高出部分部分截去(具體高度要根據個人喜好),促使下部樹干發出新芽,長成新枝。第二年按照心想的樹形剪去雜枝。 2、凡經修剪整形後的桂花樹,均應加強水肥管理、保證通風。整形後,在樹干基部或中部發現有可能影響樹形的芽,要及時除去。
❼ 樹樁盆景如何截干蓄枝才好看
自然生長的根系因為在表示形式上有限,製造盆景時可以對這些根系在自然的基礎上實行打造,經過煉根、修根及別的辦法的處理來到達我們所需的欣賞結果及藝術表示。但總的來講,不克不及為了塑造根系而實行造根,需求在不違反大的天然規律的前提下恰當採納響應的處理手腕來完美。不然,即使根系被完整經過報酬力氣砥礪出來,也將得到天然的原色與魅力。
樹樁盆景對樹枝的塑造,次要就是打造出線條美。但是,在理論過程當中,我們還要接納各類藝術潤飾伎倆發揚出來,只管讓枝條平鋪直敘,擺動起來富有節奏感,這么才幹讓我們所謂的「線條」更能表示美感。樹枝的延長要多角度出現轉變,軟硬角兼備,弧曲線相分離,採納多曲構彎,是非適合,讓盆景的線條天然流利而又轉變多端,彰顯勁道。
樹木盆景的樹枝規劃與線條的美感要在一樣平常養護辦理中經歷臨時的潤飾和塑形才幹完成的。我們在操縱過程當中要按部就班,這么才幹更靠近或到達我們預期的設想設想,才幹不時加強對藝術的品嘗尋求與地步的價直表示。在這方面,嶺南盆景的截干蓄枝辦法最能表示出來。固然,截干蓄枝的辦法十分耗時,但更能表示創作者的技法功力和藝術水平的含金量。並且經過不單截枝和修剪,增進植株推陳出新,更利於植株發展,讓逼芽結果更加凸起,讓植株完成華美變身,這應該是製造樹木盆景的主要手腕。
我們這里所說的截干蓄枝並非僅僅依託剪和截,實在也能夠接納扎的手腕輔佐完成,並且我們是在將植株培養到必然程度的情況下才幹接納的辦法。操縱步驟是:新樁培養-截干蓄枝-以蓄為要;剪扎分離-先扎後剪-以剪為主。開始我們需求將植株老樁培養一段時光,讓樹樁有必然承受能力才幹實行截干,並且不克不及深謀遠慮,不然形成事半功倍的場面。特別是一級枝,必然要賜與充足的蓄養時光,不克不及細致,但也不克不及過粗。假如一級枝過於粗大,在截枝以後很難將其蓄養細弱;假如一級枝過於細弱,會形成大的創口截面,並且與骨幹也不和諧。關於二級枝、三級枝??我們都要拿捏好火候,做到恰到好處,讓樹枝跟尾更和諧,搭配更公道,展示更美妙。
當然,剪扎分離不能過於偏重哪一方,特別是沒有經歷恰當蟠扎的樹枝很難表示出天然的美感,因為枝條在木質化以後普通很難對其蜿蜒,假如強加施行,不單難以到達想要的結果,並且簡單折斷樹枝,對植株形成難以補償的損傷。以是,我們需求在枝條木質化之前該當恰當實行蟠扎,定向拿彎,待植株定型後再行剪截。盆景枝條的美,更多的是經過蟠扎和拿彎伎倆來完成的。以是,經過剪截和蟠扎相分離的辦法打造盆景,不單會收縮作品的成型時光還會加強其欣賞價直。
在樹木盆景成為成樹的時分,其枝條也會持續延展,樹冠也會愈來愈痴肥,內膛枝因為遭到光照愈來愈少會逐年枯槁,這時候我們需求實時採納縮剪的辦法將結尾枝梢恰當短截,修剪掉枯死的枝條,同時持續蓄養,讓整件盆景作品以從頭規復和堅持良好的姿勢。從栽種角度來講,合適製造樹樁盆景的老樁該當滿意耐修剪、易蟠扎的特性;而從審美角度來講,該當滿意枝曲葉小,富貴葉茂,集觀花、觀葉、觀果為一體俱佳,固然也能夠是地道的觀花、觀葉、觀果之一,引薦的常綠樹種有柞木、赤楠等。
❽ 家養盆景榕樹的剪枝方法
榕樹修剪的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1) 摘心
在樹木生長發育期,將新梢頂端幼嫩的部位去掉,稱為摘心。摘心可以促進腋芽萌動,多長分枝, 擴大樹冠,同時又能抑制枝條徒長。摘心的時間和次數,與樹種有很大關系。如松樹,宜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而對於易發新梢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樹,一般可在新梢發芽並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摘去葉心。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2)疏芽
樹木在發芽時節,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對於萌芽力強的榆樹、六月雪等樹種,更要注意隨時抹去不利於造型的芽。
(3)摘葉
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有 些樹種如榆樹和黃荊,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一些有色葉木類樹種,如槭樹和石榴,通過摘葉可使葉子顏色更加鮮艷。但是摘去葉子,由於去掉了這些葉子的光合作用,會使樹樁失去積累養料的大好時機,對於一些弱樁來說可能會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盆樹在摘葉之前,要先施2——3次氮肥,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提高其萌生新葉的能力。摘葉時,要保留葉柄以保護腋芽,一般1個月左右即可長出新葉。摘葉要分3——4次行,每次摘去全部葉子的1/4——1/3,相鄰兩次之間要間隔1周左右。摘葉處理後,蒸騰作用減弱,故應控制澆水,避免土壤濕度過大,造成根系腐爛。一般摘葉處理20天左右後即可長出新葉。
(4)短截
剪去部分一年生枝條的方法稱為短截。短截可以迅速增加枝條的分枝層次。一般來說,它是對樹木枝杈的頂層修剪,能使樹木的外觀輪廓更豐滿。根據剪去部分的多少,可將短截分為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5)縮剪
截去多年生枝條的一段叫縮剪。縮剪是嶺南派「蓄枝截干」手法的主要修剪技術,創造出「雞爪枝」、「鹿角枝」等多種曲折多變、蒼勁剛健的造型。縮剪不但能矮化樹型,而且可增強樹木枝杈的表現力,不斷對枝條進行縮剪,可增加盆景層次。
(6)疏枝
將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影響盆景造型的枝,從基部截去。疏枝對全樁起削弱的作用,同時疏去不要的枝,可以保證留下的枝條得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供應,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樹樁生長 。疏枝還要使樁形更優美。
❾ 盆景剪枝的技巧
一、剪遲不剪早。
一般都認為冬季樹木停止生長,是修剪枝條的最佳時機,強調應該「冬剪」。這個觀點是不夠全面的。准確地說,應該是部分樹種可以進行冬剪,如紫薇,冬季短剪後,枝條看似乾枯,春季一到,短枝上就會生長出新芽。但有兩種情況會使冬剪失敗。一是樹種不宜,如榆樹,其枝條一旦有傷口容易失水,所以對榆樹進行冬剪後,其短截的枝條在漫長乾燥的冬季會因失水而乾枯。二是枝條太細不宜,不管何樹種,對太細的枝條進行冬剪,必然會引起枝條枯死。其實,「春剪」優於「冬剪」。初春樹木萌芽前剪枝,此時氣溫適宜一些,加之較短時間內就會萌發新芽,故無枝條乾枯之虞。與「冬剪」相比,「春剪」也並沒有其他害處。杜鵑、梅花等春季開花的樹木,還必須再晚一些,待開罷花以後再剪枝,否則,剪除了花枝就事與願違了。
二、剪粗不剪細。
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對尚未木質化的新枝進行短剪,希望當年再長出側枝,然後再剪,一年內剪兩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幾級枝托。作者以前就這樣做過,結果事與願違。一是有些樹種枝條未木質化時修剪,並不能發側枝,卻從剪斷處發芽繼續向前生長,形成不了角度,如枸骨。二是強行剪枝成托會使作品失勢。女貞、水楊梅等樹種,嫩枝剪後是可以發側枝的。但也不宜這樣做。枝條短剪成托,必是預定了枝托的長度,設想作品成型後,枝托的長度無大的變化。但如果成托的枝細嫩,就會繼續較快地生長。這樣一來,幾級枝托的長度就會大大超過預定長度,顯得比例失調。整個樹勢纖細、單薄,而且無法彌補。實踐證明,正確的做法是必須等枝條木質化及大致長到預定的粗度再剪。這樣,側枝長出必然形成較佳的角度。要克服急躁情緒,預定作枝托的枝條,一定要讓其長到預定的粗度,一般至少要生長一年,如不夠粗,不惜再長一年。
三、剪肥不剪瘦。
對枝進行短剪後,枝托上很長時間不發新芽,即使發了芽,側枝生長也不旺盛,這是因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壯芽,快長新枝。用肥量在不至產生「肥害」的前提下多多益善,在生長旺季,可以間隔著澆一次水、澆一次肥。但要注意不可太濃。這樣做,在溫度適宜的生長季節,側枝應會不停地生長。
最後,必須說明,「三剪三不剪」,是針對未成型盆景而言的。如果已定型的盆景作品,剪枝是為了保持樹型,以避免盆景長大長野,自當別論。
❿ 養護的盆景枝幹斷了,怎麼辦有方法補救嗎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嗎
我們在栽培盆景的時候,因為養護上的失誤和在造型時,難免會折損枝幹。如果說,這段枝幹對於整體的樹形來說,屬於備用枝,不是很重要,不會影響到盆景的造型,那還好,可以進行短截重新養枝或造型或者直接整個枝條都修剪掉,清理干凈。如果是某一重要的造型枝,那就麻煩了,舍棄,等於幾年功夫白費,不舍棄,勉強用之,造型大打折扣不說,殘枝也不太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