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核盆栽
❶ 種植山楂樹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山楂適合種植地區
山楂主產山東、河南、山西、河北、遼寧。
山楂種植技術
苗木選擇
盆栽軟籽山楂選擇1年生健壯苗木是關鍵。盡量選擇根系發達、須根多、利於吸收的水平根豐富的苗木,是提高成活率和培養樹形的關鍵。
3、砂藏的溫度為0~5攝氏度,經80天層積,便可催芽播種於大田,培育砧木苗。在按苗的大小分別栽於苗圃中,栽苗前要整翻土地,加強管理。
❷ 山楂籽能種出山楂樹嗎
山楂里山楂籽是不可以種的啊 是插枝
特點:
(1)根系淺,發根難,根櫱苗多 山楂為淺根性樹種,主根不發達,但生長能力強,在瘠薄山地也能生長。側根的分布層較淺,多分布在地表下30~60厘米土層內,最深可達90厘米,10厘米以上和90厘米以下土層內的根量很少。側根主要分布在40厘米左右的土層內,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圍,約為樹冠的2~3倍。
山楂苗定植後,當年發根較晚。因此,定植當年地上部生長較弱,第2年緩苗後,長勢轉旺,以後便一年比一年旺。但修剪時不能因長勢旺而大甩大放,甚至連延長枝也不剪,這樣會影響樹體結構和骨架牢固,影響枝組的合理分布,雖然可能提早結果,但結果面積小,產量低。
山楂的根系常發生不定芽,形成根櫱苗,且多發生在5~20厘米的表層土壤中。可用於繁殖苗木或更新。
(2)山楂的頂端優勢強於蘋果、梨樹 因其頂端優勢強,所以,樹冠內部的中、短枝和小枝組的壽命相對較短,結果後很易衰亡。頂端優勢越強的樹,內膛光禿的現象也越嚴重。所以修剪時應注意抑制頂端優勢,維持樹冠內膛枝組的健壯生長。抑制頂端優勢的常用方法,是加大骨幹枝的開張角度。頂端優勢減弱以後,內膛的中、短枝轉化力增強,副芽和隱芽也可能萌發新枝,利用這些枝條培養結果枝組,可使內膛充實、豐滿,擴大結果面積,提高果實產量。
(3)山楂的頂芽肥大、飽滿,延伸能力強 山楂的頂芽萌發後,往往獨枝延伸生長,而且生長勢很強,生長量很大,這對下部側芽的萌發和生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山楂除頂芽肥大外,以下的2~3個側芽,也比較肥大,其萌發力也很強,長勢也較旺,但下部側芽的萌發力則很弱,所以,枝條的下部和內膛,就比較容易光禿。
由於山楂發育枝前端的幾個芽萌發力較強,所以,樹冠外圍的枝條,往往多而密集,導致內膛光照惡化,小枝稀少,結果面積縮小,結果部位外移,影響產量。
(4)山楂樹適應性強 即是在山嶺薄地,生長發育也比其他果樹為好;肥水條件較好的山楂園,容易獲得連年豐產,也不易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
山楂樹體高大,樹冠常大於蘋果樹和梨樹,乾性也很強,其中干常強於和大於一層主枝。因此,山楂園的株行距應適當大些;修剪時,一層主枝的開張角度不宜過大,以免助長中乾的過強長勢。
(5)山楂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強 強旺的發育枝短截後,能抽生3~5個長枝,長枝以下還可能抽生幾個中、短枝,再往下的側芽便成為隱芽,這些隱芽不易萌發,所以,下部常易光禿。樹齡越大,隱芽萌發越困難。因此,山楂老樹較難更新。但在主枝基部的隱芽,有時可萌發徒長枝,可代替下層枝進行更新。
(6)幼樹生長旺,發枝上強下弱,基部常不萌發,所以層性明顯 山楂幼樹發育枝的年生長量,可達2.0米以上,而且有2次生長現象,停止生長的時間也比較晚。
山楂幼樹營養生長占優勢,地下部根系的生長也很快;離心生長較快,水平生長較弱;地上部樹冠擴展快,縱向生長大於橫向生長,發育枝在年周期中,可長達40多節,枝條粗壯,但短枝很少,所以,幼樹的整形修剪,應在不影響骨架的前提下.盡量多留小枝和輔養枝,緩放臨時性長枝,以期緩和樹勢,增加中、短枝數量,在擴大樹冠的同時,及早成花結果。
山楂幼樹未結果之前,一般長勢很旺,一旦結果之後,生長勢明顯減弱,營養枝數量迅速減少,結果枝數量明顯增加,結果過多時,樹勢很易轉弱。
(7)山楂樹結果早,壽命長 嫁接的山楂苗栽植後,一般2~4年即可開花結果,以後便隨著樹齡的增長,產量逐年增加,到10年生前後,便進入盛果期,到60~70年仍不衰老,繼續結果。單株或單行栽植的山楂樹,結果年限更長,有的可達150年以上。但如修剪不當,忽輕忽重,則樹勢很易轉弱,產量大幅度下降,樹體壽命也明顯縮短。
(8)山楂樹成花容易結果早 山楂幼苗定植後,5年便可豐產,像蘋果樹那樣適齡不結果的現象是比較少見的。
由於山楂樹成花容易結果早,所以,在幼樹期間,如結果過多,易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而成齡大樹,因樹體貯備營養較多,只要結果不是過多,一般不出現大小年結果現象。
山楂的結果枝共有6種類型:長果枝、中果枝、短果枝、長梢腋花芽果枝、中梢腋花芽果枝
❸ 盆栽山楂主要繁殖方法有哪些
①實生砧培育
實生砧木苗是指用山楂的種子播種後所得到的苗木,是用作嫁接優良品種的基砧。採用此方法所培育的砧木,主根明顯,側根發達,生命力旺盛,所嫁接苗木質量好,適應性強,栽植成活率高。但一般生產上常用栽培品種,具有單性結實的特點,種仁率一般很低,一般不能用來作種子使用。因此,培育山楂實生苗木時應選用野生小種型、種仁率高的種子,才能獲得較多的苗木。
山楂種子外殼堅硬,種子發芽困難,用常規的層積處理方法須經兩個冬天才能正常發芽,即第一年採集種子進行層積,第三年春天才能播種出苗。
為了提早獲得苗木,縮短層積處理的時間,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提早採集種子:在果實已發育正常,種仁已經變硬,而核殼未完全變黑之前,華北地區8月中旬進行種子採集,一般能達到其目的。
促其種殼早裂口:將採集到的種子不經過完全晾乾,進行日曬夜泡,如此反復處理1~2周,待種殼裂縫率達70%以上時,再進行層積和播種。
提早沙藏層積處理:9月下旬以前選干凈河沙進行沙藏層積處理或直接播種,過晚影響出苗率。
山楂實生播種砧木苗的生長速度較緩慢,應注意播種密度和留苗量,一般每667米2(摺合1畝)留苗量在6000~8000株較適宜,並且應加強肥水管理,少量勤施氮、磷、鉀肥,當苗木長到30厘米以上時適時摘心,促其加粗生長,10天左右即可嫁接。否則當年播種苗木不易達到嫁接所需粗度。
②分株法
山楂萌發根櫱的能力很強,選野生山楂分布較廣的地區或山楂栽培園內,利用其根櫱苗進行移植歸圃集中管理,統一嫁接,能獲得無明顯主根、須根發達且距離根頸較近的優良盆栽苗木。
③根插法
山楂根系的不定芽極易發生,選用帶須根的任何一段根進行扦插,均可成苗。具體方法是:春季未萌芽前,將直徑0.1~1厘米粗帶須根的根切成12~14厘米的根段,用每升水含0.1~0.5毫克赤黴素的溶液速蘸,然後用濕沙培放6~7天後扦插,灌小水使根系與沙土密接,半個月左右即可萌芽。
④嫁接
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培育的砧木苗,必須嫁接適合於盆栽的優良品種,才能進行生產利用。具體嫁接方法有:
枝接
即利用栽培品種的枝條做接穗進行嫁接。生產上山楂的枝接多在春季進行,常用的方法有劈接、腹接、切接、皮下接等。
芽接
即利用所需品種的芽片做接穗的嫁接方法。芽接多在秋季進行,接後當年接芽不萌發,待來年春季在成活接芽的上方0.5~1厘米處剪砧,促其接芽萌發生長,常用的芽接方法有T形芽接、嵌芽接等。
❹ 怎麼才能用山楂核種山楂樹呢詳細一點吧
山楂核的木質部分很厚也很堅硬,直接種的話很不容易出苗,必須在播種前預處理一下,比如用鹼性溶液浸泡幾天,或把木製的外殼砸開,直接種種仁,不過像這樣砸會容易傷到裡面的種仁。
❺ 山楂籽怎麼種小盆栽
使用山楂籽種植小盆栽應選擇適宜的時間,在春、夏、秋季進行最後。種植前應准備好內成熟的種子,之後沙藏處理,容等到第二年播種。播種時每個花盆差不多2、3粒種子就行,播種太多生長會受到影響。播種後要稍微澆些水,太乾的話不會發芽。
山楂籽怎麼種小盆栽
一、種植時間
種植盆栽前應選好時間,可以在春、夏、秋季進行,冬季的時候是不適合進行種植的。若是在秋季栽種的話,就可以挑選在落葉之後到封凍之前的時候。
山楂盆栽
二、種植方法
1、在種植時應先准備好種子,只有使用成熟的種子才行,不然它就很難發芽。在播種前應該先沙藏處理,把種子和濕沙混合放在50-100cm的溝里,再覆蓋起來,等到第二年的夏季取出。
山楂盆栽
2、取出種子之後就能播種,在播種的時候一個花盆不能播種太多棵種子。種子播到土裡後要蓋上一層1cm的厚沙就行。如果說直接購買的種子,是可以直接進行播種的。
三、注意事項
在種植好之後,是需要稍微澆一些水的,如果說土壤過於乾旱的話,它的種子就很難從土中萌芽出來。
❻ 山楂核砸開之後發現是實心的,它是怎樣發芽的。
這位朋友你好!其實山楂核並不是實心的,裡面應該有種仁的。你買的應該是經過人工培育的山楂樹結的果實,種仁退化了,核里的空腔比較小罷了。如果你有耐性,全部砸完它,或許就能碰到有仁的。
山楂也有很多品種的,有種仁的比例也不一樣,就是高的也不超過30%,且品質越高的有仁率反而越低。
培育山楂樹木,並不使用人工培育的山楂種子,而是使用野山楂,野山楂發芽率要比人工培育的山楂出苗率高。
可惜我沒有圖片。
❼ 山楂籽怎麼種發芽
種子處理1、早采種沙藏法野生山楂果提早采種出苗快,即在生理成熟期內采種,時間一般為8月中旬至9月上旬,以果實初著色期采果較為適宜。這時種子基本成熟,而種核還沒有完全骨質化,縫合線也不太緊,利於出苗。 採集山楂果後,用碾子將果肉壓開(切不可壓傷種子),然後用水淘搓,除去果肉和雜質,再將凈種放在缸內用涼水浸泡10天,每隔兩天換一次水。 從缸內取出山楂種子,趁濕進行沙藏。按體積將一份種子四份濕沙(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滴水、松開不散為宜)混拌均勻,放入挖好的坑內。坑挖在向陽背風處,深1米,寬80厘米,長度視種子多少而定。將混好的種沙放在坑底攤平,厚度8-10厘米,然後在種子上方10厘米處搭放一層木棒,木棒上放一層薄包或席頭,並在坑的中間立一把秫秸作為通氣孔。然後將土填回坑內,並稍高於地面,以防積水。種子沙藏時間180-210天,次年4月初(清明)開坑取芽播種,種子發芽率可達95%至100%。 2、變溫處理沙藏法這種方法用於干種子,即將純凈的野生楂種子浸泡10晝夜,每天換水一次,再用兩瓢開水兌一瓢涼水的溫水浸泡一夜。批二天撈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曝曬,夜浸日曬,反復5-7天,直至種殼開襲達80%以上時,再將種子與濕沙混勻進行沙藏。 上述方法適用於早秋,深秋可用下法:將凈種子用「兩開一涼」的溫鹼水(每500克種子加15克食用鹼)泡一晝夜,而後用溫水泡4天,每天早晚各換溫水一次;然後夜泡日曬,有80%種殼開襲時即可襲藏。 沙藏坑挖在向陽處,深1米,寬60厘米,長度視種子多少而定;將混有濕沙的種子在坑內鋪25厘米厚,上再蓋5厘米的濕沙;坑口用秫秸蓋嚴,覆土30厘米;坑兩頭各立一把秫秸通風換氣。第二年3月中旬開坑檢查萌芽程度,扭嘴即可播種。
❽ 山楂核 怎麼發芽
播種以前必須進行沙藏處理。方法是,將種子放到潮濕的沙子內,低溫保護一個月左右。促使種子後熟和打破休眠期。春季就可以播種。
❾ 山楂籽怎麼快速發芽
山楂是我們生活中常吃的一種果實,對健胃消食效果特別的好。山楂的種子外殼都特別的的硬,導致芽穿不透外殼,所以一般的山楂種子都發不出芽。那麼到底有什麼方法能讓山楂種子發芽呢?
山楂種子怎麼發芽
1、山楂應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採摘,在種子成熟期更易發芽。取出種子再用水搓洗,將洗凈的種子用清水浸泡10天,每隔兩天換一次水。10天過後,趁濕進行沙藏,把種子與濕沙混好,放入向陽背風的坑內。次年4月初開坑取種播種。
2、干種子,首先涼水浸泡10天,每天換水一次,10天後再用50度溫水浸泡,第二天撈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夜浸日曬,反復5-7天,然後進行沙藏。
3、用溫水浸泡3-5天,將種子撈出和鮮牛糞攪拌,然後放入坑內。
山楂育苗繁殖
山楂播種育苗,盆友如果不是商品化規模生產,沒必要用播種法。因其操作麻煩,唯一的優點是可以得到大量砧木苗,其介紹如下。
1、山楂種子種皮堅硬,吸水困難,種胚具有長期休眠的生理特性,一般沙藏兩冬一夏才可以打破休眠。野生山楂採收堆積腐爛以後,用水漂洗去果肉,就得到種子。沙和種子比例為3比1,混拌均勻,藏於容器內或地坑中,保持透氣和一定的濕度,經一個夏季和兩個冬季的沙藏,第3年春就可以播種了。大田起壟,壟距70cm,高10-15cm,壟面兩側開淺溝,深1-1.5cm,條播覆土造墒後壟面蓋草保濕,待稍有幼芽出土去除蓋草。幼苗長出2-3片真葉可施喂一次薄肥,來年春天移栽一次。經2-3年培養就可以作為砧木進行嫁接了。
2、根孽育苗。山楂根部裸露後,容易萌生根孽苗。介於這種習性,盆友可在早春土壤解凍後採集山楂根短截成15cm的小段,插入沙壤土的溫室培養床中,根條插入深度與床面持平,株行距15-15cm,生根發芽前水份要求比扦插枝條水分略少。出苗後同播種苗一樣養護,來年春季移栽。
3、果園淘汰樁和野生樹樁的採集後一般先在大田養護1-2年再上盆。
山楂種子播種技巧
山楂種子經過層積處理以後,可以春季播種或秋季播種。秋播在土壤封凍前進行,春播在土壤解凍後即可。播種方法主要有條播和點播兩種。條播分為寬行幅播、窄行幅播以及大小行幅播;畦播可分為3行幅播、 4行大小壟幅播。生產上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多採用畦播;水源缺乏地區及山區常用條播。一般畦條播的,行距為20厘米左右,多採取橫向開溝,溝深2厘米左右,不宜過深。然後將種子均勻地條播於溝內,及時覆土。
催芽處理的種子,可做畦點播。可以按一定距離用點播器壓出播種穴,根據種子發芽情況,每穴點播2—5粒種子,覆土1.5厘米。
無論條播或點播,覆土後畦面都要蓋0.5厘米厚的細河沙,並輕輕鎮壓一下,畦土乾旱時,可灌1次透水。
山楂種子的播種量,因種子大小和種核的有仁率高低不同差異很大。一般山植種子每公斤8000粒,每畝播種量50—125公斤,出苗率為15—30%,每畝可出砧木苗5—6萬株。
病蟲防治
防治紅蜘蛛和桃蛀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噴布2500倍滅掃利。
防治桃小食心蟲在6月中旬樹盤噴100~150倍對硫磷乳油, 殺死越冬代食心蟲幼蟲,7月初和8月上中旬, 樹上噴布1500倍對硫磷乳油,消滅食心蟲的卵及初入果的幼蟲。
防治輪紋病在謝花後1周噴80%多菌靈800倍液, 以後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噴1次殺菌劑。
對白粉病發病較重的山楂園在發芽前噴1次5瘦石硫合劑,花蕾期、6月份各噴1次600倍50%可濕性多菌靈或50%可濕性托布津。
如上所述,山楂種子的外殼雖然硬,但並不是沒有方法提高發芽率的,將種子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再種基本能大大提高發芽率。而且喜歡盆栽的朋友,還可以在家裡種個山楂小盆栽,既美觀又大方。
❿ 用山楂核能種出山楂樹嗎
用山楂核能種出山楂樹,方法一般如下:
將野生山楂(山裡紅)早採收,取種後,隨進行水燙曝曬處理。其方法:先將種子淘洗干凈,放入60攝氏度的水中浸燙半小時,其間要隨時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再將經水燙的種子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5天,然後取出曝曬直至裂口。如果用購買的種子,應在水中浸泡24小時,經過搓洗後再放入60攝氏度水中浸燙,半小時後放入冷水浸泡5~7天。白天將種子在水泥場上或石板上曝曬,夜間再浸入水中,反復進行直至種子有50%以上裂口時,再進行砂藏層積。砂藏的溫度為0~5攝氏度,經80天層積,便可催芽播種於大田,培育砧木苗。
山楂樹種植(培育新株)的其它常用方法:
1、根櫱苗繁殖
山楂每年都會在樹下自然發出較多的根櫱,是培育砧苗的好材料。春季將根櫱苗挖出,按苗的大小分別栽於苗圃中,苗的株行距一般為15~20X35~40厘米。栽苗前要整翻土地,施入有機肥,作畦得墒。栽勒後及時澆水,加強管理,秋季嫁接品種。
2、根段扦插繁殖
把苗木出圃或果園施肥翻地時獲得的斷根收集起來。直徑0.4~1.0厘米的根,剪成12~15厘米長的根段,春季進行扦插。扦插時要邊插根邊將土踩實,使根段與土貼緊,然後澆水保墒。萌芽後及時去掉多餘的芽子,只保留1個壯芽生長,秋季嫁接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