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石金獎
⑴ 山西的觀賞石
(一)山西觀賞石研究的概括
觀賞石是未經人們琢磨加工的天然岩石,如今允許將其切開(只允許一刀),或將岩石打磨拋光。石料經過細工琢磨,構成一定形狀,成仙成佛,成獸成禽,那是工藝品,而不是觀賞石。觀賞石一般指體積較小,可置於案幾之上或廳堂之中。再大一點就成園林石,需放到庭園、公園中去。
山西觀賞石的研究起步較早,但那僅僅是山西愛好者在外地著作中有涉獵,它不是描述山西產出的觀賞石。詩辭賦文中戲論觀賞石,如唐朝白居易、柳宗元,宋朝米芾等都對觀賞石有所論述,但未見山西產的觀賞石。
我國對觀賞石鍾愛起源甚早,尤以北宋年間花石綱最著名,但那都是大型園林石型的觀賞石。而細小把玩型觀賞石的開發,則遲到20世紀末才起步。以中條山西南垣曲一帶鄉民從澗溪中尋找天然梅花玉起步,到人工開挖梅花玉,然後切割、研磨、拋光成型。
梅花玉,也稱梅花石,是產於18億年前中元古界西陽河群的安山岩,含白色、紅色、綠色的杏仁體,火山氣孔充填形成同類細脈,從而構成枝枝寒梅雪中怒放的畫面,所以稱它為梅花玉。
梅花玉起源於河南汝陽,早在西周就出現天然梅花玉,東漢劉秀封其為國寶級國石。此後一直開采不歇,用它來加工成文房中的筆洗、筆筒、筆架、鎮紙,有的加工成茶壺、茶杯、茶盤;有的加工成花瓶。只有少數加工成扁平的橢球狀用以觀賞。到20世紀末,河南汝陽的安山岩將采盡而被當地政府作為礦產地保護禁采。恰恰此時,山西垣曲梅花玉問世,參加幾次全國奇石展評,屢次捧得金獎,成為當時奇石界的一匹「黑馬」。從參加奇石展評中獲得啟發,中條山開始大規模開采黃河石、五龍玉(中條群條帶狀大理岩),同時有異種「菊花石」以及各種造型石,甚至靈璧石、海金石的加工,產品被洛陽一帶石商收購,成為該地帶黃河石的市場主體。
20世紀90年代後期,山西昔陽、河曲、臨縣、靈丘諸地奇石愛好者自發在當地採集觀賞石。山西地質調查中,雁北天鎮—右玉一線發現「雨花石」,加上各種礦物晶體及化石,合在一起終於形成山西的觀賞石資源供體。
2008~2009年間,在籌建的山西地質博物館標本採集的引領帶動下,以全省系統的地層、岩石、礦石標本採集為契機,幾個奇石愛好者編寫出《河東奇石》山西觀賞石圖集。山西著名觀賞石學家、我國觀賞石協會顧問侯桂林編著的觀賞石專著《與石共語》正式出版。2013年1月,山西省觀賞石協會正式成立,全省按地區成立分會。同年,山西省觀賞石資源調查項目被審批通過,全省調查工作正在展開。山西觀賞石開發高潮也正在掀起。
(二)觀賞石的命名問題
觀賞石的分類各家認識不一,全國沒有統一的命名標准或原則,由各地各人對觀賞石自由命名,造成命名五花八門、名稱繁多,更有不少命名極易引起誤判。例如廣西大化縣出產的觀賞石被命名為「大化石」,它極易與古生物化石混淆不清。再比如江蘇省銅山縣呂梁鄉產觀賞石,命名為呂梁石,也極易與山西的呂梁山脈、呂梁市(地區)混為一談。
觀賞石中的長江石、黃河石的命名太廣、太大。沿黃河、長江長達數千千米,觀賞石種類繁多,沒有嚴格定義,是「一個大帽子,囊括眾分子」,凡黃河沿岸、長江沿岸許多點的不同岩石均可稱「黃河石」、「長江石」。觀賞石,其實是地質行業中一個特殊類型的岩石、礦物、化石、事件石的綜合,應該屬一門新興的地質類學科,所以它們的命名不應該隨意,任憑個人興趣愛好而叫。它也應向飾面石材靠近,應該用雙名法——地質學命名與商業上命名相結合。比如含杏仁體的安山岩——梅花玉,常州溝組石類砂岩——黃河石。否則將造成商界學界紊亂,不知商品命名的觀賞石究竟為何物,影響到對它們的評價、尋找和推廣。
今天,觀賞石已納入國土資源部管理。筆者在此也希望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能盡快制定管理科學、系統的命名原則,並且進一步釐定已有觀賞石的分類及定義,確定新的觀賞石命名系列。
(三)山西的觀賞石
(1)梅花玉。是以中元古代早期火山岩為原石,經天然沖刷或人工打磨,具備紅、白相間組成的寒梅圖案的卵形岩石。它始產於中條山南麓垣曲縣東南同善、華鋒兩鄉的北山。後相繼在蒲掌、英言、王茅、毛家灣諸鄉也有產出。2008~2010年間,經省國土資源廳正式立項調查,查明中條山區各縣幾乎都有分布。凡中元古代安山岩出露處,都可以形成梅花玉。現查明這套火山岩厚約5000米,出露面積1000平方千米,除垣曲縣以外,在相鄰的夏縣、翼城、聞喜、絳縣、陽城均有優質梅花玉產地。此外在沁水、平陸也有零星分布。向南可延伸到河南省北部的濟源、孟津、三門峽、盧氏、靈寶;向西進入陝西的洛南。這套火山岩在山西稱西陽河群,在河南、陝西稱熊耳群,其實是一套地層在不同地區的兩種命名而已。在山西臨縣漢高山周圍及古交的小兩嶺一帶也有這套地層分布,其中也有梅花玉產出的可能。
梅花玉的原岩為安山岩,統體成深褐色、深綠色,也有褐紅色、灰黑色,硬度5~6之間。當它的氣孔全部被白色的石英或方解石充填後呈白色杏仁體;當被紅色的方解石、石燧所填充時則成紅色的杏仁體;當被綠色的綠高嶺石充填則成綠色的杏仁體。如果在這些含杏仁體的岩石上,被後期同質的細脈充填時,便會形成白梅、紅梅、綠梅三大類樹形寒梅圖案。當然還有紅白相間的混合梅,共四種類型。
梅花玉質量的好壞,在於梅花與梅枝的搭配,即杏仁體與脈體的關系,當脈體較粗時,可構成虯枝老梅;當脈體較細時,形成嫩枝細梅。當火山岩中含多量細小綠泥石杏仁體時,還降低梅花玉的質量,使之成斑駁、不均的底色,影響到梅花玉的圖案質量。特殊情況下,綠色脈體成不規則斑塊狀時,可形成綠葉紅荷或白荷的圖案。個別不規則細脈還能構成王羲之的「曲水流觴」的場景。
梅花玉一般為(橫)10~35厘米×(高)20~35厘米×(厚)5~10厘米,個別大的可達30厘米×60厘米×15厘米。
歷山石
(2)歷山石。原是黃河石的一種。產於黃河岸邊的河卵石,只要能構成一定圖像,不論質地、產地,皆稱為黃河石。因為黃河石用得太濫,分布又太廣,所以重新命名。產於中條山—崤山一帶長城系底部的石英砂岩,受(晚期成岩作用後)風化作用滲入鐵錳質膠體積淀,或褪色斑、氧化斑的疊加,形成各種圖案,均稱為歷山石。命名歷山石的原因是運城市垣曲縣—晉城市陽城縣—臨汾市翼城縣三縣交界的歷山(又稱舜王坪)為中條山主峰,海拔2300餘米,山體全部由長城系常州溝組石英砂岩組成,其厚度千餘米。歷山乃舜帝觀四季物候及日月星辰而制定我國第一部歷法的所在。歷山石含華夏先祖誕生、華夏文明起源之意。
歷山石始產地在垣曲縣同善鎮—舜王坪的公路上。那裡近於水平產出的石英砂岩節理較發育,後期風化作用滲入鐵錳質膠體,在岩石中形成鐵銹色不規則環帶,一經磨製,便可出現各種奇妙圖案:人物仙佛、雲霧海濤、文字數字、走獸魚龍等。當成岩作用後期因砂岩中少量礦物氧化時便會在岩石上出現紅色圓形氧化斑;當氧化帶中某些物質發生還原作用時,便會在深色岩石中出現圓形淺色的褪色斑。它們結合地層的紋理,於是便會造成「長河落日圓」、早霞托日出、夜空三星高照等天文星象圖案,可稱為「日月石」。
歷山石分布范圍比梅花玉廣,它是不整合在西陽河群安山岩之上的第一套中元古界底部砂岩地層,廣泛地出露在太行山南段及中條山、崤山、太華山。北部出露在燕山山脈。所以在京、津、冀、晉、陝、豫六省市中均有分布。歷山石摩氏硬度6~7,一般成型歷山石寬高厚在15厘米×10厘米×5厘米~20厘米×30厘米×15厘米。
(3)五龍玉。是新命名的一種觀賞石,原產於垣曲縣—聞喜縣—夏縣交界處的中條群大理岩中,由龍峪組與余元下組交界處的紅色條帶狀大理岩以及余家山組、余元下組中的青灰色條帶狀大理岩構成。這套大理岩沉積條件不穩定,所以原生層理不平整,常呈波浪狀,加上受到中條運動的影響,使地層發生褶皺,因此條帶狀大理岩就會被褶皺、盤曲成各種各樣的圖像,在不同斷面上形成千姿百態的花紋。
五龍玉主要由青白相間的條帶盤成不同圖案,多山石風景、飛瀑行雲、龍飛鳳舞及人仙、鳥魚等圖案。其次大理岩由棕紅黃白條紋組成,經柔皺,不同切面上呈現出怒火熊熊、紅雲盤繞及人物胸像圖案。第三種為透閃石大理岩或裂隙充填的大理岩,透閃石結晶成針條狀冰花,裂隙中細脈浸染而呈風雨中竹影搖曳、秋葉斑斑圖案,別有一番風味。
之所以命名五龍玉,是因為此類觀賞石主要集中在垣曲縣境內,垣曲縣有五條溪澗東西向排列,由北部中條山麓向南注入黃河,就如五龍入海。其中21世紀初垣曲縣奇石協會主席獲得一塊近1立方米大小的巨石,內含五條飛龍(於雲霧中),他命名五龍玉,後作者與他討論共同定名,也為紀念他(因病去世),因此命名五龍玉。
五龍玉硬度3~5,一般長高厚25厘米×30厘米×10厘米。產出與中條群大理岩分布區一致,除在垣曲、聞喜、夏縣三縣交界處以外,還在運城市的平陸、芮城兩縣交界的分水嶺一帶涑水雜岩中產出。
(4)野菊石。本類觀賞石由菊花石演變而來,菊花石是黑色板岩中方解石、堇青石、紅柱石等淺色礦物斑晶聚合成放射狀菊花圖案而得名。而我們命名的野菊石是中條群篦子溝組菊花狀方柱石二雲母片岩中,白色為方柱石聚合成花朵狀,此花葉並非披針葉狀花瓣聚合,而是不規則細葉團聚合而成的朵朵野菊,故而以野菊石命名。
野菊石是中條群區域變質作用以後,熱變質作用疊加而成,早期的灰黑色二雲母片岩中新生長出方柱石斑晶構成白色花朵。本類構圖頗具美感,可惜岩石基質結晶粗大,無法打磨光滑,因而底色灰暗,淡然無光,突不出野菊之美。本類岩石——方柱二雲片岩除在中條群產出外,在絳縣群底部的橫嶺關組也有產出,該組地層分布在垣曲縣西北與絳縣交界處。此類岩石摩氏硬度4~5,塊度20厘米×30厘米×10厘米。
(5)金海石。原產地在京東平谷區金海湖(水庫)邊,由長城系常州溝組石英砂岩後來風化淋濾下來的環帶狀鐵錳質膠體侵染形成而命名。此類膠體系裂隙多次開放,鐵錳質膠體多次滲透形成,所以顯示了早期膠體環上部被溶解,後來膠體環在溶解處生長,構成新月形交錯層,這種成因的交錯層極易與沉積形成的交錯層的沉積構造相混淆。由於此類成因不僅只發生在長城系地層中,我們在五台群高凡亞群變質粉砂岩中亦可見到,在白堊系底部左雲組長石砂岩中亦可見到,但此時砂岩已變成淡紅色長石砂岩。
金海石的多次弧形花紋能塑造出群山莽莽,波濤洶涌,洪波連天,種種流水的圖案,也可形成胖子團聚造型。
金海石
雨花石
金海石摩氏硬度6~7,按大圖案的大小,一般長高厚25厘米×10厘米×5厘米。
(6)雨花石。是南京雨花台周圍的長江二級階地上所產的已被磨圓的河床礫石。它們以各種瑪瑙為主,直徑為3~10厘米,其次有黑色燧石、粉紅色石英。雨花石類的瑪瑙其實是方山玄武岩所含杏仁體,經長江水沖刷、磨蝕後剩下的杏仁構成的礫石,玄武岩早已風化成泥。本來雨花石以天然河床礫石浸泡在水中,養在碗中才顯示其晶瑩剔透,色彩鮮艷,構圖奇妙。20世紀60年代後,用人工拋光代替自然腐蝕、浸泡,而且採用機械化開采,用水龍頭沖刷二級階地砂礫層後,取出其中沙子供建築用,將其比較小的礫石,一齊放入滾筒中磨蝕、拋光,然後人工分揀,將非瑪瑙的納入筐中,以手抓一把論價,再按花紋巧妙程度分級,最後排出有特殊構圖者,即瑪瑙定型可構成山水風光、人物、動物等列為上品,其價可能是普通雨花石的幾百乃至上千倍。而今為了保護雨花石資源,蘇皖兩省已作為地質遺跡保護而禁采。今天南京一帶很難購到真正的雨花石了。
山西的雨花石發現於20世紀後期,在大同地區左雲、右玉、天鎮一帶1∶20萬區調填圖中發現,那是侏羅紀-白堊紀地層中的礫石。它們來自侏羅紀火山岩中的杏仁體,磨圓成礫石包含在礫岩中,被沖刷在近代河谷地帶。與南京雨花石相比,山西產的雨花石一是無法開采,它長在礫岩中,很少產在沙灘中,所以無法開采而從沙中獲取。其次質量較差,大同地區的雨花石中多為白色纏繞的花紋,與透明石英兩者合成,缺少紅色為基調的各種瑪瑙,因此只能作為個人愛好而在基岩中、河床里尋找,很難形成一個產業。
(7)擔山石。這是產於垣曲的新品種。擔山石群是古元古代中條群之上一套碎屑岩地層,經區域變質而成。今天形成觀賞石的有兩種,一種燧石質角礫岩、礫岩都包括進來,這種不能構成奇異花紋的礫岩都稱擔山石。擔山石摩氏硬度視礫岩組成而定,一般5~7之間,塊度一般長徑在10~15厘米左右。
另一種模樹石是具有黑色(或棕色)柏樹模樣花紋的石英砂岩,在山西省垣曲模樹石由中條山南坡長城系石英岩構成,因後來順節理有錳質液體滲入凝結而成。個體大者長徑可達40厘米,成一片鬱郁蔥蔥的森林,小者巴掌大小,其形態酷似羊齒類植物花紋。
(8)大寨石。產於昔陽縣大寨周圍,是奧陶紀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蝕後形成的奇形怪狀的石灰岩,屬造型石類。大多產於奧陶系灰岩被溶蝕而落在新生界地層底部,所以有的有包漿,即黑色發亮風化外膜,因而具有「靈璧石」的特性。有的敲擊可發出清脆的樂音,不過裂隙皺紋比較少,不像靈璧石多裂隙溶溝而使岩石「更皺」。
大寨石之名由當地奇石愛好者所起,山西凡有奧陶紀石灰岩地層分布地段,當其附近新生界地層發育時,其中底部礫石層或礫岩中部都可產出大寨石。中條山已有採集,雁北左雲、右玉、河曲、保德一帶均有零星報道。此類大寨石一般指小型可在案幾上擺設的,再大一些就成為園林石,更小一些成盆景石。所以只有10~50厘米大小才可納入觀賞石范圍。
(9)姜結仁。地質上稱鈣質結核。原生薑結石發育在新近系紅土及第四系黃土中,是土中地下水上升蒸發後留下碳酸鈣沉澱凝結而成。一般新近系中結核個體大,外形復雜,第四系中鈣結核小。
榆次北山河灘砂層中,在經淋濾堆積呈黑色碳酸鈣附著在早期灰色結核上,具兩次形成特點。該地許多結核個體很小,長徑3~4厘米,常形成各種人體造型,配上背景,分出男女,可製作故事造型。鈣結核中常見球形結核,當其中包入水分時,形成含水響結石。山西鈣結核遍地皆有,現知有河曲、榆次愛好者收集較多。
鈣結核硬度3~4,一般從地層中脫落再經河水沖刷者較好。
(10)鍾乳石。一般產在石灰岩區溶洞中,受國家明令保護,但當它們因溶洞受毀而被沖到河谷中,或長在石隙外露時,就可採集。山西大小溶洞很多,大的、好的已開發成旅遊區,小的無人問津。
鍾乳石
鍾乳石是石灰岩被溶蝕後,經一定距離搬運後又沉積、凝結起來的奇石。其中不少具有奇特造型而成優秀的觀賞石,經切割、打磨、拋光後,可形成特殊的紋理石。
(11)泉華。石灰岩區泉水出口常有泉華堆積,最大產地為祁縣洪善泉外圍,巨型泉華洪積扇高十多米,扇形半徑達百餘米,由上萬立方米泉華聚積而成。在平定娘子關泉華形成20多米高的階地堆積,其規模亦十分巨大。
泉華分兩類,一類呈細管交織而成,成為盆景中吸水石,又稱蘆管石;另一類呈半球狀綜合體,亦可磨製復雜雲朵狀奇異圖案。
(四)觀賞性礦物晶體、化石、地質奇石
1.礦物晶體
山西可作為觀賞石的礦物晶體較多,主要有紫水晶、煙水晶、螢石、綠柱石、電氣石、方解石、藍晶石、藍柱石、透閃石、透石膏、方鉛礦、黃鐵礦、黃銅礦、赤鐵礦、褐鐵礦、針鐵礦、鉀長石、白雲母、陽起石、天河石、重晶石、橄欖石、孔雀石、纖維石膏等。它們在各礦床中都見產出。
值得一提的有石炭系地層中球狀黃鐵礦,有的在煤層中,有的在碳質頁岩中,有的在褐鐵礦中。結核3~6厘米,外包黑色碳質外皮,密度大,切開為黃鐵礦集合體,主要產於陽泉一帶。
山西式鐵礦被風化淋濾溶出後,呈鍾乳石狀結晶構成針狀磁鐵礦集合體;有的外面已包著白色方解石,構成二元鍾乳石,顛倒過來成雪壓松柏構圖。
藍柱石是灰白微帶淺藍色長條板柱狀礦物,由超基性岩經高綠片岩相區域變質形成,屬國內稀有礦物,在呂梁山主峰地帶產出。
襄汾一帶盛產透石膏,它是雪花石膏被溶解後呈脈狀重結晶形成,有的地方呈板柱狀集合體。
產於陵川六泉一帶奧陶系石灰岩與花崗岩接觸處,有雙錐形煙水晶產出,透明度高、品相好,可惜晶體太小。
運城南山電氣石晶體聚集成花朵狀,構成的圖案奇趣無比、別具一格。
垣曲縣華峰鄉北山,有紅色玻璃光澤的赤鐵礦,其外形成方解石集合體狀,呈脈狀在火山岩中產出。另有板狀重晶石集合體產出。
五台山歷來有狗頭金——自然金產出,現今靈丘料眼金礦又獲一自然金,重425克,6厘米×5厘米×4厘米大小。而靈丘南山多有發絲狀捲曲的自然銀產出。
2.化石
可作為小型觀賞性的動物化石有寒武紀的蝙蝠蟲、蝴蝶蟲,石炭紀的皇冠蟲、長身貝、黃河角石以及新生界的狼鰭魚。在植物化石中以瓣輪木、細羊齒、帶羊齒這類小型羊齒類植物造型較好,此外鱗木亦可入選。
前寒武紀地層中多發育有疊層石,其中造型優美的有高於庄組二段球結瘤柱狀疊層石,以及太行山區長城系底部的趙家莊組中放射狀疊層石,皆可構成具欣賞價值的觀賞石。
3.地質奇石
作為重大地質事件石,有長城系石英砂岩中的蟲跡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古老的蟲跡化石,存在於17億年前地層中。滹沱系下部石鹽假晶,是世界上海水含鹽濃度達到一定水平的最早記錄,它出現於24億年前的古元古界下部地層中。滹沱繫上部郭家寨亞群底部板岩中的雨痕是19億年前暴雨濺落在泥灘上的雨坑被保存下來的痕跡,亦屬世界最早的地質遺跡。大同火山群地區,有許多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火山彈,也算一種事件石。定襄縣滹沱系河邊村組僅白雲岩中產竹葉狀白雲岩,可能是我國最早的風暴岩,記錄了23億年前海濱的暴風過程。
⑵ ≈盆景業界名家大師簡介
1924年生,湖北省武漢市人,美術副教授,擅書畫、工藝和藝術理論。從事盆景藝術活動50餘年。對於山石盆景、樹木盆景、樹石盆景和盆藝理論,以及盆藝教育諸方面,均有所發展和創新。 著有《論盆景藝術造型》、《論動勢盆景》、《論樹石盆景》等系列專著,並在專業報刊發表大量文章。先後任《中國盆景》、《中國盆景名作選》、《中國盆景藝術大觀》、《中國盆景學術論文集》編委,並被指定撰寫《中國農業網路全書》園藝部分有關文章。1984年參與創辦《花木盆景》雜志至今。 在造型上,提倡「動勢盆景」,創立湖北盆景藝術風格。創作出動勢盆景系列作品,代表作有《群峰競秀》、《秋思》、《風在吼》、《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均獲全國最高獎(其中《風在吼》獲海峽兩岸盆景展金獎、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金獎),並分別載入《亞太展》專輯和《世界盆栽》。 多次參與組織和主持全國性盆景展、根藝展、學術討論會和盆景研究班、培訓班教學活動。先後任全國盆景展、全國根藝展專家評委,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職。 現任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顧問、湖北省花木盆景協會副理事長、武漢市花卉盆景協會副理事長、《花木盆景》雜志副主編。 同年10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審定委員會、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在北京授予其「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1997年任「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評委。其參展作《海風吹拂五千年》博得國際好評,被譽為「最具真實感,時代感和親切感」的作品。
⑶ 額魯特蒙古族藏石人家——訪阿拉善觀賞石協會會長金五一一家人
A family of stone collection of Elute Mongolian nationality—Visiting Jin Wuyi and his family,Chairman of Alashan ornamental Stone Association
文/關瀛
by Guan Ying
中國觀賞石.3
金家的藏石在阿拉善不是最多的,也不算最好的,可是金家在阿拉善乃至全中國,甚至在國外的賞石界也是大名鼎鼎。或許金五一的名字比起他那幾個弟兄的蒙古族名字好記,反正玩石頭的,凡是知道沙漠奇石葡萄瑪瑙、沙漠漆、紅綠黃碧玉的,就沒有不知道金五一的。
當我第一次見到這個一米八高的蒙古族大漢,他竟然如孩童般靦腆,也許這是一種真誠吧!由於時間關系,我在路上就開始了采訪,金五一很直率:「我沒啥,就搞石頭。」他們把賞石、藏石、採石、買石、賣石統統叫做「搞石頭」。金五一還要趕飛機去廣西「搞石頭」,不能把我送到地方,就把我轉托給他的一個哥兒們——不搞旅遊搞石頭的柳大軍,由他把我送到了金家。臨走時,金五一真誠地說:「我沒啥,要寫就寫寫我家的老爺子吧!」
金五一的老母親額日格吉德瑪,今年有70多歲了,老額吉用慈祥的笑臉迎接我,並早已備下了奶茶、乳酪及各樣蒙古族小點心。大軍告訴我說,老額吉漢話說不好。
環視金家,從走廊到各個房間,滿牆的攝影作品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大軍說這都是五一的三哥、生態環境攝影家哈斯巴根拍的,為了配合我這次采訪,他正從呼和浩特往回趕呢!金家不是我想像中的滿屋子好看的石頭,這令我多少有些失望。客廳擺放著一個碩大的水族箱,海水觀賞魚快活地游來游去。不難看出這個家庭和諧、溫馨、時尚。藏石人家自然有好石,客廳的幾塊奇石是金老爺子生前擺放的。
又一個彪形大漢走進來,他是金五一的大哥恩克圖布新,退休檢察官,現在的農場主,剛騎摩托車從20多千米外的農場趕回來。三哥哈斯巴根隨後跟進來,長發齊肩,攝影家特有的氣質。金家以最高禮遇,在家裡由小弟金山主灶做了一桌子美味為我接風。
金五一的父親金蘇依勒與母親額日格吉德瑪
額日格吉德瑪每天中午義務教授中小學生唱原生態蒙古長調
飯後,大哥恩格圖布新對我說:「我來陪你,要問啥就問吧。」他的直率和真誠讓我感動。三哥哈斯巴根拿出他的攝影畫冊,極具震撼力的生態環境圖片令我敬佩。忽然,一陣悠揚的蒙古長調從隔壁傳來,哈斯巴根說是母親在教幾個小學生唱蒙古長調,每天中午一小時義務教授。母親是唯一能唱一百多首原生態蒙古長調的民間藝術家,自治區有關部門正在整理她的資料,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額日格吉德瑪與金蘇依勒1949年結婚,共生育8個兒女,她是典型的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幫助丈夫圓了一個又一個夢。老伴的突然離去使得她精氣神抽減了一半,只有吟唱悠揚委婉的蒙古長調寄託她的哀思與惆悵。
金五一的老父親——金蘇依勒,人們都尊稱「金老爺子」。這位在阿拉善德高望重的老人,兩年前,由於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突然離開了他的親人和那麼多需要他幫助的人。
金蘇依勒是離休老幹部,如果說今天的阿拉善觀賞石市場如此火熱,那金蘇依勒就是點起這把火的第一人。
早在20世紀50年代,金蘇依勒作為民政幹部參加中蒙邊界線踏勘,騎著駱駝到額濟納旗,陪同蒙古共和國工作隊在茫茫戈壁沙漠上走了一個多月。戈壁灘上,五顏六色、形狀各異、大大小小的石頭,在陽光藍天白雲的映襯下,色彩斑斕、熠熠生輝。金蘇依勒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於是他撿了一塊又一塊,他太愛這些石頭了。可是他撿啊撿,卻只撿了一些小石頭回來。他知道,按照他們蒙古族人習俗,走在戈壁沙漠,凡是大一些的石頭、樹木等具有標識性東西是不能隨意搬動的,它們或許是哪個路人的標記呢。茫茫戈壁到處都是美麗的石頭,如同天女散下來的花瓣……金蘇依勒在美麗的石頭的陪伴下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石頭也就在他腦海里深深地紮下了根。
金蘇依勒熱心地幫助上門求教的人
金蘇依勒在戈壁灘上撿石頭
時勢更迭,反右,自然災害,四清,文革……一個接一個的政治運動和撫養8個孩子的家庭生活重擔給了金蘇依勒雙重壓力。然而,他心存的那份對石頭的美好印象和他樂觀、豁達的性格,讓他始終對生活抱有堅定的信心。他忘不了那些美麗的石頭,在孩子們小的時候,他就帶他們去找好看的石頭,他想讓孩子們和他一同享受石頭帶來的快樂。
金蘇依勒愛石頭撿石頭影響了他的孩子們,也帶動了身邊所有的人。面對品種繁多、具有觀賞價值的石頭,金蘇依勒深知這兒的石頭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同時他也意識到:一旦這石頭進入了商品流通領域就會有難以遏制的競爭甚至掠奪。他對孩子們說:「我們金家對石頭只能撿,不能挖。」當他們把撿來的石頭拿去賣,有一次竟然賣了3萬元,金蘇依勒更清楚地意識到這石頭能夠改變阿拉善貧困落後的現狀。他不僅自己搞石頭,還帶動親朋好友搞,更帶領生活困難的人搞;石頭多了他幫著找銷路,還傳授一些關於觀賞石的知識。金蘇依勒一時成了遠近聞名的「明白人」。現在有許多搞石頭的大戶,當初都是在他的指導下才逐步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阿拉善的奇石走出茫茫沙漠戈壁,迅速走紅陝甘寧、京滬粵,影響波及港澳台及海外。阿拉善的奇石被統稱 「沙漠奇石」,以其形、質、色的奇特,儲量稀少成為賞石界炙手可熱、獨領風騷的名石。
阿拉善的生態環境令金蘇依勒很擔憂:自然環境原本惡劣,再加上地面上的石頭已被基本撿光,人們開始往地下挖。2002年「亞洲第四屆藝術節閉幕式《生命的呼喚》環保主題作品音樂會及生態環境圖片攝影展」上,金蘇依勒帶領全家參加了這次活動,其中演出的部分曲目由二兒子——曾榮獲維也納奧林匹克世界合唱比賽金獎的音樂家恩克巴雅爾所創作;同時,三兒子哈斯巴根,榮獲國家級環保獎的生態環境攝影家拍攝的圖片也一並展出。能為保護生態環境做點兒貢獻使金蘇依勒感到很欣慰。
金蘇依勒與大兒子色·恩克圖布新在大漠中尋找奇石
中國觀賞石.3
【石種】碧玉
【規格】22cm×19cm×9cm
【收藏】金五一
中國觀賞石.3
【名稱】玲瓏
【石種】瑪瑙
【規格】33cm×26cm×17cm
【收藏】色·哈斯巴根
中國觀賞石.3
【石種】沙漠漆
【規格】27cm×21cm×20cm
【收藏】金山
中國觀賞石.3
【石種】沙漠漆
【規格】90cm×85cm×60cm
【收藏】色·恩克巴依爾
金老爺子走了,他沒有做完的許多事,他的8個兒女正在接替他完成。2006年4月,在廣東陳村國際花卉盆景奇石博覽會上,金五一和大哥恩克圖布新的石頭雙雙獲得金獎。老大還用石頭換回了一部越野汽車,他說:「我要開著車,帶上老媽去新疆阿勒泰——三百多年前蒙古族額魯特部落的發祥地去尋根。一邊走一邊玩,一邊撿石頭。」老二恩克巴雅爾現正在蒙古共和國國立音樂學院深造;老三一如既往地背著他的照相機,時常出沒在戈壁沙漠環境條件最惡劣的地方;老四金五一一邊忙協會的事務,一邊忙他的生意,不斷發展自己的事業。金家的老兒子金山,現代人中的時尚派,是廣東小有名氣的電貝司手。今年,他去蒙古國,去新疆喀納斯湖,去尋找傳統音樂的活化石——「呼麥」和「楚爾」(原生態的圖瓦蒙古族人音樂)。圖瓦蒙古族人是唯一能吹奏「楚爾」(一種用蘆根製作的樂器)的部族,據說這種樂器吹奏出的低回委婉的曲調,能使戰爭中交戰的兩軍士氣低落,無心戀戰。金山帶著執著與真誠尋訪到了,並學到了真正原生態的「呼麥」和「楚爾」,他是金家又一個強漢。金家的3個女兒個個漂亮、溫柔、賢惠,無論是當牧民的大姐,還是當法官的二妹,還有東渡日本的小妹烏蘭高娃都是要強的人。 8個兄弟姐妹也都搞石頭,都是我們的石友。
金五一與壽嘉華會長在他獲得金獎的藏石前合影留念
在廣東陳村奇石博覽會上色·恩克圖布新的藏石獲得金獎
金蘇依勒帶領全家參加了2002年「亞洲第四屆藝術節閉幕式——《生命的呼喚》環保主題作品音樂會及生態環境圖片攝影展」
(攝影/色·哈斯巴根和平黃玲)
⑷ 什麼是盆景石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各地地理因素不同,文化風情有異,盆景流派也異彩紛回呈。就樹木盆景而答言,在1981年國家城市建設總局科研成果------《中國盆景藝術的研究》中,對我國樹木盆景的主要流派作了概述。它們是:①以廣州為代表的嶺南派,②以成都為代表的川派,③以江蘇省蘇州為代表的蘇派,④以江蘇省揚州為代表的揚派,⑤以上海為代表的海派。一時被稱為中國樹木盆景之「五大流派」。除了上述主要流派之外,還有不少重要流派頗值一書,如歷史悠久的通派盆景(以江蘇省的南通、如皋為代表)、徽派盆景(以安徽省歙縣為代表),大氣磅薄的浙江盆景,形神別具的湖北盆景以及以榕著稱的福建盆景、以檉柳見長的中州盆景、以果樹聞名的徐州盆景,還有風格雄渾蒼勁的台灣盆景等,均有各自鮮明的藝術特色。就山水盆景而言,由於它是自然山水景色的縮影,移天縮地,小中見大,富有詩情畫意。山水盆景的創作,既離不開師法自然,又少不了參照畫意。盡管各地所取石種有所不同,但反映的客體內容以及表現形式、加工方法等基本類似,故一般不作流派論。
⑸ 十大盆景名貴樹種排名,你認識幾個
導游:現在每個人都注重親近自然。不僅應該在路邊種一些花和植物,而且應該在家裡准備一些盆栽植物。但是盆栽植物不同於盆景。盆栽植物是種在花盆裡的植物,但盆景更有文化內涵。我給你一份十大珍稀盆景樹的清單。
十大珍稀盆景樹種排名
1 .柏樹
2 .松樹
3 .羅漢松樹
4 .白楊
5 .榕樹
6。顧梅
7 .銀杏
8 .五針松
9.6在雪中
10 .九里香
提到十大盆景,我們不得不提到著名的柏樹。柏木非常迷人,尤其是真正的柏樹最珍貴。柏木是綠色的,堅韌的,它的形狀非常特別。它的紋理非常清晰和強烈。在森林裡,即使被強風和閃電擊中,它仍然屹立不倒。很多人喜歡它的精神,所以很多養盆景的人會選擇柏樹。
一、柏類
松柏,松柏,自古以來,松柏就沒有家族。當我們結束談論柏樹,我們將談論松樹。松樹的外形又高又直。樹枝上覆蓋著層層松樹皮,非常奇怪和美麗。松樹和柏樹最大的區別是松樹的葉子像針一樣鋒利,呈現出另一種奇特的美感。
二、松類
羅漢松挺拔挺拔,葉常綠,翠綠色。羅漢松盆景是很好的搭配。人們經常用石頭和竹子種植它,這是特別優雅的。如果保護得當,羅漢松可以存活很多年,並且保持綠色和持久,所以它非常好。
三、羅漢松
黃楊盆景樹型挺拔,造型優美,枝葉繁茂,一年四季樹葉翠綠,氣勢逼人。它自古以來就受到尊重。
四、黃楊
榕樹的特點是它的根大,露在表面,呈塊狀纏結,非常奇怪。榕樹有很多種,其中最著名的是榕樹,它的形狀很好。榕樹的葉子非常纖細,像蓋子一樣被蓋住,非常漂亮。
五、榕樹
梅花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尤其是大多數女性用戶。顧梅的盆栽植物剛勁有力。花朵美麗、寒冷、高貴。最重要的是它的精神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所以在家裡培養一盆顧梅可以增加一些優雅。
六、古梅
銀杏的特點是葉子又大又漂亮,就像許多蝴蝶在上面休息,四處飛舞。銀杏的枝條也非常強壯有力,有著自己獨特的美感。
七、銀杏
五針松是一個正確的姿勢,看起來很好。它的葉子聚在一起,非常精確和美麗,效果也很美。
劉在雪地里也有一個名字叫滿天星,很夢幻。這個名字來源於這樣一個事實:六月的時候樹枝上會長滿小白花。它非常漂亮,就像樹枝被雪覆蓋一樣。這種盆景放在家裡特別漂亮,特別夢幻。
八、五針松
在雪地里完成了第六個,輪到九里香了,另一個夢幻的名字。但實際上九里香是一種傳統的中葯,而小盆景並沒有體現出九里香的美麗。只有大盆景才能完全表達它。自然形態的九里香比較優美、挺拔,充滿美感。
⑹ 盆景石種類誰知道有哪些
盆景製作來石料的種類:
(源1)砂積石、(2)蘆管石、(也稱麥稈石)、(3)浮石、(4)海母石(珊瑚石)(5)鍾乳石、(6)英石(石灰岩石)、(7)靈壁石、(8)蠟石、(9)斧劈石、(10)木化石。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還有其他岩石,如產於廣東花縣的菊花石、芙蓉石,肇慶的端石和白星岩石,浙江的松皮石、石筍,四川的龜紋石、雞骨石等等,也可作山水盆景的材料。
⑺ 誰知道盆景的石頭是什麼石
通用名是盆景石。應該是一種岩石類的泥石或者火山岩,通常為岩溶石灰岩或燧石條帶灰岩,族層狀結構硅酸鹽礦物石。很常見,各處都有,看各自愛好,可能會取一些好名字,比如千層石、泰山那邊叫山景石。
⑻ 最名貴的盆景是什麼
黃楊皇萬也不賣
頂級盆景雅石會聚順德陳村花卉世界
五一」黃金周期間,陳村花卉世界重磅推出了國內頂級珍寶大賞———第二屆中國盆景賞石博覽會,佔地100畝的中國盆景大觀園經過長達半年的建設,目前已建成中國盆景流派最全的盆景園區。
盆景匯聚價值三億
陳村花卉世界裡最有看頭的,還數中國盆景大觀園。佔地100畝的中國盆景大觀園,是目前我國盆景流派最全的盆景園區,可謂會聚萬千盆景,棵棵價值不凡。據策展人謝克英介紹,以往全國各地所見的盆景園區,一般只有當地的流派,而在中國盆景大觀園里,會集了來自包括澳門頤泉園、浙江鮑家盆景園、台灣銘園、福建川弘盆景園、湖南露珠園、廣東天外天園、湖北關山園、香港趣怡園、湖北茅草園等12個省市和地區的有代表性的盆景園區。
據了解,中國盆景大觀園內共有近3000盆盆景,市場價值達三億元之巨。更大的看點是盆景同現代建築的融合,園內11座盆景園區結合園主所代表的盆景派別、結合各自盆景特色建成,將盆景風格同建築風格相統一。
黃楊皇26萬變500萬
在中國盆景大觀園展館的門前,用紅色錦帶圈起了一盆高近兩米的盆景,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黃楊皇」了,價值500萬元。樹主、大良盆景協會會長韓學年說起這棵黃楊皇顯得特別高興,這棵黃楊皇還有一段「古」呢。
韓學年回憶道:2001年,第5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陳村花卉世界舉辦。三位來自梅州的年輕人帶著這棵黃楊樹來參展,當時他們標價100萬元,但由於參展的位置不理想,加上黃楊皇被裝在一個鐵盆里,枝葉因打理得不好不是很吸引人,因此很少有人關注到它,他在閉幕前的一天才看到這棵樹,從見到樹到最後成交,前後只花了十幾分鍾時間,成交價是26萬多元。買回後,韓學年重新給黃楊皇定做了一個盆,又經過一番細心打理,到去年首屆中國(陳村)盆景博覽會上,就已經有人出價300萬元了。不過韓沒捨得賣。
記者問:現在大家都說這棵盆景值500萬元,會不會是有價無市呢?韓學年告訴記者:500萬元肯定是值的,但暫時還沒有想賣,剛才還有買家托熟人問,黃楊皇賣不賣,如果要賣第一時間聯系他。
⑼ 盆景的大師
韓學年,一九四九年八月出生,廣東省佛山市順德人。築《緣園》、《品松丘》作培育交流園地。受地方盆景氛圍影響,自幼已對盆景產生興趣,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動手參與種植,以自娛自樂、增加生活情趣為目的,盆景創作喜歡自己動手,想弄些有點個性的東西。不拘題材,叢林、附石、樹樁、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對山松情迷些。
跨十年先後做的兩個附牆式榕樹盆景《生存》、《適者》,表達了嶺南地方多見的榕樹飛榕的頑強生長狀態,構思造型都表達出自己的個性。二十多年山松盆景的培育,選材不拘一格,形態多樣,具較明顯的個性,近兩三年投稿《花木盆景》雜志數編山松盆景內容的稿件,把自己對山松盆景的過程心得體會作了表述。 鄭永泰,1940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自幼愛好頗多,特別喜歡花卉盆景。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運輸經營管理工作。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幾乎將所有業余時間全部用於盆景栽培、創作和研究工作,對境內外諸多不同風格的盆景作品進行過認真的考察和學習。在堅持嶺南盆景蓄枝截干製作技藝的前提下,博取眾長,認真實踐,逐步形成了技法嚴謹細膩,講求內結構線條美,造型清新秀美、自然野趣的個人風格。2000年創建欣園盆景園。現擔任廣東清遠盆景協會會長。
在創作理念上,不偏樹種貴賤,不受流派局限,追求意境,精益求精。無論松樹類、雜木類、山水類盆景製作都有較深的體會和扎實的基本功。特別對馬尾松盆景的創作,經多年探索研究,總結出一套逼芽控針的製作方法,有獨到之處。在專業刊物上發表了相當數量有特色的盆景作品和相關理論文章。 應國平,1946年出生。1963年參加工作,從事竹木製品生產及竹木工藝雕刻等工作,歷時40餘年。1980年起創辦私營企業,現為寧波市應氏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應國平從60年代起由喜愛到收藏歷代名家書畫、古董,逐漸提高藝術修養,文化底蘊和鑒賞能力。同時開始養護製作盆景,尤以柏樹盆景見長,他善於把古代書畫和雕刻技藝,有機地結合起來,融入到盆景製作中去,他的作品具有中國畫風特色。70年代後期應國平開始建立盆景基地,以後又發展建立應氏盆景園藝場,收藏各種規格質量上乘的柏樹樁素材,盆景園規模:佔地20餘畝,有柏樹樁素材1000餘棵,各種規格的柏樹盆景200餘盆,其他松樹盆景80餘盆,雜木盆景60餘盆。 魏積泉,男,1952年生;1976年畢業於集美航海專科學院;現為廈門裕盛船舶修理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工程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付會長;世界盆景石文化協會付會長;廈門市盆景雅石研究會會長;中國傑出盆景藝術家。
魏積泉先生從1980年開始愛好盆景藝術,從1990年開始賞石收藏,投入大量資金收藏、創作盆景、賞石作品,現有盆景精品100多盆、賞石精品60餘件,其藏品經常在各類書刊發表。並積極參與各項盆景、賞石界活動,即陶冶情操、豐富精神文明生活、又推動中國盆景事業發展,成為發展中國盆景事業的新生力量;其創作的作品,樹種選材廣泛、作品靈巧明朗、技法細膩、構圖生動,既有蒼勁雄奇的力作,也有瀟灑靈秀的精品,充分展示其豐富濃厚的功底;其培養出的盆景,一枝一托均可入畫;其作品表現形式多樣,構圖清新自然,景觀動靜相宜,洋溢著強烈的時代感。所收藏的各類賞石,品種多樣,形、質、色具佳,多為精品。有不少賞石藏品曾在省、市和全國展覽中榮獲大獎。給盆景界、賞石界的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賀淦蓀
1924年生,湖北省武漢市人,美術副教授,擅書畫、工藝美術和藝術理論。現任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名譽會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副理事長、湖北省花木盆景協會副理事長、武漢市花卉盆景協會副理事長、《花木盆景》雜志名譽主編等職。
賀淦蓀先生從事盆景藝術活動50餘年。對於山石盆景、樹木盆景、樹石盆景和盆藝理論以及盆藝教育諸方面,均有所發展和創新。
在理論上,提出「要以文藝思想、藝術辯證法和美學指導盆景造型」等系列理論;著有《論盆景藝術造型》、《論動勢盆景》、《論樹石盆景》等系列專著,並在專業報刊發表大量文章。先後任《中國盆景》、《中國盆景名作選》、《中國盆景藝術大觀》、《中國盆景學術論文集》編委,並被指定撰寫《中國農業網路全書》園藝部分有關文章。1984年參與創辦《花木盆景》雜志至今。
在造型上,創立「動勢盆景」(系列)藝術風格,創作出大量動勢盆景系列作品,得到海內外盆藝界的認可和贊同。代表作有《群峰競秀》、《秋思》、《風在吼》、《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均獲全國最高獎(其中《風在吼》獲海峽兩岸盆景展金獎、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金獎),並分別載入《亞太展》專輯和《世界盆栽》。其盆景藝術特色是:廣學博採,有所取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被譽為是「激情與理念合壁,民族與時代並重」的現代中國盆景。新作《海風吹拂五千年》博得國際盆景界好評,被譽為「最具真實感、時代感和親切感」的作品。
多次參與組織和主持全國性盆景展、根藝展、學術討論會和盆景研究班、培訓班教學活動。先後任全國盆景展、全國根藝展專家評委,並任「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評委,以及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職。為全國盆景事業培養大量盆藝人才。
1994年5月,被建設部城建司、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授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