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綠植管理與養護
⑴ 園林綠化植物養護有哪些方法
1、根據植物生態習性,合理修剪,留枝均勻,疏密合理,剪口平滑,保持樹形整齊美觀,枝繁葉茂。
2、綠籬生長旺盛、修剪整齊、合理、無死株、缺檔。
3、草坪生長繁茂、平整、無雜草,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無裸露地面,無成片枯黃。枯黃面不得超過總面積的1%。
4、花壇(台)、草坪等綠地內保持無雜草生長,無雜藤攀援樹木,無污物、垃圾等。
5、樹木花草基本無病蟲危害症狀,病蟲害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無葯害現象。
6、無人為損害花草樹木。
7、基本無枯枝、死樹。
8、古樹名木掛牌、建檔管理,有保護復壯措施。
9、花壇圖案、造型新穎,花大葉肥,色彩協調,觀賞整體效果明顯,保持三季有花。
10、當年植樹成活率達95%以上,保存率達90%以上,老樹保存率達99.8%以上。
11、園容整潔衛生,園路平整,無坑窪、無積水、無焚燒垃圾樹葉現象,園林建築小品保持清潔,無亂貼亂畫。
12、廁所無臭味、無尿垢、無蚊蠅。
13、水面無漂浮物,水中無雜物,水質清凈,無臭味。
14、園林設施完好無損。
二級
1、根據植物生態習性,合理修剪,剪口平滑,樹形整齊美觀,枝繁葉茂。
2、綠籬生長旺盛、修剪整齊、合理、無死株、無明顯缺檔。
3、草坪生長繁茂、平整、無雜草,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無明顯裸露地面,無成片枯黃。枯黃面不得超過總面積的3%。
4、花壇(台)、草坪等同公園。
5、樹木花草無明顯病蟲危害症狀,病蟲害危害率控制在10%以下,無葯害現象。
6、基本無人為損害花草樹木。
7、基本無死樹,無明顯枯枝。
8、古樹名木掛牌、建檔管理,有保護復壯措施。
9、花壇圖案等同公園。
10、當年植樹成活率達90%以上,保存率達85%以上,老樹保存率達99%以上。
11、園容整潔衛生,園路平整,基本無坑窪、無積水、無死角、無焚燒垃圾樹葉現象,園林建築小品保持清潔,無亂貼亂畫。
12、廁所無臭味、無尿垢、無蚊蠅。
13、水面無漂浮物,水中無雜物,水質基本清凈,無臭味。
⑵ 校園植物有什麼待優化問題
一是缺乏綠化類植物資產管理意識。無論是高校領導還是普通管理人員,將綠化類植物資產納入國有資產管理的意識很淡薄,統籌資產管理范圍問題整體認識不到位,高度不夠。一方面,普遍關注建設期,將資金投入綠化後,一般認為,該項目主要功能是完成綠化功能,更多關心綠化項目實施完畢,項目實施結束就不再更多投入關注度。另一方面,不重視後期管理,由於高校普遍沒有綠化類植物資產管理人員,交由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由於相關綠化類植物資產的數目及存放地沒有統籌納入資產管理,對綠地的新增和改造也無統一的規劃與思考,也不會考慮綠化類植物資產的流失,更不會考慮如何增值。
二是綠化類植物資產管理體系缺失。當前,高校普遍沒有將綠化類植物納入國有資產管理,說到底還是資產管理體系不健全,大多高校只有一個宏觀層面上的資產管理辦法,這個辦法中根本沒有提及綠化類植物作為資產管理的問題。雖然國家層面已有制度規定,但是具體到各單位基本都是作為校園綠化統籌管理,更多強調的是校園景觀規劃合不合理、綠化率達不達標的問題。其價值體系關注不夠,更不說與其他辦公設備建立采購、驗收、入庫、調撥、處置、報廢、盤點清查等體系與流程。在綠化類植物采購價值,後續植物的增值與增效沒有評估體系。植物移栽到校園後,由物業管理或綠化管理相關部門進行簡單日常養護管理,在使用過程中被隨意地移栽、砍伐、損毀、丟棄等,管理混亂,賬實不符,賬賬不符,家底不清從而造成綠化資產流失。
三是入賬核算標准參差不齊。綠化類植物資產由於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使用或養護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差值,有些植物可能像其他辦公設備一樣慢慢地價值就消亡,但大多植物有增值可能,如一些名木、年齡較大的喬木、綠化木等。這就要求在資產入賬管理過程中區別對待,分類管理,但在現行的會計核算中,大多高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由於沒有統一的核算標准,綠化類植物種類又多,又沒有生產廠家、編號等信息無法標准,沒有按規定形成「綠化類植物資產」的記錄。因此,在管理系統中根本無法真正查詢,造成綠化類植物資產管理中經常出現「有物無賬或有賬無物的資產」現象,形成固定資產管理的漏洞。
⑶ 綠化養護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1、修剪:修剪是園林綠化養護的基本內容之一,要根據各類植物的生長特點、立地環境、景觀要求,按照操作規程適時進行修剪工作。
2、施肥:施肥是保證植物健康的重要手段,要根據各類植物的生長特點及植物對肥料的需要,要求年施肥不得少於2次以上,新種植物視生長情況,適時適量進行施肥,以保持各類植物的生長旺盛達到一定景觀效果。
3、除草:除草也是保證植物健康成長的關鍵之一,雜草會與綠化植物爭奪養料,阻擋陽光等,影響綠化植物的健康生產,因此各類綠地、樹穴、綠帶要結合鬆土及時清理各類雜草。
4、抹芽:抹芽主要是用於喬木、大型灌木,為保證喬木和大型灌木骨架清晰,促使生長形態美觀,營養集中,對不定芽進行及時的清除。
5、病蟲害防治:病蟲害一直都是危害綠化植物的重要問題,所以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園林植物養護中較為重要的手段和內容,要根據各類植物的寄生對象及時做好預測預報,及時採取措施防治。
6、抗旱抗澇:綠化植物的抗旱抗澇也是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內容之一。旱季及新種植物要及時進行灌溉,防止植物因脫水而造成枯死。而在汛期則要注意排澇搶險工作,防止植物受損。
以上就是園林綠化養護的基本工作內容,總之,園林綠化養護是一項持續性、長效性的工作,需要科學的綠化養護管理方法。在綠化養護管理上,要了解種植類型和各種樹木、花草品種的特徵與特性, 關鍵的重點抓好肥、水、病、蟲、剪五個方面的養護管理工作。
⑷ 如何做好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
城市綠化的重要性雖已為政府和市民所共識,但城市綠化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充分認識綠化養護的重要性,切實做好綠化養護工作,已成為城市綠化工作的當務之急。
1 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不到位的原因
1.1對綠化養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一個綠化工程美不美,是否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方案設計、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綠化養護更為關鍵。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如果不進行綠化養護或養護不到位,園林規劃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發揮,園林建設必將失去其本來意義。只有實施良好的養護,才能取得預期的綠化效果,才能給人以愉悅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態、減災、教育等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發揮,尤其是很好的養護可以提高廣大市民的惜綠、護綠的意識,激發參與支持園林綠化事業的熱情,鞏固現有綠化成果,從而促進園林綠化建設的發展。
1.2綠化養護經費不足 綠化養護經費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做好綠化養護工作的關鍵因素。由於財政比較緊張,加上人們對綠化養護重要性認識不足,這幾年海寧的綠化養護經費得不到較好的解決,經費嚴重不足,造成綠化養護技術裝備落後,綠化養護措施不到位,綠地景觀效果差。
1.3技術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現在採取的一些養護措施,方法比較簡單,技術含量低,養護管理人員由於缺乏必要的技術培訓,技術業務素質普遍較低,養護工作缺乏創新,養護效率較低,效果較差。
2 提高對養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過程就是把園林規劃設計者的設計意圖轉化為具體園林景觀的過程。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達到設計人員預想綠化工程完成後所要達成的效果,就必須深刻領會設計人員的設計意圖,並嚴格按施工圖進行綠化施工,使其轉化為現實的園林產品。但這還遠遠不夠,如果種植前後不注意綠化養護工作,種植好的樹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麼前面的綠化工作就全部白費,設計者的意圖和園林景觀更無從談起。實際上要想獲得園林綠化工程的理想效果,還要在園林綠化施工的全過程中始終重視園林養護和管理工作。因為體現園林綠化的主體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澆水、施肥等養護、管理,而且是需要連續的而不是間斷的養護和管理。只有在全過程中重視了養護和管理工作,園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實現,園林綠化工程的建造成本才能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資源才能充分利用。
養護在綠化工程施工結束後顯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養護,才能保持現有的綠化成果,才能充分體現綠化的生態價值、景觀價值、人文價值,才能真正成為城市的亮點,市民休閑的好去處。
3 綠化養護基本要求
3.1綠化養護應貫穿園林綠化施工的全過程 要保證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應設法保證移栽樹木的水分平衡,就應對樹木起挖、運輸、種植過程中減少根系受傷、減少樹冠失水,應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可用浸濕的草繩繚繞樹干,採取適當的遮蔭措施,進行葉面噴灑,以減少水分蒸發對樹木造成的傷害。種植後要澆透定植水,以保證樹木根系與泥土的緊密接觸,以利於根系的恢復。
3.2綠化養護應充分體現設計理念 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可錦上添花,這也是提高園林養護水平,打造城市地方特色園林的必然要求,養護要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同時,養護要從實現滿足功能、符合人的行為習慣、創造優美視覺環境、創造合適尺度空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來對設計進行再提升,以彌補園林設計的不足。
3.3綠化養護應為市民服務,應貫徹生態的理念 綠化養護應適應市民的生活習慣,為市民生活休閑提供野適的環境,特別是對病蟲害的防治、雜草的防治、樹木的整形都應做到適時適度。在園林綠化養護中貫徹生態的理念可以避免盲目的追求所謂精雕細琢的高標准,使人們崇尚自然美。
4 加強對綠化植物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4.1農業防治 應及時剪除病蟲枝、擋風枝、遮光枝、徒長枝、枯死枝,有土傳病源的土壤應及時消毒,夏季應適量控制氮肥,增施磷肥、鉀肥,不得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和植物殘體,及時清除殘枝落葉,減少病蟲源。
4.2人工防治 可以通過摘、刷、挖除懸掛或依附在植物體和建築物上的蟲繭、蟲囊、卵塊、卵囊、蟲體,剪除有蟲枝葉、網幕,直接捕殺個體大、危害症狀明顯的、有假死性或飛翔能力不強的成蟲。
4.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包括利用天敵防治、利用作物對病蟲害的抗性防治、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生物防治昆蟲和遺傳方法防治等,利用生物防治病蟲害,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人類健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法是使用農葯防治植物病蟲害的方法,農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經濟效益高等優點,當前化學防治是防治植物病蟲害的關鍵措施,是當前使用最廣泛的防治方法,在未來幾十年內仍將是病蟲防治的主要措施,生物防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化學防治,但是在採用化學防治時要注意,噴葯時方法應正確,用量應准確,避免人、畜中毒,不要造成環境污染。
⑸ 室內綠植如何養護
花使者花卉租擺公司教您如何擺放室內綠植
室內的綠色植物不僅能調節室內環境,吸附灰塵,還能大量製造氧氣、吸收多種有害氣體,對人們的生活環境益處很多。但冬天在室內養花由於受陽光照射、溫度、植物習性和個人生活習慣等條件局限,室內的植物品種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卧室添個天然凈化器
卧室內擺放植物盆栽,主要考慮它們的凈化功能。在卧室內最適合擺放的是具有柔軟感的植物。
吊蘭:毒氣吸收專家
在卧室擺放植物首推吊蘭。據測定,一盆弔蘭24小時內可將室內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吸收干凈,起到空氣過濾器的作用。
栽培竅門:吊蘭喜溫暖、濕潤和半蔭的環境,不耐寒,適宜溫度15-20℃,冬季應高於5℃。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必須排水良好。
綠蘿:吸毒氣的天然吊飾。
⑹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重點
一、制定園林綠化管養規范,按專業技術要求指導日常養護工作。
參照上海等地的園林綠化管理標准和有關規范,結合本實際情況和園林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制定和實施《園林綠化管養規范》,使日常的養護工作如除草、鬆土、培土、淋水、施肥、修剪、整形、防病、除蟲、補種、移植、防寒、防颱風、衛生、安全維護等具體內容和效果有一個指導性的衡量標准或衡量規范,讓園藝工人更能專業化、規范化和量化地進行綠化維護。
二、維護和完善好綠化供水設施,確保澆灌系統的正常運行。
園林種有大量的綠籬、花灌木和大面積的大葉油草,加上土質較差(易板結、砂石多、不夠肥沃、保水保肥力差),澆灌時需水量大,次數頻繁。現有供水系統存在自動噴灌點數量不足、分布不均勻、噴頭角度欠佳、部分噴頭和閥門損壞漏水、取用不方便和露天停車場供水管網未接好等程度不一的問題,容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人力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澆灌質量難以保證。公園將加大檢查、維修和保養力度,完善相關澆水設施,希望能根治以上問題,為園藝工人提供方便易用、布局合理、運轉正常的綠化用水。
三、加強草坪和花灌木的修剪,對垂榕進行適當的藝術整形,營造良好的植物景觀。
對大葉油草草坪實行定期修剪,保持高度統一(高度不超過8CM),邊緣整齊,四季常綠。綠籬及時常剪常新,保持清晰的輪廓,部分綠籬增加立面上的層次和對比,要求高度一致,無斷層缺失,整齊劃一,稜角分明,生長豐滿。公園內的垂榕大部分均沒有進行人工造型,未充分體現原設計意念,宜對中心台周邊和公交站場的垂葉榕分別進行幾何體造型(圓柱形或長方體、圓台),創造較好的有藝術性的植物群落景觀。
四、增加合理的導游指示和安全警示牌,完善服務配套設施。
製作、懸掛和擺放必須的樹木簡介牌、安全警示牌等,可起到宣傳和普及植物學知識的作用,減少遊人對草地和花木的踐踏、破壞,保持園容園貌的良好,增強安全防範意識,減少誤會和糾紛,培養遊人的良好社會公德,創造至佳的社會效益,可直接提高公園品味和社會知名度。
五、加大對草坪雜草的綜合治理,增加大葉油草草種的純度。
由於多種原因,現在大葉油草中夾雜著生有矮小雜草,部分甚至比較嚴重。公園將加大人工清除雜草的力度,爭取除了,除早,除小,對雜草嚴重的草坪施用選擇性除草劑進行殺滅。對嚴重生長不良和光禿的地塊進行換土、更新或補鋪,力求沒有明顯生長的野草,大葉油草生長良好,純度大,覆蓋率高。
六、及時補種死亡、缺失的綠籬、花卉和喬木,保持綠地的整齊和完美。
公園部分綠籬、草坪和花木因為遊人的過度踐踏,或惡性雜草過多,或立地條件差,生長不良,已造成死亡或缺失(如大葉紅草,馬纓丹、龍船花、洋紫蘇等),加上部分已補種但被台風颳倒扶正後死亡,或蛀乾式害蟲破壞的尖葉杜英等喬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綠地的完整和美觀。公園將在春季多渠道籌措資金,補鋪、補種或補植死亡或缺失、無更新價值的草坪、花灌木和喬木,爭取在上半年全部綠地完好,生長勢優良。
七、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和肥水管理,確保植物花繁葉茂,健康正常,生機盎然。
公園種植的大喬木數量比較多,移植時截枝後傷口多,造成天牛、木蠹蛾等鑽蛀枝乾式害蟲的幼蟲危害較普遍,如紅刺林投、黃槐、尖葉杜英、人面仔等,另有白蟻危害細葉榕等大樹和老樹,建議採用人工防治和葯物防治等方法加大綜合防治力度。部分花木如蜘蛛蘭、龍舌蘭等的葉斑病害也比較多,平時多注意,預防為主,及時採取葯物防治。由於公園部分地方土質差,砂石土多,保水保肥力差,一些花木生長不良,晴天和乾旱天氣宜加大灌溉量,生長期追施速效復合肥料或葉面肥料,休眠期時施夠長效農家肥,保持花草樹木四季常青,適時有花,生機勃勃。
八、做好防颱風、防嚴寒等防護措施,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在台風來臨的夏秋季節之前,對根系較淺和樹冠高大,重心不穩的喬木,剪掉部分樹枝樹葉,注意設立木樁護樹,台風過後對被台風損壞、折斷的樹木及時修剪扶正,清除積水和其它安全隱患。在寒冬到來之前,對劍麻、紫蘇等熱帶不耐寒植物採取相應保溫措施,所有喬木離地1.2-1.0米以下刷白約1:10的石灰水,可起防凍寒、病蟲、美觀的作用。
九、提高園藝工的綜合素質,建設一支相對穩定、專業性強、戰鬥力強、反應快速的養護隊伍。
經常對園藝工人進行組織紀律教育和技術業務學習,條件許可時到別處參觀學習,建立一支能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熟悉技術操作和業務工作,能獨立開展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隊伍。同時注意培養技術業務骨乾和管理人員,保持員工隊伍的相對穩定,使各項工作步入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正常狀態。
十、建立和完善植物養護管理技術檔案,方便總結、建立完整的植物養護技術檔案,內容包括綠地內花草樹木的編號、來源、樹種(含名稱、別名、學名、科屬、產地、習性、用途等內容)、規格、栽種年月、生長勢、日常養護措施、管護成效和自然條件、單項技術資料、統計報表、調查情況、總結報告等。、及時收集、積累、整理、分析和總結經驗,分類整理,裝訂成冊,編好目錄,分類歸檔。
⑺ 植物養護需要注意些什麼
室內觀葉植物養護
一、室內觀葉植物的選擇原則
1.根據空間的大小,恰當地選擇植物的種類。賓館、飯店的大廳應選擇大型觀葉植物,如散尾葵、針葵、假檳榔、蘇鐵、南洋杉、橡皮樹、榕樹、羅漢松、發財樹等;會議室、居家大型客廳等應選擇中型觀葉植物,如龜背竹、綠蘿、朱蕉、棕竹、一葉蘭、袖珍椰子、春芋、南天竹、巴西木、紅寶石等;辦公室、居室因空間較小應充分利用窗檯、茶幾、書桌、書架擺放小型觀葉植物,如文竹、金心吊蘭、垂枝天門冬等細葉類植物;若室內有空調,還可選擇既耐陰又耐空調環境的種類,如巴西木、麒麟尾、發財樹、紅寶石、龜背竹、一葉蘭、棕竹、綠蘿、萬年青、紅鐵樹、南洋杉、合果芋等。
2.要根據植物放置點的採光和通風條件巧妙選擇植物。強光區可擺設喜光植物如發財樹等;次光區宜放置文竹、吊蘭、天門冬、白掌、合果芋、變葉木等;弱光區可放置一葉蘭、棕竹、綠蘿等植物。
二、室內觀葉植物的養護管理
1.光照:擺放位置盡可能滿足光照要求。大廳、會議室內要求能接受2—3小時的漫射光或反射光照射,光照強度達到1400勒克斯以上;辦公室、居室、客廳要求接受1—3小時漫射光或反射光照射,光強達到1000勒克斯以上;走廊、過廳光強要達到900勒克斯以上。
2.澆水:植物在室內擺放期間,一般水分不宜過多,見干見濕,一次澆透,切勿澆攔腰水。此外還可用噴壺或小噴霧器葉面灑水,夏季每天兩次,冬季每天一次,以增加濕度,並清洗葉麵灰塵,利於光合作用。
3.施肥:每半月施5‰復合肥水一次或一個月葉面噴一次1‰尿素。此外,用淘米水澆花也有施肥作用。為方便起見,每周在盆表面撒幾粒復合肥也可。
4.病蟲害防治:室內不宜用劇毒農葯。蚜蟲可用1‰洗衣粉或滅蚊葯物噴灑(用量不宜太大)。白粉病可用酒精棉球擦凈。若危害嚴重,要搬到室外對症防治。
5.及時更換養護:如發現葉片有萎蔫、發黃、落葉或暗淡無生機等現象,應及時更換,進行恢復養護。其間不能讓陽光直射,以防被太陽灼燒或大量蒸發失水,萎蔫死亡。如沒有遮蔭處,可人工搭蓋黑色遮光網,透光率為70%—75%,光照強度為1500—3000勒克斯。保養場地必須空氣清新,但要防止強風。養護初期不宜動土換盆。因為這時植物各組織和機能處於遲滯狀態,一經動土,根系會受損傷。只宜將黃葉、枯葉、病葉等剪去,適量澆水,同時配以薄清肥水,每周1次,1個月後逐步增加,兩個月至兩個半月後,增加到正常苗木施用濃度。待生機恢復,再視長勢換土換盆。盆土以腐葉土與砂壤土各半為宜,底肥以干豬糞為好,配少許骨粉和油渣,因為骨粉和油渣為遲效肥,可在植株更換到室內後,慢慢發揮肥效。盆底一定要空、透,以防再度搬進室內時遇空氣不暢,積水爛根。
⑻ 對園林植物如何進行科學的養護管理
三分種,七分養」。養護,根據樹木不同的生長需要和特定要求,及時採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灌水、中耕除草等園藝技術措施。
全年養護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年中養護管理工作階段劃分及主要工作內容。根據一年中樹木生長自然規律和自然環境條件的特點,分為五個階段。
(一)冬季階段 ——12月、1月、2月樹木休眠期
1、整形修剪:落葉喬灌木在發芽前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不宜冬剪樹種除外)
2、防治病蟲害
3、堆雪:下大雪後及時堆在樹根上、增加土壤水分、但不可堆放施過鹽水的雪。
4、要及時清除常綠樹和竹子上的積雪,減少危害。
5、巡查維護。
(二)春季階段 ——3、4月,氣溫逐漸升高,各種樹木陸續發芽
1、修整樹木圍堰,進行灌溉工作,滿足樹木生長需要。
2、施肥:在樹木發芽前結合灌溉,施入有機肥料,改善土壤肥力。
3、 病蟲防治
4、修剪:在冬季修剪基礎上,進行剝芽去櫱。
5、拆除防寒物。
6、補植缺株。
(三)初夏階段 ——5、6月,氣溫高、濕度小,樹木生長旺季
1、灌溉:樹木抽枝展葉開花,需要大量補足水分。
2、防治病蟲
3、追肥;以速效肥料為主,可採用根灌或葉面噴施,注意掌握用量准確。
4、修剪:對灌木進行花後修剪,並對喬灌木進行剝芽,去除干櫱及根櫱。
5、除草:在綠地和樹堰內,及時除去雜草,防止雨季出現草荒。
(四)盛夏階段 ——7、8、9月高溫多雨,樹木生長由旺盛逐漸變緩
1、病蟲防治
2、中耕除草
3、汛期排水防澇:組織防汛搶險隊,對地勢低窪和易澇樹種在汛期前做好排澇准備工作。
4、修剪:對樹冠大、根系淺的樹種採取疏、截結合方法修剪,增強抗風力配合架空線修剪和綠籬整形修剪。
5、扶直:支撐扶正傾斜樹木,並進行支撐。
(五)秋季階段 ——10月、11月氣溫逐漸降低,樹木將休眠越冬
1、灌凍水:樹木大部分落葉,土地封凍前普遍充足灌溉。
2、防寒:對不耐寒的樹種分別採取不同防寒措施,確保樹木安全越冬。
3、施底肥:珍貴樹種,古樹名木復壯或重點地塊在樹木休眠後施入有機肥料。
4、病蟲防治。
5、補植缺株:以耐寒樹種為主。
6、清理枯枝樹葉乾草,做好防火。
具體措施標准
(一)灌水
根據本市氣候特點,為使樹木正常生長,3-6月、9-11月是對樹木灌溉的關鍵時期。
1、新植樹木:在連續五年內都應適時充足灌溉,土質保水力差或樹根生長緩慢樹種,可適當延長灌水年限。
2、澆水樹堰保證不跑水、不漏水、不低於10cm。樹堰直徑:有鋪裝地塊以予留池為准,無鋪裝地塊,喬木應以樹干胸徑10倍左右,垂直投影或投影1/2為准。
3、澆水車澆樹木時,應接膠皮管,進行緩流澆灌,嚴禁用高壓水流沖毀樹堰。
4、噴灌方法:應開關定時.專人看護不能脫崗.地面達到靜流為止。
(二)施肥
施肥的方式:(1)基肥,在播種或定植前,將大量的肥料翻耕埋入地內,一般以有機肥料為主。(2)追肥,根據植物的生長季節和生長速度,補充所需的肥料,一般用速效化肥。(3)種肥,在播種和定植時施用的肥料,稱為種肥,種肥細而精,經充分腐熟,含營養成分完全,如腐熟的堆肥、復合肥料等。(4)根外追肥,在植物生長季節,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及時噴灑在植物體上,如用尿素溶液噴灑。
施肥的方法:(1)全面施肥,在播種、育苗、定植前,在土壤上普遍地施肥,一般採用基肥。(2)局部施肥,根據情況,將肥料只施在局部地段或地塊,有溝施、條施、穴施、撒施、環狀施等。
(三)修剪
1、灌木的養護修剪:①應使叢生大枝均衡生長,使植株保持內高外低,自然豐滿的圓球形。②定植年代較長的灌木,如灌叢中老枝過多時,應有計劃地分批疏除老枝,培養新枝。但對一些為特殊需要培養成高乾的大型灌木,或莖干生花的灌木(如紫荊等)均不在此列。③經常短截突出灌叢外的徒長枝,使灌叢保持整齊均衡,但對一些具拱形枝的樹種(如連翹等),所萌生的長枝則例外。④植株上不作留種用的殘花廢果,應盡量及早剪去,以免消耗養分。
2、綠籬的修剪:綠籬定植後,按規定高度及形狀,及時修剪,為促使其枝葉的生長最好將主尖截去1/3以上,剪口在規定高度5至10厘米以下,這樣可以保證粗大的剪口不暴露,最後用大平剪綠籬修剪機,修剪表面枝葉,注意綠籬表面(頂部及兩側)必須剪平,修剪時高度一致,整齊劃一,籬面與四壁要求平整,稜角分明,適時修剪,保證節日時已抽出新枝葉,生長豐滿,發現缺株,及時補栽,綠籬修剪每年最少兩次。
3、落葉喬木修剪:凡屬具有中央領導干、主軸明顯的樹種,應盡量保持主軸的頂芽,若項芽或主軸受損,則應選擇中央領導枝上生長角度化較直立的側芽代替,培養成新的主軸;主軸不明顯的樹種,應選擇上部中心比較直立的枝條當做領導枝,以盡早形成高大的樹身和豐滿的樹冠,凡不利於以上目的如競爭枝、並生枝、病蟲枝等要控制打擊。
(四)防治病蟲害
可採取下列不同的方法:
1、噴粉法:通過噴粉器械將粉狀毒劑,噴撒在植物或害蟲體表面,使之中毒死亡,此法效率高,不需用水對植物葯害也較小,缺點是毒劑在植物體上的持久性較小,用量大,較不經濟。
2、噴霧法:利用溶液、乳劑或懸浮液狀態的毒劑,藉助噴霧器械形成微細的霧點噴射在植物或害蟲上。
3、熏蒸法:利用有毒氣體或蒸氣,通過害蟲呼吸器官,進入蟲體內而殺死害蟲。
4、毒草餌:利用溶液狀或粉狀的毒劑與餌料製成的混合物,然後撒在害蟲發生或棲居的地方。
5、膠環(毒環)法:利用2—8厘米的專門性粘蟲膠帶,圍繞在樹乾的下部,將毒劑直接塗在樹皮上或塗在緊纏在樹幹上的紙帶或草把環上,可以阻止或毒殺食葉昆蟲爬到樹上為害(五)除草
保持綠地整潔,避免雜草與樹木爭肥水.減少病蟲滋生條件。
1、野生雜草生長季節要不間斷進行,除小、除早,省工省力,效果好。
2、除下雜草要集中處理,及時運走堆制肥料。
3、在遠郊區或具野趣游息地段經常用機械割草,使其高矮一致。
4、有條件的地區,可採取化學除草方法,但應慎重,先試驗,再推廣。
(六)樹木損傷後的傷口的處理
1、維護樹木的健康與旺盛生長。例如選擇春季旺盛生長、秋季落葉時,而不是在樹木生長最脆弱的時候修剪、注射;選擇適當的栽植地點,避免不必要的機械損傷等。
2、清理傷口。除去傷口及其周圍的干樹皮,這樣不僅能准確的確定傷口的情況,同時減少害蟲的隱生場所。
3、傷口表面的塗層保護。
4、樹皮修補。
5、移植樹皮。此技術近年來有用於古樹名木的復壯與修復中
⑼ 綠植養護知識和方法是什麼
1、觀察法:土壤變淺或發白、葉片萎蔫則應澆水。若顏色為深褐色則不需要澆水。
2、觸感法:若土壤為粉末狀則土壤太干;若土壤為團粒狀則不需澆水。
3、比重法:手指、小木棍敲花盆中段聽聲音判斷或掂花盆重量判斷。若聲音清脆,則需要澆水;若聲音較為沉悶,則暫時不需要澆水。
4、工具法:購買土壤濕度計或者土壤測試儀,准確判斷土壤相關參數。
綠植澆水原則
1、澆水時間:夏天宜在傍晚及清晨,冬天則在中午時分。
2、澆水的量:遵循「見干則澆,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3、水的要求:自來水應晾曬1~2天再使用,將氯氣揮發掉,並且能提高水溫。切勿使用茶葉水等生活廢水。
4、澆水方法:以根部的土壤澆水為主,適當葉部噴水,尤其是闊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