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式政績
Ⅰ 十大功勞盆景的造型要怎樣設計
十大功勞盆景的造型設計:闊葉十大功勞可加工製作成叢林式、雙乾式、回單乾式、斜乾式、答臨水式、懸崖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其造型方法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蟠扎時間宜在新枝木質化後進行,因為此時枝條的柔韌性較強,不易折斷,而新枝由於柔嫩質脆,非常容易折斷,所以不作蟠扎造型。主幹及老枝比較脆硬,只能在一定范圍內用金屬絲或棕絲牽拉或適當地扭曲造型,以免造成枝乾折斷。因其葉片較大,樹冠多採用自然式造型,以表現其瀟灑扶疏的自然美。闊葉十大功勞盆景在製作過程中還可培養定向芽,方法是當植株的某個部位需要芽時,可經常對其噴水,用不了多久,這個位置就會有新芽長出。
Ⅱ 能給我推薦幾種盆景造型
盆景的造型總的原則要因材而制,靈活掌握。但樹樁盆景的形式可以按樹形、版樹數及栽植的權方式來區分。按樹形有直乾式、斜乾式、卧乾式、懸崖式式、曲乾式、枝垂式等,按樹數分有單乾式、雙乾式、多乾式、合栽式。等。按栽植方式分有盆栽式、附石式等。
Ⅲ 盆景的藝術表現
盆景的藝術表現是具有一定講究的,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他的藝術美感和價值。
盆景的構圖與布局,是對景物的具體安排,是處理盆景畫面和立體形式結構的一種藝術創作手法。
盆景的物境與意境都是通過構圖和布局來實現的。
盆景構圖應具有造型生動、形象和諧的完美結構,在對立統一的原則下處理好盆景中景物之間的各種關系
,運用辯證手法,結合思想情感,使作品達到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
1主次分明
一個盆景創作,首先要確立主體。主體是作品的中心,起著統領全局的作用。在對樹木盆景造型時,雙干合栽時要使樹干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以分清主次。
獨乾式的樹木盆景也有主次之分,主幹是樹的主體,側枝為客體,起陪襯主體、完善樁景構圖的作用。
山水盆景也有主峰、次峰之分,以主峰為主題,主峰在體量、形態、安放位置上 要 與 次 峰 有 明 顯 的 對 比,同 時 二 者 還 要 呼應、統一,表現出完美的藝術形式。
2虛實相應
在盆景藝術創作中,虛與實這對矛盾處理,對盆景構圖和意境塑造是至關重要的。實是指有形實物;虛是指空白、虛無。
就盆景來說樹木、山石、配件為實,實物之間的空白空間為虛。景物之間的安排只有做到虛實相應、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
3疏密合理
疏與密的合理處理,是表現盆景造型布局的重要手法。
盆景造型對景物的安排要疏密有致、布局自然。
疏不等於無物,密不等於雜亂,疏密安排不能等量平衡,要從視覺效果、藝術效果、審美效果等方面綜合考慮,使盆景景物之間疏密自然、和諧、遙相呼應。
4動靜相依
在一件盆景中要動、靜相依相附,通過適當的對比,突出其動勢或靜勢的塑造,使其形象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達到生動、活潑、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效果。
盆景造型講究動勢的營造,「險絕取勢」是常用的方法,但險奇中要求平穩。
例如懸崖式盆景的樹干向縱深處傾斜是突出其動勢,但其根部應粗重,裸露似鷹爪,加配石等技術手法,
巧妙增加其整體的穩定性,所以動靜相依是盆景構圖的又一重要手法。
Ⅳ 如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1、要堅持不懈地進行黨的宗旨教育,築牢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基礎。關鍵是要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要教育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集中群眾智慧,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指導自己的一言一行。
2、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衡量政績必須遵循的科學態度和根本方法。要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切忌浮光掠影,主觀臆斷。要具備尊重客觀事實的勇氣和無私無畏的精神,「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始終做到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當老實官。
3、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端正世界觀、地位觀和權力觀。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這是實施正確領導的思想基礎。因此,必須擺正領導者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一個幹部在一個地方或一個單位當領導,最重要的是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愛戴,這才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
4、要完善法規條例,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應建立一整套嚴密的組織監督與廣泛的民主監督相配套的有效制度,把制度約束與群眾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使形式主義能得到及時的遏制。
(4)盆景式政績擴展閱讀
政績觀,是幹部對如何履行職責去追求何種政績的根本認識和態度,對幹部如何從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包括幹部的政績為誰,樹立什麼樣的政績和怎樣樹立政績的認識,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領導幹部中的根本體現。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
根據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我理解,共產黨人正確政績觀的基本內涵就是為民、發展、求實。為民,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Ⅳ 盆景怎麼分類
彭春生系統分類法
本分類系統提出「類——亞類——型——亞型——式——號」六級分類系統。將中國盆景分為三類、若干亞類、五型、七亞型、若乾式、五個號。其分類標準是
①類:依據取材不同而把盆景分為三大類,即樁景類、山水類、樹石類。
②亞類:樁景類按觀賞特性分為松柏亞類、雜木亞類、觀花亞類、觀葉亞類。山水類按石質分為硬石亞類、軟石亞類。樹石類也可以分為硬石亞類、軟石亞類。
③型:依據造型規定是自然還是有規律而把樁景類劃分為自然型和規則型,依據用盆構造不同而將山水類劃分為旱盆型、水盆型、水旱型和壁掛型。
④亞型:根據樹樁根、干、枝的造型變化又分為根變亞型、干變亞型、枝變亞型等等。
⑤式:再根據樁景樹木形態、數目和山水盆景布局而把各個型、亞型分成若乾式。
式是中國盆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其中:
自然型干變亞型有直乾式、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懸崖式、枯乾式、劈乾式、枯乾式、附石式、單乾式、雙乾式、三乾式、叢林式、象形式。
自然型根變亞型有提根式、連根式、提籃式。
自然型枝變亞型有垂枝式、枯梢式、風吹式。
規則式干變亞型有六台三托一頂、游龍式、扭旋式、一彎半、鞠躬式、疙瘩式、方拐式、掉拐式、對拐式、三彎九倒拐式、大彎垂枝式、滾龍抱柱式、直身加冕式、老婦梳妝式。
規則型枝變型有屏風式、平枝式、雲片式、圓片式。
水盆型峰形亞型有立山式、斜山式、橫山式、懸崖式、峭壁式、怪石式、象形式、峽谷式、瀑布式。
水盆型峰數亞型有孤峰式、偏重式(對山式)、開合式、散置式、群峰式、石林式。
旱盆型也可以有以上各式。水旱型目前只有溪澗式、江湖式、島嶼式、綜合式。
此外,還有壁掛式。樹石類以下分類可以參照水旱型等。
⑥號:所有各式又都有大小之分,再依據大小規格而把各式分為5種規格。
Ⅵ 盆景造型主要有幾種形式:比如有單桿式,臨水式,還有那幾種
1、懸崖式盆景
第一、 懸崖式樹樁盆景的基部一般垂直,從中下部開始向一方傾斜,主幹向下,而臨近梢部又向上迴旋,呈虯龍倒走之勢,給人一種蓬勃的生機感。
第二、 懸崖式樹樁盆景講求提根。提根既可顯其蒼老樹態,又可使盆景的動勢有所緩解,造成視覺上的平衡。如只依靠根部造型,則無法滿足盆景的平衡要求,因此可利用點石達到目的。
第三、 懸崖式樹樁盆景的用盆宜用中深盆,並宜擺放於高腳幾架上。
2、 臨水式樹樁盆景
樹樁的主幹橫出盆外,但不倒掛下垂,一般不低於盆沿,
宛如臨水之樹貼近水面伸向遠方,求得生長中力的平衡,稱其為臨水式盆景。製作臨水式樹木盆景時,應注意選用主幹出土不高即向一側平展生長的樹木樁材。臨水式樹木盆景,最好選用較深的圓形盆或六角形盆為好,盆缽要有一定的高度,這樣更能襯托出主幹伸向遠方的臨水之感,
如用淺盆,陳設時應置於較高的幾架上。臨水式盆景造型位於卧乾式和懸崖式造型之間,飄逸瀟灑,輕盈活潑。
一般選用軟性枝條和耐濕樹種,松類、雜木類都可作為臨水式盆景的樹材。
Ⅶ 盆景藝術五大流派分別是什麼
盆景藝術五大流派分別是:
1、海派
以廣州為代表,代表樹種: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朴、榕、滿天星。藝術風格:師法自然,或效仿嶺南畫派的筆法,將自然界參天大樹的風姿神韻,用「縮龍成寸」的手法,精心栽培,經過千百次銳意裁剪,把優美的自然景物「濃縮」在咫尺小盆之中,酷似自然,又高於自然。
Ⅷ 盆景有哪些造型
樹樁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乾式分為單干、雙干、多乾等形式。單乾式主幹只有一個,樹干挺拔直立而不彎曲,枝葉層次分明;雙乾式主幹有兩個,一樹雙干或把同種兩樹植於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應,長短不等,配合自然;多乾式主幹有三個以上,一木多乾式或同一種樹多株植於一盆,姿態高低參差不齊,前後錯開,顯示出古老莊重或形似林海。
(2)懸崖式俗稱「倒掛式」,主幹下垂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倒掛樹木。
(3)合栽式數株同種或異種樹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謂之合栽式。其數量以單數為宜。如將「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現「歲寒三友」。
(4)斜乾式主幹向一側斜彎曲,力求自然,枝條分布均勻,具有詩情畫意。
(5)卧乾式樹干橫卧並布滿盆面,但枝葉向上生長。
(6)曲乾式主幹左右盤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層次分明,形似蟠龍;或是主幹雖然上升,而將主枝蟠曲層疊如雲。此種造型應用較廣。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樹木常生於石隙岩旁,天長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將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狀。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頭,經過加工後,把松柏類的根引入石頭的洞孔中,盤根錯節,年久融合為一體,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樹。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樹木屹立於山石之上。
Ⅸ 盆景它的最大的成功是什麼
盆景造型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故只有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創作實踐中靈活地運用,才能獲得理想的造型,使盆景創作取得成功。
第一節意在筆先
立意即構思,寫文章在動筆之前,先確定寫什麼、怎麼寫?盆景創作的立意,即盆景的主題思想,就是想表現什麼、如何去表現?盆景作品成功與否,與其立意的優劣,有直接的關系。立意庸俗,當然創作不出造型新穎、具有詩情畫意的盆景來。清代乾隆時期詩人兼畫家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說:「作畫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左則左,意庸則庸,意俗則俗。」這是很有道理的。
有人把盆景的立意和意境相混淆,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概括地說,立意是盆景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而盆景的意境則是指盆景藝術作品的情景交融,並與欣賞者的情感、知識相互溝通時所產生的一種藝術境界。它不是盆景的具體外形。盆景的意境,好似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性,但又不象文學作品的思想性那樣明顯,它是內在的、含蓄的,需要欣賞者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思考和聯想,才能體味其中之美妙。如當人們看到給一株樹干粗短、枝葉茂盛的五針松盆景命名為《有志不在年高》時,就會使人想到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多少英姿勃發的青少年,為國家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業績,從而激發人們獻身祖國、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這種情景交融的聯想和想像就是意境。
盆景的立意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發,或受到某種事物的啟迪,而產生創作的動機。比如當你游覽黃山時,看到千姿百態、馳名中外的松樹,如迎客松、倒掛松等,其頑強的生命力使人倍受感動,於是想用盆景的形式把美妙的自然景觀再現出來,這就產生了創作的慾望,並根據這一慾望進行立意,然後選材進行創作。另一種情況是「見樹生情」,或叫「見物生意」。比如當你挖到一棵好的樹樁,或親友贈送一株樹木素材時,盆景創作的經驗使你不會草率下剪,而是左觀右望,上下打量,反復推敲,當眼前的樹木和頭腦中儲存的圖
象即樹木的造型結合在一起時,構思就完成了,立意也就產生了。前者可謂「因意選材」,後者則是「因材立意」。規則式造型大多是「因意選材」,而自然式造型則大多是「因材立意」。
山水盆景的立意也有兩種情況。
一是當你在國內游覽了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之後,深為祖國錦綉山河的壯麗景色所感染,產生了創作的慾望,想把看到的自然風光再現出來,或因看到某種印象深刻的事情而受到啟發想進行創作,進而選擇適當的材料製成盆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下面以盆景《中流砥柱》的情況為例,說明盆景創作立意的過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的改革開放,像和煦春風吹遍祖國大地,使百花爭艷,萬木蔥蘢。改革開放大大加快了四化的步伐,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做出了巨大貢獻。看了他們的事跡很受感動,於是我想創作一件盆景來贊頌這些改革能手。那麼究竟創作什麼樣的盆景才能表現這些英雄人物堅韌不拔、在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發揮支柱作用呢?經過反復思考,最後決定以《中流砥柱》命題進行創作。
接下來,面臨如何選材的問題,就是選用什麼樣的石料才能表現這些改革能手們的堅強、剛直,在改革的驚濤駭浪中巍然屹立的精神風貌呢?最後選中了斧劈石。但是我又考慮如果製作一件孤峰獨秀式的山水盆景,峰巒雖然高大,卻不合乎命題的要求,因為改革能手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批,所以採用眾多峰巒的平遠式較為理想。然而,不太高的峰巒能夠表現這些英雄人物形象嗎?我想到中國有幾句名言:「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多少翩翩少年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業績,當今的改革能手中青年佔多數,這些不太高的峰巒不是恰好能表現上述思想內容嗎?最後我選定了多峰巒的平遠式造型。
在選石構思中,我突然想起桂林市解放橋附近的灕江中,有一小山屹立江上,在小山下游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洲渚,於是我以這些自然景物為藍本進行創作。
中流砥柱是指江河中的小山。為表現其抗擊驚濤駭浪、堅如磐石的氣勢,我將盆景上的峰巒略向江河上游傾斜,使其造型更為生動有力。
山水盆景立意的另一種情況是,先有了石料,創作者根據石料的多少、形態、特點等,反復琢磨後再立意,然後動手進行創作。例如,有一塊型號較大、體態嶙峋的瘦形松質石料,對其反復觀察後感到,如將它鋸開反而不美,可揚長避短,設計一件孤峰獨秀式山水盆景,寓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詩情畫意。製作時,根據石料的形態特點,因材制宜,因勢利導,先把石料外形輪廓加工成孤峰獨秀式石料素材;再在峰巒正面雕琢出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山路要下寬上窄、時隱時現,通往山巔;在山路下部配置人物,好似在奮力向上攀登的樣子。
Ⅹ 盆景造型款式有哪些
1、迎客松
卧乾式在視覺上完美符合黃金分割線的曲線,因此雖然造型是崎嶇的,但視覺上是平穩的,而當樹葉展開的時候,卧乾式會給人一種沉舟側畔千帆過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