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島綠植的設計規范
1. 綠地系統規劃中,道路綠化率計算中行道樹如何轉化為綠地率,參考什麼樣的國際標准及行業規范
道路綠化率計算中行道樹如何轉化為綠地率,可參考以下標准及行業規定:
一、建設部《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
第五條 城市綠地率,是指城市各類綠地(含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等六類)總面積占城市面積的比率。
計算公式:城市綠地率(%)=(城市六類綠地面積之和÷城市總面積)×100%。
二、 城市綠化規劃指標的統計口徑
公共綠地是指向公眾開放的市級、區級、居住區級公園,小游園、街道廣場綠地,以及植物園、動物園、特種公園等。公共綠地面積系指城市各類公共綠地總面積之和。
城市道路均應根據實際情況搞好綠化。其中主幹道綠帶面積佔道路總用地比率不低於20%,次於道綠帶面積佔比率不低於15%。
三、《城市綠地分類標准》CJJ85,G46道路綠地 道路廣場用地內的綠地,包括行道樹綠帶、車綠帶、交通島綠地、交通廣場和停車場綠地等
四、《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標准》CJJ75,4 道路綠帶設計
2. 景觀的設計規范等問題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全國景觀設計師
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行業內對景觀設計人員的管理,加強景觀設計師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設計人員的積極性,保證景觀工程設計質量,保障人民生傘和財產的安全,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中的景觀設計師是指從事城市建築環境工程的設計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管理, 包括社區和城鎮的建築景觀環境的設計,科研和教學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條 本辦法對景觀設計師的技術崗位能力分為高、中、初三個等級,其名稱分別為:高級景觀設計師、景觀設計師、助理景觀設計師。
第四條 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工作,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負責組織領導實施,是全國建築裝飾行業對景觀設計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考核認定,是對國家將實行的執業注冊景觀設計師制度的准備。
第五條 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工作,在全國建築裝飾行業內進行。
第六條 景觀設計師必須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遵守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政策、法規、技術規范,遵守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和地方協會的行業管理規定,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積極致力於景觀設計工作。
第二章 申報條件
第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者,可以認定具有高級景觀設計師的技術能力,可在相應的崗位上從事相關工作。
1.學歷及從業時間:
(1)大學專科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12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8年以上;
(3)大學研究生或雙學士學位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5年以上:
(4)大學博士生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2年以上。
2.從業能力及業績(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主持完成大型景觀工程(投資在600萬元以上)的設計1—3項;
(2)參與完成大型建築裝飾工程(投資在600萬元以上)的設計3—5項;
(3)完成中小型公共建築裝飾工程(投資在300萬元以下)的設計5—10項);
(4)所設計的作品或完成的項目獲得過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行業組織頒發的獎項。
3.專業理論及著述(具備下列條件中的3項):
(1)系統掌握景觀設計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
(2)系統了解國內外景觀設計發展的動態和趨勢,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
(3)熟練掌握景現設計技能、標准和規范,了解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條例和規定;
(4)獨立或合作撰寫或編寫出版過專業著作;
(5)在專業雜志或刊物上發表過專業論文;
(6)參加過全國或地方性建築裝飾行業法規、標准、規范、標准圖等的起蘋,編制,審定等。
第八條 符合下列條件者,可以認定具有景觀設計師的技術能力,可在相應的崗位上從事相關工作。
1.學歷及從業時間:
(1)中專、中技、職校相關專業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滿7年;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5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2年以上;
(4)大學研究生或雙學士學位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1年以上;
2.從業能力及業績(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主持完成中小型景觀工程(投資在300萬元以下)的設計1—3項;
(2)參與完成中小型景觀工程(投資在300萬元以下)的設計3一5項;
(3)所設計的作品和完成的工程獲得過有關部門、組織和團體的獎勵。
3.專業理論及著述(具備下列條件中的3項):
(1)掌握景觀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知識;
(2)了解國外景觀設計發展的動態和趨勢,具有一定藝術修養;
(3)掌握景觀設計技能。標准和規范,了解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條例和規定:
(4)獨立或合作在專業雜志、刊物上發表過專業論文。
4.經指定的培訓(考試)機構專業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
第九條 符合下列條件者,可以認為具有助理景觀設計師的技術能力,可在相應的崗位上從事相關工作。
1.學歷及從業時間:
(1)職業高中、中專、中技、職校相關專業畢業,相關工作滿5年;
{1)大學專科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3年以上;
(2)大學本科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1年以上;
(3)大學研究生畢業或雙學士學位畢業,從事裝飾專業或景觀設計專業設計工作。
2.從業能力及業績(具備下列條件中的2項)
(1)獨立完成單項工程景觀設計;
(2)獨立完成3—5個小型景觀工程(投資在150萬元以下)景觀設計;
(3)所設計的作品或完成的工程獲得過有關部門、組織和團體的獎勵。
3.專業理論及著述(具備下列條件中的3項):
(1)掌握必要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
(2)了解國內景觀設計發展的動態和趨勢,具有基本的藝術修養;
(3)熟悉景觀設計的標准和規范,掌握基本技能;
(4)獨立完成所設計作品和工程項目的設計說明。
4.經指定的培訓(考試)機構專業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
凡是在學歷、學位、從業業績、專業理論、科研創新方面有突出成績和特殊貢獻者,不受一般條件的限制,可破格晉升景觀設計師或高級景觀設計師。
第十條 申報初、中級景觀設計師的設計人員均要進行集中專業培訓。凡學歷不足者,必須參加有關專業培訓,通過考試合格後,才能參加技術崗位能力的考核和認證。
第十一條 申報高級景觀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需參加相應的高、中級職稱外語考試,並取得合格證書.通過全國外語等級考試四級以上者可不參加外語考試.外語水平為考核認證的參考條件。
第十二條 景觀設計師在達到上一等級條件時,可申請升級。
第三章 認證機構
第十三條 為保證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認證工作順利進行,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和各地方建築裝飾協會共同組成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認證領導小組,領導組織行業范圍內的考核認證工作。
第十四條 設立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專家委員會,負責高級景觀設計師考核認證工作。
第十五條 設立各地方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專家委員會,負責本地區初,中級景觀設計師考核認證工作。各地方考核認證專家委員會的組成要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備案。
第十六條 設立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工作辦公室為常設辦事機構,負責辦理考核認證中的日常工作。
第四章 認證程序
第十七條 申報人填寫和准備以下資料:
1.《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申報表》:
2.身份證明復印件及學歷證明;
3.外語等級證書或考試成績證明(供參考);
4.培訓、考核合格證書(適用於專業人員),培訓、考試合格證
書(適用於學歷不足和非專業人員);
5.工程項目設計資料(包括圖紙、照片、圖片、設計說明等)
6.論文、著作的復印件等資料;
7,獲獎證明、證書的復印件等;
8.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第十八條 申報高級景觀設計師認證的設計人員將申報材料報到各地方建築裝飾協會,由各地方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專家委員會進行初審,經各地方建築裝飾協會簽署初審意見後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由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專家委員會進行復審,並提出復審認證意見,報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認證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對合格者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頒發《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資格證書》。
第十九條 申報初、中級景觀設計師的設計人員將申報材料報到所在省市建築裝飾協會,由省市室內建築師技術崗位能力考核認證專家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評審意見,報省市建築裝飾協會批准,對合格者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頒發《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證書》。初、中級景觀設計師的申報認證結果,要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備案。
第二十條 本辦法所稱本專業為景觀設計、環境藝術;相關專業包括:植物學、規劃學、園林學、建築學、美術設計、環境學、視覺藝術、農藝學等專業.相關職業包括:建築師、植物種植員、規劃師、園林設計師、環境規劃與設計、視覺設計、農藝師等。
第二十一條 申報初、中級景觀設計師的設計人員在申報前均要進行集中專業培訓。本專業的設計人員經考核合格、相關專業和其他專業畢業的設計人員經考試合格後,才可申報參加考核認證。
第二十二條 培訓考試辦法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另行制定。
第五章 認證管理
第二十三條 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認證管理工作,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負責,各地方地方建築裝飾協會協助進行。
第二十四條 景觀設計師實行持證上崗。
第二十五條 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能力認證工作,每年進行二次。
第二十六條 參加考核認證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負責遵守有關紀律、規定,嚴格執行認證標准、程序,保證認證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以不正當手段取得《全國景觀設計師技術崗位證書》的,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有權取消其資格並收繳其證書。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 園林設計中豎向設計規范等高線的距離多少高差多少
園林設計中豎向設計規范等高線的距離一般是在 0. 25~1.0m 之間。
繪制豎向設計圖的要求如下:
(1)圖紙平面比例:採用 1:200~1:1000,常用 1:500。
(2)等高距:設計等高線的等高距應與地形圖相同。如果圖紙經過放大,則應 按放大後的圖紙比例,選用合適的等高距。一般可用的等高距在 0. 25~1.0m 之間。
4. 建築設計規范裡面那點規定公共建築欄桿1.1米
《民用建築設計統一標准》(GB 50352-2019)6.7.3 陽台、外廊、室內迴廊、內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樓梯等臨空處應設置防護欄桿,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欄桿應以堅固、耐久的材料製作,並應能承受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及其他國家現行相關標准規定的水平荷載。
2、當臨空高度在24.0m以下時,欄桿高度不應低於1.05m;當臨空高度在24.0m及以上時,欄桿高度不應低於1.1m。上人屋面和交通、商業、旅館、醫院、學校等建築臨開敞中庭的欄桿高度不應小於1.2m。
(4)交通島綠植的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是根據建設部建標[2001]87號文的要求,在《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87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
修編組在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修訂了《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2005)》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城市規劃對建築的限定;5.場地設計;6.建築物設計;7.室內環境;8.建築設備。
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為:設計原則,設計使用年限,建築氣候分區對建築基本要求,建築突出物,建築布局,室內環境;增加了術語,平面布置,建築幕牆和室內外裝修以及建築設備等內容。現已作廢。
5.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的綠帶設計
4.1 分車綠帶設計
4.1.1 分車綠帶的植物配置應形式簡潔,樹形整齊,排列一致。喬木樹干中心至機動車道路緣石外側距離不宜小於0.75m。
4.1.2 中間分車綠帶應阻擋相向行駛車輛的眩光,在距相鄰機動車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間的范圍內,配置植物的樹冠應常年枝葉茂密,其株距不得大於冠幅的5倍。
4.1.3 兩側分車綠帶寬度大於或等於1.5m的,應以種植喬木為主,並宜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其兩側喬木樹冠不宜在機動車道上方搭接。分車綠帶寬度小於l.5m的,應以種植灌木為主,並應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
4.1.4 被人行橫道或道路出入口斷開的分車綠帶,其端部應採取通透式配置。
4.2行道樹綠帶設計
4.2.1 行道樹綠帶種植應以行道樹為主,並宜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形成連續的綠帶。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樹綠帶不能連續種植時,行道樹之間宜採用透氣性路面鋪裝。樹池上宜覆蓋池箅子。
4.2.2 行道樹定植株距,應以其樹種壯年期冠幅為准,最小種植株距應為4m。行道樹樹干中心至路緣石外側最小距離宜為0.75m。
4.2.3 種植行道樹其苗木的胸徑:快長樹不得小於5cm,慢長樹不宜小於8cm。
4.2.4 在道路交叉口視距三角形范圍內,行道樹綠帶應採用通透式配置。
4.3路側綠帶設計
4.3.1 路側綠帶應根據相鄰用地性質、防護和景觀要求進行設計,並應保持在路段內的連續與完整的景觀效果。
4.3.2 路側綠帶寬度大於8m時,可設計成開放式綠地。開放式綠地中,綠化用地面積不得小於該段綠帶總面積的70%。路側綠帶與毗鄰的其他綠地一起辟為街旁游園時,其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公園設計規范》(CJJ48)的規定。
4.3.3 瀕臨江、河、湖、海等水體的路側綠地,應結合水面與岸線地形設計成濱水綠帶。濱水綠帶的綠化應在道路和水面之間留出透景線。
4.3.4 道路護坡綠化應結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緣植物。
6. 道路台階設計規范求助
4.1.2梯段最小凈寬是根據使用要求、模數標准、防火規范的規定等綜合因素加以確定的。要說明的一點是將六層及六層以下住宅梯段最小凈寬定為1m,原因是:①過去,為滿足防火規范規定的樓梯段最小寬度為1.10m,一般採用2.70m或2.60m(不符合3模)開間樓梯間,目前單元式住宅都趨向一梯二套,服務套數少,相應樓梯間面積也可減少,如採用2.40m開間樓梯間,每套可增加1m2左右使用面積,而磚混住宅2.40m開間樓梯間,樓梯寬度只能做到1m左右;②2.40m開間符合3模,與3模其它參數能協調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現半模數,與3.60m等參數可組成擴大模數系列,有利於減少構件,也有利於工業化製作,平面布置也比較適用、靈活;③從各地調查中看,採用2.40m開間樓梯間很普遍,據分析,只要保證樓梯平台寬度能搬運傢具,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④參照國內外有關規范,前蘇聯規定不小於1.05m,台灣省規定不小於0.90m,經與公安部協調,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了「不超過六層的單元式住宅中,一邊設有欄桿的疏散樓梯,其最小凈寬可不小於1m」,但七層和七層以上單元式住宅或所有走廊式、塔式住宅樓梯梯段最小凈寬應為1.10m。
4.1.3原規范規定樓梯踏步寬度不小於0.25m,高度不大於0.18m,其坡度為37.75°而偏陡,與國外標准相差很大,居民上下樓頗感費力,尤其是老年人。現將踏步寬度修改為不小於0.26m,高度不大於0.175m,坡度為33.94°,接近舒適性標准,在設計中也能做到。按層高2.80m計,正好設16步,面積增加也不多。
4.1.4實際調查中,樓梯平台的寬度是影響搬運傢具的主要因素,本條比原規范中規定的平台最小寬度1.10m增加了0.10m,為1.20m,如平台上有暖氣片、配電箱等凸出物時,平台寬度應以凸出面起算(圖4.1.41),垃圾道不宜佔用平台(圖4.1.42)。調查中發現有的住宅入口樓梯平台的垂直高度在1.90m左右,過人碰頭,很不安全。1954年《建築設計規范》規定不小於2m。根據我國青年人體有普遍增高的趨勢,維持這個高度是必要的。
第4.2.1條樓梯
一、樓梯的數量、位置和樓梯間形式應滿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二、梯段凈寬除應符合防火規范的規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樓梯的梯段凈寬應根據建築物使用特徵,一般按每股人流寬為0.55+(0~0.15)m的人流股數確定,並不應少於兩股人流。
註:0~0.15m為人流在行進中人體的擺幅,公共建築人流眾多的場所應取上限值。
三、梯段改變方向時,平台扶手處的最小寬度不應小於梯段凈寬。當有搬運大型物件需要時應再適量加寬。四、每個梯段的踏步一般不應超過18級,亦不應少於3級。五、樓梯平台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凈高不應小於2m。梯段凈高不應小於2.20m。
註:梯段凈高為自踏步前緣線(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級踏步前緣線以外0.30m范圍內)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緣間的鉛垂高度。
六、樓梯應至少於一側設扶手,梯段凈寬達三股人流時應兩側設扶手,達四股人流時應加設中間扶手。七、室內樓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不宜小於0.90m。靠樓梯井一側水平扶手超過0.50m長時,其高度不應小於1m。八、踏步前緣部分宜有防滑措施。九、有兒童經常使用的樓梯,梯井凈寬大於0.20m時,必須採取安全措施;欄桿應採用不易攀登的構造,垂直桿件間的凈距不應大於0.11m。
第4.2.2條台階
一、室內外台階踏步寬度不宜小於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於0.15m,室內台階踏步數不應少於2級。二、人流密集的場所台階高度超過1m時,宜有護欄設施
7. 景觀道路設計規范有哪些
景觀道路設計規范包括以下內容:
1、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2、公園設計規范
3、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
5、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
6、城市道路設計規范
7、建築結構荷載規范
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9、鋼結構設計規范
10、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11、木結構設計規范
12、凍土地區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8. 綠植景觀設計有哪些要注意的問題
綠植景觀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簡單說,植物景觀類型就是植物群體配置在一起顯現出來的外在回表象類型。答比如說:密林,線
狀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樹,灌木叢林,綠籬,地被,草坪,花鏡等等。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設計就是把諸如密林,線狀的行道林,孤立樹,灌木叢林,綠籬,
地被,草坪等等植物景觀類型而不是植物個體作為設計元素進行空間配置,設計師需要從整體
上考慮什麼地方該布置什麼樣的植物景觀類型。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首先是源於整體景觀結構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說的結構性景觀布
局。結構性景觀布局主要確定設計區域的總體景觀框架。它主要基於顧客的總體景觀意向需要
和整體美學原則的需要來構築景觀框架。結構性景觀布局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景觀框架區劃。其次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源於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說的功能性景觀布局。功能的需要,比如說某個地方需要遮蔭,某個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擋外部視線或隔離噪音,林蔭道路,廣場遮蔭等等,是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的基本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