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菜盆栽
㈠ 盆栽茼蒿菜怎麼澆水 一天澆幾次,一次澆多少
這種喜陰的植物,要保持花盆裡土壤有濕度就可以,如果是松樹土,養分豐富的,大概3-5天澆一次就可以。
㈡ 菊花的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繁殖菊花可採用分株、扦插、嫁接、播種等多種方法。嫁接法和播種法,技術要求條件高,繁殖過程比較繁瑣,沒有高超的削切、嫁接技巧及良種的選擇、人工授粉等技術,很難繁殖成功。這兩種繁殖方法,也只有需要大量育苗時,在苗圃中進行,家庭養菊,一般多採用分株法和扦插法來進行繁殖。
1.種子繁殖播種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為基肥,並深翻細耙,做成平畦。用細沙混勻種子撒播,上覆蓋細土厚0.5厘米左右,播種後覆蓋遮陽網並澆透水。在早春陰冷多雨時覆蓋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濕度和溫度。澆水宜細噴,以防土壤表層板結。約10天後小苗出土,揭去遮陽網或塑料薄膜,在幼苗具2~3片時即可移栽到大田。菊花菜可直播,在我國南方2月即可播種,在北方寒冷地區於4月上旬方可播種,每畝用種量約0.2千克。
2.分株繁殖在3月中下旬可將老茬菊花菜挖出,露出根頸部,將已有根系的側芽連同老根切下,移植到大田中。分株繁殖在萌發新梢時進行較適宜。
3.扦插繁殖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苗床最好用新土混入經堆漚腐熟的有機肥。剪取具3~5個節位、長8~10厘米的枝條,摘除基部葉片,入土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扦插後保持功床濕潤,忌澇漬,高溫季節需遮陰,而在溫度較低時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溫保濕。一般15天後可移植到大田。
㈢ 這是什麼花啊,葉子像茼蒿菜還有這種又是什麼不是石竹花的一種吧
花菱草,(學名:Eschscholtzia californicaCham.),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二年生栽培。耐寒力較強,喜冷涼乾燥氣候、不耐濕熱,炎熱的夏季處於半休眠狀態,常枯死 ,秋後再萌發。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花菱草莖葉嫩綠帶灰色,花色鮮艷奪目,是良好的花帶、花徑和盆栽材料,也可用於草坪叢植。
㈣ 茼蒿菊種子什麼時候播種最好
1、播種方法
茼蒿菊的播種方法比較簡單,常見的就是採用種子繁殖的方式來進行培育,因為它的幼苗出芽率比較高,所以我們在播種之前即使不催芽,只要挑選優質的種子也不會影響它的發芽效果。
㈤ 盆栽菊花菜應該放在什麼溫度的地方
最好是20度至25度,最低也不要低於15度。適當陽光照一下o
㈥ 菊花腦的繁殖方法有哪幾種
菊花腦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大面積生產一般採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1)種子繁殖 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進行播種。選擇灌溉排水條件良好,土壤疏鬆肥沃的地塊,深翻土壤整畦,用細沙混勻種子,撒播、條播、穴播均可。每畝用種量0.5~0.7千克。播種後覆蓋厚度0.5厘米的細土,澆足底水後用地膜覆蓋,保持畦面濕潤。在幼苗2~3片真葉、6~8厘米高時進行間苗,也可於此時移栽定植,苗齡一般30天左右。
(2)分株繁殖 一般用於小面積栽培。4月上旬,將菊花腦老樁挖出,根據老樁的大小,1樁可分成多樁,只要有根及側芽即可,按10厘米×10厘米的行株距定植到准備好的地里。分株繁殖在早春未萌芽時進行較適宜。
(3)扦插繁殖 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扦插繁殖,但以5~6月份成活率最高。選取充實帶頂梢的嫩枝,長6~8厘米,僅留上部2~3片葉,插入苗床(床土)的深度為插條長度的1/3~1/2。也可採用育苗缽、育苗盤、營養袋等進行扦插育苗,插後應適當遮陽,適時噴水保濕。若在溫度較低時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溫、保濕。在20℃條件下2周左右即可生根成活。
㈦ 菊花的種植方法是怎樣的
菊花為菊科菊屬,系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又名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菊花能分解兩種有害物質,即存在於地毯,絕緣材料、膠合板中的甲醛和隱匿於壁紙中對腎臟有害的二甲苯。不僅如此,它還具有很強的觀賞性,盆栽品種或陸地花卉都有很多可供選擇。此外,其花瓣、根莖還能入葯。
株高可達30——100 厘米不等。莖稈除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木質化。葉卵圓形,邊緣有銳或鈍鋸齒至深裂。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花色、花序,常因其品種不同而多異。舌狀花,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等,十分艷麗美觀,是著名的觀賞花卉與食用、葯用花卉。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復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經過園藝家們的辛勤培植,改變日照條件,也有五月開花的五月菊,七月開花的七月菊。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厘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 厘米的為中菊,花徑在6 厘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菊花性喜氣候涼爽,陽光充足,通風條件好的地方。耐嚴寒、霜凍,怕酷熱、雨澇。栽植於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壤為好。
菊花適應性強,生長力旺盛,栽培容易,管理簡單。繁殖以扦插、嫁接為主。正象人們所說的:3 月分株,4 月插,5 月嫁接,6 月壓,其進行的辦法分別是:
分株法:將其植株的根部全部挖出,按其萌發的櫱芽多少,根據需要以1—3 個芽為一窩分開,栽植在整好的花畦里或花盆中,澆足水,遮好蔭,5—10 天即可成活。用這種方法繁殖的株苗,強壯,發育快,不變種。
扦插法:可分為芽插、枝插兩種。
芽插:在菊花母株根旁,經常萌發出腳芽來,當葉片初出尚未展開時,作為插穗進行芽插,極易生根成活,且同分株法一樣,生命力強,不易退化。
枝插:在4—5 月期間,可在母株上剪取有5—7 個葉片,約10 厘米長的枝條作插枝。將插枝下部的葉子取掉,只留上部的少部分2—3 片,插枝下端削平,扦插時不要用插枝直接往下插,可用細木棍或竹簽紮好洞,然後再小心地將插枝插進去,以免刺傷插枝的切口處或外皮。插枝的入土深度,約為插枝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插好後壓實培土,灑透水,在溫度15—20℃的濕潤條件下,15—20 天可生根成活。待幼苗長至3—5 個葉片時,即可移茵栽植在苗圃或花盆裡。
嫁接法:人們通常多用根系發達,生長力強的青蒿、白蒿、黃蒿為砧木,把需要繁殖的菊花株苗作接穗,用劈接法嫁接。其劈接的方法是:先選好砧木和接穗,然後將砧木根據需要的高度處切掉,切面要平整,並在切面縱向切割;接穗下部入砧木處兩側各削一刀,使接穗成楔形,插入砧木縱切口處,但必須注意將接穗和砧木的外側形成層對齊,劈接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此舉,然後綁扎即可。一般一株上可接1—6 個或8 個接穗,要視砧木粗細來定。接好後要適當遮蔭,以防接穗萎蔫而失敗。待接穗成活後,切口已全部癒合好,才可取掉綁扎帶,同時應抹去砧木上生長的小枝葉。
壓條法:待菊花枝條較為老化後,可採取連續壓條法或窒土培壓的辦法進行。先選好距離地面較近的健壯枝,除去土壓部位的葉柄,並在此處稍破壞一部分表皮到木質部,以便結痂易在此處生根。待生根後,在葉腋間長出新枝10—15 厘米時,分離母株,若是連續壓的也可各自分離,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株苗。再待一段時間後移株。
杜秋娘
怎樣才能養好菊花呢?菊花的管理一般來說是比較簡單,但要培植成像北京著名花卉家薛守紀先生提出的標准菊,「即花體豐滿,花色鮮艷,花型端莊,花姿明麗;株型適中,葉片整齊;雄壯品種,豐碩健美;優秀品種,英姿瀟灑;纖細品種,嬌柔嫵媚」的那種菊來,也確實是不容易的。所以菊花的管護,要注意水、肥、管三個字。因菊花從二月底或三月初即開始萌芽,到十月至十一月花謝方止,中間生長期需十來個月,生長期特長,需水、肥較多,又因它根系發達,吸收養分能力強,故既要它枝稈粗壯,花繁葉茂,又要注意培植一定的高低度及株型的優美度與適中度。所以水、肥不僅要多,而且要根據菊花生長、發育、孕蕾、開花的各個不同時期和階段,施得合理、適度和得法。在管字上還要特別注意打頂芽、抹腋芽、整株型和保護葉片。打頂芽是待移植後的定植苗長至15—20 厘米高時,摘去頂端嫩梢,讓其多發芽,多長權,多生蕾,多開花,一般是打頂2—3 次。打兩次頂芽的第一次多在5 月進行,第二次多在6 月下旬進行。留取主幹3,支幹9,即3 枝9 權。打三次頂的,多在5、6、7 三個月進行。留取花枝是:3 枝,9 權,27 個頂。枝杈之間的距離,可根據株型來定,一般是10—15 厘米,以3—5 個葉子為好,這樣可見花、見葉,紅花開放,綠葉相映,否則花過多無綠葉陪襯,失去了紅花雖好無綠葉陪襯之美,若花寥寥,葉卻茂密,即成喧賓奪主之態,二者均為不好,所以留取枝葉多少,不能不講究。菊花因生長期長,且生長發育旺盛,所以求高容易求低難。現在可用矮化素使之矮化。為了使花朵碩大,中後期,特別是後期要抹腋芽和摘取一部分花蕾,以保證所留花蕾的營養需要。控制株型,除修整枝芽外,還可通過針刺、捏枝使之養分輸送受阻,而生長緩慢。要保護好葉片,特別是下部基稈上的葉子要保護好是不容易的,這就要注意蟲害,施肥、澆水要適當、適宜,精心管護。
美人面
菊花的管護六要點:
一、適期控盆栽肥菊花喜肥,若施肥不當易引起徒長,施肥過多,則株高葉稀,因此基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施追肥不可過早,如果葉片小而薄、葉色泛黃,可多次噴施0.1%尿素水至轉綠時為止。如出現缺磷、鉀肥等症狀,應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花市有售)。立秋後至開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濃度要逐漸增加,並應注意增施磷鉀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長。
二、盆菊澆水要適時適量,即使是生長旺盛期,每天的澆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發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給葉片噴一次葉面水。
三、適盆換土菊花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一般需要換盆2—3次。幼苗期移栽在直徑約12厘米的小盆養護,壯苗期換入直徑約15厘米的盆內培養,花蕾分化前再換入直徑約20厘米左右的盆中培養,這時應適時加施肥料,只有這樣,花盆逐漸增大,盆土逐漸增多,才有利於供給各個生長發育階段所需的適量水肥。切忌大盆養小苗或小盆養大苗。若發現枝葉過盛,可去掉部分宿土或須根。
四、及時摘心及時摘心可促發側枝,有效地壓低株高。盆栽的摘心時間和次數,因不同選形藝術而異,一般留4—7朵,菊苗定植後留4—5片葉摘心,等其側枝長出4—5片葉時,每個側枝再留2—3片葉進行第二次摘心。
五、抹芽疏蕾菊花壯苗期,萌發出許多腋芽,需及時用手指捏掉,否則消耗大量養分,且能發出許多小側枝,使植株顯得雜亂無章。孕蕾期,在頂蕾下的小枝上有時出現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應及早去掉旁蕾,促進頂蕾肥大。
六、養好腳葉俗話說「鮮花還需綠葉配」。做到適期扦插,在盆菊生長期間,合理施肥、澆水、預防病蟲害,即可防止腳葉枯黃脫落,又可確保葉片青秀,提高觀賞效果
㈧ 茼蒿花的盆景代表什麼意思
茼蒿花的盆景,代表幸福的日子高高燃起來
㈨ 幫助植物繁殖方法有哪些
鄒菊
3.扦插繁殖
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苗床最好用新土混入經堆漚腐熟的有機肥。剪取具3-5個節位、長8-10厘米的枝條,摘除基部葉片,入土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扦插後保持功床濕潤,忌澇漬,高溫季節需遮陰,而在溫度較低時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溫保濕。一般15天後可移植到大田。
雛菊長勢強,易栽培。雛菊花梗高矮適中,花朵整齊,色彩明媚素凈,可做盆植美化庭院陽台,也可用作園林觀賞,盆栽、花境、切花等。花期長,耐寒能力強,是早春地被花卉的首選。雛菊作為街頭綠地的地被花卉,具有較強的魅力,可與金盞菊、三色堇、杜鵑、紅葉小檗等配植。
鄒菊它不僅僅只有觀賞作用哦,在一些中草葯里也常見到它,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但是家庭栽培的不可隨便服用,這得經專業的操作程序才可入葯。
㈩ 茼蒿,的養護方法
栽種技巧
日照: 喜冷涼環境,不耐高溫,在長日照條件下,營養生長不能充分發展,植株很容易開花結籽。茼蒿為短日照植物,一般以較弱光照為好。
溫度:生長適溫20℃左右,12℃以下生長緩慢,29℃以上生長不良。
選盆: 盆栽茼蒿對材質不限,適宜高度應在20厘米以上。
*壤: 栽種茼蒿時,對*壤選擇要求不高,但以保水保肥、排灌良好、*質疏鬆的壤*或沙質壤*為好。
澆水: 播種後要保持*壤經常濕潤,以利於出苗。苗高3厘米時,將水澆充足,生長期要保持盆*濕潤。
施肥: 施肥以速效氮肥為宜,在定植一周後可施肥一次,採收前10天應該停止施肥。
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由害有葉枯病、褐斑病、潛葉蠅、蚜蟲等。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葉枯病和褐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潛葉蠅可用2.5%輝豐菊酯噴霧;蚜蟲可用10%蚜虱凈乳油1000~2000倍液噴殺。要注意採收前15天停止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