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貝母盆栽

貝母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7-02 07:01:42

『壹』 特殊的花有哪些

1、冠花貝母

也叫皇冠貝母,是一種多年生的球莖植物,花期5-6月,花色很艷麗,黃色和橙紅色最常見。冠花貝母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和中東地區,是當地公共園林里常見的綠化植物。

2、曼陀羅花

也叫洋金花,有毒的一年生草本,除了白色花,還有一些罕見品種開紫色、粉色花,有種妖嬈的美。

3、針墊花

也叫風輪花,針包花。這個花名取得可真形象,一圈圈花柱特別像針包上的大頭針,它是一種原產南非的植物,花色艷麗如火,大小如拳頭般,現在已經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園藝花了。

4、龍珠果

龍珠果說來應該是鐵線蓮的親戚,花朵跟鐵線蓮很像,不過它是番蓮科植物,是一種熱帶植物,花期在夏天7~8月,果期次年春天4~5月。

5、口紅山茶花

這是美國園藝培育出來的一種茶花品種,花型很奇特,顏色紅得妖冶,是唐孩子的變種。

6、瓜葉菊

這款藍色菊花是瓜葉菊的一個品種,花型奇特,顏色濃艷,周圍一圈還未開的花蕾像一圈圈小腳

7、粉菠蘿

原產巴西,葉子長得像虎皮蘭,花朵一看就是鳳梨科的。其實鳳梨家族只有極少數品種能食用,大部分都是觀賞植物,粉菠蘿近幾年就很受歡迎。

8、紫礦花

名字聽起來好土豪,其實是一種豆科植物,也叫紫鉚,分布在雲南、廣西等地,先開花後長葉,花期在春天,盛開時滿樹紅花,像一團團耀眼的火焰,所以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森林之焰」。

9、美序紅樓花

爵床科植物,名字很特別,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被我國引進栽種,葉子寬寬大大,花兒顏色很美,是發光的玫紅色。

10、秋石斛

秋石斛是秋天開花的石斛蘭的統稱,附生植物,長在樹上或木板上都很好,它還被人稱為「父親之花」,因為秋石斛是靠著枝幹開花,它會將自己95%的水分和營養輸送給新芽,就像是父親對孩子一般無私的愛。

11、昂天蓮

昂天蓮是梧桐科的灌木植物,春夏季節開花,花朵低垂,花型似蓮花,咦,明明低著頭怎麼叫「昂天蓮」呢?當它結果後你就會明白,它的果實確確實實是昂揚向上的,可不就是「昂天」嘛!一舉一垂,在視野上造成了強烈反差,有趣極了!

12、葉上花

有一種花很奇特,專門開在葉子上,花朵小巧如米粒,乍一看感覺真神奇!其實葉上花是一種俗稱,人家學名叫假葉樹,是一種百合科植物。

假葉樹之所以叫假葉樹,是因為它的葉子根本不是葉子,而是「葉狀枝」,也就是說其實花還是開在枝條上的,但是花實在太小,枝條又寬大如葉,所以造成了這種奇特的現象,就是結果後,紅彤彤的果實也是生在「葉子」上的!

花友們,這些奇花異草,你見過幾種?

『貳』 種植貝母需要注意什麼

貝母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冷、抗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海撥1500米以內的荒山、荒坡地、川水地(澇窪地不宜種植)、平原都可種植。

貝母的種植時間:六月份左右。

貝母的種植技術:

貝母性喜涼爽、濕潤和半陰環境,怕炎熱,忌積水。可用播種、分株或扦插繁殖。播種宜在春季進行,發芽適溫為23℃—25℃,播前種子需經濕沙層積處理,播後10-15天即可發芽,但需栽培4~6年才能開花。分株多在秋季進行,通常是待地上部枯萎後將鱗莖挖出,沙貯於23℃~25℃的環境中,直至秋季再下地種植。扦插則是以生長健狀的鱗莖上的中層鱗片為扦穗,只需將其插入沙床後保持濕潤,當年即能長出小鱗莖,但需經過3—4年的培育才能形成開花種鱗莖。

種植貝母需選擇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質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機肥或魚和骨粉均可;盆栽則宜使用腐殖土、園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質。秋季9-10月為種植適期,地栽株間距30cm左右,栽後覆土8cm-12cm。氣候寒冷的地區,需覆蓋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後,要及時追肥1次,促進莖,葉生長。平時保持土壤濕潤,晚春開花品種花期適當遮陰品質更好。生長期間易受葉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別噴灑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和1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夏季地上部枯萎後,進人休眠期,可留土過夏,但土壤不宜過濕,避免地下鱗莖腐爛,也可挖起貯存於陰涼通風環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爛病發生,除對鱗莖消毒外,還可定期噴灑波爾多液防治。

『叄』 貝母是幾月份種

一、貝母的種植時間:
六月份左右。

二、貝母的種植技術:
貝母性喜涼爽、濕潤和半陰環境,怕炎熱,忌積水。可用播種、分株或扦插繁殖。播種宜在春季進行,發芽適溫為23℃—25℃,播前種子需經濕沙層積處理,播後10-15天即可發芽,但需栽培4~6年才能開花。分株多在秋季進行,通常是待地上部枯萎後將鱗莖挖出,沙貯於23℃~25℃的環境中,直至秋季再下地種植。扦插則是以生長健狀的鱗莖上的中層鱗片為扦穗,只需將其插入沙床後保持濕潤,當年即能長出小鱗莖,但需經過3—4年的培育才能形成開花種鱗莖。

種植貝母需選擇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質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機肥或魚和骨粉均可;盆栽則宜使用腐殖土、園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質。秋季9-10月為種植適期,地栽株間距30cm左右,栽後覆土8cm-12cm。氣候寒冷的地區,需覆蓋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後,要及時追肥1次,促進莖,葉生長。平時保持土壤濕潤,晚春開花品種花期適當遮陰品質更好。生長期間易受葉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別噴灑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和1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夏季地上部枯萎後,進人休眠期,可留土過夏,但土壤不宜過濕,避免地下鱗莖腐爛,也可挖起貯存於陰涼通風環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爛病發生,除對鱗莖消毒外,還可定期噴灑波爾多液防治。

『肆』 川貝能盆栽嗎

摘要 你好,川貝是可以盆栽的,它的生命力很頑強。

『伍』 貝母蘭是怎樣繁殖的

分株繁殖。春季新芽生出之前進行。栽培宜選用多孔盆,盆宜小不宜大,一般以能使栽培後的植株3年左右才能長滿盆為合適。盆底的排水孔應稍大些,如果太小,可以適當擴大。盆栽時,首先在盆的底部填充一層較大的碎磚塊、盆片,然後用蕨根、苔蘚等將植株的根部包上,放在盆中,使較老的假鱗莖一側靠近盆沿,有新芽的一側放在盆的中部,留出以後3年新株生長的空間。然後再將根系周圍填滿泥炭蘚、樹葉、泥炭土或草炭土加木炭屑等栽培材料,並壓緊,以使植株能較好地固定在盆中。栽植深度不可太深或過淺,通常是將根部和假鱗莖的基部埋入栽培材料,新芽生長的部位應剛好在栽培材料的表面或稍向下一點。如果栽植過深,新芽極易腐爛或生長不良。栽好的盆株應放在半陰處,溫度在20~25℃左右。在前2周可不澆水,只向葉面和盆栽材料表面少量噴水,使植株不幹為原則,待新芽和新根長出2~3厘米時再澆水。澆水過早容易引起植株腐爛。除盆栽外,亦可用木框栽植。植株幼小時,為促進其生長常增加遮蔭量,減少陽光照射,以有利於營養生長,一般應遮去陽光的60%~70%,植株長大後可適當增加光照。

『陸』 浙貝母有哪些特徵

(陳登)

浙貝母〔FHtiltaria thunbergii Miq.(.Fritillaria 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 Bak.)〕別名象貝、浙貝、大貝、珠貝。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主產浙江寧波鄞縣,該地栽培已有300年歷史。以往全國浙貝產地僅限鄞縣一地,近一、二十年來,在長江下游地區,經試種已形成幾個生產基地。主要有江蘇南通、杭州市郊、浙江餘姚、舟山等地。浙貝以地下鱗莖入葯。主要有效成分為生物鹼,如貝母鹼,去氫貝母鹼,貝母新鹼,貝母芬鹼,貝母定鹼,貝母替定鹼等。味苦性寒,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胸悶痰粘,慢性氣管炎等。

一、形態特徵

株高30—80cm,全株光滑無毛。須根系,每株有根10—40條,根長15—40cm。莖單一,地上不分枝,每株一般有二主莖並生,每主莖旁由地下分出的分枝莖1—3條,也直立,地上不分枝;莖綠色,有時稍帶紫色;圓柱形。地下鱗莖扁球形,由2—3片白色肥厚的鱗葉合成,直徑2—6cm。葉無柄,葉片窄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互生,有時對生或輪生,上部葉先端成捲曲;葉紙質,全緣。有花一至數朵,頂生或總狀花序;花鍾狀,下垂、淡黃色或黃綠色,帶有淡紫色斑點;頂生花具苞片2,苞片葉狀,先端捲曲;花被片6,二輪排列,內外輪相似,花被片長卵形或卵圓形,長2.5cm左右,寬1.5cm左右;雄蕊6;子房上位3室,柱頭3裂。蒴果短圓柱形,長1.6—2.6cm、寬2—3cm,具6棱,棱翅寬6—8mm。種子多數,扁平瓜子形,邊緣有翅(圖14—131)。

表14—124 施草木灰的增產效果

(3)苗肥

在2月上、中旬苗基本上出齊時施。苗肥要施得早,因這時母鱗莖養分已有一半左右消耗了,植株迅速長高,需要養分供應。苗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一般用人糞尿每畝750—1500kg或肥田粉(硫酸銨或氯化銨)10—15kg。苗肥可以一次施足,也可以分二次施,即在第一次施後,相隔15—20天再施。同樣數量的苗肥分二次薄施,比集中一次施效果好。試驗還表明,苗肥中再增施草木灰,能提高鱗莖產量,但草木灰不要與人糞尿一起施下,前後要相隔2—3天,以防肥效損失。

(4)花肥

在摘花以後施,浙江多在3月下旬。這次肥料可以進一步促進莖葉生長、延遲枯萎期,並為鱗莖迅速膨大提供充分條件,花肥也要用速效肥料,種類和數量與苗肥相似。施用時要看土壤肥力和浙貝生長情況,種植密度大,生長茂盛的種子地,氮肥過多會引起灰霉病,造成植株迅速枯死而減產,可以少施或不施。

(五)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要抓得早,在浙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長前期進行。到植株高大,莖葉茂盛後,必要時可拔草。

2.灌溉排水

浙貝生長需濕潤的環境,田塊既不能積水,又不能過於乾旱。從浙貝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來看,從出苗到植株增高終止(2月初—4月初)需要水分最多,這時如缺水,莖葉生長不良,直接影響鱗莖的膨大。在此期間江南雨量是充沛的,不需要灌溉。伹遇乾旱年份,應適當灌溉。進行灌溉時,當土壤被水濕透後,就要立即放水,一般只能浸水幾小時,如浸水一天以上,就會導致莖葉枯黃,浸水時間再長會使植株死亡,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浙貝地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暴雨後及南方春雨期間,要及時檢查,開通排水溝,以防鱗莖腐爛。

3.摘花打頂

浙貝開花時要將花摘去,一是減少開花結籽對養分的消耗,使養分集中於鱗莖,二是促進二稈生長,增加光合作用面積。摘花要及時,浙江一般在3月中、下旬,在植株有1—2朵花開放時進行。摘花宜在晴天進行,以免雨水進入傷口,引起腐爛。打下的花梗經試驗也會有相當多的生物鹼,而且生物鹼的含量比鱗莖還高,曬干後可以作葯用,作硫浸膏原料等。

(六)過夏

浙貝的植株在5月上旬後枯萎,到9月下旬前後再發根生長。這個時期稱休眠期,也稱浙貝過夏。在這期間,很容易造成鱗莖損失。在正常年份,輕則損失10%,重則損失20—30%不等,平均每年約損失一成左右。這段時間以梅雨季節損失較重。據1965年在同一塊地不同時期取樣觀察:5月18日為害率為0.5%,6月30日為28.6%,7月17日為37%,8月7日為38.6%,9月7日為39.4%,由此,過夏鱗莖為害損失主要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這一時期。

過夏損失的原因很多,但總的來講,一是種用鱗莖本身質量問題。栽種鱗莖質量好的,過夏損失少;培種鱗莖質量差的,有斑痕以及有腐爛的,損失就多(表14—125)。因此,種用鱗莖必須認真挑選,要求成熟、健壯、無病蟲疤和傷口的鱗莖。在起土和搬運中,一定要細抓輕放,防止表皮碰傷而

『柒』 種植貝母需要注意什麼

種植伊貝母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最好。用種子繁殖時,種子需拌濕沙層積處理並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蓋薄層細土,稍壓,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出苗後及時鬆土除草,並結合追肥,並噴施葯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葯用含量大大提高。同時要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並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

栽培鱗莖在6月上旬至中旬進行,先將鱗莖大、中、小分選,直徑大於0.8厘米的為大鱗莖,0.4-0.8厘米為中鱗莖,小於0.4厘米的為小鱗莖。選好後按大、中、小分別栽種,栽種方法均勻撒播,株距2-3厘米,每667平方米要大鱗莖300公斤,中鱗莖200公斤,小鱗莖100公斤。

平貝母喜冷涼濕潤的環境條件,6月上旬貝母成熟後,天氣進入高溫期,為防止入夏陽光直射地面,地溫增高,在新芽分化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在播種後或老貝母成熟後及時種植遮陰作物。選擇遮陰作物的原則是,遮陰作用強,根系少,對貝母生長發育影響小,不是貝母病害的寄生。

(7)貝母盆栽擴展閱讀:

貝母的品類鑒別:

1、川貝:松貝類圓錐形或心臟形,高3-10mm,直徑3-10mm,表面類白色。頂端較尖,少數鈍圓,基部平,中間微凹入,光滑。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頂部閉合。

2、青貝:類扁球形或圓錐形、卵圓形,高4-14mm。直徑4-16mm,表面淡黃白色。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合抱,頂部開裂,內有心芽和2-3枚小鱗葉。氣無,味微苦。

3、爐貝 :長圓錐形或卵狀圓錐形、長卵圓形,高7-25mm,直徑5-25mm,表面類白色或淡棕黃色,有的有黃棕或棕色斑,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頂部開裂或略尖,基部稍尖或圓鈍。氣微,味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貝母

『捌』 種貝母時土壤用什麼消毒

種植貝母需選擇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pH6.0-7.5的沙質壤土,栽前施足基肥,腐熟有機肥或魚和骨粉均可;盆栽則宜使用腐殖土、園土和沙等量混合基質。秋季9-10月為種植適期,地栽株間距30cm左右,栽後覆土8cm-12cm。氣候寒冷的地區,需覆蓋越冬。早春新芽出土後,要及時追肥1次,促進莖,葉生長。平時保持土壤濕潤,晚春開花品種花期適當遮陰品質更好。生長期間易受葉斑病和百合黑象甲危害,可分別噴灑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和1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夏季地上部枯萎後,進人休眠期,可留土過夏,但土壤不宜過濕,避免地下鱗莖腐爛,也可挖起貯存於陰涼通風環境中越夏。偶有球根腐爛病發生,除對鱗莖消毒外,還可定期噴灑波爾多液防治。

『玖』 貝母什麼時候種植

栽培貝母鱗莖在6月上旬至中旬進行

將鱗莖大、中、小分選,直徑大於0.8厘米的為大鱗莖,0.4-0.8厘米為中鱗莖,小於0.4厘米的為小鱗莖。選好後按大、中、小分別栽種,栽種方法均勻撒播,株距2-3厘米,每667平方米要大鱗莖300公斤,中鱗莖200公斤,小鱗莖100公斤。

播後覆土3厘米,摟平床面,中部略高,以防積水,實際生產中基本上都栽種鱗莖,很少有播種種子的。



(9)貝母盆栽擴展閱讀

貝母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4一般要-5年時間。以浙貝為例,通常秋季種子下土後,次年春天發出一片針狀的葉,葉枯萎後地下留有一個直徑3-4毫米的鱗莖;第二年從小鱗莖發出1-2片披針形的葉子,鱗莖繼續膨大,直徑達7-8毫米。

第三年一般能長出幾片更大的基生葉,少數還有主莖,地下的鱗莖多為一個,少數為兩個,直徑可達1.5-1.8厘米;第四年一般都有主莖並具花蕾或能開花,但不結果,地下鱗莖萎爛,重新生成兩個新鱗莖;第五年則大多數都能開花結果,地下生成的兩個新鱗莖都比較大,可供葯用。

完全長成的鱗莖,通常在次年能發出兩個主莖,地上部分枯萎後舊鱗莖也逐漸萎爛,留下兩個新鱗莖。這個生長周期的長短,不同的種類以及隨著生長環境的變化,是有差異的。

『拾』 禾葉貝母蘭盆栽好還是板植好呢

禾葉貝母蘭/list?keyword=%20%E7%A6%BE%E5%8F%B6%E8%B4%9D%E6%AF%8D%E5%85%B0

熱點內容
貝母花語 發布:2025-08-18 11:08:16 瀏覽:288
平展示的插花 發布:2025-08-18 10:45:05 瀏覽:979
金宇七夕 發布:2025-08-18 10:44:52 瀏覽:173
一朵被風折斷的野花歌曲名字 發布:2025-08-18 10:42:48 瀏覽:922
2016鄭州情人節活動 發布:2025-08-18 10:42:40 瀏覽:615
葫蘆科綠植 發布:2025-08-18 10:25:03 瀏覽:763
海棠節定州 發布:2025-08-18 10:24:56 瀏覽:435
盆景合夥證 發布:2025-08-18 10:13:30 瀏覽:758
耐水性的花卉 發布:2025-08-18 10:10:04 瀏覽:847
火影同人開在木葉的水蘭花 發布:2025-08-18 10:08:00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