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觀音蓮圖片
① 觀音蓮長成這樣
觀音蓮是最常見的一種多肉植物,
因為長得像觀音菩薩坐下的蓮台,
所以會有此名。
② 觀音蓮是什麼樣子的
觀音蓮
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並容易分櫱形成叢生植物,株高30-50厘米。葉為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 、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柄較長,側脈直達缺刻;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葉背紫褐色。葉柄淡綠色,近莖端呈紫褐色,在莖部形成明顯的葉鞘。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白色。其生態習性是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
觀音蓮常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櫱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後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後宜置於陰濕環境,保持盆土經常濕潤,並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生長。也可於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乾後用水苔包紮,或置於通氣排水的疏鬆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過濕,以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得到。
觀音蓮盆栽宜用疏鬆、排水通氣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4-9月為其生長旺盛期,此時要求土壤濕潤及空氣濕度較高,要給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極易使葉片萎蔫,所以須經常向葉面噴水,同時保持環境濕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秋天氣溫低於15℃,觀音蓮生長停滯而呈休眠狀態,地上部葉片開始逐漸枯萎,此時須盡量減少澆水量,將其置於溫暖、無風的乾燥地方,保持盆土適當乾燥(只帶微濕) 以利安全越冬;如果濕度大,溫度低,塊莖極易腐爛。
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光照太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經至產生日灼,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而易倒伏。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干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環保功效:對吸收室內有毒氣體微有功效,吸塵,殺菌,凈化空氣,過濾濁氣,室內可微量增加濕度。
應 用:觀音蓮株形緊湊直挺,葉片寬厚並富有特殊的金屬光澤;葉脈清晰如畫,極富詩情畫意,為鳳格獨特的觀葉植物,也是近年來流行於海內外的觀葉植物之一。觀音蓮的應用比較廣泛。它可以中小盆種植,用來布置書房、客廳、卧室和辦公室等處,顯得高貴典雅。
③ 樣子有點像佛座蓮,葉子上有一層毛茸茸的是什麼觀音蓮
觀音蓮所有品種的葉子都光滑多毛。你說的是石蓮花的品種。石蓮是景天科石蓮屬肉質植物的總稱。唯一的品種是金絲黃。老植株簇生,大玫瑰葉盤由100多片葉子組成。肉質葉為扁虱,長5-7厘米,寬2厘米,基部狹窄,頂端卵形,葉尖小鈍,葉中棕色,有濃密的白色毛。①觀音蓮是景天屬多肉植物,又名常綠草、觀音蓮、佛蓮。原產於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山區,是一種高山多肉植物。它是一種小的肉質植物,主要用於觀葉。它也是含鹽量大的肉質植物之一。它在中國很受歡迎。它是肉質植物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堪稱普通商品之王。觀音蓮肉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它的葉子是蓮座狀的,周圍環繞著。它的植物外形是名副其實的,就像一朵盛開的蓮花。葉片扁平纖細,葉端漸尖,葉緣有小絨毛。在全光下,葉端形成非常美麗的棕色或純紅色;如果光線不足,葉尖僅為深綠色。
拓展資料
①有許多品種的葉盤直徑在3到15厘米之間。發育良好的植物在大蓮花下會有一圈小蓮花。此外,每年春末,都會從葉簇的下部抽出類似金蓮花的紅色游莖,在游莖的前端有玫瑰花形狀的小葉簇。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小花呈星形,呈粉紅色。 觀音荷葉顏色變化豐富,純紅的葉尖十分獨特。適用於中小型盆栽或組合盆栽。它們種植在形狀各異的花盆裡,觀賞效果也千差萬別。盆土要求疏鬆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盆土取一般泥土就可,好點是用園土加三分之一的腐殖土,再加三分之一的河沙或煤球渣,摻入少許骨粉等鈣質材料,混勻後使用。。由於土壤是濕潤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澆太多的水,保持其半干狀態,以利於根系的恢復。
④ 這種類似蓮花的植物叫什麼
多肉
⑤ 觀音蓮長出的小芽多大才可以移栽(要圖片),怎樣移栽
只要長出牙即可。觀音蓮連根拔起來即可。
觀音蓮是比較好養活的植物,生命力比較頑強,所以可以正常移栽換盆的,不用擔心會移栽不活的。移栽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春天或者秋天,冬天溫度太高,長的太慢,冬天就更不用說了,容易凍壞。移栽的花盤選擇有孔的,直徑10厘米左右就可以。太大的花盆不好控制澆水量。
(5)盆栽觀音蓮圖片擴展閱讀:
觀音蓮種植注意事項:
1、觀音蓮為高山型多肉植物,喜陽光充足和涼爽乾燥的環境,適合酸性、中性、鹼性各種土壤,除夏季高溫時適當遮蔭、避免烈日曝曬外,其他季節都要陽光充分,冬季節制澆水,能耐-20℃的低溫,在夏季高溫和冬季寒冷時植株都處於休眠狀態。
2、氣候較為涼爽的春、秋季節是其主要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株型鬆散,不緊湊,影響其品相和觀賞。在光照充足處生長的植株,葉片肥厚飽滿,株型緊湊。
3、觀音蓮利用組織培養能進行快速繁殖,所需材料很容易獲得且繁殖成功率較大,而且還可產生不少變種,是種較有前途的繁殖方法。
4、給觀音蓮澆水的時候,水量一定不能太多,不然容易形成積水,造成爛根。但是水量也不能太少了,太少的話,就會讓土壤變得很乾燥,植株的生長也會跟著變得緩慢,而且葉子的顏色也不再具有光澤。
5、如果養得好,植株會長出來新的枝幹,這個時候就需要換盆了。每年春天或者秋天換盆比較合適,將土壤翻新一次,保重土壤的營養仍在。
⑥ 觀音蓮好不好養應該怎樣養
多肉植物觀音蓮,也叫做觀音座蓮、佛座蓮,因為養殖到一定的時候,母體周圍會長出一圈的小頭,稍微修剪下,就特別像一朵盛開的蓮花。

⑦ 觀音蓮是一種很美觀很受人喜愛的多肉植物,觀音蓮要如何才能爆盆呢
1、土壤富饒
要想生長好,就離不了富饒的土壤。觀音蓮對土壤的要求是鬆散富饒,具備較好的排水性透氣性能,千萬不能結塊。可以用腐葉、泥炭土等開展配置。假如土壤是潮濕的就無需澆水,觀音蓮是十分耐乾旱的,水多了反倒得不償失。
6、倒盆翻盆
倒盆翻盆對許多綠色植物而言是十分必需的,換掉熟土會跟有益於植物的消化吸收。觀音蓮每過一到2年就能夠開展一次倒盆或是翻盆,這時可以對觀音蓮的根部開展一定的建造,裁掉枯根和不必要的老根。
盆栽植物觀音蓮不適宜生長在光照強、太熱的地方,因此最適合的生長溫度一般是在二十到三十℃中間。觀音蓮也不太耐低溫,溫度不能夠小於五℃。假如溫度太低的情況下是會危害其生長的。自然,如果冬天你搬至房間內保養得話,控制好澆水量,都是能夠安全性過冬的。
⑧ 觀音蓮有什麼特點
常見的觀音蓮主要有兩種科屬的植物,景天科觀音蓮,呈現出蓮花一樣的外表特徵,是多肉型植物;而還有一種葉形寬大、葉面有明顯的葉脈的,是天南星科的,也叫觀音蓮,很多初入門花友會搞混。鑒於我們家中常養的是景天科觀音蓮,是多肉型植物,所以,波奇網小編結合日常生活及其他花友的經驗梳理一下多肉類觀音蓮的作用。
觀音蓮(詳情介紹)
觀音蓮對吸收室內有毒氣體微有功效,吸塵,殺菌,凈化空氣,過濾濁氣,室內可微量增加濕度。再次強調,多肉型觀音蓮僅具有微吸收有毒氣體和微增濕的效果。其實觀音蓮可入葯,有祛風除濕、止痛等功效,最主要的作用是治療傷寒腹瀉、風濕、鼻炎及各類皮膚病。
對一般家庭種植來說,需要注意的是天南星科觀音蓮有毒,而不是景天科多肉植物的觀音蓮;種植天南星科觀音蓮時,盡量避免在有兒童的家庭種植,養護時也要注意,一定要防止兒童和不知情者誤食或通過其他渠道攝入,一旦被誤食,輕則舌喉腫脹,上吐下瀉,重則窒息,心臟麻痹。如誤食中毒,需立即服蛋清、麵糊、大量飲糖水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
在了解觀音蓮相關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先分清楚是哪一類的觀音蓮。總的來說,多肉類觀音蓮還是很好養的,而且排成一排組合栽培裝飾室內環境,效果非常好,值得擁有。
⑨ 觀音蓮屬於什麼種類的植物
薔薇目、景天科、長生草屬植物。
觀音蓮 Sempervivum tectorum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佛座蓮。原產於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山區,屬於高山多肉植物。現在各地都很普及,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堪稱普貨之王。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蓮座狀環生,如蓮座一般的外形,葉片扁平細長,前端急尖,葉緣有小絨毛,充分光照下,葉尖和葉緣形成非常漂亮咖啡色或紫紅色。
⑩ 觀音蓮是什麼植物啊
【形態特徵】觀音蓮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 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為美葉芋(A.sanderiana)和樓氏海芋(A.lowii)的雜種。莖短縮,常有6~4枚葉。葉箭形盾狀,長30~40厘米,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有時尾狀尖。葉柄長,淺綠色,葉緣有5~7個大型齒狀缺刻,主脈三叉狀,側脈直達缺刻。葉濃綠色,葉脈銀白色,葉緣周圍有一圈極窄的銀白色環線,十分醒目,葉背紫褐色。 【生物學特性】觀音蓮原產亞洲熱帶。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25~30℃,冬季溫度不低於15℃。3~9月為22~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2℃。氣溫低於15℃,生長停滯呈休眠狀態。其中大葉觀音蓮耐寒力較強,可耐10℃以下低溫,但不能低於7℃。 觀音蓮耐水濕,生長季節盆土要保持濕潤,空氣濕度在70%~80%,有利葉片生長發育。觀音蓮在盆土乾旱情況下,葉片柔軟下垂,但澆水後很快恢復原狀,對乾旱也有一定抗性。 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在強光直射下,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 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合適。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和組培繁殖。 分株繁殖:在4~5月間,將母株從盆中托出,掰開母株旁的小塊莖分別盆栽。如塊莖剝開時有傷口,可用草木灰塗抹或硫磺粉消毒,以防盆栽時受濕腐爛。 組培繁殖:觀音蓮可用葉片、葉柄和塊莖作為外植體。如用葉片,在無菌條件下,經75%酒精消毒15秒,再用0.1%升汞溶液表面消毒8~10分鍾,用無菌水沖洗4~5次。將葉片切成0.5平方厘米小塊進行接種。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用MS加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2,4-D1毫克/升。接後30天分化出叢生芽。再過25天,叢生芽長成小苗,剪下轉入1/2MS加萘乙酸0.5毫克/升生根培養基,20天後成為完整植株。 【栽培管理】盆栽觀音蓮常用15~20厘米盆。由於觀音蓮肉質根發達,基質用培養土、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盆底多墊瓦片和碎磚。5~9月生長旺盛期,每半月施肥1次,也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但氮肥不能過量,否則葉柄伸長,葉片變薄,容易倒伏。冬季葉片枯萎後,塊莖休眠,盆土要保持乾燥,放溫暖場所貯藏。如果塊莖貯藏過程中濕度大,溫度低,塊莖易腐爛。黑葉觀音蓮由於葉片大而薄,葉片數少,不注意容易破損。因此,盆栽植株的每枚葉片生長位置需合理,達到優質盆花的要求。在栽培過程中注意葉片的排列方向和去留,進行適當調整。 【病蟲害防治】常見有灰霉病危害,病害初期,用59%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易發生莖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接觸傳播花葉病,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另外有斜紋夜蛾、菜青蟲危害,用10%除蟲精乳油30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觀音蓮葉形美觀,葉色墨綠,十分誘人,盆栽點綴客廳、書房和窗檯,更顯典雅豪華。如在賓館、商廈的茶室和櫥窗中擺放,栩栩如生,更顯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