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州杉盆景圖片
⑴ 澳洲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澳洲杉怎麼養盆景製作
澳洲杉的養殖方法:
、土壤:澳洲杉適合於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砂質壤土,盆栽時,以園土、腐葉土、泥炭苔混合配製而成的基質為好。
2、澆水:澳洲杉在春到秋季間,應多澆水,但忌盆內積水。高溫乾燥時,要對盆株及附近的地面噴水,以降溫增濕。澆水要及時,不要待土壤乾燥後再澆水。自秋末以後,逐漸減少澆水,以增強其抗寒力。
3、光照:澳洲杉喜歡漫射光,宜置於棚內明亮處。若長期放於陰暗處,應隔幾周移到陽光下適當照射,可使濃綠的葉子保持美麗的色澤。
4、溫度:生長季節長,除夏季溫度超過32℃時,澳洲杉整年都能生長。
5、施肥:生長季節應每隔2周追施一次肥料,以含氮、鉀的復合肥為宜。供肥不足,易使枝葉泛黃。
6、蟲病害:澳洲杉病蟲害極少,在室內養護時,多見介殼蟲危害,可噴施殺撲磷、毒死蜱·機乳油、國光蚧必死等防治,效果良好。
澳洲杉生長環境
喜溫暖、潮濕的環境,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良好,有一定的耐陰力,但要避免夏季強光曝曬。不耐寒冷和乾旱,適合於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砂質壤土。
澳洲杉的養殖注意事項:
1、夏、秋季為生長期,盆栽的既可放置外半陰處,亦可擺在窗口有光照的通風處管養,忌攝氏35℃以上的烈日曝曬,亦不宜久放無光度的蔽蔭處。這樣都會造成枝葉枯黃或徒長,影響觀賞價值。
2、生長過程中,為避免主幹向一面傾斜,宜半月轉盆一次,讓植株均勻受光。此外,幼樹樹乾脆弱,容易彎曲變形,宜從幼株時就立以支柱以固定主幹。為防止植株長得過高,應每隔2-3年在春暖後換盆一次。平時要注意保護好側枝,以免被損害而影響株形。
3、澳洲杉在正常情況下,不必修剪枝條,讓其自然生長。生長適溫為10~25℃,越冬溫度為5℃以上。越冬季節,可給予一定的光照,盆土也不可過干,晴朗天氣還應噴水增加濕度。
澳洲杉盆景製作:
澳洲杉盆栽時,以園土、腐葉土、泥炭苔混合配製而成的基質為好。盆栽多用小苗,並應根據苗的大小選擇相宜的花盆。諾福克南洋杉喜歡漫射光,宜置於棚內明亮處。若長期放於陰暗處,應隔幾周移到陽光下適當照射,可使濃綠的葉子保持美麗的色澤。生長季節長,除夏季溫度超過32℃時,整年都能生長。
在春到秋季間,應多澆水,但忌盆內積水。高溫乾燥時,要對盆株及附近的地面噴水,以降溫增濕。澆水要及時,不要待土壤乾燥後再澆水。自秋末以後,逐漸減少澆水,以增強其抗寒力。生長季節應每隔2周追施一次肥料,以含氮、鉀的復合肥為宜。供肥不足,易使枝葉泛黃。
生長過程中,為避免主幹向一面傾斜,宜半月轉盆一次,讓植株均勻受光。此外,幼樹樹乾脆弱,容易彎曲變形,宜從幼株時就立以支柱以固定主幹。為防止植株長得過高,應每隔2-3年在春暖後換盆一次。平時要注意保護好側枝,以免被損害而影響株形。
澳洲杉在正常情況下,不必修剪枝條,讓其自然生長。生長適溫為10~25℃,越冬溫度為5℃以上。越冬季節,可給予一定的光照,盆土也不可過干,晴朗天氣還應噴水增加濕度。
⑵ 這個盆栽葉子像針一樣,是什麼植物啊
是不是澳洲杉?
澳洲杉盆景
⑶ 有盆景達人知道這個是什麼嗎
澳洲杉
常綠喬木,一般盆栽為幼樹,高在2米以下。樹冠尖塔形,深綠色。莖干直立,側枝輪生,水平伸展。小枝二列互生,水平延伸或略下垂。葉有二型。球果近圓形。
生長習性
澳洲杉喜溫暖、潮濕的環境,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良好,有一定的耐陰力,但要避免夏季強光曝曬。不耐寒冷和乾旱,適合於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砂質壤土.
分布范圍
分布於大洋洲,中國福建、廣東等省有栽培。
⑷ 這是什麼樹
這是杉樹。具體品種是澳洲杉盆景。
澳洲杉,常綠喬木,一般盆栽為幼樹,高在2米以下。喜溫暖、潮濕的環境,樹冠尖塔形,深綠色。莖干直立,側枝輪生,水平伸展。小枝二列互生,水平延伸或略下垂。葉有二型。球果近圓形。
喜溫暖、潮濕的環境,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良好,有一定的耐陰力,但要避免夏季強光曝曬。不耐寒冷和乾旱,適合於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砂質壤土。
⑸ 這是什麼盆景
澳洲杉
請網路圖片對照
澳洲杉,常綠喬木,一般盆栽為幼樹,高在2米以下。喜溫暖、潮濕的環境,樹冠尖塔形,深綠色。莖干直立,側枝輪生,水平伸展。小枝二列互生,水平延伸或略下垂。葉有二型。球果近圓形。
⑹ 奧州杉怎麼養
盆栽時間來宜在春季到秋季間,源應多澆水,但忌盆內積水。高溫乾燥時,要對盆株及附近的地面噴水,以降溫增濕,澆水要及時。
自秋末以後,逐漸減少澆水,以增強其抗寒力,生長季節應每隔2周追施1次肥料,以含氮、鉀的復合肥為宜。為避免主幹向一面傾斜,宜半月轉盆1次,讓植株均勻受光。
此外幼樹樹乾脆弱,容易彎曲變形,宜從幼株時就立支柱固定主幹,平時要注意保護好側枝,以免被損害而影響株型。在正常情況下,不必修剪枝條,讓其自然生長。
(6)奧州杉盆景圖片擴展閱讀:
病蟲防治
病害:有葉斑病、針葉棕化病、針葉枯病、葉和莖凋萎病、根腐病和小枝頂枯病。幼樹每周1次定期噴射0.5%波爾多液,以防猝倒病。對已發病的葉斑病等,可用50%百菌清、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
蟲害:若發生介殼蟲危害植株,應及時用肥皂水沖洗或用40.7%毒死蜱乳油和40%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⑺ 澳洲杉盆景應該怎麼養
澳洲杉枝葉較茂盛,應選擇較大盆景盆。盆土一般採用山泥、營養土與園內土混合配製而成。
製作時容首先將澳洲杉放置於盆景盆左側的1/3處,同時右側2/3處可以配以假山、奇石、水等,將澳洲杉放入盆中後,植物要扶正,然後蓋上土,用手指將泥土壓緊,盆土的泥面應比盆口低2~3cm。將澳洲杉固定後,在土面鋪設青苔做地被,使盆景美觀,且有保濕、防乾的作用。
同時也可在澳洲杉下方點綴一些小型麥冬、虎耳草及半支蓮,每年5月這些小型植物會開出漂亮的小花朵,使整個盆景富有活力。澳洲杉與山石之間可用小橋配件連接起來,同時配以水、垂釣的漁翁、涼亭,讓整個盆景栩栩如生,充分彰顯盆景小中見大、寸樹尺泓的意蘊。
(7)奧州杉盆景圖片擴展閱讀:
澳洲杉盆景的養護是要根據季節的不同而做出調整的。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
在春天的時候,待氣溫穩定,且不低於10℃時就可對其換盆,注意盆土還是以疏鬆肥沃的為主。它的換盆間隔在兩到三年左右。夏天的時候溫度一般較高,陽光照射比較強,雖然它能耐受高溫,但是不適合強光照射,不然會影響它的觀賞性。因此,通風明亮的地方是夏季放置的最佳位置。
⑻ 澳洲杉盆景該怎麼造型
製作澳洲杉盆景的技術要求如下:
一、種植
1、播種培育出的苗堅挺強壯,生長旺盛,適宜作批量繁殖。一般在~8月間,將剛剛採到的種子先破傷種皮,以促進發芽,否則留土久易使種子腐爛,然後再將處理過的種子播於沙床中,覆蓋細砂約1.5~2厘米。保持25~28℃和一定濕度的條件下,約經2~3周即可發芽,發芽後立即進行栽植。
2、扦插時,若選擇主軸或徒長枝作插穗,易造成植株冠形不正,只能橫向生長,影響觀賞價值。切取容易生根的健壯枝條先端2~3節為插穗,除去部分葉子,用清水浸泡一夜,然後插入以粗砂或蛭石為基質的沙床中。保持20~25℃的溫度和較高的空氣濕度,3個月左右後即可生根。
二、養護
盆栽時,以園土、腐葉土、泥炭苔混合配製而成的基質為好。盆栽多用小苗,並應根據苗的大小選擇相宜的花盆。諾福克南洋杉喜歡漫射光,宜置於棚內明亮處。若長期放於陰暗處,應隔幾周移到陽光下適當照射,可使濃綠的葉子保持美麗的色澤。生長季節長,除夏季溫度超過32℃時,整年都能生長。
在春到秋季間,應多澆水,但忌盆內積水。高溫乾燥時,要對盆株及附近的地面噴水,以降溫增濕。澆水要及時,不要待土壤乾燥後再澆水。自秋末以後,逐漸減少澆水,以增強其抗寒力。生長季節應每隔2周追施一次肥料,以含氮、鉀的復合肥為宜。供肥不足,易使枝葉泛黃。
三、具體管養原理和措施
澳洲杉是世界上三大觀賞樹木之一。澳洲杉既不怕光強,也能承受低光照,生命力十分頑強,既喜濕,也耐乾旱,四季常綠,只要保持零度以上就能夠越冬,也不長蟲子,而且還是凈化空氣的高手之一,很適合在光線不足的室內長期養護。平時澆些水,干濕不限,可省去不少侍候時間。盆栽時,以園土、腐葉土、泥炭苔混合配製而成的基質為好。盆栽多用小苗,並應根據苗的大小選擇相宜的花盆。
喜暖、喜陽、耐旱、怕冷。喜歡生長在濕潤通風的環境和疏鬆、肥沃又偏酸性的砂質土,忌積水。
⑼ 澳洲杉價格為什麼很貴
本身價值較高,培育難度大。
澳洲杉,是一種常綠樹木,作為盆栽觀賞植物,一般都選擇較小的澳洲杉進行種植。澳洲杉外形古樸美麗,枝葉茂盛常青,給人一種清秀雅緻之感,生機勃勃的葉子,不僅鑲著綠意,還寄託著人們對事業成功的美好意願。
小型的澳洲杉盆栽,一般體型較小,通常是選擇用澳洲杉幼苗進行栽種的。較小的體積可以使它被擺放在辦公桌、窗檯、茶幾等地方進行觀賞,移動方便,小巧可愛。在價格上面也是非常便宜,一般在30到60元之間,有些造型別致的小型澳洲杉盆栽的價格是例外,它們的價格一般非常高。
澳洲杉盆景養護技巧:
1、微酸沙質土壤
雖然說澳洲杉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但是用對好的土壤就能夠提高其生存年限。一般選用微酸性的沙質土壤最為適宜,也可以自己配製,採用腐葉土以及泥炭苔等混合後製作而成。
2、散光照射
澳洲杉這種植物喜歡散光,所以不用每天都接受陽光直射,在夏季的時候放置於通風明亮處即可。其他季節可以每隔幾周搬出去見見陽光,不能長期處於陰暗環境。
3、澆水問題
澳洲杉在春夏秋三季是生長的旺盛期,所以需要每隔兩三天就澆一次水,在冬季則需要控水,採取不幹不澆的原則,冬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減少澆水量,注意不能積水。
4、氮鉀復合肥
在澳洲杉的生長季節,要每隔2個星期追施一次肥料,含氮、鉀的復合肥最為適宜,如果肥料不足,很容易導致葉子發黃。
5、半月轉盆
在澳洲杉的生長期間,為了讓植株均勻受光,避免主幹偏向一邊,所以要每半個月轉動一次盆,避免澳洲杉盆景在生長的過程中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