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南洋竹
『壹』 中國有哪些竹子品種
竹子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原產地就是中國。目前世界上竹子共有50多屬,1200多種,我國佔有25 屬,250多種。
最常見的有:
一、壽竹:筍味甜,較毛竹筍味美;竿供製作涼床、竹椅、灰板條、蒸籠和竹簾;竿稍可製作柴耙,枝作掃帚。
『貳』 家裡能不能養南洋松
你問的是:家裡能不能養南洋杉對嗎?能
南洋杉如何養
南洋杉喜歡濕潤或半燥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對溫度要求不嚴,但長江以北地區不露地越冬。
光照管理: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卧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管理: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南洋杉
春、夏、秋三季 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復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換盆:只要養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後,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
『叄』 南洋樹如何養
福祿桐又稱南洋森,為五加科南洋森屬(又稱福祿桐屬)常綠灌木。常見的種類有: <1> 銀邊圓葉南洋森(dv. marginata),又稱白雪福祿桐。葉片較小,直徑約為5~8厘米,葉緣鑲有不規則的乳白色斑,深受花卉愛好者喜愛。 <2> 黃葉南洋森(cv.pennockii),又稱斑紋福祿桐,葉面光滑猶如著蠟,葉主脈一帶有黃綠色或乳黃色斑紋。 <3> 羽葉南洋森(P.fruticosa),葉為不整齊的2~3回羽狀復葉,小葉窄而細。 <4> 蕨葉南洋森(P.filicifolia),葉亮綠,呈羽狀復葉,小葉窄而尖,細長,似蕨類植物的葉片,耐寒性差。 南洋森(P.guilfoylei),一回羽狀復葉,小葉3~4對,葉色嫩綠光亮,其中又有"皺葉"、"五葉"、"櫟葉"、"花邊"等品種。 生態習性: 它們屬五加科南不森(福祿桐)屬多年生常綠觀葉植物,該屬約有80餘個種,原產美洲熱帶、亞洲、太平洋諸島。其中,圓葉南洋森原產西南太平洋的加列多尼亞島。在我國港台地區率先作盆栽觀賞,近年全國各地均有較多的盆栽。它性喜高溫環境,不甚耐寒;要求有明亮的光照,但也較耐陰,忌陽光暴曬;喜濕潤,也較耐於旱,但忌水濕。 栽培要點: >>>溫度: 它的生長近溫為15~30℃,其中4~10月可保持在20~30℃,10月至翌年4月保持在13~20℃。漂亮的植物通常嬌氣一些,福祿桐亦然。它的斑葉品種抗寒性就差一些。一般情況下,即便是一般的純綠葉品種,冬季也應維持不低於10℃的室溫。當夏季氣溫達32℃以上時,也不能聽之任之,批量生產的要搭棚遮蔭,家庭觀賞的要放於陰涼處,並向周圍噴水降溫,為其創造一個與原生條件比較接近的涼爽小環境。秋末冬初,當氣溫降至15℃時,要及時將其搬到室內,以免植株受寒害。冬季若室溫能維持20℃以上,則其莖葉仍繼續生長;若溫度不高,則植株停止生長,進入半休眠狀態。 >>光照: 以圓葉福祿桐為例,它需明亮的光照,光照不足易造成莖葉徒長、葉包暗淡、斑紋隱褪,但同時又忌強光暴曬,特別是初夏久雨初晴後,要防止葉片被灼傷。家庭盆栽,平時可放在朝南面口附近的通風良好處,夏季可放在北向或東向窗前,冬季應放於室內光線較好處。進行生產性栽培,自仲春至中秋,均應置於蔭棚下,根據光線的強弱和光照時間的長短,遮光40~60%。總之,在半光照、有明亮散射光的環境下,它生長最為旺盛。 >>水分: 盆栽福祿徹喜歡較濕潤的土壤和空氣環境。生長期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對待盆土表面變干後再澆水,土壤略干一點也無妨,但不能澆水過多,避免造成積水爛根。盛夏溫度較高,除澆水要充足外,還需每天給葉面噴水一次,既可使葉面潔凈光亮,又可提高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秋末冬初,當氣溫降至15℃以下時,要控制澆水。冬季則應減少燒水量,或以噴水代澆水,盆土保持微潤稍干,但噴灑葉面時,要注意使水溫與室溫基本一致。 >>土壤: 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最佳,為其提供一個疏鬆、濕潤、肥沃的土壤環境。盆栽用土可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沙2份和少量漚制過的餅肥末或骨粉混合配製。生長季節可結合施肥,每月給盆株鬆土一次,使盆土長期保持通透良好,避免因盆土板結而造成爛根。露地或蔭棚下的植株,在梅雨季節或遇連綿陰雨的天氣,應加強檢查,發現盆內有積水,要及時倒去並翻盆換土,以免落葉或爛根。一般情況下,每兩年於春季換土-次。 >>施肥: 圓葉南洋森等要求肥料充足。生長旺盛的4~6月,可每月澆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液,也可用漚制過的低濃度家禽肥液,但有機肥不能沾附於葉面上。施肥時間可安排在鬆土與修剪摘心後或下雨前,有機肥澆施後最好給葉面淋一次水。家庭盆栽可澆施0.2%尿素與0.1%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也可在盆土表面撒施或埋施少量多元緩釋復合肥顆粒。中秋後停施氮肥,追施1~2次磷鉀肥,增加植株的抗寒性,使其順利越冬。入冬後,植株已停止生長,要停肥,以免傷根。 >>扦插: 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但以春插效果更佳。可於3~4月間,剪取10~15厘米葉片,只保留端部的2~3片葉,下切口最好位於節下0.2厘米處,並用500ppm的吲哚丁酸或1號ABT生根葯液浸泡10秒鍾,再將其插入沙床或蛭石中。少量扦插時用廣口花盆盛裝蛭石即
『肆』 南洋森的特性是怎麼樣的
Polyscias guilfoylei
又名福祿桐,為五茄科南洋森屬常綠灌木。分枝多,枝條細軟,莖干密布皮孔。葉互生,一回羽狀復葉,小葉3~4對,葉色嫩綠、光亮。常見的品種有皺葉南洋森,五葉南洋森(五葉茶)、櫟葉南洋森及花邊南洋森。同屬的栽培種還有:
1.圓葉南洋森
(P.balfouriana)
原產新加列多尼亞,莖帶銅色,羽狀復葉,多呈3出復葉,小葉近圓形,基部心形,有皺葉、各式花葉等品種,適於盆栽。
2.羽葉南洋森
(P.fiuticosa)
葉為不整齊三回羽狀復葉,小葉狹長披針形,葉緣淺和深羽狀裂,側枝多下垂,樹冠傘形。
3.蕨葉南洋森
(P.filicifolia)
常綠灌木,葉亮綠色,奇數羽狀復葉,小葉窄而尖,細長,似蕨葉。
扦插繁殖,在春季取1~2年生枝條,剪成長10~20厘米左右的插穗,留頂部1~2張葉子,基部斜切,插於沙床中,床溫保持20~25℃,經常噴水保濕,4~6周可以生根盆栽。
盆土以疏鬆、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為宜,常用腐葉土4份、泥炭土4份、河沙2份、加少量堆廄肥配製而成,開始上盆用直徑15~20厘米的圓盆,換盆改用25厘米直徑的大一號盆,加新的培養土,底部可加20~30克餅肥,生長季節每2周施一次餅肥水,每月噴1次1%尿素加0.1%磷酸二氫鉀。南洋森根系不強壯,水分不宜過濕、過干,盆土表面1厘米變干時澆水,澆水要澆透,盛夏每日澆水1~2次,冬季少澆水,以保持微潮為宜。
南洋森不耐寒,越冬最低溫5℃,冬季室溫以15~25℃為宜,生長適溫22~28℃,低於15是的,生長受影響,春夏秋遮光50%~60%,室內應明亮,每天能見到3~4小時直射光,生長更好,如光照不足,則易徒長和葉色黯淡無光澤。
『伍』 如何養發財竹子
發財竹性喜溫暖、濕潤,向陽或稍有疏蔭的環境,生長適溫20℃至30℃。夏季的高溫高濕季節,對發財樹的生長十分有利,是其生長的最快時期,所以在這一階段應加強肥水管理,使其生長健壯。冬季,不可低於5℃,最好保持18℃至20℃。忌冷濕,在潮濕的環境下,葉片很容易出現潰狀凍斑,有礙觀賞。
另外:發財竹和發財樹對光照要求不嚴,無論在強烈日照或弱光室內均能適應。但全日照能使莖節短,株型緊湊、豐滿,特別是對主要的觀賞部位———膨大的干莖有增粗作用。光線不足,培養的樹體增長較慢。栽植的小苗放在蔭涼處,不要光線太暗,否則,會使植株生長又細又高,使植株提前達到編瓣的高度,影響造型。無論在什麼環境下蒔養,放置的地方都不要突然改變,改變位置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如突然將植株從蔭處轉移到強光下,會使葉面灼傷、焦邊,影響美觀。
平時盆土保持濕潤,冬天盆土偏干,忌濕;否則,葉尖易引起枯焦,甚至葉片脫落,每1年至2年進行修剪及換盆一次,並逐年換稍大點的盆,同時要增添基肥,更換新的營養土,使其茁壯生長。營養土可用園土5份加鋸屑2份和砂2份及花生餅粉少許,此外再加過篩垃圾和煤渣1份拌勻即可。一般20天左右追施一次薄肥。對於花株應多施磷肥,以促進莖基部肥大,提高觀賞價值。生長旺季要少施氮肥以防植株徒長;經常向葉面噴水保持濕潤,就能讓它生長健壯。
發財樹的修剪,若是家庭栽培的,因室內空間小,株形不宜過高。如長高後而影響觀賞時,可短截枝條,使之矮化。繁殖方法:在春夏秋生長期,把短截修剪下來的枝條,長約10厘米至15厘米,扦插在沙盆內保持陰濕。30天左右生根成活,但扦插成活的發財樹,莖干基部無肥大形狀,而播種繁殖的發財樹植株,則能保持母本的這一肥大特性。因此,園藝專業戶的商品生產,一般多用播種來繁殖發財樹苗。
『陸』 南洋松怎麼養
由於幼苗側根稀少,毛根細,稍不注意就會萎縮乾枯,保護幼苗根系很重要,應連盆帶土運輸,並保持原培養土濕潤,冬季氣溫較低時,運輸中根系易受凍,應注意保溫。
不耐寒,若是冬季或早春買苗定植,除運輸過程要注意防凍外,定植後也要有保溫措施,如種在溫室內,或用地膜拱形覆蓋。
高溫乾旱時節,應常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或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保持土壤濕潤。忌夏季盆土過干或冬季水量過大,過干或過濕都易引起下層葉垂軟。夏季避免強光曝曬,經常灑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6)盆栽南洋竹擴展閱讀:
整形管理
以株姿直立挺拔為美,在扦插苗的第2年,或者播種苗長至50厘米左右時,應立棍裹扎支撐,以防植株扭曲,影響觀賞效果。幼樹宜每年或隔年春季換盆1次,五年以上植株每兩三年翻盆換土1次,並結合噴灑矮壯素,控制高度。
北方地區於4月末或5月初出室放避風向陽處養護,盛夏需適當遮蔭,生長季節適時轉盆,以防樹形生長偏斜,影響觀賞。
南洋杉不耐嚴寒,北方地區於9月末或10月初(寒露)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空氣流通處,禁肥控水,室溫不得低於8℃。
『柒』 誰知道這是什麼花啊叫什麼名字
三色堇,學名:Viola tricolor L。
是堇菜科堇菜屬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基生葉葉片長卵形或披針形,具長柄,莖生葉葉片卵形、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圓或鈍,邊緣具稀疏的圓齒或鈍鋸齒。
三色堇是歐洲常見的野花物種,也常栽培於公園中,是冰島、波蘭的國花。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黃三色,故名三色堇。該物種較耐寒,喜涼爽,開花受光照影響較大。
『捌』 常青盆栽植物:葉子大、橢圓形向上托是什麼花
圓葉福祿桐又稱圓葉南洋森、圓葉南洋參,為五加科、南洋森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株多分枝,莖干灰褐色,密布皮孔。枝條柔軟,葉互生,3小葉的羽狀復葉或單葉,小葉寬卵形或近圓形,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葉面綠色。另有花葉、銀邊品種
『玖』 有誰知道南洋松怎麼養殖
南洋杉盆栽管理
南洋杉樹形優美,可用於會場、廳堂及居室的美化,在我國南方可露地栽培,北方則為盆栽觀賞。
盆土
盆栽南洋杉應選用呈微酸性且通透性較好的沙質壤土,可用腐葉土、田園土、細河沙按5:3:2的比例混合後經消毒使用。
光照
南洋杉喜光,但怕強光,夏季應遮去中午的陽光,以免灼傷葉片,春秋兩季不需遮陰,冬季在室內應放置於光照充足處。在室內陰處擺放應每半個月更換一次,否則易使植株生長衰退。
溫度
南洋杉喜溫暖環境,冬季室溫應不低10℃,最好能保持在15℃至25℃之間,若溫度長期低於10℃易遭受凍害,夏季高溫季節應經常噴水增濕降溫,春季在穀雨節後方可出室,秋季10月初入室。
澆水
南洋杉喜濕潤環境,但不耐積水,平時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夏季因蒸發量較大,可適當多澆水,雨天需防雨淋,冬季要控制澆水,以防水大爛根。
施肥
給南洋杉施肥,可在其生長期每月施一次以磷鉀肥為主的稀液肥,如過多施用氮肥易使植株徒長,不利於觀賞和在室內擺放。
換盆
南洋杉每兩年換一次盆,應於春季出室後進行,可視植株生長情況換大一號的盆,在盆底放幾片馬蹄片做基肥,添加適量新土澆一次透水後放置於遮陰處,一周後進入正常管理。
『拾』 羽葉南洋森養護要點有哪些
常綠灌木植物。多分枝;葉互生,嫩綠,光亮。因品種不同,葉形、葉色和葉片上的斑紋常有較大的變化。喜較高的空氣濕度和稍多的光照。可以長時間在室內觀賞。用泥炭土或腐葉土作盆栽基質;中小盆栽種觀賞。生長期2~3周施一次液體肥料。喜溫暖,越冬最低溫度為13~16℃。喜光,但忌強光直射;春、夏、秋三季遮陰50%~60%,冬季不遮陰。生長期要有充足的水分,盆土表面變干時再澆水;冬季減少澆水量。喜較高的空氣濕度。栽培品種較多。
羽葉南洋森
班葉南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