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松盆景製作視頻
A. 蓬萊松盆景怎麼養
1、溫度:喜溫暖涼冷的氣候。溫度達15度以上植株才開始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5度。不耐寒,冬季溫度應不低於5度,低於3 度時會遭受寒害。應採取遮蔭、環境噴水 和加強通風等措施來降低溫度,營造較為涼爽的環境。
2、光照:喜半陰條件,忌陽光直射,光照過烈時葉狀莖變黃焦葉、凋萎掉落。應在5~9月進行遮蔭,遮去陽光的50%左右,或將植株置於散射光充足的地方。也不宜過陰,否則葉片也會變黃脫落。其他時間應給予充足的陽光。
3、澆水:對土壤濕度要求較嚴格,不耐乾旱,也忌盆土濕 游。澆水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既要保持盆土濕潤,又不能過干、過濕。盆土濕澇會導致爛根落葉;盆土過干 則易引起葉狀莖黃化、葉端枯黃或凋蔞落葉。
4、施肥:春季生長旺盛時每月追施1次以氮鉀為主的肥料。夏季由於生長停止,應停施肥料。秋季雖氣候適宜,生長較快,但應適當施用碧卡水溶肥,停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冬季停止施肥。
5、修剪:春季應結合翻盆進行修剪,修去枯黃的衰老枝和 過密枝,以利於植株內部通風透光。生長期間應隨時剪去枯黃的 老枝和影響枝形的枝條。
6、翻盆:每2~3年翻盆1次,宜在春季進行。喜疏鬆、肥 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基質可用腐葉土、園土和粗砂等材料配 制,並拌入適量的有機肥作基肥。
B. 盆景蓬萊松和迎客松有什麼區別嗎是一種盆景嗎
1、蓬萊松為百合科,迎客松為松科,黑松種。
2、蓬萊松株高1.5m左右,莖直回立或稍鋪散,木答質化呈灌木狀。具白色肥大肉質根。小枝纖細,葉呈短松針狀,簇生成團,極似五針松葉.新葉翠綠色,老葉深綠色。花白色,漿果黑色。具小塊根,有無數叢生莖,多分枝,灰白色,基部木質化,葉片狀或刺狀。新葉鮮綠色,老葉白粉狀。葉狀體扁線形,叢生,呈球形,著生於木質化分枝上,墨綠色。花淡紅色至白色,有香氣,花期7—8月。
3、喜溫暖、濕潤和蔭蔽環境。生長適溫20~30℃,越冬溫度需在3℃以上。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強光長時間暴曬和高溫,不耐乾旱和積水。生長適溫為20-25℃;冬季溫度不低於10℃,低於5℃,則易受凍;夏季高溫超過35℃,生長停止,葉狀莖發黃。以疏鬆、肥沃的腐葉土為好。
4、迎客松又名馬尾松,常見樹種,能製作盆景的素材比較稀少,而且生長慢,製作養護難度大,但樹型美麗,能夠表現多種意境,因而比較珍貴。
5、迎客松所需物質較多,更適合地栽。
C. 盆景中蓬萊松的移栽和日常護理
蓬萊松盆景的製作
(一)植物學知識
屬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樹皮幼時薄呈灰綠色,老時變厚呈鱗片狀開裂。葉5針一束,較細柔而屈曲下垂,鮮綠色。4~5月間開花。球果有梗,長卵狀圓錐形,黃褐色,種鱗扁平,鱗盾不肥厚,不反曲。樹冠挺拔蒼翠,姿態優美,為優良觀賞樹種。
蓬萊松較耐蔭,喜溫涼濕潤氣候,宜生於深厚、疏鬆、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壤土上,鈣質土亦能生長,不耐水澇和鹽鹼。土壤瘠薄乾旱及溫度過高處生長不良。
(二)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蓬萊松多用種子育苗繁殖,發芽率可高達90%以上。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球果成熟時及時採回,先堆放5~7天,再曝曬3~4天,敲打翻動,種子脫出,及時水選,剔除空粒雜物,陰干後袋藏過冬。蓬萊松種皮厚,發芽慢,宜早播。苗圃地選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整地時施足基肥。播前進行催芽處理。用冷水浸種3~7天(浸種期間要換水),浸後用消石灰拌種,待種皮裂開後,即可播種。4月中、下旬開始發芽出土,當年苗木可達8~12厘米。
山野採掘:從山野林地內,選找桿形粗壯矮小的蓬萊松野生苗,以石隙、崖壁、溝旁生長的小老樹樁為好。採掘時注意多保護副根和須根,再下地養胚培育,翌年春後再上盆造型。
(三)上盆過程
選盆:蓬萊松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剛上盆栽培,可先用透氣性良好的素燒瓦盆,待服盆後再換入形態優雅的紫砂淺盆中。除懸崖式用深千筒盆或較深的四方和圓形盆外,一般以長方形中淺盆為宜。盆的形態也可依樹形而定,如曲乾式可用鼓形淺圓盆,盆色選紫紅或淺黃均可。
用土:蓬萊松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不耐鹽鹼,以深厚、濕潤、疏鬆、微酸性的沙壤土為好。盆栽以熟化的田園土、腐葉土,適量摻拌沙土使用。
栽種:蓬萊松上盆栽種以3月份萌芽之前最好,秋季也可栽植,但不利發根。挖取樹苗時要帶宿土,可剪短伸展過長的直根,剪除枯根。如栽進淺盆中,要注意樹干固定,可用鐵桿放盆底孔沿下,用略粗些金屬絲綁在較粗根部上,從盆孔中穿出,再纏住鐵桿上扎緊,可免風吹搖晃,根系松動,影響成活。栽種技術可參照黃山松。
(四)整姿技術
加工:蓬萊松的加工造型可以攀扎為主,修剪為輔。攀扎用金屬絲或棕絲。蓬萊松枝條較為柔軟,用金屬絲攀扎簡便易行,屈伸自如。如取2~3年生幼樹苗為材料,將主幹作一定的彎曲,剪去礙於造型的枝幹,再將保留的側枝攀紮成水平狀或略下垂狀,生長一年後再拆除金屬絲,重新調整角度,再行攀扎,數年後即可成型。
如山野採掘的蓬萊松樹樁,養胚一年後方可上盆加工。整姿造型須因材處理,充分利用原材料的自然形態,稍加人工攀扎,使其具有自然的野趣。
樹形:蓬萊松盆景可製成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懸崖式等,各具韻味。直乾式,蒼勁挺拔古樸;斜乾式,瀟灑蒼健遒勁;曲乾式,"曲屈彎彎回蟠勢,蜿蜒起伏蛟龍形";懸崖式,壑崖古松,臨危列險,蒼龍探首,欲潛四海。
D. 松樹盆景製作方法
松樹盆景的製作
大自然中的松樹千姿百態,是盆景作品常用的樹材。但由於松樹生長緩慢,而植株矮小又蒼勁古樸的松樹樁更是難尋。因此就有盆景藝人用雜木類植物模仿古松造型製作盆景了。用於製作這類盆景的樹樁要求虯曲多姿,葉片細小而稠密,習性強健,耐修剪。在河南常用的樹種有黃荊、三春柳、榆樹、雀梅等。
現以三春柳為例,介紹一下仿松樹類盆景的製作及養護。
應先進行「養坯」,一般植株在春季移栽,用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種植在瓦盆或地下,以保證成活。等植株成活穩定後再進行造型,造型常在生長季節進行,以蒼勁的樹身模仿松樹的軀干美,其形式可根據樹樁形狀的不同,採用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雙乾式、枯乾式、懸崖式等。再配以葉片細小、大小相宜的圓片造型,使作品凝重、渾厚,猶如國畫中的松樹,又像在山上眺望遠處的古松,具有朦朧美。造型方法應用「粗扎細剪」,先在所需的位置蟠扎出骨架,再細細修剪,使其不斷萌發細密的嫩枝和葉子,最後形成中間凸起,周圍稍薄,下面平整的圓片造型。
製作好的盆景在進行養護時要注意,由於三春柳生長迅速,宜重剪勤剪,適時摘葉打頭,使枝節變短,葉片變小,整個圓片結構稠密,富有美感。平時要給予充足的陽光,並控制水肥,以抑制生長,澆水做到「干透澆透」,不要向葉片噴水,否則會使葉子過大,影響造型。但可每月施一次極薄的液肥,以提供充足的養分,使葉色濃綠,富有生機。為了提高觀賞價值,可在生長旺季進行摘葉,摘葉後加強水肥管理,新長出的葉片細小而稠密,極具觀賞性。每1至2年春季換盆一次,盆土宜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針形松樹盆景栽培方法
、給樹打「點滴」,可先用木工鑽與樹干成45度夾角打孔,孔深6厘米左右,打孔部位在離地面10到20厘米之間,然後用注葯器插入樹干,將營養液或葯液慢慢注入樹體內,讓營養液或葯液隨樹體內液流到達樹木的干、枝、葉部。
二、下面給您介紹羅漢松盆景製作技術,以供您參考。
1、取材
羅漢松盆景的取材通常以人工繁殖為主,可以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播種於8月下旬采種,除去種托,隨采隨播,或陰干後砂藏,於次年春季3月播種,條播行距15厘米,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3倍。播後蓋上稻草,出苗後及時揭草,搭棚遮陰。春播苗勤加管理,干時澆水,每15~20天施1次稀薄餅肥水,9月停止、施肥;秋播要注意人冬防寒,當年不施肥
。播種苗一年後移植,培育成大苗再供盆景造型之用。扦插繁殖分春插與秋插,春插於3月上、中旬進行,選擇生長健壯的一年生枝條,截成長8~12厘米的插穗,去掉中部以下葉片,插深1/2左右,為促進快速生根,可用500*10PP濃度的生長激素茶乙酸處理下部切口處。插後要搭棚遮陰,並常噴葉面水,保持土壤濕潤,約60~80天即可生根。秋插於8~
9月進行,取半木質化的嫩枝為插穗,方法同春插,入冬後需蓋塑料薄膜及草簾防寒。小苗宜在3月份帶土移植,培育大苗。山野有野生羅漢松分布,可選生於石縫中植株矮小、枝幹古雅、姿態優美者採掘,先露地栽培1~2年,再移植上盆,加工造型。
2、上盆
(1)選盆:羅漢松盆景姿態蒼古秀雅,常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盆形隨樹形而定,懸崖式用高深千筒盆,斜乾式、卧乾式用中深長方盆或橢圓盆,提根式、附石式用較淺盆缽。
(2)用土:盆土宜用肥沃濕潤、質地疏鬆、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質壤土。盆底填一層粗砂土,以利透水。
(3)栽植:移植上盆在春季發芽前為好,大苗宜帶宿土,並剪除枯根和過長根系,使須根在盆土中舒展開,將土揪實與根系密接,有利生長與成活。
3、造型
羅漢松上盆造型以攀扎為主,適當結合修剪。攀扎宜在休眠期進行,以棕絲扎,做到棕不露外,主幹蟋曲,枝條虯屈,姿態自然。小枝葉修剪成層片狀或半球狀,分層參差有致。羅漢松枝條柔軟,較易攀扎,且耐修剪,特別是小葉羅漢松枝密葉小 ,可加工成各種形式。現在為了造型方便,也可採用金屬絲攀扎,待成型後,應及時拆除金屬絲或棕絲,以免陷絲。羅漢松可塑性大,可加工成多種樹形,如曲乾式、斜乾式、卧 於式、懸崖式及提根式等。枝葉通過剪扎,可製成雲片式或饅頭式,姿態蒼古秀雅。
E. 蓬萊松盆景如何造型
一、攀扎造型
攀扎是最常用的方式,修剪為輔。建議用金屬絲操作,因為它們的枝條比較柔軟,選好合適的植株之後,可以稍適彎曲主枝幹,去除多餘分支,把剩下的分支與地面成水平狀態或者略微下垂,待植株生長成熟之後再重新進行攀扎塑形,如此往復,幾年後即可成型。
若您的植株是野生的,那麼需要在栽培一段時間後才能攀扎,一般一年即可。因為是野生的,為了保持它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姿態,在攀扎時不要過多地進行干預。
二、日常與生長期的修剪
這種植株的樹形有很多種,可製成非常多種形式,各有各的特色。為了保持它本身蒼勁、古樸的形象,我們應該經常修剪來保持它的姿態。主要是以提高植株本身的透光和通風性為主,剪除多餘的、過於密集的枝條。特別是植株的生長期,需要隨時剪除多餘的枝葉,來維持它們勻稱的姿態。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它們生長的更加旺盛,生命力更加彭勃,我們每三年還要在春天給它換盆。
蓬萊松生長環境
蓬萊松喜溫暖、濕潤和蔭蔽環境。生長適溫20~30℃,越冬溫度需在3℃以上。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強光長時間暴曬和高溫,不耐乾旱和積水。生長適溫為20-25℃。
冬季溫度不低於10℃,低於5℃,則易受凍;夏季高溫超過35℃,生長停止,葉狀莖發黃。以疏鬆、肥沃的腐葉土為好。
F. 怎麼製作松樹盆景
澆水:喜陽光高燥,不耐水濕,宜見干而澆,多噴葉面水。
施肥: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
摘芽: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摘芽,摘葉可使枝短葉密。
五針松又稱日本五針松,松科常綠喬木。樹皮呈鱗片狀開裂,姿態古樸蒼勁。針葉細短,五針成簇,葉表面有白色氣孔,葉鞘早落。枝葉緊密,可塑造成片狀,有如層雲涌簇之勢,為樹木盆景之珍貴樹種。性喜陽光,適生於土層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或灰化黃壤土,鹼性土及砂土均不適宜生長。忌水濕而畏炎熱。 養護管理: 1 澆水 五針松根忌水濕,盆土宜偏干,但也不可長時間水分不足,故澆水要適量,不可多澆,要常噴葉面水,才有利於生長。如盆土過濕,輕者針葉黃化,重者爛根死亡。梅雨季節,露天淋雨,盆土漬水,時間一長,往往導致死亡。澆水多少要掌握以下幾個因素:天氣炎熱而久旱,要適當多澆水,盛夏每天澆1次透水,秋季盆土也不過干,否則針葉易發黃。生長旺盛期及嫩枝萌發時應適當多澆。休眠期宜少澆,隔3~4天澆1次即可。淺盆多澆,深盆少澆。為了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枝葉,使形態更為美觀,可在春夏生長期適當控水。如出現針葉軟垂捲曲,表明缺水,處理辦法是少澆底水,多噴葉面水,移至陰處,可緩慢恢復生長。 2 施肥:五針松盆景施肥宜少,在缺肥控水的情況下,可長成蒼老的姿態。施肥應施淡薄肥料,以發酵過的餅肥為佳,時間宜在秋後及出芽前,夏季應避免施肥。如多施肥或施濃肥,易傷根系。冬季施基肥,有防寒作用。追肥在春季發芽前施,以鉀、磷肥為主,有利於強健根干。漚制的魚腥水對五針松生長有利。 3 修剪:五針松修剪主要是摘芽,可控制生長,保持樹形美觀,還可促使枝葉密茂.一般在每年3~4月間,新芽伸長而未成針前,可摘掉1/2~1/3的芽,如頂芽過密可以多摘,長勢旺盛的可多摘,反之則少摘,摘芽宜在睛天進行,斷口易於癒合。此外,還要根據樹形的需要來考慮修剪,對影響樹形的多餘枝條,可以剪除。五針松的枝條修剪宜在秋後進行,春夏修剪易造成樹脂流失,影響生長,為了防止傷口流脂,應及時用蠟封口。 4 翻盆:一般松樹盆景4~5年翻盆一次,時間以深秋或早春進行為宜,翻盆時可除去1/3的宿土,要注意不要弄散根部泥球。結合翻盆可清除爛根,剪短過長須根,上盆栽植要填加培養土,按技術要求進行。 5 病蟲害防治:五針松主要病害有銹病、根腐閏、煤污病等,可於冬季噴灑波爾多液1~2次予以防治,或用70%的百菌清800~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蚜蟲等,可以人工捕捉刷洗或用農葯防治。同時要注意通氣透光,盆土不宜過濕,以利於防治蟲害。 6 觀賞:五針松盆景是家庭中常見培養的觀賞樹種,樹姿優美,枝幹蒼勁葉密針短,四季蔥蘢青翠,均宜觀賞。在生長季節應放在陽台或庭院台坡上,夏季要適當庇陰,冬季置於室內觀賞。如長期置於室內,會因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而導致病害。五針松觀賞價值隨著培育時間與年俱增。因取材不同,可造型成直干 式、曲乾式、卧乾式、懸崖式、提根式等多種觀賞形式。
1、光照。要求陽光充足,不可蔭蔽。
2、溫度。盆栽時要避開冰凍,以0~35℃之間皆可。
3、澆水。由於松類盆景,在盆內土壤較少,所以澆水要每次少量多次,一次澆透,干濕交替進行。冬季環境溫度低時,要寧干勿濕。
4、通風。要求良好,不可郁閉。
5、施肥。對肥料需求不嚴格,一般於春季至秋季施肥幾次即可,秋季施肥時要少氮多鉀。
6、修剪。根據樁骨逐漸設計造型或通過修剪保持原型,總而言之,就是要保證良好的觀賞價值。
7、病蟲害防治。以介殼蟲多見,病害少見,所以日常養護時多留意早防即可。
G. 蓬萊松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蓬萊松怎麼養
一、養殖方法
1、土壤
蓬萊松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不耐鹽鹼,以深厚、濕潤、疏鬆、肥沃、微酸性的沙壤土為好,盆栽養殖蓬萊松最好以熟化的田園土、腐葉土,適量摻拌沙土使用,種植時略加腐熟基肥。
2、溫度
蓬萊松在15℃以上才開始生長,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0-30℃。夏季高溫超過35℃時生長會停止,葉叢發黃。蓬萊松的抗寒力較強,冬季溫度不低於5℃就可安全越冬。
3、光照
蓬萊松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但怕強光,夏季注意要適當遮蔭,防止陽光曝曬,以免蓬萊松枝葉灼傷或發黃,凋萎落葉,冬季陰冷則需充足陽光。
4、水分
春夏季為蓬萊松的生長旺季,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宜讓盆土積水,以免爛根落葉。盆土過於乾燥,也會蓬萊松葉片黃化致葉緣枯黃或凋萎落葉。秋末後應逐漸減少澆水量,使盆土保持微濕即可。
5、肥料
蓬萊松在春、夏季是生長期,為使枝葉生長繁茂要注意補充養分,應該每隔半個月施肥一次,以氮、鉀為主。
6、修剪
為了美化蓬萊松株形,需經常修剪。剪除密株和長枝,以利蓬萊鬆通風透光。生長期隨時剪除枯枝、黃葉,使蓬萊松勻稱美觀。
7、換盆
盆栽養殖蓬萊松2-3年後於春季換盆,以後每年春季應換盆1次,這樣就可使蓬萊松莖枝挺拔、顏色翠綠、枝繁葉茂。
8、蟲害
蓬萊松病蟲害較少,但也會有葉枯病危害,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如果有粉虱和介殼蟲,可用40%氧化東果乳沒1000倍液噴殺。
二、注意事項
1、夏季盆栽養殖蓬萊松應放於通風的半陰涼處,避免強光直射,否則易造成焦葉,影響觀賞價值。可以經常噴水,以免造成蓬萊松枝葉灼傷或發黃。
2、養殖蓬萊松澆水應適宜,水分過多過少都會導致蓬萊松葉子發黃,秋後氣溫下降,逐漸減少澆水。
3、盛夏的高溫、強光或光線不足,會引起蓬萊松葉片黃化,凋萎落葉水。
4、蓬萊松生長期時隨時剪除枯枝、黃葉,使蓬萊松勻稱美觀。
(7)蓬萊松盆景製作視頻擴展閱讀 :
蓬萊松的繁殖方式
蓬萊松一般多為分株繁殖,也可播種,但苗期生長緩慢。
1、分株繁殖:可於春夏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生長茂密老株從盆中脫出,將地下塊根分切數叢,使每叢含3—5枝(注意盡量少傷根),將每一叢重新用新培養土上盆種植,澆透水,置於半陰處恢復生長。
2、種子繁殖:蓬萊松的種子繁殖發芽率可高達90%以上。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球果成熟時及時採回,先堆放5~7天,再曝曬3~4天,敲打翻動,種子脫出,及時水選,剔除空粒雜物,陰干後袋藏過冬。蓬萊松種皮厚,發芽慢,宜早播。
苗圃地選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整地時施足基肥。播前進行催芽處理。用冷水浸種3~7天(浸種期間要換水),浸後用消石灰拌種,待種皮裂開後,即可播種。4月中、下旬開始發芽出土,當年苗木可達8~12厘米。
H. 怎麼製作松樹盆景要帶圖片的
工具:煙缸(或筆洗)、小石頭、水草(或其他植物)、水
1、首先要准本一個大一點的筆洗,或者煙缸也行。
I. 盆景製作:蓬萊松能否長粗,如何長粗,能否製作樹樁。我說的是天門冬科的蓬萊松,不是喬木五針松的蓬萊松
不能!!!百合科草本植物,每顆枝幹一次性長足,只會變老變細,不會長粗專;壽命2-3年會枯萎掉.............
地載屬到能長粗,但高度不受控制了,能長成向蘆筍那樣大,哈哈..............
J. 蓬萊松盆景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蓬萊松盆景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
蓬萊松的環境適應力極強,但不耐鹽鹼。所以在選擇土壤時,應當選擇微酸性的土壤,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氣性要好,還要隔一段時間對土壤進行疏鬆,確保養分的供給。
2.適宜光照
蓬萊松喜光照,喜歡在陽光充足,溫度適宜的環境中生長。春秋兩季較好養殖,在炎熱的夏季要進行遮陰處理,避免強光的直接照射將葉片灼傷,在溫度較低的冬季要增加一些光照,避免蓬萊松因缺少光照而生長緩慢。
3.水肥管理
春夏兩季,蓬萊松生長速度快,需要更多的水分和養分,所以在春秋兩季時,澆水和施肥要比平時更多。但要注意不能在盆中造成積水,否則會使蓬萊松根部潰爛,施肥時以鉀肥氮肥為主,每隔半月施一次肥確保養分充足。
注意事項:
在種植蓬萊松時,要注意將其置於通風陰涼處,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從而導致葉片枯黃或枯萎;春夏時期氣溫較高,水分蒸發較快,需要勤加澆水,秋末時溫度下降,要逐漸減少澆水的頻率;除此之外,隔一段時間要對蓬萊松進行修剪,使蓬萊松保持形態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