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組合盆栽
① 蝴蝶蘭怎麼施肥,施什麼肥
要想讓蝴蝶蘭在第二年開花甚至年年開花,開好花,關鍵是要抓以下幾條技術措施。 一、分株換盆 春節供應市場的蝴蝶蘭多是幾株組合在一起的盆花。盆花組合時為了達到花繁葉茂的效果,往往會將多株蝴蝶蘭硬擠在一起,葉片重疊,如不分開,將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進而影響蝴蝶蘭的正常生長。另外,為了達到好的藝術效果,蝴蝶蘭組合盆栽的容器常選擇木盆、竹籃、瓷盆、陶盆等,這些容器中很大一部分只起到盆花的裝飾作用,並不適合作為盆栽容器,因此,可利用分株的時機將其更換。 分株時,將蝴蝶蘭從盆中取出,一株株分開,剪去花已凋謝的花梗,除去多餘的水草。如果水草已經腐爛變質,或蝴蝶蘭植株的根系已乾枯腐爛,就必須把舊的水草全部剔除干凈,並將乾枯腐爛的根系剪除,晾乾待種。一般情況下,春節在市面上買到的蝴蝶蘭多是一年半生的植株,已經過2~3次從小盆換到大盆的過程,若非使用的是劣質水草,一般不至於腐爛,根系也健壯飽滿,因此,只需補足缺失的水草,便可重新上盆。重新種植時最好是採用單株種植的方法,栽培容器可選擇 10~15厘米口徑的白色塑料盆。栽培容器的口徑大小依植株大小、根系多少而定。種植時,在盆底放上一層白色泡沫塑料塊,以利透水,再用水草包住根部,包後大小以略大於盆徑為度,然後塞進栽培容器即可。 二、水分管理 剛換盆的蝴蝶蘭是不宜立即澆水的,這是因為在換盆過程中,多少都會損傷蝴蝶蘭的根系和葉片,馬上澆水容易造成根系或葉片的腐爛,導致植株腐爛死亡。況且,水草在種植前需要先用水浸泡,盡管種植時擠幹了多餘的水分,但水草里所含的濕氣就已足夠維持蝴蝶蘭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對水分的需求了。正確的方法是待水草干後才開始補充水分。 日常的水分管理應掌握干濕交替的原則。澆水的時間不是多少天澆一次,而是要根據季節,即氣溫(室溫)、空氣濕度、光照、風力等氣候因素,蝴蝶蘭擺放具體地點,即通風透氣情況、光照情況,以及植株大小等因素來確定要不要澆水。簡單一句話,就是澆水時間和次數依栽培基質的干濕情況而定。有條件的話,還應當增加空氣濕度,以提高蝴蝶蘭的品質。 三、養分管理 換盆後植株開始生長時,就可以施肥了。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因為蝴蝶蘭不喜歡過多、過濃的肥料。前期施肥以氮肥為主,兼施一些鉀肥,秋季天氣轉涼後就要開始增施磷鉀肥,以促進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施肥的種類可為水溶性的速效肥料和緩效控釋肥相結合。緩效控釋肥細水長流,能源源不斷地釋放出肥分供植物生長需要;水溶性速效肥則能及時補充植物需要的養分,特別是在蝴蝶蘭的生長旺季。 四、光照管理 剛換盆的蝴蝶蘭應放置在較陰涼的地方,待恢復生長後逐漸增加光照。夏季光照強烈,切忌直接照射蝴蝶蘭,否則會發生日灼病,輕則葉片發黃,無光澤,重則葉片出現褐色的病斑。冬季陽光較弱,蝴蝶蘭不應放置在過度蔭蔽的地方,適當增加光照強度,有利於開花,花色更鮮艷。
② 對蝴蝶蘭是怎樣栽培管理的
1.栽植前的准備
(1)栽培基質的准備。
蝴蝶蘭的根系十分發達,往往暴露在外,根系變成綠色,像葉片一樣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為此,蝴蝶蘭的栽培基質必須具備疏鬆、通風、透水性好、耐腐爛的特點。目前,最常用的栽培基質有樹皮塊(或絲)、水苔、椰子殼塊、蛭石等。
(2)栽培容器的准備。
蝴蝶蘭根據栽培方式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栽培容器。一般規模生產都採用瓦盆和塑料盆,在花卉超市和花店用裝飾盆進行組合盆栽。
2.換盆
蝴蝶蘭為多年生草本,單株壽命長,根據養護的好壞可栽培5~15年。一般來說,用水苔、樹皮絲、椰子殼等易腐爛材料,每年必須換盆。如果不及時換盆,盆栽基質腐爛,造成緊縮,透氣性差,導致根系往盆外生長,嚴重時因根系長期受濕容易引起腐爛,蘭株生長勢很快減弱,甚至死亡。
蝴蝶蘭換盆的最佳時期是春末夏初,約在氣溫較高的5月下旬,此時花期剛過,新根開始生長。若換盆時溫度在20℃以下,蘭株恢復慢,若管理不當易引起蘭株腐爛。
對組培小苗換盆時,可以不去除蘭株根部的盆栽基質,只要將根的周圍再包上一層新水苔即可,同時栽種的盆缽再大一號,栽植時注意蘭株的根頸部要與盆沿高一致。
3.環境調控
(1)溫度。
生長期最適溫度白天25~28℃,晚間18~20℃。蘭株幼苗需23℃左右,若冬季溫度長期在15℃,蝴蝶蘭生長則停止。低於15℃,蝴蝶蘭根部停止吸收水分,造成蘭株生理性缺水,老葉片變黃脫落。如低溫時間長,蘭株葉片全部脫落、死亡。當夏季溫度超過32℃,應加強通風,否則有礙蝴蝶蘭正常生長,迫使蘭株進入半休眠狀態,影響蘭株的花芽分化。
(2)光照。
蝴蝶蘭切忌陽光直射,需進行遮光。小苗期的最佳光強在1萬~1.2萬勒克斯,中苗及大苗則為1.2萬~2萬勒克斯,催花期為2萬~3萬勒克斯。溫室栽培條件下,夏秋季遮光度為75%~85%,需兩層遮陽網遮光,而冬、春季由於光照較弱,遮光度40%~50%即可。
(3)濕度。
根據季節的溫度和天氣情況,春、秋空氣濕度為70%~80%,夏季為80%~90%,冬季為60%~70%。天氣乾燥、空氣濕度低時,可通過地面、檯面灑水和給蘭株噴水來調節,空氣濕度過大時,應加強通風調節。如果溫度低於18℃,要降低空氣濕度,否則低溫、高濕時容易引發病害。
4.澆水
按季節、氣溫情況、所用栽培基質和蘭株的生長發育情況而定。一般來說,6~9月氣溫稍高時,蝴蝶蘭處於生長旺盛期,可以多澆一些,選擇晴天上午澆,栽培基質濕潤即可。當冬、春季溫度偏低時要少澆,保持根部稍幹些,盆內基質開始變干時再澆,若溫度低於15℃時,要嚴格控制澆水。不過,冬季在花芽生長期,只要溫度不低於18℃,就應及時澆水,以底部基質濕潤為度,千萬不能讓盆內過濕。
5.施肥
薄肥勤施的原則。蝴蝶蘭在營養生長時期,需施含N、P、K豐富的肥料(比例按30∶10∶10或20∶10∶20),生殖生長時期需施含N少,含P、K豐富的肥料(比例10∶30∶20)。在催花處理前,多噴施磷酸二氫鉀,有利於花芽的形成、發育及花枝粗壯。施肥以液體肥料為主,0.05%~0.1%濃度噴施,每7~10天施1次。
6.設立支柱
蝴蝶蘭花序長,花朵多而大,盆栽時需立支柱,防止花莖傾倒或折斷,影響花容。當花蕾長大以後,要設置正式蝴蝶蘭專用支柱,使支柱彎成弓形,將花莖貼著支柱並從多處固定。
③ 蝴蝶蘭組合盆栽後必需分開嗎
分開養好澆水,通風光照都好,蝴蝶蘭不通風很容易生病
④ 什麼是組合盆栽
組合盆栽,是通過藝術配置的手法,將多種花卉植物同植在一個容器內,以欣賞其群體內美的花卉應用形式組容合盆栽並不是簡單地將幾種植物組合在一個容器里它不僅要發揮每種花卉特有的觀賞特性,更要達到各種花卉間相互協調,表現整個作品的群體美藝術美和意境美組合盆栽可以是一種花卉,也可以是幾種生態習性相似花卉
組合盆栽觀賞性強,不僅可用於家居及會場辦公場所商場賓館櫥窗等的裝飾美化及社交禮儀,還成為人們一種新的休閑活動在歐美日本等國家,人們購買各種盆花素材,自己動手組合盆栽相當盛行
現在較流行的是使用線條性強而且是多年生的植物組合,如各種形狀的鳳梨,下垂性的觀葉植物,趣味性強的豬籠草以及花朵優美的蝴蝶蘭紅掌彩色馬蹄蓮等這些植物不僅造型優美,而且花期長,南北方都適用
⑤ 什麼與蝴蝶蘭搭配組合盆栽好為什麼速回!!
和文心蘭!蝴蝶蘭的花枝較長葉也沒有太多的特點不如用文心蘭搭配文心蘭的花多小正好可以彌補蝴蝶蘭葉和花之間的空間!另外這兩種花都屬蘭科附生類的花卉習性相同!同時文心蘭比蝴蝶蘭喜歡光照可幫蝴蝶蘭遮光!
⑥ 名詞解釋 關於插花
竹報平安
魔法材料:
蝴蝶蘭、長春籐、紅色果實、炮竹、藝術盆、蝴蝶結
魔法:
1.鋪些保利容在花器的最底層,增加空氣流通。
2.將兩株紅花蝴蝶蘭,先後用水草固定在合適的位置。
3.將長春籐置放於適合位置,以水草固定。
4.插上紅色果實、炮竹,以增過年喜氣感。
5.最後,再打個紅金相間色蝴蝶結,更有春節氣氛。
PS
1.在春節期間,盆栽如果盡量以紅色系列為主,如紅花蝴蝶蘭,再加上一些紅色過年裝飾物,即可簡單組合一盆富有春節喜氣感的組合盆栽。
2.此蝴蝶蘭組合盆栽,觀賞壽命可常達一個月以上,尤適合過年擺飾。
http://flower.yvv.cn/flower/19/2008-04/1668.html
盛花的解釋: http://news.china-flower.com/paper/papernewsinfo.asp?n_id=129185
日本的花道
在四季分明的日本,開放著各種四季不同的鮮花。人們不僅僅把鮮花簡單地摘下裝飾一番,而且要設法表現一種藝術觀念,由此而產生了插花藝術。這種藝術再現了自然風貌,或者將鮮花的素材結構與天、地、人的形態相結合,持這種花道觀念的流派很多。
插花藝術按照時代的需要,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今天仍然保持生命力的有:立花、生花、投入插花、盛花。其流派有2000-3000種,最大的流派要數池坊,據說弟子有100萬人。其次是小原流、草月流等。
立花 書院壁龕的裝飾花,是池坊專慶在室町時代創造的。採用的是松樹、桃花、竹子、柳葉、紅葉、扁柏等,採取在瓶口直接插入灌水的形式,所以稱作立花。
生花 江戶時代中期,作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經誕生,它主要放在壁龕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插花的器具象徵著大地,主要不是表現草、花局部的美,而是表現草木伸展開來的生命力。
投入插花法 在深深的花器里插上花枝,使它保持自然形態,就象是隨意投入似的,所以取這個名稱。有吊在壁龕上的,也有掛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龕下面3種形式。
盛花 用水盤或籃子,將鮮花裝滿這些器具,由此而得名。明治末期,由於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築的增加,才想出這種不限於壁龕裝飾的盛花插花法。流派有小原流、安達式等,盛花可以說是現代插花藝術的主流。
其他的有關知識:
(一) 根據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勢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二)根據藝術風格可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和現代自由式插花中國式插花 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中國花藝從先秦、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當代。 特質 自然之真:依花草樹木之自然生態,掌握季節之變化。 人文之善:經濟效用、敦睦人倫、花卉德性(花文化)。 宗教之聖:以花供佛、以花修道、對花之崇拜。 藝術之美:花材藝術、花卉藝術、整合藝術。 類型 園花:種在花園中,考慮植物藝術的生長姿態。 盆栽:種於盆、缽中,根部尚存可與花卉搭配。 秉花:把花當飾品,講究衣飾和花卉之搭配。 佩花:將花插在頭上或襟上,注重花卉和衣飾之關系。 籃花:插置於籃中,注意花和花籃的親托效果。 瓶花:折花置於水盤或花瓶中,較具時代意義,是世界花藝中主要 的一類,有盤花、瓶花。 果供(供花):以果實為主,極富教化和藝術。 日本式插花要旨 奉獻:有如大自然界將花和樹最美的一面無私地獻給人類。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適當的地方,需要寧靜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處理枝、莖、葉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專註:要拋開繁瑣,才能真正創造完美的作品,所謂精神所至,金 石為開。 智慧:自我訓練到花、人成為一體,達到純靜的程度,日本的花藝依不同的插花理念發展出相當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圓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擁有一片天地與西洋花藝完全不同的插花風格,可以說是花藝界里具有影響力之藝術。 西洋式插花區分為兩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為(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三)根據所用花材的不同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在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十分盛行乾花作品。其缺點是怕強光長時間暴曬,也不耐潮濕的環境。 3.人造花插花 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
⑦ 蝴蝶蘭該怎麼養殖
1、播種前准備
確定果莢是不是空包,是空包就不可能有苗出來。確定種子的活性程度,一般而言,蝴蝶蘭的種子之後百分之十一下的活性。
2、自然播種
蝴蝶蘭可以通過自然播種的方法來種植,這個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在每年2-5月份或8-10月份進行。播種之前先准備好土壤,土壤中最好有蝴蝶蘭種子發芽時所必要的共生菌。
將種子准備好,把種子浸泡多菌靈溶液來消毒,取出來後晾乾,然後均勻撒入土壤中,輕輕覆蓋一層土壤,適量澆水,保持好光照和溫度,等待發芽長出小苗來。不過,這個方法的發芽率很低。
3、注意事項
播種之前要注意果莢是不是空包,如果是空包的話,就無法長出小苗來。
⑧ 蝴蝶蘭組合盆栽花數
我家的是用的九小盆。挺好看的。
⑨ 撿了兩棵蝴蝶蘭,不知道能養嗎
蝴蝶蘭養植方法:
1、選盆:一般規模生產都採用瓦盆和塑料盆,家庭裝飾性栽培除瓦盆、塑料盆以外,也用釉邊盆和裝飾俞,在花卉超市和花店用大口徑塑料翁和裝飾盆進行組合盆栽。作為居室吊盆觀賞,還可用方框和蛇木板。凡瓦盆、釉邊盆、裝飾盆和蛇木板等容器材料,在栽植前必須在水中浸透後方可使用。
2、土壤:蝴蝶蘭的栽培基質必須具備疏鬆、通風、透水眭好、耐腐爛的特點。目前,最常用的栽培基質有樹皮塊(或樹皮絲)、水苔、椰子殼塊、蛭石、樹蕨塊等。日本常用水苔與樹皮絲的混合基質,我國台灣省廣泛使用紡織下腳料生產的人造基質,美國使用樹蕨塊、水苔和沙的混合基質,泰國用椰子殼為多。
3、溫度:蝴蝶蘭在家庭栽培時,選購的蘭株必須是開花株,而且已經滿株,室溫最低要求在15℃以上,通風要好。如果室內溫度超過20℃,可以對蘭株噴霧降溫或暫搬入較涼的房間,目的是為了延長觀花期。春季5月早晨氣溫超過15℃時,可將蘭株搬到室外養護。秋季9月早晨氣溫下降到15℃以前將蘭株搬進室內。栽培蝴蝶蘭切忌強光直射或曝曬,葉片容易被灼傷。同樣,長時間固定遮陰,造成光線太弱,蘭株生長纖弱,葉片柔嫩,花莖伸長,花色缺乏光澤、不鮮艷,也容易罹病。為此,冬季長時間雨雪天、曰照不足時,應加人工光照補充。
4、澆水:蝴蝶蘭喜濕,但忌積水。澆水必須按季節、氣溫情況、所用栽培基質和蘭株的生長發育情況而定。一般來說,6-9月氣溫稍高時,蝴蝶蘭處於生長旺盛期,可以多澆一些水,選擇晴天上午澆,栽培基質濕潤即可。當冬春季溫度偏低時要少澆,保持根部稍幹些,盆內基質開始變干時再澆,若溫度低於15℃時,要嚴格控制澆水。不過,冬季在花芽生長期,只要溫度不低於18℃,就應及時澆水,以底部基質濕潤為度,千萬不能讓盆內過濕。盆栽基質中,水苔、樹皮絲等一般吸水量比較大,澆水間隔的時間可長些,樹皮塊、蛭石等排水性好,澆水間隔時間應短。在蝴蝶蘭生長期,尤其夏、秋高溫乾燥季節,可多噴水,但注意不要使蘭葉芯部積水,尤其冬季夜間禁止將水噴灑到葉片上。
5、施肥:蝴蝶蘭因生長快,生育期長,比其他洋蘭需肥量稍多些,但仍應採取薄肥常施的原則。5月下旬剛換盆,正處於根系恢復期,不需施肥。6~9月為蘭株新根、新葉的生長期,每周施肥1次,用「花寶」液體肥稀釋2000倍噴灑葉面和盆栽基質。夏季高溫期可適當停施2~3次。10月以後,蘭株生長趨慢,減少施肥,以免蘭株生長過盛,影響花芽形成,致使不能開花。進入冬季和開花期則停止施肥,若繼續施肥,會引起根系腐爛。
6、換盆:蝴蝶蘭栽培基質為水苔、樹皮絲、椰子殼等易腐爛材料,故而每年必須換盆。其換盆的最佳時期是春末夏初,約在氣溫較高的5月下旬,此時花期剛過,新根開始生長。換盆時,可用刀沿盆內壁輕輕轉動,使根脫離內壁,或者擊破蘭盆直接取出。取出的根團,用手指將下部的舊基質挖出,修剪根系,將干估的老根、有銹斑的根、斷根剪去,將浸濕好的水苔、蕨根(或樹皮絲)放在根系的底部,再用濕水苔將根系四周包住,但要使根系均勻散開不能多條根捆在一起,然後栽入盆缽中。注意水苔不宜包得過緊,否則容易引起根音隨濕腐爛。
7、分株:蝴蝶蘭根系十分發達,當盆栽蝴蝶蘭大部分根系長出盆外,從花梗上的腋芽發育成子株,並長出新根時,可切下進行分株栽植,分株以花朵完全凋萎後進行最好,盛夏高溫季節分株,蘭株傷口容易腐爛,冬季分株由於氣溫低,發根恢復較慢。操作過程中要去除基部自然乾枯的黃葉,剪除干癟和損傷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