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鉤織梅花盆景視頻
1、土壤。雖說梅花對土質的嚴苛程度不是很高,但也要選用土壤疏鬆質地肥沃的,而且不要經常灌水在盆景中,多餘的水根很難吸取,排水又不方便,根很容易爛掉。市場上有專門培育梅花的土壤可以去購買。
2、溫度。梅花是冬天開花,這是它成長最旺盛的季節,雖說它不懼嚴寒,但是並不代表它不需要光照,如果光照不充足的話,它會減慢光合作用,將會發育不好,開花量也會變少。它喜歡濕潤,如果你把它安放在屋內的話,要保持通風。
3、濕度。如果梅花還在生長,要適當的給它澆澆水,如果是夏天天氣炎熱,可以給它的周圍噴灑水霧,保證它需要的濕度。夏天一般需要一天澆水兩三次,春天和秋天相對較少,只要一兩次。冬天只要在盆中乾燥的情況下再澆。
4、施肥。梅花的生命力很旺盛,不需要經常呵護它,也不要時不時的為它加肥,如果冬天快要到來,在這之前給它加肥一次,如果它要開花了,也在這之前加肥一次。如果你打算新種一盆梅花,首先要准備基肥,這是保證它健康成長的基礎條件。
5、修理。修理梅花有很多好處,把殘枝落葉去除首先梅花的觀賞性更強了,其次養料也不會被浪費,不然殘枝落葉會分去枝幹需要的養分。所以我們要去除這些枯葉殘枝,如果梅花長出來很多的分枝,我們也要裁掉一些,這樣才能把營養用到該用的地方。
(1)毛線鉤織梅花盆景視頻擴展閱讀
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盆栽,生長比較脆弱,水分管理要適當,切忌過濕,以免漬水爛根,導致樁頭枯萎死亡,常給葉面和干枝灑水,對衰老樁景有養葉護根的作用。樁景栽培梅花需要進行重剪,使形成矮小樹體,細枝可用棕絲蟠扎,粗枝需刀刻、斧劈、火烤彎曲造型。
即「弔死鬼」。危害梅花、果梅的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白囊袋蛾等。幼蟲為絲質袋囊所包裹,囊外附有較大的碎葉片或少數排列零亂的枝梗。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袋囊內越冬;4-5月化蛹,5月底羽化,6月上旬為幼蟲孵化高峰,到11月復以老熟幼蟲在囊內越冬。
② 鉤織梅花帽帽頂第二圈怎麼鉤法視頻
寶寶帽子,鉤法參考下面:
第一步:首先是編織護耳,在編織護耳的時候是先起7針,第一專行1反,2正,1反,2正,1反,這樣的編織形式是達到中間5針編織菱形花的效果。
第二步:在織到第4行時反面芙蓉時候,在兩側各加1針。以後6、8行加針相同,加到13針為止,向上則不加針。編織到第5行的時候,將2組正針交叉擰成菱形的底部,反屬針織法一樣。
第三步:第7、9行分別將菱形兩邊的正針與外側的反針交叉編織。第11、12行保持原花型編織。第13、15行分別將菱形兩邊的正針與內側的反針交叉編織,這樣護耳就編織完成了。
第四步:帽子身編織的時候第一步驟是起兩段21針,和編織好的2個護耳連在一起。第1行延續護耳的花型,全帽共4個大花型。從護耳開始依次為:4針反, 2針正,1針反,2針正(即菱形),4針反,4針正(麻花)。……連續排列4個。第2行,4個花型都擰菱形花。重復護耳的織法,麻花每4行一擰。
第五步:繼續編織,當織到第2個菱形即將結束時,開始第一次減針,將菱形中間的反針減掉。以菱形剩下的4針為棱,以後每2行各向兩側減掉1針反針。反針全部減掉後剩32針,此後每2針減1針,向上編織2或3行,余線抽緊即可。
③ 梅花怎麼能修成梅花盆景啊
放置場所:梅花宜放置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場所。梅花雖較耐寒,能傲霜凌雪開花,但仍性喜溫暖,適生於南方氣候,如在北方寒冷地區培養,冬季宜置於室內越冬。
澆水: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注意不幹不澆,防止盆中積水。從5月中、下旬起至6月上、中旬,即花芽萌發至形成期間,須進行"扣水"處理,即讓盆土干到老葉微卷,新梢萎縮時再澆水,如此反復數次,將新枝生長點破壞,使新梢停止伸長,以增加花芽的發生,而後再逐漸恢復正常澆水。
施肥:應注意施肥季節,一般在翻盆時可在盆底放置骨粉、豆餅等作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餅肥水作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再施一次追肥即可。
修剪:要使梅花盆景既古樸蒼勁,又長勢健壯,開花繁多,修剪極為重要。因為梅的花芽是在當年生新枝上形成的,故每年開花後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僅留2~3個芽,並注意使芽向外側生長,才能使翌年花繁色艷,梅花的修剪可分為下列幾種:
1.疏枝:即將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疏剪去。做到"老枝不動,留強去弱"的疏枝原則。
2.短截:即在疏枝的基礎上,將花後一年生枝條截掉上部。截短的程度要根據造型需要及生長勢來定,長勢好的可少截一些,長勢差的則可多截一些。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可適當留下少數長枝。短截時還要依據枝條的方向、角度,選擇芽口的方向,以達到疏密有致。
3.摘芽:即在4月前後當年生葉芽長到3厘米左右時,根據芽的部位、疏密及樹木造型的需要,摘去一部分不需要的芽。對於老幹上的芽則隨發隨摘。
4.摘心:即在6月下旬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將頂芽摘去,以控制枝條的生長,一般長度宜在15~30厘米。對於萌發力較差的梅花,可提前進行摘心,促其重新發芽。梅花的樹齡過大時,往往樹勢變弱。為使衰退的梅樹"返老還童",可採取下列措施:
①逐年分批地剪去主幹上的側枝,或者將側枝逐年進行短截,直至從基部去除,以達到更新的目的。
②更新粗枝,須注意傷口的保護,以防止病蟲害的侵入。
③將梅盆下地培養,最好選擇通風透光、土壤肥沃疏鬆之地,並同時對枝條進行疏剪。翻盆:梅花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3月開花後為好,冬季11~12月亦可。翻盆時去掉舊土1B3~1B2,剪去枯根,修短過長的老根,換以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或凍松的塘泥土,摻拌礱糠灰及沙土。
病蟲害防治:梅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縮葉病、煙煤病等。蟲害主要有梅毛蟲、蚜蟲、天牛、軍配蟲、刺蛾等。病害可用0.5%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灑防治。梅干如發現天牛幼蟲蛀入樹干,可用敵敵畏1份加輕柴油0.5份,以棉團蘸塞蟲孔,再以濕泥封口。用葯物防治蟲害時,應避免使用樂果,否則會造成落葉,甚至導致死亡
④ 梅花盆景該怎麼養
盆栽梅花應放在通風向陽處養護,過密或環境蔭蔽,使植株高而細弱,冬季多曬太陽則花芽飽滿粗壯,花色艷麗,姿態美觀。若控制樹形,促使幼樹提早開花,需適時修剪整形。
梅花的花芽是在一年生的新生枝條上形成的,一般當幼苗長至25-30厘米時,剪去頂端,萌芽後留頂端3-5個枝條作主枝,當枝條長到約20厘米左右時,摘心,以利花芽飽滿。
次年,花後留基部2-3個芽重剪,剪時應注意剪口芽的方向,選准外向芽,內向芽。發芽後剪除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盆梅因直則無姿、正則無景、密則無態,應按「疏、欹、曲」而又不矯揉做作的原則進行修剪。
盆栽梅花應每隔1-2年在早春花後修剪完畢進行換盆、換土。如使盆栽梅花春節開花,在冬季落葉後放入室外自然休眠,元旦以後移入溫室向陽處,室溫保持8-12℃,每天向枝端灑水,並保持盆土濕潤,使花蕾現色後,增溫到1 5-20℃,則春節即可開花。
(4)毛線鉤織梅花盆景視頻擴展閱讀:
梅花盆景的注意事項
1、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的中性土壤都能生長,但盆栽梅花因盆土有限,要選用疏鬆肥沃的營養土。營養土配製以食用渣4份,堆積雜肥土4份,煤灰土2份混合均勻做培養基,在花後每年換土一次,待換盆後先放在陰涼處一星期,然後轉入正常養護。
2、梅花對水分敏感如果盆土長期過濕,容易引起爛根。因此,要控制澆水,當新枝條長到20厘米時,要注意控制澆水,控制新梢過分伸長,促進花芽分化。但在夏季每天要澆一次水,秋季視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冬季要少澆水,使土壤偏干。
3、梅花不喜大肥梅花在萌發枝葉時肥水要足,每月施1至2次有機液肥。當新梢長到5厘米時,要施一次薄肥,以促進枝條生長。在夏末秋初時要施一次腐熟餅肥水,並加重磷、鉀肥,促進花芽形成,待花芽分化後,噴施1至2次磷酸二氫鉀,這樣分層次的科學施肥,對梅花生長有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梅
⑤ 我有一個梅花盆景,為了造型賣花的在主幹上繞了一根鐵絲。。。
盆景造型上常採用鐵線、棕絲牽拉蟠扎,一般於次年就要解除,你的盆景既然是買的,多已過內了容一年了,需要及時解除。如果樹形尚不滿意,需要再重新蟠扎,如果不能及時解除,則會勒入樹皮,輕者影響生長,重者枯枝,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⑥ 梅花盆景在室內怎麼養
把梅復花放在陽台下,但是制避免風吹雨淋。在樓房裡的空氣不好。植物吸收有害物質多。壽命自然短了。
1.梅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具有一定耐寒性,必須放置存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養管,如陽光不足則開花少,甚至不開花。生長期澆水要掌握間干間濕,切忌盆內積水,生長旺盛期可適當多澆水,天氣炎熱時要經常向地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溫度。
2.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質過於粘重而排水不良之低濕地易爛根致死。因此栽種用土宜選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並選用較深的紫砂盆栽種。
拓展資料
盆栽梅花有紅梅、綠梅、白梅、龍梅、美人梅等品種,梅花在6月中下旬高溫乾旱時,可能發生炭疽病,7月氣溫高、濕度大通風不好,可能發生白粉病,注意通風透光兩病皆可預防,如發現病枝葉將其剪下燒掉,並用托布津或多菌靈噴治。
⑦ 梅花盆景怎麼彎枝
梅花盆景想要彎枝的話,就需要插一根棍子在上面,然後你需要引導樹枝朝這個方向長就可以。
花園的種植
種植植物時,首先要考慮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土壤,你可能在花園的設計過程中已經碰到這個問題。
現在很多新的花園土壤直接就是建築垃圾,很多花園也已經種植了好多年,而且沒有採取任何土壤保護和增加土壤肥力的措施。
土壤肥力越好,就越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假如植物的表層土還可以,但底層土已基本失去肥力,需要更換,那就必須埋入有機肥,而且越多越好。
說到有機肥,我指的是充分腐爛的混合肥料或糞肥,同時還包括蘑菇狀的堆肥和多用途肥料等。所有這些肥料不僅能增強土壤養分,而且還能將輕質、沙化的土壤黏合起來,同時還能將重質土壤變松。
此外,還必須測定土壤的酸、鹼度,因為不同的土質將決定它適合何種植物的生長。酸性土壤適合杜鵑花科植物生長,如杜鵑和山茶等。鹼性土壤適合鐵線蓮、醉魚草和康乃馨等花卉生長。而中性土壤則可以栽種較為廣泛的花卉。測定土壤的酸鹼度,你只需購買一些測試材料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不同的地方灌溉水有不同的pH值,除非你有個積水桶(因為雨水是中性的),而這是每個園丁都會碰到的。我的建議是因地種植,根據土壤性質選擇合適的植物,讓大自然發揮作用。讓植物在不適合的土壤環境中為生存而掙扎,這是不明智的。
⑧ 怎樣製作梅花盆景梅花盆景製作方法有哪些呢
梅花,是薔薇科梅屬落葉喬木。為我國特有名貴樹木,栽培歷史在3000年以上。它的花淡粉色或白色,芳香,在冬季或早春開放。梅花喜陽光,喜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的耐寒力。耐瘠薄土壤。也可在輕鹼土上生長。
依據梅樁的形狀,可做成直干試或斜乾式、曲干試和懸崖峭壁式等多種多樣造型設計。手法多採用山棕片蟠扎、粗扎粗剪的方式。花謝,要對枝條開展一次強剪,保存枝條底部2——3個芽,將余枝剪去。所留枝條宜稀少,不適合密切。當新梢長到10公分以內時,對它進行短截。
⑨ 梅花盆景怎麼修剪
這要根據個人的喜好,盆景的實際條件來考慮,量體裁衣,靈活掌握。內一般樁景要求古容朴蒼勁,多採取截干蓄枝,使其虯曲多姿。但作為一般觀花用栽培,一般採取剪除病弱殘枝,過密枝,對稱枝,平行枝以及徒長枝,以便維持樹形,疏密有致,營養集中。
⑩ 梅花小盆景怎麼製作
梅花寫意盆景是以梅花為主、山石為輔的有意境的盆景,它是山水盆景與梅花盆景的完美結合,其畫面優美、意境深遠、內涵蘊厚,繼承並融合了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和盆景技藝於一體,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層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為再現大自然中梅之神韻的珍貴藝術品。
我們一般將梅花寫意盆景分為旱式、水旱式、旱盆水意式、山水式和硯式等。其中,完全沒有水景的為旱式;既有水景又有旱景的為水旱式;旱盆水意式是盆內並不「貯水」,而是以細碎的石子或沙粒表示水面或小溪,雖不見水,卻有水意;山水式是以山石為主要素材,在山體上預留種植穴,然後在種植穴里種植小型梅花;硯式就是以硯狀石板代替盆缽,以白色石板為多,其上植梅點石,石板沒有邊框,平坦的板面可代表水面。
梅花寫意盆景製作的方法:
(1)立意 製作寫意盆景之前,必先立意。梅所包含的寓意較多,例如將松、竹、梅合植,取其「歲寒三友」之意;將梅、蘭、竹、菊合植,取其「四君子」之意等。盆景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故梅花寫意盆景的意境還可取自於詩情與畫意,使詩情畫意融於盆景之中。梅花寫意盆景的主題很多,如「疏枝橫斜浮暗香」、「寒雲侵曉月」、「斷橋煙雨梅花瘦」、「百卉前頭第一芳」、「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玉梅謝後陽和至,散與群芳自在春」、「一樹梅花一放翁」、「梅妻鶴子」、「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等等。
(2)製作 立意之後,就可動手製作。製作一般是在梅花花蕾期進行。
①選梅樁。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梅樁應以梅花的自然景觀為依據,形態不宜太奇特,以具有大樹形態為宜,通常多為直干、斜乾和臨水式,懸崖、樹干彎曲程度大的曲乾式等均不適宜。在整形手法上,一般適宜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梅花寫意盆景表現的是較大范圍的梅花自然景觀,有山、有水、有綠地等。如果使用有明顯的人工痕跡或過度變形的梅樁,則與寫意盆景表現的環境極不協調而影響整體效果。
②選盆。製作梅花寫意盆景多選用淺型的大理石水盆,其次是釉陶盆,特大型的也可用水泥盆和定製的木製淺盆。盆淺,能顯示曲折婉轉的水岸線,盆幫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盆底一般無排水孔。盆的顏色以素靜、典雅為上。盆形以長方形和橢圓形為宜。這樣白色的大理石盆就好比一張白紙,梅花寫意盆景就好比用梅花、山石在這張白紙上作的畫。
③選石。製作梅花寫意盆景的石材有龜紋石、英德石、卵石、石筍石、斧劈石、千層石、雪化石、鍾乳石等,不同的石種在質地、形態、紋理、色彩等方面各不相同,採用何種石種應根據作品表現的內容而定。同一盆盆景應用一種石料。而在同一種石料中,又要注意顏色的一致、形狀的協調、紋理的相通。用於不同環境的石頭,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水邊的石頭要平而薄,給人以水漫坡岸的感覺。岸上散置的石頭以及與樹木配合造景的石頭,要求有較為美觀的形狀。用於近處的石頭,紋理可以清晰一些;用於遠景的石頭,紋理可以模糊一些。若沒有山石,也可用形態酷似山石的枯木、落羽松的膝狀根等材料代替,因為枯木和落羽松的膝狀根的外觀都有些類似石頭。
④配材。配景小植物有蘭花、小五針松、小竹子、小火棘、一些禾本科草類及苔蘚等。依據藝術表現的需要,梅花寫意盆景可放置一些建築、人物、動物、舟楫等擺件,來表現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如放牧、垂釣、冬歸樵等,使觀賞者有如身臨其境之感。恰當的配件,常能起到突出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安放配件時,要注意在內容、大小及位置上的匹配,如無合適的配件,寧可不用,切不可隨意湊合。擺件的質地有陶質、瓷質、石質、金屬質等數種,在梅花寫意盆景中以陶質為好,其質地與梅花、盆缽及山石較協調。
⑤布局。製作時,先將梅樁或小型梅花放在盆中恰當位置,再用山石或泥土在淺盤中疊一「山坡」,可留一空白作為水體,坡岸應曲折有致。然後在梅樁周圍點綴一些小植物,並適當安置一些小配件。注意安置這些配景植物和小配件時不應雜亂無章,更不能喧賓奪主,必須根據景緻的需要合理配置。完成這些工作後,最後把泥土暴露的「山坡」鋪上苔蘚,給人一種草地的感覺。鋪種青苔一可增添景觀,二可對土面起保護作用。苔蘚有很多種類,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種為主,再配以其他種類,既有統一,又有變化。鋪種方法:先以噴霧器將土面噴濕,然後將鏟來的青苔一片一片地貼於土面,邊貼邊壓實。製作完成後,最後用刷子和抹布將梅樁樹干、石頭及盆洗刷干凈,並用噴霧器全面噴一次水。若要將其做成雪景,可用噴霧器將製作好的梅花寫意盆景全部噴濕,然後將事先准備好的石膏粉放在小篩內,懸於盆景上方,用手指輕輕彈擊小篩外壁,讓石膏粉垂直落在山體以及盆內的梅樁、亭塔等上。石膏遇水即自然凝固,這樣製作的雪景十分逼真。雪景也可不用石膏粉,而用白礬石或珍珠岩簡單鋪灑而成。
(3)製作後的管理 製作好後的梅花寫意盆景,一般擺置於光線條件好且通風的室內環境中,這樣花期較長,可欣賞1個月有餘。由於盆中土淺根露及土表植有苔蘚,故在觀賞期間要經常向土面噴水,以保持濕潤,若失水,輕者苔蘚枯死,梅花花蕾不開放,重者梅樁乾死。另外在此期間不要給梅樁施肥,因為只要保持濕潤,花蕾就能開放,若施肥,不僅對開花不利,而且有礙觀賞。梅花是對溫度很敏感的花卉之一,溫度若偏高,花就開得快、謝得快,觀賞期就縮短了,所以室內溫度以偏低為宜(10℃左右)。花謝後,要及時將梅樁換回泥土盆中進行正常的周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