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石區
㈠ 盆景 上水石 怎麼粘到一起的
吸水石並來不是用膠水粘到一起的。
吸水自石的實質是沙積石,軟而又脆,吸水性特別強。吸水石由於軟而脆易於造型,可隨意鑿槽、鑽洞、雕刻出各式各樣的形狀。吸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連通氣,小的洞穴如氣孔,這就是吸水性強的主要原因。
(1)盆景石區擴展閱讀:
上水石因為暄而脆,可塑性很強,可以打造各種造型出來,又因為吸水性很強,可在其上種植物,上水石盆景適合點綴以下植物:
1、鐵線蕨
鐵線蕨四季常綠,莖細長且烏黑光亮,葉子為淡綠色,而且質薄且細,整體看起來很飄逸,很優雅。
2、翠雲草
翠雲草可以到處生根,莖干很細,分枝很多,葉片細密,且有著藍寶石般的光澤,且莖和枝匍匐,有種柔美感。
3、漆姑草
漆姑草的莖大多數是一簇一簇的,稍微有些鋪散,葉子則是對生線形的,整體形狀極美。到了春天還會開小白花,特別可愛。
4、天胡荽
天胡荽呈傘狀,覆蓋能力很強,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形成茂密的一大片。天胡荽四季常綠,莖蔓還有一種飄垂感,而且天胡荽還散發著香味,用來點綴水上石盆景別有一種風味。
㈡ 中國的觀賞石分布區域
要真正與觀賞石交朋友,愛石者只有親臨現場(產地)去尋找、採集觀賞石,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充分的滿足、深刻的體會和更多的收獲。尋找觀賞石應具備的要素是:
①要有藝術鑒賞力。觀賞石是大自然造就的天然藝術品,尋找觀賞石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發現過程。要做到善於發現,就要有一定的藝術、文化修養。
觀賞石是在長期復雜的地質作用過程中,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的,是天然藝術品。一些地質工作者對觀賞石的形成過程、產出規律和成因並不陌生,但往往不了解觀賞石的藝術性,而對一般藏石愛好者來說,往往只強調其藝術性,但不知形成觀賞石這種藝術性的奧秘。所以只有走科學與文化相結合的道路,才能在標本的尋找、收集和賞析中,從其造型、紋理、圖案中產生出無限的聯想,高度認識到觀賞石的豐富內涵。
藝術鑒賞力的提高,主要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拓寬知識面,培養熱愛自然、投身自然的品質。歷代不少有價值的觀賞石多出自文化名人;當今從事美術工藝、雕刻繪畫、攝影創作、根藝製作及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也多能較快地轉向從事觀賞石領域的研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們知識面的廣博和鑒賞力的高超。
②熱愛大自然,勇於踏遍干山萬水。我國國土遼闊(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5.6%),地質條件及自然地理條件復雜。有距今20多億年前的太古代一直到幾千萬年、幾百萬年前形成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礦物、岩石和化石;有各個地質時代的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成礦作用造就的豐富的觀賞石資源。高原、山區、盆地、丘陵、平原以及湖、海、江、河都可以成為各類觀賞石的蘊藏之地。就連沙漠戈壁也同樣可尋到獨具特色的觀賞石。在這豐富資源的大地上,只要觀賞石愛好者勇於跋山涉水,在大自然中不懈地尋找,就一定有所收獲。節假日外出郊遊或垂釣江河都有採集到觀賞石的機會,特別是山區具有礫灘的河谷地帶,獲得觀賞石的可能性更多。
③掌握地質條件與觀賞石的內在聯系。觀賞石的種類、質地、塊度大小、顏色、紋理等等特徵,都取決於一定的地質條件。兩者之間有密切的因果關系。例如:想找火山彈就必須到火山口附近地帶去,而且火山所噴出的岩漿,必須具有含鐵鎂質較高、二氧化硅相應較低(基性岩漿)的特徵;又如表面具有網狀脈穿插的觀賞石多是岩石受到斷裂構造(斷層或節理)改造後,礦物質沿裂隙或角礫間的空隙充填沉澱而成,尋求這類觀賞石就應到斷裂構造發育的地區去找;再如聞名世界的蝙蝠石(或稱石燕石),只產在我國華北地區距今5億多年(寒武紀)的沉積岩中,是一種三葉蟲尾甲化石。以上所述,就是觀賞石形成時間的專屬性,分布產地的區域性。即一定的觀賞石只能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和一定的地質歷史時期才能形成。所以,要有效地尋找種類較全,收藏價值較高的觀賞石標本,就應該了解一些與之相關的基本地質知識。
對廣大觀賞石愛好者來說,必須盡可能學習一些地質學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地質學知識,不僅有助於尋找觀賞石,而且還有助於解釋石品的形成原因(地質成因),從而能科學地透徹理解標本中的每種特徵是如何受自然力造就而成,分析和追溯它的形成歷史,這樣,賞石的意境就更上一層樓了。這種利用當今的地質現象,去解釋已經逝去的地質歷史時期地質作用的方法,稱之為「推今及古」的現實主義思維方法。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地球自身的引力、重力、自轉能量、地球的熱力等等以及受太陽的引力、熱力、日月潮汐力等等所引起的地殼物質(主要是各種岩石)的變化和運動的復雜過程。
從地球形成算起,已經46億年了從遠古時代起,地質作用就在每時每刻不斷地進行著,改造著地殼岩石的面貌。新的礦物、新的岩石不斷產生,並不斷地被地質作用再次改造,這樣經歷了將近30億年。真正的人類(智人)還沒有出現的這段時間就叫做「地質歷史時期」(簡稱地史時期)。在被人們收藏的化石觀賞石中,絕大部分是距今幾億年前(古生代)的無脊椎動物和低等植物化石;還有距今6000萬年至2億年前(中生代)的脊椎動物,特別是爬行動物和較高等的植物化石;也有距今幾十萬年至距今五千萬年前(新生代)的哺乳動物和高等植物化石。
地球的成分、組成、結構、狀態十分復雜,地球內部的及表層的物質運動包含了無機界和有機界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復雜運動形式,有上千度高溫的熾熱和復雜成分的熔漿,有冰天雪地的冰凍世界;有高聳入雲的崇山峻嶺;有水深萬丈的海底深淵,有常溫常壓的地表條件,也有高溫高壓的地下條件,表明了地質作用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復雜過程
㈢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附石盆景的製作就分享到這了。看完後,是不是躍躍欲試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吧,趕快出去找石頭吧。我是@花房姑娘娟子,點贊,關注,最好是一鍵三連哦!
㈣ 盆景用什麼石頭裝飾比較好
盆景用什麼石頭裝飾比較好?
製作山石盆景的石料很多,一般分松石和硬石兩大類。松石又稱上水石,這種石料,質地疏鬆,利於吸水,可以栽樹種草,加工方便。硬石石料堅硬,天然紋理美觀,形態奇特,不吸水,不能點種植物,雕琢加工也較困難。我國各地石料資源種類繁多,可就地取材,創作出具有地方風格的山石盆景。沙積石又稱吸水石,色灰褐、微黃或紅棕色,是泥沙與碳酸凝聚而成的表生沙岩。質地疏鬆,加工造型容易,但易於破損。由於吸水性強,可生長草木和苔蘚,是山石盆景和附石盆景的常用材料。產於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湖北、廣西等地。
英德石又稱英石,是石灰石自然風化長期侵蝕形成。顏色多為灰黑色,間有白色和淺綠色。石質堅硬,紋理細膩,以多孔、皺透、體態嶙峋為佳;不吸水,栽種鋪苔困難。英石形態自然,用來製作盆景,既可表現崇山峻嶺,又可作庭園池塘駁岸。產於廣東英德。
鍾乳石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石頭,多為白色,表層與空氣接觸後氧化成淺黃褐色;線條一般較圓潤,洞穴較少;石質堅硬,但鋸 截尚方便,選用時要注意選用其天然形態;不吸水,不能栽種植物,適於塑造山水,有時也用來裝配雪景,效果甚好。產於浙江、雲南、廣東、廣西等地。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還有安徽的靈壁石、宣城石,華南地區的蠟石,江蘇太湖的千層石,各地均有分布的樹化石、銅礦石,台灣的烏來石,湖南、廣東的菊花石等等,都可以製作山石盆景,只要精心選擇,就能夠創作出高水平的盆景。
㈤ 吸水石盆景放家中什麼位置好。
卧室里放上水石可以,但不能自己亂放,最好請風水師擇日選好方位,具體擺放也很專多講究屬。擺放風水器物如同吃葯、食補;不可亂吃亂補,適合的量也要講究是飯前吃、飯後吃,或者吃飯時一起吃。風水器物擺放恰當,可以提高健康指數和提升運氣。上水石雖然含大量的水,但應該以山論,應該放東(震宮)、東南(巽宮)、西(兌宮)、西南(坤宮)、北(坎宮)。
㈥ 盆景園的分區功能
盆景園按功能來分,可分為:①門庭區(出入口.接待室或學術交流室);②展覽陳列區(樹木盆景.山水盆景.地方盆景.微型盆景.石供等);③生產.科研區(育苗養胚地.引種馴化.製作室);④養護區(溫室和其他養護設施).如何分區可以在實際工作中靈活掌握.
㈦ 什麼是盆景石
盆景石用石也是觀賞石,它不同於雨花石,因為它通過人的加工、組合,使之更適於觀賞。山水盆景主要由石組成,根據石的不同性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質地堅硬、不易吸水、難生青苔的硬石,如英石、木變石、千層石、太湖石等;一類是質地較松軟、易吸水分並能生長苔蘚的軟石,如砂石、蘆管石、水浮石、雞骨石等。
盆景一般是在盆內栽上幾株小植株,經過修剪、整形、縛扎、布局,造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樹形,再點綴幾塊石料,使盆內植株抽枝發葉,開花結果。盆景一般分為植物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植物盆景又有古樹粧、小苗之分,還有觀果、觀葉、觀干、觀根等。種栽的形式有單乾式、雙乾式、叢林式、卧乾式、懸崖式、恆水式、露根式等;以植物大小而言,可分為巨型大盆景、中型盆景和微型盆景三種。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由於各地區的地理環境不同,氣候差異很大,各地的植物生長各有特點,各地區用以製作樹樁盆景的樹種不一,因而創作的題材和技法也就各不相同。盆景創作的題材和手法也不盡相同。而且盆景藝術是反映作者的主觀意趣、思想和文化傾向的,於是自然會形成多種不同的藝術風格。 所謂風格,就是藝術的個性。也就是成熟的藝術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獨特追求。任何的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風格,才會有生命。風格越鮮明,藝術生命則越強。所以,只有提倡風格,才能使自身的藝術有歷久不衰的生命力並不斷發展。 在一個地區中風格相似的藝術家,自覺與不自覺地組成群體進行活動,互相影響,推動藝術發展,並受到當地的群眾所認可,他們相互推廣,久而久之就自然會形成一個藝術流派。這個流派的風格既有藝術家自身的個性,又與整個地區的藝術追求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又具有區別於其他流派藝術風格的鮮明特徵,從而奠定了這個地區流派的藝術風格,並得到其他流派的承認。這就是流派風格。
㈧ 盆景和盆栽的意思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盆栽:栽在盆里的,有生命的植物總稱;盆栽必須是活版體植物,不同於盆花權(可以是模擬花)。
2、盆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二、組成要素不同
1、盆栽組成要素:盆和植物。
2、盆景組成要素: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此三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統一整體。
(8)盆景石區擴展閱讀:
盆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前者以樹木為主要材料,可分為四類:枝、葉、果、花。後者以岩、水、土為材料,水為主要盆景,土、石為主要干盆景,水、土為水、旱盆景。
盆景的規格:樹樁盆景按樹樁高矮(其中懸崖式按枝幹伸展長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長度,分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