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蕨盆栽
❶ 水生花卉如何除草
水生花卉一般採用播種法和分株繁殖法。
⒈播種繁殖水生花卉一般在水中播種。具體方法是將種子播於有培養土的盆中,蓋以沙或土,然後將盆浸入水中,浸入水的過程應逐步進行,由淺到深。剛開始時僅使盆土濕潤即可,之後可使水面高出盆沿。水溫應保持在18~24℃,王蓮等原產熱帶者需保持24~32℃。
種子的發芽速度因種而異,耐寒性種類發芽較慢,需3個月到1年,不耐寒種類發芽較快,播後10d左右即可發芽。
播種可在室內或室外進行,室內條件易控制,室外水溫難以控制,往往影響其發芽率。
大多數水生花卉的種子乾燥後即喪失發芽力,需在種子成熟後立即播種或貯於水中或濕處。少數水生花卉種子可在乾燥條件下保持較長的壽命,如荷花、香蒲、水生鳶尾等。
⒉分株繁殖水生花卉大多植株成叢或具有地下根莖,可直接分株或將根莖切成數段進行栽植。分根莖時注意每段必須帶頂芽及尾根,否則難以成株。
分栽時期一般在春秋季節,有些不耐寒者可在春末夏初進行。
❷ 蕨類植物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蕨類植物的孢子,多產生葉片背面的孢子囊內。當孢子開始散出時,連同葉片一起剪下,放入紙袋內。為不損傷葉片,也可用干凈的新紙袋或塑料袋套住葉片,輕彈使孢子落入袋內。收集後要盡快播種,因為孢子越新鮮,發芽率越高,發芽越快。為刺激孢子萌發,播種前可用300毫克/升的GA3溶液處理15分鍾。 育苗土壤多用腐葉土、泥炭土、河沙等混合配製而成,常用配方為腐葉土、壤土、河沙按6∶2∶2的比例混合。以上各原料必需過篩後拌勻,蒸氣滅菌後才能使用。另外,播種用的育苗容器也必需消毒。播種後,溫度要控制在25℃、空氣濕度80%以上,每天光照4小時以上,從播種到出葉需要2至3個月。當孢子體長出3至4片葉後移栽,仍用混合土作為基質,苗高10至15厘米時栽入花盆。 孢子繁殖技術要求嚴格,需要高溫高濕環境,一切用品包括容器、栽植材料和室內空間都應嚴格消毒,並保持清潔衛生。夏季乾燥季節,要保持室內潮濕。 分株繁殖 一般於春季結合翻盆進行。把植株從盆中倒出,根據需要將一株分成數株,每株需帶有根和葉。分株時要小心,切勿損傷生長點,保持根部有盡量多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損傷的葉、根。按照原來的土壤水平線重新栽植分株,澆水。分株繁殖無嚴格的季節要求,若需要,一年四季皆可進行。 扦插繁殖 有的蕨類植物,葉片扦插可以生根,能用此法繁殖。取葉片插入沙床中,生根後移入容器中進行培育,成苗後上盆栽植。 分栽不定芽 有些蕨類植物,如鐵角蕨、鱗片蕨等,在葉腋或葉片上能長出幼芽,可以直接把幼芽從母株上取下培養。將河沙與泥炭土按1∶1混合作基質,將幼芽一半埋入基質,傷口最好用殺菌劑處理,以免腐爛。充分澆水,用玻璃覆蓋。 組織培養 對產生孢子量少或不產生孢子以及用孢子繁殖困難的種類,或對名貴種類迅速擴大繁殖,可用組培法進行離體快繁。要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商品生產,也需要用組培法繁殖。 蕨類植物處於不同生長期,對光線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長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過強,多遮陰。休眠期需放在光線充足處。大多數蕨類植物喜過濾性、間接或反射散射光。如光線不足,則植株徒長,顯得衰弱或萎蔫。 蕨類植物多喜潮濕,對土壤溫度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尤其在幼苗期。生長期每天需澆水和葉面噴水,以保持濕度。發現植株因缺水而凋萎時,要立即將盆浸入清水中,地上部分噴霧。若缺水不嚴重,幾小時後即可恢復;若24小時內仍未恢復,需將地上萎葉全部剪去,可能會重新萌發新葉。若地上部分先黃化後凋萎,這可能是澆水太多引起的,必需將整株拔出,修剪腐根,重新栽植。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特別是葉片分裂細的品種。晚間澆水,水滴滯留在葉隙間,蒸發慢,易引起腐葉。 蕨類植物對溫度的要求因原產地的不同而有異。產於熱帶的,生長適溫為21℃至27℃,冬季要求12℃至15℃,若氣溫低於10℃,生長停止。原產溫帶或亞熱帶的,生長適溫為16℃至21℃,冬季最低可耐7 ℃。北方露地生長的蕨類植物,冬季能耐-16℃至-20℃的低溫,如莢果蕨。一般性不耐寒的種類,冬季在10℃以下易受凍害。 蕨類植物最忌悶熱,在夏季需多通風。通風時要注意水分供給,使環境中空氣新鮮且不幹燥。幼苗期應避免「穿堂風」。 蕨類植物喜肥,要求土壤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水,以微酸性(pH 值5.5至6.0 )最為適宜。基質一般以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製,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配製。蕨類植物根系柔弱,不易施重肥。栽植時,基質中可加入基肥。生長期內可追施液肥,濃度不超過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會使植物生長旺盛,不足使會使植株老葉呈灰綠並逐漸變黃,葉片細小;過量氮易使植株徒長並降低抗性。磷對蕨類植物的根系生長很重要,缺少會使植株矮小,葉子深綠,根系不發達,可對葉面噴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補充磷。鉀可增強光合作用,促進葉綠素形成,缺乏則老葉出斑點,並逐漸枯黃。另外,缺鈣會抑制植株生長,使葉片扭曲,從葉尖開始逐漸死亡。缺Mg會使老葉逐漸變色但葉脈仍保持深綠。缺F e會使新蕨葉變灰綠並逐漸枯黃,葉脈衰老變黑。缺Mn會使葉脈出現壞死斑點。缺B導致頂芽死亡。缺Cu使葉片褪綠,葉片逐漸變黃,最後脫落死亡。 總之,蕨類植物的施肥應薄施、勤施,同時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或根外追施。 盆栽蕨類植物每隔2至3年需換盆一次,換盆時間在2至8月皆可進行,注意不要傷根。重新上盆時,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碎磚,以利排水。再鋪厚2厘米的木炭,用來吸收土壤殘留的鹽分和毒氣等。而後加一層骨粉(富含磷肥),以利根部生長。將植株放入盆後,再填配製好的基質,這樣才能保證植物的生長,達到好的栽培效果。
❸ 許多蕨類好養又耐看,有哪些可以盆栽養護
許多蕨類好養又耐看,有哪些可以盆栽養護?
4. 水蕨
水蕨,又名龍須菜、龍牙草、水松草、水鐵樹、水扁柏,一年生草本,植株幼嫩時呈綠色,多汁柔軟,蕨類植物。水蕨作為一種觀賞性植物,其葉形多變甚是美觀,可種植在水缸,花壇等一些大型的水景容器中,又可將水蕨種植在景觀水池用來營造美麗的水面景觀,是一種集觀賞和凈化水體為一體的經濟環保型植物。水蕨菜是一種可食用的獨特品種,《呂氏春秋》雲∶菜之美者,有雲夢之,。即此菜也。水蕨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元素,可炒食,涼拌,做湯均可,味道獨特鮮美,清爽可口,是一種以嫩滑可口營養高著稱的特色蔬菜。
❹ 蕨類植物有哪些
東北雖產許抄多蕨類植物,但襲冬季休眠,失去觀賞價值。室內常用的是熱帶山林中原產的、姿態奇異的常綠植物。常見的有3種:
(1)腎蕨(蜈蚣草)
是骨碎補科草本植物,因其有叢生的羽狀密葉而得名。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溪邊林下、石縫、樹幹上。耐陰濕。
4月換盆並進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溫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葉叢美麗,適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葉材料。
(2)鐵線蕨
是鐵線蕨科多年生細弱草本。因葉柄黑亮具光澤而得名。葉卵狀三角形,薄而嫩綠色,二回羽狀復葉。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中國南方。多生於陰濕地方的岩石上。
在陰濕、溫暖環境下易散布孢子,自行繁殖,成苗後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蔭。
適作室內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觀賞,別具情趣。
(3)鹿角蕨
是水龍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葉體,圓形,邊緣波狀,靠後面的根附生在樹幹上。生育葉灰綠色,分叉成狹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葉下凹陷向上處。
原產澳大利亞熱帶及中國海南省。喜溫暖、濕潤環境。附生在大樹干或潮濕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適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懸掛於溫室,經常噴水保濕。
因生育葉頂端分叉成鹿角狀,適作室內觀賞。
❺ 水生花卉的分類
1.依據生物學習性和生態習性一般可分為6大類。
(1)一年生水生花卉
一年內完成從播種、萌發、生長、開花、結實到枯死之生命周期的水生植物。包括水芹、雨久花、澤瀉、苦草和眼子 菜等。
(2)多年生水生花卉
植株壽命2年以上,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地下部分在來年春天萌發生長。此類花卉又分為水生宿根花卉(如燈心草、鳶尾、菖蒲和傘草等)、水生球根花卉(包 括球莖、塊莖、鱗莖和根狀莖類)。
(3)水生蕨類
適應冰生環境的蕨類植物,如水蕨、 水韭等。
(4)常濕、陰濕生態型水生花卉
常濕生態型指生長於空氣濕度適中環境的陽性植物,如垂柳、楓楊。陰濕生態型指適應適中空氣濕度的陰生植物,如龜背竹、春羽等。
(5)高濕、高溫生態型水生植物
生長於高溫高濕環境的水生花卉,如王蓮和熱帶睡蓮。
(6)水生食蟲植物
具有特殊器官消化小動物的水生花卉,如茅膏菜等。
2.依據生活方式和形態特徵一般分為4大類。
(1)挺水型水生花卉
根或地下莖扎入泥中生長發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如蘆葦、千屈菜、荷花、菖蒲和慈姑等。
(2)浮葉型水生花卉
根或地下莖扎入泥中生長發育,無地上莖或地上莖柔軟不能直立,葉漂浮於水面。如睡蓮、王蓮、芡實等。
(3)漂浮型水生花卉
根不扎入泥土,植株漂浮於水面,位置不定,隨風浪和水流四處漂浮。如滿江紅、大漂和水葫蘆等。
(4)沉水型水生花卉
根或地下莖扎入泥中生長發育,上音隨株沉入水中。如苦草、黑藻、海菜花等。
3.按照栽培方式可分為3大類。
(1)切花水生花卉
以生產切花為目的的水生花卉。如 睡蓮、荷花、鳶尾等。
(2)盆花水生花卉
作盆栽觀賞的水生花卉。如荷花、傘草、海芋等。
(3)造景水生花卉
作為園林綠化、水體造景的水生花卉。如香蒲、菖蒲、水蔥等
❻ 受保護的野生植物有哪些
受保護的野生植物如下:
1、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羚牛秦嶺亞種、林麝、金雕、白肩雕、黑鸛、朱䴉共9種。
2、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豺、黑熊、石貂、黃喉貂、水獺、大靈貓、金貓、鬣羚、斑羚、血雉、紅腹角雉、勺雞、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紅翅綠鳩、鳶、赤腹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大鵟、毛腳鵟、灰臉鵟鷹、禿鷲、白尾鷂、燕隼、紅腳隼、紅隼、紅腳鴞、普通雕鴞、毛腳魚鴞、斑頭鵂鶹、鷹鴞、縱紋腹小鴞、灰林鴞、長耳鴞、大鯢、細鱗鮭、中華虎鳳蝶華山亞種共39種。
3、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豹貓、狼、赤狐、豬獾、狗獾、花面狸、小麂、毛冠鹿、狍、蒼鷺、大白鷺、豆雁、斑頭雁、赤麻鴨、綠頭鴨、斑嘴鴨、斑頭秋沙鴨、紅翅鳳頭鵑、畫眉、三趾鴉雀太白亞種、酒紅朱雀、藍鵐、黃喉鵐、太白壁虎、王錦蛇、秦嶺蝮蛇、秦巴北鯢、小角蟾、中國林蛙、金裳鳳蝶、玉帶鳳蝶、金鳳蝶、枯葉蛺蝶共33種。
4、「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有經濟價值、有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野豬、草兔、灰喜鵲、野雞(環頸雉)、黃鼬等共267種。
5、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紅豆杉、南方紅豆杉、獨葉草、銀杏(栽培)、水杉(栽培)、珙桐(栽培)、蘇鐵(盆栽)共7種。
6、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秦嶺冷杉、太白紅杉、大果青杄、櫸樹、連香樹、水青樹、水曲柳、野大豆、鵝掌楸(栽培)、厚朴(栽培)共10種。
7、重點保護植物:狹葉瓶爾小草、太白貝母、假百合(太白米)、大苞黃精、延齡草、廟台槭(留壩槭)、秦嶺藤、秦嶺黨參、蝟實、星葉草、假橐吾、小叢紅景天(鳳尾七)、北極果、甘遂、山白樹、串果藤、太白岩黃芪、羽葉丁香、翼蓼、鈍葉單側花、太白美花草、太白烏頭、反萼銀蓮花、秦嶺花楸、秦嶺岩白菜、秦嶺米面翁、刺榆、兜蕊蘭、劍唇兜蕊蘭、黃花白芨、留蘇蝦脊蘭、短葉蝦脊蘭、三棱蝦脊蘭、銀蘭、頭蕊蘭、凹舌蘭、珊瑚蘭、杜鵑蘭、蕙蘭、春蘭、毛杓蘭、大花杓蘭、西藏杓蘭、火燒蘭、大葉火燒蘭、裂唇虎舌蘭、天麻、小斑葉蘭、手參、西南手參、長瓣角盤蘭、羊耳蒜、沼蘭、尖唇鳥巢蘭、太白山鳥巢蘭、一葉兜被蘭、兜被蘭、廣布紅門蘭、二葉紅門蘭、北方紅門蘭、河北紅門蘭、硬葉山蘭、二葉舌唇蘭、小花舌唇蘭、朱蘭狀獨蒜蘭、綬草、間距蘭、蜻蜓蘭共68種。
❼ 蕨類植物有哪些
東北雖產許多蕨類植物,但冬季休眠,失去觀賞價值。室內常用的是熱帶山林中原產的、姿態專奇異的常綠植物屬。常見的有3種:
(1)腎蕨(蜈蚣草)
是骨碎補科草本植物,因其有叢生的羽狀密葉而得名。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熱帶、亞熱帶的溪邊林下、石縫、樹幹上。耐陰濕。
4月換盆並進行分株。冬季可放在溫室花架下。也可用孢子繁殖。
葉叢美麗,適作盆栽,又是重要的切葉材料。
(2)鐵線蕨
是鐵線蕨科多年生細弱草本。因葉柄黑亮具光澤而得名。葉卵狀三角形,薄而嫩綠色,二回羽狀復葉。孢子囊在老葉背後。
原產中國南方。多生於陰濕地方的岩石上。
在陰濕、溫暖環境下易散布孢子,自行繁殖,成苗後可挖取上盆,也可分株繁殖。夏季需遮蔭。
適作室內盆栽或作山石盆景觀賞,別具情趣。
(3)鹿角蕨
是水龍骨科附生多年生草本。具有最大的原葉體,圓形,邊緣波狀,靠後面的根附生在樹幹上。生育葉灰綠色,分叉成狹窄裂片,因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在老葉下凹陷向上處。
原產澳大利亞熱帶及中國海南省。喜溫暖、濕潤環境。附生在大樹干或潮濕的岩石上。
用分株、孢子繁殖。適作盆栽或附生在朽木、棕皮上,懸掛於溫室,經常噴水保濕。
因生育葉頂端分叉成鹿角狀,適作室內觀賞。
❽ 水池可以種哪些好看的植物
室內水池也可以養一點浮萍,使水池不那麼單調,魚也可以躲在浮萍下面乘涼。但室內水池放浮萍不能放的太多,少量點綴即可。
❾ 常見的家養觀賞蕨類有哪幾種
適宜家庭觀賞的蕨類植物有:鳥巢蕨、鐵線蕨、腎蕨、鹿角蕨、金鑽蕨、富貴蕨、烏蕨、狗脊蕨、紫萁、銀粉背蕨、矩圓石韋、瘤蕨、三叉蕨等。
❿ 蕨類觀葉植物觀賞植物主要包括哪幾個科
蕨類觀葉植物中觀賞植物主要包括:
鐵線蕨、鐵線蕨科
鳥巢蕨,鐵角蕨科
貫眾,鱗毛蕨科
圓蓋蔭石蕨,骨碎補科
腎蕨,骨碎補科
鹿角蕨,水龍骨科(又有列為鹿角蕨科)
鳳尾蕨,鳳尾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