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觀察日記什麼梗
⑴ 水仙花的觀察日記20篇不少於150字
篇一:連續觀察水仙花日記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晴空萬里,周老師給我們全班每個同學都發了兩個水仙花的種球,我非常高興。
水仙花被稱為凌波仙子,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每年新年,人們都喜歡清供水仙,點綴做為年花。它種球的樣子大大的,像一個白色的大蒜,穿著一件灰褐色的衣裳。一開始我還沒有發現,後來仔細一看,發現種球頭上有一個乳白色的小芽兒。水仙花可以土培,也可水培,還可以把外面削掉,這樣就會早一點開花,不過不能把花心削壞,要不然就沒用了。
我和爸爸先端來一盆水,再拿來一把刀,先把水仙花外麵灰褐色的皮剝掉,然後再削掉半個水仙種球,最後把它浸在水裡。過了一會兒,發現養水仙花的水慢慢變粘,顏色變成了褐色,爸爸說這是割過的水仙花才會有粘液,換幾次水就好了。為了保護水仙花割過的地方,爸爸還特意在上面放了一些棉球。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天氣:晴
過了一個星期之後,我養的水仙花種球慢慢長大了,長出了許多像豆芽菜似的根。根原來還是一丁點兒,現在已變長了許多,約5-6厘米,倒過來還像一根根下垂的頭發,真有趣!
水仙花種球不光光只是長根,還冒出了綠綠的小嫩芽兒!芽是綠色的,約高2-3厘米,我發現我的水仙花比別人的長得快,是因為我把一個種球削掉了一部分,所以芽比別人的長得高。
希望水仙花快快長大,開出美麗的花朵。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二 天氣:晴
我養的水仙花冒出了許多新芽兒,個個綠油油的,好像聽他們在對我說:「我要吸收等多的營養。」還有許多很長得芽兒,用尺子量了一下,大概有21厘米左右吧!用手摸了摸芽的頂尖,感覺到有一個硬硬的東東,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削過的那個水仙花種球和沒削過的已長了差不多高了,本來削過的長了比較高,可能是沒有吸收到足夠的水份吧!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周老師叫我們去學校小花園旁的花壇里去觀察水仙花。發現我種的水仙花在這一個月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水仙花葉子長高了許多。本來才冒出一個頭,2厘米都不到,現在已經長得很高了,由原來的2厘米長到20厘米,露出了挺拔的身姿。葉子的顏色綠油油的,旁邊還冒出了很多新芽兒。新芽兒在那些長葉子的襯托下,看上去矮矮的,顯得十分可愛。新芽兒的枝幹是圓的,頂端有一個摸上去硬硬的花苞,美麗的小花就在這裡面孕育著,到時候,頂部就會開出白色的花朵來。我的花葉子長得還不算最高,最高的有30多厘米長呢!應該讓它吸收更多的養分,這樣才能長得很高。
我還發現我的水仙花球莖變小了,這是因為裡面的養分都被釋放出來了,所以會變小。有的花苞也裂開了一個口子,我想這預示著快開花了吧!
我的水仙花的根好像沒有怎麼長,還是短短的,像一根根豆芽菜似的。周老師養的就不一樣了,有10厘米長,茂茂密密的,看上去非常茁壯。我應該向周老師取經,爭取讓我的花長得更高。
希望我的水仙能快快長高、開花,給大家帶來一份美的享受。
2015年2月7日 星期日 天氣:多雲
哦,經過了3個月的精心培養,我的水仙花開了,花蕊微微顫動,散發著陣陣清幽的暗香,沁人心脾。
水仙花那修長的葉子,嬌嫩嫩,濕潤潤,綠瑩瑩,彷彿是百花女神發出的春天的令箭。它那6片雪白的花瓣向四周伸展著,中間一圈嫩黃的花瓣又俏皮地直立在雪白的花瓣上。
每天,我一走進教室,就看到不可計數的水仙花競相開放,花朵像小姑娘一樣清秀美麗,潔白可愛,婀娜多姿。在陽光下閃耀燦爛的光芒,散發出一陣陣撲鼻的清香,讓我們的心情感到無比舒暢,同時水仙花也把我們的教室裝扮得格外美麗!
篇二:水仙花的觀察日記
過年前爸爸從花鳥市場買來了一盆水仙花。
水仙花是盛放在一個紅色的塑料碗里的。它的根部像嫩白的大蒜一般,只不過中心有些短小的「胡須」。那些「胡須」呈現淡黃色,頂部顏色稍濃。水仙的葉子底部呈嫩綠色。過了幾天葉子顏色慢慢變濃、變深。手感也較為滑潤,厚度偏厚些,頂部半圓狀,顏色較淡。又過了段時間,我發現一些稍細的花梗上綴滿了怒放的水仙花和簇擁在一起的花骨朵。水仙花花瓣的底部是嫩綠色的,和葉子顏色差不多,花蕊黃色,每朵花大約有4個花蕊,3個雌蕊,1個雄蕊。在花瓣外側偏底部,還有一個像沒有傘柄的雨傘的東西倒插在花朵上,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是花托和花柄。水仙花的花瓣非常漂亮:白白的、嫩嫩的,很柔軟,好象一碰就會脫落。花骨朵就像顆顆綠色的小珠子擁在一起,鼓鼓的,粒粒飽滿。而且還不時的散發著陣陣香氣。真香啊!
通過這次觀察,我發現只需給水仙花一些清水,它就能茁壯的生長,水仙花生命力真強啊!
篇三:觀察水仙花
今天下午,爸爸給我買回來了一個小盆栽。原來裡面是一株漂亮的水仙花。今天正好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要寫一篇觀察日記。我想,不如就好好地觀察一下這盆水仙花,然後再完成這篇觀察日記。
映入我眼簾的這盆水仙花,外表很淡雅清秀,用鼻子一嗅,芳香四溢,讓人有幾分陶醉。水仙花的花瓣都是直立著的,花心是黃色的,花瓣是白色的,它的根部成塊莖狀,就像一個褐色的大洋蔥頭。這幾種顏色搭配在一起,既和諧又高稚。
水仙花雖然高稚漂亮,卻對人們沒有太多的要求,它只需要我們給它的根部提供一點點清水而已。我想,水仙花的這種精神是不是可以叫做只求奉獻,不求索取呢?
我又把這盆水仙花放在了我的書桌上,仔細觀賞了片刻。我立刻覺得,我的房間有了這盆水仙花之後,增加了幾分情調和稚致,這讓我的心情都好了許多。
啊,我愛我們家的水仙花!
篇四:水仙花連續觀察日記
1月27日 晴 21:00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給我買了水仙花做水盆栽,讓我寫水仙花觀察日記。將水仙花放入裝滿水、特殊處理的瓶口上,根部浸入水中,身體露在外面。
1月29日 晴 20:30
水仙花的頭部長出了黃黃的小芽,是彎彎的、尖尖的,一共有17個小芽。它們的根部的邊緣長出了小小的、白色、圓點點樣的根芽。
1月31日 晴 20:50
水仙花頭部的小芽又長出了一截,黃黃的小芽變綠了。有的粗有的細,粗的像鋼筆一樣,細的像筆芯一樣;有的高有的低,高的跟我爸爸的中指那麼高。水仙花的根芽慢慢地長長了,有1厘米長,在水仙邊緣形成圓圈圈、密密麻麻,像鳥巢,又像珊瑚。
2月2日 晴 21:20
我看見以前綠綠的葉子變成了濃綠濃綠的葉子,比我爸爸的中指又高出了一大半截,有的水仙花已經長出了6片葉子。我聽爸爸說:只要長出6片葉子,就會長出花蕾,我扒開一看:還真的長出了一個花蕾,它一半藏在下面,一半露在上面。水仙花白白的根又長長了1厘米。
2月4日 晴 22:00
我數了數有5棵水仙長的又高又大,我扒開它們的葉子,看見它們葉子中間都有一個花蕾,是綠色的,有的大有的小,其中有2個是長出來了,有3個在下面藏著。原來有2厘米的根,可又長長了2厘米,一共4厘米長,有點像綠豆芽。
2月7日 陰 21:30
又過了3天,水仙花完完全全不同了,又長高了很多,綠油油的葉子最高的有17厘米了。有2個花蕾、花柄長的最高,有7厘米高,花蕾被一層薄薄的、像透明塑料紙一樣的皮半包著,一半已經突破出來了。它們的根也比以前長長了許多,最長的有6厘米,快到達瓶子的底了。
2月10日 晴 20:30
我看見有些葉子高,有些葉子低;有些花蕾高,有些花蕾低,有些花蕾被包著,有些花蕾被半包著。水仙的根部又發出了2個小芽。水仙的根又長長了,像牙簽一樣粗,比以前硬多了,它們豎在水中,很像《小鯉魚歷險記》裡面的水葫蘆澤。
2月12日 晴 21:00
我看見水仙花的葉子又長高了很多,我還看見有五個花蕾,其中一個很奇怪,因為它剛剛從葉子中間露出頭來,就突破了那層薄薄的包膜,小花蕾都散開了。還有一個它以前很低,現在長到21厘米,它長的最快了。它們的根變化不太大,不過有一隻根已經到達瓶底了。
2月15日 陰 20:00
哎,太可惜了,有3個花蕾還沒有突破出包著的薄皮來,就乾枯掉了,其中2個是最早出來的,不知道什麼原因,真是太可惜了!不過還好,有2隻花蕾很好,我肯定它們能開花,因為它們的花已經長出3.5厘米了,像個火箭炮,前面是白色的,大大的,總共有6朵。它們的根有長了不少,足足有10厘米,像一根根銀針,又像老人的白頭發。
2月16日 晴 22:20
這一天終於來了,因為水仙花終於開花了,我的夢想也要實現了。爸爸讓我今天快寫,因為明天可能就要開敗了。水仙花有2隻花蕾開出了5朵小花,它們有6片白白的花瓣,中間有一個黃黃的圓裙子,裙子裡面有6個黃色的花蕊,三大三小,6個花蕊中間圍著1個花心,很脆弱。
篇五:連續觀察水仙花
2012年2月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和媽媽去英雄山文化市場玩,買回了一頭水仙花。
它呀,就像一個大蒜頭,媽媽說那是它的球莖。它有三個球莖,中間的是一個大的、圓的,兩邊還有兩個小的、扁一點的。大球莖頂上長著六個扁扁的、嫩黃的小芽兒,有0。1毫米厚,兩邊的小球莖上也伸出了兩三個小芽兒。
剛買回來的時候,它的外面有泥巴,還有一層黑黑的干皮,就像一個很醜的泥娃娃,媽媽讓我扒掉外面的泥巴和干皮,它就變成一個乾乾凈凈、可愛的白娃娃了,把它放到盛著清水的瓷盤里,它還咧開嘴沖我笑呢!
2012年2月10日 星期一 晴
水仙到我家已經一個星期了,它已經有變化了。大球莖最上面的那幾個黃芽兒已經變成綠色了,而且也長高了一厘米多;左右兩邊的小芽兒也變綠了,分別長高了4—5毫米。它的下面長出了一些短短的小白根兒,就像鬍子。
現在的水仙整個就像一個腦袋,上面才長出了幾根像樣的頭發,下面卻已經開始長鬍子了,可愛極了!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天 晴
我的水仙花又長高了!最大的球莖中間最大的那個芽已經長出了六片長長的葉子,而且,從葉子中間長出了一個「小扁豆」——它是青綠色,有一層薄薄的膜包著,裡面好像還藏著幾顆小扁豆粒兒呢,媽媽說,那是水仙花的花骨朵兒!這個芽上的葉子已經有16。4厘米高了,有2。2厘米寬,快1毫米厚了。它的葉子長長的、扁扁的,越往上顏色越淺,是淺綠色的,越往下顏色越深,是青綠色的。
這頭水仙花已經有十一個芽兒了,每個芽上差不多都長了5—8片長葉子。花骨朵兒也不止這一個芽上有,十一個芽上已經有了六個花骨朵,而且都是扁扁的,像個小扁豆似的。不久以後,水仙花就要開花了!
水仙花的根兒也是我最關注的了,長長的、白白的,很像綠豆芽兒或黃豆芽兒的根,也更像榕樹爺爺的鬍子,但是,它脆脆的,不小心容折斷。
2012年2月20日 星期四 晴
我的水仙開花了!
它的花骨朵的薄膜裂開了,裡面又四處伸出四五個細細的花莖,頭上一個小小的白色的花苞。花苞張開了,水仙終於開花了!水仙的花是白色的,由六片潔白的花瓣組成,裡面還有一圈金黃色的花心,最裡面是一簇黃色的小花蕊,每個頭上都尖尖的,上面「插」著一個紅色的「小點」,可美了!水仙花還散發著陣陣清香!
從遠處看,水仙花就像一個穿著綠衣服、披著綠斗篷、臉兒白白的仙女,發絲上還扎著幾朵黃色的蝴蝶結,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跳舞,怪不得被稱為「凌波仙子」呢!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一 晴
水仙花開得更多了,也更美了,一進家門,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
今天,我正在給水仙花澆水,忽然發現在幾枝花中間有一枝花莖彎了。使我大吃一驚的是,雖然花莖下面已經壓斷了,但是它的上面部分竟然又拐了個彎挺了上來,而且還開花了!
啊!水仙花的生命力這么頑強啊!
篇六:觀察水仙
1月16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農歷十二月十七日,屈指一算,還有12天就是春節了。我提醒要媽媽養水仙花了。
媽媽和我興致勃勃地上街買回來兩個拳頭大小的水仙頭。我們分工合作。爸爸先把水仙頭清洗干凈,整修定型。接著,爸爸叫我搬來盛上清水的船形水仙盤,把兩個水仙頭浸在盤里,再用白色的卵石把它們絆住。這樣,就算把水仙養好了。最後,我把這盤水仙搬到陽台上,曬一曬,催催芽。
1月21日 星期六 多雲
今天是水仙下養的第五天了。我寫完作業就來看水仙花,嘿,我發現在剖開口的地方冒出個半指節那麼長的小東西來,它像玉雕的一樣,從基部到接近頂端處,呈奶白色,頂端部分呈暗綠色,幼嫩可愛!我立即大聲叫:「爸爸,快來看啊,水仙出芽了!」爸爸出來看過之後說:「水仙下養後,一般四五天就可以出芽——已經有十幾個幼芽出來了。」爸爸還吩咐我,以後由我管理,讓水仙長得粗壯繁茂,並能如期開花。
1月25日 星期三 陰
吃過午飯,我跑到陽台想看看水仙,水仙卻不見了。原來是爸爸搞得惡作劇呀!爸爸把它搬回了書房。由於我們的水仙花控制適當,長得很粗壯,已經孕花了。
我看得驚奇萬分:原先的嫩芽已彎成一片片扁扁長長的綠葉,綠得油光發亮;每片約有兩指半高,壯旺挺秀,柔中有剛。我只管嘖嘖稱贊。爸爸說:「你看見花骨朵兒沒有?」經爸爸一說,我才發現兩、三片葉子中間伸展出不少燭心般的東西。原來這就是花骨朵兒。花骨朵兒的頂端多呈圓點形。爸爸說,水仙花就從這里爆出來。
我想:經過我的努力這幾朵水仙花一定會綻放出美麗的笑臉。
篇七:觀察水仙
12月1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陳老師發給我們每個同學兩個水仙花球莖,讓我們回家好好養,寒假結束後,要進行水仙花評比。我拿著一個水仙花球莖開始仔細地觀察起來。我發現水仙花的球莖上面有一層厚厚的泥巴,像個小土球。我小心翼翼地把土掰下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總覺得這個水仙花的球莖像爸爸用來燒菜的洋蔥頭。
到家後,爸爸拿起一個水仙花的球莖用一把手工刀小心翼翼地把水仙花的「肚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割下來,眼見著快割到嫩黃的花苞了,爸爸就更小心地,一絲一絲慢慢地往下割。我好奇地問爸爸:「好好的,為什麼要給水仙花球莖『動手術』啊?」爸爸笑眯眯地對我說:「這是為了讓水仙花開得更香更漂亮。」
我把割好的水仙花球莖放到花盆了,還放了些雨花石做裝飾。爸爸還在割過的水仙花球莖上鋪上了一層薄薄的棉花,據說是為了讓水仙花的球莖吸收養分更均勻。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夢見我的水仙花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又香又大。
1月2日 星期一 陰
一連好幾天,我早上起床的時候去看看我的水仙花,睡覺前去看看我的水仙花,可是水仙花好像沒什麼動靜,似乎一點也沒有長大。我好失望,連著好幾天都沒去看她。
那一天,我放學回家發現她有了巨大的變化。水仙花長出了扁扁的、長長的嫩葉,這些嫩葉就像一把把利劍直刺蒼穹。葉片的顏色更深了,葉子中間抽出了一根根花莖。花莖上有了花骨朵兒,外麵包了一層薄膜,裡面有幾粒花蕊。這些花骨朵就像小寶寶一樣睡在媽媽的懷抱里,等待時機成熟,好來欣賞一下外面精彩的世界。
眼看著水仙花生機勃勃的樣子,我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篇八:觀察了解水仙花
今天,我觀察了我們家的水仙花。水仙花沒開花前很像蔥。莖是淡綠色的,葉子比莖要更綠一點。水仙花的根是白色的,要養在水裡。水仙花有6個花瓣,它的花瓣是白色的,裡面夾著一層黃色的小花瓣。它有6個雄蕊和一個雌蕊。可是它沒有萼片。水仙花雖然很美麗,但是它鱗莖中的黏液是有毒的。它的花香並沒有毒,但可以導致少數有過敏體質的人過敏。
這就是我觀察了解的水仙花。
篇九:觀察解水仙
在12月,像「大蒜頭」一樣的「不速之客」被爸爸帶了回來。這是什麼呀?是水仙花球,要通過雕刻才能變成往日里看的樣子,怪不得像大蒜頭呢。爸爸先把水仙花球上的泥洗干凈,接下來用小刀把不需要的,會阻礙生長的部分切除掉,這樣水仙花球就會接觸到更多的水分,生長的更好。水仙花球終於擺脫了淤泥,住進了漂亮的水盆里,修養身心起來了。
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水仙花換了一個新面貌,讓我們大開眼界,原先冒著綠芽的白白光光的「大蒜頭」,長出了長長綠綠的「頭發」,還需要用繩子紮好,讓它們向上生長。真酷!原來水仙花還會「變臉」呢。同月,水仙花含苞欲放。這一個個的花苞鼓得大大的綠綠的,好像「花妹妹」爭先恐後的要開放,為了給我們家帶來一絲絲細細的清香呢!我真的很期待「花妹妹」的美麗模樣與它的淡淡清香。我和「花妹妹」都等不及了。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二月。在新年的鞭炮聲中,水仙花被吵醒了,綻放出一朵朵美麗而淡雅的小花。聞聞它,水仙花好像十分害羞,我只聞到淡淡的香氣。水仙花看看外面熱鬧的景象,彷彿在說,「不香也罷,只是時候未到。只要時機成熟,我會立刻綻放。再等等,再等等。」過了幾天,水仙花漸漸把香氣傾倒出來,房間里隨處都聞得到花香。
三月,水仙花盛開,花朵簇簇,香氣撲鼻。我心想,水仙花,好樣的。謝謝你的綻放,謝謝你的香氣!
篇十:水仙的栽培觀察日記
為了解水、溫度、光照的不同對植物的影響是怎樣的,特以兩只耐寒、易成活、易開花、易操作且成長周期短的草本植物——水仙做為觀察實驗對象。
12月15日 星期五 陰
水仙花球,形狀看上去很像大蒜頭,高約6厘米,直徑約10厘米,底部有長短不一的須根。我小心地用石頭把兩個水仙花球的須根分別固定在兩只盆子中間,澆上水,使水剛好將須根完全淹住。一隻盆子放在室外陽台上,另一隻盆子放在客廳的桌子上。
12月24日 星期日 晴
我再一次給水仙花換水,發現水仙花長出了很小的葉芽。芽尖尖的,向上直立著。嫩嫩的芽,泛出淡淡的綠色。在葉芽上還包著一層透明的薄膜。相比之下,放在室外的水仙花的芽還要矮小一點。
1月2日 星期三 晴
室內水仙的小葉芽又長高了,長粗了,前幾天還緊包著的葉芽,已伸展出一高一低的兩片葉子。葉子微微外翻。在葉子中間的莖上仍然緊緊地包著小葉芽。在室外的水仙花球地葉片較室內地短約1~2厘米,且質較硬,皮較厚,顏色較深。
1月8日 星期一 多雲
室內水仙花的葉片已長成五葉一心的形狀,主莖高達30厘米,而且抽出了一根細小的花莖。而室外水仙的葉片只長出了四葉一心,且主莖高只有26厘米,但花莖較前者粗壯。
1月11日 星期四 陰
室內那盆水仙花的主莖已長到35厘米,它的頂上還長出了花苞。室外那盆水仙花的主莖只有30厘米高,但莖葉的顏色較前者略深些。
1月19日 星期五 晴
室內那盆水仙花的主莖上長出了三個花骨朵,外面都包著一層透明且帶綠色的薄膜,襯著裡面的雪白的花瓣。室外的有五個花骨朵,且花骨朵較室內的大。
1月21日 星期日 多雲
室內的水仙花2天前已開放,室外的花今日才開幾朵。室內的水仙花頂破了外面的薄膜,外面的花瓣向四面舒展,裡面的花瓣還是緊緊地包著花蕊。傍晚,整朵花全開了。它的花瓣分兩層,外面一層是白的,有六層花瓣,裡面一層是淡黃的。花蕊是金黃色的,只有芝麻粒那麼大。室外的那棵水仙花開得大,每個花瓣不僅長而且較寬,較厚。比室內的花稍大一些,且香味很濃。
1月28日 星期日 陰
室外的那株水仙花仍開得正艷時,室內的那株水仙的花顏色漸漸變黃,邊緣略捲起,快要枯萎了。
2月6日 星期二 晴
室內的水仙花早已枯萎,而室外低溫下的水仙花到今天才慢慢有些萎縮。室內的水仙花花期為13天,而室外的水仙花為17天。
通過水仙花的觀察實驗,我了解到:放在室外的水仙花,由於定期換水,保證了它生長時所需的水分和無機鹽的含量,加上它放在室外,白天有充足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夜晚溫度較低,適宜水仙花生長,因而這株水仙莖葉粗壯,開花大、香,花期長。而放在室內的水仙由於不定期換水,處在少光照、溫差小的環境中,因此莖葉細長、葉片發黃,開花小、不香且花期短。由此可見,水分、溫度、光照對水仙的生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篇十一:觀察水仙
每年的冬天,媽媽都會買水仙花,在家養著。所以,我對水仙花的生長過程比較熟悉。
養水仙花很容易:只要准備好一個花盆,把水仙花的種球放到花盆裡,再倒上一點水,能沒過根須就行。我媽媽有時還會放上幾顆鵝卵石點綴一下。以後每隔兩三天澆一次水就可以了。瞧,就這么簡單。
水仙花剛買來的時候很像大蒜頭,只是上麵包著一層棕色的皮。根須雖然多,但都只是很短的一小截。它貌不驚人的樣子讓你很難把它與美麗的「凌波仙子」相提並論。
水仙花的葉子是長長的,窄窄的,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大蒜的葉子呢。聽媽媽說:「如果把水仙花放在室內的話,它會長得很快,但葉子顏色偏黃,不好看,而且很脆弱,容易倒。所以水仙花要經常曬太陽,這樣它的葉子才會長得又綠又粗壯。」
但據我觀察,水仙花就算天天曬太陽,它長得也很快。嫩芽從鑽出來到長得和筷子一樣長,大約只要一個月的時間。所以過了幾天不見,你會發現——它又長高了!
元旦到春節期間,是水仙花開花的時間。水仙花的花瓣一共有六片,是潔白無瑕的。中間的花蕊被一個金黃的「小盞」包圍著,散發著濃濃的花香。
潔白的花朵,翠綠的葉子,讓人不禁想起亭亭玉立的仙女,水仙花這「凌波仙子」的美名真是名不虛傳呀!
篇十二:水仙花生長觀察日記
上個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花鳥市場玩。我一眼就盯上了水仙花。那時的水仙花還包著褐色的皮,像個「芋頭疙瘩。」因為去年我們種過水仙花,它會開出小白花,象漂亮的小姑娘穿著潔白的裙子。所以我又讓媽媽買水仙花。買回來後,我們剝完了它的褐色的「襯衫」,就露出嫩白嫩白的身子,像個大大的洋蔥頭。我把水仙花種在水裡,過了幾天,我一看,它不僅長出像白鬍子的須根,還長出了蔥綠蔥綠的扁平葉子。
我希望水仙花早點長大,開出世界上最美麗的花!
⑵ 怎麼寫《植物觀察日記》
植物觀察日記1
今天,我剛從香港回到杭州。一路上,我心事重重。雖然在香港玩得很開心,可是我的植物卻不知道怎麼樣了。回到家門,我顧不上收拾行李,就立刻奔到我的盆栽番茄和黃瓜面前,去看望他們。
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的植物們因為長期沒有喝到水,全部病怏怏的。葉片泛黃,葉子也有氣無力的耷拉了下去,靠在花盆沿上,那張開的葉子就像一雙手,向我哀求著:「主人,請給我點水吧,求求您了,不然我就要渴死了!」
我非常珍惜我的植物們,現在看著他們受苦,我怎麼能束手旁觀呢?於是,我趕緊奔進廚房,把滿滿的一桶水,一股腦的全部澆在植物上。水就像一個魔法師一樣,把植物們又變得生龍活虎。我在心裡暗下決心:下次一定不讓植物們受苦了!
這時我才發現,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生長後,它們都已經長大了,是青少年了。尤其是黃瓜,它最大的一片葉子已經跟我的手不相上下了。番茄也是,它的葉子多而茂盛。一根莖上差不多已經長了二十多片葉子,就像一片袖珍型樹林。
植物們,你們一定要快點長大。等你們結果後,我還打算嘗嘗你們的果實呢。
⑶ 養風信子,寫觀察日記怎樣寫,每天一寫日記
2月11日 星期四 天氣:晴
早上起床,我來到陽台,真是欣喜若狂!我的風信子開花了。我一蹦三尺高,都快把房頂給頂破了。
盛開的風信子顏色是紫紅色的,六片花瓣中間包裹著深紫色的花蕊,迎著陽光,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美麗。半開的花像一個小喇叭,如同在吹奏一曲美妙的音樂。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藏在花苞的頂端,像一個個小燈籠,惹人喜愛。
我俯下身子,湊近風信子聞了一聞。一股淡淡的清香鑽進我的鼻孔,我彷彿騰雲駕霧,飄飄欲仙了。摸一摸花瓣,正面非常柔軟,舒適,反面卻有一點粗糙。
傳說,風信子的話語是「堅定和注視」,相信風信子在我的悉心照料下,會花開朵朵,綻放出全部的精彩!
篇二:風信子觀察日記
11月19日 星期六 天氣:陰
今天一早,我就跑去看風信子了。風信子是媽媽前一段時間買來的。剛買來它就像一個穿著紫色外衣的洋蔥頭,底部留著一點點白色的胡須——根。當時的根只有寥寥幾根,非常短。媽媽把它擱在一個梨形的瓶子上,瓶子里加滿了水。接著又把它連同瓶子放到了一個櫃子里,說是讓它長根。我迫不及待地掀開櫃子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乍一看,整個瓶子里都是白色的根。仔細觀察後才發現,它們排列得非常整齊,根是從風信子底部長出來以後呈環形向下生長,待觸到瓶底後,根沒法再往下長了,只得在瓶底繞圈,所以看起來就好像整個瓶子里都塞滿了那白色的根,遠遠看去這束根就像掛在山羊下巴上的胡須。再往上看,風信子依然穿著那件紫色的「外衣」。但仔細看就能發現一點小變化,「外衣」上似乎有裂開的痕跡,哦,原來是風信子長大了,「衣服」就被撐破了。在風信子的頂部,我發現了一絲綠色。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我看錯了呢,後來定睛一看,居然是一顆綠色的小芽從種球上鑽了出來。小芽尖尖的,就像雨後的春筍,「蹭蹭蹭」地往上升。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居然長到了將近一厘米高,真讓我吃驚啊!我期待著風信子開出一朵朵美麗的鮮花,那一定芳香四溢!
篇三:
8月14日 星期天 陰
今天,我去花鳥市場買了一盆紫色風信子,是已經有幾個花苞了。
一拿回家,我就幫風信子換了一盆水,放在我家的陽台上。那一個個剛冒出來的小花苞,真像一個個新生的嬰兒,正在熟睡中,真是讓人忍不住去摸它一下!聽老闆說,紫色風信子會開出紫色的小花,是非常漂亮的!
風信子呀,風信子,快快長大啊!主人正在等著你們呢!希望我的風信子快快長大,晚安,風信子。。。。。。。。
8月16日 星期三 陰
從我姐姐家回來,我就一骨碌跑去看我的風信子。
哎呀!不好!昨天風刮的有點大了,風信子的葉子有一片有點折斷了,我心疼極了。我用剪刀把壞掉的葉子剪下來,又趕緊給它換了一盆水,把它放到了我家客廳桌子上。風信子顯得脆弱多了,它的花苞雖然多長了好多,但沒有昨天那麼精神了!我可真不小心!
經過這次教訓,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的紫色風信子!風信子向下垂,真像是在睡覺呢!祝你睡個好覺!
8月18日 星期五 陰
這幾天都連續陰天。
一大早,我就起來看我的風信子了。哇!它的變化真大!已有8.9朵小花開出了一點點,稍微有點紫色了,像一個個羞答答,亭亭玉立的少女,像還沒成熟的紫葡萄,我可真是喜歡它!風信子稍微擺了擺,一陣很淡的香味傳來,直沁心肺,真香!風信子好像在說:「主人,主人,看我現在美嗎?美嗎?」我笑了笑,風信子你長大了會更美!
快長吧!快長吧!風信子,讓我見見你長大後的樣子!
8月20日 星期天 晴
今天多雲,終於不下雨了。
風信子長的還不錯,今天又多出幾朵小風信子,我心裡可開心了!這根枝上長得越來越多,遠遠望去也就有一片淡淡的紫色,像一隻只小蝴蝶。我發現,這些話的花瓣上有幾顆小黑點,是什麼呢?媽媽告訴我,黑點不是蟲子,是花的一部分,沒關系。一聽到媽媽這么說,我就放心了。
這兩天我要出去玩,風信子,好好照顧自己啊!
8月24日 星期四 晴
前幾天出去玩了,一回到家我就去看風信子。
呵呵,回來我就笑哈哈,風信子全開,而且全都變成紫色,美極了,我都有點被陶醉了,真美!
這次種植活動,讓我知道了種植有多麼快樂!養殖真是件好事,希望大家也去試一試,常常成功的滋味!
篇四:觀察日記—風信子
春節前夕,媽媽給我買了兩株風信子,它個頭不大,剛開始一點也不起眼,後來卻是那麼引人注目。
它的根呈球狀,長得像洋蔥;葉子細長,葉子頂端像一個梭子,肉乎乎的、綠油油的、富有光澤,讓人喜愛。它的花莖像我的大拇指一般粗,上面長滿淡綠色的小花苞,好似一個小號「玉米棒」。大約過了一個星期,花終於開始從底部慢慢綻放。它的花呈漏斗狀,頂端裂成六片柔軟細膩的小花瓣。每天都會有五六朵新的花苞綻放開來,三四天後就完全開放了。它的氣味芳香馥郁,你一進我家就能聞到它的香味。
風信子為多年生草本,花有紫、白、紅、黃、粉、藍等色,我家的兩株風信子分別為藍色、紅色。媽媽告訴我,每種花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我查了一下資料,知道了不同顏色的風信子有不同的花語:紫色的風信子代表悲傷、妒忌;淡紫色的風信子代表輕柔的氣質、浪漫的情懷;白色的風信子代表純潔清淡或不敢表露的愛;紅色的風信子代表感謝你;桃紅色的風信子代表熱情;粉色的風信子代表淡雅清香;黃色的風信子代表我很幸福;藍色的風信子代表高貴濃郁;深藍色的風信子代表因愛而有些憂郁。
篇五:風信子觀察日記
有一天放學,我看見桌上有四顆「洋蔥頭」,心想:今天能吃到心愛的炒魷魚了!媽媽彷彿看穿了我的心,說:「這是風信子的種球。」我又失望又好奇,原來風信子是一種花,它可以用水或泥土培植。
只見媽媽把種球放在玻璃杯里,倒入水到球的底部,放在客廳的茶幾上,這樣我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種球的生長情況了。
過了兩三天,我滿懷期待地去看,結果卻一無所獲,種球一絲絲動靜都沒有。媽媽笑我太心急了,讓我再過七八天去看看,一定會有所獲的。
又過了一個星期,我驚喜地發現,種球長出了和豆芽沒什麼區別的白色物體,這就是根了,原來,它要先長根呀。我想,它肯定是通過根來汲取養分的。
再過了二十多天,它的根已經長到杯底了,我努力地尋找著葉子的蹤跡。終於,在種球的頂端找到了一個淺綠色的嫩芽,尖尖的。
想知道葉子的樣子嗎?長出來了再告訴你們,不過,我更期盼風信子開花的樣子。
篇六:風信子觀察日記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晴天
今天,爸爸給我買一個風信子做水盆栽,讓我寫觀察日記,鍛煉寫作文。
風信子是草本植物,原來屬於百合科,現在改到新成立的天門冬目風信子科。它的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中受太陽神阿波羅寵眷、並被其所擲鐵餅誤傷而死的美少年雅辛托斯。其花語為:悲傷的愛情、永遠的懷念等。風信子有很多顏色,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花語:
白色:謙讓的愛,不敢表露的愛,暗戀。
黃色:代表感謝你,我很幸福。
紅色:你的愛充滿我心中,你的誠意我領受。
藍色:高貴濃郁。代表憂郁的愛。
紫色:得到我的愛,你一定會幸福快樂。
......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小雪
我的風信子是紫色的,表明爸爸「得到我的愛,你一定會幸福快樂」的意思,它像洋蔥一樣紫,有洋蔥一樣的皮,一層一層的。做水盆栽還要一個容器,我的容器是一個玻璃瓶,像一個葫蘆,上邊小下邊大,中間細,也像一個沙漏。把容器里灌滿水,風信子放到最細的地方就行了。
已經六天了,我的風信子開始長根了,有2厘米長,細細的、雪白雪白的,在風信子底部它長了一圈,像用雪做成的項鏈。剛才,我不小心弄斷了一根小根,掉到瓶底的時候,根還豎著呢,怎麼晃也不倒,為什麼呢?爸爸說,根比較輕,上端大,浮力大,所以不會倒。
篇七:風信子觀察日記
12月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們又去春華園觀察風信子了,等同學們澆好了營養液,我們便開始了觀察。我們的風信子都發芽了,我的芽大約長5毫米,長勢非產好。「同學們,請不要進去了,我們的噴霧澆水系統要開始噴水了!」老師說完便打開了4個噴水閥門。「哧——」水像霧一樣噴了出來,四排噴水管一齊噴,場面可壯觀了,我們在水霧中嬉戲,我想園子里的這些風信子們有了水的滋潤一定會長的更好!
篇八:風信子觀察日記
11.29 星期四 晴
從花卉市場買回來了兩個風信子,一個粉色的,一個紫色的,粉色的放在學校里,紫色的放在家裡;風信子剛買回來看著像洋蔥頭一樣!把風信子放在一個葫蘆形的瓶子里,裡面放水,水剛好淹住洋蔥頭的底部;因為如果水放太多,風信子就會腐爛。
11.30 星期五 晴
紫色的風信子長出來了兩個白色的小須須啦!
12.01 星期六 陰
紫色的風信子長出了五六根小須須,太好玩了!像洋蔥頭一樣的風信子頂部長出來了嫩綠的小芽芽。我看水已經有點混了,今天要換水了。
12.02 星期日 陰
紫色風信子長出來一圈小須須,太神奇了!小芽芽也發的更高了!學校的風信子不知道怎麼樣了!
12.03 星期一 晴
紫色的風信子須須長出來了三厘米,而放在學校的粉色風信子才長出來半厘米,可能是因為家裡的溫度高學校的溫度低,所以學校的風信子沒有家裡的風信子長的快。
12.04 星期二 晴
今天的紫色的風信子根須長出來了四厘米,比昨天又長了一厘米,小芽芽也多發了一點點;粉色的風信子根須才又長出來半厘米,而且根須怎麼變黑了呢?黑黑的根須最長的才一厘米長。
⑷ 觀察日記植物30字7篇
第一篇:觀察-含羞草
我最喜歡的一種植物當然是含羞草啦!
含羞草生產於南美熱帶地區。春天,含羞草發芽了,小小的,綠綠的,可愛極了;夏天,
含羞草長出嫩綠的葉子;秋天,含羞草開花了,粉紅色的,毛茸茸的,像一個小刺蝟;冬天,含羞草結果了,一粒粒毛豆似的種子,圓溜溜的。它的特點就在於你只要一碰到它的葉子,他就會像一個小女孩害羞的低下頭,模樣甜甜的。
多麼可愛的含羞草啊!他就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植物。
第二篇:觀察-七星子
今天,我又仔細地觀察了七星子。
我發現七星子的嘴像吸盤一樣,能吸住塑料盆和塑料瓶等塑料製品。
我用小木棍撥弄它的身體,七星子就快速地游到塑料瓶底下。
它的身體比泥鰍長,體型比泥鰍粗。
七星子沒有鰓,它用身旁兩側的七個小孔呼吸。
它的嘴裡面的牙齒不像小金魚的牙齒那樣小,也不像鯊魚的牙齒那樣大,它的牙齒長得可奇怪了,是橫著長的。
今天,我有了很大的收獲,以後,我還要收集一些關於七星子的資料,獲取一些其它小動物的知識。
第三篇:觀察-千日紅
那天,我和爺爺拿著千日紅的花種來到院子里,我們在地上挖了很多小坑,把種子埋進土裡,培上土壓實,再澆點水。我就等著觀察它的生長過程了。
千日紅是一年生莧科草本植物,原產於熱帶地區。栽培中苞片常有變種,粉紅的花叫千日粉,白色的叫千日白......不同顏色的花叫不同的名字。
過了一個星期,我驚喜地發現光禿禿的泥土裡竟然冒出了嫩綠的芽,小嫩芽們正歪著頭羞羞答答的從泥土裡鑽出來,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世界。我仔細觀察,看到每顆種子的嫩芽各有兩瓣,它們一天天長大,逐漸伸直了腰桿。
第十一天,千日紅長出了第一對橢圓形的小葉子。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天,有的千日紅已經長出七片葉子,有十厘米高了,它們全身披著密密的細毛,摸上去毛絨絨的。我突然想到它們的生長速度這么驚人,什麼時候會開花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查看了資料,千日紅大約要過80至116天才能開花。看來至少還要等上兩個月才能看到美麗的千日紅呀!
第四篇:觀察-紫竹花
媽媽在家裡插了一株紫竹花,我每個周末都去給它澆水。這個周末,和往常一樣去澆水,閑著沒事,我就蹲下身來仔細觀察起紫竹花來了。
紫竹花的莖像竹子一樣一截一截的,葉子像有點長的橢圓形,顏色非常深的那種紫,些得讓人感覺彷彿是黑色的,且葉子是互生葉(就是這邊一片,那邊一片,不對稱)。
紫竹花長得還很快。記得三個月前,紫竹花剛六點三厘米,我為了測量紫竹花的高度,我特意插上一根竹干,並在上劃上刻度。今天,我仔細一看「啊,紫竹花長得好快呀!」我吃驚得叫到。三個月的時間,紫竹花幾乎長了一倍,現在都快跟上我插的竹干高了。
紫竹花很漂亮,但是,開得時間很短,只有兩天。花是深粉色的,花芯兒是黃色的,還有一點綠,紅里透黃,美麗極了。它的花瓣很小,但是很多,里外好幾層呢!
竹子開花,節節高。媽媽說種上紫竹花希望我的學習也能像這紫竹花一樣節節升高。
第五篇:觀察-風信子
今天,我發現風信子的一個花蕾與眾不同地由淡紫色變成了紫紅色。又過了幾天,那紫色的花蕾突然先綻放了,它很像一隻紅紅的小喇叭,好像害羞似的吹起了開花進行曲。於是,一朵、兩朵、三朵......風信子的花越開越多,粉紅的笑臉越來越多,那支撐花蕾的桿子也越抽越長!
現在啊,我們家這盆花兒開得很艷,它們花枝招展、亭亭玉立、默默飄香,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芬芳的春天!
第六篇:觀察-一年綠
今天早上,我飛快地跑到陽台,看見綠綠已經開出鮮艷的花朵在微風中隨風舞動,我仔細看了看,他有11片綠色的葉子,葉子像一隻只小船,粉紅色的花有5片花瓣,花兒坐在『小船』上看風景,還有兩個小小的花苞,等著開放呢!我還有一個發現,那就是花兒是斜的,正朝著南面享受陽光。我對綠綠說:「謝謝你!」綠綠聽了,搖了搖身體,一陣陣香味把我們家充滿了香氣。
第七篇:觀察-吊蘭
那盆弔蘭的葉子長得更綠了,也更鮮嫩了,枯黃色的葉子幾乎沒有了,它是那麼健康,迎著炎炎烈日示展著它強大的生命力,是啊,炎熱怕什麼,別看它那麼不起眼,只要有拼搏的精神,它就敢和炎熱抗爭,多麼堅強的吊蘭!小小的植物都敢和那麼炎熱的環境抗爭,我們小朋友又怎麼能被困難嚇倒呢?你看這么小的吊蘭,都不怕炎熱也不怕困難,那我們也學習學習它的精神吧,努力學習、勇於攀登。
⑸ 雙笙的《盆栽觀察日記(cover初音未來)》歌曲歌詞是什麼呀
你好,這里是這首歌的歌詞,酷狗上也可以試聽。
盆栽觀察日記 - 雙笙
詞:大九_LN
曲:ぐに
乘上了飛機
看人群變螞蟻
心情對摺合起後用熨斗燙平
下一次見你
還要多久呢
撕下日歷疊紙飛機啊
有一點好感
還沒到喜歡
情緒變得一天天更加地柔軟
說一聲晚安
起床吃早餐
固定時差的你和我啊
獃獃地站在圓圓地球的兩端
月亮和太陽換班啊
鑽被窩夢見你上課發呆
被粉筆擊中驚醒看筆記的字
歪扭成一團笑出聲來
啊其實也沒無時無刻在想你
只是習慣去看你城市的天氣
今天是下雨或是明朗的天晴
彷彿多知道些就能離你更近些
送你的盆栽有沒有長大一點呢
每天要澆水但不能夠澆太多
怕吃太飽會消化不良肚子痛
臉色發黃顫顫巍巍揮揮手你好
啊
頭像是黑白
上線你卻不在
有點低落沒關系還有明天呢
專心寫留言
開心的事情
每個細節都想告訴你
太過粘人的話容易很快被嫌棄喲
來回背誦認真記啊
可是話癆是我的自帶屬性呢
合上電腦關掉手機後閉上眼睛
揣摩我的夢境
想什麼呢
啊偶爾的想念伸出肉爪撓我心
抓破了口是心非的擬態外皮
你發現我的糾結會不會不聯系
想到這里就想一頭鑽進地洞里
我要乘上紙飛機逆風去航行
飛過寬寬海域和群山峻嶺
遇見大雁在修行氣球打噴嚏
互相擊掌點頭加油千萬別放棄
啊
我和你間一定無法完全理解
那又有什麼關系
啊
明白了仍期待擁抱的手臂
溫暖的氣息會趕走吧
所有的懷疑和迷惑塵埃落定
真正的心情
啊其實也沒無時無刻在想你
只是習慣去看你城市的天氣
今天是下雨或是明朗的天晴
彷彿多知道些就能離你更近些
送你的盆栽有沒有長大一點呢
每天要澆水但不能夠澆太多
怕吃太飽會消化不良肚子痛
臉色發黃顫顫巍巍揮揮手你好
啊
⑹ 栽一盆水培植物並寫觀察日記
水培白菜花觀察日記
大白菜,又稱為「結球白菜」、「黃芽菜」或「窩心白菜」等,是我國的原產和特產蔬菜,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產區。大白菜以其細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質,易種植、耐儲藏的特性,在我國的蔬菜生產和消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人們秋冬季節餐桌上的美味佳蔬。在北方,大白菜被稱為「當家菜」、「半年菜」,現已先後引種世界各地。在日本,大白菜叫做「唐人菜」、「山東菜」;在歐美,有人把大白菜叫做「中國甘藍」。 大白菜雖然起源於我國,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獻上可以找到悠久確實的記錄,也不象有些原產於中國的蔬菜,在山川野間仍有原始的野生種類可尋。遍覽古籍,元代以前並無關於大白菜記載的典籍。根據考證,我國大白菜的歷史較短,自元代以後歷經明清兩朝,迄今約七、八百年,農學家對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結論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蕪菁天然雜交演化而來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來歷,必須從小白菜和蕪菁的源頭說起。 小白菜,又名青菜、油菜、普通白菜等,古時稱「菘」。原產於中國南方。最早的歷史記載從西晉開始;蕪菁,又稱蔓菁,是一種根用芥菜,俗稱「辣疙瘩」,原產我國,以西北、華北為主產區。蕪菁在我國的栽培年代較久,在先秦文獻《詩經》中已被記載,稱為「葑菁」,西漢《范勝之書》的蔬菜專篇中亦有「蕪菁」的收錄。東漢已普遍栽培,桓帝時曾有「橫水為災,五穀不登,令所傷郡國,皆種蔓菁以充飢」的記述。 關於小白菜和蕪菁這兩種蔬菜的地域特點及演變,西晉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在「蕪菁附菘」一節中是這樣寫的:「蕪菁嶺嶠以南俱無之,偶有,士人因官攜種,就彼種之,出地則變為芥,亦橘種江北為枳之義也。至曲江方有菘,彼人謂之秦菘。」南朝蕭子顯的《南齊書》載:南方有小白菜栽培,稱為「菘」。唐蘇恭著《唐本草》載有:「蔓菁與菘,產地各異。」宋代陸佃所著《埤雅》一書上說:「菘菜北種,初年半為蕪菁,二年菘種都絕。蕪菁南種也然。」南宋陳敷在《陳敷農書》也記載:「七月種蘿卜、青菜。」青菜即指小白菜。 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小白菜和蕪菁的產地不同,且在南北引種過程中有發生性狀變異的情況,但鑒於當時科技尚不發達,因此人們也就無從知曉小白菜和蕪菁的變異是由什麼因素所引起的了。史至元代,才有大白菜的出現。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上第一次將所謂的「菘」直接叫做白菜,並精細繪製成圖,從他所描繪的白菜形態來看,已經不再是塌地而生的小白菜了,而是外葉向上攏起,其抱合狀態已經進化為結球的大白菜類型了。但不能割裂和漠視的是,從晉到元這漫長的歷史,是大白菜在進化過程中經歷的從內因到外因、從量變到質變、從偶然到必然引發突變的重要階段。同時,這一時期的戰亂動盪,人民遷徙,南北文化交流,農作物的交互種植,對大白菜的演化起到了促進作用。元朝以後,記述大白菜的典籍漸多,明王世懋著《廣百川學海》在「果蔬疏」一節介紹了大白菜的定義和產地,並推薦「燕地黃芽菜」是著名品種。清弘書等所著《授時通考》中贊美大白菜「脆美無滓」,還確切指出:黃芽菜是白菜的別種,決不能與小白菜混為一談。丁宜曾在《農圃便覽》中對大白菜作了較明確的論述,他把大白菜稱之為「窩心大白菜」。他介紹了山東地區立秋種小雪收的栽培經驗,還介紹霜降後可用草繩將外葉捆起以保護球葉的方法。現代農業科技證明,小白菜和蕪菁均屬十字花科芸薹屬的不同亞種,而十字花科蔬菜最易天然雜交,尤其小白菜和蕪菁的親緣關系最近,基本染色體組相同,彼此間天然雜交可育率達百分之百,其親本後代也能正常生長和繁殖,而且,大白菜的生物特徵又介於小白菜和蕪菁之間。 蔬菜專家對這兩種蔬菜進行人工雜交的結果,也佐證了大白菜是小白菜和蕪菁雜交的產物。農學家的進一步推論是:一則由於小白菜和蕪菁南北相互引種,兩種蔬菜又是同期開花,其親緣關系又極為密切,在天然受粉的情況下,完全可能天然雜交,出現雜交後代。二則這種雜交後代,屬半耐寒性蔬菜,它既要求氣候涼爽濕潤、晝夜溫差適宜,又不遭受凍害,日照、雨量等均符合結球的外界環境條件。而華北的秋季氣候、溫度和弱鹼性土壤特性正符合這些要求,而且又經近千年的進化和培育,才終於出現了結球結實的大白菜。在此需要申明的是,筆者以為,今人稱大白菜為「菘」或「菘菜」是一種誤稱,應該予以澄清改正。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所食用的大白菜的高級變種——結球大白菜,是經歷無數次演化和歷代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辛勤培育的結果。當代的大白菜已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可謂五彩紛呈,今非昔比。它的品系已發展到四個變種和結球變種三個生態型的一千餘個品種。大白菜的適應性更強,成為祖國大江南北舉國種植的「國菜」。更令人感到振奮的是,隨著農業科技的日新月異,反季節的耐熱大白菜和彩色大白菜也相繼問世了。 大白菜個大體壯、物美價廉、營養豐富,令人久吃不厭。它一經問世,備受人們喜愛。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寫到:「白菜,味甘,溫,無毒。主通腸利胃,除胸中煩,解酒毒。」明朝王世懋對大白菜很賞識,認為是蔬菜中的神品。清朝吳其睿說北方大白菜運到南方之後:「競相爭購、味勝於肉,不脛而走。」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品評吃大白菜的好處說:「甘平養胃,葷素皆宜,味勝珍饈。」清史學家柯劭忞作《種膠州白菜》詩:「翠葉中飽白玉肪,嚴冬冰雪亦甘香。」魯迅在《滕野先生》中褒獎的「膠菜」即是山東青島的著名特產,當年的「膠菜」物以稀為貴,運到南方被商家用紅頭繩系住菜根招搖銷售。現代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對大白菜鍾愛有加,在他的《辣椒白菜》圖中很為大白菜鳴不平,他慨然題詞:「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從此,大白菜乃「菜中之王」的美名,廣為傳頌認同。老百姓的大白菜情結更濃,常見的民諺道:「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日本人評價大白菜:「性質極優,其味甜美,質極柔脆,諸菜中之最良品也。」 現代營養科學測得每百克大白菜含蛋白質1.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1克,膳食纖維0.6克,維生素A原250微克,維生素A42微克,維生素PP0.8毫克,維生素C47毫克,維生素E0.92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黃素0.07毫克,鈣69毫克,鐵0.5毫克,鋅0.21毫克,磷30毫克,硒0.33毫克,鉬0.08微克。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白菜中富含的硒和鉬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可與維生素E相輔相成,有預防心肌梗死、高血壓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能;鉬是酶的重要構成要素,還可協助糖類和脂肪的代謝,兩者極具抗癌作用,可直接或間接殺死癌細胞。大白菜的草酸含量甚微,幾乎不見報道。因此,營養專家將大白菜列為保健與防癌的首選蔬菜之一。 在食用上,大白菜的菜路寬、不攔味,適合於多種烹調方法,拌熗腌炒皆宜。它既可單獨成菜,又可與眾多原料配伍;既可做成淡雅的高檔菜,又可做成味厚的大鍋菜;既上得了廳堂,又下得了食堂;而且還是面點餡心和涮火鍋必備的原料之一。可謂真味若水,承載萬物。但專家建議,隔夜或放置時間較久的大白菜菜點不宜食用,以防大白菜中的硝酸鹽轉變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近幾年來,在返璞歸真食風的引領下,各地廚師傾情打造以大白菜為主角的品牌菜、創新菜,涌現出眾多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大白菜菜點。而膠州作為大白菜的故鄉,在餐飲界頗有知名度的膠南市黃海酒家經理高振剛,以弘揚地方特產為己任,以綠色天然的有機大白菜為研發對象,先後開發出大白菜的系列菜點,深受消費者歡迎,拉動了酒店的經營效益,使酒店人財兩旺,生意紅火,成為當地白菜營養價值: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白菜中的纖維素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還能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中醫認為白菜微寒味甘,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民間也常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白菜原產地:我國北方,引種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紀傳入日本、歐美各國。白菜種類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東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綠、東北大矮白菜、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 白菜生長的氣象條件:苗期:一般在立秋節前後,日平均氣溫在20一25℃播種力宜,溫度超過27℃,幼苗生長細弱,易受病害。播種時太旱不能出苗,澇了根系不能下扎。苗期日照弱,雨水勤,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85%較為適宜。蓮座期:適宜溫度為18一22℃,水分充足,土壤無裂縫,涼爽晴天,日照充足,便於葉片和根系生長。連陰雨、日照弱、濕度大、暴用驟晴高溫引起病害。包心期:適宜溫度為12一16℃,氣溫涼爽利於包心,尤其是晝夜溫差大,養分積累多。高溫、悶熱、忽冷忽熱、乾旱、大風容易爛心和造成病害,不利包心。 收獲期:適宜溫度為4一8℃,晴朗天氣,以便晾曬,遇寒潮、冰凍、霜凍、氣溫降至-4一-5℃即受凍害。 「立冬不砍菜,受害莫要怪」。據統計我市在立冬後一周時間內,不受凍害的氣候保證率達80%,說明大部分年份在此期間收獲大白菜不會受害,但也有20%的年份受害。就是說每年在此期間溫度有高有低,但這時大白菜生長很快,收獲早了產量低,包心差。收獲晚了易受凍害,適時收獲產量高、質量好。何時砍菜最好,一方面要考慮節氣,另外一方面要注意收聽氣象台站的降溫和冰凍天氣預報
⑺ 連續15篇觀察日記,是小盆栽三年級
昨天,來我們補習源班的女老師給我們每個同學發了一個小盆栽,是草的種子,外殼是一個小人的形狀。老師對我們說:「這種盆栽不只有一個形狀,有趴著的、有仰著頭的、有掐著腰的、有的很生氣一樣抱著胳膊等。」我的盆栽是趴著的,老師又說:「我最喜歡的是趴著的,因為上面可以放毛筆!」然後,老師告訴了我們種植的方法。
昨天晚上,我就把我的盆栽種好了!
⑻ 盆栽觀察日記是初音未來什麼歌
ハロー、プラネット(hello、 planet)
括弧里是英文名
應該是這首
求採納,謝謝!
⑼ 歌曲盆栽觀察日記原曲是初音的什麼歌
ハロー、プラネット(hello、 planet)
括弧里是英文名
應該是這首
求採納,謝謝!
⑽ 小多肉觀察日記怎麼寫
多肉觀察日記1
媽媽從花鳥市場里買了一盆胖胖的,可愛的多肉。
20xx年10月15日星期二 晴
多肉的樣子像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花,可愛極了!它的顏色有:綠色、紅色、淺綠色和淺紅色混合起來的。
多肉旁邊跟花瓣一樣的是它的葉,而且,我還發現了過一段時間,多肉的葉子會增長一圈呢!它胖乎乎的,像一個小女孩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真期待下一次我的多肉是長什麼樣子的呢!
20xx年10月18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的多肉中間像一個含蒼欲放的花蒼,比上一次胖乎乎的小女孩笑得更燦爛了。而且,昨天多肉的葉子又多了一圈,這可真讓人開心呀!可是,如果養了一百天,那它不就有一百圈了,難道,它會長到一定的圈數嗎?養了十幾天的多肉,可真是妙趣橫生呀!
20xx年10月20日 星期日陰
今天是養多肉的第17天了,我非常期待多肉會是什麼樣的呢?多肉現在長的不一樣了,像一朵朵花露出了可愛的頭,我發現了多肉的中間是綠色的,外面是紅色的',我發現了有一片葉子枯萎了,於是,我就把它的葉子摘了下來,看見了裡面的汁流了許多出來呢,好像自來水一樣,是透明的。
大自然美的發現缺的不是觀察,而是一雙美麗的眼睛,它們等著我們一起去發現呢!
多肉觀察日記2
今天,我要介紹我家的新植物——多肉。
為什麼叫多肉呢?我猜想是因為多肉的葉子肉嘟嘟的,很像小寶寶的臉蛋,因此而得名吧。我還知道多肉的種類特別的多,據說有好幾百種,但凡一看就能夠叫出多肉的名字來的都是高手。我家有一盤多肉綜合體,通過網路我知道它們的名字分別是:虹之玉、星美人、黃麗和乙女心。這幾種都是葉子特別飽滿,看著特別有喜感的植物,簡直讓我愛不釋手。這綜合多肉盤中我最喜歡的是乙女心,它的葉片密集排列在枝乾的頂端,葉片肥肥的,葉色頂端是粉紅的,往下逐漸變綠。如果光照好,經過一段時間它會變得越來越紅,漂亮極了!
多肉不但品種多樣,而且養法也要特別注意。大多數的多肉都喜陽,只要溫度不是很高,你可以放心的把它們放在室外讓陽光直射,它們長的可歡喜啦。多肉不喜歡水,春秋兩季一個月澆一次就夠了,夏天天氣熱,要在下午太陽快下山時把多肉放在室外,大概兩周澆一次水。冬天是多肉最難存活的季節,要放在室內保暖,當然澆水的頻次更要減少。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有沒有想要養一盆多肉呢?
多肉觀察日記3
在我家瓷質的小方盆中,居住著一位胖娃娃。在陽光的撫摸、清水的滋潤、土壤的呵護下,日漸長大。它就是惹人喜愛的小盆栽----多肉。
隨著一天天的長大,它的身高已經有五厘米了,而身寬也達到了八厘米。這盆多肉有三十六片葉子,每片葉子又大又飽滿,稚嫩的臉上,透漏出一絲絲紅潤,猶如一位三頭六臂的哪吒再現盆中。多肉的葉子一層包裹著一層,彷彿是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在陽光的照耀下,遠遠望去,多肉又好似用碧玉鑲嵌而成的蓮花寶座。又好像是一座寶塔矗立在古老的庭院之中。
多肉不僅好看,每一片葉子都有著舍己為人的精神。前不久,我正在給這個胖娃娃喝水,忽然發現有一片大葉子失去了往日的光澤,變得面黃肌瘦。幾天後,這片葉子為了不傷害到整盆多肉,悄無聲息地與同伴們道了別。脫離了莖部,躺在了肥沃的土壤上,讓自己化為同伴們的養料。有過來幾天,這片枯黃了的消失的無影無蹤,而展現之眼前的卻是一盆生機勃勃,代表著盎然春意的多肉。
這就是我家的胖娃娃,我愛它的勃勃生機。更愛它的無私奉獻。
多肉觀察日記4
瞧,陽光灑下來,照在陽台上,暖暖的。兩盆可愛的多肉植物也悠閑地酣睡著。陽台上一片溫馨的畫面。
不錯,這兩盆多肉植物就是我家新晉的成員。從我們搬進新家時,家裡就有幾盆植物,到現在還是生機勃勃。雖然盆數不多,但是我們一家人卻對這些植物給予最精心的呵護。現在我們家又新晉了兩盆多肉植物,我們同樣也給予它們最精心的呵護去,讓它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新晉的第一位成員是虹之玉。它生長在一個小小的,白色瓷盆里。一根莖上長出一個個細長的肉質葉。葉子綠綠的,頂尖微微帶點大紅或酒紅色。用手輕輕的一摸,軟軟的,但又很飽滿,彷彿用力一按就會有許多汁水流出來。在陽光的下時,葉子的顏色也會越來越紅,而且很有光澤。
我們家新晉的第二個成員時姬朧月錦。它的樣子有點像一朵開得正旺的睡蓮。葉子是瓜子狀,扁扁的,也是軟軟的,它與虹之玉不同的就是形狀和顏色。姬朧月錦的葉子是深紅色的,很惹人喜愛。
自從這兩位成員來到我家後,我每天都會去觀賞它們,並加以照顧。
漸漸地,我對這兩位新成員的喜愛之情已經溢於言表。讓它們伴隨著那暖暖的陽光盡情地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