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鷹潭盆栽

鷹潭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6-24 12:53:16

『壹』 這是什麼花求解

這是薔薇科的月季。
【中 文 名】 月季
【學 名】 Rosa chinensis
【英 名】 Chinese Rose
【別 名】 長春花、月月紅、斗雪紅、明紅、瘦客。
【科 屬】 薔薇科 薔薇屬。
【產 地】
薔薇科屬植物原產北半球,幾乎遍及亞、歐兩大洲,中國是月季的原產地之一。至於現代月季,血緣關系極為復雜。
月季也是北京、天津、開封、安慶、天水、鄭州、焦作、淮陰、 錦州、 廊坊、婁底 、南昌、平頂山、 沙市、 三門峽、 隨州 、 邢台 、商丘、 宜昌、 泰州 、 鷹潭、 鄭州、 威海、 駐馬店、 新鄉等市的市花。
【形態特徵】 月季為常綠或落葉灌木,小枝綠色,散生皮刺,也有幾乎無刺的。多數羽狀復葉,小葉一般3--5片,橢圓或卵圓形,長2--6cm,葉緣有鋸齒,兩面無毛,光滑,托葉與葉柄合生。花生於枝頂,花朵常簇生,稀單生,花色甚多。品種萬千,多為重瓣也有單瓣者,花有微香,花期4--10月,春季開花最多,肉質薔薇果,成熟後呈紅黃色,頂部裂開, 「種子」為瘦果,栗褐色。
【主要種類】
月季花變種主要有小月季、月月紅、變色月季。
①小月季:植株矮小多分枝,高一般不超過25cm,葉小而窄,花也較小,直徑約3cm,玫瑰紅色,重瓣或單瓣,宜作盆栽盆景材料,栽培品種不多,但小月季在矮化高種中起主要作用。
②月月紅:莖較纖細,常帶紫紅暈,有刺或近於無刺,小葉較薄,帶紫暈,花為單生,紫色或深粉紅色,花梗細長而下垂,品種鐵瓣紅、大紅月季等。
③變色月季:花單瓣,初開時淺黃色,繼變橙紅、紅色最後略呈暗色。
月季按園藝分類可分為九類:中國月季、微型月季、十姊妹型月季、多花型月季、特大多花型月季、單花大型月季、藤本月季、樹型月季、野生型月季。其中十姊妹型最常見,一株可開花50多以上,香味淡雅,四季常開。單花大型,以花型巨大為特色,每朵花直徑可達20厘米;花瓣豐滿,色彩鮮艷,香味濃烈,最受人歡迎。
【生長習性】
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微帶酸性沙壤土最好。喜光,但過多強光直射又對花蕾發育不利,花瓣易焦祜,喜溫暖,一般氣溫在22--25℃最為適宜,夏季高溫對開花不利。

喜日照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風的環境,盛夏需適當遮蔭。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晝15~26℃夜間10~15℃。較耐寒,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如夏季高溫持續30℃以上,則多數品種開花減少,品質降低,進入半休狀態。一般品種可耐15℃低溫。要求富含有機質、肥沃、疏鬆之微酸性土壤,但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寬。空氣相對濕度宜75%~80%,但稍干、稍濕也可。有連續開花的特性。
【花期控制】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然而奧運期間月季的花期控制仍十分重要,特別是盆栽月季和切花月季一定要控制好花期,以圓滿完成奧運期間各個會場、體育館場臨時性擺花任務和鮮切花供應任務。
科學修剪,控制花期 合理修剪是月季花期控制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月季植株綜合長勢進行修剪。月季花枝上的芽有兩種類型,花下1至5葉處,枝條上部芽是尖的,發出的花枝短,約有6至9葉,現蕾早,通常15至18天,花朵小。枝條中部芽(花下6至9葉處)為圓形,圓芽發出的花枝長,約有13至16葉,現蕾時間較長,通常25天左右,花朵大;枝條基部芽眼是平的,芽活性低,發枝慢,易發徒長枝,花枝現蕾時間更長,通常30天以上。由此可見,月季芽的異質性決定了花枝抽生的時間、現蕾的時間以及開花時間。了解花芽的習性,才能准確做好花期控制。一般情況下,月季從新芽萌發到開花需要45天左右。
在實際工作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地栽月季要根據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保證連續開花的情況下,讓其在8月8日至24日多開花,開好花。以下方法供參考:6月20日左右,將地栽月季全部殘花和部分已盛開的花枝按50%比例修剪,剪到花枝中部成熟部位的圓形芽位置,其開花觀賞期約為8月1日至15日;在6月30日左右將全部殘花和全部盛開後花枝按上述方法修剪,其開花觀賞期約為8月10日至25日;6月30日以後隨時修剪殘花,使其自然開花。盆栽月季和切花月季計算好用花日期,在用花前45天左右,進行全面枝條修剪。
【肥水管理】 在上述各種情況修剪中,要結合植株長勢,進行科學肥水管理。當植株修剪後,新一代芽不萌發時,用0.2%尿素每5、6天葉面噴肥一次,可促進新芽萌發;如植株生長快,新枝迅速生長,超出計劃范圍時,控制供水可延緩生長。控水過程中,以枝葉萎蔫後,及時噴水,1小時內恢復為臨界。水是植物體內各種酶的載體,水供應不足,酶活性降低,新陳代謝變慢,因而植株生長變慢。如新枝現蕾比計劃晚,此時用0.2%的磷酸二氫鉀每5、6天葉面噴肥一次,花蕾迅速生長。月季花期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體內營養,水分供應要充足。
【早春管理】
早春,月季的根開始在土壤里伸展。這時最重要的撫育工作是修剪。溫暖地區在2月下旬,較寒冷的北方地區,修剪工作要在3~4月進行。修剪大體上是剪去植株高度的1/3左右,首先是剪除弱枝、病枝及枯枝。植株去年發出的新枝生機最旺,選這樣的主枝留下2~3條最多5條,根據植株原來生長情況,一般在距地面50厘米左右,健壯芽的上方1厘米的部位用枝剪修剪。所謂健壯芽就是沿未萌動的、豐滿的、已隆起的芽。為了不使芽生長成過密的枝,應選留植株外側上方的健壯芽。另外,修剪應在枝條飽滿的部位進行。用剪子修剪時發出「咯當」的聲音就是飽滿的部位。如果感到切口柔軟,就要再往下剪到到硬的地方。植株分枝節老化的部位粗糙而且突出的膨脹,其間根本沒有壯芽,因此也要剪掉。

2~3年的主枝中間部位是新芽多發部位,所以修剪時只留10~20厘米便可。一般要想花期開花多,就進行弱剪。要想花期花開得好,不求花多,就進行強剪。另外,對長勢不好的植株應下決心強剪,因為這種植株根系發育不良,如果樹冠偏大,易造成養分供應不足。在修剪的同時最好做一次高濃度消毒,這樣對防病蟲害有顯著效果。

為使修剪後的枝條向外傾斜,可用支柱(木棍等)固定,使樹形均衡優美,並避免刮風時枝葉互相摩擦。傾斜枝下部芽發出的枝條較健壯,花也繁茂,應注意保護。

驚蜇後,昆蟲先後從冬眠中蘇醒並開始活動,這時用殺螟松(殺蟲劑)10毫升和用於治白粉病的可濕性硫磺粉20克溶於10升水中,用充分溶解的濃溶液噴灑植株。因為這時月季還沒有長葉,所以不必擔心發生葯害。

在修剪後20天左右,芽開始萌動,其中弱小的芽在抽芽過程中往往自然淘汰,要想使花開得好,就要根據主枝的粗細留芽,粗枝留3~4個芽,鉛筆粗細的枝留1~2個芽,其餘全部去掉。天氣寒冷的地區,萌芽較遲,可推遲去芽時間。

如在12月份已施基肥,早春可不追肥,待抽芽時在根的周圍撒上適量化肥,用以催芽。芽抽出後,晴天如果地表乾燥,為不使地表凍結,可在早晨或午前灌水。
【越夏管理】
盆栽月季盛花期一過,便進入高溫多濕的夏季,且多處於休眠和半休眠狀態。加強夏季盆栽月季管理,進行復壯養護,就能打破休眠期,使其在整個夏季開花不斷。其主要管理措施是:
1、遮蔭通風。盆栽月季的泥土有限,高溫天氣容易曬熱干透,所以必須給月季遮蔭降溫。最好從上午8時到下午4時把盆花放入院內樹下或棚架下的通風處,使盆花接受散射光照,給月季創造適宜的生長開花的環境條件。
2、多施肥、水。月季開花次數多,需要供給充足的養分和水分,才能保證旺盛的長勢。進入夏季,其蒸發量和消耗量都大,生長迅速,開花期應每隔10天追施一次薄肥,也可將豆餅、禽糞用水浸泡,經封閉發酵後摻水作追肥,使植株花繁葉茂,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狀態。澆水宜用曬過的水,以減少盆土與水的溫差,如用過冷的水,會刺激根系,影響植株的正常發育。
3、多噴水。月季在33℃以上即處於半休眠狀態,在平均氣溫20-25℃時最有利於生長,因此,夏季除適當遮蔭外,還應多噴水,最好在上午和下午各噴一次水,創造濕潤環境,促進花葉生長。
4、疏枝修剪。月季開花後應在花下第3片復葉以下剪掉,以促發壯實新枝,及早現蕾開花。弱短枝先剪、高剪;健壯枝後剪、短剪,以促弱抑強,促其開花整齊。長枝條修剪長度不宜超過二分之一,避免腋芽萌發遲緩。此外,每茬留花不宜過多,盆栽月季以3-5朵為宜。留花過多,養分過於分散,花小且影響下茬花。
5、鬆土除草。結合清除盆面雜草,可用細鐵絲耙,輕輕在花盆四周破土表層,增強盆土的疏鬆通氣性能,促進根系的正常生長。
6、防治病蟲害。花盆放置場地要經常用15%的生石灰水或多菌靈、高錳酸鉀水溶液噴灑殺菌。7-8月雨季高溫時是葉斑病和白粉病的高發期,可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劑噴灑,每周一次,共噴2-3次。6-7月發現有天牛幼蟲為害,枝梢應立即剪除。其他食葉害蟲一經發現,應即噴800倍久效磷葯劑防治,可殺死卵及幼蟲。
【修剪技巧】
及時剪除月季殘花才能使其集中養分,保持植株強壯及開花不衰。如不及時去掉殘花,緊靠殘花下的幾個腋芽往往會萌發,形成弱枝。這些小枝既消耗養分又破壞株形,即使能開花,也大多是畸形或較差的小花。另外,除了要採收種子的花,絕不能讓殘花結子。

第一批花開後,中等枝條應中截,枝條上保留3至4個芽;弱枝重截,留芽1至2個;強枝輕剪,留芽5個,適當抑制生長。第二次修剪要輕,只在殘花下第二片葉的上面下剪,保留第二片葉的腋芽,這是一個在生長和發育上都具有最佳優勢的芽,並處於全株的優勢地位,剪除此芽會影響下次花期、花朵質量以及植物的長勢。

立秋後花後修剪(第三批花)採用中截,每個枝條留3至4個芽。為照顧株形平衡,也可退至上批開花的枝條上下剪。要剪除重疊枝、交叉枝、過密枝、徒長枝等,以利通風透光和株形勻稱。

同時,月季的花後修剪還應結合控制花期進行。國慶節應用的月季,可於花前45天修剪,中截留芽3至4個,以後每枝上抽發2個小枝。剪後加強肥水,注意防澇和白粉病,9月下旬花朵陸續開放。

另外,通過修剪可使聚花月季提前或推後花期。對此類月季採取輕剪能保留較多成熟的枝條,使植株提前兩周開花;重剪能使植株發出秋天開花的壯枝,使秋花延後兩周。因此可從整體考慮,對植株採用不同的修剪,提早或延長花期。
【栽培技術】
繁殖:大多採用扦插繁殖法,亦可分株、壓條繁殖。扦插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冬季或秋季的梗枝扦插為宜,夏季的綠枝扦插要注意水的管理和溫度的控制。否則不易生根,冬季扦插一般在溫室或大棚內進行,如露地扦插要注意增加保濕措施。其以播種繁殖者,用於有性雜交育種。對於少數難以生根的名種,則用嫁接繁殖,其砧木以野薔薇為宜。如黃色系列品種。
管理:月季移植在11月至翌年3月之間進行,移植的同時可進行修剪,先剪去密枝、枯枝,再剪去老弱枝,留2--3個向外生長的芽,以便向四面展開;適當剪短特別強壯的枝條,以加強弱枝的長勢,夏季新枝生長過密時,要進行疏剪,每批花謝後,及時將與殘花連接的枝條上部剪去,不使其結子消耗養料,保留中下部充實的枝條,促進早發新枝再度開花。月季喜需在開花前重施基花後追施速效性氮肥以壯苗催花,月季對水要求嚴格,不能過濕過干,過干則枯,過濕則傷根落葉。
月季主要蟲害有蚜蟲、卷葉蛾、刺蛾等,防治主要用1000--1200倍樂果或水胺硫磷等農葯防治。
繁殖以嫁接,扦插為主,播種及組織培養等為輔。常用的嫁接砧木有:野薔薇、粉團薔薇、'白玉棠'(薔薇)等。
露地栽種月季,應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處所,除重施基肥外,生長季節還應加施追肥。修剪是一項重要作業,除以休眠期修剪外,生長期還應注意摘芽、剪除殘花枝和砧木萌櫱溫室栽培主要以供應切花為生產目的,常按30cm×30cm株行距栽植,夜間保持15~17℃,白天21~25℃。月季盆栽,可供室內觀賞。其栽培管理要領是:盆土疏鬆,盆徑適當、干濕適中,薄肥勤施,摘花修枝,防治病蟲,每年換盆。
【嫁接方法】
嫁接是繁殖月季時最廣泛採用的方法之一。嫁接屬無性繁殖范疇,它是將兩個植物體部分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並像一株植物一樣繼續生長下去。嫁接組合中,上面的部位稱為接穗,承受接穗的部分叫做砧木。有些月季品種數量少,花色動人,而自根苗根系較弱,生長極為緩慢,利用強健的砧木進行嫁接使得這些月季品種生長強健,抗病性增強。

嫁接還可以真實地反映原品種的各種性狀,遺傳性和穩定性極強。通過實踐觀察,嫁接後經過生長發育形成的植株從嫁接之日起至開出第一朵花,最快的只需23天,個別株還可提前1至2天開花,大部分嫁接株通常約需40至45天開花。由此可見嫁接與扦插相比,嫁接可將開花時間提前。

以北京地區為例:6月15日,同日嫁接與扦插,嫁接株在7月25日前後約有20%左右即可開花,而扦插苗於9月20日前後甚至更晚才有10%左右開花。由此可見嫁接的優勢是很強的。當然嫁接繁殖操作復雜,技術要求較高。以下就嫁接繁殖的具體問題逐一闡述。

【影響嫁接成活的因素 】
1.砧木的選擇:
月季的嫁接首先必須要選擇好適宜的嫁接砧木。砧木不但要承擔機械支撐和吸收輸導水分及養分的作用,它還控制著植株吸收有機物的功能,擔負著多種酶的製造和營養物質的儲存,對植株上部的莖、葉、花朵、果實的各種特性都有很大的影響。當然,接穗反過來也對砧木根系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作用。種種實驗證明砧木的好壞是關繫到能否生產理想月季嫁接苗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在通常所用的砧木為薔薇及其變種,如『粉團』薔薇、『曼尼蒂』月季、荷蘭玫瑰及日本無刺薔薇等。這些薔薇種根系發達、抗寒、抗旱,對於所接品種親和力強、遺傳性穩定。

2.砧木與接穗的嫁接親和力:
嫁接親和力是指砧木和接穗內部組織結構、遺傳和生理特性的相似性。通過嫁接能夠促使植株癒合成活以及成活後生理上相適應。親和力弱和親和力強現象的表現方式是比較復雜的。一般來說,親緣關系越近,親和力越強。同品種或同種間的親和力最強。同屬異種間的嫁接親和力因種類而異。

3.砧穗兩者形成層:
砧穗兩者形成層部分必須有相當大面積的緊密接觸,這是嫁接成活的因素之一。理論上將砧穗兩者形成層完全吻合是最理想的嫁接效果,但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只求盡量達到最大面積的接觸即可。

4.嫁接時的溫度、水分和氧氣條件:
溫度是使細胞活動的必要條件,只有細胞的活動,包括細胞分裂才能促進接穗的生長。
通常不同品種的月季,在13℃至32℃的溫度范圍內都可使細胞迅速生長。室外嫁接時要選擇一年中具有上述溫度並且形成層處於旺盛活動的時期。這種條件一般出現於春季、夏初及9、10月份。形成層長出的愈傷組織都是由薄壁而飽滿的細胞組成,它們很容易失水變干而使接穗乾枯死亡。因此結合部必須綁縛嚴密,以保持組織的水分。在癒合組織細胞迅速分裂的同時往往伴隨著呼吸,這時的氧氣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利用塑料帶綁縛結合部具有保水和促進呼吸的雙重效果。

5.砧木與接穗的質量:
按照砧木的生長規律及其扦插苗、實生苗的對比來講,選擇一年生實生苗作為月季嫁接用砧木較為理想,因其根系發達,抗病性強,主莖光順,粗細適中。當然利用扦插苗進行嫁接也有其優點,如扦插時間短,易生根等。

【嫁接技術】
1.嫁接前刀具的消毒:嫁接時在保證砧穗形成層對準的同時也要保證砧穗的切削麵必須平整。綁縛動作要靈巧迅速,以免削麵氧化變色。
2.接穗的選擇與儲藏:月季接穗的選擇直接關繫到接苗的成活質量,及能否形成健壯的嫁接植株。儲藏的接穗可以隨時取出嫁接,免去現接現採的麻煩,可節省大量時間,隨時嫁接。接穗的選擇與儲藏要注意以下幾點:

(1)穗條必須健康無病蟲害,如有白粉病、黑斑病或紅蜘蛛等則不可取。

(2)通常情況下可選一年生或不足一年生的開花後的穗條,自苞片以下第二枚腋芽算起整枝著花枝,均可作為穗條使用。著花枝長短不一,長可150厘米,短則10厘米左右,所含接芽數量不一,有時同一枝穗條上其接芽的充實飽滿程度各不相同,要擇芽而取。總體來講取自穗枝中間部位的接芽最適宜嫁接,成活率最佳。

(3)接穗在一年當中只要有飽滿的接芽任何時期都可儲藏備用,當然夏季要冷藏,冬季可沙藏。冷藏與沙藏的時間不可過長,通常情況下冷藏與沙藏的接穗數量要與砧木的株數大致相等。或以嫁接的速度決定冷藏或沙藏的數量。冷藏與沙藏的前提是必須適當地保濕與保溫,只有適當地保濕保溫才能維持穗條的正常生理活動。實踐證明,科學的冷藏與沙藏有利於嫁接的成活率及成活質量。

【嫁接時期】 按照月季的生長習性及生長規律,在一年中任何時期均可進行嫁接,但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當氣溫達到33℃以上時嫁接的成活率相對降低,低於5℃時嫁接株處於休眠狀態,因此利用冬季休眠期嫁接是適宜的。

【嫁接方法】 依照目前生產實際以及月季嫁接的主流方法,可將月季嫁接方法分為帶木質嵌芽接、丁字形芽接、大開門芽接、無根砧木嫁接。

1.帶木質嵌芽接:
(1)在砧木距地面4至6厘米的向陽面用單面保險刀片,按30°至40°斜角切下長1至2厘米的盾形切口。然後用同樣方法,同樣大小在穗條上選取充實飽滿的接芽嵌入已切好的砧木切口上,用彈性及寬度適中的白色塑料帶自下而上環環壓邊綁縛牢固,松緊要適度。
(2)將接芽嵌入切口時形成層要盡量最大面積地對准,做到不露砧木木質部。該方法操作簡便快捷、成活率較高,但技術要求高,必須掌握砧穗一次性吻合的技術。

2.T字形芽接:T字形芽接同樣是目前月季嫁接生產的流行方法。
(1)用短刃豎刀在砧木距地面4至6厘米的無分枝向陽面處橫切一刀,約5至8毫米寬,其深度剛及木質部,再於橫切口中部下豎直切一刀,約1.5至2厘米長,使皮層形成T字形開口。

(2)將穗條從母株上剪下,去葉片留葉柄,選擇充實飽滿的接芽,用利刀在其上方約0.5厘米處橫切一刀深入木質部約3毫米左右,再用刀從接芽下方約0.5厘米剛及木質部向上推削至接芽上方的切口為止。

(3)用刀挑開砧木T字形切口的皮層,將接芽植入切口內,植入後要進行微調,將接芽的橫切口與砧木的橫切口對齊而不能暴露砧木形成層,一次性就位最為理想。接芽放妥後即用塑料帶綁縛,綁縛時必須露出接芽。該方法雖顯繁瑣費時,但操作熟練後可在一分鍾內完成一株的嫁接,且嫁接成活率極高,成活質量極佳。

3.大開門芽接: 大開門芽接法也是目前很受歡迎的嫁接方法,技術要求高,砧穗切口暴露時間不能過長,操作要點如下:
(1)在砧木距地面4至6厘米的光滑無分枝的向陽面用短刃豎刀橫向切一刀,深度剛及木質部,然後對准橫切口的一端向下1.5至2厘米縱切一刀,再於橫切口的另一端依照原樣再切一刀。兩刀深度均剛及木質部,而後再於橫切口下方約0.5厘米處橫切一刀,並用刀將切斷的一小塊方形皮層剔除露出木質部,然後用刀掀開。
(2)將穗條去葉片留葉柄,選擇充實飽滿的接芽,用刀在其接芽上方約0.3厘米處橫切一刀,後對准橫切口的一端向下1.5至2厘米縱切一刀,再於橫切口的另一端依照原樣縱切一刀,後再對准兩縱切口橫切一刀形成一塊帶有接芽的長方形芽片,四刀深度均及木質部。

(3)用刀或用手掀開砧木皮層將接芽迅速植入並作微調。將砧穗兩橫切口對齊,用塑料帶綁縛,松緊要適度。採用該方法嫁接,砧穗形成層接觸面積大,供養迅速,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及成活質量。

4.無根砧木嫁接: 無根砧木嫁接是在已經木質化的無根薔薇新枝上嫁接,然後進行扦插繁殖。這種月季嫁接繁殖的方法適應了工廠化、專業化、規模化的需求,可不受季節限制。在室內進行全天候流水線式的生產,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成活率以及成活質量。無根砧木嫁接可採取上述中的帶木質嵌芽接、T字形芽接、大開門芽接幾種方法。夏季採用此法繁殖接芽須著1至2枚葉片,扦插後進行保濕養護。冬季如在溫室進行無根砧木嫁接扦插,則夜晚溫室溫度不得低於 5℃,陽畦扦插則要加強防寒措施以免凍害。

無論是夏季進行還是冬季進行無根砧木嫁接,嫁接後插條的扦插密度較普通月季扦插密度稀疏。扦插時插條一律向北傾斜70°,同時接芽面朝向陽處。

【技術要求】 株行距5厘米×5厘米,扦插深度約3厘米。

【主要病害】
黑斑病:主要侵害葉片、葉柄和嫩梢,葉片初發病時,正面出現紫褐色至褐色小點,擴大後多為圓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
白粉病:侵害嫩葉,兩面出現白色粉狀物,早期病狀不明顯,白粉層出現3--5天後,葉片呈水漬狀,漸失綠變黃,嚴重傷在時則造成葉片脫落。
葉枯病:多數葉尖或葉緣侵入,初為黃色小點,以後迅速向內擴展為不規則形大斑,嚴重受害的全葉枯達2/3,病部褪綠黃化,褐色乾枯脫落。 防治以上病害除加強肥水管理外,冬天應剪掉病枝病葉,清除地下落葉,減少初侵來源,發病時應採取綜合防治,並噴灑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葯劑。
【蟲害防治】
1.刺蛾: 主要為黃刺蛾、褐邊綠刺蛾、麗褐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的幼蟲,於高溫季節大量啃食葉片。防治方法:一旦發現,應立即用90%的敵百蟲晶體800倍液噴

『貳』 月季花由來的簡介

月季原產於中國,有二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相傳神農時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漢朝時宮廷花園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時更為普遍。由於中國長江流域的氣候條件適於薔薇生長,所以中國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長江流域一帶。

中國是月季花的原產地之一。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湖北、四川和甘肅等省的山區,尤以上海、南京、常州、天津、鄭州和北京等市種植最多。

(2)鷹潭盆栽擴展閱讀;

月季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月季花耐寒性強,能耐-10℃的低溫,一般說來,南方不必搬進室內越冬,只要求放在朝南屋檐下即可。在10月開過花後不要修剪,不使萌發新芽。停止施氮肥,而施以磷,鉀肥,使枝條健壯充實,以增強耐寒力。冰凍時不要失水,防止干凍致死。

(2)一般當新梢生長到15~20厘米時,剪掉頂部3厘米左右,使側芽萌發,當側枝長到一定的長度,還要繼續摘心,直到達到需要的枝條數。

(3)盆栽月季花盆上很易乾燥,且營養易流失,牛長期間應及時澆水施肥。春天2~3天澆一次透水,以後隨氣溫的升高改為每天澆一次,炎熱夏季每天還應適當補水一次。當然不要使盆內積水,大雨後應注意排水,否則,長期積水會造成根部腐爛。

『叄』 大傢伙誰知道鷹潭或者是余江哪裡可以買到薄荷吧盆栽的,用來養的那種。鷹潭的花草市場在哪裡

你可以在網上訂購薄荷種子。也可以來一趟南昌。去千花伴買一包包的種子。

『肆』 鷹潭那裡賣羅漢松盆景

鷹潭花卉市場有的。

羅漢松盆景是一種常見的盆景,羅漢松盆景怎麼養了,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羅漢松盆景的栽培管理方法。

為闊葉常綠喬木樹種,在原產地株布可達20米。樹皮灰色至灰褐色,表面有較淺的縱裂並呈片狀剝落,枝條較短,分枝力強,樹冠稠密。葉片緊密互生在1~2年生枝上,呈條狀披針形,長7-12厘米,寬0.7-1厘米,先端鈍尖,基部楔形,葉面呈藍綠至黑綠色,有光澤,葉背呈灰綠色,正反兩面的中肋都比較明顯,葉柄極短。

羅漢松為雌雄異株,花單性。雄花呈穂狀若生,常3~5條簇生於極短的總梗上,總梗著生在葉腋間,花穗長3~5厘米,基部有數枚三角形苞片,雌花單生於葉腋間,有花梗,基部也有苞片。雎花的苞片發育成一個肉質的圓形種托,紅色至紫紅色,種托下面有柄,長約1~1.5厘米;種托上面頂著種子,種子卵圓形,直徑約1厘米,先端鈍圓,外種皮呈肉質狀。成熟後紫黑色,上被白霜。因種子似僧人的光頭,種托似佛肚,故名羅漢松。花期4-5月,8~9月種子成熟。


羅漢松盆景常見變種及品種:

小葉羅漢松,葉較短小狹窄,枝短直立向上生長,葉密螺旋狀生於小枝頂端。常用作盆景材料。

短葉羅漢松,葉短,宜作盆景觀賞。

羅漢松樹形古雅,蒼翠馥郁,加之紫紅色的種托襯托在綠葉之中,特別招人客愛。在華南和西南亞熱帶地區適合孤枋於庭院或種於山石襯托。

羅漢松耐修剪,容易造型,是一種製作盆賢的好材料。木材質地細密,加工後光滑美觀,是製作各種器具和傢具的好材料。

樹皮、種子入葯,能補中益氣,潤肺生津,活血散瘀,殺蟲r皮治跌打扭傷,種子治心行氣痛。

葉能提取羅漢松酮,用於醫葯方面。

羅漢松主產於我國南部各省,現全國大部地區有栽培。羅漢松性客溫暖、向陽環境,也耐半陰,以含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為宜,不耐寒,華北地區只作盆栽。

羅漢松果實秋熟,種子生長在膨大的肉質花托上,花托由粉綠色變為黃色、紅色、深紅色,隨即變為深紫紅色。種子廣卵形或球形,似人頭,花托酷似袈裟,全形猶如羅漢披袈裟之伏,因此而得羅漢松之名。花托變化多色,黃紅紫聚於枝頭、葉間,絢麗多姿,風趣別具,給人以異境之惑受。

羅漢松盆景的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是繁殖羅漢松的常用方法。除用種子繁殖外,還可行扦插繁殖。種子可隨采隨播,亦可晾千後再播。扦插在生長期都可進行,5-6月份較好。選當年生、略帶木質化的枝條做插條。

每年八至九月采種,隨釆隨播,當年即可出苗,稍加遮蓋,即可安全越冬,此法較之將種子貯至第二年春播種,萌芽快,出苗率高,工作簡便,節省勞力。

繁殖方法除播種外,主要用扦插法(在初春,選取隔年生細壯枝;秋季,則可用當年新枝),較易成活。

扦插繁殖,春秋二季均可進行。只是要注意選枝,春插選頭年夏秋梢作插穗>秋插選當年春梢作插穗。插穗、去葉成活率可達百分之十以上。即使幾年、十幾年的大枝扦插,亦可成活。用姿態奇特、優美的大枝作插穂,一旦成活,即可成為樹樁盆景,可以大大縮短造型時間。壓條是又一種繁殖方法,選取形態優美、奇古的大枝,作環狀剝皮進行髙壓,仍可長成一棵獨立的樹樁。

羅漢松盆景蟲害,須注意防治介殼蟲、蓑蛾等。

移栽羅漢松除霜雪之外,四時可移,以春秋及雨季最佳。

羅漢松盆景栽培管理

新蟠、補蟠羅漢松樁頭均在夏、秋進行,成年樁頭補蟠除嚴冬外,隨時均可進行,通常每年補蟠一次。羅漢松蟠規律類大、中、小型樁頭和自然類各種樣式樁頭都適宜。規律類樁頭枝盤照平枝式規格型排列,中、小型樁頭亦可蟠平枝式花枝型,施肥時期可以使用「沃葉離子磷酸二氫鉀」噴施。

『伍』 黃子花學名

【英 文 名】Gardeniae
【別 名】黃梔子,山梔子
【科 屬】茜草科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株高1~2公尺,葉對生,長橢圓形。花頂生,六瓣,花徑約5~6公分,裂片微後卷,初開白色,後漸變黃,具芳香,花期春末至夏季。花期5-6月,果期7-11月,果熟期11月,果長卵形,具六稜及六刀狀宿存萼,熟果變黃再轉桔紅,可作染料或入葯。適合庭園栽植或大型盆栽。
【產地分布】 原產於我過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主產於江西,撫州。

『陸』 中國各城市的市花是什麼

1、深圳市市花是葉子花。

葉子花。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花期可從11月起至第二年6月。冬春之際,奼紫嫣紅的苞片展現,給人以奔放、熱烈的感受,因此又得名賀春紅。

『柒』 月季花生活習性

1.月季花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微帶酸性沙壤土最好。

2.喜日照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風的環境,盛夏需適當遮蔭。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晝15~26℃夜間10~15℃。較耐寒,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如夏季高溫持續30℃以上,則多數品種開花減少,品質降低,進入半休狀態。

3.有的品種能耐-15℃的低溫和耐35℃的高溫;夏季溫度持續30℃以上時,即進入半休眠,植株生長不良,雖也能孕蕾,但花小瓣少,色暗淡而無光澤,失去觀賞價值。

(7)鷹潭盆栽擴展閱讀

月季花種類主要有食用玫瑰、藤本月季、大花香水月季、豐花月季、微型月季、樹狀月季、壯花月季、灌木月季、地被月季等。

月季四季開花,一般為紅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黃色,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葯用植物,亦稱月季。有三個自然變種,現代月季花型多樣,有單瓣和重瓣,還有高心卷邊等優美花型;其色彩艷麗、豐富,不僅有紅、粉黃、白等單色,還有混色、銀邊等品種;多數品種有芳香。月季的品種繁多,世界上已有近萬種,中國也有千種以上。

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內向外,呈發散型,有濃郁香氣,可廣泛用於園藝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適應性強,耐寒、耐寒,不論地栽、盆栽均可,適用於美化庭院、裝點園林、布置花壇、配植花籬、花架,月季栽培容易,可作切花,用於做花束和各種花籃。

月季花朵可提取香精,並可入葯。也有較好的抗真菌及協同抗耐葯真菌活性。

『捌』 各地的市花是什麼花

上海的市來花是白玉蘭源。

拓展資料:

1、白玉蘭(學名:Michelia alba DC.),是玉蘭花中開白色花的品種,又名木蘭、玉蘭等。落葉喬木,高達17米,中國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觀花樹木,上海市市花,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歷史,為庭園中名貴的觀賞樹。

2、古時多在亭、台、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現世界各地均已引種栽培。

3、形態特徵:落葉喬木,高達17米,枝廣展,呈闊傘形樹冠;胸徑30厘米;樹皮灰色;揉枝葉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黃白色微柔毛,老時毛漸脫落,葉薄革質,長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10-27厘米,寬4-9.5厘米。

『玖』 什麼城市有什麼名花

北京:月季

重慶:山茶花

上海:白玉蘭

合肥市:桂花

福州市:茉莉

蘭州市:玫瑰

廣州市:木棉

貴陽市:蘭花

石家莊市:月季

哈爾濱市:丁香

1、月季花

被稱為花中皇後,又稱「月月紅」,是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一般為紅色、粉色。月季的品種繁多,世界上已有近萬種,中國也有千種以上。中國有52個城市將他選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第五名。

2、山茶花

山茶原產中國。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高溫,忌烈日。中國四川、台灣、山東、江西等地有野生種。各地廣泛栽培,茶花花色品種繁多,花大多數為紅色或淡紅色,亦有白色,多為重瓣。在紅色山茶組里,花有止血功效,種子榨油,供工業用。

3、白玉蘭

白玉蘭是我國有名的觀賞樹種,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原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北、貴州、廣東、山西等地區,在北京及以南地區也廣為栽培。樹高可達25m,徑粗可達200cm,樹冠幼時狹卵形,成熟大樹則呈寬卵形或鬆散廣卵形。為上海市市花。

4、丁香花

丁子香,常綠喬木,高達10米。葉對生,卵狀長圓形或長倒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窄下延至柄。是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香料,含丁香油。具有防腐劑及殺菌劑的特性,還可協助消化作用。精油局部被應用於減輕牙痛和嘴部疼痛。花蕾乾燥後廣泛用於烹飪中,做為一種食物香料。

5、茉莉花

為木樨科素馨屬常綠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統稱,原產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早已引種,並廣泛地種植。茉莉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其葉色翠綠,花色潔白,香氣濃郁,是最常見的芳香性盆栽花木。茉莉有著良好的保健和美容功效,可以用來飲食。它象徵著愛情和友誼。

『拾』 求教月季花的品種和用途,要帶圖片的

藤本月季


藤本月季簡介

藤本月季一年四季都會開花,屬於灌木,所以植株一般比較高大,具有很強的抗病害能力。並且,這種的月季管理粗放、耐修剪、花型豐富、四季開花不斷,開出來的花朵花色艷麗、奔放、花期持久、香氣濃郁。花朵的顏色有朱紅、大紅、鮮紅、粉紅、金黃、橙黃、復色、潔白等。

藤本月季品種

紅色系:御用馬車、讀書台、瓦爾特大叔(經典品種)、桔紅火焰、朱紅女王、嫦娥奔月、夏令營、莫扎特等。

黃色系:光譜(經典品種)、歡騰、長虹、金色陽光、光明之王等。

粉色系:蘭月亮、大遊行(經典品種)、安吉拉等。

白色系:白河、藤綠雲等。

復色系:龍沙寶石(經典品種)、飛虎、花魂、藤電子表、紫袍玉帶(經典品種)、花仙、藤彩雲等。

橙色系:坤藤、甜夢、溪水、西方大地等。

熱點內容
七夕亞馬遜 發布:2025-08-24 09:29:22 瀏覽:759
櫻花花球的折法 發布:2025-08-24 09:27:32 瀏覽:956
野百合花事件 發布:2025-08-24 09:25:32 瀏覽:257
男變女百合被女主推到 發布:2025-08-24 09:05:53 瀏覽:12
七夕蹲點 發布:2025-08-24 08:56:42 瀏覽:432
鈴蘭花麻繩 發布:2025-08-24 08:54:23 瀏覽:574
好喜歡櫻花 發布:2025-08-24 08:39:30 瀏覽:257
天邊的一朵雲梅吉 發布:2025-08-24 08:38:54 瀏覽:799
玉屏海棠花 發布:2025-08-24 08:33:59 瀏覽:700
牡丹江到韓國 發布:2025-08-24 08:33:59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