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酒壺花盆栽

酒壺花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6-23 22:48:42

㈠ 食蟲植物是什麼

食蟲植物是一個稀有的種群,已知的食蟲植物全世界共10科21屬約600多種,典型的如豬籠草、捕蠅草、茅膏菜、瓶子草等。大多生活在高山濕地或低地沼澤中,以誘捕昆蟲或小動物來補充營養物質的不足。它們以這種特有的方式,在貧瘠的土地上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食蟲植物定義:具有捕食昆蟲能力的植物稱之為食蟲植物。食蟲植物一般具備引誘、捕捉、消化昆蟲,吸收昆蟲營養的能力,甚至是一些蛙類、小蜥蜴、小鳥等小動物,所以也稱為食肉植物。
食蟲植物=食肉植物=肉食植物=Carnivorous P
作用
食蟲植物不僅可以當作觀賞植物,也可以用來捕捉蒼蠅、蚊子等害蟲。在瑞士、丹麥等國家還用捕蟲堇來做乳酪,將它的葉片放進桶里,然後裝滿牛奶,牛奶便凝固成為乳酪。也有不少國家在大面積利用食蟲真菌來防治各種作物的線蟲病,目前已取得很大進展。
捕捉攝食昆蟲
食蟲植物的根、莖、葉和花,與其他植物並沒有特別不同的地方。那麼它們又是怎樣捕捉和攝食昆蟲的呢?奧秘在於「捕蟲器」上。「捕蟲器」是這種植物的葉的變態,形式多種多樣:豬籠草的葉在延長的卷須上部擴大成一瓶狀體(捕蟲袋),上面還有半開的蓋子,在瓶口附近及蓋上生有蜜腺,用來引誘昆蟲,使它們跌入「陷阱」;茅膏菜的捕蟲葉則為匙形或球形、表面長有突出的腺毛,腺毛的頂端分泌粘液,當小蟲觸動葉片上的一些腺毛時,其他腺毛同時捲曲,將捕獲物團團圍住;生在水中的狸藻,它的「捕蟲器」又有特色,在它羽狀復葉小裂片的基部生有一個球狀的捕蟲囊,小囊平時呈半癟狀,它有一個可以開合的口,周圍有觸毛。
當水中小蟲碰到這些觸毛,小囊就迅速鼓大,小蟲隨著水流吸進囊內,囊口也立即關閉,擋住小蟲的出路;捕蠅草則是依靠將整片葉子合攏起來逮住蟲子的。它的葉子以中脈為界,分為左右兩半,像貝殼一樣可以隨意開合。當貪吃的螞蟻或其他小蟲子爬到葉子上面去時,葉子兩半會在20~40秒種內迅速閉合,葉緣的刺毛互相交錯絞合,把昆蟲活活關壓在中間。
◆捕蟲器
捕蟲器能夠捕蟲,還有一點是在於它能分泌一種膠性很大的液汁,昆蟲一旦碰上,粘在上面再也休想逃脫。科學家們還發現,這種液汁里含有胺類物質,對昆蟲有強烈的麻醉力,可以使昆蟲昏迷無力而無法掙脫羈絆。昆蟲被捉住以後,捕蟲器內的腺體還會分泌出消化液,它含有分解蛋白質的蛋白酶,使蟲子被消化解體,從而被植物「吃」掉。食蟲,只是食蟲植物營養的補充來源,因為它們有根、莖、葉,可以靠自己製造養料而生活下去。既然這樣,它們為什麼又要捕蟲吃呢?原來這種植物生活在缺氮的貧瘠環境里,經過長期演化,形成了用來捕蟲而特化了的葉片——捕蟲器。
種類
◆豬籠草
豬籠草是有名的熱帶食蟲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豬籠草擁有一幅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囊,捕蟲囊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為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中國的產地海南又被稱作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這類不從土壤等無機界直接攝取和製造維持生命所需營養物質,而依靠捕捉昆蟲等小動物來謀生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
◆捕蠅草
捕蠅草捕蠅草,茅膏菜科捕蠅草屬;別名落地珍珠、捕蟲草、食蟲草、草立珠、一粒金丹、蒼蠅草、山胡椒;英文名Dionaea。是食蟲植物中的一種。捕蠅草是很受歡迎的食蟲植物,盆栽可適用於向陽窗檯和陽台觀賞,也可專做栽植草培養,別有情趣。
◆茅膏菜茅膏菜
茅膏菜,俗稱捕草蟲。茅膏菜料,多年生草本。著名食蟲植物。茅膏菜有明顯的莖,高10-30厘米。葉皆莖生,葉片圓形或扇狀圓形莖部具有長腺毛,可分泌腺液引誘昆蟲前來覓食。昆蟲觸到腺液時,腺毛立即收縮將昆蟲捕住,然後將其消化。茅膏菜花白色或帶紅色,總狀花序。喜歡生長在水邊濕地或濕草甸中,在長白山廣有分布。茅膏菜亦有治療瘡毒、瘰病的葯物功效。多年生柔弱小草本,高6~25厘米。根球形。莖直立,纖細,單一或上部分枝。
◆瓶子草瓶子草
瓶子草(Sarracenia),屬於瓶子草科瓶子草屬植物,本屬植物原產西歐、北美和墨西哥等地,共有8種,但通過園藝學家的努力,已先後育出了許多雜交種。
想看圖片的話進我空間看!~品種很多!

㈡ 室內驅蚊用什麼盆栽植物為好

1、夜來香
又名夜香樹,產於熱帶美洲及西印度群島,茄科夜香木屬。多年常綠半蔓性柔軟小灌木,高2米—3米,主幹灰褐色,較光滑,分支多側生,柔軟下垂。葉互生,略狹長,呈心形,先端較尖,全緣,薄軟,邊緣披有柔毛。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
夜來香每逢夏秋之間,在葉腋就會綻開一簇簇黃綠色或紫色的吊鍾形小花,花朵極下,花徑寬約0.5cm,長約2cm,花期3月-10月,盛花期夏季7月—9月。花淡黃綠色,呈縱狀花序。當全部花朵齊放時,甚至會形成花比葉多的壯觀場面,擾如滿天閃爍的小星星。一般在傍晚盛開,飄出陣陣清香,成熟種子多為黑色。
這類花卉大多優雅清麗,養植方便,價格也不貴,加之夏季開花時綠白相間,望之易生涼意。夜來香一類花卉的香氣初聞往往沁人心脾,但聞久了因其過於濃烈可能會有不適反應。夜間散發出濃郁的香味,醇香醉人,這種香味卻令蚊子害怕,是驅蚊佳品。
2、薰衣草
薰衣草是一種馥郁的紫色的小花,又名「寧靜的香水植物」,素有「芳香葯草之美譽」,薰衣草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如法國普羅旺斯,被廣泛栽種與英國及南斯拉夫。
薰衣草本身具有殺蟲效果,人們通常把用薰衣草做成香包放在櫥櫃中,也有的把它放在卧室,用於驅蚊。薰衣草的花語是「芳香」的意思,當你到了薰衣草田,常會不知不覺地被它特殊的香氣所吸引,所以,薰衣草又有「香草之後」之稱。
3、豬籠草
豬籠草是著名的熱帶食蟲植物,原產地主要為亞洲熱帶地區。豬籠草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具有蓋子。因為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中國海南,其又被稱作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豬籠草因原生地土壤貧瘠,而通過捕捉昆蟲等小動物來補充營養,所以其為食蟲植物中的一員。
豬籠草有幾十種之多,不同種類,捕蟲瓶的形狀、大小和顏色也不一樣。豬籠草可葯用,對肝炎、胃痛、高血壓和感冒等疾病有一定療效,更是捕蚊高手。
4、天竺葵
天竺葵,別名石臘紅、入臘紅、日爛紅、洋葵,是開花植物的一個屬,包括約230種多年生肉質、亞灌木或灌木植物。天竺葵原產非洲南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天竺葵幼株為肉質草本,老株半木質化;其葉對生,葉片為圓形,腎形或扇形;花色有白、紅、紫、粉紅、橙等多種,為傘形花序,四季都能開花,以春季最盛。天竺葵在西方是很好的裝飾窗檯的花卉,在歐洲大陸,如德奧等國,尤為常見。
高溫時節,擺放室外疏蔭環境;寒冷時節,在明亮室內觀賞。
天竺葵具有一種特有的氣味,這種氣味使蚊蠅聞味而逃。
5、七里香
七里香,葉子極芬香的一種植物,葉形像豌豆。古人用來藏書、避蠹,放置席子之下能去蚤虱。(說解見《說文解欄位注·一篇下·艹部·芸》引沈括語)。「芸」字條下引《淮南王》說「芸草可 以死復生」。芸,指芸蒿,菜名也。
摸其葉片,會感到濃濃的甜香味,驅蚊效果很好。
6、食蟲草
食蟲草是一種菊科草本植物,可長到1米來高,花小黃色,一株達數百隻花頭,各花頭的外圍有粘液。只要有小蚊蟲落在上面便被粘住,蟲子屍體被其慢慢消化作為其生長營養。若有灰塵粘落上面數天後也會被消化,盆栽擺放一盆在家中可捉蚊又可吸塵。
食蟲草是生長在北美洲的沼澤地上的一種植物,長期受著養料不足之苦。因為這里極為潮濕的地盤已被一種叫「泥炭蘚類」的植物所霸佔,它只能從直接落到莖葉上的雨和雪中獲取水分。捕蟲草的食肉習性,就是在這樣一種生存條件下逐漸形成的。
7、驅蚊草
驅蚊草驅蚊草有檸檬香味,養在屋子裡,蚊蟲會逃逸。原因是驅蚊草含有一種特別的「小原料」,其採用轉基因技術,將具有驅蚊基因——香茅醛基因結構植入「香草」,利用其自身獨有的釋放系統作為載體,將香茅醛物質源源不斷釋放於空氣中。同時,還植入含有清新氣味和凈化空氣作用的植物DNA(基因)結構,形成「天然蒸發器」,因而芳香四溢。特別是炎熱夏天,會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經測試,其驅蚊效果良好,對人畜無害,可驅避上百種蚊蟲。驅蚊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存溫度在零下3攝氏度以上,室內外均可栽培。一般溫度越高,香味越濃,驅蚊效果越好。
8、逐蠅梅
其枝葉與花朵中揮發出蚊蠅敏感的氣味,具有很強的驅逐蚊蠅功效,而對人體無任何傷害。它不但驅逐蚊蠅效果好,而且花色靚艷,有紅、黃、白等色,花朵初開時常為黃色或粉紅色,隨後逐漸變為橘黃色或橘紅色,最後呈紅色,所以又得「驅蚊七變花」美譽。
9、蚊凈香草
蚊凈香草是被改變了遺傳結構的芳香類天竺葵科植物,從澳大利亞引進。該植物耐旱,半年內就可生長成熟,養護得當可成活10年?15年,且其枝葉的造型可隨意改變,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蚊凈香草散發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檸檬香味,在室內有很好的驅蚊效果,對人體卻沒有毒副作用。溫度越高,其散發的香越多,驅蚊效果越好。據測試,一盆冠幅30厘米以上的蚊凈香草,可將面積為10平方米以上房間內的蚊蟲趕走。另外,一種名為除蟲菊的植物含有除蟲菊酯,也能有效驅除蚊蟲。
10、萬壽菊
萬壽菊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提取純天然黃色素的理想原料,在非洲名為卡基布許,常見它垂吊於土著的茅屋下,以驅趕成群的蒼蠅。萬壽菊有一種沖鼻氣味,蚊蟲不敢接近它,是一種特殊的優良天然驅蟲劑。
11、蓮花
蓮花,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
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10月。蓮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12、其它驅蚊盆栽
另外艾葉、茉莉花都可以驅蚊。用艾灼一次,為之 「一壯」。蘄艾不僅治療多種疾病,還具有異香,可以作調香原料。枝葉熏煙能驅蚊蠅,具禳毒殺菌的功效。平安記艾香驅蚊乳液就是提煉萃取其精華用來驅蚊止癢的。

注意:
夜來香、薰衣草、夾竹桃、樟樹等,因葉片會散發一些特殊氣味,對驅逐蚊蟲確有一定效果,但這些植物同時會散發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並不適合養在室內;而豬籠草是靠合攏葉片「吃」蚊蟲,並不具備驅蚊能力;香葉天竺葵等新型驅蚊花草雖無毒害、且有一定驅蚊效果,但20-30厘米的冠幅有效驅蚊面積只有10多平方米,若全依靠它驅蚊,並不現實。

㈢ 室內驅蚊的盆栽植物有哪幾種

隨著天氣轉暖,能驅蚊的植物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蚊凈香草就是這樣一種植物。它是被改變了遺傳結構的芳香類天竺葵科植物,近年才從澳大利亞引進。該植物耐旱,半年內就可生長成熟,養護得當可成活10年—15年,且其枝葉的造型可隨意改變,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蚊凈香草散發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檸檬香味,在室內有很好的驅蚊效果,對人體卻沒有毒副作用。溫度越高,其散發的香越多,驅蚊效果越好。據測試,一盆冠幅30厘米以上的蚊凈香草,可將面積為10平方米以上房間內的蚊蟲趕走。另外,一種名為除蟲菊的植物含有除蟲菊酯,也能有效驅除蚊蟲。近日,記者在市區的不少花店見到,許多「驅蚊植物」都擺在顯眼位置,有「夜來香」、「驅蚊草」、「萬壽菊」等多個品種,價格則在每盆10元到30元不等。一位花商告訴記者,「只要發出異香的植物都能驅蚊,家裡放置越多越好,特別是夜來香,最受市民青睞,一天能賣出20嗯琛!? 據記者同市農科所相關人士的了解,「夜來香」等一些芳香植物,因其散發的氣味特殊,對蚊子等昆蟲有一定驅除作用,但效果並不明顯,一些植物還容易引起頭疼惡心、過敏瘙癢等症狀。特別提醒廣大市民,「夜來香」開花時釋放的香氣對人體不宜,會讓人頭暈,不要將其擺放在卧室內。 `` 蚊凈香草散發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檸檬香味,在室內有很好的驅蚊效果,對人體卻沒有毒副作用。溫度越高,其散發的香越多,驅蚊效果越好。據測試,一盆冠幅30厘米以上的蚊凈香草,可將面積為10平方米以上房間內的蚊蟲趕走。另外,一種名為除蟲菊的植物含有除蟲菊酯,也能有效驅除蚊蟲。. 許多「驅蚊植物」都擺在顯眼位置,有「夜來香」、「驅蚊草」、「萬壽菊」等多個品種,據記者同市農科所相關人士的了解,「夜來香」等一些芳香植物,因其散發的氣味特殊,對蚊子等昆蟲有一定驅除作用,但效果並不明顯,一些植物還容易引起頭疼惡心、過敏瘙癢等症狀。特別提醒廣大市民,「夜來香」開花時釋放的香氣對人體不宜,會讓人頭暈,不要將其擺放在卧室內。 `` 花可以帶來芳香。 詳解居室裝飾類花卉 :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利用綠色植物進行居室綠化及裝飾已成為一種時尚。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發現,常青的觀葉植物以及綠色開花植物中,很多都有消除建築物內有毒化學物質的作用。此次研究還發現,植物不光是靠葉子吸取物質,植物的根以及土壤里的細菌在清除有害物方面都功不可沒。 常青藤、鐵樹、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蓮、月季花、山茶、石榴、米蘭、雛菊、臘梅、萬壽菊、蘭花、桂花、臘梅、花葉芋、紅背桂等。

㈣ 室內驅蚊蟲植物盆栽有哪些 最有效的驅蚊蟲植物排行榜

驅蚊植物有夜來香、薰衣草、豬籠草等在其生長期中會通過葉片、花、等組織或器官散發出一些氣味或者特殊化學物質,對人體無害,但能驅趕靠近自己的昆蟲

㈤ 酒壺狀花盆栽什麼花好

建議栽棵六月雪。

㈥ 豬籠草是什麼

豬籠草網路名片
豬籠草豬籠草是有名的熱帶食蟲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豬籠草擁有一幅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囊,捕蟲囊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為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中國的產地海南又被稱作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這類不從土壤等無機界直接攝取和製造維持生命所需營養物質,而依靠捕捉昆蟲等小動物來謀生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
目錄[隱藏]

豬籠草
豬籠草的形態
豬籠草的栽培
豬籠草的繁殖
具體種類
瀕危保護

[編輯本段]豬籠草
基本信息 學名 Nepenthes distillatoria(栽培名為N. zeylanica)
英文名 Pitcher Plant
別名 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豬仔籠等。
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豬籠草科(Nepenthaceae)
屬: 豬籠草屬(Nepenthes)
豬籠草屬植物全世界約67種。
豬籠草原產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1789年引種到英國,然後在歐洲主要植物園內栽培觀賞。1882年育成了第一種豬籠草-緋紅豬籠草(N.coccinea)。1911年又選育了庫氏豬籠草(N.courtii)。到了20世紀中葉,豬籠草的育種、繁殖和生產開始產業化,並進入家庭觀賞。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成立了國際食蟲植物協會。
豬籠草雖然在湛江市市區的三嶺山、雷州等地有野生分布,但很少應用。直到20世紀90年代以後,從國外引進豬籠草優良品種,主要用於花卉展覽。今年春節在廣州花市上300元一盆豬籠草都搶不到手。湛江園林界如何讓有趣的豬籠草進入千家萬戶,成為盆栽花卉之一,不失為豬籠草的一個發展方向。
[編輯本段]豬籠草的形態
豬籠草為多年生藤本或直立草本植物,莖木質或半木質,有些野生種植株可長達20米,攀援於樹木或者平卧地面而生。葉一般為長橢圓形,頂端有卷須,以便於攀援,在卷須的末段會形成一個瓶狀或漏斗狀的捕蟲器,並帶有頂蓋。豬籠草生長多年後才會開花,花一般為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雌雄異株,花小而平淡,觀賞性無法與捕蟲器相比。果為蒴果,成熟時開裂散出種子。

豬籠草為多年生的藤蔓植物,其莖相當粗,直徑可以超過 5 公分,長度超過10公尺,有些種類甚至可超過20公尺。豬籠草可攀附旁邊的灌木或喬木,也可以在地面上匍匐生長。
豬籠草的莖上,每一個節在靠近葉柄處都會含有一個生長點,通常都會呈現一個小突起,但並不會萌發。這是因為在植株最頂端的芽具有頂芽優勢(apical dominance),會抑制其下端側芽的萌發。如果因為意外的損傷或是人為的修剪,使豬籠草失去頂芽,則最靠近頂芽的側芽就會開始萌發、生長。有時,剛萌發的側芽還不夠大,還沒有能力去抑制其下端其他的側芽,此時,當豬籠草失去頂芽時,有時候會因此使許多側芽開始萌發起來。若側芽發育得夠大,則其他還未萌發的側芽便會受到抑制,無法萌發。
豬籠草的莖會因位置的不同而表現出不一樣的特性。靠近地表處的莖,其節間很短,而且葉的分布方式近似輪生,而這些葉柄會產生低位瓶。如果一棵只有產生低位瓶的豬籠草,會在生活幾年後,原先只產生低位瓶的莖會轉變成為產生高位瓶的莖;產生高位瓶的莖會開始有不一樣的轉變,其節間的距離會加大許多,使莖能更加伸長,有助於植株向上生長,葉子的排列方式也變為互生。產生高位瓶的莖將會產生花莖,亦可說高位瓶的莖一直向上攀附生長,為的是能使花能夠在陽光下盛開。花謝之後,莖還能繼續向上生長;有開過花的莖,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都會開花。在這段期間,豬籠草的基部有時會再產生側枝,稱作分葉(tiller),由於這時的豬籠草已長得很高大,累積很多養分,因此基部長出來的側枝會很快地產生巨大的葉柄及低位瓶;再過幾年,這個產生低位瓶的側枝也開始長出高位瓶,如此而不斷周而復始,最後,一株豬籠草會長成一大叢的模樣。生長多年的豬籠草其主幹會相當粗,而且在近土表的主幹上會產生十幾根側枝,所以整個豬籠草可以長得十分巨大,可長出數百片葉柄和上百個瓶子;在原產地常可見到生長多年的豬籠草,在靠近地表處產生巨大的低位瓶,而攀附在樹上的莖則垂吊著許多高位瓶。然而,在園藝上,可能會因為人為的修剪或經常扦插,使得豬籠草無法長得巨大,而且因為栽培時間不夠久,無法產生高位瓶的莖,而只產生低位瓶子,也無法開花。

豬籠草的葉子,豬籠草事實上是葉柄;真正的葉子,是葉柄末端形成的瓶狀捕蟲器。豬籠草的葉柄形狀通常呈橢圓形到箭形,長10cm - 25cm,寬4ccm - 8cm。葉柄上有一條粗大的葉脈通過,葉脈最後穿出葉柄,而成為卷須(tendril),卷須可以用來攀附其他的物體,使豬籠草可以向高處生長。在卷須的末端會形成一個瓶狀的捕蟲器。
豬籠草的葉子為互生,其葉柄通常呈現綠色或黃綠色,葉柄的質感又可再分為紙質和臘質;紙質的葉柄有時候還會覆上一層細毛,臘質的葉柄則不會有毛。通常一個葉柄只會產生一個瓶子,若瓶子老了、枯萎,或是因故損壞了,原來的葉柄並不會再長出新的瓶子,只有新的葉柄才會長出新的瓶子。
豬籠草的瓶子是來自於卷須的末端。當一片葉柄新長出來時,在末端的卷須便已帶有一個瓶子的芽。在初期,這個芽的表面覆有一層細毛,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消失。瓶子的芽一開始是褐色、扁的,成長到1~2公分長時,漸漸轉綠,並開始膨脹起來。在瓶蓋打開前,瓶子會先產生其特有的顏色與花紋、斑點,此時的瓶子即將成熟;瓶蓋打開後,瓶口的唇會向外翻,並開始呈現色彩,此時的瓶子的成熟速度加快,約幾天後即可開始捕蟲。
豬籠草會產生兩種形態的瓶子。靠近地表的葉柄會產生低位瓶(lower pitcher),在植株上端則會產生高位瓶(upper pitcher)。低位瓶外形較胖、較圓且較大,在瓶子的表面,常會有兩道平行的翼(wing)自瓶口延伸,向下匯集於瓶底。產生低位瓶的莖其節間通常較短,且其葉片的排列會呈輻射狀,或者說看起來像是輪生狀。低位瓶的卷須通很短,而且不太會去攀附其他物體。豬籠草
遠離地表的莖將會產生高位瓶。高位瓶葉柄的卷須比較長,同時會去攀附其他的物體,以便使植株能向上生長。高位瓶的卷須還有一個特性,若是其沒有攀附到任何物體,它仍會自行卷一圈,成為卷須環(tendril loop),之後,才長出瓶子。高位瓶的形態也有很大的轉變,其瓶身較低位瓶來的瘦長,也比較小,翼較為不明顯。有些品種的高位瓶的顏色將會比其低位瓶來得平澹。由於豬籠草會產生不同形態的瓶子,因此常會造成分類上的困擾,使人誤以為是兩種不同品種的豬籠草。

豬籠草是雌雄異體植物,也因此必須要有兩株不同性別的植株才能授粉。在野外,雄性的豬籠草數量約佔70%,雌性則為30%。由於豬籠草生長在低緯度的地區,這里沒有明顯的四季區別,因此豬籠草整年都能開花,只要高位瓶的莖能夠形成,就有可能開花。
豬籠草的花序屬於無限花序中的總狀花序,由莖頂抽出一根約20到30公分長的共同花軸,上面著生許多花梗近乎等長的小花,數量可能從十數朵到上百朵;花開的次序由底部開始,終止於最頂端的花。
一朵小花並沒有花瓣,那些看似花瓣的構造事實上是花萼;每朵小花含有4片花萼。雄花含有一根雄蕊,其花葯上覆滿一層黃色的花粉;雌花則含有一根雌蕊,雌蕊的柱頭是綠色的,並帶有黏性,用以黏住花粉。豬籠草通常藉由風來傳送花粉,但其小花的花萼會分泌花蜜,可吸引昆蟲前來授粉。
當雌花授粉後,其子房便開始膨大、轉成褐色;當果實成熟後,會裂開,釋出數百粒微細的種子,隨著風飄向遠方。豬籠草
豬籠草的花並沒有什麼觀賞價值,花朵小且平澹,只有少數品種的花較為鮮艷,此外,豬籠草的花還會散發出不太好聞的味道。
捕蟲器
種植豬籠草的主要目的是用作觀賞的,而觀賞的焦點是她的捕蟲器——「籠子」,籠子色彩鮮艷,造型奇特,是非常精緻奇妙的捕蟲工具,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不同的品種,籠子形態各異,即使是同一棵多數也能長出兩種不同形態的籠子,一般生長於下部的籠子較胖、較圓、較大,稱之為低位籠或下位籠,生長於上部的籠子較長、較細、偏向於漏斗狀,稱之為高位籠或上位籠。籠的口緣外翻,並有一條條光滑的凹槽伸向籠口內緣,當昆蟲滑落時可起到導向作用。籠口的上部長有頂蓋,可防止雨水或其他雜物落入籠中,並可阻擋上部射入的光線,迷惑落入籠中的昆蟲使其找不到出口。也有個別的豬籠草如蘋果豬籠草(Nepenthes ampullaria),頂蓋窄長並外翻,使籠口可接到從上面掉落的鳥糞、雨水等,自然的進化真是非常奇妙!在籠子的表面籠蓋的對側,常會有兩條平行的翼,從籠口延伸,向下匯集於籠底,它的功能也許是方便昆蟲等小動物從籠子的底部攀爬至籠口,是整個完美的「死亡陷阱」的一部分。
豬籠草靠如此奇妙的籠子捕捉昆蟲,籠子開口的邊緣會分泌蜜汁,受此吸引的昆蟲採食時滑落籠中,籠子內壁光滑無法爬出,籠內分泌的消化液可將昆蟲淹死並消化吸收。(很多人以為昆蟲落入籠子後籠蓋會蓋上,實際上籠子打開籠蓋後是無法再蓋回去的!)
豬籠草有些品種的籠子最大可長到高達50厘米,直徑25厘米。據說,以前東南亞有些地區的居民常將豬籠草的籠子當快餐盒裝飯出售給遊客食用。
[編輯本段]豬籠草的栽培
▓ 栽培介質
豬籠草瓶子特寫 豬籠草喜歡排水性、透氣性較好的栽培介質,常用的栽培介質有泥碳土、椰纖和一些大顆粒的栽培介質,通常都是將這些栽培介質溷合使用。水苔也是常見的栽培介質,不過,水苔會有酸敗的問題,通常半年到一年後必須換新。所以,水苔比較適用在扦插或是小苗的栽培。
▓ 澆水
豬籠草對栽培介質的水份含量是屬於較低的,豬籠草通常較不喜歡過度潮濕的栽培介質,因此,採用澆水的方式會比較適合豬籠草。不過,仍然可用浸水法來供水,只是需要改良栽培介質的透氣性,增加大顆粒栽培介質的比例,以免栽培介質過濕。使用浸水法的一個潛在問題是鹽份的累積。由於豬籠草的栽培期間很長,鹽份累積在栽培介質中便成為明顯的問題,此時在栽培介質的表面上會出現許多黃白色的垢,這便是水中的鹽份沉澱下來了,當然了,這樣的環境便造成豬籠草生長不良。此時,可將表層的栽培介質去掉,重新鋪上一層新的栽培介質便能改善。
▓ 溫度
豬籠草分布的高度很廣,從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在園藝上,依據其海拔高度的分布而分成兩大類:高地種(high land)和低地種(low land)。生長在一千公尺以上高山的豬籠草便是高地種,其栽培溫度為白天21度,夜間10度;生長在平地或低於一千公尺高山的豬籠草為低地種,其栽培溫度為白天29度,夜間21度。
高地種的豬籠草對溫度的要求很嚴格;溫度的控制往往是栽培成功的關鍵。在台灣,想要栽培高地種豬籠草非得要用冷氣降溫不可。栽培量不多時,可以買個販賣飲料用的冰箱,也就是那種有玻璃門的冰箱,如此燈光便可以從外面照射進去。冰箱的溫度可以在購買時請人先設定好栽培所需要的溫度。如果沒有做到溫度控制,則只有少數能耐熱的高地種豬籠草能在台灣栽培,但在夏季時會因為高溫而生長不良,只有到冬季時才會正常生長。平地種豬籠草由於生長在較為溫暖的地方,所以在台灣的冬季常會因為氣溫過低而停止生長。
日夜溫差對於豬籠草的生長可能有所幫助,季節的變化可能不是那麼重要。豬籠草大多生長在低緯度地區,這些地方四季的變化不明顯,整年的溫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然而,許多豬籠草生長在高山上或內陸,其特點是日夜溫差大,可達10度以上。許多豬籠草在台灣栽培總是難以種得漂亮,可能是因為台灣的日夜溫差不夠大的關系;有些以冰箱恆溫栽培高地種豬籠草的玩家也常提到豬籠草的生長緩慢。或許以人工控制方式製造出日夜溫差可以加速豬籠草的生長。
▓ 光照
豬籠草對光照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有些豬籠草生活在較陰暗的森林底部,有些豬籠草生長在稍有遮蔭的樹林下,也有豬籠草攀附到樹梢上或生長在山壁上,接受大量的日照。基本上,豬籠草喜歡明亮的光照,在栽培上盡量種在明亮的地方為原則,再視品種來決定能不能去曬太陽。要注意的是豬籠草可能會有曬傷的問題,如果發現葉柄的邊緣發生枯萎、焦黑的現象就是曬傷了,必須要遮蔭。
▓ 濕度
空氣的濕度是影響豬籠草是否能夠正常結出瓶子的關鍵。
通常生長在較為潮濕的地區,濕度至少要60%。因此在栽培上,許多人總是會遇到一個難題,就是為什麼豬籠草不會長出新的瓶子出來;瓶子往往還沒長大,便有如焦掉一般枯萎了。豬籠草不長瓶子,關鍵就在於環境太過乾燥,但這並非是指水澆得不夠,而是空氣的濕度太低了。要提高空氣的濕度,可以用透明塑膠袋將豬籠草整個罩住,如此就能輕易地得到一個高濕度的環境;將豬籠草放在水族箱中,或者擺在角落,只要減少通風,濕度便會提高。不過,豬籠草也有適應環境的能力,只要瓶子能長出來後,可試著逐漸減少空氣的濕度,讓豬籠草在較為乾燥的地方也能長出瓶子來。
▓ 施肥與餵食
栽培豬籠草並不需要特別去喂它,栽培在室外的豬籠草通常能自行捉到昆蟲。想要人工餵食也沒什麼不好,至於要喂哪一種昆蟲並沒有什麼限制,但不建議喂太多或太大的昆蟲,例如蟑螂。因為像蟑螂這樣大的昆蟲要完全被消化完需要數個星期,在這段期間被分解的昆蟲所散發出來的腐臭氣味可是會令人無法領教。
如果豬籠草有蟲吃,就不用再施肥了。不過,在室內栽培時,通常不會有足夠的昆蟲可供豬籠草捕捉,而且,為了顧及室內的衛生,可以改為對豬籠草施肥以補充養分。豬籠草只能接受葉面噴灑的速效型肥料,絕對不可將肥料施用到土中。市售的花寶R便是用作葉面噴灑的肥料,在選購上以含氮量較高的花寶五號最為適合。由於食蟲植物比較不耐高濃度的肥料,為了安全起見,應依據其使用量再多稀釋幾倍。例如,肥料的使用說明上註明其使用量為稀釋1000倍時,則用於豬籠草上可能要稀釋到4000倍。將稀釋好的肥料以噴霧器均勻地噴灑在整株豬籠草上,將其噴濕即可。除了用葉面噴灑肥料之外,還可以用緩效性的基肥,直接投入豬籠草的瓶子內來供給養份。為避免環境衛生問題,最好還是採用化學肥料,花市中常見的「魔肥」便是緩效性的化學基肥。只要將一小粒魔肥投入一個瓶子,一株豬籠草只要只個瓶子有施肥即可。
▓ 其他事項
豬籠草是多年生植物,而且會長得很大。如果希望豬籠草能長出巨大的瓶子,就必須考慮給豬籠草一個穩定的栽培環境。豬籠草是藤蔓植物,必須有所依附才能站立,因此需要給豬籠草搭設支架。為了立支架,需採用較大的花盆,另一方面採用較大的花盆可盛裝較多的栽培價值,使花盆穩、重,可支持大棵的豬籠草而不致被風吹倒。
[編輯本段]豬籠草的繁殖
▓ 有性繁殖
想用種子來繁殖豬籠草是非常麻煩的。這是因為豬籠草是雌雄異株的植物,想要豬籠草結種子,必須要擁有兩種性別的植株。然而,雌性的豬籠草較為少見,因此一般少量栽培者不易使豬籠草結出種子。
豬籠草的種子不耐保存。雖然有人使用冰箱冷藏(4°C)豬籠草種子可以保存一年[Pietropaolo, J and P. Pietropaolo. 1986],但目前的說法是頂多隻能保存幾個星期,甚至低溫會加速低地種豬籠草種子的死亡[Amato, P. D. 1998]。因此,豬籠草的種子成熟後應該立刻播種;在網路購買豬籠草的種子可能會因為已擺放過久,而使得發芽率大大降低。所以了,若有豬籠草的種子時,必須盡早播種。
豬籠草的種子因為非常細小,因此播種時最好使用沙或泥碳土等顆粒比較細的栽培介質,以免種子掉入細縫中。在播種時為了使種子能夠均勻地散布在盆土,可將種子與少量的沙溷勻,再灑到土上。栽培介質必須保豬籠草的形態
▓ 無性繁殖
扦插法 基本上就是將一段豬籠草的莖插到栽培介質中,就會長成一株完整的植株。進行豬籠草的扦插時要注意幾項要點:首先,切下來的枝條一定要帶有「節」,也就是說切下來的那一段枝條上一定要帶有一片葉子。這是因為節上帶有「生長點」,而新芽將從生長點上形成。如果只切取節與節之間的部分,那這不帶生長點的枝條是長不出新芽來的。其次,因為扦插的枝條沒有根,無法有效提供植株足夠的水份,因此,用來莖插的枝條不要帶有太多的葉子,以免過多葉子使植株散失水份。最適當的枝條長度是帶有兩、三個節的枝條。由於葉子會消秏大量的水份,因此必須將扦插用的枝條上面的葉片剪掉一部分,做法是將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葉柄以與葉脈垂直的方向剪去,使枝條只帶有一部分的葉柄。剪掉一部分的葉子對於扦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為捨不得瓶子而使扦插失敗。但是,也不要將全部的葉子完全剪掉,這是因為葉子能製造長出新芽與根所需要的養分及生長激素;沒有葉子的枝條會難以再生的。
切取枝條的時,應使切口平整,所以應使用園藝專用的剪刀或是鋒利的刀子,以與莖呈垂直方向切斷枝條。不要斜切枝條,以減少枝條受傷的面積,更不要使用鈍的工具來切枝條,否則破碎的切口會使植物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
然後,將處理好的枝條插到栽培介質中,如果枝條只有一個節,則枝條插入土中的深度以能使節露在土面上最適合;若枝條帶有兩、三個節,則最下面的節要插到土中。用來扦插的栽培介質最好要使用干凈一點的介質,以減少土中真菌或細菌感染植株的機會。水苔是常用的栽培介質,也可以使用新的、未用過的泥碳土。將莖插入栽培介質前,可以將莖的切口沾上一些發根劑,可提高莖插的成功機會。使用殺真菌劑可以減少枝條受到真菌感染的機會,但因為殺真菌劑對人類的毒性很強,盡量不要使用。
最後,將插到栽培介質中的枝條放置在高濕度的環境下。無論什麼品種的豬籠草的扦插都需要高濕度,可用透明塑膠袋罩住植株以提高濕度。至於栽培溫度則要參考各品種的特性,高地種與低地種的莖插應分別使用其最適當的栽培溫度,因此可以將扦插的枝條放在原來母株的附近。扦插的枝條需要明亮的光線,但絕不可讓陽光直接照射在枝條上,以免過熱。通常可使用遮光網來減少光照強度,也可以將枝條置於其他較高大植物的陰影下來培養。
新芽與根的再生是一項緩慢的過程,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由於無法觀察到根的發育狀況,因此新芽的形成可以視為莖插成功與否的指標。基本上,若扦插成功,則最頂端的節上便會產生一個小突起,隨著時間日漸膨大,而成一個新芽;等到新芽產生二到三片葉子後,可視需要進行移植,環境濕度也可以不用那麼高了。
空中壓條法 有些品種的豬籠草其扦插的成功率較低,因此可以改用空中壓條法來繁殖豬籠草。選擇一段接近末稍的枝條,在其頂芽下端約兩、三個節間進行環狀剝皮;剝皮的厚度約為莖的直徑的四分之一;亦可切出一個深度達莖的直徑二分之一的切口,可得到與環狀剝皮一樣的效果。將莖上的切口塗上一些發根劑與殺真菌劑,再包上一層厚厚的濕水苔,其厚度至少要有5公分以上,最外層則用一層塑膠袋包住,以防止水份蒸發。由於根部都要在黑暗處才會生長,因此需要再包一層鋁箔紙以避光。
切口處約要等二到四個月才會長出根來,切記不可經常打開檢視,以免使植物的組織受傷。在這一段期間,必須要維持水苔的濕度,不要幹掉。等到根長出來之後,便可將這一枝條自母株上切下來單獨栽培。 ,同時空氣濕度也要很高,可以使用一個透明的容器蓋在盆上,以提高濕度。豬籠草的發芽需要光照,因此放在明亮的地方有助發芽;不可讓陽光直接照射在種子上,否則強光帶來的高熱會殺死幼苗。由於豬籠草有高地種和低地種的分別,在播種上也應要視品種而提供適當的溫度。
豬籠草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發芽,約六個星期。發芽後就不需要很高的空氣濕度,因此可以將原本蓋在盆土上的透明容器取走。幼苗非常脆弱,因此在澆水或施肥時必須特別小心;一個月施肥一次。約半年到一年後,就可以將小苗進行移殖,以免過於擁擠;亦可單獨栽培每一株小苗。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和壓條繁殖。
扦插繁殖:在5~6月進行。選取健壯枝條,剪取一葉帶一段莖節為插穗,葉片剪去一半,基部剪成45°斜面,用水苔將插穗基部包紮,放進盛水苔和盆底墊小卵石的盆內,並用塑料大口袋連盆和插穗包起來,保持100%空氣濕度。插後保持30℃高溫,約20~25天可生根。
壓條繁殖:在生長期於葉腋的下部割傷,用苔蘚包紮,待生根後剪取盆栽。
播種繁殖:在原產地通過人工授粉,提高豬籠草的結實率。采種後立即播種,盆內基質用水苔,種子播在水苔上,經常澆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盆口用塑料薄膜遮蓋。發芽適溫為27~30℃,播後30~40天發芽。
【栽培管理】盆栽豬籠草常用12~15厘米吊盆,必須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生長期需經常噴水。豬籠草的營養除通過葉籠吸取外,在植株基部需補充2~3次氮素肥料。盛夏期必須遮蔭,防止強光直射下,灼傷葉片。秋冬季應放陽光充足處,有利於葉籠的生長發育。每年2月在新根尚未生長時進行換盆。幼苗一般栽培3~4年才能產生葉籠。
【病蟲害防治】常有葉斑病和介殼蟲危害。葉斑病用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介殼蟲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豬籠草美麗的葉籠特別誘人,是目前食蟲植物中最受人喜愛的種類。常用於盆栽或吊盆觀賞,點綴客室花架、陽台和窗檯,懸掛小庭園樹下和走廊旁,十分優雅別致。
【生物學特性】豬籠草原產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乾燥和強光。
豬籠草的生長適溫為25~30℃,3~9月為21~30℃,9月至翌年3月為18~24℃。冬季溫度不低於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長,10℃以下溫度,葉片邊緣遭受凍害。
豬籠草對水分的反應比較敏感。豬籠草在高濕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生長期需經常噴水,每天需4~5次。如果溫度變化大,過於乾燥,都會影響葉籠的形成。
豬籠草為附生性植物,常生長在大樹林下或岩石的北邊,自然條件屬半陰。夏季強光直射下,必須遮蔭,否則葉片易灼傷,直接影響葉籠的發育。但長期在陰暗的條件下,葉籠形成慢而小,籠面彩色暗淡。
土壤以疏鬆、肥沃和透氣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好。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樹皮屑的混合基質。
盆景豬籠草的護理和培育:
■介質豬籠草偏好較酸性的介質,可以將泥碳土、珍珠石、蛭石以1.5:1:1的比例混合後使用,混合時應注意加水攪拌均勻,好讓介質充分吸收水分。松軟且為酸性的水苔也是很好的選擇,一般的花鳥市場都有,價錢一般是10塊一包。
■花盆陶盆的優點是較透氣、吸水、保水,並能增加周圍的空氣濕度,應該作為首選。盆子盡量不要選擇黑色的,黑色的盆子在夏天溫度會較高。
■澆水澆水的大原則是土壤濕潤但不潮濕。澆水的時間可選在晚上,以避免水滴留在葉子上經陽光照射而造成葉子的燒傷。
■濕度豬籠草是熱帶植物,因此幾乎所有的豬籠草都喜歡高濕度的環境。想要增加局部濕度,可以向豬籠草周圍噴水、在植株下放置水盤、盆土表層覆蓋水苔等。
■陽光雖然豬籠草是生長在雨林的環境里,但是充足的陽光對豬籠草來說是有益的。大部分的豬籠草可接受2到4小時的陽光直射,或是6小時以上的明亮的散射光。
■溫度根據生長的緯度不同,豬籠草可分為高地品種和低地品種。高地種對高溫環境非常敏感,夏天應將溫度控制在25℃以下,而低地種則比較不耐寒,冬季溫度應控制在12℃以上。
■施肥根據經驗,豬籠草不用特別施肥即可生長良好,而且施肥過多會造成肥傷,葉燒,甚至造成不結籠的情況。當然偶爾使用稀薄的液體肥是可以的,但要注意的是肥料如果淋在水苔上,水苔容易長藻類。

㈦ 豬籠草有什麼形態特徵

豬籠草是有名的熱帶食蟲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豬籠草擁有一幅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囊,捕蟲囊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為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中國的產地海南又被稱作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這類不從土壤等無機界直接攝取和製造維持生命所需營養物質,而依靠捕捉昆蟲等小動物來謀生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

形態特徵與品種

豬籠草為多年生草本。葉互生,長橢圓形,全緣。中脈延長為卷須,末端有一小葉籠,葉籠小瓶狀,瓶口邊緣厚,上有上蓋,成長時蓋張開,不能再閉合,籠色以綠色為主,有褐色或紅色的斑點和條紋。雌雄異株,總狀花序。

常見同屬種類有瓶狀豬籠草,葉籠短,黃綠色。二距豬籠草,葉披針形,籠面深綠色。緋紅豬籠草,籠面黃綠色,具褐紅色條斑條。庫氏豬籠草,葉籠短,黃綠色,具紅褐色斑條。中間豬籠草,籠面綠色,具淡紫紅斑點。勞氏豬籠草,籠面黃綠色,具褐色斑點。奇異豬籠草,籠面黃綠色,葉籠上口具紅暈。拉弗爾斯,籠面黃綠色,具淡紫褐色斑點。大豬籠草,葉籠大,長30厘米,籠面紅褐色,具綠色條紋。血紅豬籠草,籠面淡紅色。狹葉豬籠草,籠面褐色綠,具紅色斑點,葉籠長15~18厘米,寬3~4厘米。華麗豬籠草,籠面黃綠色,具深紅色條紋斑。長柔豬籠草,籠面紅褐色。

豬籠草是一種矮小的植物,葉的上部特化成外型奇特的瓶狀捕蟲器,下部呈葉片狀,中部變成卷須。瓶狀體的內壁上密生腺體,能分泌消化液,並以特別的氣味引誘昆蟲進入內部。據觀察,昆蟲受豬籠草分泌物引誘,進入瓶狀體後,最終落入瓶底的消化液中。由於瓶狀體的上半部腺體上有一層表皮細胞覆蓋,較為平滑,昆蟲不容易爬出,便逐步被其中的消化液消化掉,成為這個「足不出戶的獵人」的一頓美餐。這是綠色植物捕殺站動物的典型例子。因此,豬籠草常作為科普教育的好教材。

豬籠草為附生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為攀援狀的亞灌木。豬籠草一般高不及1米,個別的也有高達3米的。葉片長橢圓形,長10~25厘米,寬4~8厘米。葉片的頂端連接著向下彎曲的卷須,在卷須的頂端有一捕蟲囊。在海南當地人多叫它雷公壺,意指它像農民盛酒用的壺,在雨天響雷下雨時,捕蟲囊裝上雨水,就好象酒壺灌了酒一樣。

捕蟲囊長12~16厘米,寬2~4厘米,綠色或稍帶紅色,頂端有囊蓋。囊蓋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3.5厘米。捕蟲囊小的時候,囊蓋是密封的,成長後囊蓋才打開,只有一處與囊口相接。

如果你到野外觀察,就可以見到捕蟲囊經常裝著半囊水。如果雨天盛水過多,卷須承受不了重量,它會自動傾斜,倒去囊內一部分水。這樣有利於發揮捕蟲囊的捕蟲作用,因為如果囊內盛滿水,昆蟲掉在水裡後就容易爬出逃逸。捕蟲囊的囊口內側囊壁很滑,並布有蜜腺。蜜腺能分泌香甜的蜜汁,引誘昆蟲。囊蓋內壁也有蜜腺。捕蟲囊下半部的內面,囊壁稍厚,並有很多消化腺,這些腺體在昆蟲未掉入囊內時,已分泌出稍帶黏性的消化液儲存在囊底。消化液呈酸性,有消化昆蟲的能力。有些人以為昆蟲墜入囊內後,囊蓋會自動關閉。其實它並沒有那麼靈敏。

當葉長成後,囊蓋是經常打開的,囊蓋的主要用途是它的內壁也有很多蜜腺,具有引誘昆蟲的作用。掉進囊內的昆蟲多數是螞蟻,也有一些會飛的昆蟲如野蠅和蚊等。

豬籠草的花單性雌雄異株,花紅色或紫紅,有萼片,沒有花瓣。雄花萼片四枚,橢圓形或長圓形,長5~7厘米,雄蕊的花絲合生成管狀,花葯集生成圓球型。雌花的萼片較小,雌蕊橢圓形,黑色,密生濃毛,豬籠草果實成熟時,開裂為4個果瓣,深褐色,長1.5~3厘米,內面有很多絲狀的種子。

全世界共有豬籠草7種,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印度、斯里蘭卡、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和澳大利亞北部,只是1種分布在我國海南省和廣東省南部。豬籠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歐美等地,室內盆栽豬籠草已經是比較普遍。近年來,在我國廣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超級花市上,人們也能見到家這種奇異植物的風姿,但因不了解具蒔養的方法,許多人不敢輕易購買。其實,豬籠草並不難養。豬籠草是熱帶植物,對居室溫度和濕度要求較高,室溫不能低於18℃,栽培基質應疏鬆、肥沃,在生長季節要經常噴水以保持其周圍高濕的環境,還在勤澆水。在冬季可將其置於窗前,但夏季一定要避免強烈日光直射。宜用吊盆或吊籃栽植,使其瓶狀捕蟲器自然下垂,顯現絢麗的風采。冬春季節,可以用插葉法葉法進行繁殖。

扦插繁殖:在5~6月進行。選取健壯枝條,剪取一葉帶一段莖節為插穗,葉片剪去一半,基部剪成45°斜面,用水苔將插穗基部包紮,放進盛水苔和盆底墊小卵石的盆內,並用塑料大口袋連盆和插穗包起來,保持100%空氣濕度。插後保持30℃高溫,約20~25天可生根。

壓條繁殖:在生長期於葉腋的下部割傷,用苔蘚包紮,待生根後剪取盆栽。

播種繁殖:在原產地通過人工授粉,提高豬籠草的結實率。采種後立即播種,盆內基質用水苔,種子播在水苔上,經常澆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盆口用塑料薄膜遮蓋。發芽適溫為27~30℃,播後30~40天發芽。

栽培管理

盆栽豬籠草常用12~15厘米吊盆,必須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生長期需經常噴水。豬籠草的營養除通過葉籠吸取外,在植株基部需補充2~3次氮素肥料。盛夏期必須遮蔭,防止強光直射下,灼傷葉片。秋冬季應放陽光充足處,有利於葉籠的生長發育。每年2月在新根尚未生長時進行換盆。幼苗一般栽培3~4年才能產生葉籠。

病蟲害防治

常有葉斑病和介殼蟲危害。葉斑病用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介殼蟲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

豬籠草美麗的葉籠特別誘人,是目前食蟲植物中最受人喜愛的種類。常用於盆栽或吊盆觀賞,點綴客室花架、陽台和窗檯,懸掛小庭園樹下和走廊旁,十分優雅別致。

㈧ 豬籠草是一年生的植物嗎

豬籠草是有名的熱帶食蟲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豬籠草擁有一幅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囊,捕蟲囊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為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中國的產地海南又被稱作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這類不從土壤等無機界直接攝取和製造維持生命所需營養物質,而依靠捕捉昆蟲等小動物來謀生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

學名Nepenthes. distillatoria(栽培名為N. zeylanica)

別名
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豬仔籠、忘憂草等。

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豬籠草科(Nepenthaceae)
屬: 豬籠草屬(Nepenthes)

豬籠草屬植物全世界約67種。

植物學性狀

莖株:豬籠草在自然界常常平卧生長,莖株一般不超過1m,但是不同的品種也有超過3m的。
葉:互生,葉片呈長橢圓形,長10cm - 25cm,寬4ccm - 8cm。葉的構造復雜,分葉柄,葉身和卷須,葉片的頂端連接著向下彎曲的卷須,卷須尾部擴大並反卷形成瓶狀,即為捕蟲囊。葉片中脈延伸像一條紅色的塑料繩,這就是豬籠草的攀緣器官,可纏繞其他物體或偃伏在岩石上。
捕蟲囊:豬籠草的捕蟲囊長12cm - 16cm,寬2cm - 4cm,籠色以綠色為主,有褐色或紅色的斑點和條紋頂端有囊蓋。囊蓋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cm - 3.5cm。捕蟲囊小的時候,囊蓋是密封的,成長後囊蓋才打開,只有一處與囊口相接。而且打開後不再隨意閉合。
花:豬籠草的花為單性雌雄異株,總狀花序,花色為紅色或紫紅,有萼片而無花瓣。發育成熟後,在葉腋抽生總狀花序,開單性花,花小、紅色或紫紅色,花後結籽。
雄花:雄花有四枚萼片,呈橢圓形或長圓形,長5cm - 7cm,雄蕊的花絲合生成管狀,花葯集生成圓球型。
雌花:雌花的萼片較小,雌蕊呈橢圓形,黑色,密生濃毛,豬籠草果實成熟時,開裂為4個果瓣,深褐色,長1.5cm - 3cm,內面有很多絲狀的種子。

豬籠草的捕食

豬籠草的捕蟲囊內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誘昆蟲,昆蟲進入捕蟲囊後,囊蓋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合上,但是捕蟲囊的囊口內側囊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蟲爬出。囊中經常有半囊水。水過多時,卷須無法承重還會會自動傾斜倒去一部分水。因為如果囊內盛滿水,昆蟲掉在水裡後就容易逃出。捕蟲囊下半部的內側囊壁稍厚,並有很多消化腺,這些腺體泌出稍帶黏性的消化液儲存在囊底。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蟲的能力。事實上囊蓋是經常打開的,囊蓋的主要用途是引誘昆蟲,因為囊蓋的內壁也有很多蜜腺。 掉進囊內的昆蟲多數是螞蟻,也有一些會飛的昆蟲如野蠅和蚊等。

生長環境

豬籠草屬植物種類繁多,全世界有百種左右。大多數生長在印度洋群島、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等潮濕熱帶森林裡,中國海南,廣東、雲南等省也有這種植物。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乾燥和強光。生長適溫為25-30℃,3月至9月為21-30℃,9月至翌年3月為18-24℃。冬季溫度須不低於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長,10℃以下溫度,葉片邊緣遭受凍害。

種類

N. aptera
N. adnata
紅豬籠草(N. alata)
N. albomarginata
瓶狀豬籠草(N. ampullaria)
N. anamensis
N. angasanensis
N. argentii
N. aristolochioides
N. bellii
N. benstonei
二距豬籠草(N. bicalcarata)
N. bongso
N. boschiana
N. burbidgeae
N. burkei
N. campanulata
N. clipeata
N. danseri
N. deaniana
N. densiflora
N. diatas
N. distillatoria
N. bia
N. edwardsiana
N. ephippiata
N. eustachya
N. eymae
N. faizaliana
N. fallax
N. fusca
N. glabrata
N. glanlifera
N. gracilis
N. gracillima
N. gymnamphora
N. hamata
N. hirsuta
N. inermis
N. insignis
N. izumiae
N. jacquelineae
卡西豬籠草(N. khasiana)
N. klossii
N. lamii
N. lavicola
N. longifolia
勞氏豬籠草(N. lowii)
N. macfarlanei
N. macrophylla
N. macrovulgaris
N. madagascariensis
N. mapuluensis
N. masoalensis
N. maxima
N. merrilliana
N. mikei
N. mindanaoensis
N. mira
奇異豬籠草(N. mirabilis)
N. mollis
N. muluensis
N. neoguineensis
N. northiana
N. ovata
N. paniculata
N. papuana
N. pervillei
N. petiolata
N. philippinensis
N. pilosa
N. platychila
N. pyriformis
N. rafflesiana
拉賈豬籠草(N. rajah)
N. reinwardtiana
N. rhombicaulis
血紅豬籠草(N. sanguinea)
N. saranganiensis
N. sibuyanensis
N. singalana
N. spathulata
N. spectabilis
狹針豬籠草(N. stenophylla)
N. sumatrana
N. talangensis
N. tentaculata
N. tenuis
N. thorelii
N. toca
N. tomoriana
N. treubiana
N. truncata
N. veitchii
N. ventricosa
N. vieillardii
長柔豬籠草(N. villosa)
N. vogelii
N. Xiphioides

瀕危保護

根據由各締約國簽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豬籠草屬於附錄Ⅱ中受保護的列明植物。雖然豬籠草並未屬於瀕危絕種的物種,但其貿易可能會導致絕種的危險。因此,公約上規定豬籠草是可以貿易,但必須先獲得公約許可證。

豬籠草的觀賞及栽培

豬籠草美麗的葉籠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在歐美等地,作為室內盆栽觀賞已很普遍。近幾年,在我國許多大中城市的花卉市場上,也能見到豬籠草的風姿。用它點綴客廳花架、陽台和窗檯,或懸掛於庭園樹上和走廊旁,優雅別致,趣味盎然。
豬籠草原產於熱帶,喜高溫多濕的半陰環境。生長適溫為25℃至30℃,在生長季節要經常噴水以保持周圍的高濕環境。種子中國提醒您:冬季在室內應放在向陽處,室溫不低於16℃,就能安全越冬。栽培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好。豬籠草宜用吊盆栽植,使其葉籠捕蟲器自然下垂,以顯示其絢麗的風采。
豬籠草大都用種子繁殖,也可以用扦插葉片法進行繁殖。

熱點內容
新加坡花藝學校 發布:2025-08-24 18:29:29 瀏覽:567
魚缸盆景圖片欣賞 發布:2025-08-24 18:14:55 瀏覽:532
蘭花合型 發布:2025-08-24 18:05:22 瀏覽:373
七夕節出差 發布:2025-08-24 18:04:44 瀏覽:828
鶴慶賣蘭花 發布:2025-08-24 18:04:35 瀏覽:588
小梔子花卉 發布:2025-08-24 17:58:38 瀏覽:612
玫瑰花卡片 發布:2025-08-24 17:53:39 瀏覽:376
杭州玫瑰之約 發布:2025-08-24 17:53:00 瀏覽:777
蘭花花苞鑒賞 發布:2025-08-24 17:37:21 瀏覽:272
萬寶荷花池 發布:2025-08-24 17:15:35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