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國慶花
㈠ 去年國慶節移栽的盆栽桂花今年能施肥嗎
去年國慶節移栽的盆栽桂花今年能施肥。
這個季節可以給盆栽花卉進行施肥,盆栽桂花可以進行鬆土後進行埋施花肥。比如復合肥、網購的雞糞肥、牛糞肥等。施肥不要過量按說明進行可防肥害。
㈡ 國慶60年期間,天安門廣場的大量盆栽鮮花施用了S-誘抗素制劑,以保持鮮花盛開.S-誘抗素的分子結構圖:(
(1)由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OH、碳碳雙鍵、-COOH、C=O鍵,屬於醇類物質、羧酸類物質,不屬於烴,烴中只有C、H元素,故答案為:a;
(2)結構中只有-OH、-COOH與Na反應,由Na~-OH的關系可知,1mol該物質含1mol-OH、1mol-COOH,則最多消耗Na為2mol,故答案為:2mol.
㈢ 國慶期間對大量盆栽鮮花施用了S-誘抗素制劑,以保證鮮花盛開.S-誘抗素的分子結構如圖,下列關於該物質的
A.C能形成4個化學鍵,由結構可知分子式為C15H19O4,故A錯誤;
B.連有4個不同基團的C原子為手性碳原子,則與-OH相連的C為手性碳原子,故B正確;
C.含C=C,能發生加聚反應,含-OH、-COOH,能發生縮聚反應,故C正確;
D.不存在酚-OH,則不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含C=C及-OH均能被酸性KMnO4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錯誤;
故選BC.
㈣ 這是什麼盆栽
紅花檵木(拉丁學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又名:紅繼木、紅梽木、紅桎木、紅檵花、紅梽花、紅桎花、紅花繼木,為金縷梅科、檵木屬檵木的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暗灰或淺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紅褐色,密被星狀毛。葉革質互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cm,先端短尖,基部圓而偏斜,不對稱,兩面均有星狀毛,全緣,暗紅色。花瓣4枚,紫紅色線形長1~2cm,花3~8朵簇生於小枝端。蒴果褐色,近卵形。花期4~5月,花期長,約30~40天,國慶節能再次開花。花3~8朵簇生在總梗上呈頂生頭狀花序,紫紅色。果期8月。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印度北部。花、根、葉可葯用。
㈤ 天安門國慶花壇為何選用變色菊花呢
2017年國慶首次使用可以變色的菊花——「絢秋粉韻」,花瓣可由鵝黃色逐漸變為粉黃色,應用於東單路口的兩處立體花壇上,觀賞效果將大幅提升。新品種菊花來歷不凡,它是從4萬多種菊花中「海選」出來,並經歷長達四年的篩選、擴繁。百餘盆「絢秋粉韻」,最初只源於一粒種子。
從四萬多個菊花品種里精挑細選而出
由於是首次使用,「絢秋粉韻」、「絢秋緋紅」的用量並不大,各有150盆左右。不過,它們都經歷過萬里挑一的艱難「海選」,是從4萬多個菊花品種里精挑細選出來的,並經歷長達四年的篩選、擴繁,最終呈現在市民遊客眼前。
在篩選、繁育菊花的過程中,注意將花期錯開,從而交替使用,達到延長觀賞期的目的。目前,自主培育的菊花品種分為三個系列,根據花期早晚,以相應節氣來命名。例如,9月10日左右開花的,為「白露」系列;9月25日前後開花為「秋分」系列;10月5日左右開花為「寒露」系列。為保證國慶期間的觀賞效果最好,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使用的多為「秋分」系列。為了更喜慶,改為「絢秋」。
自2014年開始,國慶花壇陸續推出自主培育的菊花。直到去年,國慶用花徹底告別了從國外引進「洋菊花」,全部使用國產自育菊花品種。國產菊花不需要摘心處理,就能自然分枝,兼具管理簡單和株型漂亮等優點。同時,也不再需要人工干預花期,就能保證國慶節期間自然綻放。
㈥ 盆栽月季花怎麼培育
月季花盆栽養殖方法:
1、適宜土壤
養殖月季花盆栽,要使用疏鬆透氣、排水性良好和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微酸性砂質土壤作為栽培基質,可以使用園土、腐葉土和礱糠灰按照5:3:2的比例混合配製,每隔1年還需要為月季花更換一次新的盆土。
4、注意澆水
月季花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它不耐水澇,所以盆栽養殖的時候,要注意澆水,最好根據土壤的干濕度進行,掌握見干見濕的澆水原則最有利於月季花生長,不然澆水過多的話,月季花就容易出現爛根的現象。
㈦ 盆栽大麗花有哪些關鍵技術
1.盆栽
大麗花應選矮生品種,用扦插苗。盆土以園土5份,細砂或爐渣3份,堆廄肥2份配製而成,盆底應加碎瓦片作排水層。小苗用10厘米盆,緩苗後澆一次稀餅肥水,在苗高20厘米未現蕾前進行2次換盆,每次要加入新的腐葉土,充實盆邊。
2.充足光照
大麗花每天保證6~10小時光照,若長期陰蔽,光照不足,則生長不良,花少、易生病。
3.環境涼爽
大麗花喜冷怕熱,我國北方地區氣溫較適宜,從夏至秋都會開花,而長江流域,夏季高溫,處於半休眠狀態,一定要進行葉面遮蔭,噴水降溫。
4.干濕均勻
大麗花枝繁葉茂,耗水量大,如果缺水加強光,輕則葉邊焦枯,重則落葉;如水太多,塊根易爛,所以盆土要不幹又不濕,開花期,夏季澆水應多一些,春秋應少一些,陰雨天要防積水,將花盆墊高,入秋收球前,少澆或不澆水。
5.勤施薄肥
大麗花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長期除盛夏外,每10~15天施10%餅肥水,現蕾後施1%~3%磷酸二氫鉀,促進花色艷麗。
6.整枝修剪
培養獨本大麗花時,要去掉側芽,留下主枝,盆栽要控制高度,從基部開始將所有腋芽全部摘除,隨長隨摘,只留頂芽一朵花。培養四本大麗花時,當苗高10~15厘米時,基部留2節摘心,使之形成4個側枝,每個側枝只留一個頂芽,可開出4朵花。
如想大麗花在國慶節開花,可在7月初花後進行更新修剪,先扭斷欲剪的枝條,留高約20厘米,待萎蔫後再剪,剪後適當控水,並按培養要求進行摘心,一般細心培養2個月,在國慶節可以開花。
㈧ 五一國慶兩大節日常用的草花有哪些
五一、國慶節常用花有一串紅、矮牽牛、雞冠花、孔雀草和彩葉草。
(1)一串紅:常見的品種有野火、紅霞、火娃、紅娘、皇帝、火焰、皇後、太陽神、展望、紅孩兒、紅寶石、莎莎、紅景、瑞迪、沙哈拉沙漠、烈火2000等品種。一串紅有9個變種,有一串白、一串紫、叢生一串紅、變色一串紅等。花色更是多變:有純色的玫紅,紅冠白萼的桑格力亞,白冠白萼的閱兵典禮,淡紫色的串紫,藍白雙色的藍帶,復色串紅莎莎,花冠花萼媚紅色的一串粉等。花期5~11月。從現蕾到開花20~30天,單花4~7天,嚴格自花授粉花卉。壯苗應該是分枝多,節間短,莖稈粗壯,葉色正綠。
如果要五一節開花,能生產出矮壯、花枝多、花穗多的一串紅,技術性很強。一般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在大棚內播種,幼苗6片真葉時留3片葉摘心,待新芽長到5~6片葉時第二次摘心。播後40天上盆,盆徑10~20厘米。如果是要國慶節開花,4~6月(江淮地區在6月中旬)播種,在防雨棚加遮陽網越夏,最後一次摘心在8月上旬。
一串紅性喜溫暖濕潤,不耐嚴寒和酷暑,喜陽光充足,忌乾燥。生長適溫20~32℃,發芽適溫20~25℃,高於30℃會落花,低於10℃會黃葉。播種期4~5月或9~10月,12~13天出苗,種子喜光,不覆土,幼苗6片時留3~4片葉摘心。5~6葉後再留2葉摘心,可摘心2~3次,促使分枝,氣溫15℃以上,6~7月結合打頭取條扦插(穗長6~10厘米),15~20天生根,上盆時一盆多株。
一串紅花期長,需肥料較多,生長期每隔7~10天施一次糞肥水,到現蕾時,增加磷鉀肥(0.02%磷酸二氫鉀)。對水分很敏感,水多會徒長,久濕久旱會黃葉。澆水秋天3~5天一次,夏天1~2天澆水一次,要防積水,防烈日高溫灼傷葉片。高溫時噴水降溫,適時轉動花盆。注意疫病、花葉病、紅蜘蛛、蚜蟲、粉虱的危害。
(2)矮牽牛:如需五一節開花,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溫室播種,因種子較小,發芽溫度20~22℃,6~7天發芽,基質用園土與泥炭按1∶1或泥炭+椰糠+珍珠岩2∶1∶1比例混合,1%高錳酸鉀消毒,密閉48小時後通風待用,用淺盆或溫床育苗,穴播,每穴種子一粒,如播在苗床上培養土厚15~20厘米,將基質噴濕後用種子與細沙按1∶20摻勻撒播,覆草木灰,蓋遮陽網,小苗長到6~8片葉時上盆,基質用沙壤土與泥炭按2∶1移栽上盆,大棚中溫度保持18~25℃,7~10天追肥一次,多施磷鉀肥,每次追肥每盆復合肥1~2克,放在盆內沿邊處,矮牽牛喜干怕濕,需充足水分,夏季保持盆土濕潤。常用的品種有玫瑰紅、大紅、夢幻蘭、國旗紅、純白等株矮早花的品種。如果國慶節用花4~5月播種,25℃溫度7~10天出苗,真葉4~5枚時移植一次,間距5厘米×5厘米,此時進行摘心,經2~3次移植後可上盆。這時要注意用防雨棚加遮陽網遮陰,使其安全越夏。其他管理同上,矮牽牛一般不摘心,有些品種,可在苗高5~6厘米時摘心,常用品種有黃金時間、小鷹、跳圈、交響樂、名譽、大風車、阿拉丁、幻想、霜、佳期、稜柱、極美、流暢、瘋狂、地毯、超越、花王、彩虹、風雲、狂歡節、榮光、慶典、藍摩林、林波舞、沙漠、綠洲、冰橙、冰紅、甜蜜的驚喜、黃色極品、急速陽光、晏波、波浪及漫步系列等。矮牽牛亦可用扦插育苗,一般在花後取頂端嫩枝,長2~3節,去掉下葉,大葉剪去一半,用根太陽生根劑400倍蘸插穗基部,基質用粗沙,溫度20~25℃,插後8~10天可上盆。
(3)彩葉草:市場上有奇才、墨龍、水彩、獵豹、佳人、微波、關老爺、王妃、天鵝絨、航路等品種,葉彩色斑斕,有黃、紅、褐色、黃白色等不規則斑紋,株高30~50厘米。圓錐花序,花朵小,淡藍色或帶白色。元旦、國慶、春節用花。露地栽培夏秋開花。溫室栽培元旦、春節開花。
彩葉草性喜溫暖濕潤和向陽的環境,怕水澇。生長適溫15~25℃,種子發芽適溫18~20℃,越冬溫度15℃左右,土壤pH:4.5~5.5。種子在11~12月溫室或3~4月露地播種,基質用腐葉土、腐殖土、山泥、河沙及堆廄肥等量混合,覆土以蓋住種子為度,10~15天發芽,3~5片葉分苗,6~8葉定植於12~15厘米花盆中。3~4月氣溫15~18℃扦插,成活率高。
要有好株形,高30~40厘米,苗高10厘米第一次摘心,並追復合肥壯苗,第二次6月中旬進行二次摘心。從新芽萌動,每周施6~8∶1的有機肥,夏季施減半的磷鉀肥,秋季施全元素復合肥。彩葉草喜濕潤,不耐旱,春秋1~2天澆1次水,夏季早晚澆水,冬季保持盆土干潤。
(4)雞冠花:頭狀雞冠花有亞美高、綉球、阿迷哥、紅頂、東方2號、波浪、娃娃、寶盒、珊瑚、滿堂紅、黑美人、二喬、新世界、紅雲及重奏等品種。羽狀雞冠有新目、和服、城堡、世紀紅葉、飄逸、潮流、紅色火焰等品種。要求株形矮壯緊湊,分枝多、花大、色澤鮮艷純正,濃淡適宜,外觀新鮮,生長健壯,葉片排列整齊,勻稱、形狀大小完好,色澤正常,無褪色,無病蟲害、折損、擦壓傷、冷害、水漬、斑點和葯害。
雞冠花原產印度,喜溫暖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適溫20~32℃,幼苗生長溫度15~20℃,開花溫度25~32℃,夜溫15~18℃。五一節開花在11月上旬、十月一日開花在6月下旬播種。4月上中旬播種,8~9月開花,基質用腐葉土、山泥、園土、堆廄肥3∶2∶3∶2配製而成。20~25℃7~10天出苗。苗高5~8厘米,5~6葉時定植。露地栽培株行距20~30厘米×60厘米。生長期每10~15天追一次6~10∶1的有機液肥,孕蕾開花期行渾水澆花。地栽不要澆水,盆栽盆土見干,土表發白,用手指按壓有硬度時,把水澆透,最好施肥前鬆土,施肥後澆水。盆花一定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蒔養。
(5)孔雀草:孔雀草又名小萬壽菊、楊梅菊、臭菊、紅黃草,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株高30~40厘米。羽狀復葉,小葉披針形。花梗自葉腋抽出,頭狀花序頂生,單瓣或重瓣。花色有紅褐、黃褐、淡黃、雜紫紅色斑點等。花形與萬壽菊相似,但較小而繁多。開花時,黃橙橙的花朵布滿梢頭,顯得絢麗可愛。孔雀草有很好的觀賞價值,適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常見的品種有金門、浪花、迪阿哥、鴻運、探險男孩、巡遊、傑妮、曙光、英雄、小英雄、吉娃娃、歸燕、曲鳴蟬、春曉及夏令營等。
孔雀草原產墨西哥、喜陽光,但半蔭處栽植也能開花。它對土壤要求不嚴。既耐移栽,又生長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種子在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中可自生自長,是一種適應性十分強的花卉。在我國南方,它的開花期為3~5月及8~12月。
孔雀草的繁殖,用播種和扦插均可。播種11月至翌年3月間進行。冬春播種的3~5月開花。播種可在庭院直播或盆播,大面積用穴盤播種。盆栽的,播種後約1個月即可挖苗上盆定植。扦插繁殖可於6~8月間剪取長約10厘米的嫩枝直接插於庭院,遮陰覆蓋,生長迅速。直接插於花盆亦可。夏秋扦插的8~12月開花。扦插不論插地或插床(盆)均可成活。
由於一串紅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溫,又經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狀態。因此,孔雀草已逐步成為花壇、庭院的主體花卉。
最近引入白孔雀草,又名硬枝滿天星,姿態優美,四季開花,種植條件簡易,經濟效益高。原產美國,地上莖高0.2~1米,多分株,幼莖嫩綠色,花後莖枯,地下莖生櫱芽。幼株近基部葉片較大,披針形,花莖向四方分枝,花圓錐形,每枝有花150多朵。
白孔雀草,適應性強,喜冷喜光,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短日照植物。
用扦插、分株繁殖。小苗4根叢植,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前期薄肥勤施,以氮為主,7天一次。從生長旺盛期,到花芽分化及現蕾期,要重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復合肥50千克,每周噴葉面肥一次,現蕾後停肥。秋後,白孔雀草不會長高,作切花用在栽後一個月加100瓦燈泡加光4小時,連續40天。切花最佳時間在頂蕾約開10朵時。
㈨ 國慶節,天府廣場准備擺放一排盆栽,按照每兩盆黃菊之間放四盆紅玫瑰。第382盆是這有多少盆紅玫瑰
382÷(1+4)
=382÷5
=76……2
兩盆黃菊之間放四盆紅玫瑰,那就是放1盆黃菊再放4盆紅玫瑰,然後再依次這么放,也可以看成是:(1盆黃菊+4盆紅玫瑰)為一組。那麼380盆為76組,第381盆是黃菊,第382盆是紅玫瑰。
㈩ 怎樣讓大麗花在國慶節開放
如想讓大麗花在國慶節開放,可於7月初第一次花後進行更新修剪,先扭斷欲剪枝條,留高約20厘米,待萎蔫後再剪下,以防從中空的莖灌入雨水引起腐爛。剪後要適當控制澆水,不久即可自莖基部萌發新芽。如欲採用獨本整形法,待新苗長到一定高度時將所有的側芽全部摘去,只留主枝;如想採用四本整形法,可按上述盆栽整枝法進行修剪。這樣培養兩個多月後可在國慶節花滿枝頭,鮮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