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葉綠植
A. 求助 這是什麼花有圖 葉子像白菜的花 有賞
這是報春花,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
B. 白菜是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
白菜是雙子葉植物綱,十字花科植物。
雙子葉植物:
雙子葉植物,舊稱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屬種子植物門,是指一般其種子有兩個子葉之開花植物的總稱,約有199350個物種。
特徵:
種子的胚有2枚子葉,植物體有各種習性,莖中維管束成環狀排列,有形成層,使莖能繼續加粗,葉具網狀葉脈,花部通常為5或4基數,主根發達,形成直根系。
下屬分類十三科,其中十字花科常見植物:菜心、蘿卜、白菜、芥菜、西洋菜。
(2)白菜葉綠植擴展閱讀
白菜:
又名黃芽菜 、大白菜、包心白菜,雙子葉植物綱、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芸薹屬植物。
形態特徵:
基生葉大,倒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30-60厘米,頂端圓鈍,邊緣皺縮,波狀,有時具不顯明牙齒,中脈白色,很寬,有多數粗壯的側脈,葉柄白色,扁平,邊緣有具缺刻的寬薄翅。上部莖生葉長圓狀卵形、長圓披針形至長披針形,頂端圓鈍至短急尖,全緣或有裂齒,有柄或抱莖,耳狀,有粉霜。
萼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直立,淡綠色至黃色,花瓣倒卵形,基部漸窄成爪。長角果較粗短,長兩側壓扁,直立,頂端圓,果梗開展或上升,較粗。
產地生境:
白菜原分布中國華北,中國各地廣泛栽培。
C. 普通白菜在植物學分類中有什麼樣的地位
對白菜類蔬菜的植物學分類,國內外學者意見不很一致。林奈(1755)將中國南方的不結球白菜定名為Brassica chinensis L,已為舉世所公認。此後—些植物學家將大白菜、不結球白菜(白菜)、菜薹、白菜型油菜和蕪菁分別定為不同的種名:Brassica pekinensis,B.chinensis,B.pchinensis,B.campestris,B.rapa。但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發現它們都能相互雜交,按植物學種的定義,這些種類應屬於1個種。以後,曾勉和李曙軒(1942)、毛宗良(1942)將不結球白菜B.chinensis分為4個變種:即普通白菜var.communis(var.erecta),塌菜var.rosularis(var.atrovirens),油菜var.utilis(var.oleifera Makino),菜花(即菜薹)var.pchinensis(Bailey)。1978年李家文把大白菜、不結球白菜、烏塌菜和菜薹並為1個種,將大白菜和不結球白菜分屬為2個亞種,而將烏塌菜和菜薹列為不結球白菜亞種的2個變種。1980年林維申建議將不結球白菜分為6個變種,即保留曾勉、毛宗良的4個變種外,增加了薹菜var.tai-tsai和馬耳黑var.nipponsinica。
此後,曹壽椿、李式軍(1982)的研究結果與上述觀點基本一致,認為不結球白菜在植物學分類上應屬於芸薹的亞種之一(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根據不結球白菜的形態特徵,將不結球白菜(白菜)亞種分成如下6個變種:
1.普通白菜(小白菜)這是在中國廣泛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植株直立或半開張(葉柄與地面的夾角在45°~70°間)、高矮不一。葉片形態變異繁多,葉柄有長梗、短梗,白梗、青梗,圓梗、扁梗等;葉形有板葉、花葉,近圓形、長橢圓形、卵圓形、長卵形、倒卵形等;葉面有光滑,不同程度皺縮;葉色有淡綠、綠、深綠和不同程度的紫紅色等;葉緣有不同形式的翻轉等(圖5-1)。
各種普通白菜
1.矮抗青 2.南京矮腳黃 3.北京青幫油菜 4.泰州青梗油菜 5.南通雞冠菜
從所適應的栽培季節來說,有適宜冬春季栽培、春季栽培、夏季栽培……的各種不同生態型品種。
2.烏塌菜這類蔬菜栽培面積不大,大致可分為塌地型和半塌地型兩類。塌地型:植株外葉緊貼地面,植株高度為5~15cm左右,如江蘇省的常州烏塌菜,上海市的上海小八葉、中八葉和大八葉等。半塌地型:植株不完全塌地,葉柄與地面成30°~45°夾角,株高15~25cm。如江蘇省的南京瓢兒菜,安徽省的合肥黃心烏、黑心烏,江西省的烏白菜和四川省的成都烏腳白菜等(圖5-2)。
烏塌菜
1.上海小八葉 2.上海黑葉油塌菜
這類蔬菜抗寒性強,多於秋冬播種,春季供應市場。
3.菜薹菜薹亦稱「菜心」,主要食用花薹及部分葉片。植株開展或半直立。葉片較小,綠色或紫紅色,葉形卵圓或近圓形,葉緣多為波狀或有不規則鈍鋸齒,基部深裂或有少數裂片;葉柄較長,具有狹葉翼;花莖葉為卵圓至披針形,具有短柄或無柄;葉柄、葉脈和花薹為綠色或紫紅色。又可分為綠菜薹和紫菜薹兩種(也有學者將其分歸為兩個變種,即:var.pchinensis Bailey和var.purpurea Bailey)。
(1)綠菜薹 花莖、葉片均為綠色或黃綠色。腋芽萌發力因品種和栽培季節不同而異,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萌發力。中國長江以南普遍栽培,依成熟期不同分為早、中、晚熟品種。早熟種如廣東省的廣州四九菜心,廣西自治區的桂林、柳州早菜心等。中熟種如廣東省的廣州青柳葉菜心,廣西自治區的桂林、柳州中菜花等;晚熟種如廣東省的廣州三月青菜心、大花球菜心、廣西自治區的柳葉晚菜花等。
(2)紫菜薹 花莖、葉柄與葉脈均為紫紅色,葉片濃綠或稍帶紫紅色。腋芽萌發力強,可連續多次收獲。按成熟期不同分為早、中、晚熟品種。早熟品種如湖北省的武昌十月紅、四川省的成都尖子紅油菜薹、江蘇省的南京紫菜薹等;中熟品種如四川省的成都二早子紅油菜薹等;晚熟品種如湖北省的武昌胭脂紅、四川省的成都陰花油菜薹等。另外,湖北省的武昌洪山紫菜薹也是著名特產,其品種分化較大,有不少類型。
4.薹菜植株冬前塌地,立春後直立生長,株型半開張。葉片長卵形或倒卵形,葉緣全緣或基部深裂,葉色多深綠、黑綠,亦有黃綠,花莖葉為抱莖。根系發達,秋冬播種,春季形成肥大圓錐形根。薹菜耐寒和耐鹼能力較強,是很有發展潛力的越冬菜類之一(圖5-4)。
棗庄麻葉薹菜
依據生育期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早中熟和晚熟兩種類型。早中熟類型一般早秋播種,秋末冬初收獲,3月上中旬抽薹;晚熟類型多在晚秋播種,次年初春收獲,3月下旬至4月上旬抽薹開花。早中熟品種如江蘇省的徐州燥薹菜、山東省的濟南花葉薹菜等;晚熟品種如江蘇省的徐州笨薹菜(黑獅子頭)、山東省的泰安圓葉薹菜等。
5.多頭菜植株初生塌地,其後斜展,株高30~40cm。初期由短縮莖環生塌地葉數十片,以後由葉腋間又可生出腋生葉數十片。初生葉較大,多為板狀或花葉,葉片較厚,葉色綠、深綠或黑綠,葉柄多為半圓梗;腋生葉大小不一,性狀同初生葉相似,每株數十至數百片以上。根據抽薹早晚可將其分為:
(1)早春種 一般晚秋播種,翌春3月抽薹,早春採收供應,如江蘇省的南通馬耳黑菜等(圖5-5)。
南通馬耳菜
(2)晚春種 多在晚秋播種,翌春4月抽薹,如江蘇省的南通四月不老等。
6.油菜這一類是以種子榨油為主,或為菜油兼用種。如江蘇省興化縣的瓢兒白油菜等。
D. 那種長的像大白菜的植物是什麼葉子層層圍住像一大朵花的.通常有淺黃和紫色兩種
羽衣甘藍是十字花科芸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稱綠葉甘藍、牡丹菜,是甘藍原始形態的變種。羽衣甘藍原產希臘,在歐洲栽培普遍。近幾年,北京地區從歐美、日本等地引進,開始作為一種特菜栽培。 羽衣甘藍在營養生長期莖較短、粗且堅硬,到第二年生殖生長時期抽薹開花時,裂片互相覆蓋面似皺褶,有些品種的裂片捲曲有如西蘭花的小花苞。葉的顏色也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有葉色紫紅、鮮紅或紅中間綠,形狀如蓮花的觀賞品種,作為食用栽培的一般為綠色。羽衣甘藍 (北京綠東方農業技術研究所) 羽衣甘藍是十字花科芸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又稱綠葉甘藍、牡丹菜,是甘藍原始形態的變種。羽衣甘藍原產希臘,在歐洲栽培普遍。近幾年,北京地區從歐美、日本等地引進,開始作為一種特菜栽培。 羽衣甘藍在營養生長期莖較短、粗且堅硬,到第二年生殖生長時期抽薹開花時,裂片互相覆蓋面似皺褶,有些品種的裂片捲曲有如西蘭花的小花苞。葉的顏色也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有葉色紫紅、鮮紅或紅中間綠,形狀如蓮花的觀賞品種,作為食用栽培的一般為綠色。 羽衣甘藍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B2及多種礦物質,特別是鈣、鐵、鉀含量很高。其中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每100克嫩葉中維生素C含量達到153.6~220毫克,在甘藍中可與西藍花媲美。其熱量僅為209焦耳,是健美減肥的理想食品。羽衣甘藍可以連續不斷地剝取葉片,並不斷地產生新的嫩葉,其嫩葉可炒食、涼拌、做湯,風味清鮮,烹調後保持鮮美的碧綠色。 一、生物特徵 1.植物學性狀 羽衣甘藍植株高大,根系發達,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層。莖短縮,密生葉片。葉片肥厚,倒卵形,被有蠟粉,深度波狀皺褶,呈鳥羽狀,美觀。花序總狀,蟲媒花,果實為角果,扁圓形,種子圓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羽衣甘藍喜冷涼溫和氣候,耐寒性很強,經鍛煉良好的幼苗能耐一12度的短時間低溫,成長株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露地栽培能經受短時幾十次霜凍而不枯萎,但不能長期經受連續嚴寒,采種株需在2度~10度溫度下30天以上才能通過春化抽薹開花。種子發芽適溫為18度~25度,植株生長適溫20度~25度,能在夏季35度高溫中生長,但在高溫季節所收獲的葉片風味較差,葉質較堅硬,纖維多。羽衣甘藍較耐陰,但充足的光照葉片生長快速,品質好。采種的植株要在長日照下抽薹開花。對水分需求量較大,乾旱缺水時葉片生長緩慢,但不耐澇。對土壤適應性較強,而以腐殖質豐富肥沃沙壤土或粘質壤土最宜。在肥水充足和冷涼氣候下生長迅速,產量高,品質好。在鈣質豐富、pH值5.5~6.8的土壤中生長最旺盛。栽培中要經常追施薄肥,特別是氮肥,並配施少量的鈣,有利於生長和提高品質。 二、名優品種介紹 1.觀賞品種—一花羽衣甘藍 花羽衣甘藍是原產歐洲的十字花科植物,經過多年篩選種植後,日本易名為葉牡丹,寓意為祝福。葉牡丹株形美觀,容易栽培,觀賞期長,冬季11~12月均可觀賞,最適於花壇冬季美化和盆栽,也可作切花與其它裝飾。播種期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定植期8月中下旬,觀賞期11~12月。定植株距25厘米~30 厘米,行距50厘米,肥料以底肥為主,追肥在10月上旬進行。 1.食用栽培種 1)東方綠嫩 從國外引進,植株中等高,生長旺盛,葉深綠色,無蠟粉,嫩葉邊緣捲曲成皺褶,嫩綠色,品質極佳,耐貯存,耐寒,耐熱,耐肥,晚抽薹,採收期長。可春秋露地栽培,也可以在冬季於溫室或陽畦栽培。從播種至始收約50天。春播如果管理較好,可一直延續採收,產量很高。 2)阿培達 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良種。植株中等高,葉藍綠色,捲曲度大,外觀豐滿整齊,品質細嫩,風味好,其抗逆性很強,可春秋露地栽培,也能用於冬季保護地栽培,產品經加工後能保洲綠的顏色和獨特的風味。 3)科倫內 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早熟種.植株中等高,生長迅速而整齊。該品種耐寒力強,耐熱,耐肥水。一般於3月中旬播種,加強管理,可陸續採收至9月下旬,優質高產。 三栽培技術要點 1.栽培季節 1)露地春播 2月中下旬保護地育苗,苗齡35~40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露地,定植後約25~30天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收獲。 2)露地秋播 6月下旬遮陽防雨播種育苗。苗齡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始收。 3)冬春日光溫室栽培 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種,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定植,10月下旬至翌年3月收獲。 4)春改良陽畦栽培 1月上旬至中旬播種,2月上旬至下旬定植,3月下旬至6月收獲。 2.栽培技術要點 1)育苗移栽 根據不同季節栽培選用育苗場地。春季栽培,育苗一般在1月上旬至2月下旬於日光溫室內進行,播種後溫度保持在20度~25度。苗期少澆水,適當中耕鬆土,防止幼苗徒長。播種後25天幼苗2~3片葉時分苗,幼苗5~6片葉時定植。夏秋季露地栽培6月上旬至下旬育苗,氣溫較高應在育苗床上搭遮蔭棚防雨,注意排水。 2)定植 羽衣甘藍耐瘠耐肥,在瘠薄土地能生長,但產品品質差,易老化。所以,要獲得優質產品宜選擇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作100~120厘米的小高畦,定植時間按各季節確定范圍。 3)田間管理 澆定植水後中耕,過5~6天澆緩苗水,地稍干時,中耕鬆土,提高地溫,促進生長。以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夏季不積水。生長期適當追肥,並且每採收1次追1次肥。注意防治菜青蟲、蚜蟲和黑斑病。 4)採收 從播種至採收約55~65天,從定植到採收要25~30天,外葉展開10~20片時即可採收嫩葉食用,每次每株能采嫩葉5~6片,留下心葉繼續生長,陸續採收。一般每隔10~15天採收一次。晚春、夏季如管理得好,又無菜青蟲為害,可採收至初冬。秋冬季稍經霜凍後風味更好。在夏季高溫季節,葉片變得堅硬,纖維稍多,風味較差,故要早些採摘,而從早春、晚秋。冬季等冷涼季節來收的嫩葉品質、風味更佳。
E. 白菜是植物的哪個部位
白菜是植物的食用部分。白菜俗稱大白菜是這種植物的名稱。食用部分是葉子帶葉柄。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常全株無毛,有時葉下面中脈上有少數刺毛。基生葉多數,大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寬倒卵形。
寬不及長的一半,頂端圓鈍。邊緣皺縮,波狀,有時具不顯明牙齒,中脈白色,很寬,有多數粗壯側脈,葉柄白色,扁平,長5-9厘米,寬2-8厘米,邊緣有具缺刻的寬薄翅。
白菜簡介
白菜原分布於中國華北,中國各地廣泛栽培。白菜比較耐寒,喜好冷涼氣候,不適於栽植在排水不良的粘土地上。白菜營養豐富,菜葉可供炒食、生食、鹽腌、醬漬,外層脫落的菜葉尚可作飼料,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北方俗稱大白菜,南方俗稱黃芽菜。為十字花科植物結球白菜的葉球。莖扁闊而顏色雪白,葉青,面上有許多細白莖冬種春長,高達兩尺,開黃色,味道鮮美。
F. 白菜屬於什麼植物
白菜,十字花科芸苔屬,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四十至六十厘米,常全株無毛,有時葉下面中脈上有少數刺毛。原產於我國北方,是葉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藍的栽培變種結球甘藍,即「圓白菜」或「洋白菜」。引種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屬二年生草本,高可達60厘米,全株無毛,基生葉多數,大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寬倒卵形,頂端圓鈍,邊緣皺縮,波狀,葉柄白色,扁平,花鮮黃色,萼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直立,淡綠色至黃色;花瓣倒卵形,果梗開展或上升,種子球形,棕色。5月開花,6月結果。
G. 白菜是什麼植物
屬種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白花菜目
Brassicales
科:
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屬:
芸薹屬
Brassica
種:
蕪菁
B.
rapa
亞種:大白菜
B.
r.
pekinensis
簡述
芥屬(Brassica)蔬菜,學名Brassica
pekinensis。葉可食。
十字花科芸薹屬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結球及不結球兩大類群。
兩種廣泛栽培的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植物的統稱。北京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又稱大白菜、結球白菜;葉淺綠色,有皺,葉球抱合緊密。其中一個類型天津白菜,葉球細長,圓柱狀,高約45公分(18吋)。白菜在美國久已栽培,用作沙拉蔬菜。納帕白菜(Napa)與之相似,但葉球較短較粗,高30公分(12吋)。中國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又稱中國芥菜、小白菜、不結球白菜;葉光澤,深綠色;葉柄厚,白色,脆;不形成葉球;黃色的菜心尤受歡迎。所有白菜均味美鮮嫩,故能與許多食物搭配食用。韓國泡菜是到處可見的食品,常用白菜製成。
白菜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蔬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菜中之王」的美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由芸薹演變而來。以柔嫩的葉球、蓮座葉或花莖供食用。栽培面積和消費量在中國居各類蔬菜之首。
H. 請問,有種植物像白菜,葉子上有褶皺,這叫什麼名字
生菜吧
生菜,葉用萵苣的俗稱,又稱鵝仔菜、嘜仔菜、萵仔菜,屬菊科萵苣屬。
I. 白菜是植物的什麼部位
白菜(俗稱大白菜)是這種植物的名稱。食用部分是葉子帶葉柄。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常全株無毛,有時葉下面中脈上有少數刺毛。基生葉多數,大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寬倒卵形,長30-60厘米,寬不及長的一半,頂端圓鈍,邊緣皺縮,波狀,有時具不顯明牙齒,中脈白色,很寬,有多數粗壯側脈;葉柄白色,扁平,長5-9厘米,寬2-8厘米,邊緣有具缺刻的寬薄翅。
J. 大白菜是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是蟲煤植物嗎我們吃的是它的莖還是葉,還是莖葉都吃能產生果實嗎
雙子葉啊,葉脈是網狀的一般都是雙子葉植物。主要靠風傳粉的,一棵開花就幾百朵都讓蟲子傳粉得累死。白菜葉白菜梆子不是都能吃嗎。開完花能結種子啊,沒種子拿什麼種啊。雖然已經過了你考試時間了,但是學習不是死記硬背的,多觀察實踐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