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定托
Ⅰ 黑骨茶盆景養護的方法,你知道多少
黑骨茶的萌芽力是很強的並且發根快,所以基本上干、托、根都可以專一次截到位的。樹屬樁在截好了以後可以用清水對它浸泡24個小時以後再用河沙來種植,然後放置在半陰的地方,並且是要保持它干身濕度的,然後在20天以後他的截口就可以看見黑色液體的分泌了,幾天以後就可以萌芽了,到了60天就能夠看見新根了,所以它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
黑骨茶在成活了以後就可以把它移放當陽通風的地方了,可以對它施淡肥水,這樣可以促使根旺枝壯了,而在秋分以後可以按它的造型來對它進行相對應的定托,把不需要的枝條全部都剪去,讓它的養分可以集中到造型枝條上去,黑骨茶的根系在長大以後就很喜歡肥料,由此我們也就可以適當的為它加大肥料了,盆面需要我們長期的施放腐熟的農家肥,這樣就可以讓每次的淋水的時候把它的養分慢慢的溶解掉了,更加的有利於樹樁的吸收呢。
淋水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大幹大濕、不幹不淋、淋必淋透的原則,在小雪以後要停止施肥,還要完成一個生長周期的管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整個生長周期以內,不要因為肥水的短缺而出現了它生長遲緩的現象了。這樣的一個管理才能是最好的一種管理。
Ⅱ 秋楓的價格及盆景製作方法
用秋楓製作盆景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不過秋楓盆景成品比較高昂,所以學習一些盆景製作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如何養活秋楓新樹樁
1、秋楓屬於常綠植物,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因此要人為使其進入休眠狀態後,才能挖掘起苗。在移植前,要採取重截枝幹多摘葉的方法,使植株進入半休眠至休眠狀態。
2、秋楓是屬於管理粗放易於生根的植物,因此可以採取裸根或少根的方式起挖。
3、挖掘後的秋楓樹頭,不能暴曬和風吹,要做好防蒸發措施,噴上充足的水分,並蓋上遮陽帆布。
4、挖掘後的秋楓樹樁,放置的時間不能超過兩天,並且在三天內運送到栽植地,保證樹樁鮮嫩程度。如果放置的時間過長,樹皮失水嚴重,樹皮變脆,這樣的樹樁很難發根,相當於木頭了。
5、樹樁運到栽植地後,要抓緊時間栽植,首先把遮陽帆布掀開,防止樹頭長時間缺氧。栽植前最好先淋透充足的水分。
6、在新樁養護過程中,要懂得分別真活和假活。如果不注意防風和水分澆得過多或過少,這樣的秋楓樹頭一旦遇上大風和雨後暴曬時,會忽然萎縮乾枯死亡,這樣就稱之為假活。
二、秋楓樹樁盆景造形修剪技法
1、確定樹樁的最佳觀賞面,因為不同的觀賞面可產生不同的造型形式,不管哪個觀賞面都以不遮擋或少遮擋莖干為原則,樹樁主要的觀賞部位是蒼老形態的莖干。
2、常見的秋楓造型形式有兩大類:叢林式盆景和枝托式盆景,這兩大類的選用要依據樹樁的莖干特點而定,如果是多兄弟干、莖干長度和粗細較均勻、莖干直立、沒有明顯的主次乾的情況下,選用叢林式盆景的造型法。
3、枝托式盆景定托:從下往上去掉不需要的枝條,盡可能保留原有托位。從下往上的托位是一托比一托短,鄰托方向互補,隔托可做呼應,底托和頂托配合。
4、枝托式盆景造托:藉助膠蔑、長竹片和鐵釘將托位定好方向,不管哪個方向的托位均須橫向生長成球狀。
5、從林式盆景造型相對簡單,從下往上去掉枝幹,只保留頂部的枝條用以造托,頂部枝條的托位也是需要互相配合,這樣才能前後左右出托均勻。
三、2015年秋楓價格參考表
秋楓(地徑6-7CM
110元/棵)--柳州露塘景園苗木
秋楓(米徑5CM
冠幅150CM
15元/棵)--廣東綠鑒苗木園藝場
秋楓樹(米徑8-9CM
電議元/棵)--廣西綠林生態苗木種植園
秋楓(米徑5CM
高度300CM
冠幅50CM
地徑7CM
40元/棵)--南育花木場
秋楓(米徑12CM
高度600CM
冠幅250CM
600元/棵)--強記花木
秋楓(高度30-100CM
電議元/棵)--荔浦縣松林綠化
秋楓(米徑8CM
冠幅200CM
85元/棵)--廣東綠鑒苗木園藝場
秋楓(米徑3CM
高度250CM
冠幅50CM
地徑5CM
10元/棵)--南育花木場
秋楓小苗(高度120CM
0.8元/棵)--秦先生
秋楓樹(米徑7-8CM
電議元/棵)--廣西綠林生態苗木種植園
秋楓(米徑3CM
11元/棵)--廣東省普寧市寶豐花木場
秋楓(米徑10CM
冠幅200CM
90元/棵)--廣東綠鑒苗木園藝場
看來要製作一盆秋楓盆景也並非一件易事啊,需要注意的細節還是挺多的,怪不得市場上的秋楓盆景價格都比較昂貴呢。說起來,學會製作秋楓盆景也等於是學習到了一門技藝了呀。
Ⅲ 盆景如何修剪更合乎美的規律
修剪是手段,如何修剪更合乎美的規律,值得探求,當然其間每個人的性格、氣質、修養的不同,審美取向不可能統一,但盆景既作為一項藝術門類,自有與之相應且共同遵循的法則,必須掌握其結體構架中枝條的刪與留所涵蓋的比例、角度、外廓審美因素在整體修剪中的應用。
1.留枝定托、刪除贅枝。樁坯培植,枝芽叢生,刪留不確定,難以下剪,或構思創意有失偏頗,導致錯剪,其雖可調整,但卻延長蓄枝及其造型的時間,因為定托是結體構架的前提,應據樁材直、斜、曲、卧、懸、臨水等個性特徵,溶入作者構思意象,留枝定托,刪除所有雜枝贅芽,集中養料,蓄養所留枝,以期盡早進入修剪,製作環節。
2.比例協調、修剪考究。枝托蓄養瘋長,何時修剪,剪到什麼位置,應有個粗細長短的對比,其貫穿於盆樹造型製作的始終,相關於盆樹結體構架的各個部位。其間有枝與乾的比例,枝托彼此間的比例,枝托內部主、次脈的梯級對比等等,都須在剪前明確,胸有成竹,意在剪前,這樣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角度取向,精確細剪。枝芽的角度、枝椏歧出走向、相互間的參差錯落,體現枝托在空間上下左右伸縮迴旋,角度選擇不當,盡管可通過蟠扎彌補,但畢竟不如自然狀態,所以在選擇芽點角度時,不能只顧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對該枝走向、空間狀態,以及與其它枝托等相互關系,不僅要明確,而且要「超前」構思,有所判斷,避免機械、呆板、模式化。
4、外廓制控,整合修剪。外廓顯示盆樹總體樹態,即所謂通常所說的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構圖等。在此,個別枝梢的長短應服從於整體,把握點、線而融於整體面之中。整體觀察,局部修剪,全面調整,此時盆樹基本上趨於豐滿成熟,屬於造型製作的收拾階段,其重心在於枝托的長短開合及外廊的整體關系。 總之,剪是操作可視的,如何剪是思維潛在的,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修剪,實際上如何剪除了把握植株特性外,很大程度上屬藝術審美范疇,絕非「剪」字可蔽之,就上述而言,也僅是修剪應涉及的幾個環節而已。
Ⅳ 水松盆景栽培有哪些方法
水松盆景栽培技術
2016-04-26 嶺南盆景
1、截干枝術:將地植水松挖起來,首先認真觀察樹胚的造型格局,如地下四面根系發達,可製作大樹盆景;根系前根較大,左右、後根細小,可製作大飄枝盆景;根系弱小的棵製作懸崖型和回頭型盆景。
製作大樹盆景的,樹干直徑在10~15厘米為宜,第一次截干在5月份最佳,在樹干離地面20~25厘米處,鋸斷樹干,將壞根去掉,用密底瓦盆種養,樹樁斜放在盆中填上泥土灌滿水,鋸斷面新芽發出後,選定其中粗壯的一枝保留下來,其餘剪除。1~2年後新苗長到樹下樁2/3大的時候,斷面基本癒合,樹下樁與樹上樁之間30度角曲位。第二次將全株樹挖起,用鋸在第一次鋸斷層面上20厘米處鋸斷,原第一次向左斜放盆中的,第二次向相反的方向放入盆中;第三次按照第二次的做法則可。經過三次截干,水松樹樁形成筍形而成曲線上升,樹干造型就達到目的了。
2、定托枝術:「石觀三面,樹觀四面」。盆景定托,枝抓要四面走向,枝托定位以品字形或不等三角形為基本原則,這有利於托與托之間、干與干之間留有較多的空間,便於虛實調節,增強空間的通透感和立體感。定植枝托要根據不同樹型進行分析,確定托位。一般情況下,第一枝托應在樹干1/3的高處留托最佳。第二、三、四、五托位,根據樹干高低而做決定。定托後,多餘的枝條要剪去。
定枝托之初就要從頭開始到頂托,以品字形向上遞減,其枝托走向應有前有後,有左、右、上、下的布局,顯現大自然的風貌。
定托「枝法三刀」。即枝托長到合適度,在枝托留一寸長處剪去,注意第二節要比第一節短。節度過長會顯得無力,失去氣勢。至朝天枝、下垂枝可在每枝托中留一二點襯托。剪後的第一節出新枝時,讓它換一個方向用銅線和鋁線捆紮枝條扭曲或跌枝或平枝、飄枝,待枝條定型後三個月左右可取去銅線,讓其自然生長。處理好前三刀是關鍵。枝法三刀,可使枝托造成一轉一曲,形成枝托有力,跌岩有勢,走向適中,使觀者有自然美的感受。
枝托出芽最好在凸位出現比較理想,凹位出芽是最忌諱的。有幾種枝條必須剪去,如:死曲枝(四角枝)、交叉枝、平行枝、重枝、倒後枝。枝條在延伸中,通過有節奏的長短曲直的交融,從整體布局上看,使枝托有實有虛、有爭有讓、有顧有盼、有聚有散、、有疏有密、有藏有現,能體現線條變化的節律感。成型後,便會顯出雄偉、古樸、典雅、生動剛柔結合的風格。
3、修頂枝術:嶺南盆景修頂在整體布局上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修頂與樹樁整體若不配,就失去了形神兼備,成了老鼠尾般的修剪,變得頭重尾輕,失去天然感,如修頂過重就會影響樹樁的氣勢。兩者都不可取,修頂枝法有三:其一、控制頂端的高度,在鎖定的位置上,剪去頂部,最好留成三叉狀的新芽,多長的芽去掉。待新芽長到合適的高度再剪去,三株變成六七株,相互相生,高度就鎖定了;其二、頂部走向跟著數頭走向,樹頭偏左側樹頂偏左;樹頭偏右樹頂偏右,形成上下呼應,顧盼傳情;其三、修頂結束時,以不等三角形,疏而有度為佳。
Ⅳ 山格木盆景的養護技巧
一、山格木的形態特徵
山格木有三個品種,分別為大葉、中葉和小葉,其中小葉為珍品,中葉為上品,大葉為一般品種。葉片對生,分布均勻,新葉為淺檸檬色,舊葉轉為翠綠色,葉老變黃隨之脫落,春秋季開淺綠色小花,結扁圓小果,花籽可種植,也可無性繁殖。枝幹在生長10年以上表皮開始逐漸脫落並出現明顯的「龍爪」紋,給人一種蒼勁脫俗,老如松柏的美感,極具觀賞價值,因而山格木素以「老樹嶙峋誰蒼勁,眾覽奇觀山格木」的美譽著稱於世。一盆樹干在4cm以上造型較好的山格木其市場價值不菲。由於人為野外的過度採掘,目前3cm以上枝乾的野生山格木品種已極為罕見。
二、山格木的生長習性
山格木畏寒喜暖,喜半陰陽,忌強光。用含微酸性的植料土壤混合細沙作介質,種植在半陰、空氣濕度較高,氣溫介符於22℃至28℃環境下其長勢良好。每年陽歷三月至十月前這段時間為山格木的生長旺盛季節。山格木由於皮薄根細,儲水能力差,因而最忌吹乾燥的北風。在嶺南地區,每年農歷十月底十一月初天氣轉涼,氣溫下降,北風不期而至,此時山格木開始進入休眠狀態同時也逐步停止生長。
三、山格木的初植、換盆、定植技術要求
每年清明前後,氣溫開始逐漸回暖,在山格木春芽萌發之前,選擇這個時候植樁、換盆是最好時機。選樁材種植時應選擇樹干表皮新鮮,根系完整的為佳,大水的樁材更佳容易種活。樁材種植宜用細的干凈河砂作介質,直接種在粗瓦盆中或地面上,並用塑料薄膜或乳膠將樁材剪口封好,以防失水,然後放置在有散射陽光的通風涼爽環境下,保持盆沙濕潤,每天早、午、晚噴灑將樹干淋濕。在正常情況下,一個月後山格木便會萌發新芽正常生長。新樁成活後不要隨便移動,另外第一年不要急於抹芽截枝,應讓萌發的新枝長多長旺,以促進根系快速生長以利於吸收養分。第二年若植株生長旺盛,可適當疏枝定托,但不要將留取的枝條截得過短,應留稍長有葉片的枝托,讓枝條長粗促進樁材皮層長厚,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其縮枝。在進入第三年,正常生長的枝條均已長到一定的粗度,這時可換盆定植,換盆時要選擇陰天或下雨天,不可在強光高溫下操作,將粘附根部的泥土小心剔除,剪除腐根,盡量不要傷及須根,留泥頭然後用土沙3:7比例種植,盆底排水口用塑料細目網鋪設以利排水。
Ⅵ 盆景造型前哪些准備工作
盆景造型前准備工作有哪些?
小編認為樹木盆景造型前,根據手中現有的素材展現(因材制景、遮醜揚美)最美的角度,最佳的姿態以外,還要選擇最佳的時間(季節)、方法(造型)、工具和立意構思。

盆景三要素:盆、景、幾。
盆景是門綜合學科,即盆景組成部分中的景除樹木素材外,還有石、土、水、點綴擺件、苔蘚配草等。常見的盆景以突出樹為主,景為近景小景,多數只用盆和土作配景材料,偶用配石、擺件、苔蘚等裝飾。
圖文源自網路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
文章有微型盆景大賣場提供
歡迎盆友投稿、交流,合作。
微信號:15189011297(結交天下盆友,歡迎加微信聯系)
關註上方公眾號或搜索公眾號:微型盆景大賣場
歡迎關注公眾號查閱更多關於盆景的精彩內容
Ⅶ 怎麼修剪盆栽
1、首先盆栽修剪需要看花盆的大小,花盆大需要把盆栽修的大一點,如果盆栽小的話花。修剪的只要少一點。
2、如果是葉子比較細小的數字,可以把它修剪成圓形,修剪成圓形的話,可以先從兩邊開始修剪,兩邊稍微修剪成橢圓一樣,然後再從頂端開始進行修剪
3、修剪完之後,需要對修剪後的部分進行澆水,這樣子葉子才不會枯黃。
盆栽修剪技巧
1、一根枝條,一般在其左右兩側都有芽眼,如欲使枝條向右側發展,就在欲留枝條理想長度的右側芽眼前方把枝條剪斷。因為樹木的芽有頂端生長優勢規律,在枝條頂端的芽生長最快,在右側芽眼的新枝生長後,就達到向右側發展的目的了。
2、如果修剪時不看枝條頂端芽眼趨向而隨便修剪,當新枝長出後才發現,按樹勢應向右側發展的,結果卻向左側發展了。為達到預期目的,還得進行蟠扎,既費工又費料,蟠扎出來的枝條也不自然。
Ⅷ 我的一棵盆景老樁一年半沒發芽也不死,怎麼辦、
樹樁種好後淋一次透水置陽光下,每天向樹干噴水4次至5次,萌芽前不淋水。萌芽後泥土過於可淋—次水.以泥土梢干為好。一般30天萌芽,90天左右重萌二次芽。樹樁二次萌芽後減少噴水次數,如果烈日下新芽不萎縮,葉厚,有光澤.則說明樹樁已長新根,育樁成功。樹樁成活後逐步過渡到常規管理,半月施淡肥水一次.讓新萌芽瘋長。立秋後進行定托,把不需要的非造型樹芽剪除,讓養分集中到造型枝上.加速生長。對一些半年後不死不活的樹樁,只要樁根末爛,把樁起出,用自來水沖洗後另用新土種植,可促發新根.有利成活。
只要尊重自然規律,掌握好陽光、濕度、溫差三者之間的關系,就能有效地提高育樁的成店率。有些樹樁在春季發芽後,過段時間就枯死了,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是樹樁的假活現象,即樹樁上的芽是靠樹身的營養,而樹樁本身根本沒有發根,這種樹是種不活的。扒開土後根或漚爛或發霉。
其實注意不要遇到以下幾點就會容易養活:
(1)盆土過濕。春天,氣溫逐漸上升,正是萌發新葉、新根的時候。這時如果盆土過濕,持續處於飽和狀態,根系就會因缺少氧氣而腐爛死亡。在春天,盆土以偏干為好。
(2)樹樁長期乾燥。許多人認為春天空氣濕度大,不必對樁景進行葉面噴水養護。但春天氣溫回升快,風又大,水分蒸發特別快,而且植物在春季往往是先長葉後發根,根系吸收的水分往往供應不了植物體對水分的需要。因此,春季易發生枯梢,嚴重的還會引起植株枯死。要經常向樹身噴水(或套袋,可戳幾個洞通風),並同時注意使盆土保持適當的濕度。
(3)天氣不穩定。春天常常忽冷忽熱,天氣變化極不穩定。過早地將植株搬到室外,這是春天樹樁枯死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春天不要急於將盆景搬到溫室外,而一定要等氣溫穩定後再將樁景移到室外。
(4)急於施肥。這是造成樁坯春季枯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很多人怕植株養分供應不上,因此急於施肥。其實不然。春天,剛剛萌發的新根,特別是剛上盆的樁坯,還不能正常地吸收水肥。如果這時施肥,不但所施用的肥不能被植株吸收利用,還會將嫩根燒死。
(5)急於曬陽光。剛上盆的新樁一長出葉,有些人就急於將它放於陽光下,這是造成上下水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春天,樹樁萌芽消耗的是樹樁自身的水分和養料,一旦放於陽光下,就加快了蒸騰作用,極易引起樹體失水。因此,新上盆的樁坯一定要放在陰涼通風處養護,直到樹木生長徹底恢復後,方可逐步移到陽光下。
(6)移動盆景盆過多。植物具有向光生長的特性。如果光照紊亂,就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因此樁坯不宜經常移動或變換方向。
Ⅸ 怎樣才能讓盆景老枝發新芽呢
樹樁種好後淋一次透水置陽光下,每天向樹干噴水4次至5次,萌芽前不淋水。萌芽後泥土過於可淋—次水.以泥土梢干為好。一般30天萌芽,90天左右重萌二次芽。樹樁二次萌芽後減少噴水次數,如果烈日下新芽不萎縮,葉厚,有光澤.則說明樹樁已長新根,育樁成功。樹樁成活後逐步過渡到常規管理,半月施淡肥水一次.讓新萌芽瘋長。立秋後進行定托,把不需要的非造型樹芽剪除,讓養分集中到造型枝上.加速生長。對一些半年後不死不活的樹樁,只要樁根末爛,把樁起出,用自來水沖洗後另用新土種植,可促發新根.有利成活。 只要尊重自然規律,掌握好陽光、濕度、溫差三者之間的關系,就能有效地提高育樁的成店率。有些樹樁在春季發芽後,過段時間就枯死了,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是樹樁的假活現象,即樹樁上的芽是靠樹身的營養,而樹樁本身根本沒有發根,這種樹是種不活的。扒開土後根或漚爛或發霉。
Ⅹ 盆景修剪口訣內容是什麼
三剪三不剪。
剪遲不剪早:初春樹木萌芽前剪枝,此時空氣溫度大一些,加之較短時間內就會萌發新芽,故無枝條乾枯之虞。與冬剪相比,春剪也並沒有其他害處。杜鵑、梅花等春季開花的樹木,還必須再晚一些,待開罷花以後再剪枝,否則剪除了花枝就事與願違了。
剪粗不剪細: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對尚未木質化的新枝進行短剪,希望當年再長出側枝,然後再剪,一年內剪兩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幾級枝托。
剪肥不剪瘦:對枝進行短剪後,枝托上很長時間不發新芽,即使發了芽,側枝生長也不旺盛,這是因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壯芽,快長新枝。用肥量在不至產生肥害的前提丅多多益善,在生長旺季,可以間隔著澆一次水、澆一次肥。
(10)盆景定托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有些樹種枝條未木質化時修剪,並不能發側枝,卻從剪斷處發芽繼續向前生長,形成不了角度,如枸骨。
強行剪枝成托會使作品失勢。女貞、水楊梅等樹種,嫩枝剪後是可以發側枝的。但也不宜這樣做。枝條短剪成托,必是預定了枝托的長度,設想作品成型後,枝托的長度無大的變化。
如果成托的枝細嫩,就會繼續較快地生長。這樣以來,幾級枝托的長度就會大大超過預定長度,顯得比例失調。整個樹勢纖細、單薄,而且無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