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紅魚棘盆景

紅魚棘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6-09 22:16:54

❶ 紅魚就是加吉魚嗎

鯛魚又叫加吉魚、班加吉、加真鯛、銅盆魚。加吉魚屬於魚綱,鯛(SeaBream)科。體高側扁,長五十厘米以上,體呈銀紅色,有淡藍色的斑點,尾鰭後綠黑色,頭大、口小,上下頜牙前部圓錐形,後部臼齒狀,體被櫛鱗,背鰭和臀鰭具硬棘。中國沿海均產,但以遼寧大東溝,河北秦皇島,山東煙台、龍口、青島為主要產區。

加吉魚分紅加吉和黑加吉兩種,紅加吉的學名叫真鯛,黑加吉即黑鯛。有關加吉魚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來到登州(山東蓬萊)。一天,他擇吉日渡海游覽海上仙山(現今的長山島),在海島上品嘗了長相漂亮味道鮮美的魚之後,便問隨行的文武官員,此魚何名?群臣不敢胡說,於是作揖答道:「皇上賜名才是。」太宗大喜,想到是擇吉日渡海,品嘗鮮魚又為吉日增添光彩,為此賜名「加吉魚」

一夫多妻
鯛魚實行了「一夫多妻制」。它們一般以一二十條組成一個大家庭,由一個雄魚為「一家之主」,其餘的都是它的妻子。如果雄魚死了,雌魚就會顯得六神無主,慌亂不堪。但沒過多久,便有一條最強壯的雌魚會變成雄魚,充當新「丈夫」。一條雄鯛魚死了,「妻子」們悲傷地在它的周圍游動著。游著游著,其中一條體魄健壯的「妻子」由雌性變成了雄性,充當「一家之主」,帶領眾「妻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由雌變雄
為什麼鯛魚會由雌變雄呢?原來,雄鯛魚身上長著鮮艷的色彩,這種色彩在水下發出特殊的信號。雌魚對這種色彩十分敏感,一旦雄魚的光色消失,身體最強壯的雌魚神經系統首先受到影響,隨即在它的體內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使卵巢消失,精巢長成,鰭也跟著變大了,就變成了一條雄魚。

加吉魚來歷

據《史記》、《漢書》記載,漢武帝即帝位後,曾經八次巡幸東萊郡,歷時二十三年。有一次,從長島返回陸地時,漢武帝站在船頭興致勃勃地觀賞著大海的美麗景色,忽然一條金紅色的大魚蹦到了船上。魚為吉祥之物,漢武帝非常高興,立刻讓隨員揀來觀賞,並詢問此為何魚?大家面面相盱,無人能說出此魚的名稱來歷。當時正好太中大夫東方朔亦在船上,漢武帝下令急招東方朔。東方朔急急忙忙來到跟前,仔細一瞧,這魚他也不認識。這一下全船的人可傻眼了,漢武帝也面露不悅之色。東方朔不愧為見多識廣、機智過人的大學問家,眼睛一眨,高聲說道:「此魚謂之加吉魚!」眾人非常詫異,齊聲高喊:「願聞其詳!」東方朔笑迷迷地說:「今天是皇上的生日,此為一吉;此魚自動現身,寓意豐年有餘,又為一吉;兩吉相加謂之加吉,那麼此魚就該叫加吉魚。」大家聽後齊聲叫好,漢武帝也捻須稱是。從此以後,真鯛魚又叫「加吉魚」。

❷ 紅魚帶黑斑點兒屬於啥魚

描述太模糊,可能是地圖魚
地圖魚別名尾星魚、豬仔魚。體形較大,成魚體長可達30厘米,長橢圓形,頭大,嘴大,現已有幾種不同變種。地圖魚體形魁梧,寬厚,魚體呈橢圓形,體高而側扁,尾鰭扇形,基本體色是黑色、黃褐色或青黑色,體側有不規則的橙黃色斑塊和紅色條紋,形似地圖(圖2 -125)。成熟的魚尾柄部出現紅黃色邊緣的大黑點,狀如眼睛,可作保護色及誘敵色,使其獵物分不清前後而不能逃走。因體色暗黑,又稱黑豬魚;其尾鰭基部還有一中間黑、周圍鑲金黃色邊的圓環,游動時閃閃發光,因此,又叫尾星魚。地圖魚的背鰭很長,自胸鰭對應部位的背部起直達尾鰭基部,前半部鰭條由較短的鋸齒狀鰭棘組成,後半部由較長的鰭條組成;腹鰭長尖形;尾鰭外緣圓弧形。地圖魚色彩雖然單調,其形態卻很別致,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同時它的肉味道鮮美,具有食用價值。據介紹,地圖魚經人工養殖後,很有感情,當人們走近水族箱時,它會游過來,表示歡迎。地圖魚在弱酸性、中性和微鹼性水中都能正常生活,水溫要求22 ~26°C。喜食活餌,貪食,不宜和小型魚類混養。該魚反應敏捷,游泳快,捕食機靈准確。12月齡性成熟,產卵用水族箱水溫為26°C左右,需光滑的石塊或瓷碟、盆作附卵物,受精卵經36 ~42小時孵出魚苗,再經1周左右可自由游泳覓食。在親魚護幼期間應適當投喂飼料,以免親魚飢餓吞食魚苗。

❸ 半夜撿到紅魚好嗎

是好的,撿到魚是好的徵兆,年年有餘,家裡有魚,生活無憂無慮。
紅魚一般指紅鰭笛鯛。紅鰭笛鯛是笛鯛科、笛鯛屬魚類。體長橢圓形而略高,背緣呈弧狀彎曲。兩眼間隔平坦。前鰓蓋缺刻不顯著。鰓耙數21-22。上下頜兩側具尖齒,外列齒較大;上頜前端具犬齒4顆;下頜前端則為排列疏鬆之圓錐狀齒;鋤骨齒帶三角形,其後方無突出部;齶骨亦具絨毛狀齒;舌面無齒。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臀鰭和尾鰭基部大部分亦被細鱗;側線上方的鱗片斜向後背緣排列,下方的鱗片則均與體軸呈斜行排列。
背鰭軟硬鰭條部間無明顯深刻;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背鰭硬棘Ⅺ,軟條13-14;臀鰭硬棘Ⅲ,軟條8-9;胸鰭長,末端達臀鰭起點;尾鰭叉形。體呈粉紅色或紅色,腹部較淡,體側無任何縱帶;頭背部由背鰭起點至吻端有一暗色斜帶;幼魚時,尾柄上有鞍狀斑。各鰭紅色。

❹ 紅花魚和黃花魚有什麼區別

紅花魚和黃花魚區別主要在於品種不同,體型不同。

紅花魚別稱紅雞、赤雞仔、紅魚、大紅魚,魚體呈橢圓形,稍側扁,一般體長20厘米~40厘米以上,體重2公斤-3公斤左右。頭較大,體披中大櫛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眼間隔寬而突起,全身鮮紅色,故得紅魚之俗名。

黃花魚又稱大黃魚,體近長方形而側扁,背緣及腹緣的前方隆凸而後方為低。體長約30餘厘米。頭大而側扁,吻圓鈍。眼中等大,側上位;眼間隔寬而稍隆凸。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圓而小,後鼻孔長形,較大,接近於眼。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鰓蓋骨後端有一扁棘。

分布范圍:

紅魚在我國南海的遼闊海域尤其是北部灣漁場,生長著一種南海特有的底層魚類——紅魚。它個體大,肉質厚,味道好,是南海重要經濟魚類之一,每逢漁汛特別是春汛和秋汛,漁民都能捕到較多紅魚供應市場。

大黃魚分布於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小黃魚分布於中國黃海、渤海、東海及朝鮮西海岸。

黃花魚是俗稱,因為魚汛在油菜花盛開的清明節前後,漁民紛紛下海捕撈,此時的魚被稱為黃花魚而流傳至今。後又衍生出大黃花魚和小黃花魚之分。

❺ 不明白,黑魚怎麼變成紅魚了我很好奇,誰能幫我解答一下!

鯽魚的身體是側扁形,頗似紡錘。面厚背高。背鰭河臀鰭的第三硬棘堅硬銳利,其後下緣呈鋸齒形。魚體背部一般呈青褐色或深灰色,兩側漸變成銀灰色,至腹部則已呈灰白。鯽魚的顏色也是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如在有水草的池塘里,多呈橘黃或金黃色;在黑淤泥較厚的水域里,多呈青灰色;在江河等較清的水裡,多呈灰白或淺黃色。 根據我找的這些資料看來,應該是因為環境的問題

❻ 海里紅色的魚叫什麼魚

  • 如題 光憑顏色無法區分 ,

  • 鮨科 Serranidae 九棘鱸屬 Cephalopholis 魚類

  • 下圖為 紅九棘鱸 Cephalopholis sonnerati(宋氏九刺鮨),俗稱 網紋鱠

  • 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沿海等,屬於近海底層小型魚類。其多棲息於沙石以及岩礁和珊瑚叢中。

  • 太多了 , 就不一一列舉了

❼ 這叫什麼魚

褐菖鮋Sebastiscus marmoratus,為我國雷州半島以東沿海一帶習見魚類。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 暖溫性底層魚類。棲息於近岸岩礁海區。大者可達300多毫米。卵胎生。

頭部背面具棱棘。眼間隔凹深,較窄,為眼睛的一半。眼眶骨下緣無棘;眶前骨下緣有一鈍棘。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有細齒帶。背鰭鰭棘12根;胸鰭鰭條常為18根。體側有5條暗色不規則橫紋。

本魚棲息於岩礁區,為卵胎生魚類,以魚類、甲殼類為食,通常固著一處等待獵物上門。

熱點內容
七夕簽解 發布:2025-08-29 01:18:31 瀏覽:935
棯子盆景 發布:2025-08-29 01:15:57 瀏覽:137
盆栽藍蓮 發布:2025-08-29 00:34:11 瀏覽:333
亞布力到牡丹江火車 發布:2025-08-29 00:34:10 瀏覽:174
櫻花歌吉他譜 發布:2025-08-29 00:32:39 瀏覽:685
鳳鵑花花語 發布:2025-08-29 00:32:38 瀏覽:881
組合盆栽花卉圖片 發布:2025-08-29 00:30:58 瀏覽:399
天台荷花池 發布:2025-08-29 00:30:52 瀏覽:25
無錫花藝設計招聘 發布:2025-08-29 00:08:16 瀏覽:399
袋鼠抓花卉 發布:2025-08-29 00:06:24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