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白骨松盆景

白骨松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6-09 20:20:03

1. 羅漢松盆景能做舍利嗎

可以的
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樹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白骨化,這種山野中自然形成,樹蕊或枝先端樹皮剝落的,稱為自然「神」。干身部分木質部白骨化稱「舍利」。
因生態環境保護受到大家重視,山采逐漸被禁止,具有自然神枝或舍利乾的素材逐漸減少,而盆栽的發展,也由自然盆栽進入到創作盆栽的階段。因此,盆栽界的人士,通常將針葉樹松柏類木質部堅硬不易腐化的樹種,多餘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處理方式,把皮剝掉創作成人工「神」,把幹部分剝皮,使吸水線迂迴扭轉,以便維持生命,形成人工「舍利」。但闊葉樹木質部構造較為松軟,做成人工神和舍利較無法長期保存,將來崩壞後會形成無法彌補的缺點。
由於「神」、「舍利」與葉和水線、樹皮的顏色,形成鮮艷漂亮的對比,點綴其間,能造成更多的空間,增加深度感、古氣感;也能改變干或枝線條變化,帶有幾分高深莫測、離奇古怪的神秘性,亦有化廢物為奇品的功效。用這種鬼斧神工的殘缺之美,表現強烈的求生意志,與觀賞者心靈產生共鳴,能大幅提高觀賞價值,因此在創作盆栽的過程中,成為常被愛好者使用的技術。而且,利用神或舍利來強調古木的表現,具有很大的效果。
決定樹的正面
盆栽的創作過程中,正面的決定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剪定、纏線整姿、搬盆換土或神、舍利的創作上,都需先確認樹的正面,再開始作業,否則不論往後的作業多完善,也無法完美調和連貫。
確認正面的三原則:(1)根盤、干左右寬面優先的原則,(2)干彎曲變化最明顯內側的原則,(3)樹頂前傾的原則,綜合以上三項原則,修正找出理想的正面。正面一定要能看到吸水線,蜿蜒纏繞伴著白色舍利扭轉變化。如果正面全部只見舍創,會有缺乏求生躍動的感覺。

2. (求教)真柏怎麼養呢

1、真柏的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要將其放在明亮光線處,才能精神飽滿回,長勢旺盛。若是將答它放在半陰處,不久就會出現刺葉,長勢減弱,而且容易遭受病蟲害。

2、真柏較耐旱,耐貧瘠,但是在生長季節還是要經常施肥,才能生長健康,生氣盎然。施肥時要以薄肥勤施為原則。

3、耐旱是真柏的天然習性,它主要要求要有潔凈的空氣。澆水不必過於頻繁,可以經常向葉面噴水,沖掉鱗片之間的塵土,保持葉面干凈,而且也可以增加空氣的溫度,對它的生長有利。

(2)白骨松盆景擴展閱讀:

真柏自然生長於我國東北張廣才嶺。其樹干呈橫向彎麴生長。呈白骨化的舍利幹上叢生著纖細鮮艷的綠葉、布滿亮褐色的吸水線的真柏盆栽,可以讓人感受到在經過大自然的洗禮後變得越來越堅韌的古木的風采。比起直干型盆栽,真柏更適合被培育成模樣木、文人樹、斜干、懸崖等樹形。

真柏宜用紫瓷陶盆,大型盆景亦可用鑿石盆。盆的形狀以中深的長方形、橢圓形、正方形、圓形、六角形等為宜;懸崖式可用深千筒盆。

3. 盆景舍利是怎麼形成的

樹的舍利來自於自然。有些樹種生性頑強,千百年歷經大自然的風雨侵襲、冰雪交加、雷電摧殘一部分枝乾枯萎凋零形成舍利,但樹仍不死,頑強生長,這是一種生命的贊禮,不屈的抗爭,無聲的《命運交響曲》。正因如此,每每我們見到黃山之松、嵩岳之柏、孔府之林時無不為這種與天抗爭、堅毅不拔、自強不息的不屈精神所傾倒!
「舍利」一詞來源於佛教。是梵語Saria的音譯,意思是「身骨」,也曰「靈骨」或「堅固子」,由佛教的高僧大得圓寂以後火化而產生,為佛教至高聖物。
日本盆景界引用了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一種盆景技法廣泛運用於松柏盆景的製作。其初衷可能也是使普通素材通過舍利的製作,升華它的作品品味。其實,中國古代、近代的盆景和繪畫作品用枯乾和枯枝點綴樹木已非常普遍,明代的《十竹齋書畫譜》、清代的《芥子園畫譜》都有不少此類畫本。以至於《日本盆景通史》記載,「舊本人初學做盆景無不先仿照此書」 。在盆景製作方面清末盆景家胡炳章、民國盆景大師周瘦鵑皆擅長用枯木技藝製作松柏梅盆景。故而,我們認為,舍利干(或稱枯木技藝)製作技藝本源於中國,是樹木盆景創造中的一種藝術形象創造,它所表現的是樹乾枯死部分的木質風化現象。白骨化的舍利干同綠蔭蔥郁的枝葉,形成了枯榮共存的鮮明藝術反差,更增添了盆景的藝術魅力,是一種較好的盆景製作的藝術形式。
盆景中的舍利,一部分來自於自然形成,本身就彰示著它的無限的自然之美,這是盆景中難得的佳品;一部分盆景品味平淡,通過適當的舍利製作,強化了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增加了它的滄桑感,大大地提升了樹的品質,這種方法是值得提倡的;還有一部分素材本身就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盆景創作的審美標准,通過舍利的製作,去掉了不足之處,變成了可以觀賞的作品,這也無可厚非。
不過,我們反對那種未對素材進行細致地觀察,反復地推敲、科學地論證就貿然下手;也反對動輒掏心剔骨、剝皮抽筋的做法;更反對那種為舍利而舍利,見松即神枝、遇柏必舍利,千樹一面、滿目瘡痍的片面的製作方法。我們提倡對任何一個素材都要採取因材施作、合理運用方法,能不做舍利的盡量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也最好不做。
另外,建議盆景的初學者,在對自己的製作水平沒有一定的把握之前,千萬不要盲目動手、妄加斧斤、刻意追求所謂」凄美「風格、盲目地模仿名家作品的製作。多看看成功的作品、多學習製作理論、多讀一讀專業盆景雜志、積累好專業素養,三年後再說,否則一下手就會成千古恨!
例一:我的這棵刺柏素材買來時就僅剩一枝,製作時採用因材施制的方法加以處理,並非製作時刻意追求某種風格。此樹素材主幹雖然枯死、看似無用之材,但是也有一定的優點:樹干收勢較好,根頭粗壯,根盤虯曲有力,小樹生長茂盛,出枝豐富。製作時,先對主幹進行細致的取捨雕刻,增強其收勢,注重線條的變化和流暢感。然後處理小樹,將其的多餘、過長的枝條進行修剪後細心編扎,最後稍作牽拉靠近主幹,換盆時將樹略微提升,使其根盤盡露,這樣製作即告完成。製作以後,樹的品味大大提升:根盤遒勁有力,干勢過渡自然流暢,小樹依勢而生,貼切和諧,我想數年之後,會成為一盆上好的作品。
例二:這是一個把握舍利雕刻分寸的範例。這棵刺柏左側雖然生長旺盛、右側則是一段截短的枯乾,粗看是一棵平庸之材。但是,通過作者對舍利的精心雕刻處理,使一個平庸的素材變成一盆極有藝術效果和發展前景的作品。這個作品創作的可取之處在於科學地把握去留,恰當地處理舍利。作者在製作左干時並未作太多的雕刻,只是處理了一下水線並梳理盤紮好枝條即可。著墨最多的是右干,作者通過精心雕琢,將一段枯木樁創作成一個玲瓏剔透,極富滄桑感的舍利。通過這樣的製作,作者將生死、榮枯、主次、高下、大小、取捨等處理得恰到好處,產生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對初學舍利製作者來說會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註:彩色圖片為編者配圖,與原文無關)

4. 松樹是如何種植的

俗話說,「松樹可愛樹難栽」?這話還是有些道理的。現在又到了栽種松樹的季節了,有一些盆友都想弄一點松玩,特別是有的新手,不知道怎麼搞?藉此機會,談幾點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一、選擇恰當的挖松時間,早春最適宜(即每年的3月初-----5月10日左右,為松樹的生長萌芽期):初冬也可行(即每年的10月20日-----12月份,為松樹的半休眠期)。二、盡量帶好土球,提高成活的慨率。這一點很重要,一般的說,稍微粗一點的松,如果帶不住土球,成活的比例非常低下。如果帶好了土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三、對剛挖起來的松,需要減輕負荷,要酌情剪去不少於四分之一的枝椏,以保持樹勢上下平衡,有利於恢復生長,提高成活率。四、選擇 好種松的介質,要確 保透氣、濾 水。如:風化石 (顆粒型) 、粗河沙(砂)、廢煤渣(經過一段時間淋過雨水)。 五、 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把新松栽種在地上,不要挖坑,要高培起來:沒有條件的,可以把松種在木箱或者比較大一點的泥瓦盆:不要直接上盆景盆求好看。六、管理上要盡量做到「上濕(枝葉)下干(根部)」,特別是遇到天氣乾燥時,要堅持經常 噴水。七、對一些比較粗、大的松,要在夏天適時進行遮陽,遮陽網應選擇50%型號的就可以了。八、加強養護管理,對當年種的、並且過了夏天的新松,不要移栽。一般來說,當年剛活的松,樹勢往往比較弱,如果隨意移栽,風險性比較大。就是想移栽,最好要2年以後再移。對已經確定活了的松,可以在秋天適當的澆1---2次、已經漚熟的稀釋餅肥液體水肥,以增強樹的長勢。九、對已經種了2年以上的松樹,要抑強護弱,並且根據長勢注意逐步縮枝、逼芽,為今後上盆造型做准備。十、對松樹的移栽上盆,最好在3月初「植樹節」期間進行,,對比較健康的樹,也可以在秋天進行上盆。一般來說,「動上不動下,動下不動上」。意思是說,如果剪了樹或者造了型,就不移栽上盆:如果剛上盆,就不要剪樹或者造型。

5. 喜歡真柏盆景,想自己動手,該如何製作從哪裡開始呢有詳細的教程嗎

近些年,說起盆景,是避不開松柏盆景的,特別是真柏盆景,它的老乾虯枝、葉細密實、樹勢雅緻是聞名的,更有近些年流行的舍利干造型,也是以真柏為主的素材製作出來的。完美的真柏盆景,白骨紅皮、蒼勁古樸,一些製作的百年真柏舍利盆景,堪稱盆景中的極品。

真柏盆景的取材、栽培、製作,就和大家分享到這了。我是@花房姑娘娟子,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記得一波一鍵三連,謝謝!




6. 松樹有闊葉的嗎都有什麼品種

世界上松樹的種類將近八十餘種,在中國,從皇家古典園林到現代居民家中都能見到松樹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頤和園中的油松、、黃山的迎客松、華山的華山松、長白山的美人松……無一不令遊人贊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比較常見的十五大松樹品種。
1、油松
油松,松科松屬,針葉常綠喬木,高達30米。花期5月,球果次年10月上、中旬成熟。
油松的主幹挺直,分枝彎曲多姿,樹冠層次有別,樹色變化多,街景豐富,可做為廣場游園 公園的點睛之筆,增添詩情畫意。
2、高山松
為和油松一樣,都是中國的特有植物,每年5月開花,第二年10月結果,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它一般生長在河谷、山坡、林中、山谷等地方,可以快速的適應生長環境,也可以用來盆栽,使環境變的更加優美。
3、紅松
紅松生長的比油松還要高,每年在6月開花,在9~10月結果,在日常生活在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用紅松,比如榨油、製作枕木、傢具都是優良用材,而且紅松還有很高的葯用價值,也可以用來觀賞。
4、樟子松
樟子松最高可達30米,每年5~6開花,第二年9~10月結果,樹干挺直,產於中國黑龍江大興安嶺海拔400~900米山地及海拉爾以西、以南一帶沙丘地區。
5、雪松
雪松也可以叫做香柏,會散發出迷人的香氣,是中國生長在喜瑪拉雅雪松的松樹,每年在10~11月開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深受花友們的喜愛,現在是世界著名的庭園觀賞樹種之一,很多花友都想盆栽雪松。
6、
五針松也被叫做五釵松,在中國很多地方栽種,它的生長速度緩慢,所以它的身高也較矮,不過它的形態特別,雖然葉子短不過枝條卻很密集,所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可以將它製作成盆栽,不僅裝飾環境還能凈化空氣。
7、
金錢松,松科金錢松屬,別稱金松、水樹、葉片條。金錢松為著名的古老殘遺植物,為珍貴的觀賞樹木之一,與南洋杉、雪松、金松和巨杉合稱為世界五大公園樹種。
金錢松體形高大,樹干端直,入秋葉變為金黃色極為美麗。可孤植、叢植、列植或用做風景林。
8、白皮鬆
白皮鬆也可以叫做白骨松、三針松、等名字,每年在4~5月開花,10~11結果,因為它的樹皮是白色或褐白相間的,所以顯得十分的特殊,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白皮鬆,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是中國特有樹種之一。白皮鬆樹形多姿,蒼翠挺拔,別具特色,世界矚目。它可以孤植,對植,也可叢植成林或作行道樹,適於庭院中堂前,亭側栽植,使蒼松奇峰相映成趣,頗為壯觀。
9、華山松
華山松,松科松屬,常綠喬木。主產中國中部至西南部高山。喜溫涼濕潤氣候,不耐寒及濕熱,稍耐乾燥瘠薄。
華山松高大挺拔,針葉蒼翠,冠形優美, 生長迅速,是優良的庭院綠化樹種。華山松在園林中可用作園景樹、庭蔭樹、行道樹及林帶樹、亦可用於叢植、群植,並系高山風景區之優良風景林樹種。
10、羅漢松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羅漢松象徵著長壽、守財,寓意吉祥。在廣東地區民間素有「家有羅漢松, 世世不受窮」的說法。
羅漢松,羅漢松屬,常綠喬木。適於庭園內孤植,對植;亦可作綠籬和盆景;可門前對植,中庭孤植,或於牆垣一隅與假山、湖石相配。
11、雪松
雪松,又稱香柏,松科雪松屬,常綠喬木。雪松樹體高大,樹形優美,其主幹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處平展,長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偉的樹冠,此外,列植於園路的兩旁,形成通道,亦極為壯觀。
12、紅松
紅松,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樹高可達30米。紅松造型優美,適宜做庭蔭樹,行道樹,風景林,馬路綠化,景園綠化。
13、黑松
黑松,別名白芽松,松科,松屬,常綠喬木。黑松一年四季長青,經抑制生長,蟠曲造型,姿態雄壯,高亢壯麗。
黑松枝幹橫展,樹冠如傘蓋,針葉濃綠,四季常青,樹姿古雅,可終年欣賞。黑松盆景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庭院、陽台均可培養。
14、馬尾松
馬尾松是亞熱帶植物,在我國巴山以及秦嶺南部都有種植。對生長環境溫度要求嚴格,生長溫度最好在13~22℃,氣溫太低的話會導致樹葉枯萎,在冬季的時候要保持溫度要在零下15℃以上。一般常用來建造樹林。
15、五針松
五針松,松科松屬,因五葉叢生而得名。五針松品種很多,其中以針葉最短、枝條緊密的大板松最為名貴。
五針松植株較矮,生長緩慢,葉短枝密,姿態高雅端正,樹形優美,觀賞價值高,既適合庭園點綴布置,又是盆栽或做盆景的重要樹種。
以上中國常見的十五種松樹。

7. 如何自做舍利干

舍利子為個人修行成就之結晶,大多數人是知道的,有佛緣的人還親自看見過。
原來舍利子稱為舍利,後來才稱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語譯為(設立羅)等各種不一之名稱,其意義為「遺留物」或「靈骨」。 在佛教中,舍利是一種精神、一種修行程度的象徵。也是對逝去高僧的紀念和對佛法的弘揚。
昨天,在中央七套看「致富經」節目,又一個名詞闖入眼睛:舍利干。
舍利干?查遍資料得知: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樹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白骨化,這種山野中自然形成,樹蕊或枝先端樹皮剝落的,稱為自然「神」,干身部分木質部白骨化稱「舍利」。因生態環境保護受到大家重視,山采逐漸被禁止,具有自然神枝或舍利乾的素材逐漸減少,而盆栽的發展,也由自然盆栽進入到創作盆栽的階段。因此,盆栽界的人士,通常將針葉樹松柏類木質部堅硬不易腐化的樹種,多餘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處理方式,把皮剝掉創作成人工「神」,把幹部分剝皮,使吸水線迂迴扭轉,以便維持生命,形成人工「舍利」。但闊葉樹木質部構造較為松軟,做成人工神和舍利較無法長期保存,將來崩壞後會形成無法彌補的缺點。
由於「神」、「舍利」與葉和水線、樹皮的顏色,形成鮮艷漂亮的對比,點綴其間,能造成更多的空間,增加深度感、古氣感;也能改變干或枝線條變化,帶有幾分高深莫測、離奇古怪的神秘性,亦有化廢物為奇品的功效。用這種鬼斧神工的殘缺之美,表現強烈的求生意志,與觀賞者心靈產生共鳴,能大幅提高觀賞價值,因此在創作盆栽的過程中,成為常被愛好者使用的技術。而且,利用神或舍利來強調古木的表現,具有很大的效果。
又有資料說「那種白森森的美不適合我們國家的,系日本人特別鍾意的凄美感,我們國家講求的系欣欣向榮,而不是那種變態美……」 其實,舍利干起源於中國,只是後來傳到日本,並被日本連同盆景一起向世界推廣。 舍利干殘缺的美的使人們很自然的聯想到斷臂維納斯。盡管維納斯是殘缺的,斷了一隻手臂,仍凝聚了人體形象美的魅力,它即表現出了對健康、勻稱、和諧充滿活力的形象美的嚮往和歌頌,又表現出對人的生命,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類的熱愛。
在某報我讀到過這樣一段描寫,一個盲人歌手上台了,攙扶的人把他領到差不多的位置就匆忙下場,他辨不明確切角度,局促地,在舞台上站成一個斜面。掌聲熱烈地響成一堂。如果說,頭一次掌聲多半契合了人的微妙心理,那麼這一次,是源自內心的明凈純粹的善意。他稍稍轉正一點過來。一曲《嚮往神鷹》被他演繹得遼遠粗獷、盪氣回腸。看不到他的表情,墨黑寬大的眼鏡遮去了半個臉龐,卻能真切感知他投入的深情,從他飽滿的聲腔,從他微揚的額,從他激情處的頓臂屈膝。掌聲排山倒海般陣陣翻湧,他循著聲音地引導一點點調整角度,終於,准確無誤地正面觀眾。一群女孩兒在舞台上擺出曼妙的造型,腰肢折出可人的柔軟。如仙飄逸的宮廷華衣,衣下的身架纖纖弱弱撐不滿,不難看出其青嫩的年歲。古箏,從弱到急,從急轉弱,忽至一個激越的沸點,跌下來,悠悠接一串藕斷絲連的叮咚,於意韻馥郁中百轉千回。宮女,踩一迭細碎的蓮步,動若行雲流水,羅衣淺漾,水袖翻旋,在亮相轉身間遞一個欲露還藏的嬌笑。美,有時也是一種震懾。全場為之屏息,沉溺到演員舞出的這場盛世風景中去。把目光朝觀眾席斜前方切過去,他們的老師面向舞台站立,隨每個節奏變化和拍點切換,打簡略的手勢。是的,這是一群聾啞少女,也就是說,她們與音樂協調而准確的融合,是在一片沉寂無聲的世界裡。不忍去想,要付出艱於常人多少倍的努力。目盲了,我有伶俐的表達,讓我為你歌,有聰敏的聽覺,分享你熾熱的叫好與掌鳴;聲逝了,耳聾了,我有靈動的肢體,讓我為你舞,有閃亮的瞳仁,望見你溫情的臉龐與微笑;縱使周身都殘缺,又有什麼關系,我尚有一顆完整而鮮活的心,用來感受你的愛與關懷。畢竟,生命存在缺憾的同時,它的美麗會以另一種姿勢盛開不敗。
殘缺本身也是一種美啊。
清人龔自珍在《端正好》一詞中所說的:「月明花滿天如願,也終有酒闌燈散,倒不如被冷更香銷,獨自去思千遍。」正因為殘缺,才使人產生想像;正因為心理上有了落差和失衡,才使人主動去追求。

8. 怎樣種植松樹

1、種子選擇

盡量選擇形態健康、長勢良好的松樹,在8-10月份開展采種工作,采種完成後,對種子進行有效處理,經過晾曬之後放置在乾燥的位置保存,防止出現發霉、變質的情況 。

2、土地處理

育苗地應選擇土壤疏鬆、土層深厚的沙壤土,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條件的地塊為好。在3-4月份對苗圃進行平整處理;結合苗圃的實際情況,確定苗圃的種植形式,並做好全面的消毒工作,但還要保證苗圃中的肥力滿足松樹的生長需求 。

3、種子催芽

催芽前要在40℃的溫水下進行泡種,採用冬季室內層積沙藏及催芽。沙藏催芽應在土壤上凍前進行。

選擇干凈且門窗完好的房屋進行全面消毒,把已消毒且濕度為60%左右的純沙堆放室內,用純布袋將種子與沙按1:3的比例裝好,使沙和種子體積占布袋總體積的30%~40%,然後將布袋平攤層埋沙中,沙堆上覆草簾,注意通風保濕防凍。翌年當種子有40%~50%裂口時即可播種。

4、苗期管理

播後25天~30天幼苗帶殼出土,約15天殼自行脫落,此期要防止鳥獸破壞。當松樹的幼苗全部出齊以後,一定要重視遮陰的作用,盡量將透光度控制在60%。與此同時,間苗的時間要選擇在6月中下旬與7月的中上旬,而且每米留苗的數量盡量控制在100株。

除此之外,在出苗以後,應每畝地施加5 kg 的硫銨。最後,在8月份要適當地施用磷鉀肥,而且撫育的過程中也要對松苗立枯病進行有效地預防。

(8)白骨松盆景擴展閱讀:

一般情況下松樹對於肥料的需求並不是很大,但是為了能夠盡快的促進其生長,需要給其使用一些肥料,在每年的8月至10月進行兩次施肥工作,肥料不要太多。

肥料過多對於松樹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會使得松樹出現暫停生長或是畸形生長,所以再給松樹盆景施肥的時候,需要控制好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松樹

9. 盆景造型款式有哪些

1、迎客松

卧乾式在視覺上完美符合黃金分割線的曲線,因此雖然造型是崎嶇的,但視覺上是平穩的,而當樹葉展開的時候,卧乾式會給人一種沉舟側畔千帆過的美感。

10. 白皮鬆有什麼特性

白皮鬆又名白骨松、虎皮鬆、蟠龍松,是我國特有的名貴樹種。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有主幹明顯和自基部分生數個主幹的兩種類型。分枝型樹干基部常分為數干,枝疏生而橫展,呈傘形樹冠,蒼翠挺秀,別具特色。幼樹樹皮光滑,灰綠色,20齡後開始不規則鱗片剝落,露出乳黃色內皮,大樹樹皮淡褐色,剝落處灰綠白色,以後長期為白色。葉3針一束,質硬無葉鞘,鮮綠色。4~5月開花,雄球花生於新枝基部,雌球花則生於先端。球果單生,卵圓形,翌年10月成熟,熟時淡黃褐色,種鱗張開,鱗盾多為菱形,種子倒卵形。
[分布]
我國特產溫帶樹種,分布於山西、陝西、河南西部、甘肅南部、四川和湖北的北部等省(自治區)500~1800米之間的山地,人工栽培遍於長江以北地區,以北京為最多。
[習性]
喜光,亦耐半陰,自然生長於涼爽、乾燥的地區,在土層深厚、濕潤肥沃的鈣質土、黃土和半陰條件下生長良好,且適應輕微鹽鹼土和石灰質土,能忍受-30℃嚴寒,對溫度適應能力可從-30℃至40℃,但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生長不良。忌水濕的習性仍很明顯。有偏陰趨向,在強陽光的乾燥環境中栽植,生長緩慢,枝易屈曲分杈,常呈灌木狀。抗二氧化硫及煙塵能力較強。
[繁殖與栽培養護]
在北方常以種子育苗,江南多行嫁接繁殖。10月采種,將球果攤開日曬,待果鱗張開,敲打脫粒,風干貯藏。早春播種,播前用濕沙層積60天或用溫水浸種催芽,以促進萌發。白皮鬆怕澇,應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為苗床,高畦播種,播前每公頃用150~200千克硫酸亞鐵碾碎撒施,進行土壤消毒,以防立枯病。播後可用塑料薄膜覆蓋,以便提高土壤溫度和保墒,約15~20天發芽出土,苗齊後應立即拆除薄膜,同時在行間撒上一層鋸末屑,可以保墒和防止澆水時濺泥糊住幼苗。床土不可過濕,以免發生猝倒病。當年苗高達5~7厘米,抗寒力較差,北方育苗應埋土抗寒。為防止高溫日灼,出苗後應搭蔭棚遮蔭1個月。第二年春可進行裸根分床移苗,2年後再帶土移植。園林中多用大苗,故還得再移植多次。苗高1米左右時,移栽需帶泥球。嫁接繁殖多以2~3年生黑松作砧木,行於2~3月,成活後生長、適應性強,江南多採用。育苗期間可根據育苗用途,培育多干型或單干型,在第二次移植時可分類選擇。若需單干型苗,可在移植時將基部側枝剪去,需多干型苗,則可將主幹頂梢剪掉,以促進分枝。移苗時一定要保護好土坨不散,散坨後栽植不易成活。
栽植地應選擇地勢高燥、土壤疏鬆和排水、通氣良好的地方,低窪積水或土壤黏重之處,必須排水築台和換土才能栽植。栽培觀賞用的多用大苗,移植時的土坨徑粗一般為苗徑的10~12倍,新栽樹要立支柱,以防止風吹倒。
常見病蟲害有:松落針病、松材線蟲病、松果梢斑螟等。防治見「日本五針松」、「黑松」。
[觀賞與應用]
白皮鬆碧葉白乾,宛若銀龍,老時姿態更美,是我國特有的名貴樹種,古代僅供皇陵、寺院、宮苑栽植,江南庭園中偶有所見。白皮鬆宜配植在門庭入口兩側,建築物周圍,若孤植、叢植於山坡丘陵、崖岩洞口、泉溪曲澗之旁,前點巧石,後襯修竹,尤為雅觀。亦可製作盆景。

熱點內容
七夕簽解 發布:2025-08-29 01:18:31 瀏覽:935
棯子盆景 發布:2025-08-29 01:15:57 瀏覽:137
盆栽藍蓮 發布:2025-08-29 00:34:11 瀏覽:333
亞布力到牡丹江火車 發布:2025-08-29 00:34:10 瀏覽:174
櫻花歌吉他譜 發布:2025-08-29 00:32:39 瀏覽:685
鳳鵑花花語 發布:2025-08-29 00:32:38 瀏覽:881
組合盆栽花卉圖片 發布:2025-08-29 00:30:58 瀏覽:399
天台荷花池 發布:2025-08-29 00:30:52 瀏覽:25
無錫花藝設計招聘 發布:2025-08-29 00:08:16 瀏覽:399
袋鼠抓花卉 發布:2025-08-29 00:06:24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