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甘蔗如何盆栽

甘蔗如何盆栽

發布時間: 2022-06-08 13:09:10

㈠ 甘蔗尖可以種植活嗎

可以,甘蔗種植方法:
1、精選種苗
塊選:
選擇大田生長較好,沒有病蟲危害(尤其是綿蚜蟲)的新植蔗作種。因為新植蔗生長後勁足,蔗梢中可溶性養分較多,蔗芽萌發力強。如果種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種。選好留種田後,應加強甘蔗生長後期的水肥管理, 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有利於播種後蔗芽萌發生長。
株選:
在砍收時進行株選。選擇直立、莖粗、未開花的蔗株作種;剔除混的品種,以保證良種的純度。
留種長度:
根據需要而定。種苗充足的留梢頭苗30-50厘米; 種苗欠缺的留半莖作種;需要進行加速繁殖的良種則留全莖作種。留梢頭苗作種時, 應把生長點(俗稱雞蛋黃)砍去,以免堆放期間生長點繼續生長, 消耗養分或下種後只是頂芽芽長出1苗,其它的蔗芽生長受到抑止,不能萌發成苗。
2、砍種
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種苗由於含蔗芽數目的不同而有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之分。生產上普遍採用雙芽苗,很少採用單芽苗和多芽苗。
多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關系,一般上位芽先萌發, 上位芽萌發後會誘發生長素的產生,對下位芽的萌發起抑止作用。導致萌芽不整齊。這種現象,芽數越多越嚴重。
單芽苗:雖然不存在「頂端優勢」的影響,但由於芽的兩端都有切口,易乾旱失水和受病蟲危害,也很少採用。
雙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影響不象多芽苗那樣嚴重, 且種苗中間有一個完整的節間,不象單芽苗那樣容易失水和受病蟲危害。萌芽率高,萌芽比較整齊。因此生產上普遍採用。梢頭苗的節間短,芽較密,可採用3-4個芽為一段。
砍種方法:從芽下部節間2/3處砍斷,因為蔗芽萌發所需水分和養分首先是由芽的下部節間供給的。坎種時,芽向兩側,一刀斷,不要砍裂蔗種。
3、種苗處理
包括曬種、浸種消毒和催芽。目的是提高萌芽率,加快萌芽速度,減少病蟲害。用儲藏過一段時間的蔗莖或中、下段蔗莖作種時,種苗處理尤其重要。
曬種:
新鮮種苗含水量高,需要曬種。曬種時先把較老的葉鞘剝去,留下嫩的葉鞘,陽光下曬2-3天。曬種可以提高溫度,促進酶的活動,加速種苗內蔗糖分的轉化,增強呼吸作用,打破種苗的休眠狀態,促使種苗盡快萌發。
浸種:
浸種使種苗吸收充足的水分使種苗從相對休眠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促進種苗的萌發。生產上主要採用清水浸種和石灰水浸種兩種方法。清水浸種以流水為好, 常溫下浸1-2天。方法是把整捆的蔗種放入清水中浸1-2天後,撈起,剝葉、砍種。
石灰水浸種用2%的濃度,浸12-24小時, 莖基部的種苗浸種時間可延長至36-48 小時。總的原則是:種苗嫩,溫度高時浸種時間短些,種苗老,溫度低時,浸種時間長些。石灰水浸種能夠殺死部分粉介殼蟲和病菌,兼有消毒作用。
催芽:
催芽方法較多,蔗區一般採用堆集法和堆肥法兩種。 堆集法是把種苗堆集在一起,靠自身發熱來提高堆內的溫度,從而促使種苗萌發。效果較好的是堆肥法,具體做法是:選擇背風、向陽、靠近水源的地方, 先鋪上一層大約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廄肥, 然後放一層20-25厘米厚的種苗,接著放一層廄肥, 再放一層種苗,如此堆3-4層,堆高大約1米,堆長和寬大約1.3米,在堆的四周蓋一層10厘米厚的廄肥,再用稻草、蔗葉、泥漿或塑料薄膜覆蓋, 以保持堆內的溫度。堆肥濕度控制在手握不成團為度。封堆後需要經常檢查堆內的溫濕度,溫度控制在3 0℃左右,即用手摸感到熱乎但又不燙手為度。催芽程度以「根點突起,芽呈鸚哥嘴狀」即可。注意避免「胡須根」,催芽所需時間大約是3-5天。催過芽的種苗,下種時蔗田要保持濕潤,如果土壤乾旱, 已萌發的根和芽會失水干萎,出苗率反而降低。
4、下種期
依下種期的不同而分為春植(立春-立夏)、秋植(立秋-立冬)和冬植蔗(立冬-立春),我省大部分為春植蔗, 滇西南蔗區有一部分秋植蔗。
春植蔗的下種期:一般表土10厘米內的溫度穩定在10℃以上即可下種。
適期早種,是保證甘蔗高產的重要措施。早春季節溫度相對低一些, 種根先於蔗芽萌發,為幼苗的前期生長打下了基礎。同時,早種能夠早生快發, 充分利用高溫多濕的生長季,延長生長期,增加株高和莖粗,為高產創造條件。
5、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與甘蔗產量有密切的關系。如種植過稀則有效莖數少,產量不高; 過密則株弱莖細,死莖增多,蔗糖分低,畝產糖量也不高,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則是「依靠母莖,充分利用早期分櫱」。 因為母莖和早期分櫱的成莖率高(分別佔有效莖數的70-80%和20-30%),單莖重,糖分高。
下種量是合理密植的具體措施。下種量的多少要因氣候、 品種和栽培技術因地制宜確定。一般來說,氣溫高,水肥條件好的,下種量可少一些,反之則多一些;莖細、直立的品種可密一些,反之則稀。

㈡ 甘蔗是怎麼種植

整地:

整地是為甘蔗生長提供一個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條件,以充分滿足其根系生長的需要,從而使根系更好地發揮吸收水分、養分的作用。同時, 整地還可減少蔗田的病、蟲和雜草。

開植蔗溝

開植蔗溝使甘蔗種到一定的深度,便於施肥管理。

常規蔗溝:

蔗溝的寬窄、深淺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厘米左右深,溝底寬20-25厘米,溝底要平。

抗旱高產蔗溝:

環山沿等高線開溝,深溝板土鎮壓,溝深40厘米,溝底寬25厘米,溝心距100厘米,用下溝的溝底潮土覆蓋上溝的種苗。覆土6.6厘米,壓實。

施肥

甘蔗生長期長,植株高大,產量高。所以在整個生長期中, 施肥量的多少是決定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於甘蔗的需肥量大,肥料在甘蔗生產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正確掌握施肥技術,做到適時、適量,而又最大限度地滿足甘蔗對肥料的需要,有著重要的意義。

1、甘蔗的需肥量:
據研究,每生產1噸原料蔗,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素(N)1.5-2公斤, 磷素(P2O5)1-1.5公斤, 鉀素(K2O)2-2.5公斤。

2、甘蔗各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

甘蔗各生育期對養分吸收總的趨勢是苗期少,分櫱期逐漸增加,伸長期吸收量最大,成熟期又減少。

3、施肥原則:

根據甘蔗在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徵,制定出的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適時分期追肥」。如果只施追肥,而不施基肥,則甘蔗容易長成:頭重腳輕,上粗下細,容易倒伏。反之只施基肥,不施追肥,則後勁不足,形成「鼠尾蔗」,影響產量。

下種

1、精選種苗

塊選:

選擇大田生長較好,沒有病蟲危害(尤其是綿蚜蟲)的新植蔗作種。因為新植蔗生長後勁足,蔗梢中可溶性養分較多,蔗芽萌發力強。如果種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種。選好留種田後,應加強甘蔗生長後期的水肥管理, 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有利於播種後蔗芽萌發生長。

株選:

在砍收時進行株選。選擇直立、莖粗、未開花的蔗株作種;剔除混的品種,以保證良種的純度。

留種長度:

根據需要而定。種苗充足的留梢頭苗30-50厘米; 種苗欠缺的留半莖作種;需要進行加速繁殖的良種則留全莖作種。留梢頭苗作種時, 應把生長點(俗稱雞蛋黃)砍去,以免堆放期間生長點繼續生長, 消耗養分或下種後只是頂芽芽長出1苗,其它的蔗芽生長受到抑止,不能萌發成苗。

2、砍種

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種苗由於含蔗芽數目的不同而有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之分。生產上普遍採用雙芽苗,很少採用單芽苗和多芽苗。

多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關系,一般上位芽先萌發, 上位芽萌發後會誘發生長素的產生,對下位芽的萌發起抑止作用。導致萌芽不整齊。這種現象,芽數越多越嚴重。

單芽苗:雖然不存在「頂端優勢」的影響,但由於芽的兩端都有切口,易乾旱失水和受病蟲危害,也很少採用。

雙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影響不象多芽苗那樣嚴重, 且種苗中間有一個完整的節間,不象單芽苗那樣容易失水和受病蟲危害。萌芽率高,萌芽比較整齊。因此生產上普遍採用。梢頭苗的節間短,芽較密,可採用3-4個芽為一段。

砍種方法:從芽下部節間2/3處砍斷,因為蔗芽萌發所需水分和養分首先是由芽的下部節間供給的。坎種時,芽向兩側,一刀斷,不要砍裂蔗種。

3、種苗處理

包括曬種、浸種消毒和催芽。目的是提高萌芽率,加快萌芽速度,減少病蟲害。用儲藏過一段時間的蔗莖或中、下段蔗莖作種時,種苗處理尤其重要。

曬種:

新鮮種苗含水量高,需要曬種。曬種時先把較老的葉鞘剝去,留下嫩的葉鞘,陽光下曬2-3天。曬種可以提高溫度,促進酶的活動,加速種苗內蔗糖分的轉化,增強呼吸作用,打破種苗的休眠狀態,促使種苗盡快萌發。

浸種:

浸種使種苗吸收充足的水分使種苗從相對休眠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促進種苗的萌發。生產上主要採用清水浸種和石灰水浸種兩種方法。清水浸種以流水為好, 常溫下浸1-2天。方法是把整捆的蔗種放入清水中浸1-2天後,撈起,剝葉、砍種。

石灰水浸種用2%的濃度,浸12-24小時, 莖基部的種苗浸種時間可延長至36-48 小時。總的原則是:種苗嫩,溫度高時浸種時間短些,種苗老,溫度低時,浸種時間長些。石灰水浸種能夠殺死部分粉介殼蟲和病菌,兼有消毒作用。

催芽:

催芽方法較多,蔗區一般採用堆集法和堆肥法兩種。 堆集法是把種苗堆集在一起,靠自身發熱來提高堆內的溫度,從而促使種苗萌發。

效果較好的是堆肥法,具體做法是:選擇背風、向陽、靠近水源的地方, 先鋪上一層大約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廄肥, 然後放一層20-25厘米厚的種苗,接著放一層廄肥, 再放一層種苗,如此堆3-4層,堆高大約1米,堆長和寬大約1.3米,

在堆的四周蓋一層10厘米厚的廄肥,再用稻草、蔗葉、泥漿或塑料薄膜覆蓋, 以保持堆內的溫度。

堆肥濕度控制在手握不成團為度。封堆後需要經常檢查堆內的溫濕度,溫度控制在3 0℃左右,即用手摸感到熱乎但又不燙手為度。

催芽程度以「根點突起,芽呈鸚哥嘴狀」即可。注意避免「胡須根」,催芽所需時間大約是3-5天。催過芽的種苗,下種時蔗田要保持濕潤,如果土壤乾旱, 已萌發的根和芽會失水干萎,出苗率反而降低。

4、下種期

依下種期的不同而分為春植(立春-立夏)、秋植(立秋-立冬)和冬植蔗(立冬-立春),我省大部分為春植蔗, 滇西南蔗區有一部分秋植蔗。

春植蔗的下種期:一般表土10厘米內的溫度穩定在10℃以上即可下種。

適期早種,是保證甘蔗高產的重要措施。早春季節溫度相對低一些, 種根先於蔗芽萌發,為幼苗的前期生長打下了基礎。同時,早種能夠早生快發, 充分利用高溫多濕的生長季,延長生長期,增加株高和莖粗,為高產創造條件。

5、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與甘蔗產量有密切的關系。如種植過稀則有效莖數少,產量不高; 過密則株弱莖細,死莖增多,蔗糖分低,畝產糖量也不高,因此需要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則是「依靠母莖,充分利用早期分櫱」。 因為母莖和早期分櫱的成莖率高(分別佔有效莖數的70-80%和20-30%),單莖重,糖分高。

下種量是合理密植的具體措施。下種量的多少要因氣候、 品種和栽培技術因地制宜確定。一般來說,氣溫高,水肥條件好的,下種量可少一些,反之則多一些;莖細、直立的品種可密一些,反之則稀。

(2)甘蔗如何盆栽擴展閱讀: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製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出產甘蔗,最大的甘蔗生產國是巴西、印度和中國。

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主要用於製糖,表皮一般為紫色和綠色兩種常見顏色,也有紅色和褐色,但比較少見。

防治方法:

1、選種抗病品種:如粵糖64-395、華南56-12等;

2、選苗:選用無病健壯蔗苗、梢頭苗等作種;

3、掌握下種適期,冬植、早春植蔗採用地膜覆蓋;

4、種苗消毒、浸種處理:用50%多菌靈或托布津各1000倍液浸種10分鍾;或將種苗剝莢後用2%石灰水浸種12-24小時,或用清水浸種1-2天。

5、秋植采種及早春收砍宿根容易發生鳳梨病引起敗蔸,用2%石灰水或多菌靈、托布津1000倍液噴淋蔗樁

6、實行水旱輪作。

發明與傳說

李時珍說:蔗,是脾之果。蔗漿甘寒,能瀉火熱。如煎煉成糖,則甘溫而助濕熱。自古以來就知道蔗漿消渴解酒。前人只知酒與蔗共食可生痰,難道不知它還有解酒除熱之功效嗎?

又說沙糖能解酒醉,殊不知即已經煎煉,便能助酒為熱,與生甘蔗漿的本性完全相反了。據晃氏《客話》講:甘草遇火則熱,麻油遇火則冷,甘蔗煎糖則熱,煮水成湯則冷。

㈢ 甘蔗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甘蔗的種植方法是:選好甘蔗種苗,還有已經開好的地,在地里開好行,每一版行的距離權是1米7 ,然後在中間開個小渠,在小渠里用水拌湖,然後平放甘蔗種苗下去

甘蔗的種植時間是:甘蔗生長期主要受氣溫和品種影響,在台灣大約 14 ~ 18 個月,不過宿根的可以縮短,只需要 12 個月。生長期不足的甘蔗,不只產量低,而且糖度也較低。秋植甘蔗以八、九月,春植甘蔗以二、三月為種植適期,因為製糖開工期從十一月到隔年的四月,所以秋植蔗都有足夠生長期,而春植蔗需要延後採收來配合。

㈣ 甘蔗種子粒怎樣種

你好,選擇顆粒飽滿、健康的甘蔗種子粒用溫水或2%石灰水浸泡1-2天時間催芽。土壤深翻施基肥後播種,可將種子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填土再將種苗輕壓入土,一般深度在5cm左右。

甘蔗怎樣種?

一、挑選切割

准備一根沒有扒皮的甘蔗,越粗越好,用刀將甘蔗切割成若干小段,保證切口兩端平齊,每段有1-3個節,然後把切好的甘蔗段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傷口徹底風干。

二、栽種甘蔗

准備土壤,將晾好的甘蔗段平放在土面,如果切的甘蔗有多個節,就把每個節上的芽點朝向左右兩邊,如果切的甘蔗只有一個節,就把芽點朝上放,用土把甘蔗段輕輕掩埋。

三、栽後養護

甘蔗段種好後澆透水,放在散光通風處,保持土壤濕潤,如果養護溫度低、空氣濕度差,可以給甘蔗罩個塑料袋,保溫保濕,每天中午打開袋子通風透氣,直到甘蔗發芽。

四、長大間苗

甘蔗發芽後要去掉袋子,多曬太陽,保證每天至少曬5個小時,避免甘蔗徒長,等甘蔗發出的小苗長到20cm高時,確保每個甘蔗段有1-2棵健壯的小苗,其餘長勢弱小的掰掉。

五、水肥管理

盆栽甘蔗時,澆水不能太勤,不然甘蔗很容易黃葉爛根,最好等盆土表面白發、變干再澆水,等甘蔗長到30cm高時開始施肥,可以施用農家肥,也可以用復合肥和海餐沃磷鉀肥搭配施用。

六:注意事項

如果用花盆種甘蔗,一定要確保花盆足夠大,在栽種時盆底埋雞糞做底肥,等甘蔗出芽後多曬太陽,之後可以隨著甘蔗的生長培土、追肥。

㈤ 甘蔗怎麼種植

甘蔗生長在熱帶溫度較高的地區,它喜溫,喜光,生長溫度要求很高,無霜期在三百多天以上,降水量要達到一千兩百毫米以上,日平均氣溫二十攝氏度,所以我國可以滿足甘蔗生長的地區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省區。甘蔗種植方法如下:

1、種植時間

種植甘蔗的話,要選擇在適宜的時間進行,一般都是在春季和秋季種植的。春季種植的時間為2-4月份,秋季種植的時間為8月下旬-9月下旬。

2、深耕土地

種甘蔗要選在適合的地方,它喜歡在土壤層深厚,土壤松軟、肥沃的土地更好,可以幫助甘蔗的根系吸收更多的養分,而且也能減少雜草的生出。想要達到增產的效果,就應該先深耕土地,深耕的深度要在30cm左右,深耕時要添加底肥。開溝的距離也要注意,溝寬可在20-25cm左右。

3、挑選切割

准備一根沒有扒皮的甘蔗,越粗越好,用刀將甘蔗切割成若干小段,保證切口兩端平齊,每段有1-3個節,然後把切好的甘蔗段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傷口徹底風干。

4、栽種甘蔗

准備土壤,將晾好的甘蔗段平放在土面,如果切的甘蔗有多個節,就把每個節上的芽點朝向左右兩邊,如果切的甘蔗只有一個節,就把芽點朝上放,用土把甘蔗段輕輕掩埋。

若甘蔗上有2-3個芽點,那就要讓芽點側向兩邊。種植後要讓土壤保持在濕潤的狀態,溫度不要太低,還要保證環境的較強通風性。

5、栽後養護

甘蔗段種好後澆透水,放在散光通風處,保持土壤濕潤,如果養護溫度低、空氣濕度差,可以給甘蔗罩個塑料袋,保溫保濕,每天中午打開袋子通風透氣,直到甘蔗發芽。

6、長大間苗

甘蔗發芽後要去掉袋子,多曬太陽,保證每天至少曬5個小時,避免甘蔗徒長,等甘蔗發出的小苗長到20cm高時,確保每個甘蔗段有1-2棵健壯的小苗,其餘長勢弱小的掰掉。

7、水肥管理

盆栽甘蔗時,澆水不能太勤,不然甘蔗很容易黃葉爛根,最好等盆土表面白發、變干再澆水,等甘蔗長到30cm高時開始施肥,可以施用農家肥,也可以用復合肥和磷鉀肥搭配施用。

㈥ 甘蔗種植方法

准備一根來未扒皮的甘蔗,用自刀切成若干小段,保證每段有1-3個節,放陰涼通風處晾乾。然後准備土壤,將甘蔗芽點左右或者朝上擺放,用土掩埋壓實。甘蔗種好後澆透水,放散光通風處,保持土壤濕潤,等甘蔗發芽後多曬太陽,平時薄肥勤施,就算是盆栽也能長到房頂高。

㈦ 甘蔗怎樣種植

准備一根未扒皮的甘蔗,用刀切成若干小段,保證每段有1-3個節,放陰涼通風處晾乾。然後准備土壤,將甘蔗芽點左右或者朝上擺放,用土掩埋壓實。甘蔗種好後澆透水,放散光通風處,保持土壤濕潤,等甘蔗發芽後多曬太陽,平時薄肥勤施,就算是盆栽也能長到房頂高。

一、挑選切割

准備一根沒有扒皮的甘蔗,越粗越好,用刀將甘蔗切割成若干小段,保證切口兩端平齊,每段有1-3個節,然後把切好的甘蔗段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傷口徹底風干。

二、栽種甘蔗

准備土壤,將晾好的甘蔗段平放在土面,如果切的甘蔗有多個節,就把每個節上的芽點朝向左右兩邊,如果切的甘蔗只有一個節,就把芽點朝上放,用土把甘蔗段輕輕掩埋。

三、栽後養護

甘蔗段種好後澆透水,放在散光通風處,保持土壤濕潤,如果養護溫度低、空氣濕度差,可以給甘蔗罩個塑料袋,保溫保濕,每天中午打開袋子通風透氣,直到甘蔗發芽。

四、長大間苗

甘蔗發芽後要去掉袋子,多曬太陽,保證每天至少曬5個小時,避免甘蔗徒長,等甘蔗發出的小苗長到20cm高時,確保每個甘蔗段有1-2棵健壯的小苗,其餘長勢弱小的掰掉。

五、水肥管理

盆栽甘蔗時,澆水不能太勤,不然甘蔗很容易黃葉爛根,最好等盆土表面白發、變干再澆水,等甘蔗長到30cm高時開始施肥,可以施用農家肥,也可以用復合肥和沃葉磷鉀水溶肥搭配施用。

六、注意事項

如果用花盆種甘蔗,一定要確保花盆足夠大,在栽種時盆底埋雞糞做底肥,等甘蔗出芽後多曬太陽,之後可以隨著甘蔗的生長培土、追肥。

㈧ 甘蔗可以盆栽嗎

可以啊,至少要大點的盆,只用底下的頭理下土裡,澆點水,不久就可發芽。

熱點內容
櫻花多功能油污凈 發布:2025-08-29 18:16:11 瀏覽:309
古今梅花圖片 發布:2025-08-29 18:05:29 瀏覽:318
exo櫻花貴族學院 發布:2025-08-29 18:04:48 瀏覽:761
山茶花是幾點 發布:2025-08-29 17:58:09 瀏覽:984
梅花兒香評論 發布:2025-08-29 17:58:09 瀏覽:684
隆冒素蘭花 發布:2025-08-29 17:56:52 瀏覽:232
文心蘭花圖片 發布:2025-08-29 17:56:51 瀏覽:35
挽森茶花 發布:2025-08-29 17:56:44 瀏覽:730
情人節最喪 發布:2025-08-29 17:48:12 瀏覽:77
紅海棠酒店 發布:2025-08-29 17:43:05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