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山杉盆景

山杉盆景

發布時間: 2022-06-05 14:02:04

1. 問一下這是什麼盆景

竹柏,學名: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 ex Zoll,別名:羅漢柴、大果竹柏、竹葉柏。松柏目、羅漢松科、羅漢松屬植物,因葉脈平行似竹葉而得名,材質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稱。

2. 澳洲杉盆景應該怎麼養

澳洲杉枝葉較茂盛,應選擇較大盆景盆。盆土一般採用山泥、營養土與園內土混合配製而成。

製作時容首先將澳洲杉放置於盆景盆左側的1/3處,同時右側2/3處可以配以假山、奇石、水等,將澳洲杉放入盆中後,植物要扶正,然後蓋上土,用手指將泥土壓緊,盆土的泥面應比盆口低2~3cm。將澳洲杉固定後,在土面鋪設青苔做地被,使盆景美觀,且有保濕、防乾的作用。

同時也可在澳洲杉下方點綴一些小型麥冬、虎耳草及半支蓮,每年5月這些小型植物會開出漂亮的小花朵,使整個盆景富有活力。澳洲杉與山石之間可用小橋配件連接起來,同時配以水、垂釣的漁翁、涼亭,讓整個盆景栩栩如生,充分彰顯盆景小中見大、寸樹尺泓的意蘊。

(2)山杉盆景擴展閱讀:

澳洲杉盆景的養護是要根據季節的不同而做出調整的。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

在春天的時候,待氣溫穩定,且不低於10℃時就可對其換盆,注意盆土還是以疏鬆肥沃的為主。它的換盆間隔在兩到三年左右。夏天的時候溫度一般較高,陽光照射比較強,雖然它能耐受高溫,但是不適合強光照射,不然會影響它的觀賞性。因此,通風明亮的地方是夏季放置的最佳位置。

3. 這盆栽叫什麼

中文名:竹柏

別稱:羅漢柴、大果竹柏、山杉、竹葉柏

拉丁學名:Podocarpus nagi

科屬:羅漢松科竹柏屬

竹柏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比較耐陰,日常養護中要切忌不要為了增加濕度過度澆水導致積水,竹柏的耐寒性差,最低可抵禦-7℃的低溫(不建議在低於零下環境中養護),適合的生長溫度為18℃-26℃。另外要注意的是竹柏忌烈日暴曬,根據竹柏的生態學特性,竹柏在陽光強烈的陽坡,根頸會發生日灼或枯死的現象。

其實對於盆栽竹柏的養護來說花友主要注意澆水、通風、環境三個環節,如果可以把這三個環節做好了,基本上竹柏養護過程中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澆水:竹柏雖然喜歡濕潤的環境,但是忌積水,所以花友一定要注意把握澆水,不要每天不停的澆水,可以用手摸一下土,幹了再澆水,平時可以多往葉面噴水增加濕度。

通風:這一點適用於所有植物,很多是有我們的盆栽都養在辦公室或者居室里,經常會有不通風的時候,這不利於植物生長,特別是辦公室,在周六日沒有人上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通風的問題。

環境:竹柏除了家裡養的盆栽,還有一種情況是小的盆栽,有花友放在辦公桌,顯示器旁邊,看著很美好,但是對植物來說沒有利處,有案例證實顯示器對植物有損害。

4. 像竹子的盆栽植物叫啥

像竹子的盆栽植物叫竹柏。

竹柏別名:羅漢柴、大果竹柏、山杉、竹葉柏。松柏目、羅漢松科、羅漢松屬植物,因葉脈平行似竹葉而得名,材質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稱。竹柏是有名的景觀樹與行道樹種,為常綠喬木,生長緩慢,高可達20米,是常見的行道樹種之一。

竹柏的養殖方法

上盆: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修剪: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換盆:只要養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後,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

5. 請幫我看看照片,這是什麼植物,如何養護

竹柏 竹柏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距今約1億5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被人們稱為「活化石」,是珍貴稀有瀕危樹種。竹柏葉形奇異,終年蒼翠;樹干修直,樹態優美,葉茂蔭濃,抗病蟲害強,為優美的常綠觀賞樹木,可在公園、庭園、住宅小區、街道等地段內成片栽植,也可與其它常綠落葉樹種混合栽種。

竹柏-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0-30米,胸50-70米;樹干通直,樹皮褐色,平滑,薄片狀脫落;小枝樹生,灰褐色。葉子為變態的枝條,交叉對生,質地厚,革質,寬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無中脈,有多數並列細脈,長8-18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有多條氣孔線。雌雄異株,雄球花狀,常3-6穗簇生葉腋,有數枚苞片,上部苞腋著生1或2-3個胚株,僅一枚發育成種子,苞片不變成肉質種托。種子核果狀,圓球形,為肉質假種皮所包,徑1.5-1.8厘米;梗長2.3-2.8厘米。
名稱: 竹柏 類別: 喬木
別名: 桫杉、山杉、那木、竹葉柏
裸子植物門 紅豆杉綱 科名: 羅漢松科
拉丁名: Podocarpus nagi

生態習性
分布區較廣,水熱條件差異大,年平均溫18-25℃,1月平均溫6-20℃ 以上,極端最低溫在海南為4℃以上,在內陸可低至-1℃或更低;年降水量1800-2000毫米。 為中性偏陰樹種,散生於山地雨林常綠闊葉林中,在林冠蔽下能正常生長,結實較多,種子 發芽力強,林下生苗生長旺盛。土壤為山地赤紅壤或山地黃壤,pH值5.5-7.0。以在深厚、 疏鬆、濕潤、多腐殖質的砂壤土或輕粘土上,生長較為迅速。幼齡時生長緩慢,5年生以後 逐漸加快,30年生達到最高峰,此後生長逐漸減慢。定植後20年結實。主根直而明顯,側根 短小,集中於根頸下25厘米處,細根少,常具根瘤。3-4月開球花,10-11月種子成熟。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0-30米,胸50-70厘米;樹干通直,樹皮褐色,平滑,薄片狀脫落 ;小枝樹生,灰褐色。葉子為變態的枝條,交叉對生,質地厚,革質,寬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無中脈,有 多數並列細脈,長8-18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有多條氣孔線。雌雄異株,雄球花狀,常3-6穗簇生葉腋,有數枚苞片,上部 苞腋著生1或2-3個胚株,僅一枚發育成種子,苞片不變成肉質種托。種子核果狀,圓球形, 為肉質假種皮所包,徑1.5-1.8厘米;梗長2.3-2.8厘米。
繁殖培育
當種子假種皮呈藍紫色時即可采種,不宜曝曬和久藏,應隨采隨播或沙藏至翌年3月播種。播後20天左右始發芽,優質種子的發芽率90%以上。幼苗出土後,要遮蔭。兩年苗 高80-100厘米即可出圃。也可用大營養袋育苗,生長更快。或於春季採用嫩枝扦插。造林地 宜選在陰坡或半陰坡、空氣濕度較大、土壤肥厚的砂壤土上。以雨季造林為宜。

竹柏-育苗技術

竹柏
1、采種及種子處理:為確保能生產優良苗木,采種必須選擇優良采種母樹,優良母樹應具備以下條件:生長健壯,干形通直圓滿,冠形勻稱完整,無病蟲危害,20~30年生能正常開花結實的壯齡母樹。在10月下旬以後,待種子成熟,果徑1.2~1.5cm時采種,用高枝剪、采種刀等工具採集,鋪布收集。種子採集後應及時調制,採用搓揉或用木棒搗爛肉質假種皮,用水淘洗取出種子,再把它去掉果肉、果皮和渣滓,攤在席子上及其它鋪墊物或乾燥地板上陰干,種子忌曝曬,否則易喪失發芽能力,種子最好隨采隨播,也可貯藏,但不能超過一年時間。
2、圃地要求:竹柏幼苗耐蔭喜肥,因此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背風的耕地或旱地。播種前土壤要求深翻細作,清除石塊和雜草、雜物等,施足基肥。施肥量:粉碎菜枯餅肥1200~1500kg/hm2,磷肥100~150kg/hm2,最好用腐熟廄肥30000~45000kg/hm2。連作圃地還應用150~225kg/hm2硫酸亞鐵、殺螟松25~30kg/hm2對土壤進行消毒。圃地整平後作床,床高20~25cm,寬100~120cm,步道寬30~40cm,長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不超過10m,開好排水溝,耙平床面,壓實保墒,並在床面篩一層0.5cm厚黃心土。
3、播種育苗:播種以冬播或隨采隨播為好,亦可春播,春播在2月中下旬,播種時一般在苗床上進行挖穴播種,行距為15~20cm,穴距為10cm左右,每穴以2~3粒為宜,播種量為200~250kg/hm2,播種後用火土或黃心土覆蓋2~3cm厚,再蓋上雜草或稻草及其它覆蓋物。以保持苗床土壤疏鬆、濕潤,有利於種子發芽出土。冬播或隨采隨播的種子出苗參差不齊,春播稍好,20天後開始發芽出土,一般30~50天。
種子發芽出土後應將覆蓋物逐漸撤掉,第一次撤去1/3,30天後撤去2/3,40天後幼苗出土2/3左右時將覆蓋物全部撤去。

竹柏
4、植後管理:幼苗出土後1~2個月,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差,加之竹柏幼苗時耐蔭、忌積水,因此暴雨、高溫、曝曬等會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故應在幼苗出土後搭棚蔽蔭,蔽蔭材料結實牢固,不傷及苗木,一般採用葦簾,以遮陽網最好。可選遮陽率50%~75%遮陽網,遮蔭時間和強度對苗木木質化程度影響很大,過長時間的遮蔭會使苗木植株纖弱,根系不發達,遮蔭時間從幼苗出土至苗木充分木質化時為宜,每天遮蔭時間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左右,蔭棚要在11月份才拆除。
早晚和陰雨天氣不必遮蔭。4~6月應及時除草,注意及時排水、鬆土和適量施肥工作,可隔15~20天澆施一次濃度為0.2%的尿素或3%~5%的稀薄腐熟豬糞尿,澆施肥料時要做到適量多次,苗小少施,苗大多施,盡可能不澆到苗木葉、莖處,以澆在行間為宜。
6月上旬開始分2~3次間苗,定苗時間不遲於7月中旬,保留40~55株/m2。6月中旬以後,苗木進入生長旺盛期,此時苗木生長最快,但木質化程度低,抗逆能力仍較差,氣溫高時應及時加強灌溉,但由於竹柏忌積水,故不宜漫灌,應盡可能採用噴灌或滴灌。
同時還要做好鬆土和除草工作,以保持土壤疏鬆濕潤。8月底至9月上旬,苗木進入生長後期,應停止施用氮肥,以免徒長受凍害。因竹柏易受低溫傷害,故在8月底開始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0.2%~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連續噴2~3次,促使苗木提早木質化,以便安全越冬。
竹柏有良好的天然下種能力。竹柏樹冠下土壤潮濕,有大量野生苗。因此在有優良母樹分布、立地條件好的地方,可開辟開然苗圃。
在10月上中旬將母樹周圍的雜樹清除,翻動表土(切忌傷及母樹樹根),檢除石塊和雜物,輕輕耙平表土,待種子落地後,或覆蓋土或耙平表土蓋住種子。翌春即有許多群集生長的幼苗,而且幼苗生長良好,此時除不需蔽蔭外,可與圃地育苗一樣進行苗期管理。竹柏當年生苗高20~30cm,一年留床培育,兩年生苗高50~80cm時可出圃移植至大苗區繼續培育,此時應適當遮蔽,3~4年後移植,胸徑可達3~5cm,可用於行道樹、庭園綠化。實踐證明,1~2年生苗不宜直接用於綠化,此時根系不發達,單株抗逆性差,往往不易成活。
園林用途
竹柏是有名的景觀樹種,材質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稱
產地分布
分布於廣東高要、龍門、增城,海南跺羅山、壩王嶺、尖峰嶺、黎母嶺,廣西合 浦,雲南蒙自、屏邊等地。生於海拔800-900米的山地林中。越南、柬浦寨也有分布。

6. 這種植物叫什麼,種在家裡客廳可以嗎

刺柏,通常是栽種在道路兩旁公園或者墓地,不建議在客廳栽培

7. 這個盆景是什麼松呀,最近葉子枯萎,是怎麼了敢曬太陽嗎

這個盆景應該是刺柏

刺柏(拉丁學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別名翠柏、杉柏、台灣刺柏、瓔珞柏、扎柏回 柏香、垂答柏、刺柏、樹短柏木、山杉、台檜、台松。屬於常綠小喬木,性喜冷涼氣候,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以至海邊在乾燥的岩縫間和沙礫地均可生長。

刺柏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蔭,耐寒冷和乾旱。製作好的盆景可放在室外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不要肥水過大,以免植株徒長,影響樹形的美觀。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不要澆「半截水」,空氣乾燥時要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使葉色清新,但連陰雨天要注意排水。每年的4月底和9月初各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放在冷室內或連盆埋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不要澆太多的水。

8. 雲杉盆景的養殖技術

雲杉在我國西南高山地區,面積廣大、森林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林區之一。而且又地處大江大河上游,森林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作用顯著,對調節氣候,穩定流量,保障農業豐收,保護水利設施均具有重要的地位。

1、圃地規劃和選擇:

各營林單位設置1-2個中心苗圃,其任務培育1-2年生,圃地選在交通方便,地形開闊,海拔較低的陽坡,或半陽坡,含石量少,土層深在30厘米以上的壤土具有排灌條件的緩坡地為宜。土地應休床和輪作,輪作豆類後,雲杉育苗I級苗比率、苗高、基徑、根深、根幅等均有明顯的增大幹物質重也大50%以上。

2、整地作床:

整地一般應進行三次,一次在上年土壤結凍前,一次在次春解凍後,及土壤消毒再整一次。整地深度25-30厘米,必須做到「細、深、平、實」。全層碎土,不留暗硬,不亂土層,播前鎮壓,有利保墒。這樣落種深淺一致。「苗腳」均勻,苗齊苗壯。

緩坡地順山築床,有利排水。為了便於管理,苗床寬度1.0-1.1米,長度10米左右。苗床高度,乾旱地區作平床,少雨地區作矮床,床高8-10厘米,多雨地區作高床,床高15-20厘米。

整地作床時要重施肥。每畝施有機肥2500公斤。增施磷肥,土壤肥料均應消毒,用六六粉每畝4-7公斤或五氯硝基苯每畝3-3.5公斤。

3、種子處理和播種:

雲杉種子處理程序是:風選(去翅) 水選(去石塊雜雜)溫水浸泡(4小時去浮種) 冷水浸泡(20小時) 攤開涼干 消毒待播。

在種子處理過程中,要掌握浸水時間。據試驗,浸水3小時,種子吸水率為66.6%,6小時為75.0%,9小時為91.7%,24小時可達100%。如浸種時間過長,種子充分吸水下沉後再選種則良莠不分,故浸種時間以4-6小時為宜。浸後選種、消毒、催芽,能提高發芽率(16-23%)和苗木質量。

雲杉種子發芽的有效溫度為8℃,氣溫在8℃以上可播種。多年物候證明,山櫻桃桃花盛開時,正是雲杉播種時間。播種遲了,則越冬困難。撒播每畝播種15公斤。播種後,覆土用30厘米深的心土拌以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腐殖質土,過篩消毒。覆土厚度以0.6厘米為宜,覆土超過1厘米或淺到0.2厘米,會減少發芽率20-30%。

4、苗木管理:

根據苗木不同的生長發育期確定管理措施:

出苗期:雲杉播種後20-40天,及時除草。注意控制苗床流水作業發,在雨天用塑料布覆蓋床面。連續晴天注意灌溉,還需搭蔭棚,其透光度25-50%較好。雨水多時卷簾亮苗。至濕度大、雲霧多的地方,可實行全光育苗。

紮根期:開始出現側根,苗莖由紅變綠,要繼續重視防治病蟲害與水分管理。開始施肥,以混合肥為主,有機肥同化肥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濃度要低,半月一次。

木質化期:苗莖逐漸變為棕色,並出現縱向皺紋。加強施肥,以磷肥為主。促進干物質的積累。濃度1-2%,每畝用量3-5公斤。期末重施鉀肥,加速木質化。

封頂期:地上部分生長停止,頂芽形成。干物質大量積累。有早霜危害地區及時搭霜棚。重霜地區用硼酸鈉噴射苗木,濃度0.1-0.2%,7天一次。

休眠期:苗木生長基本停止。搭好霜棚,霜凍嚴重地區要注意密蓋。越冬期內要注意觀察床面干濕情況,注意防止凍拔,春旱時注意灌水。要適時間苗,苗木過密,則壯苗率、干物質重量明顯下降。實踐證明,雲杉1年生原床苗,每年不超過60萬株為宜。2年生苗各生育期管理措施:苗木萌幼期應早施氮肥,促進苗木萌幼生長。有機肥5%加化肥0.5-1%,每畝用量500公斤,保留霜棚,防止晚霜危害。

出葉期:葉芽開展至完全出葉時,應撤除霜棚。但有晚霜危害,特別乾旱的地區,仍需覆蓋蔭棚。施肥以氮為主,輔以磷肥。濃度逐漸加大,10天一次。

抽梢期:總醣總氮含量急劇降低,生長迅速。以速效肥為主,還可根外追肥。

木質化期:總醣總氮含量增加,干物質增加,莖干由綠變黃。木質化初期勤施氮肥。後期只施磷,鉀肥,加速木質化。

封頂期:頂芽形成,總醣總氮含量顯著增加,干物質大量積累占總量的31%,應停止施肥,凍拔嚴重地區,最後一次除草時,可適當保留部分雜草,以利苗木越冬。

休眠期:生長活動停止。在霜凍嚴重、春季乾旱的地區注意床面覆蓋灌水。3年生以上苗木管理措施與2年生苗木基本相同。原床苗應間苗,每畝保留20萬株左右。移床苗每畝以15-20萬株為宜。蔭棚可以揭去。但在氣候乾冷、霜凍嚴重、霜期又長的地區仍須保留,直至出圃前一年春開始揭棚,增強苗木出圃上山的適應能力。

雲杉苗的培育年限,因地區而異。在四川高山峽谷區,以3-4年生較好。高原丘陵區需5-6年。苗木須是生長健壯,莖粗葉茂,葉色正常,頂芽飽滿,冠幅均勻,細根較多,無病早侵染的苗木

熱點內容
玫瑰實葯 發布:2025-09-09 17:54:25 瀏覽:65
荷花吐芬芳 發布:2025-09-09 17:48:28 瀏覽:971
長盆景廠 發布:2025-09-09 17:28:26 瀏覽:784
五瓣櫻花手繪一朵 發布:2025-09-09 17:24:41 瀏覽:620
茶花大彩雲 發布:2025-09-09 17:12:20 瀏覽:286
直播教插花 發布:2025-09-09 17:10:24 瀏覽:780
七夕以待 發布:2025-09-09 17:03:22 瀏覽:593
珍珠梅花糕 發布:2025-09-09 17:01:14 瀏覽:74
一朵桃花的雌蕊組成 發布:2025-09-09 16:49:35 瀏覽:47
插花怎 發布:2025-09-09 16:25:54 瀏覽:934